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假如》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6W

《假如》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假如教學反思 篇一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詩歌。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的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純真無暇的心。捧起這篇課文,濃郁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一首詩,更是一首愛的讚歌。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他們期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裏,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噴發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完美事物的嚮往和追求。

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衝動。這都是要建立在對文本的理解以及對關愛之情培植及的基礎上。所以我就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在:在品讀中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我首先以《神筆馬良》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簡單的談話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題。在學習正文的過程中,我主要透過聲情並茂地描述感人的故事,創設情境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並以引讀的形式穿插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個性創造性地邊演邊讀或邊背。

語文課本不是教本,而是讀本。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語文教學最成功的一個顯著標志。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詩歌的學習尤其如此。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漸漸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觸發情感,在讀中培養學力,提升思維。這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能夠主動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樂於學習,積累潛力、實踐潛力和想象創新潛力都得到必須程度的提高,也能表達對他人、對環境的關愛之情,編出了許多感人的詩句。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了根據課文資料給學生創設情境。如:學習第一小節時我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設計了讓學生扮演小樹,讓學生去體驗小樹很冷,並直接與“小樹”對話,“小樹,你為什麼縮着身子?”“小樹,你在歎息什麼?”進一步讓學生走進文本,在這一基礎上,再讓學生去感悟當紅紅的太陽出來了,小樹又是什麼樣的感覺?這時,學生的朗讀就水道渠成了。學生不但朗讀的熱情高,而且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我和學生愉快地經歷了一次學習之旅,總的來説,這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較高的,而且能夠主動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樂於學習,積累潛力、實踐潛力都得到必須程度的提高。但上完課以後的。遺憾也很多,細細想來,每個孩子們對文字的理解和領悟是不樣的,因而表達各不相同。我並沒有及時的捕捉到孩子表達時個性化的語言進行及時引導評價,如有個孩子在拓展想象環節説: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炎熱的大地畫一絲涼意。當時,我只是在想:不錯,能想到這個!立即表揚:“真是不錯的想法!”課後,我想,為什麼要畫一絲涼意呢?我能夠追問一句,我因缺乏相應的教學機智和打破常規的膽量,沒有給孩子進一步表達的機會,很可能扼殺了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

課後我讓學生以課文那樣的形式寫在寫話本上,在欣賞學生的作品時,我再一次被那句句樸實、單純的話語而感動。一位學生寫到: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為生病的爺爺畫一個健康的心臟,這樣他就不必整天躺在病牀上,能夠天天跟我在一齊了。還有孩子寫到:假如我要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為四川的小朋友畫結實的校園,這樣地震也不能摧毀它,小朋友就能安心安全的上學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乞丐畫一個家,他們就不會到處流浪,時時捱餓。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沙漠畫一片綠綠的小草……多有心的孩子,多善良的孩子,我感動至極。

這課教學本着“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學法指導,努力培養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學習的潛力,注重情感體驗,注重人文關懷,使孩子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愛學、樂學。自我也在教學中受到啟發,課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的課堂學生們既充滿活力,也樂於學習。

《假如》教學反思 篇二

本次習作是一次想象作文,這次教學的班級是自己的二(3)班,對於二年級的學生,習作只是剛剛起步階段。在學生習作實踐的這個過程中,我遵循着以“從説到寫”的學習規律,根據學生知識、能力的實際,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説的意思,説明白、説具體、説生動。在課堂導入時,我從同學們知道什麼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問題入手,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喚醒孩子們的認知,激活學生的表達慾望,當每個學生都想站起來一吐為快時,我進而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幫助學生提取記憶的線索。為本次習作拓寬題材、範圍。

當學生明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後,我注重引導學生明確本次習作要按一定的順序來寫,並提供適當的板書,“説清楚”為“寫明白”奠定了基礎。逐步鍛鍊了學生寫話的基礎能力。

在這節課中學生們的興趣很濃厚,能積極大膽的發言,課堂氛圍很活躍。但是,在課堂上出現了不小的疏忽,總結出來有以下兩點:

1.課堂較多環節還處於一問一答式,孩子們的回答很簡潔,我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把句子説完整。

2.孩子們的思維活躍,但在班中的彙報過程中,我的評價制約了一些學生的思維廣度。

課後看到有一些學生寫的寫話題材還是比較廣泛的,內容也很豐富。同時也有部分學生的作文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內容比較空洞,貧乏,因此,平時還要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多學多用。

國小語文《假如》教學反思 篇三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自學為主,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適時點撥引導。為此,在導入課題時,先板書灰塵二字,讓學生説説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後讓學生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是怎樣?接着讓學生初讀課文,將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相印證,看看有哪些異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檢查字詞,重點理解:“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這一諺語,讓體會到原來灰塵在人們心中的危害是那麼的大。再接着,讓學生默讀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請學生用一段話回答課文第2自然段的設問:“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最後,還引導學生想: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麼道理?這讓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