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庭堅的介紹(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33K

黃庭堅的介紹(新版多篇)

黃庭堅傳 篇一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原文:

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讀書數過輒誦。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驚,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調葉縣尉。熙寧初,舉四京學官,第文為優,教授北京國子監,留守文彥博才之,留再任。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以平易為治。時課頒鹽策①,諸縣爭佔多數,太和獨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逾年,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實錄》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艱。庭堅性篤孝,母病彌年,晝夜視顏色,衣不解帶,及亡,廬墓下,哀毀得疾幾殆。服除,為祕書丞,提點明道宮兼國史編修官。紹聖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與其黨論《實錄》多誣,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餘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閲,悉有據依,所餘才三十二事。庭堅書“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至是首問焉。對曰:“庭堅時官北都,嘗親見之,真兒戲耳。”凡有問,皆直辭以對,聞者壯之。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言者猶以處善地為骫②法。以親嫌,遂移戎州,庭堅泊然,不以遷謫介意。蜀士慕從之遊,講學不倦,凡經指授,下筆皆可觀。

徽宗即位,起監鄂州税,籤書寧國軍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員外郎召,皆辭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罷,主管玉隆觀。庭堅在河北與趙挺之有微隙,挺之執政,轉運判官陳舉承風旨,上其所作《荊南承天院記》,指為幸災,復除名,羈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聞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而庭堅於文章尤長於詩,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故稱“蘇、黃”。軾為侍從時,舉以自代,其詞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語,其重之也如此。初,遊灊③皖山谷寺、石牛洞,樂其林泉之勝,因自號山谷道人云。

黃庭堅原文及賞析 篇二

原文: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環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裏,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樂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遊也。

山餚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

太守醉也。

喧譁眾賓歡也。

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

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譯文:

環繞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裏,有一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太守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野花開了,美好的樹木繁茂滋長,天高氣爽,霜色潔白,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遊玩的時候,野味野菜,用釀泉的泉水來釀酒,泉水清,酒水甜,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太守喝醉了,而人們時坐時起,大聲喧譁,是賓客在盡情歡樂。而且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彈琴奏樂,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當時的太守是誰?是醉翁歐陽修。

註釋:

1、瑞鶴仙:詞牌名。

2、環滁:環繞着滁州城。滁州,今安徽省東部。

3、皆:副詞,都。

4、蔚然:草木繁盛的樣子。

5、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

6、山:名詞作狀語,沿着山路。

7、翼然: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8、得:領會。

9、寓:寄託。

10、芳:花草發出的香味,這裏引申為“花”,名詞。

11、山餚:用從山野捕獲的鳥獸做成的菜。

12、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總稱。

13、洌(liè):清澈。

14、泉,指釀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釀酒而得名。

15、觥(gōng):酒杯。

16、籌:行酒令的籌碼,用來記飲酒數。

17、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

18、樂其樂:樂他所樂的事情。樂:以…為樂。樂:樂事。

19、醉翁:指歐陽修(1007-1072年),自號醉翁。

賞析:

這首詞用獨木橋體,隱括歐陽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記》,同字協韻,唱歎有情,盡得原作之神韻。“環滁皆山也。”起句全用《醉翁亭記》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州市),歐陽修曾任滁州知州。

起筆寫出環滁皆山之空間境界,頗有一份大自然懷抱之中的慰藉感,從而覆蓋全篇,定下基調。下一個“也”字,已露唱歎之情。“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用原作“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之句意。詞句更省淨,直指環山中之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山行六七裏,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三句,以便裝句法,移植原作中“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下泉上者,醉翁亭也”等句的句意直點出意境核心之所,而語句更加省淨。“翁之樂也。”此一句拖筆,變上文之描寫而為抒情,詞情遂愈發曳生姿。這句是詞人統攝原意而自鑄新辭,筆力之巨,顯然可見。接下來“得之心、寓之酒也。”二句概括原作中“醉翁之意不酒,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酒”原作文眼之句,而山谷卻寧舍此不用,可謂獨具慧眼。境由心生,故謂之得。酒為外緣,故謂之寓。此句較“醉翁之意不酒”,更為內向,更為深刻。“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此三句,囊括原作“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一節,於朝暮一節僅以日出二字點出,其餘略去,而着力寫四季。這是因為寫四季尤可開拓意境之時間深度,從而與上文環滁皆山的空間廣度相副,境界遂愈感闊大遙深,此類筆法,深得造境之理。只言景無窮,而樂無窮實已寓於其中,這又深得融情之法。詞人運思之自由靈活由此可見一斑。

過片,將原文“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躬腰的樣子,指老人)、提攜(須提攜而行者,指小兒),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一節,盡行打併“遊也”這兩字短韻的一聲唱歎之中,筆墨精煉絕倫。下邊着力寫太守與眾賓客之遊樂。“山餚野蔌,酒冽泉香,沸籌霾。”籌,是用來行酒令、飲酒計數的籤子。此三句,移植原作中“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投壺)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的意境、句意泉香酒洌,系泉洌酒香,倒裝為的是增強語感之美。山餚泉酒之飲食,及此處略寫的非絲非竹之音樂,正是野趣、自然之趣的體現。極寫此趣,實透露出作者憤世之情。眾人之樂以至於沸,又正是眾人與太守同一情趣之證明。“沸”字添得有力,足見詞人文思之奇。人心既與自然相合,人際情趣亦復相投,所以“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太守遭貶謫別有傷心懷抱,故返歸自然容易沉醉。眾人無此懷抱,故歡然而已。一醉一歡,下字自有輕重。此二句移植原作中“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幾句句意。下邊,“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三句,揉合“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及“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太守遊宴,不用樂工歌妓彈唱侑酒,因有釀泉潺潺水聲助興。其所樂者何?眾人不知,但太守實以與民共樂為樂。“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結句亦隱括原文結語:“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醉翁亭記》以雍容而平易之文情,表現了超越而深沉的哲思,即天人合一、與民同樂的樂觀精神。

此詞隱括原文,盡得文之精神,故全篇處處能表現樂於自然、樂於同樂之情景。尤其上片雲“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下片雲“太守醉也”,又云“太守樂其樂也”,反覆暗示寄意所,處處都能於隱括之中不失其精神。

黃庭堅詩人 篇三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黃庭堅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江西修水縣人。生於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詩人,書法家,詞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於宜州貶所。

黃庭堅原文及賞析 篇四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黃庭堅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譯文】

桃花盛開,垂柳依依,江南的春色很美。雨過天晴,春風温暖煙靄淡淡,讓人陶醉。

山巒黛綠,水波湛藍,綠水與青山相互映襯着。歌樓酒旗飄動,招人前去。姑且把青衫典當了換酒吧。

【註釋】

[1]灼灼:形容花朵顏色鮮明亮麗。

[2]鬖鬖:音sānsān,植物枝葉下垂貌。

[3]醺酣:形容天氣温暖困人。

[4]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

[5]挼藍:浸揉藍草作染料,詩詞中用以借指湛藍色。

[6]酒旆:旆字讀作pèi,也可寫作“斾”,酒旆即是酒旗。

[7]故故:常常;屢屢。

【賞析】

詞的開頭一句就把最足以作為春天表徵的桃花盛開,柳條垂拂這兩種典型景物描寫出來。第二句“春色滿江南”,用個“滿”字似乎表明不必再寫其他景物了,其實這是承上啟下,着意於過渡。一切景物都是相互關聯着的,美景還要有良辰襯托。如果碰到風雨如晦的天氣,即使是盛開的桃花,扶疏的柳條,看起來也會令人黯然魂銷。所以接下去轉向對天氣的描寫:“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這裏邊包括四種意思:宿雨初晴,惠風和暢,煙靄澹淡,着人如酒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使人心曠神怡,正可以遊目騁懷,飽覽自然風光。

下片前三句“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連貫而下,以濃重的色彩,繪出了江南山水的春容。“潑”字,“挼”字用得很有魄力,非崇尚纖巧者所能辦。

色彩濃麗的山和水,正承上闋“雨晴風暖煙淡”句而來,只有新雨之後,和風之中,天宇澄澈,萬木爭榮,才能為山水增輝。“潑黛”、“挼藍”二句不僅畫出了山色、水色,也反映了萬物春天裏的勃勃生機。寫到這裏為止,已經構成了一幅完整的色彩明麗的江南春景畫面。“良辰美景”都有了,但似乎還缺少點什麼,抬頭望處,看到了“歌樓酒旆”。樓外的酒旗迎風飄動,足以惹人神飛。

“故故招人”,生動地寫出了詞人的心理狀態。“故故”這裏是故意、特意之義,酒旗當然談不上故意招人,只是因為詞人想喝酒,才產生這種感覺。這一句是移情手法的巧妙運用。酒興發作了,而阮囊已空,回去吧,卻又敗興,所以只好“權典青衫”。這一句是化用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曲江》二首之二)詩意,集中體現了詞人的性格、情趣。

黃庭堅這首小令,短短的四十四個字,江南春景層層敍寫,逐步展現。桃柳、天氣、山水、“歌樓酒旆”到結語,層層勾勒,上下呼應,脈理分明,語言沉着有力,意境風神曳,情景兼備,堪稱佳作。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黃庭堅》文言文 篇五

《黃庭堅》文言文

《黃庭堅》文言文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黃庭堅生平黃庭堅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江西修水縣人。生於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詩人,書法家,詞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11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於宜州貶所。

黃庭堅詩詞作品的詳細介紹 篇六

關於黃庭堅詩詞作品的詳細介紹

黃庭堅詩詞很多,大多都會千古傳頌,不僅現在會是,將來也會是。他的一首登快閣表達了自己想做無拘無束地生活,那個時候的他還在朝為官。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當官很忙,終於忙完之後已是晚上。而這個時候朋友都已經遠去,獨自一人也沒有那麼多的興致吹簫弄雅,只有借喝酒撫平寂寞的心。

黃庭堅很多詩詞中都描寫當官不易,他非常向往那種自由的生活,可是身不由己,只能借詩抒情。他的牧童詩也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詩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遠遠地就看到一個牧童趕着牛路過山村,他吹笛的聲音就算隔着一座山嶺也能聽到。再回過頭看看長安中那些追逐名利的。人,都遠不如牧童過的舒暢。可以看出他在感歎不追逐名利的日子真好!

望江東是他的詞代表作之一,詞的風格獨樹一幟,讀起來琅琅上口,也是他的詞能流傳下來的原因之一。望江東表達了他寂寞的感情,實虛相襯托,再借雁寄情,擬人之處寫的非常好。他很會借景借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想要寫好文章的人都應該向他學習。阮郎歸(茶詞)就描寫了喝茶的過程及想法。炮製茶的過程非常複雜,茶水也非常清香,但是想來不敢多喝,怕抹了晚上的睡意。他不是直接寫茶好喝,而是説怕茶的味道讓他晚上睡覺時都會去想。黃庭堅詩詞用字到位且通順,借景物抒情都恰到好處,堪稱絕妙。

黃庭堅詩歌《花氣燻人帖》介紹

《花氣燻人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小品之作,全帖的主要內容是由一首二十八字的小詩構成。作品長43.2釐米,寬30.7釐米,被收錄於《宋四家墨寶冊》的第九幅。作品上有“緝熙殿寶”的印章,曾被收藏於南宋的內府之中。也有清代朝鮮著名的大收藏家安儀周的印鑑,所以據推論,該作品應到過朝鮮。此作品原屬於北京故宮舊藏,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館中。

《花氣燻人帖》的詩作內容: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基本意思是:花香向人襲來,影響了打禪的人的定力,想想自己的年紀已經到了中年,卻怎麼還會被花香影響呢。春天到了,忽然又產生了要作詩的念頭,可是,現在想要寫詩,卻像逆水行舟一樣艱難啊。

黃庭堅,和張耒、晁補之、秦觀,被後世共稱為“蘇門四學士”,是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蘇軾的弟子。他擅長寫詩,當時和蘇軾齊名,卻又長於書法,曾受到多種門派的影響,書法自成一家。

《花氣燻人帖》的書法,作者結合他平時嚴謹的鋒線和其草書的婉轉靈動,自在而隨意地書寫而成,書法線條頗具生動感,黃庭堅在作品中表達出自己難以作詩,所以告訴了他在揚州的好友,可見詩作並非黃庭堅所寫,而是他的好友王詵。黃庭堅用他特有的書法筆力,寫成這幅小品,實屬難得的上乘之作。

黃庭堅原文及賞析 篇七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1而後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2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3;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4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5也。

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盡知其族。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離騷》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是以知不獨今,楚人賤蕙而貴6蘭久矣。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是所同也。至其發花,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矣,世論以為國香矣。乃曰“當門不得不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註釋

1、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曾在《離騷》裏以蘭象徵自己美好的品德。

黃庭堅:清明 篇八

《清明》

作者:黃庭堅

原文: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註釋:

1、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2、“雷驚”句:意思是清明早已過了驚蟄的節氣,萬物正欣欣向榮。

3、蟄:動物冬眠。

4、“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説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後留下的酒飯。回家後卻向妻妾誇耀是刖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4、“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仕的典故。

5、蓬蒿:雜草。丘:指墳墓。

賞析:

全詩的意思是説,清明時節,春雷萬鈞,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春雨綿綿,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開。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裏感到難過。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詩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裏,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裏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祿,寧可隱居山中。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歎地説,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後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歎。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歎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其實如上兩種解釋是相通的。此詩作於詩人被貶宜州期間。官場受挫,仕途不順,很自然地會帶令人對自身的人生價值產生懷疑。齊人驕其妻妾卑下若此,介子推焚死山中高義如是,然而如今千載之下不過各自一g黃土而已。那麼詩人自己堅持信念的理由何在呢?這是對前途的迷茫,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對人生價值的懷疑。然而,詩人終究不是輕易就會被擊倒的。現而今齊人晉士雖然雖然都變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義卻不盡相同,千載賢愚,誰不盡知?這其實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對自己的一種勉勵。情感複雜,應如是也。

黃庭堅——《虞美人》 篇九

黃庭堅

中文名稱: 黃庭堅

性 別: 男

生 卒 年: 1045~1105

國 別: 中國

生平簡介

黃庭堅(1045~1105),中國北宋書法家、文學家。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治平三年(1066)進士,歷官集賢校理、著作郎、祕書丞、涪州別駕、吏部員外郎。曾與秦觀、張耒、晁補之遊蘇軾之門,號稱蘇門四學士。黃庭堅又工文章,擅長詩歌,為江西詩派之宗。著有《山谷集》。

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庭堅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

黃庭堅對書法藝術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於《山谷集》中。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從精神上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強調個性創造;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作的影響;在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這些思想,都可以與他的創作相印證。

流傳黃庭堅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鬱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此外黃庭堅的書法還有《伯夷叔齊墓碑》、《狄樑公碑》、《遊青原山詩》、《龍王廟記》、《題中興頌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