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成長青春勵志文章心靈雞湯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4W

成長青春勵志文章心靈雞湯多篇

勵志文章5:最難的時候,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篇一

1、

那年冬天,我送楊小麥去火車站。她穿着桃紅色的羽絨服,短頭髮亂七八糟地塞在帽子裏,在還沒有整修的火車站前跟我用力地揮手。

坐着409路公交車回學校的時候,窗外飄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整個車廂裏的人都躁動起來,擠到窗口張望。要知道,此時的天空,正豔陽高照。

呵,太陽雪。楊小麥的出行,還真是別緻的一天。

楊小麥跟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卻住在一棟樓裏。那年的平安夜,我們一起坐在草地上喝酒,都是第一次喝,雙雙醉倒,抱頭痛哭。我哭我18歲第一次失戀,她哭她大學聯考前一天感冒到發燒,不然何至於淪落到這個破三本的學校。

楊小麥從來不掩飾對學校的鄙夷。離開學校之前,一副凜然赴死的樣子:“我要去上海!我要靠自己的能力證明我值得擁有更加光明而偉大的未來!”當時,她拿到了一個offer,一家位於黃浦江邊的室內設計公司,實習工資1200塊。

去了上海的楊小麥沒有跟我聯繫,整整一週之後,我才接到她的電話,聽她説起,她住在公司旁邊的一棟老房子裏,一個三居室,住了十六個人。

我有些提心吊膽:那樣不安全吧?楊小麥無所謂地説:便宜啊,一個月才200塊。

我們後來漸漸少了聯繫,她總是很忙很忙,有時候發條短信過去,都需要隔上大半天才能收到回覆。

她偶爾會跟我聊幾句,彙報一下她的現狀。那兩年,她給我的最大感覺是,當我過着波瀾不驚的生活時,她卻彷彿坐上了過山車,驚心動魄,前進的速度快到讓我簡直懷疑自己每天都在虛度光陰。

兩個月後,楊小麥搞定了第一個客户,轉為正式員工。半年過後,楊小麥跳槽到了一家更大的公司,還是在黃浦江邊,但是薪水翻了好幾番。一年過後,楊小麥積累了一批原始客户,她性格開朗,又肯費心思,又確實有才氣,便離開了公司開始做獨立設計。這期間,她還用過去一年攢下的錢,去日本進修了一次,系統地學習了設計。

2、

我大四畢業,毫無頭緒地找工作。然後,在老家開始做一份灰撲撲的辦公室文員工作,每天打印複印各種文件,無聊的時候,花大把時間泡在網絡論壇。

而那時候的楊小麥已經找到了合夥人,開始經營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她平時喜歡研究各種藝術,對配色和線條的領悟力極高,漸漸積累了一批有品質的客户,在圈子裏嶄露頭角,頗受推崇。

我們像是朝着不同方向生長的兩株植物,在短短的幾年裏,她一直茂盛着,幾乎快要長成參天大樹。而我,卻還是那株瘦弱的幼苗,連枝丫都不知道該往哪裏伸展。

我給她寫很長很長的郵件,訴説自己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沒法適應這家小城市公司裏領導的任人唯親和尖酸刻薄,跟身邊的人也大都不親近,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再加上頻繁地被周圍的親友逼着去相親,每天都生活得誠惶誠恐,卻根本積聚不起來任何改變的勇氣。

她勸我,這麼不開心,不如出去。

我卻開始踟躕:外面生活壓力那麼大,我又不像你,有能夠生存的技能,我能做什麼呢?

她在一個深夜給我回電話,我以為她會安慰我,聽我吐槽,給我建議,她卻開始緩緩跟我説起她剛到上海時候的種。種艱難。

“我之前自己折騰畫圖紙用的是最初級的繪圖軟件,我剛到公司的時候才發現,別的設計師用的,我都不會。於是,每天下了班,我抱着教程視頻一點點從頭開始學,往往到凌晨,才一個人從辦公室往家走。”

“我接到的第一個訂單,客户是個本地的嬌小姐,特別特別難纏,經常大半夜就一個電話過來説她有什麼新想法,逼着你立馬改圖,可是等你改完發給她,她卻已經睡了。有什麼不滿意,就直接罵人,我還得低着頭道歉……”

楊小麥的語氣很平靜,我卻聽得幾乎哽咽:“這些你從來都沒有説過。”

她卻笑了:“有什麼好説的呢?你的生活再苦,別人也沒法替你分擔,你想要的任何東西,也不會有人送到你手上,只能自己咬着牙去賺去拼。我可以打電話跟爸媽跟朋友叫苦叫累,可是,除非我放棄這條路,要不然,訴完了委屈之後,第二天還是得爬起來繼續去客户那裏捱罵,反覆改方案。”

“那你是怎麼熬下去的呢?”

“每次我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去黃浦江邊,看着東方明珠,然後想着,你看,這座城市的燈光這麼美,就算拼盡全力,我也要留下來。你知道我租的房子,一直都在東方明珠附近,每天走路去上班,都要特地繞到塔下看一眼,然後在心裏默默跟自己説,加油;下了班的時候,也要去看一眼,然後告訴自己,我又撐過去了一天。”

她最後跟我説的一句話是:“抱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躲在家裏哭,什麼用都沒有。”

3、

2014年,我終於肯下定決心去另外一個城市,從最開始的基礎做起,一點一滴地在自己喜歡的行業裏默默努力着。

而楊小麥,在那一年給我發來了婚禮的喜帖,男方年輕有為,跟她性格相投。同一年,她的網店也落地到了實體。

我給她封了一個大紅包,裏面留了個紙條,寫着人生贏家。她吐槽我:在你眼中,嫁了人就是人生贏家嗎?我説:嫁了人不是,自己有事業才是,嫁了人是錦上添花。

生了孩子之後,楊小麥果斷地把網店和線下店鋪都交給別人打理。不過,她也沒閒着,拿着這幾年賺來的資金,抱着各種投資理財的專業書籍啃,試水各種投資渠道,有時虧有時賺,樂此不疲。

我們偶爾聯繫,訴説彼此的近況,我知道她很好,她知道我也過得不錯。

有一天深夜,她給我發來一句話:你看,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走上了屬於我們的那條路。

有時候累了,我會走到窗口,看着遠處的高樓和明滅的燈火,一遍遍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留在這裏?

這個時候,我總是會想起楊小麥,這個姑娘有我所羨慕的莫大勇氣和才氣。這些年,她一直走在我前面很遠很遠的地方,而我,終於不肯再停在原地彷徨和不安,也開始邁開我笨拙緩慢的步伐,也許我永遠都追不上她。

但多麼慶幸,對我來説,除了北京每一個繁華的夜晚,我親愛的楊小麥小姐也是讓我堅持下去的一道光。也許我們的生活,也跟那場雪一樣吧,有豔陽高照,也有漫天寒意。慶幸的是,雪總有停的時候,而陽光,總會出來。

勵志文章3:他們只是嫉妒你一個人也過得很好 篇二

一個很好的哥們兒D,大一、大二時每天過着日夜顛倒的生活,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和宿舍的人宅在一起玩遊戲,不上課,不參加任何學校活動,沒有追求也不知夢想,只是一味地享受揮霍青春的樂趣。

人就是這樣,當身邊的人都在享受墮落時,你就會有一種奇妙的墮落安慰心理。可D其實早就和我傾訴過他感覺到了這種生活的空虛,只是一直無法抽身而出。人都害怕寂寞,害怕沒有歸屬感,即便鼓起勇氣,想踏出人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時,因為旁人的一句“你怎麼這麼不合羣”,便鬥志全無,只好繼續妥協麻痺自己。

到了大三,D面對自己前兩年蒼白空洞的人生陷入了無盡的悔恨中,從此毅然決然地每天六點起牀去圖書館奮鬥,不再參與之前的任何娛樂活動。起初身邊的那些朋友都在開他的玩笑,覺得他就是新鮮兩天,沒想到他一直堅持了一個學期。

可隨之而來的便是那些朋友開始疏遠他,與他拉開距離,並且在背後討論“他變了,他現在很不合羣”的話題,他再次陷入了迷茫。他只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奮鬥,只是努力地想要獲得一個豐滿的人生,可沒想到卻受到朋友的孤立。他開始猶豫不決,一顆心搖擺不定,想要努力奮鬥,可又不想失去朋友,這些迷茫動搖了他的決心,再一次影響了他前進的速度。

聽過一個學長的故事,這個學長曾在國內一流大學上學,特立獨行。大二時發現了一個商機,扔下所有課程,開始一個人在社會上積攢人脈尋找合作者,一年後賺入一筆資金,敏鋭的眼光和過人的魄力讓他獲得了同齡人羨慕嫉妒恨的成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他開始受到一些朋友的排擠,並且他們到處散佈他的謠言,老師和同學都認為他不務正業,分不清輕重。他最後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即便獲得再大的成就,回到校園裏得到的不是認可而是鄙夷和否定。他沒有頂住壓力,退出了生意,回到了校園,重新開始了和其他同學一樣每日上課,過着偶爾和朋友一起揮霍下青春的校園生活,眼看着自己一步步從優秀回到平庸。

在中國就是這樣,唯有中庸才能獲得一種較為平衡的生活,可是成功和才華從來不會眷顧中庸之人。是一輩子碌碌無為活在人羣之中,還是忍住孤獨頂住質疑走出一條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你要自己做出選擇。

你以為你不掃朋友的興,努力和大家打成一片,這樣很好,其實這是荒廢自己的年華、浪費自己的青春。現實是,當畢業多年後曾經的同學再相聚到一起,有人考上了研究生,有人進了知名企業,有人創業成功,有人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資混日子,有人過着得過且過的生活,有人至今還未確定未來的道路,有人在不停地抱怨生活的不公,有人在豪情地講述着自己人生的精彩。

你要做哪一個?

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後悔當年不曾為了夢想而勇敢闖蕩;最遺憾的便是不曾為了未來注滿熱血,放手一搏;最需要的就是一個人過一段沉默而執拗的日子,沉浸在自己孤獨而充滿力量的奮鬥和努力中。

大學前兩年時,自己總是真心對待每一個朋友,在意每一個人的感受,一邊努力加快成長的腳步,一邊又怕因為自己只顧着向前奔跑而忽略了他們。很多時候明明自己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是對每個朋友有求必應;明明自己心裏憋着很多苦衷無處訴説,還是去盡力安慰每一個前來傾訴的人,只是不想讓他們感到被冷落,彼此產生距離。總是努力地維護好和每一個朋友的關係,盡力珍惜每段友誼,可自己卻活得越來越累,身心疲憊。

看過一篇有關心理學的文章,文章裏説如果一個人過於在意朋友的感受,對任何人都有求必應、慷慨相助,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傷害也不會對別人説“不”,這種對他人太過無私的性格其實是一種病態,這種無私和善良的迎合態度最後傷到的是自己。

太過在意每一個朋友的感受,註定自己不好受。總是無私的背後通常是內心的痛苦、空虛、矛盾、強烈的迷茫和焦慮。當給予與迎合成為活着的理由時,那人就不再是“人”了。

過分取悦他人是一種氾濫的善良,更要付出最後由自己一人承擔的高昂代價。而如果一個人太過順從,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沒有自己的聲音,那最後只會受人欺負。

如果一個人總是處於一個逆來順受和付出的狀態,有一天只是因為自己的疲憊實在無法承受而拒絕一次,那麼這個人就會在別人眼中一下變成自私冷漠之人,別人更會指責他:“你變了,現在的你怎麼成了這樣!”這就是人類的慣性思維。電影中那些作惡多端、冷血自私之人在最後做了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或奉獻一次自己時,大家便會被深深感動,不禁感歎:“原來他是個好人,原來我們都誤解他了!”

當大家心中的老好人太苦太累,最殘酷的是他的感受會漸漸被大家忽略,在別人眼中他逐漸成為了一個沒有煩惱和痛苦的無敵金剛,而心裏的苦衷只能自己往肚裏咽。

總是顧及每一個人的感受,就會逐漸活在對拒絕和失去的恐懼中,時常自我責備卻又無力抉擇,並且逐漸患得患失,對人際關係缺少安全感,害怕有一天被孤立,內心充滿自卑和無力感,逐漸失去自我。

這些人明明是你的朋友,可你卻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受到了牽絆和束縛。

朋友,是自己選的親人。真正的朋友,無論在你落魄還是榮耀時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無論你做出怎樣的抉擇,都會鼓勵你、相信你,你一句話不説,他也會明白你心中的苦悶與快樂。你的苦衷在他面前從來不需訴説,他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幫助你、默默支持你。無論曾經的你是什麼樣,未來的你是什麼樣,在他眼裏,你一直都是那個最簡單的你。

而那些只會在你身上一味索取的人,總是要求你如何的人,遠遠稱不上“朋友”。真正愛你的人,會用你所需要的方式愛你。不愛你的人,只會用他所需要的方式愛你。

那些總是説“你變了”的人,只是因為你沒有再按照他們所給你設定的軌跡生活而已。真正的朋友永遠是無論嘴上如何罵你,可在心裏始終包容你的缺點、理解你的苦衷、希望你過得好的那個人。不需要每日酒肉陪伴,不需要那麼多的問候和寒暄,需要他時,一個電話,他就會走到你面前陪你披荊斬棘。記住那些一直陪伴着你懂你的人,忘記那些説你變了遠離你的人。

成長的道路上不要讓“朋友”牽絆了腳步,而那些牽絆你的人也算不上真正的朋友,不要也罷。

只有你變得足夠強大,才可以保護好你愛的人。這個社會有險惡和殘酷,不走出温暖的校園是不會感受得到的。愛一個人不是每日的甜言蜜語和酒肉陪伴,而是自己的發憤圖強。你是想多年後看到他們受到傷害時你只能坐在他們身邊陪着流淚,還是想要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給他們歡笑和保護?

最好的友情,不是陪伴,而是你有足夠的能力,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給他們最大的幫助和支持。

只有懦弱的人才離不開羣居生活,而活在人羣之中只會逐漸被同化,磨滅你的鬥志,擾亂你的思想,放慢你的腳步,打碎你的夢想。

一個人的成就、堅強、睿智、冷靜、氣度,都是和他所忍受過的孤獨成正比的。歲月會強有力地證實這句話。

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困惑和痛苦,之所以會如此在意身邊的朋友,根源都是我們的善良,自私自利之人是永遠不會有這些共鳴的。但是如果因為善良而傷害自己,連自己都不懂得愛護,那又何為善良?

要回應別人的需求,要盡力地幫助周圍的人,但前提是不能為此違背自身意願。人要學會愛別人,但首先要學會愛自己。

你所有的焦慮,對自己所有的不滿意和迷茫,都是因為你和夢想的距離越來越遠,跟理想中的自己差得越來越多,能改變這一切的只有你自己,誰也幫不了你。你要清楚,成長的路上註定是孤獨的,變強的路上註定是沉默的。成長容不得你等待,更沒時間讓你躊躇。

努力地為自己的未來向前奔跑吧。人生就是這樣一場充滿殘酷和矛盾的旅途,我們誰也無法逃避。那些真正愛你的人終會理解你,而那些不愛你的人也自會在這場旅途中被甩下,不用回頭,也不用歎息,就當是一個自然篩選的過程。人生知己二三便足矣,在意的人太多反而會丟了那些真正愛你的人,還會丟了自己。

勵志文章4:你明明什麼都沒有,憑什麼事事不將就 篇三

大學時代,室友C姑娘始終堅持“不將就”的原則生活着。

在四人寢室裏,她的生活是最精緻的。

面膜雷打不動的一週兩次,基礎護理日日不停,防曬美白產品擺滿一抽屜。夏天出門必須全副武裝,冬天出門依然抹着防曬霜。相比之下,我們三真是“tough girl”氣質暴露無疑。

軍訓時我們三黑了幾個度,褪了兩層皮,當然我們也抹了防曬霜。她,拒絕變黑,塗着高度的防曬霜,把帽檐壓到最低,還是在太陽底下站了20分鐘後裝生病,和教官説了一下,就躲到樹蔭下。

軍訓兩週,除了兩三天陰雨天氣,她基本都在樹蔭下。為了成功拿到合格評價,她託一個做醫生的親戚打了病症證明,這事才了結。

事後她看我們三黑成她眼裏“慘不忍睹的模樣”,説了一句,“我才不要將就呢,變黑太醜了。”

我們三都沒説話。

C姑娘交友也秉持着“不將就”的原則,她熱衷於認識學生會會長,社長這類人,對普通同學冷冷淡淡,對我們三也是。

關於吃飯,除了食堂裏的五穀粥在她眼裏“尚可下嚥”之外,其他的食物,她根本無法接受。好在她的家就在本市,她回家吃飯。

畢業後,當年與C姑娘相談甚歡的各位大學紅人在自己的領域混得風生水起,也有意無意忽略了C姑娘。C姑娘有着好看的臉蛋,順利拿到實習資格,卻在半個月內離職。理由是:工作太累,經常加班,經理無厘頭,看不懂她的策劃案。她陸續換了幾家公司,都是無疾而終。

她在朋友圈裏寫着:“唯有不將就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附着一張辭職信照片。

畢業一年後的同學聚會,C姑娘沒有到場。一位和她同鄉的同學説,她在親戚家的公司上班,領着不多的薪資,朝九晚五,工作內容單調無聊。而C姑娘的朋友圈也久久沒有更新。

H小姐是我在實習時認識的一個實習生。

我們是同一批進公司的,實習工資都是2k。

租房水電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除去以後,我勉強應付得了三餐和日常用品的話費,為了上班時保證淡粧,我買了國產老牌性價比高的化粧品(説白了就是窮哈哈),很省地用。正式的服裝就兩套,吃飯的時候很注意,不敢把湯水什麼的弄到上面,雨天會提早一小時出門,坐最早的公交車,慢慢撐傘走路,特別怕泥水濺了一身。

出於自尊心和曾經對父母誇下的海口“畢業了絕對不拿家裏一分錢”,我沒開口向爸媽要錢,在狹窄的出租隔間裏,裹着2牀舊被子,抱着暖水袋度過瑟瑟寒冬夜,因為空調太舊了,耗電大而且容易壞,房東會因此收走一大筆維修費(其實也就兩三百塊,當時對我來説簡直就是打劫)。

而H小姐在我眼裏,過的是賺2k花2w的生活。

每逢聚會,除了非去不可的情況,我統統推掉,H小姐則是場場必到。她説,這可是積累人脈的好機會,平時也會有意無意在我面前説説昨天聚會又加了多少人的微信,説誰誰誰是部門主管,總經理什麼的。我一邊喝着公司提供的免費熱咖啡,一邊敲着鍵盤,不太認真聽着。

另外,H小姐的裝扮是我們這批實習生中最好的,最最fashion的。

她每天都畫着精緻流行的粧,穿着輕奢品牌職業裝,拎着名牌包。偶然在休息室看見她補粧,用的是Dior這樣的產品。

工作之餘,大家在格子間裏聊天,有人表示很羨慕H小姐,實習工資這麼低,她的生活質量可挺高了。

H小姐説,“生活才不能將就,不將就,才會有更好的生活啊。”

大家感歎,自己這過得是什麼日子,H小姐才懂生活啊。

後來,和另外一個實習生A聊天的時候,得知她和H是大學同學。從A那裏,我得知H小姐的家庭其實並不富裕,就是普通的小康家庭。H在大學時代,就過着不將就的生活。

高曉鬆的那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讓她來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從不將就的她,衣服非名牌不穿,美名其曰“人窮可以,不可以沒品味”。購買化粧品,為了“不傷害皮膚,純天然更健康”,她買的都是進口貨。

代價是,她的父母辛苦加班賺錢,吵過架,而她用一句“女孩子要富養”噎的父母喘不過氣來。

父母無力供養,她的信用卡張張刷爆,每月還款日都在拆東牆補西牆。找人借款,被人發現還不了,速速拉黑。

這就是她眼裏不將就的生活嗎?

實習結束,她沒留下。

她離開前説:“反正我也不喜歡這裏,這麼多人在一個工作間,多擠啊。”

經理給她的評價是:外在形象佳,工作能力卻遲遲不提高。

漂亮是職場利器,倘若沒有實力打底,卻是蒼白無比。

工作能力是硬件,美好的外表是重要,但外表是錦上添花。

很贊同那句話,“你想要錦上添花,你得先成為錦。”

當我們還是普通的布時,先加工自己,提高內在質量,而不是急着潑上繽紛色彩。

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何以笙簫默》

“不將就”是一種態度。

它或許拯救你於庸常生活,鼓勵你追逐心之所向。

但現狀是,我們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不將就。

C姑娘和H小姐的通病就是,明明什麼都沒有,還要事事不將就。

你在經濟能力尚且薄弱時,將就的應該是名牌衣服,工作能力才不輕易將就;你在依賴父母供養的時候,將就的應該是那些説走就走的旅行,閲歷見識才不需要將就;你在軍訓期間,將就的應該是毒辣的陽光,吃苦堅持的品質才不可以將就。

因為,重要的不是你將不將就,而是你將就了什麼。

四年裏,室友D為了爭取公費出國留學,背單詞考證書過GRE,忙得不亦樂乎,經常温習到深夜,熬出來黑眼圈;室友M熱衷於旅行,每天兼職,忍受老闆的苛刻要求,每逢暑假就拿着不多的工資窮遊國內各地,大三時還去了澳大利亞,旅行結束就勞心勞力寫旅遊見聞和攻略,和驢友聊着聊着也忘了時間。為了掙更多的錢,M從最初的咖啡館奶茶店8元/小時的服務員,到100元/小時的家教,再到300元/小時的帶班老師。

D成功申請到留學資格,在英國過着想要的留學生活。M在一家雜誌社實習,寫着自己拿手的旅遊攻略,靠在各大網站積攢的驢友粉絲們在媒體界初露鋒芒。

對,她們將就過生活,但她們卻從未將就自己的追求。

年輕的我們或許一無所有,此時不必死磕“不將就”,而是坦然地去將就某些事,以達成那些我們不願將就的事。

勵志文章1:你原本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篇四

同學聚會,小A又沒參加。

自打畢業後,年年不落同學聚會的他,幾乎再沒來過。

我私下裏給他打電話,約他在上學時常去的那個小餐館見面。他同意了,説好六點。卻足足等了半個小時,不知為什麼,看見他的第一眼我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又説不出是一種什麼感覺。

互相寒暄坐下,點了幾樣小菜,喝了幾杯小酒,他的話漸漸變多,我這才恍然,十幾年過去,他看起來竟然還和高中那會兒沒有什麼區別,除了年齡,他仍舊穿一件皺巴巴的外套,聊着上學時玩的那幾款網遊,説着哪裏能看見漂亮姑娘,結賬時為了十幾塊的零頭和老闆討價還價。

沒有共同語言,聚會變得有些百無聊奈。

熬到結束,我送他回家,臨告別時他拍了拍我的肩。

“我知道,我這幾年混得不好!”

“什麼?”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我説,我混得不好!沒有你們好”

“同學之間,提這些幹嘛?”

我搜腸刮肚想應對的話,從嘴裏擠出這麼一句後,匆匆離開。

我向來討厭這樣的對白,安慰顯得敷衍,一同抱怨又略覺矯情。

回到家,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上學的時候,小A其實是我們當中的佼佼者,我們在省重點高中的重點班,而他又是重點班裏的重點學生,大學聯考時上了一所幾乎算是頂尖的學校。畢業那會,我們都忙着找工作、考研、考各種證,而他每次都是氣定神閒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問他為什麼這麼清閒,他説自己已經報名了選聘生,畢業了直接回老家當一名大學生村官。

我們這一幫朋友就趕緊勸他別去,還是正經找個工作比較好。結果他説:“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以我們的條件,能找到什麼好工作啊,還不是給人家當牛做馬,每天兩點一線,生活來回奔波。回老家當一名村官,不僅可以離父母近一些,還有大把的清閒時間,我可以看看書,種。種花,旅旅遊。等三年滿期,我再考個公務員。你們去追逐外面的世界吧,我就過自己安穩的小日子。”

既然他這樣想,大家也就不再勸了,畢竟那時候每個人都前途未卜,誰也沒法給別人指條明路。

後來我聽説,小A並沒有過上穩定的生活。村官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你一個外來的學生,是根本沒能力佔據一個位置的。留是留不下了,可是出也出不去了。公務員競爭更加激烈,自然他又沒考上。出去找工作的時候,他才發現,才三年時間,他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節奏了。沒法跟應屆生比性價比,沒法跟老員工比能力,他發現自己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一份賣保險的工作。

我後來見過他幾次,無一例外,抱怨着他的工作,抱怨着自己混得不好,過得沒意思,我問他有沒有想過換一種生活,他點點頭又搖搖頭。

“每天都想,可是怎麼換呢?我現在不知道自己能做點什麼,而且像你們那麼辛苦,恐怕我這個年紀已經吃不消了!”

我不再説什麼,心裏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惋惜。

作為旁觀者,似乎能夠比他更看得清癥結所在。畢竟處於同一起跑線的人早已不在他的身邊了。

小A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中央財經大學畢業,考進了農業銀行總部。她為了離家近,主動申請調到家鄉的銀行。剛工作的那幾年,正好趕上了銀行最後的繁榮期,每年放幾筆貸款,年底輕鬆拿二十幾萬的獎金。

每次跟她通電話,她都會數落我一番,大意就是一個女孩子,在外一直漂着算什麼,老家的工作收入也不低,還穩定,過兩年找個人嫁了,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我想反駁,可是那時候我真是沒底氣,工作不順利,這麼辛苦,賺的卻比人家少多了。

可是我知道老家那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外面雖然辛苦,但是我願意堅守。這些想法在她看來是多麼的幼稚可笑,跟她沒什麼共同語言,每次聊幾句就掛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也能猜到一二,國家政策改變了,國庫捂住了錢包,銀行都沒錢了。銀行這個工作,如果沒有錢可以放貸的話,基本工資是很低的,在我老家那地方,每個月也就2000多點。這種落差自然讓我這個朋友接受不了,於是那段時間每天跟我抱怨,抱怨政府,抱怨社會,抱怨工作,抱怨自己選錯了路。剛好那段時間我的工作有了起色,給雜誌兼職寫稿也能賺到一筆不菲的稿費,這自然成了她羨慕的地方,説我輕輕鬆鬆就能賺這麼多,還是我的工作好。

我真想朝她翻白眼,我賺的都是辛苦錢,每天熬夜寫稿的時候,她怎麼不羨慕?説到這裏,我要説一個我們自媒體裏面的佼佼者,也是我的偶像。他獨自一人管理着一個上千萬粉絲的微博號和一個幾百萬粉絲的微信號,每天工作都是忙碌到凌晨四五點。即使這樣,人家也沒有抱怨,每天還是抽時間指點一下我們這些新人。

我有時候特別想不明白,那些畢業於名牌大學,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的人,為什麼寧願被困在一份自己並不喜歡,覺得沒什麼意義,甚至連薪水都十分有限的工作裏?他們抱怨、他們茫然、可一旦你勸他們離開,他們又能找出種。種理由告訴你這不現實。

“我過得安逸”

“我過得穩定”

“這裏福利還是不錯的”

既然這麼好,抱怨什麼?

歸根到底,好,不過是説服自己的藉口,而不離開只是缺乏勇氣。相比於對現狀的不滿,我們更怕的是一種不確定性,我們寧願後悔當初的選擇,抱着如果不怎麼怎麼樣,就怎麼怎麼樣的假設,卻忘了,我們還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第三次,第四次,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晚的是總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我能理解初出茅廬的畢業生,更願意聽從長輩的意見。

長輩們説去國企工作不會那麼累,他們便滿腔心思想要進國企,長輩們説去考公務員是一份鐵飯碗,他們便紛紛湧入報考公務員的隊伍當中,長輩們説,去當老師,不僅穩定還有假期,他們便動了當老師的念頭。缺乏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讓他們選擇了聽從上一輩人的意見。

這樣的聽從本身並沒有錯,錯誤在於,當發現從事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時候,他們沒有放棄這份工作再做嘗試,只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又一個藉口,留在這樣的工作當中。

他們忽略了,這早已是另一個時代,

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再只是意味着一家老小的温飽,早已擺脱温飽的我們想要追求的是更有價值感的人生,能帶來尊嚴和意義的工作。用上一輩人的價值觀指導這樣的訴求怎麼會得到好的結果。

當別人在外面為了自己的未來辛苦打拼的時候,那些有着良好家世背景的人,卻在依靠着父輩們廕庇,在舊體系中安逸度日。然而這種安逸不過是一種假象,他們不過是守着舊日的榮光,活在舊時光的幻象之中。自己人為地與這個社會的前進和變革脱節,這樣一旦環境發生變化便很難適應,最終被時代拋棄。

有着很好的出身和起步條件,當然是巨大的優勢,但倘若因此而讓自己止步不前,則有些得不償失。你所謂的穩定,其實只是假象,不要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對自己不將就,自己才能變得更優秀,對生活不將就,生活才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勵志文章4:你曾贏過全世界的難,最後卻輸給了自己的懶 篇五

1

我有個在NGO做慈善事業的朋友,跟我講了一件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她所在部門的工作,是通過尋找商議合適的項目,幫助貧困户增加收入。她接手的一户貧困人家有個大院子,門前就是一大片草地,專家小組調研之後給出的項目建議是為貧困户提供小雞、羊羔,雞蛋與羊奶均歸農户所有,盈餘部分由公司牽頭幫助銷售。

她拿到草案後,立刻興沖沖地寫好了一套完整的規劃提交給資助方。資助方看完也十分爽快地同意下來,看似一切順利,可沒想到那家貧困户卻開始百般刁難。

先是以“人都睡不好哪有力氣幹活兒”為藉口,要求公司先給他家資助一台風扇,緊接着又以“天太熱雞蛋和羊奶不好保存”為由,向公司討要一台冰箱。兩項要求都得到滿足之後,又提出想要兩部手機,還要求公司承擔所有話費。

這一要求被否決之後,那夫妻倆像是吃了秤砣似的鐵了心,梗着脖子懟她:你們要是不給配手機,我們就不參與這個項目了……

朋友無計可施,只好將一切如實彙報給經理。經理聽完事件的始末,歎口氣:你還沒看出來嗎?他們根本就不關心你的項目提案有多大的可行性,做成了之後能有多少收益,他們在意的只是如何能不勞而獲。

朋友心塞地來找我聊天,説:他們的日子真的過得緊巴巴的,可我就是想不通,沒病沒災好好的兩個正值壯年的勞動力,明明又有這種一本萬利的好機會,為什麼就不想做點事情呢?

2

這就是惰性的可怕之處。一開始不過是輕微的猶豫不決,讓你由於貪睡而錯過一堂課,由於貪玩而少寫一次作業,由於貪圖安穩而拒絕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

然後,一點點蠶食掉你的希望、夢想和野心,演變成極端的懶散,讓人寧願陷在牀板大小的一畝三分地,閉目塞聽地拒絕一切挑戰和機會,失掉對未來的想象力。

又因為勾畫不出美好的未來,索性破罐子破摔,放任消極和懶惰將自己淹沒。懶惰是愚昧的根源,愚昧又成為懶惰的幫兇。

有次同學聚會上,大家聊起高中時期的種。種,覺得那時的生活真的好苦:永遠算不出的數學題,永遠背不過的政史地,永遠看不懂理綜那最後一道大題,穿着最醜陋的校服,每天早晨就着熹微起牀,被老師罵,被父母逼,被同齡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壓得透不過氣……

但也唯有那個時刻,我們知道低壓氣旋和高壓氣旋,能畫輔助線能背元素週期表,分分鐘能解三元一次方程,輕鬆出口成章名句名篇。

而後來呢?我們提筆忘字,出門離不了翻譯軟件,買菜找零要靠計算器,挑肥揀瘦逃避加班,絞盡腦汁在朋友圈P一張美圖刷存在感。

你知道最難扛過的是什麼嗎?不是困難,不是生存,不是那些被生活折磨得無法喘息的日日夜夜,不是那些要拼命奔跑才能不被淘汰的高壓。而是安全,是自由,是無數個我們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去做某件事了,但又放任自己不去做的時刻。

鋭氣這種東西很奇怪的,它像是個氣球,在你二十多歲的時候,若能把它撐起來,它就會越來越大,能為你的人生披荊斬棘。但如果你給不了它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去試練,它就會越縮越小,就會慢慢變成暮氣,一點點將你塞進逼仄的生活,讓你失去對生活所有的好奇與熱情,將自己全部的人生龜縮一隅,還沾沾自喜。

3

曾經收到過一條讓人啼笑皆非的留言,這樣問我:我快三十歲了,可還是很窮,特別想幹點什麼兼職,但是又沒技能沒天賦,不大能吃苦,你知道有什麼工作合適我的嗎?

我無言以對。要是你能找到的話,麻煩也介紹給我好不好?

這個時代最為複雜,但也最是公平,它認可的不僅僅是個人品牌,還認可那些悄無聲息的努力和汗水。

我們身邊有太多聲音在講:要告別努力的表象,要放棄低質量的勤奮。可是對於很多人來説,他們連勤奮的表面功夫都不屑於做,又遑論質量。連寫個作業看本書都不情不願的,要靠人連催帶趕地威脅;幾個月加一次班就覺得自己被無情坑害了,一回家便癱倒在牀要把加班的時間睡回來;下班看會兒書學個習擔心自己過勞死,刷起微博朋友圈卻能眼都不眨地興奮大半夜。

你哪裏是輸在了天賦不足或是認知不夠,分明就是因為懶。

我們常常把“二十多歲的中年危機”掛在嘴邊,擔心自己被社會淘汰,擔心自己跑不贏房價,擔心自己無力支撐幾年之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可對於許多人來講,中年時期遭遇的種。種難題,都不過是在回報自己年輕時的不努力罷了。

該認真工作的時候,你在玩手機,到了中年便只好忍受最難熬的職場夾層,想走沒本事,想留不甘心。

該健身的時候,你躺着看劇,等到發現了種。種身體指標不合格,又只好用為數不多的積蓄去交換健康。

該賺錢的時候,你在打遊戲,等到了四處用錢的中年,便只能空歎生計維艱,看到別人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只能酸溜溜地感慨別人“好運氣”。

可,時間不會等你。

勵志文章1:你的付出,時光會看見 篇六

我們總覺得迷茫,在這個冰冷的世上,不知要去向何方。想努力,卻害怕失敗;想真正去愛,又害怕被傷害。戰戰兢兢,瞻前顧後,卻又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了平凡無奇的一天。

其實,一個人最大的失敗,莫過於凡事淺嘗輒止。人這一輩子,必須要對某件事情奮不顧身。越過山丘,方能有人等候。

在困難面前,我們常常心裏打鼓:“這件事情,好難啊。”

可是,“無限風光在險峯”。如果一件事情唾手可得,它又有何珍貴之處呢?

86年版的電視劇《西遊記》,至今為止播放3000多次,觀看量超過60億人次,相當於每個中國人看了不止四遍。這部永恆的《西遊記》,誕生於極端艱苦的拍攝條件。

一台攝像機,一台錄像機,幾把梯子,一捆繩子。拍了整整6年。

拍攝時,主創人員多次遇險。楊潔有次差點從山上跌入懸崖。師徒四人英姿勃發走過的瀑布,也曾讓他們差點兒滑腳跌落。

為了求“真”,除了必要的特效,其他都是真實拍攝,不管是下河還是火燒。豬八戒和孫悟空都需要全身上粧,夏天熱到融化,冬天冷到爆炸。

但只要一開拍,他們永遠是最好的狀態。為了拍《三借芭蕉扇》,劇組去了新疆吐魯番,頂着40度的高温拍下了那場戲,每一處風景都沒有特效。

最艱難的時候,恰恰正是成功的開始。

當一個人認真地去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他鋪平道路。

《西遊記》開播後,創造了89.4%的收視率神話。直到今天,只要《西遊》的片頭曲一響起,仍能引得無數人熱血沸騰。

世間事總是如此。沒有平坦的路,只有認真走路的人。

很多時候,心懷夢想的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留有頗多遺憾的內因與外因。這些,都不該成為你輕易説“不”的理由。

因為最重要的,是你傾情奔跑的身影,是你的生命有了寄託之後,心無旁騖,物我兩忘的態度。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至於鮮花與掌聲,金錢與名利,都是這極致幸福之後的水到渠成。

當你闖過了很多難關,當你一個人跨過那些以為跨不過去的坎,當你驀然回首,才發現你吃過的苦,走過的路,愛過的人,都已經沉澱進了你的氣質裏,寫在了你波瀾不驚的臉上。只要專注投入,你的每一次付出就不會被遺忘。

在這人心浮動的年代,最高級的活法,便是全情投入,一生堅守。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追求一件事。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看遍了全世界,初心卻未曾擾動。

勵志文章3:努力從來只是為了走在命運的前面 篇七

Cheney大年三十早晨剛進入巷子,就聽到有人喊“小花”她突然覺得有恍如隔世之感。

她已經不叫這個名字很多年了。

她回頭看到一個體態豐腴穿着亮粉色皮草的女子快步走到她面前,記憶空白了幾拍,但還是緩慢地想起了眼前的人是秦婷婷。便打了招呼。

“你這是剛在北京忙完?”女子邊説着話邊轉動着胳臂上的鐲子,太陽光照着這個鐲子發出綠色的光芒。

“恩。”她答應了一聲。

兩人曾是一所大學的好閨蜜。不過大學畢業後兩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Cheney 夢想去做服裝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而秦婷婷回到了家鄉,早早嫁了人。 想到這裏,聽到婷婷又問了一句:“我好像在淘寶見過你的這身衣服。”

Cheney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復鎮定:“對。在淘寶買的。”

“你過得不好吧。何必呢,我現在早早就認了命。生活是平淡了些,但是不用再奔波擔心了。”

Cheney笑了笑。她知道秦婷婷無法理解。她知道和他們談夢想是永遠説不到一起的。早年她本科畢業後,執意要去北京。因為她喜歡做服裝市場的策劃。她依舊記得當時吵架最激烈的時候,父親的咆哮聲振擊着她的耳膜:“你將來找不到工作沒錢了,別來求我 !”

但最後她還是走了出去。她從不相信世間無路可走。

每每在辦公室寫策劃熬到凌晨,睡意快要把她捲走時,她都會跑到天台上去,那是她站過的最高的地方,每次她大喊“我會實現我的夢想嗎”迴應她的是車水馬龍的洶湧、無邊的燈紅酒綠、交錯的金碧輝煌。它們好像聽不到她,又好像用沉默回答了她。

她始終記得自己的夢想,在最難的時候不敢哭泣。她知道向家人傾訴只能換來他們的呵斥、不理解。在北京的每個晚上,睡得都不會太踏實。剛到這個城市時,她的錢不多。和一個做着作家夢的姑娘Anna租在一個地下室裏。地下室冬天會漏水,修理費總是要得很貴。她們乾脆聽着這聲音睡去。

有次她半夜醒來,突然看到雪花飄進來,才意識到這是北京今年的第一場雪。外面一片雪白,那麼美。而她卻只能扒着窗户,找了一個大膠帶,又找了幾張紙把窗户的缺口補上。補了無數道之後,她突然想起她第一次來北京,那時候上大學來聽最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她那時無拘無束,會花二十塊錢在南鑼鼓巷買一杯奶茶,。男友拉着她的手,在演唱會高潮聲對她大喊“我會永遠愛你,Cheney!”演唱會的人聲鼎沸讓她耳朵雜亂,可她還是清晰地聽到了這句話。

這些年她再也找不回那些永遠。很多承諾早就走散在人海里。她回首那些失望,只能咬咬牙繼續自己的夢想。

Anna出了第一本書時,那時她做砸了那個項目。Anna打電話告訴她:“Cheney你知道嗎?我終於成功了!我出了第一部書。”她當時站在天台上借的電話。情不自禁地跳起來。好像多跳幾下,就能看得到最遠的地方。

命運就像一本劇情起伏的話劇,還沒走到一半,她不肯承認眼前就是結局。

她會一直記得,記得Anna揹着大灰色書包輾轉在各個出版社,熬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用心打出每一行字,她也不會忘記她們兩個為了多賺些錢,早起去送牛奶,冬天最冷的時候,眼睫毛粘着的都分不清是霜還是冰化成的水。

Anna籤售會結束的時候,兩個人一人手裏拿着一瓶乳酸飲料坐在大廈門口。一人一句唱着那些歌。她還笑着説“回去可以發個朋友圈啦,説我們去一個特別豪華的地方唱K”。唱着唱着不知道兩個人怎麼就哭了。Anna説:“知道為什麼每次請你喝這個嘛?因為它甜,它不是酒,不會讓我們醉。我們的那些夢,不要醒來。”

“真他媽的恨北京啊。可是……”

可是我也愛着北京。

那時她已經做到市場總監的位置。早已經搬出了那個地下室。但每次想起那裏時,她會輕輕地歎息一聲,不是難過,只是默默感激。感激她從沒有放棄過自己。

她知道以後還會有無數人住那個地下室,也會有無數人受不了而離開。來來去去,北京何曾在乎過。在乎的不過是他們自己。

她有時也羨慕家裏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骨子裏卻不相信命運就會是如此。里爾克説過:“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她知道他們這些不屈於命運的戰鬥者,不甘願一輩子就是這樣一成不變的人生,不甘願自己早早屈就了嫁人打麻將看孩子看肥皂劇的人生。他們愛的是生活啊。

Cheney今年早早訂了機票回來,她有很多好消息和父母説,付了房子的首付,訂了年後飛雲南海南的機票。爸媽一直很喜歡那裏的風景。她推開門時,看着爸爸正在對着鏡子拔白頭髮,她輕輕走過去,替爸爸拔起來,並説了句:“今年我們不在家裏打麻將了吧。我們去大理好嗎?”

勵志文章5:不必羨慕別人的精彩,你要活得自在 篇八

從小到大,我們都活在別人“精彩”的陰影裏。

國小時最常聽到的就是誰睡家的孩子讀書多好,你那麼好的條件,就考這個成績?

這個還算一級恐怖,心理的陰影面積隨着年齡正比成倍增長。

比如上大學時,高中同學聚會永遠只能聽別人聊大學的精彩,好不容易想開個口説説自己的大學生活。

別人問你在哪個大學讀書?一句話就能把你噎死,這得鼓起多大的勇氣才能説出自己在京西技校啊!

工作後,會有很多人問你:在那買房了嗎?你嫁的人有錢嗎?婚禮打算在哪個小島舉辦?你家的小孩喝哪個國家的牛奶?

其實這些時候,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説一句:反正喝的不是三鹿!

在北京這些年,我聽過最多的問題除了什麼時候結婚,就是你在北京買房了嗎?

其實我身邊的很多同事一開始也並不想成為房奴,只不過總有各種壓力和信號告訴他們只有買房子了才能結婚,只有買房子才叫過生活。

可是回頭想想,這是真的精彩生活嗎?

我有很多同事,原本租在公司附近,後來為了精彩生活,東拼西湊幾十萬付了首付在“六環”的昌平、廊坊、燕郊買了個不到100平的房子,然後月供近1萬開始着長達幾十年房奴長征。

這還只是開始,原本他們上班需要十分鐘,自從有了房子後早上8點開車的能從燕郊一路堵到中午。從昌平坐地鐵的同胞們,且不説要在地鐵裏晃悠2個小時,你還記得在西二旗擠地鐵的日子嗎?傳説中的不用走路後面有人推着你前進,還有擠懷孕就是從這裏開始。

過了幾年實在受不了繼續在市區租房子,然後買的房子租不出去,放着養蚊子。

按他們的話説:這不叫精彩,叫很無奈!

當然,如果我們所謂的精彩生活是建立在扣掉父母辛苦一輩子積累下來的所有財富,也就是他們掛在口中説的棺材本,那麼我們會過得精彩嗎?

所以,不必羨慕別人有房,起碼我們自給自足不啃老,雖然不出彩,但過得自在。

前HR同事是杭州人,交流比較多,我經常開玩笑叫她大表姐。

大表姐同居的男朋友是山西的,從大學長跑8年在所有人眼裏基本算是一輩子就差生猴子,有一次吃飯時她跟我吐露心理話,竟然是:不知道要不要嫁給他?

我愣了,説:大表姐你拉倒吧,就你這樣有人要就不錯了,而且都同居那麼久了你這支股票誰還敢接盤啊,萬一喜當爹什麼的就不好了,你還猶豫個毛球。

大表姐習慣了我的蠍子毒,只是笑了笑歎了口氣説:你不知道,我媽媽一直給我壓力,她不喜歡我男朋友。

我説:別扯,是你嫁給他又不是你媽。

大表姐説:唉,我媽媽不喜歡也是有道理的。

我説:我見過你男朋友,雖然跟我沒法比,但發照片到朋友圈還是值得點讚的,難道是他傳播文明火種能力不足?

大表姐着急了,原來根本原因是他家沒錢,大表姐的媽媽有一羣發小兼麻友的閨蜜,整天對比嫁女兒這事,一個比一個嫁得精彩,大表姐是最後一個,她媽媽表示壓力很大所以嫁女兒的條件就是:北京一套房子、一百萬禮金、婚禮在馬爾代夫舉辦……

我真不知道她是在賣女兒還是在嫁女兒,正想勸下大表姐時。

她鬱悶地説自己也猶豫,因為所有閨蜜都嫁給了有錢人,過得很精彩。她可以想象如果嫁給了男朋友未來的生活就是精打細算、柴米油鹽,完全買不起什麼奢侈品。

我説:大表姐你別胡思亂想了,什麼霸道總裁愛上我都是騙人的,別人有別人的精彩生活但也有別人的不幸福,願意陪你一輩子柴米油鹽的,才是真正的浪漫滿屋。

大表姐一聽,馬上奔去找男朋友領證,哈哈,誇張了,領證是後來的事。

後來大表姐終於結婚了,婚禮在山西的某個小鎮,她的小叔子開着三輪載着我們去參加喜宴,田間的風吹來時,我在想,別羨慕了,這難道不也是屬於自己的一種精彩嗎?你看大家多自在。

文學社的學妹來北京玩,約我吃飯。

瞎聊時她抱怨説馬上要畢業找工作了,跟那些211畢業的學生一比,完全沒有競爭。

我説:你真的覺得那些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找工作就很容易嗎?

學妹反問:不是經常説好的出身才有精彩的人生嗎?

我説:我有個歌手朋友,清華建築系畢業,平時聊天他經常説在他們清華世界觀裏,全國好的大學只有兩所:一所叫清華;一所叫北大,剩下的都是三流大學。雖然他説得有點誇張,但是不無道理,光北京地區就有那麼多重點大學,有什麼好顯擺的,再牛逼的大學畢業了一樣苦逼找工作,畢業就是失業,大家都是無業青年,身份都一樣,沒什麼好自卑的,又有什麼必要羨慕別人的精彩?

國小妹一聽,覺得有道理,又繼續問:學長那麼一説我安慰很多,但是有很多用人單位只要211畢業的學生,像我們這種普通高校畢業又沒有經驗的怎麼活啊?

我説:難道學長跟你不是一個學校畢業的嗎?我就不用來北京工作啦。

她説:但是對於我來説學長就像開了外掛一樣存在着,不一樣啊。

我笑了笑説:又回到開頭的話題上,大家都一樣不要盲目羨慕別人所謂的精彩。

隨後我跟她解釋了下這些年在公司的招聘經驗,對於大多數的用人單位來説,哪個學校畢業的他們真的只是參考不會一棍子打死,誰都是從沒有經驗的新人開始學起,除了能力和經驗他們要的更多是潛力和激情。

因此對於招聘公司來説:招聘一個有潛力有激情的可塑造的新人比招聘一個所謂有經驗的老油條靠譜得多。

學妹的世界觀像是被我刷新一遍似的,驚訝了下隨後表示認同。

大學聯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趟火車罷了,重點高校的是卧鋪,普通高校是硬座,畢業就是終點站,到站了大家都要下車。如果把所有時間都用在羨慕,將永遠羨慕下去,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後續的職場生活發揮自己的特長。做到別人有別人的精彩,我們有我們的長遠安排。

是啊,就彷彿我們的現實生活一樣,既然我們不會投胎沒法投個富二代就不用在意別人朋友圈各種曬,管他們上山下海,活好自己就是人生最好的彩排。

所以,我們不用羨慕別人的精彩,相信老天自有安排,相信腳踏實地做好自己,就活得瀟灑自在。

勵志文章2:享受一場束手就擒的平靜生活 篇九

前段時間,有個在國外的朋友突然深夜找我聊天,説覺得自己最近狀態很不好。陷入一段又一段亂七八糟的關係中,被人羣包圍,卻總覺得無所適從,手機裏不能沒有未讀消息,耳邊不能沒有聲音。一個接一個換男朋友,一旦進入空窗期,就會感到鋪天蓋地的焦灼。

她説:“我覺得自己好孤獨。“

於是我反問她,不停戀愛就不孤獨了麼?找到一個人來分擔你的孤獨,真的能好過一些麼?

她沉默了許久,告訴我,有一次她從噩夢中醒來,睜眼瞬間,感覺自己像被遺棄了一夜的路燈那樣不知所措,但是躺在她身邊的那個人睡得正香,明明躺在一起的兩個人啊,卻有着各自的處境,誰都不能進入誰的情緒。在那一瞬間,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總是糾纏於和別人的關係中,卻忘了好好和自己相處。

對啊,“每個人的孤獨都像漂浮的城市,是祕密,是無從述説的。”

很多人都會覺得,找一個人作為庸常生活的陪伴,這起碼是無害的。但實際上,這樣的選擇帶着一種不易被察覺的“彼此消耗”,它蟄伏於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卻成為你們共同罹患的隱疾。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在一起”很多時候只能代表物理層面上的在一起吃飯,在一起睡覺。只有當你突然被生活擊中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在內心和情感上,自己永遠都只是一個人啊。可這個時候,你卻失去了還擊的能力。

那麼為什麼還要讓這樣的relationshit來損耗你呢?突然想到meryl streep的一段話,“對某些事情我不再有耐心,不是因為我變得驕傲,只是我的生命已到了一個階段,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一些讓我感到不愉快或是傷害我的事情上。對於憤世嫉俗,過度批判,與任何形式的要求,我沒有耐性。我不願意去取悦我不喜歡的人,或去愛不愛我的人,或對那些不想對我微笑的人去微笑。

我不想讓説謊的人操控我哪怕一分鐘,我決定不再與假裝、偽善、欺騙,或是廉價讚美共存。我不再容忍學院派的傲慢發生在我身上,我不評判別人也不誇讚自己。我痛恨衝突和比較。我相信一個擁有兩極的世界,所以我避免和個性僵化和沒有彈性的人靠近。我介意缺乏忠誠的友情,更介意背叛。我無法與那些從不給予別人讚美和鼓勵的人相處。誇張到我這份上,都難以接納那些不喜愛動物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對不配得到我的耐心的人不會再有耐心。”

這個世界上唯一值得你有耐心的人

永遠只有你自己

其實一個人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孤獨,雖然無可避免地,也會有一些泥濘的時刻,一些無法降落的時刻,但這些都不是常態。

當你把生活一個人踏踏實實過出來的時候,孤獨也就不是一個面目可憎的詞語了。獨居的狀態更多是意味着享受,享受被孤獨温柔包裹的感覺,享受一場束手就擒的平靜生活。

這種感覺是令人着迷的。一個人生活久了,就會完全沉浸於自己的頻率之中,你會覺得生活是有節奏,是有聲音的,是立體而生動的。當你聽到水池塞子被拔掉後水流向下水道的聲音時,當你聽到雨傘被打開後傘面發出“砰”的聲音時,當你把地鐵票塞進售票機裏,“咻”的一聲,你立馬就覺得,孤獨明明是可以被消化的嘛,而狀態永遠是自己給自己的,過怎麼樣的生活,有怎樣的情緒,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我想生活最應該呈現的模樣應該是理查德·布朗蒂甘詩中寫的那樣:

真好

早上獨自一人醒來

用不着告訴誰,你愛他們

在你已經不愛他們,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