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重陽節的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4W

中國重陽節的習俗(精品多篇)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篇一

重陽節這天早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要吃重陽糕。在北方,比較講究的人家,還要將重陽糕做成九層,糕頂上放兩隻做好的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當重陽日天亮之時,父母會將事先切好的糕片搭在兒女的額頭上,祝願子女百事俱高。因為“糕”與“高”諧音,所以重陽糕備受人們的青睞。

因習俗各異,重陽糕沒有統一的標準,不管顏色和形狀如何,只要是口感鬆軟的一律可作為重陽糕食用。有的人家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以象徵茱萸,並點蠟燭燈以象徵“登高”。在福建長汀縣的農家,重陽節這天會將提前煮好的毛豆贈送鄰里,他們將重陽節稱為“毛豆節”。

吃完重陽糕以後,大家就相約登高、賞菊。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活動。登高的起源原本是和避邪有關,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不再單獨為了祛禍而登高,而更多的是為了健身娛樂,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賞菊也是很多地區過重陽必不可少的活動。菊花雅號“延壽客”。重陽節時值深秋,正是菊花開放豔麗的時候,中國古代一直將菊花視為不畏寒冷、忠貞不屈的象徵,它與竹、梅、蘭並稱為植物中的“四君子”,是一種品格高潔並且比較長壽的花。各地重陽節多要舉行菊花展,因為菊花別稱九花,和九九重陽關係密切,賞菊就成為重陽的習俗。

重陽節這天,廣東的惠州和福建的海澄等地,都有放風箏的習慣。惠州稱放紙鷂,海澄稱放風槎。台灣地區在重陽節這天,還有放風箏比賽。在中國許多地方,一般是在清明時節舉行放風箏活動,但是由於有的地區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自然環境不同,因此到重陽節依然可以舉行這一活動。在曠野中放風箏,意思大概和登高差不多,都有高升之意。

還有一部分地區在重陽節這天要選擇吉時祭祀缸神。比如山東有的酒坊要祭缸神——杜康。貴州仁懷茅台鎮,每年重陽開始投料下藥釀酒,説是九九重陽陽氣旺盛才釀得出好酒。湖北武昌也要於重陽日釀酒,據説這天所釀的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四川舊時也要在重陽前後以糯米蒸酒,制醪糟,認為“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一些地方的人在重陽這天會上山掃墓,悼念先人。在福建莆仙重陽祭祖者甚至比清明更多,他們將三月視為小清明,將重九當作大清明來度過。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媽祖廟或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已屬深秋,登高的野遊活動也被稱為“辭青”。登上高處,舉目遠眺,欣賞勝景的同時,還要喝菊花酒。中國早在漢魏時期就釀造菊花酒。按照中醫的説法,菊花酒可以疏風清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傳説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重陽節燈謎 篇二

1、九九重陽日,蜻蜓點點心、果實名

答案:蘋果

2、不妨風雨到重陽、四字常言

答案:有點過節

3、秋到重陽人重聚、商品

答案:香煙

4、"待到重陽日、古代科舉名詞

答案:探花及第

5、"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四字禮貌用語

答案:後會有期

6、九月九,釀新酒曆法用語二、重陽,

答案:立春

7、"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四字民俗

答案:重陽登高

吃重陽糕 篇三

菊花,是我國是長壽名花,又名“延壽客”。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説。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瘻癉、治百病”的功效。

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時逢佳節,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重陽節習俗 篇四

民俗活動

綜述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鍊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至於人們為何要在重陽時放紙鳶(風箏),除了重陽天高雲淡,風輕日明,紙鳶可輕鬆乘風而上的氣候原因外,還有些介於巫蓍之間的説法,於不經中頗為有趣。傳説,重陽時放紙鳶是為了“放晦氣”,紙鳶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弄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另有一種解釋則説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紙鳶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據文獻説,“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台。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傳説“桓景登山避災”。

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西漢戴聖《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文獻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重陽這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辭青”的説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説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東漢,傳説當時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裏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儘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故事,見於南朝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説《續齊諧記》。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祭祀海神

重陽節是秋季大節,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視在這天舉行的祭祀海神活動。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辭青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清明)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如果説上巳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享宴祈壽

重陽節的求壽之俗,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學作品。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重陽時節的大型飲宴活動,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展而來。發展至今,擺敬老宴、飲宴祈壽風俗仍在一些地方流行。

飲菊花酒

飲菊酒: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39-42]

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後仍有贈菊祝壽和採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採菊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採菊釀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裏,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們用天然藥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適應自然氣候變化。

重陽節6大習俗的好處 篇五

1、登高望遠

爬山對於老人來説雖然對體力要求比較高,但是卻不失為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爬山可以促進骨骼系統的血液循環,增強骨骼的物質代謝;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降低緊張感和疲勞,提高睡眠質量;有益心血管,防止動脈硬化和減少心血管疾病;改善呼吸系統,提高肺活量,加強新陳代謝的同時呼吸新鮮空氣;促進消化,使胃腸道蠕動加強,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以及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另外,爬山還可以起到減肥對作用。但是,重陽節老人爬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患有關節病的人羣要避免,同時備好常用藥物。

2、賞秋

重陽節的賞秋是一大習俗,很多南方城市還有曬秋的習俗,通常是去户外、鄉間欣賞秋季的美景。

通常所説的“悲春傷秋”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疾病,悲秋又被稱為秋季抑鬱症,通常表現為心情不好、情緒低落、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睡眠不好等。

首先,賞秋可以抒發不良情緒,緩解緊張情緒,減少精神上的抑鬱情況。

其次,賞秋增加了人體接受日照的時間,有利於調動情緒,減少疾病的發生。

3、賞菊花

其實賞菊花不僅可以看到秋季的美好,同樣也是一種精神養生。在欣賞菊花的同時還可以食用菊花,如菊花茶、菊花粥等。

菊花有疏風、清熱、平肝、降火等功效,所以秋季發生的咽喉痛、感冒、上火、食慾不振等情況,可以食用菊花。另外,聞菊花的香味還有助於改善頭痛、乏力和精神緊張的功效。

4、飲菊花酒

飲菊花酒被古人看作是重陽節必飲的“吉祥酒”,有祛災祈福的意義,甚至將菊花酒稱為長壽酒。

傳統的菊花酒是採用菊花、糯米、酒麴等釀造而成,有養肝、建腦、明目和延緩衰老的功效。而不同配方所製成的菊花酒對人體的功效也不同。

首先,利用菊花、枸杞子、麥冬和糯米所製成的菊花酒,除了有養肝明目的功效之外,還可以補腎益精。適合調理中老年人出現的腰膝痠軟、乏力、頭暈目眩、視力模糊和迎風流淚等。

其次,新鮮的菊花酒常常用菊花搗汁,用黃酒沖服。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甚至還用於治療闌尾炎。

5、吃重陽糕

重陽節又被看作是敬老節,所以民間常常會製作重陽糕老孝敬老人,糕點中富含多種養生食物。

重陽糕也稱為花糕,其中除了糯米粉之外,還添加了粳米粉、瓜子仁、赤豆、核桃仁、綠豆、果脯、紅糖和黃酒等。

首先,重陽糕中包含了多種食物,食物多樣化,更有利於人體吸收多種營養物質。

其次,其中包含的堅果仁、紅豆、綠豆等食物,不僅可以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同時還有補血、補鐵等作用。並且,還含有膳食纖維,不必擔心食物過於精細對腸道不利。

但是,重陽節中老年人食用此糕點有多種禁忌,高血糖則要避免多吃或含糖分過多的,高血脂、冠心病、消化不良等人羣都需多加註意。

6、插茱萸

自漢代開始重陽節插茱萸便成為一種習俗,茱萸為一種中藥,《本草綱目》中認為茱萸氣味辛辣芳香,而性温熱,有驅寒驅毒的作用。所以,重陽節插茱萸有除惡氣、禦寒等作用。並且茱萸還有暖胃燥濕等功效,是六味地黃丸成分之一。

所以,重陽節這一天除了按照習俗插茱萸之外,不妨製作茱萸酒或飲用茱萸茶,有補益肝腎和健脾胃等功效。

佩茱萸 篇六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裏九重陽,收呀麼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麼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麪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説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裏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製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乾,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淨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羣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説。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裏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陽節最走運的生肖 篇七

屬兔

今年的重陽節期間也是生肖兔的六合之月,卯戌六合,整體運勢旺盛。工作上,生肖兔的工作大有進展,如能稍加努力,便可水到渠成,10月下半月正是生肖兔大展鴻圖的良機。因此,生肖牛在工作中應直指目標,全力以赴,搶佔先機,這樣才有可能取得勝利的成果,不過,提醒生肖兔的朋友,在工作中切忌分心兼顧。

屬蛇

進入10月下半月,生肖蛇在工作事業方面進展不錯,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雖然在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很多,但這樣困難都很容易被生肖蛇所解決。工作認真的生肖蛇在10月下半月能得到上司賞識和提拔,並且有加薪升職的機會,而金輿貴人的出現讓生肖蛇的事業運勢更加旺盛了。

屬牛

生肖牛10月下半月的事業上,生肖牛的'事業運會非常旺盛,如果生肖牛能夠好好的用心經營,那便會獲得更好的發展,這個也是生肖牛大展宏圖的良好時機。而且在工作上,生肖牛也有不錯表現,不過,儘管生肖牛有不錯的事業運,但仍要密切注意周圍所發生的事情,以避免為小人所算計。建議在辦公桌上擺放"四龍鎮",以避免為小人所算計。

屬狗

月下半月是生肖狗的本命之月,在10月下半月,生肖狗的運勢有所上升,不過吉凶力量尚算平衡。在事業上,生肖狗因雙正官星的降臨,得到貴人的相助,升職機會大為增加,特別是從事文職、藝術、設計之類工作的人員,這類人在10月下半月會大有收穫,做事也順心不少。

屬龍

儘管生肖龍和10月下半月地支犯了相沖,但是生肖龍整體運勢還是不錯的。在10月下半月,生肖龍的事業在平穩中發展,且漸入佳境,雖然會有些麻煩,但也可順利解決,無礙大局。而在決策上,生肖龍要慎重,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的利益,生肖龍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些,以免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