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5W

2020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多篇由本站會員“期待傍晚”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20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多篇

家風是沉厚積澱的中華文明,是代代傳承的道德經典,是民族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作用就是通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範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範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培養家風講話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一

我的老家在豫東項城一偏僻鄉村,家鄉一帶稱父母為爹孃。前不久回老家,不經意間看到爹在世時使牲口用的鞭子,使我想起過去他老人家教育我和姐姐哥哥時常講的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

爹1940年生於農民家庭,大名叫張義堂,小時候只念過半年私塾,十一二歲時喪父,二十三歲時喪母。上世紀60年代,為了能在大集體拿工分,爹十多歲時就開始學習使牲口,十六七歲就給生產隊趕車,二十來歲成了生產隊裏最年輕的老把式,趕車、犁地、耙地等農活樣樣精通。爹使牲口時雖然經常揚着鞭,卻很少抽打牲口。他常講,牲口通人性,就像人一樣,只要咱們人跟它守信譽,牲口就不會虧待咱。所以,每次出工前爹給牲口上套時,總是逐一拍着它們的脖子,俯身貼近牲口耳邊像許願似的輕聲説,老夥計今個兒好好幹,咱早幹完早收工,多歇一個時辰。經他調教的牲口一下地,個個賣力地把牲口套拉得繃直。爹每次都能像他承諾的一樣提前收工後,讓牲口原地轉三圈打滾休息,再牽到坑塘邊水面潔淨處飲水。這些事辦完後,爹把牲口拴到乾淨通風的樹蔭下,自己在附近背靠着樹蹲下,點上煙慢慢抽起來。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實行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家鄉一帶按照政策把責任田分包到户。那個時代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靠牲口種莊稼成了鄉親們的首選,生產隊解散後家家户户都需要添牲口。為方便農户買牲口,大隊集體從青海購買一批野馬,用火車運到了距離我們村百公里之外的漯河火車站。這是村裏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大事,上上下下對這件事都很重視,大隊書記派爹帶着其他人去接這批野馬。聽娘説當時爹勇敢地答應了這項任務,還拍着胸脯給領導保證沒問題。我當時年齡很小,只知道爹要去很遠的地方給村裏辦一件大事。大概三四天之後的一個夜裏,睡夢中的我被娘叫醒後,説爹回來了,同時聽到我家衚衕裏好一陣熱鬧,馬蹄聲、馬叫聲打破了鄉村夜晚的寧靜,後來才知道那是爹帶的馬羣路過我家門前。緊接着,爹又幫村裏給每匹馬編了號、估了價。那一段時間爹一直在忙着馬的事,甚至吃飯睡覺也不回家,生怕出了任何差錯。結果爹帶回來的上千匹馬一匹不少,評的價錢個個公道,辛苦忙碌的成果不但受到大隊書記的表揚,還受到鄰里鄉親的稱讚。整個事情忙完後,村裏分給我家一匹小馬駒,以示對爹的犒勞。從那個時候,我懵懵懂懂地知道了爹在村上是個有分量的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家鄉一帶牲口數量增長得很快,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個牲口,馬、驢、騾、牛等等。我家養着一頭小牛犢,在爹的馴養下差不多能夠配着其他大牲口拉犁拉耙。那一年臨近收秋前,爹又買了一匹雖然瞎一隻眼,但看上去身體很壯、力氣很大的騾子,我家勉強能夠獨自犁地耙地,成了村裏少有的不需“擱犋”的農户,就是不用跟別人搭幫。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田野裏的玉米、大豆、芝麻、紅薯等莊稼次第收割,家家户户開始騰茬犁地、準備種麥。農諺説,種麥的時機把握,“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爹計劃着用這倆牲口輕鬆地把地整好,趕在寒露時把麥種上。可是,一個困難鄰居的求助打亂了爹的計劃。這鄰居喊爹二爺,他是個倒插門的女婿,是為了照顧精神不正常的岳母來到我們村的,家裏很窮,買不起牲口。看着鄰居求助的眼神,爹當即就應允了他的請求,答應幫他家整地種麥。那年由於天氣不太正常,加上小牛犢第一次乾重活,爹又安排先收拾鄰居家的地,儘管起早貪黑抓得很緊,最後還是在霜降前落下自家的一塊地沒種上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一季麥種不上,全家就得少收多少糧食。當時,全家人都覺得爹太傻。每當娘埋怨這件事,爹就撂下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吐了吐沫不能再舔起來”。前年我回家時偶遇這個鄰居,他仍豎起大拇指對我説:“三叔啊,俺二爺一輩子大好人!”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養家餬口和供孩子上學,爹加入了鄰村集上的牛行(其實是交易各種牲口的場所),從養牲口轉身賣牲口。他的主要工作是撮合買家和賣家成交,從中收取一點交易費用,當地人稱之為“説牲口”。依靠誠信仗義的秉性和熟悉牲口的特長,爹很快成為十里八村有名的説牲口行家。

我在家排行老小,從小就比較受爹的寵愛。上國小時逢星期天,總是頭天晚上就寫完作業,第二天再跟着爹趕集上會。因為我知道到了集上不光有好吃的,還常有古裝大戲看。爹經常騎着那輛老式永久牌自行車帶上我。我坐在自行車的前樑上,屁股下的前樑拴着爹的生意道具——皮鞭。爹用力地蹬着自行車腳蹬子,兩個車輪子飛快地在沙土路上奔跑着。就這樣,我跟着爹認識了他的很多朋友,也學會了很多大戲台詞,還了解了他在生意界守信譽的口碑。

隨着爹守信譽口碑的傳開,其客户也越來越多,就連遠在四五百里外的大別山區紅安、光山、羅山的客户也紛紛找上門來,但爹絲毫沒放鬆對自己信守承諾的要求。記得有一年農曆臘月二十左右,大雪紛紛揚揚一直下個不停,臨近年關賣牛户急着要錢過年。爹説成的牲口交易中,離我家20公里以外的一個客户還欠一萬多元。爹不懼天寒路滑騎車一天,冒雪趕到客户家去拿錢。第二天冒雪趕回家時,爹的黃色軍大衣被雪水浸透,並且沾了不少泥巴,他沒換衣服就忙着挨家挨户去送錢。

雖然爹離開我們已經多年,但他用言行為我們樹立了守信譽的家風。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二

歲月匆匆,人生苦短。清明節將至,轉眼間母親離開我們已經6年了。母親的音容笑貌不時在我的腦際間回放,無盡的思念瞬時湧上哀思的心頭,眸中頓時感覺熱熱的。

母親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勞累的一生。在她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事蹟。但她為人隨和,助人不求回報。母親雖然説不出什麼偉大的警言名句,然而,她內心藴藏着對子女的愛卻是無比深厚!直到現在,我無論身在何方,每每想起和母親的那一幕幕都會淚流滿面,因為我想念母親。

母親生於1939年。在她的一生中,經歷了許多坎坷與磨難。母親生下了我們姊妹弟兄三個,弟兄當中我排行老大。母親和父親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極其艱辛地將我們養大。中年之際,母親遭喪偶之痛。

我參加工作之後,每次送給母親一點零用錢,她都捨不得用,並會在我下次看望她時,連同我給的零用錢一起,給我更多。母親為了不給我們子女增添負擔,在身體有病的情況下還堅持做臨時工,掙錢補貼家用。母親晚年生病卧牀,我每次去看望母親。母親卻總是説病情有所好轉,不讓我請假照顧,要我安心工作,不必為她擔心。

母親文化不高,卻深知讀書的重要性,鼓勵我們讀書上學,掌握文化知識,為我後來的人生之路鋪就了好的基礎。母親在垂暮之年已是重病纏身了,卻仍然忍受病痛的折磨為我們操持家務。當我現在想來彌補,想盡盡孝心時,母親已經不在人間。母親走的那一天,我剛好從醫院回家準備母親的後事,結果就接到姐姐的電話,説母親走了。我恨自己為什麼要急着離開,沒有多陪母親一會,這種遺憾已經成為不可彌補的永遠。母親去世前我未能守在病牀前多陪她一會,未能在她老人家的牀前同她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母親走了,我卻無力挽留,悲傷的心情一直持續着,這種傷痛在我心裏埋得很深,這種感覺好像缺少了許多,失去了許多。

現在,只要想到母親我就會心痛,就無法剋制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母親的離去,留給我無盡的悲哀。母親的温柔、善良、剛毅與堅強以及為人的誠信與親和力,是我永遠要學習的。

母親是個正直、善良、節儉的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母親養育我們兄妹三個,當時一家人每個月十幾斤麪粉、半斤油,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五口人的家庭吃飯是個大問題,母親每天做臨時工來貼補。後來我想她晚年的體弱多病與當年拉扯我們兄妹三人的清苦生活不無關係。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就沒有穿過新衣服,儘管當時條件有限,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會請裁縫師傅給我們每人做上一件新衣服,她熬更守夜給我們做上一雙新布鞋。而她自己總是用我們的舊衣服縫縫補補來將就,後來條件好了,兄弟姐妹們經常給她買些衣服,她自己總是捨不得穿,都拿來送人。直到去世的時候,還有好多沒有穿過的新衣服。由於當年的清苦,母親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從不浪費一粒殘菜剩飯。後來病了,兒女們探視她買的營養品、水果等都捨不得吃,要留給孫兒們。

從小到大,母親始終教育我們要規規矩矩做事情,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湊熱鬧,不要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做事情要處於公心等。我們姊妹弟兄三個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個因為行為不當受過任何處分與責備,大家在不同的崗位都做出了成績。我想這與母親的引導與教育是分不開的。母親,你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偉大的一生。你沒有留下什麼,但你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你養育我們兄弟姐妹長大成人,你教我們兄弟姐妹怎麼做人,教我們兄弟姐妹怎麼處事,我們將永遠記住您的教誨,永遠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我想,母親若是有知,一定會露出安詳恬然的微笑的。

春去春又回,花開復花落。轉眼間,母親離開我們已6年了,但不管世事如何變化,時光怎樣流逝,我永遠懷念您——我的母親!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三

環境對人的影響除了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家風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要説起我家的家風,那就是老爸從小教給我的“節儉”二字。

父親是個盡職盡責的村幹部,也是羣眾眼中值得信賴的黨員。在我的印象裏,老爸一向很注重節儉。小的時候我家住在農村,他喜歡自己動手,修修補補,整理房間時會細心地把我們姐弟丟棄的小物件收起來,放在用廢木板釘的木盒裏。父親還常常把撿到的那些被遺棄的舊螺母、廢釘子擦拭乾淨,如獲至寶地放進盒子。時間長了,那隻木盒就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我是一個愛乾淨的孩子,很不喜歡家中放着一堆破垃圾,幾次提出把木盒中的東西丟掉,都遭到了老爸的反對。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説,那是家中的“聚寶箱”,説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場呢。

記得有天早上我正要出門上學,突然系在腰間的皮帶環崩斷了,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只好提着褲子去找老爸想辦法。老爸不慌不忙地打開木盒,伸手在裏面扒拉了幾下,就從裏面找出了一隻皮帶環,扣在皮帶上一試大小正合適,似乎是專門為我的皮帶量身定製的一般。我既感到驚喜,又非常感激,真的沒想到老爸那隻默默無聞的“聚寶箱”,在關鍵時刻為我解了圍。

後來,我發現這隻“聚寶箱”簡直成了一隻“魔盒”,總能變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大衣上的扣子掉了,盒子裏就能找到配套的鈕釦;晚上停電了,裏面就有半截蠟燭;木椅脱榫了,裏面就能找到木楔、鐵錘和釘子……日常生活中應急的小物件,總能在這隻“魔盒”裏找到相應的配件。逐漸地,我感到生活中再也離不開這隻“聚寶箱”了。

到了上中學的時候,我家搬進了縣城,我在擁有自己獨立房間的同時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聚寶箱”,將一些暫時用不着的舊物譬如電腦軟盤、數據線、電話線接頭、水龍頭墊圈、玻璃膠之類一一收集其中,以應不時之需。現在,我進入了大學讀書,又把自己的“聚寶箱”帶進了大學校園,還在寢室之中帶動室友興起了節儉之風。將來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要把勤儉節約作為我家的“傳家寶”傳下去。

是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這種無形的力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的家風不僅能造福社會,還能澤被子孫,延及後世。

【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四

以廉為寶是我對黨員的基本認識,並一直伴隨着我和我的家庭共同成長。父親教導我們把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和勤儉持家、清廉守身作為一種追求和生活的態度。

小時,爺爺是老黨員,又是生產隊長,帶領村民搞集體生產。不管每年他出力再多,隊裏收入多好,他每次都是最後領取大家挑選後分配的物品,不多分一粒米,從來不搞特殊。家裏人都説,我們家是黨員之家,要帶好清廉的頭。

我們全家還特意一起去延安參觀,讓延安“十不準”等紅色基因,在我們思想裏紮根,讓延安精神激勵我們,堅守生活的純真和信仰,體會清廉創造的幸福,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也常常用父親的言行審視自己,像真正的共產黨員那樣躬身實踐,時刻提醒自己不迷失方向,不忘記初心,銘記理想和誓言,乾乾淨淨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用勤、儉、禮、義、廉、誠等行為規範匡正自己,為家人子女做好榜樣,讓家庭幸福建立在守廉、護廉、愛廉的共同自覺之中。

我和家人子女經常一起討論身邊的人和事,談對得失的認識、談對金錢的態度、談對幸福的理解、談對理想的堅持,雖然每代人生活圈子不一樣,個人的生活環境有差別,但對真善美的認同是一致的,對幸福家庭的維護是一致的,對優秀文化精神傳統的堅守是一致的。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有種幸福叫以廉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