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革命詩歌朗誦詞 革命紅色經典詩歌朗誦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67K

紅色革命詩歌朗誦詞 革命紅色經典詩歌朗誦新版多篇

最新紅色革命詩朗誦彙總 篇一

為培育和提高學校師生人文素養,打造紅色特色“人文校園”,引導和激勵學生深入實踐,走近歷史,瞭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號變成行動,使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和教育,增強學生的道德規範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艱苦創業奮力拼搏精神和歷史使命感、責任感,根據我校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優勢,緊密結合我校實際,特擬定鞏留縣高級中學“弘揚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校園”實施方案。

1、領導小組

組長:黎武智

副組長:明瑤、劉江、哈麗達、阿布都熱西提、鍾磊、張廣斌組員:朱振波、陳劍剛、崔玉雄、謝永剛、張德勝

2、工作小組:各班班主任及任科教師

建立以革命傳統教育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以抓實常規教育為平台,切實開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校本課程實施、舉辦紅色教育活動,辦好特色文化專欄,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研究,提升紅色革命教育理念,形成理論體系。

(一)環境文化

營造文化環境,讓紅色文化滲透到學校每一個角落,讓校園的一草一木都閃爍紅色之影,讓師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紅色之魂,讓校園時時處處都充滿紅色的精神。

1、加強校園硬件環境建設,打造紅色景觀文化。

(1)學校門口:醒目處介紹學校文化整體構想,佈置富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牆”,(闡釋學校理想、追求、願景)。可在“文化牆”張貼紅色革命宣傳畫,以彰顯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

(2)在校園可利用的牆面製作紅色文化宣傳櫥窗,將紅色內容的故事、圖片、名言用宣傳欄、黑板報、標語等形式宣傳,讓學生感受紅色的魅力,接受紅色的薰陶與精神的洗禮。

2、校園文化

(1)懸掛紅色格言,建立紅色文化宣傳陣地。在教室、走廊、宣傳欄等醒目的地方懸掛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名言格言警句,並簡要介紹他們的生平事蹟;介紹雷鋒、張思德、白求恩、黃繼光等英雄人物的優秀事蹟,激勵學生學習革命精神,爭作“四有”新人。讓學生們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革命傳統文化氣息。

(2)舉辦專題圖片展覽。舉辦專題圖片展覽,讓學生充分了解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和光輝事蹟,努力學習革命前輩的可貴品質。

(3)建設獨特的班級、辦公室文化。制定“特色班級”“特色辦公室”評比方案,按照評比細則進行評比。教室、辦公室佈置要開設紅色教育板塊,鼓勵和引導學生、教師參與紅色文化建設,精心打造班級、辦公室特色文化,體現年級特點、班級特色,讓教室、辦公室成為學生、教師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紅色場所,提升班級、辦公室文化內涵。

(4)開辦“紅色之聲”廣播站,正常播放紅色歌曲,宣講革命故事,大力宣傳紅色革命精神,營造特色文化濃郁氛圍。

(二)活動文化

1、廣泛開展“十二個一”系列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讓紅色校園文化深入細緻得到落實。

(1)每週唱一首紅色歌曲;(2)學校每月組織一次以“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國旗下的講話;(3)班級每月一次班級紅色文化主題教育;(4)每月舉行一次紅色班級文化評比與交流活動;(5)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師生紅歌賽(或大型文藝匯演);(6)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師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紅色故事演講;(7)每學期一次全校師生紅色文化徵文比賽;(8)每學期上一堂紅色教育課,進行“紅色”英模事蹟宣講報告,對學生進行榜樣和勵志教育;(9)每學期讀一本紅色革命書籍;(10)每月看一

部紅色革命電影;(11)班級每季度出一期紅色革命教育手抄報,舉辦手抄報比賽;(12)在校園固定位置開闢“歷史(黨史)上的今天”欄目,每週宣傳一位紅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

2、結合“清明節”、“五一”、“七一”節、“八一”、“十一”、“一二。九”節等重大紀念節日,舉辦紅色歷史講座,開展紅色知識問答、紅色詩詞朗誦、紅色故事演講、紅色文化徵文、紅歌演唱比賽、紅色圖片展覽、紅色實踐活動、紅色影片展播等豐富多彩的與學校特色建設相關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通過各種藴涵紅色文化的競賽活動的開展和作品的展示豐富紅色校園文化的內涵。

3、加強新生的入學教育和新團員的入團教育。凡新學生和新團員都要了解紅軍長征,參觀紅色教育陣地,感受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凡新入團的團員都要進行宣誓,積極參加社區、社會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開展“我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三)行為文化

1、習慣培養:充分利用晨會、班會、國旗下講話、校內外活動等途徑有計劃有針對地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力求將教育活動系列化,課題化,做到重點清,要求明,措施實。

2、機制推進:規範有序的常規教育深化。依據學校德育工作階段化、系統性的要求,確定各年級的德育工作主題和德育核心要素。

高一年級切實加強誠信教育、紀律教育,要求學生像革命先輩一樣講誠信、守紀律、守規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高二年級切實加強仁愛教育、艱苦奮鬥教育,引導學生像革命先輩一樣,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愛護公物,熱愛人民,不追求奢移享受,遠離不健康生活。高三年級則要求加強盡責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引導學生像革命先輩一樣,為了崇高的理想,堅忍不拔,一往無前。

(四)課程文化:

加強與縣文化館、縣博物館、縣黨史辦等單位的聯繫與溝通,積極收錄整理伊犁州、全國的紅色革命鬥爭故事、傳記、散文、詩詞、名言警句、革命歌曲以及學校、家鄉的歷史傳統文化,編輯紅色教育文化系列特色校本教材。整套教材要設計精美,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為了使紅色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要讓校本教材成為學生的必讀書目,以此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學生文化積累,陶冶學生精神世界,激發學生誦讀激情。

(五)制度文化

把紅色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全方位目標考核的內容,作為專項工作給予獎懲。採取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辦法,凡學校驗收達到規定要求的班級、教師,學校給予表彰;凡不思進取,裹足不前,檢查達不到要求的班級、教師,學校給予批評。通過採取定期檢查、評價、獎懲等措施,推動紅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約束、引導和鼓勵全校師生積極創建紅色校園文化,打造特色校園。

紅色革命詩歌 篇二

紅色七月

作者:深紅淺紅

忘不了__年前的七月

碧波盪漾的南湖上

你恰如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

將紅色的光芒灑向苦難深重的中國大地

從此

你帶領着紅色的中華民族

把紅色的革命種子

播撒到祖國的每一處角落

你舉着鐮刀斧頭圖案的紅色旗幟

猶如在黑暗中擎着一盞明燈

你引領着中國人民

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

一步一步

走向勝利

走向光明

走向天安門前

看那國旗升起時舞動着別樣的紅

紅色七月裏

讓我們用深情的筆墨

書寫那一段艱辛的烽火歲月

讓我們用紅色的歌聲

唱出今天的幸福與和平

讓我們紅色的心境心中

永藏一個光輝的信仰

——中國共產黨

你是一團永不磨滅的火

你是一盞永遠長明的燈

紅色革命詩歌朗誦詞(推薦 篇三

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建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寶貴陣地。武漢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堅持以黨委政府為主導,不斷加大資金和項目投入,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品位打造,全面推進我市紅色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整治。將紅色舊址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嚴格落實各級政府文物保護主體責任,推動市區主管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加大資金投入,近年來,八七會議會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等一批紅色舊址得到修繕保護,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基礎設施、陳列布展、人文景觀、周邊環境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挖掘紅色文化。為傳播紅色文化,武漢市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實際,邀請黨史專家、教育學者等編撰一批校本教材,開發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教材涵蓋革命舊址簡介、紅色故事,生動展現了老一輩革命者在武漢開展艱苦鬥爭的崢嶸歲月。全區各國小以紅色校本教材為主,通過誦讀、表演、解讀等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將校內教育和尋訪“紅色足跡”相結合,開發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打造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讓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激活“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典型示範引領。開展荊楚楷模、時代楷模、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推評工作。近年來,先後有52人次入選“荊楚楷模”,274人次入選“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人民日報以“聲音是看得見的光”為題點贊為盲人講電影的志願服務者杜誠誠,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媒體紛紛聚焦陳春芳、成海情、邵桃榮等先進典型事蹟。通過打造楷模實體榜,形成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宣傳體系,使廣大市民不斷汲取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正能量,激發廣大市民愛黨愛國熱情。

用好愛國主義教育陣地

融入中國小生日常教育。結合青少年特點,運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技術,創造性推出“紅色電子護照----中國小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踐系列活動,配套開發了“紅色電子護照”愛國主義教育雲平台,學生通過使用“紅色電子護照”手機app或微信,前往場館掃描二維碼,即可參與館內互動體驗教學活動。該平台開發設置了“紅色基地”“網上答題”“行走在紅色基地”等各類特色愛國主義教育頻道,並結合青少年特點創新策劃各式線上線下活動,使青少年學生隨時隨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念,切實提升了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開展“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系列活動,組織大學生踏尋紅色印記,聆聽專家講述黨史故事。通過舉辦“城市文化與青年視野”系列文化活動,組織大學生實地探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青年學生全方位、立體化接受紅色主題教育。舉辦“紅色巴士一日遊”活動,重點遊覽辛亥革命紀念館、“紅樓”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增加參觀創意園等科技文化產業園內容,讓高校學子得以從歷史、文化、經濟等領域多方位地瞭解武漢、親近武漢。

融入黨員黨性黨課教育。依託全市豐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先後命名2批18個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市直機關各單位以重温入黨誓詞、誦讀家書等形式,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黨課,開展支部主題黨日、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活動,實地探訪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地方,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工作中。武昌區還與武漢革命博物館共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推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 “武昌週週講主題”學習活動。

融入廣大市民日常生活。每年清明節、“七一”、國家公祭日和烈士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全區黨員幹部、職工和中國小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紀念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開展“流動紅色文物車”系列巡展活動,將紅色文物展送進社區、農村、學校、廣場、軍營,讓館藏紅色文物走出去,極大地擴大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覆蓋面。

管好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強制度。嚴格落實《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將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工作之中,使教育基地在申報命名、內部管理、目標考核、績效評估等方面有章可循。制發《武漢市中國小生走進愛國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踐活動管理辦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管理對象、內容,活動管理和職責分工,保障與監督。全市成立了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建立了以宣傳、教育、文化牽頭,市、區、校“三級聯動”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合力。

重激勵。運用大數據採集技術,建立武漢紅色基因數據庫,將主管部門、場館、學校、學生、家長緊密結合在一起,大數據平台通過對學生登錄、簽到、互動、留言的信息抓取,實現活動的數據採集、挖掘和分析。每半年發佈的《紅色電子護照活動大數據分析報告》,對各區參與人數、學校參與度,各基地接待人數、受歡迎程度進行排名,作為各區、文明學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評的重要依據。教育部門將愛國主義校本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受益等納入各校考核評價體系,中國小校則將學生參與“紅色電子護照”活動情況計入學生校外實踐學分,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極大地推動了愛國主義教育在青少年中深入持久開展。

廣傳播。圍繞黨員幹部、農民、社區居民、學生、企業員工等不同羣體的思想實際,量體裁衣搭建平台,開展互動交流。用h5、微視頻、動漫遊戲、圖片、文字等數字化手段多維度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全方位解讀和展現,讓習慣互聯網方式生活的市民利用手機,可看、可聽、可觸、可分享。通過設計線上線下產品,集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