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寒假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國小寒假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國小寒假實踐調查報告

國小寒假實踐調查報告一

1、調查目的: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瞭解學生是如何處理自己的零花錢的,從而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經濟意識,會合理地分配使用,並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而新年的時候的壓歲錢通常由我們自己保管,作為下一學期零花錢的主要來源。而我們積攢着這一筆財富該如何使用呢?每天放學時,我總是看到學校門口以及周圍附近的雜貨店、小吃攤熱鬧非凡,店門攤前圍滿了各年級的學生,難道他們把壓歲錢都買來吃喝了?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們的關注,為此,我們向同學們做了相關的調查。

2、調查對象:國小生

3、調查內容:

我們經過詢問部分學生和進行問卷調查之後,發現他們的回答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把大部交給父母,自己留下一小部分買學習用品,佔50%;

第二類是全部存入銀行,作小儲蓄之用,佔30%;

第三類是作為去一次旅遊的經費,佔10%;

第四類是全部在新年時花玩,作吃喝玩樂之用,佔10%。

為什麼會出現這四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同學們心中的念頭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是我們的採訪的部分實錄:

第一類的一位同學。

記:請問,你的壓歲錢怎樣用? 甲:我會留下小部分留給自己,其他的都給父母。 記:你喜歡這樣分配你的壓歲錢嗎? 甲:當然喜歡,我可以買一些文具用品,有時還可以買那誘人的玩具。 記:要是你的錢不夠花怎麼辦? 甲:只得問父母拿,要是買學習用品,他們肯定支持的! 思考1:我們發現,這類同學很知足,認識到自己還不知道如何花壓歲錢,希望把錢交給父母,合理地支配他們的壓歲錢。

下面是第二類的一位同學。

記:你的壓歲錢怎麼用? 乙:我會把壓歲錢全部存進銀行。 記:你不留下一些來買點玩具之類的嗎? 乙:不,存入銀行裏的錢就是我積攢的財富,將來會大有用途。 記:謝謝! 思考2:第二類同學是很有遠見的。他們知道了如何好好地處理好自己的壓歲錢,把錢存入銀行,將來可以用來念大學,甚至安居置業。同時,參加儲蓄活動,也是有益於自己,有益於社會的活動。 第三類會怎樣呢? 記:你打算把壓歲錢怎樣花? 丙:我打算把它作為旅遊的經費,去一次愉快的遠足。 記:你覺得這樣值得嗎? 丙:幹嘛不值得?在旅遊當中,一方面可以飽覽祖國的風光,也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記:説得對,祝你有一個愉快的旅途!

第三類是喜歡遠足的一類。

他們善於為自己的遠足籌集經費,把錢用在開闊視野的方面,像我們10幾歲的孩子會有這種想法,已經是不簡單! 最後的第四類會是什麼樣的呢? 記:你喜歡把壓歲錢都用完嗎? 丙:這還用説嗎!可“爽”了!吃喝玩樂都行! 記:不感到太浪費了嗎? 丙:的確有一點,但我覺得過得開心就好!

第三類雖然開心,可過後總有種後悔的感覺,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時候,他們才會發現壓歲錢的重要性!希望他們有所領悟。 結論: 我們認為前三種用法都有好處,如果用在買書方面,自己就可以增長知識,而且他們和他們的父母會用錢,懂支配,往往給孩子一個用錢的空間;如果用在玩的方面,飽覽一下祖國的山河,也可以開闊視野;如果當小儲蓄之用,不僅可以為自己積累財富,也可以為社會的建設盡一份力。希望父母們也要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正確地使用壓歲錢,把錢用得恰到好處。

4、調查方法

除了我們的採訪外,為了搞好這次的活動我們經過討論還確定了研究方法:

(1) 問卷調查法:對學生廣泛的問卷調查,深入瞭解學生壓歲錢的使用情況。

(2) 觀察法:利用中午,下午放學後的時間,觀察同學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3) 文獻資料法:蒐集名人的理財之道,專家的有關建議,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與理財觀。

5、調查結果

從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都收到了不少的壓歲錢,他們都把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或開學來交學費,也有部分學生的壓歲錢是自己保管的,用來買些學習用品和課外書等等,而全部用來吃喝玩樂的只在少數同學。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使用壓歲錢,但也有同學有亂花錢的習慣,還需合理安排。很多同學們都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願意把自己的零花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大家寫一份《倡議書》,讓我們全校的同學都來積極響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壓歲錢,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學習了怎樣合理使用壓歲錢這一內容,它使我們懂得即使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崇尚節儉,不隨心所欲,學會理財,不亂花錢財的道理。

國小寒假實踐調查報告二

一、問題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被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樣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習慣所造成的嗎?

二、調查分析:

大多數同學都是因為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造成近視的。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衞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則是現代青少年近視眼大增的主要原因。還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視原因是營養不良、環境影響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視原因是:

1用眼時間太長;

2看電視太近;

3看的電視畫面濃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用電腦;

8不合理飲食;

9在教顛簸的車子裏看書;

10遺傳因素;

11不認真地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户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時常佩帶一些滴眼液,如:珍視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衞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係着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後悔!

【第2篇】國小寒假綜合實踐報告

第一部分 活動簡介

本調查方法包括問卷、訪談,調查樣本的選擇儘量考慮其代表性。温州屬於典型的中國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外來務工人員較多,也比較集中。樂清市作為温州所轄的一個較發達的城市,在有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這方面具有普遍性,而虹橋鎮作為樂清市的經濟強鎮並且是外來務工人員聚集之鎮在這方面問題上又具有代表性。我們在樂清市虹橋鎮調查所產生的數據和由此得出的結果也更具有一般性和説服力。為此我們有目的重點調查了樂清市虹橋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的基本情況。我們通過個案訪談和隨機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研,本調查中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調查問卷共發放193份,回收問卷186份,其中有效問卷175份,有效率為90.6%。針對其子女的調查問卷共發放48份,回收48份,其中有效問卷45份,有效率93.7%。我們還在虹橋鎮府前廣場進行了“關愛另一羣孩子,共建和諧社會”的萬人簽名活動,呼籲社會各界都來關注,關愛外來務工人與子女。

一.調查對象包括:

1.政府有關負責人員:如虹橋鎮社會發展局張副局長等

2.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以家訪形開展,配合問卷調查

3.外來務工人員:以問卷形式開展

4.一線教育工作者:如樂城一中葉副校長,虹橋鎮九小周校長等

二.具體走訪部門有:

1.提供活動接待:樂清市市團委

2.提供數據和相關資料:樂清市教育局,樂清市統計局,虹橋鎮政府教育辦社會發展局,樂城一中,3.虹橋一中,虹橋鎮八小,九小,河深橋國小.(特別感謝虹橋鎮政府教育辦社會發展局的張副局長給4.了我們很大幫助)

5.報道和宣傳部門:樂清市電視台(採訪報道),樂清日報社(報道兩篇)

三.具體活動:

1.在樂清市區走訪了各個機關部門,獲取了相當有價值的數據和資料.

2.在虹橋鎮走訪了各個機關部門,獲取數據資料,與鎮政府內部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如教育辦社會發3.展局的張副局長,朱科長.

4.在虹橋鎮分點進行了隨機的問卷調查以及在各民工聚集地進行問卷調查.

5.走訪了各個學校,與一線教師進行訪談,如樂城一中的葉副校長,虹橋鎮九小的周校長,姚老師.

6.進入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中對他們進行家訪以及問卷調查.

7.組織鎮九小的部分家庭困難的外來學生開展暑期學習拓展班,義務為其補課,進行暑期安全教育,並8.贈送了一些學習娛樂用具.

9.在虹橋鎮府前廣場舉行主題為“關愛另一羣孩子,共建和諧社會”的萬人簽名活動.

第二部分 實踐內容

一.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教育問題,實質上是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進化的伴生現象。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城市對勞動力資源的需求迅猛增長,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大批的農民工進入城市,形成了一輪又一輪的“民工潮”。隻身前往城市的農民工有了相對固定的收入、住所後,開始將孩子帶到身邊,於是在城市裏形成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這樣一個數量龐大的特殊羣體。進城務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就學問題,既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實施的難點問題,也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大中城市所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進城務工人員廣泛地參與城市的社會和經濟生活,他們現在和將來都必然是城市一支重要的建設力量。因此,進城務工子女的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一個影響我國城市發展和人口素質的重要問題。未來社會不僅需要高學歷的、高科技的拔尖人才,更需要大批的有文化、有技術的基礎性人才。進城務工人員大多是從農村走進城市的,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專業技能較弱,對其子女的教育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問題,因此,如果他們的子女不接受正規的教育,將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所以,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重視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教育問題。

接受教育,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權利。我國《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都有相關的規定,每個學齡兒童都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政府必須保證適齡兒童九年義務教育。對於農民工子女這一類特殊羣體,他們或出生在城市,或被父母帶到城市,他們在最應該受到義務教育的年齡段如何保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命運、心態與受教育程度,應該也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04年3月份,國家做出規定,從今年秋季開始,農民工子女入學不再收取借讀費、擇校費或要求農民工捐資助學及攤派其他費用。這一切都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入學提供了充分的保證。

由於流出地與流入地教育存在的差異等各方面的原因,進城務工農民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後,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這些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受教育情況和個性心理特徵與城市學生有着明顯的差別。因此,如何對他們實施有效的教育,就成為我們必須要調查研究的課題。

進城務工人員是城市建設的一員,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有他們的辛勞和汗水。因此,研究其子女的受教育問題與對策,是我們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這項研究對我國基礎教育實現均衡化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的基本現狀

隨着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浙江成為東南沿海流動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其中包括來自內陸欠發達地區的大批務工人員,在我們所調查的外來務工人員中有51%的人來至四川,22%來至貴州,17%來至江西。他們遠離家鄉,為樂清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自己默默的貢獻。

近幾年來,隨着樂清市進城務工人員的逐年增多,市區教育局在沒有相關政策和財力支持的情況下,本着貫徹《義務教育法》的精神,積極挖掘現有教育資源和潛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義務教育就學問題。但還是存在各種的問題困擾着這些外來人口。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情況

我們從市教育局獲得的信息:目前,樂清市有處於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國小生15.5萬多名。國小有外來人口學生30947人,其中省外的有26051人。國中外來人口學生4400人,其中省外的有3054人。共有外來人口學生35347人,省外29105人。外來人口學生數佔全市中國小生總數的22.8%(不包括高中),其就學率達98.8%(以上數據由樂清市教育局提供,由於是紙質文檔內容過多,不便輸入,故總結如上)。而虹橋鎮有在校國小生12768人,其中外來人口學生7277人佔57%。在校中學生6730人,其中外來人口學生2820人佔41.9%,就學率達99.2%。基本都在公辦學校就讀(87%),也有一部分在民辦私立學校就讀.以上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人數僅為學籍統計數字,還有相當一部分務工人員子女尚未辦理轉入手續,實際入學人數遠比學籍統計的要多。從各區數字分佈與實際調研(附表一,由虹橋鎮政府教育辦社會發展局提供),我們可以看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相對集中在城鄉結合部。如河深橋國小,錢家垟國小,仙垟陳國小,連橋國小,下仙垟國小,鎮八小,鎮九小,鎮二中均為遠郊或鄉村,集中率較大。外來人口學生數都佔60%以上,甚至河深橋國小80.7%,錢家垟國小82.1%,就是所謂的民工子女學校。同時,從這些統計數據,我們又觀察到一種情況:務工人員子女的國小就學率比較高,而中學入學率相對較低,高中甚少。

三.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管理情況

我們從相關教育部門獲悉其已經引導或督促下屬各級各類學校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認識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認真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規劃工作。

三、積極拓寬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渠道。

四、妥善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經費的投入問題。

並採取了以下四項具體措施。

一是堅持按標準收費。各級教育部門對務工人員子女就學與本市跨區學生同等對待,並按物價局規定的標準收取寄讀費。

二是堅持在全日制公辦學校就學。以流動人口所在地的公辦學校接收,隨時插班跟班就讀。

三是堅持就近入學。按户籍管理規定,在臨時户口所在社區按相對就近的原則分配到指定的公辦學校(不含改制校、民辦學校)入學。

四是堅持同等待遇和同等權利。流動人口子女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周校長説'我們沒有也不會丟下任何一個孩子.”

四.公辦學校接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收費情況

我們從樂清市教育局瞭解到其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一些收費政策:一是除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交擇校費上改制學校以外,其他子女均按國家規定的標準,由學校和家長協商收取相應的寄讀費。二是對部分確實因經濟困難而無力支付學費的,適當降低標準,減免就學費用。三是對極少數連生活都難以為計的特困生,採取黨員、領導包保制等措施,確保他們接受義務教育。四是提倡社會捐資助學。特別是通過提供獎學金、減免雜費等辦法,減輕其經濟負擔。

調查發現孩子一學期交納的學習費用基本集中在300-800元(近80%),包含較多的是借讀費(60.71%),但也有一定比率的擇校費(25%)、贊助費(37.5%)。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進入現居住地學校就讀,借讀費具體標準為國小每生每學期300元,國中每生每學期600元。絕大部分都交過各類除學費外的費用。他們普遍認為目前學校的收費標準遠高於他們的心理價位,認為非常高的佔38%,過高46%,可以接受15%。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接受着高額的學費開支。當問及他們是否知道國家以及當地政府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的相關政策時,大多數人不甚瞭解(68%),完全清楚的只有13%。可見其對相關政策的不瞭解導致他們在教育開支上的無奈。

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

在我們所調查的學生中,有69%的學生選擇“如果有可能,我選擇到公辦學校就讀”,還有16%的學生選擇“到私立的名校就讀”。可見,大部分外地學生還是渴望上公辦學校的。但是據調查,有71%的學生認為從來沒有任何的幫助。而表示很滿意的只12%。我們政府對外地學生的投入儘管與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但仍然不能滿足需要,有待進一步加強。在問及若接受幫助後是否願意被報道時,有75%的學生不希望被報道(無論是否接受了捐助),他們認為這樣挺傷自尊的。是的, 我們都是有自尊心的,誰希望別人滿大街的吆喝自己是窮人。當然,以發動為目的的宣傳是值得提倡的。在調查過程中有53%的同學認為,“我不想要任何人的幫助,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我目前的困難的”。這是很好的想法,我們應當給與其充分肯定,鼓勵他們自力更生,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自立、自信、自強。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位小戴同學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見面的第一感覺便是她的自信,那種自信在舉手投足間就能看出來,不像一般的孩子一樣怯生.在交談之中,她便一發不可收拾,她很健談,什麼都能談,具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該有的老練,不過談到高興處嬉笑怒罵也毫不掩飾,全然一個“頑皮”的孩子。她還指着貼得滿牆都是的獎狀向我們炫耀,呵呵。小戴的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都很強,家庭背景並沒有將它籠罩在陰影之下,而是給了他堅韌、自立、自強的品質和豁達的性格。這和她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忘了説了,小戴是虹橋九小的大隊長,六年級的孩子。在我們調查“你希望教你的老師是怎樣的老師?”,答案多集中在“有知識,有方法,上課嚴肅,課後能聆聽孩子聲音、關心每一位學生的老師, 能與我們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對我們和藹可親的老師,有責任心的老師,能與我們做朋友的老師。”這都是孩子們最純真的聲音,也是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的品質。由於他們的父母疏於管教(認為父母沒時間管及沒能力管的孩子佔78%),使得他們沒有了遠大的理想(58%的學生沒有明確的理想和目標,還有18%的同學抱着“聽天由命”的思想),卻培養了他們面對現實和困難的獨立解決的能力(53%的同學認為,“我不想要任何人的幫助,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我目前的困難的”),這便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了。在問及他們暑假的學習生活時,有46%表示會在家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體現了上面這一特質,有24%和21%的學生選擇了在家自主學習與同夥伴玩耍,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家庭有能力供其參加興趣班。這使得大多數孩子暑期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存在着許多安全隱患。而在一般的公立學校和民工子女學校只有體育特長可以被培養,沒有條件培養其他特長了。

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通過我們的調查瞭解到:外來務工人員大多來自經濟蔽塞的偏僻農村,他們大多沒有特長,從事最辛苦,報酬最低的簡單體力勞動。關於外來務工子女教育的存在的問題,我們的調查問卷表明

一方面絕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都認為教育費用過高和户籍限制,直接阻礙了他們子女的就近入學。他們中的大部分不僅在經濟上難以支撐子女進入優秀公立學校的費用,而且普遍對教育資源的配置表示不滿(在關於“目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接受當地學校教育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的回答中,首先最重要的前三項:“家庭貧困,造成子女就學困難43%”“公辦學校入學限制條件多,難度大23%”“户籍障礙20%”;其次:“父母流動性強,學籍管理存在困難37%”“ 公辦學校入學限制條件多,難度大30%”“ 家庭貧困,造成子女就學困難26%”;最後:“户籍障礙44%”“政府出台的部分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缺乏操作性23%”“ 民工子女學校的辦學師資不足或水平不高,難以保證教學質量19%”)。因為教學質量好的公立學校擔心民工子女的成績影響其教學指標,破壞其教學形象,往往都對他們設定了許許多多的門檻,如户籍,高昂的擇校費贊助費,相當優秀的成績,林林種種,都使得民工們望而卻步。而這些優等學校則由於教學質量好,得到的政府財政撥款也多,差的側少,如此周而復始,便使的好的越好而差的不見長,形成兩極分化。民工學校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出來了。在與教育局相關人員的交談中我們知道了這些學校大都不具備辦學資格,而且校舍簡陋,教育設施不齊備,教師資源匱乏,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弊端暴露無遺。其唯一讓民工們感興趣的就是它的學費低廉。這也説明,假若政府部門對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沒有足夠重視和投入,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學校就會產生出來。單從它們簡陋的教育設施,就可以猜測他們培養教育的孩子是怎麼樣的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的出現與城鄉分割的户籍制度、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等因素相關。其中的問題可以看成是城鄉分割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所固有的弊端在新時期的表現。

另外一方面,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總體上不能很好的接受學校教育。訪談中,我們感到流動兒童學籍和教育評價讓教育行政人員、校長和教師倍感困惑。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今天註冊,明天走人”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影響了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直接影響了其子女受教育的系統性,更重要的是,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難以有效監控學生受教育狀況。由於進城務工人員沒有户口,沒有固定居住地,入學後根據家長的工作變化隨意流動,有的來了不辦轉入手續,走了也不帶學籍,或人在學籍不在,或學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學生流失,這給各學校學籍管理帶來很大困難。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歸納為:一是由於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隨意性大,隨時插班跟班就讀,影響教學進度;二是造成就讀學校的班額過滿,使部分城郊學校基礎設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有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合拍,還有的來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學習態度不同,學習習慣不適應,無法與所在學校同步,總體上也拖了各區和學校教育質量的後腿。城鄉教育的差距,導致很多外來務工子女跟不上學習進度,學習困難等等。

第三個方面,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普遍缺乏心理和情感教育,而在現實中,他們在文化基礎,生活條件等方面同經濟發達的地區的孩子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所以他們往往會產生自卑,迷茫的心理,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據我的調查,82%的學生都認為他們作為新樂清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且多被看不起,被樂清本地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有62%的學生表示很孤獨,沒有人玩。有70%的學生表示喜歡和當地的孩子玩,我想其理由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天生象一張白紙,他對外來孩子本應是一視同仁的,許多城市孩子對外來孩子的歧視是來自於家長。許多家長得知學校接收了務工人員子女,對學校有意見,叮囑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這些孩子玩,要想根除這根深蒂固的觀念,需要加大力度對市民進行教育,提高其開放意識,容納意識。調查中,有58%的學生沒有明確的理想和目標,有還有18%的同學不負責任的“聽天由命”。這和孩子們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在調查中發現,有48%的孩子認為“父母根本沒有時間管我,照顧我,”有30%的同學認為“父母沒有文化,沒有能力管我,也管不了我”只有19%的同學認為“父母做的很好”。是的,學生的家長大多為生計而奔波,大多沒有時間管孩子,大多文化水平低,而沒有正確的方法管理孩子。而家長對於其子女則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均表示不論家庭條件怎樣,“只要孩子想讀書就會一直培養他供他讀書”(86%)。因此,他們的孩子特別需要良好的教育,而不是聽之任之。解決這個問題,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成功大有裨益。

第四個方面,教育外來工子女這一類型特別的學生,老師要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因為這些孩子來自五湖四海,心理狀況、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地域差別、語言的差別、教學進度差別、教材內容差別、學科設置的不同、學生生活環境和習慣差別等等。都決定了我們要有特別的耐心和愛心去呵護他們。在我調查“你希望教你的老師是怎樣的老師?”,答案多集中在“有知識,有方法,上課嚴肅,課後能聆聽孩子聲音、關心每一位學生的老師”。這也恰恰與調查的結果(62%的同學表示“沒有人跟我玩耍,有點孤獨”,還有39%的同學表示最需要得到的幫助是“學習方面的”)相吻合。老師要給學生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傾訴,老師聆聽,同學互相交流,我們老師要充分尊重外地孩子,在我的問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學需要“能與我們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對我們和藹可親的老師,有責任心的老師,能與我們做朋友的老師”。與本地孩子相比,外地籍學生除了有本地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外,憑空多了作為外地生所要承受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居無定所,父母無固定收入等等。所以他們多比較敏感,比較脆弱,又比較倔犟,所以更需要我們的特別的呵護。

國小寒假綜合實踐報告

【第3篇】國小寒假實踐報告

國小寒假實踐報告範文

國小寒假實踐報告範文

社會實踐活動很受學生的喜愛,它補充了課堂教學的不足,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窗口;給每天被語、數、英學科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學生帶來一抹亮色。學生們通過參加社會勞動、社區服務、參觀訪問、調查考察等活動的實踐,取得了以下成果:

(1) 社會勞動。

社會勞動的實踐活動有我們學校組織的,也有學生自己主參加的。學校組織學生去清掃街道的垃圾,這一活動的實踐,增強了他們的勞動觀念,提高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了學生關心勞動人民,熱愛勞動的好作風、好習慣。在到社區勞動的同時,也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並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質,真正做到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質。

(2) 社區服務。

學校組織學生去鎮敬老院,讓學生自己動手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過這一實踐活動,使學生懂得了為人民服務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做到了理論聯繫實際,課內外,校內外,知識有機結合,增強了社會責任感,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參觀訪問。

學校組織了學生去參觀鎮玩具廠,學生們參觀了工作人員製作玩具的種種程序,並採訪了工作人員“工作時間量”、“製作難度”等問題。這一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鑽研技術的興趣和動腦、動手的能力,使學生也體驗到了工作人員的辛苦,培養了他們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遵守紀律、認真負責、團結協作、關心集體、珍 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也激勵了他們立志用自己的雙手去建設美好的家鄉和美好的未來。

(4)調查考察

學校組織學生對社區居民衞生習慣進行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學生克服了與別人溝通的膽怯心態,並懂得了如何與別人溝通。學生們還能夠運用多種形式反映調查結果,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通過課外社會實踐活動,擴大了社會接觸面,拓寬了社會知識面,打破了從校門到家門的封閉式生活,增強了社會適應性,同時也能把從中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品質融入到學習中去。

國小寒假實踐報告範文

寒假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社會實踐活動任務,尋找身邊“守誠信、講道德”的人或事,假期裏,我們分三路,在公交車站,村場商店等場所進行了調查活動。

我們組叫“紅領巾雛鷹小組”,七月十五日那天,我們一行人冒着酷暑,約定在中心國小校門口集會,首先我們來到一家經營種子、農藥、化肥的店鋪。老遠一瞧,只見門前人來人往。走近一看,很多村民手裏還捏着一疊錢,他們臉上掛滿了笑容。我上前時一位汪姓大爺詢問了情況,得知在上半年春播時,這店裏銷售的種子出了問題,導致老百姓的早稻減產,損失不少。店老闆今天進行了賠償,把我們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店老闆忙得不可開交,一家人又是賠禮,又是道歉,我們只好靜觀其變,臨近中午,老闆手中的活才停下來,我們説明來意,老闆才接受我們的採訪調查,談話中我們才發現老闆感到特別慚愧,然後又非常嚴肅對我們説:“作為一個商販,講究的應該是誠信,坑害別人,短斤少兩是不可取的,這次我雖然損失了十多萬,但我得到的是比金錢更可貴的東西。

我們繼續搜索目標,來到公共汽車站,剛好碰到李師傅,他欣然接受了我們的調查採訪。他説:“公共汽車上各種類型的人都有,有扒手、有無賴、有見義勇為的,有助人為樂的,令人欣慰的是好人多於壞人。前兩天有個扒手把手伸進了一位老人的口袋,就被一位國小生髮現了,國小生大喊一聲:“提高警惕,小心扒手。”小偷聽見喊聲,連忙縮回了手,人們望着這個小孩子,都投以敬佩的目光,小偷不好意思連忙下了車溜了。我們正聽着李師傅給我們講述公交車上的發生的那些精彩的故事,突然,車上來了一位年近半百的大伯,大伯手裏拿着十二元錢説是什麼車費,他們經過一番你推我讓後,李師傅才收下錢,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後來才明白:前兩天,大伯從華容城來,上車前包弄丟了,沒錢搭車,説是回去後一定會送來,這不,今天果然送來了。

天近黃昏,我們幾路人在同學曹卓家碰頭,雖然滿身是汗,但也滿心喜悦,雖然又苦又累,但也收穫頗多,我們各自進行了總結性發言,這次活動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的語言交流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同時我們也還懂得了每個行業都有其職業道德,每個人都要有誠信,作為一名學生,理應遵守道德,那就是認真學習,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厚誠信、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