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詩詞(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5W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詩詞(精彩多篇)

《屈原廟》 篇一

崔塗

讒勝禍難防,沈冤信可傷。

本圖安楚國,不是怨懷王。

廟古碑無字,洲晴蕙有香。

獨醒人尚笑,誰與奠椒漿。

《端午》 篇二

文秀(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與端午節 篇三

有一位詩人,他出身貴族但不安於既得利益,改革內政實行法治,舉賢授能,振興楚國,為了這些理想,不懈追求。他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現了一種執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因他死在農曆五月初五日,人們把這一天當作一個節日,即端午節,來敬仰他、懷念他——屈原。

大約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戰國時代,屈原出生在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裏。他青年時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幹,踏進楚國朝廷不久,便受到賞識,當了[左徒]這一僅次於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終於被削職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現在湖南、湖北的許多地方,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憂民感情的詩篇。後來楚國亡了,屈原心裹有説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泊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裏自盡了。

屈原本來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俠是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受封封在屈這個地方,也就是説他本應是姓熊,而以屈為氏。在古代呀,一個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個共姓叫姓,某一個支派叫氏,後來姓、氏不分了,所以稱屈原姓屈。其實屈原應該是姓熊,以屈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麼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徵,字原是地的象徵,實際上屈原是以天、地為他效法的對象,以追求社會的公正和協調。

《史記》裏面説屈原知識淵博,記憶力很好,精通政治的。興衰變化,而且口才非常好,再加上屈原出身於王室公族,他是楚王本家,而且在當時楚國有三大貴族,姓屈的,姓錦的,姓趙的都是楚王本家。他出身貴族,所以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就被楚懷王封為左徒,左徒這個職務,地位僅次於令尹(相當於宰相,叫相國,那麼在楚國不叫相,楚國叫令尹),而屈原的左徒僅次於令尹。屈原擔任左徒職務,對內跟楚懷王商議國家改革大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對外要接待諸侯,參與外交事務,屈原他的改革的主要內容,對內則講要休民法度,舉賢授能,對外主張是聯齊抗秦統一中國,那麼這個時期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以圖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美政時期,屈原把他的理想叫做美政。

按照通常的觀念,以屈原的身份,貴族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在楚國有舊貴族把持朝政這個環節當中,隨波逐流,但是屈原沒有這樣,他不同腐朽的舊貴族集團同流合污,並且由此而受到黑暗勢力的殘酷的迫害和打擊。他沒有低頭,沒有屈服,始終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始終不改變自己的節操,敢於鬥爭。他説,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只要是我所熱愛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麼縱使讓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絕不後悔,哪怕把我五馬分屍我也絕不改變,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啊。

學者聞一多先生曾對端午節作過精闢的考證,他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東漢以後這一風俗逐漸向北方傳播。吳越族以前,我們的祖先華夏族是以龍為部族標誌的,伏羲、女媧、顓頊、禹、黃帝都是龍族著名領袖,是以龍為圖騰的,認為龍是法力最大的神靈。以至華夏族的後人,把這些著名的祖先也視為龍的化身。從此有祭祀龍的盛典。直到今天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世界各國也都以“龍”為中國的象徵。吳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他們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裏,往水裏扔,獻給神龍吃。他們還把乘坐的船,刻畫成龍的形狀,配合着岸上急促的鼓聲,在水面上作各種遊戲和競賽划船。這便是端午節及其習俗的由來。古研究的發展和發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證實:聞一多先生的考證是比較科學的。

屈原的著名詩句: 篇四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九歌·東君》)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九歌·山鬼》)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九歌·山鬼》)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九歌·禮魂》)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歎乎增傷。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端午節關於屈原的著名詩句集錦端午節關於屈原的著名詩句集錦。 (《九章·抽思》)

世溷(hun)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九章·懷沙》)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九章·涉江》)

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九章·涉江》)

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九章·涉江》)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九章·涉江》)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招魂》)

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天問》)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chai)?(《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離騷》)

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脩之故也。 (《離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離騷》)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