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7W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精品多篇)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篇一

想弄清楚端午的來歷,首先要分析端午的寓意。

所謂“端”,在古代是指“初始”,根據記載早在東漢時期,民間就已經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開展祭祀活動,但當時不叫“端午節”,而是叫做“端五”,從字面理解就是初五這一天。

“端五”是怎麼變成“端午”的呢?

這事還得從唐玄宗説起。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按照古代的避諱規矩,不但要避開皇帝的姓名,還要避開皇帝的生日,當時的宰相宋璟以此建議(拍馬屁)避“五”字的諱,把“端五”改為“端午”。

這一改從此就定下了千年的規矩,同時也讓端午節的意思更加明確,農曆以地支紀月,五月正對應午,“端午”用來描述五月初五實在再好不過了。

大多人認為,五月端午節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投江的楚國大夫屈原,緬懷他為國為民,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懷,然而根據專家研究,實際上端午節很可能與屈原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而是另外紀念其他幾位人物。

第一種説法,端午節是為了紀念道家天師張道陵。

説到張道陵,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他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出生於東漢末年,是道教的開創者,也是五斗米教的創始人。因為是一代開山祖師,後世教徒都尊稱他為“張天師”。

相傳,張道陵是西漢開國名相張良的第八世嗣孫,其相貌偉岸,身高九尺二寸(二米五左右),濃眉大眼,相貌異於常人,法力無邊,是所有妖魔鬼怪的剋星。

五月在民間被稱為“兇月”,所以人們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紀念“張天師”,就是希望藉助天師的名頭禳福避邪,保佑一家安康。

第二種説法,紀念東漢孝女曹娥。

根據《後漢書·列女傳》的記載,曹娥的父親是個巫師,擅長歌舞走陰,在前往紀念伍子胥的途中不幸落水,數日不見屍體。

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把父親的舊衣投入江中,跟着衣服漂流的方向尋找父親,同時對天起誓,父親如果活着衣服就會一直飄着。然而幾天之後,衣服突然沉入水底,曹娥悲痛欲絕,認為父親的屍體就在這裏,跟着投江自盡。

更加離奇的是,五日後,曹娥的屍體居然真的抱着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轟動一時。人們奔走相告,認為是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建立了一座寺廟慰其孝心。並把曹娥父親落水的那一天,五月五日,作為紀念孝女的日子。

第三種説法,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

介子推本是晉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神通本事,但為人忠心耿耿。作為晉文公重耳的親隨,跟隨他在外流亡長達十九年,一直兢兢業業服侍鞍前馬後,不敢有絲毫怠慢。

有一次重耳連着幾天餓着肚子,只覺得頭昏眼花,介子推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二話不説,就把自己大腿割了幾刀,切了一大塊肉燉了一鍋肉湯,獻給了落難王子重耳。

重耳得知這碗肉湯是介子推的肉,不覺得噁心,反而感動得熱淚盈眶,認為他是大大的忠臣,許諾將來當上君王,一定封官加爵,予以厚待。

誰知道,若干年後,重耳苦盡甘來真的成為了晉國大王,封賞有功之臣,唯獨忘記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沒叫苦,帶着老母選擇激流勇退,歸隱山林,隱居於綿山。

事後,經人提醒,晉文公又想起了介子推,為了不讓其他人説他忘恩負義,親自來到綿山想請介子推出山,作秀給人看。可誰知介子推堅決不願意出面,於是在某些人的攛掇下,晉文公想出了放火燒山的歪招,想逼迫介子推出來,可誰知風助火勢,這把火燒過了頭,介子推抱着大樹活活燒死。

無奈之下,晉文公為紀念這位不求名利的功臣,便定下燒山的這一天為清明節,五月五日為祭日,紀念這位大忠臣,介子推。

介子推雖然一生命運多舛,但死後,清明節,端午節都和他有關。這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份。

第四種説法,紀念春秋名將伍子胥。

相傳,當年楚平王聽信讒言,強佔了自己的兒媳婦,逼走了太子,殺死了諫言的伍子胥的父親和兄長。伍子胥一夜急白了頭,憤然離開楚國,投奔吳國,成為一代名將,若干年後率領吳國大軍勢如破竹,攻破了楚國國都,將楚平王從墳墓里拉出來鞭屍,報了殺父殺兄之仇。

然而老話説的對,殺人者終被人殺,多年之後,吳王夫差繼位,命運的作弄,讓伍子胥也被讒言所累,屢次勸説吳王殺掉卧薪嚐膽的勾踐未果,悲憤之下,毅然選擇了自殺,屍體被扔進了錢塘江。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就把伍子胥自殺的這一天,作為了端午節。

第五種説法,紀念傳説中的生物龍。

這種説法最為離奇,出自聞一多的民俗研究論文《端午考》一文。

聞一多先生這樣認為:

端午節日的活動項目中有諸多與龍有關的儀式,作為端午節發祥地江南吳越地區,這種風俗流行的歷史最久、保存的色彩最厚,而且也是古代龍圖騰部落的分佈區。由此,不難得出一個推論,端午的起源與龍有着密切的關係,並且還可以進一步推測,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族龍圖騰部落舉行圖騰祭的節日,簡單的説,端午節就是給龍過生日。

大自然中沒有龍這種動物,它是古代先民想象出來的一種神獸。龍上可飛天播雨,下可遁海為王。作為一種祥瑞之物,天將有變一定會有龍現世徵兆。龍是上天意志的代表者,而端午節給龍過生日,既是民間祈福的慶祝活動,也是充滿濃重宗教色彩的祭天儀式。

當然,不管以上這五種説法,哪種説法才是真的。都足以説明端午節的歷史十分悠久,而且規模隆重,舉國上下同歡,至今風俗不衰,充滿着安康和睦的氣氛。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篇二

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古時的端午是祭祀諸神的節日,享祀者除了屈子,還有孝女曹娥、藥王、蠶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張天師和鍾馗等。

在民間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看法,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屈原説何以深入人心?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因此,紀念屈原説就佔據了主流。

端午節習俗

民俗活動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説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説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sebi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闢羣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七年級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XX縣誌》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佩長命縷

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牀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係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闢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

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