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重陽節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W

重陽節習俗【精品多篇】

重陽節習俗 篇一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説,早年不家用發麪餅夾上棗,慄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麪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送朋友的重陽節祝福語

朋友在心的世界裏,打開心靈的天窗,釋放歡樂獲取幸福,尋求美麗追索夢想,品飲孤獨宣泄痛苦,譜寫希望向往明天,在這重陽佳節把我的祝福收藏。

金秋九月,重陽又至。登高遠望,飲酒賞菊,品糕點,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重陽習俗,給您一個充實的重陽節,預祝您在重陽節吃好,喝好,玩好!

九九重陽,我用“九陽神功”,煉成祝福短信,憑着“九陰真經”,將其融入手機中,又用“九華遣書”,催動電波傳到你的手機,祝你幸福長“九”哈!

今天是九月九日,九九歸一的好日子,祝你愛情天長地久,幸福由來已久,成功曠日持久,家庭長治久安,人生歷久彌新,朋友久久不忘,天天快樂到永久!

送一支山茱萸,願你永遠愉快;送一塊重陽糕,願你永遠高興;送一杯菊花酒,願你幸福久久。重陽節到了,提前祝你重陽節好心情!O(∩_∩)O哈哈~

浪漫的心情還停留在七夕,團圓的歡樂還洋溢在中秋,忠誠的信念還回蕩在國慶,轉眼重陽節又來送福了!願這樣喜慶連連的旋律永遠與你相伴,快樂每一天!

重陽節習俗 篇二

濟南的重陽節習俗

農曆的“九月九”是中國人傳統的重陽節。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作為節日,當在西漢時期。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而濟南過重陽節的方式比較特別,除了登高、飲菊花酒習俗外,還舉行柿子會、吃菊花糕、過女兒節的習俗,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柿子會

老濟南的重陽佳節民間活動中心,是千佛山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廟會,曾稱柿子會。每到農曆九月初九,千佛山的登山盤道兩旁,處處擺着成筐成筐的鮮紅柿子,顧客隨手挑揀,攤販忙着過秤、收錢,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人們在柿子會上還能買到柿餅、牛心柿和被人稱為“喝蜜”的小柿子,以及當地的其他土特產山楂、核桃、花生、栗子、紅棗、石榴、鴨梨等等乾鮮果。

2、登高

千佛山是老濟南人重陽登高的首選,以千佛山中段西北門牌樓為中心,南從唐槐亭處一直排到山腳,甚至跨越經十路一直迤邐到千佛山路。常年生活在鋼筋水泥中,不如趁着金秋十月,帶着家中的老人外出遊玩一番,不僅獻了孝心,還鍛鍊了老人的身體、頤養了老年人的身心。

3、飲菊花酒

從前,千佛山南側有一處賞菊崖,一到秋季,遍地金黃,賞心悦目。清風吹來,陣陣香氣。相傳,古人喜歡於重陽佳節在此飲酒賞菊。濟南這一酒俗由來已久。老濟南的重陽酒俗,除了登山賞菊飲酒外,人們講究喝用菊花釀製的美酒。菊花酒,是流傳千年的濟南名酒。據古籍記載:“九月九日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

4、吃菊花糕

和秋菊有關的濟南重陽食俗,還有菊花糕。據清代道光《濟南府志》記載:“季秋九日作菊糕”。菊糕,即菊花糕,也稱重陽糕。相傳,它的古老製法為以麪粉和糖酥為餅,上粘菊花葉。古人在重陽節吃糕,圖的是糕字的吉利諧音高,寓意步步登高、升高官發大財。近代以來,濟南人時興食用重陽棗糕。

5、女兒節

老濟南的重陽節和當地的一項婚嫁風俗有關,曾經稱為女節、女兒節。到了重陽節這天,嫁出去的閨女要吃花糕,即孃家製作的重陽糕。因閨女的住址不同,它有兩種吃法。家住濟南以東的,孃家給出嫁的閨女送花糕;家住濟南以西的,接閨女回孃家吃花糕。有些人家還在重陽節這天的早晨,家長把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説上一句“你事事皆高”。高、糕諧音,藉以表示家長對兒女幸福成長的祝福。

九九重陽節的養生知識

九九重陽節養生之疾病

心腦血管、糖尿病患者要保暖

在這初冬之際,老年人都需要預防哪些疾病呢?

對此,記者採訪了瀋陽市中醫院鍼灸館主任醫師趙鈞,她表示,這個季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每年這個季節心腦血管門診量就會大量增加。

糖尿病老人在這個季節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因為糖尿病患者有末梢周圍神經病,血液循環減慢,遇寒冷後易出現疼痛,皮膚轉暗,易出凍瘡,甚至潰爛,傷口不易癒合,容易感染。

華商晨報名醫堂專家、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喬光介紹,現在白內障發病率越來越高,也困擾着許多老年人,發病率每年以20%~30%的速度在遞增。喬光建議,日常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獼猴桃、橙子等水果可預防白內障。

重陽節養生之保暖

頭、腳、背這三個部位最重要

趙鈞表示,冬季養生應該從保暖開始。保暖的第一部曲就是要做到頭部保暖,所以在出門時應該選擇佩戴帽子,這樣有利於諸陽之會,所有的陽氣都會集中在頭部。

冬季養生的第二部曲就是做到背部保暖,趙鈞指出老年人可以選擇穿背心或者馬甲,這樣有利於保護督脈,不容易引發疾病。

冬季保暖的第三部曲就是腳部保暖,腳部保暖有利於保護陽氣,護住老年人的腎精,因為老年人的陽氣較虛,所以腳部保暖尤為重要。

重陽節養生之滋補

鹿茸、人蔘未到時 牛羊肉就好

現在還不到大補的季節,食補應該依照潤澤滋補的方法來進行,“不少患者也諮詢過我,這個季節是不是可以給老人家多食用些鹿茸人蔘來進行滋補,其實這個季節還不需要。”趙鈞説,這個季節尤其是在雨雪交加之後,可以給老人食用一些牛肉、羊肉等温性的食物,現在儘量少吃鴨肉、雞肉、海鮮等寒涼性質的食物。

重陽節的健康菜譜

海帶燒排骨

日本是長壽之國,而沖繩又是長壽縣,據專家們研究,這與當地的飯菜豐富有一定的關係。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海帶燒排骨”。

材料:排骨700克,幹海帶20根左右,600克,鹽、醬()和生薑適量。

製作方法:

1、將排骨用熱水氽一遍,然後放進鍋裏,加水到差不多蓋住排骨,點火燒開。

2、將水倒掉或將浮沫去掉。

3.海帶洗後,放到水裏浸泡至柔軟,剪成6~8釐米寬、10釐米長的小段,打“海帶結”。

4、蘿蔔切成小塊。

5、在鍋裏放入水和剛才預煮過一遍的排骨,大火燒開,小火煮1~1.5小時。

6、加入海帶,煮30~40分鐘後,加蘿蔔、鹽和醬油,繼續用小火燉熟即可。

7、按照沖繩的習慣,準備一點薑末,吃時隨自己的口味添加,味道會更好。

芙蓉套蟹

材料:螃蟹10只、豬瘦肉150克,水髮香茹50克、豬肥膘肉50克、冬筍肉50克、雞蛋4個、豬油50克,精鹽、麻油、紹酒及雞湯150克,澱粉、味精、葱姜未各15克,白胡椒粉2.5克。

1.將毛蟹洗淨,用繩捆好,以免掙扎造成散黃,蒸熟取出晾涼,剔出蟹肉和蟹黃,洗淨蟹殼;

2.香茹、冬筍分別切成丁,豬瘦肉洗淨剁茸,肥肉切成細丁,加精鹽、味精、薑末、葱花、白胡椒粉、適量清水,調好味攪拌成茸;

3.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熱,放入葱未、薑末煽炒,再下蟹肉、冬筍丁、香茹,烹入紹酒並加精鹽、白糖、味精、白胡椒粉、雞湯,燒沸後移到小火上燒4分鐘,再回旺火上續燒1分鐘,淋入麻油,起鍋盛入盤內晾涼,倒入肉茸碗內一起拌勻成蟹肉餡,分裝蟹鬥內;

4.取大盤一個,把釀餡的蟹鬥擺放在盤中,上籠蒸8分鐘取出;

5.雞蛋清用竹筷攪打成泡糊,加入澱粉、精鹽、味精,調拌均勻;

6.另取大盤1個,將蒸過的蟹鬥整齊地擺好,再將蛋泡糊淋在蟹鬥上面及周圍,趁熱上籠再蒸2分鐘取出即成。

重陽節習俗 篇三

重陽節習俗——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説,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敍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裏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筆記中説“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裏所説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製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始有紙製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風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唐以後,風箏盛行,並定清明節為風箏節,宋已後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後,風箏的形狀已不侷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風箏製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製作極為簡單,採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安定而得名。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登高,於街道和曠野處放飛風箏,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

按我國的傳統習慣,放飛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鷂可説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清明前後為雨季,春雨不斷,這時顯然是不適合於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後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户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