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地震的安全知識【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2W

關於地震的安全知識【精品多篇】

關於地震的安全知識——防震減災知識 篇一

1、室內避震:

地震時室內避震原則:應就近伏在牀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裏等安全角落,保護好頭部,地震發生時可用事先準備好的枕頭和坐墊保護頭部,如果沒有也可用雙手抱住頭部躲避。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警惕餘震的再度襲擊,防止更大損失發生,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

——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

——平房避震:儘量保護頭部,衝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傢俱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樓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則。保護頭部,就近躲避到牀、桌下等“安全角”或廚房、衞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後有序撤離。

——高樓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教室內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

——體育館、影劇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書包等保護頭部;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千萬不要慌亂擁向出口,避開人流的擁擠,避免被擠到牆或柵欄處。

——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避震:選擇結實的櫃枱、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枱;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懸掛物。

2、室外避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身處室外,應當遠離室外危險物和危險場所。室外危險物包括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高門臉等。一旦震動停止,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警惕餘震再度襲擊,防止更大損失發生,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

——操場避震: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街道上避震: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高大煙囱、水塔下;避開立交橋、過街橋等結構複雜的構築物。

——開闊地避震:躲開人流,就地卧倒或蹲下。

——行駛的電(汽)車內避震:司機應及時停車。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遇到火災時逃生:地震引起火災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逃離火場。

——遇到燃氣毒氣泄漏:用濕布捂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關於地震的安全知識——地震知識 篇二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颳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主要屬於哪幾類型?

主要屬於構造地震。據統計,構造地震約佔世界地震總數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點、震級和發震時刻。

3、什麼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4、地球內部可分為幾層?哪一層常發生地震?

地球內部由表及裏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據統計約有92%的地震發生在地殼中, 其餘的發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約能發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 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6、根據成因地震分為哪幾類?

按成因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類。因人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動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動。我們一般所説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7、什麼叫震源深度?何謂淺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的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0 —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

8、何謂地方震、近震和遠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內的稱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稱為近震; 震中距超過1000公里的稱為遠震。

9、什麼是震級?影響震級的因素有什麼?

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10、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哪幾類?

按震級大小分:7級和7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大震;7級以下、5級和5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強震或中強震;5級以下、3級和3級以上的,稱為小震;3級以下、1級或1級以上的稱弱震和微震。小於1級的稱為超微震。

11、目前記錄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級?

8.9級,發生於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2、何謂地震烈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對某一地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稱地震烈度,簡稱為烈度。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和地基條件等因素有關。

13、震級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級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它是用“級”來表示的;而烈度則表示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它是用“度”來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則各地不同。

14、何謂等烈度線?等烈度線圖的作用何在?

等烈度線是地面上各相同烈度點的連線。等烈度線圖繪出了地震影響的總輪廓,為我們進行震災快速評估、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15、什麼叫地震序列?什麼叫主震、餘震和前震?地震序列一般分為哪幾種類型?

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總稱地震序列。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餘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地震序列可分為以下幾類:

(1)震羣型—沒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出來的;

(2)孤立型(單發性地震)—其主要特點是幾乎沒有前震,也幾乎沒有餘震。

(3)主震型—主震的震級高,很突出,主震釋放的能量佔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為“主震—餘震型”和前震—主震—餘震型”兩類;

17、什麼是破壞性地震?嚴重破壞性地震?

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事件。

嚴重破壞性地震是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使災區喪失或者部分喪失自我恢復能力需要國家採取救援行動的地震事件。

18、何謂城市“直下型地震”?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那幾次?

在大城市及其周圍地下發生的地震稱為城市“直下型地震”,這一名詞是日本學者提出的,這類地震往往會造成城市較大的損失。

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1976年的我國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19、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驗震器)是誰發明的?用於何年?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於公元132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20、我國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遙測台網建於何時何地?

1930年我國第一個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峯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成立。1966年北京遙測台網建成,有8個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後進行第一次擴充,子台21個,分佈在京、津、唐、張地區。1980年進行第二次擴充,實施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後,進行第三次擴充,實施“華北台網聯網”工程。

21、地震橫波與縱波有何區別?

橫波振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垂直,而縱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區,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橫波表現為左右搖晃,縱波表現為上下跳動,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另外,橫波振幅比縱波大,破壞力大, 橫波的水平晃動力是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

22、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哪幾個大地震帶?

地震發生較多又比較強烈的地帶,叫地震帶。世界主要有兩大地震帶:

(1)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經緬甸到我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區,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區,釋放能量佔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24%。

(2)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羣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羣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釋放能量佔全球地震釋能量的76%;

23、為什麼説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據統計,我國大陸地震約佔世界大陸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國處在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有些地區本身就是這兩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並且廣大地區都受它的影響。

24、我國地震較多的省(自治區)是哪幾個?

我國地震較多的省(區)依次是台灣、西藏、新疆、雲南和四川等。

25、什麼叫“南北地震帶”?

從我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 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