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傳統節日及紀念日多篇(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2W

中國傳統節日及紀念日多篇(通用多篇)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 篇一

生活匆匆,工作忙碌,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時候赫然發現立冬已經過了,上個周就過了,可是忘記吃餃子怎麼辦?今年冬天會不會凍耳朵?

看着窗外還是紅黃綠各色分庭抗禮的季節,總覺得還沉浸在秋天的碧雲天黃葉地裏,殊不知已經進入了冬天。時間恰如不等人的列車啊,一晃眼,20年進入了冬季,不知不覺一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回頭想想,何止是立冬忘記吃餃子,立春的時候忘記吃春捲,芒種也沒吃梅子,霜降忘記吃羊肉等等,甚至今年的中秋也只是吃了一小塊月餅,因為覺得太香甜,怕長肉增肥。

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和各種節日,流傳至今最讓大家銘記的。莫過於美食了,過年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臘八喝臘八粥等等,中國人對美食的敬仰和嚮往都落實到了每一個節日上,但凡到了某個節點就應該吃點什麼特別的美食以示尊重傳統,如果錯過了,心裏總會有所缺失,總覺得不夠圓滿完美。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隨時可以吃到餃子、粽子等等各類美食,不需非要到哪個節日才能吃到,這是強盛富饒的祖國、和諧穩定的社會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但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也不應該拋諸腦後,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好的方面保存流傳下去,這是我們民族的特色,是祖先的智慧,更是傳承的載體。

春節鞭炮齊鳴時,闔家團圓圍坐一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煮好的餃子,吃到硬幣寓意來年發財,吃到紅棗寓意早生貴子,吃到蓮子寓)本站●(意好事連連,每一口都賦予了祝福和希望。

端午節家裏的小媳婦大姑娘一起歡笑着包粽子、蒸粽子,包進甜甜的大紅棗和儒香的花生,也包住了甜美和幸福。長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纏上五彩線,寓意驅邪除魔,祛病強身,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農人們勞動了一年,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每一個節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承載着我們期望更加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雖然每年都一樣的時節,每一次慶祝卻是不同的境地和心態。

所以立冬錯過了吃餃子,是不是心有遺憾?時光匆匆,工作繁忙,讓我們如陀螺一樣不停轉,往往會錯過很多美好歡樂的事情。因此,我們更應該沉心靜氣,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錯過立冬的餃子固然可惜,同時也是警醒,向前奔波的腳步應該停一停了,遵從四時變化的節點,看看身邊的風景,享受美好的生活。

古代主要節日 篇二

元日:正月七年級,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中國古代八大傳統節日 篇三

1.除夕:

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全家圍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户外則是爆竹聲聲。一家大小在一起度過一個温馨的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這夜人們往往通宵不眠,稱“守歲”。

11個古代傳統節日 篇四

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元宵節

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二月二龍抬頭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俗稱青龍節,傳説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寒食節

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願當官,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後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清明節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端午節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著名愛國詩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七夕節

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中國民間傳説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七夕節本名乞巧節,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着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説“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説,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裏,以便互相祕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重陽節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冬至

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除夕

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

中國傳統節日曆史淵源

形成

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着神話、傳説、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後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發展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對歷史人物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裏,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説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祕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賞。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中秋 篇五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