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1W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多篇)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彙編(6篇)

目錄

1.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2

2.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9

3.堅持系統觀念 促進協調發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18

4.探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有效路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27

5.推動製造業利用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34

6.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43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深刻回答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市場經濟的理論。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準確認識、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刻內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列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一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框架。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推動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之所以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使得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具有新的特徵,所有制關係、收入分配關係和經濟運行方式實現了內在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融合協調發展的平台,又是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現機制。這一制度既能調動廣大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又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需要不斷加以完善。首先,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增進民生福祉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這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必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羣眾,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其次,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着力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需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提高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和駕馭能力。再次,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競爭與激勵機制,激發廣大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科學地處理好增長和分配的關係,把“蛋糕”分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涉及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培育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法律制度建設等一系列深層次改革舉措。從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歷程來看,科學界定和把握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始終是核心問題,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黨的十四大以來,“對政府和市場關係,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隨着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黨對政府和市場關係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創造性地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並強調要“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科學定位“政府的職責和作用”,強調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將有效的政府治理與市場作用有機融合起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這表明黨對政府和市場關係“科學定位”的理論自覺和自信已經達到新的高度,標誌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着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

新徵程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方面,應通過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進一步解決好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另一方面,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創新市場活動監管方式,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以更好地彌補市場失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實踐證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的有機統一,符合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客觀規律,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並不斷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

現階段,我國存在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混合資本等各種形態資本,並呈現出規模顯著增加、主體更加多元、運行速度加快、國際資本大量進入等明顯特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承認並肯定資本的存在及其積極作用,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資本具有競爭性、擴張性等特點。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無休止地追求剩餘價值,以至於不斷地引發經濟危機、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社會兩極分化,這些消極作用會在資本逐利、積累和擴張的過程中加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資本的消極作用和弊端很大程度上被克服了。但只要是資本,就有逐利性,就可能出現無序擴張的問題,需要加以規範和引導,充分發揮其促進生產力發展、有效聚集資源,推動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作用。

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探索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使各種資本機會平等、公平進入、有序競爭,既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也要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為其設置“紅綠燈”,形成框架完整、邏輯清晰、制度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防止資本脱實向虛、野蠻生長,更好地發揮資本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社會財富創造、民生保障和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着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並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這些重要論述為深化改革開放、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瞭方向。

正確認識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打響改革攻堅戰,加強改革頂層設計,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面對新矛盾新挑戰,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逐步深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斷鞏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煥發出空前的生機與活力。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歷史使命,黨的二十大就“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部署,充分顯示了我們黨把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首先必須深刻認識什麼是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謂經濟體制,就是國家管理經濟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它是制定並執行經濟決策的各種制度和機制的總和。經濟體制調控或影響社會資源和社會經濟流動的範圍、內容和方式。其核心是資源配置方式,有什麼樣的資源配置方式,就有什麼樣的經濟體制。所謂市場經濟體制,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它是相對於各級政府運用行政手段配置資源的計劃經濟體制而言的。市場能否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又取決於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發揮什麼作用,以及如何發揮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最終又表現為政府、市場與企業三者的關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正確處理政府、市場與企業三者關係的經濟體制。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首先必須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所謂企業制度,是指企業的財產製度或資本組織形式,即企業的出資人是以什麼樣的財產組織形式如獨資、股份制、上市公司等進行投資,從而形成企業的法人財產的。財產製度和資本組織形式是企業的基本制度。現代企業制度,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企業制度,其典型形式是現代公司制度,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採取公司法人制度,即任何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財產,一旦投入企業,就變成企業的法人財產,企業的出資人財產權與公司法人財產權是相對分離的,公司法人財產權與企業經營權也是相對分離的;二是承擔有限責任,即公司以其法人財產對其經營和債務承擔有限責任,投資者以其投資額對企業承擔有限責任;三是具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即具備對公司進行治理的各項制度安排,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有效制衡。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之上的現代企業制度。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按照中央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頂層設計,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必須繼續深化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推進國有企業改制上市,逐步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形成股權結構多元、股東行為規範、內部約束有效、運行高效靈活的經營機制。二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董事會建設,建立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規範董事長、總經理行為,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實現規範的公司治理。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創新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式。三是實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分類分層管理制度。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與董事會依法產生、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相結合。根據不同企業類別和層級,實行選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選人用人方式。四是改革企業薪酬分配製度。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企業一般規律又體現國有企業特點的分配機制。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鈎(能增能減)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實行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鈎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五是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業各類管理人員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制度。建立分級分類的企業員工市場化公開招聘制度。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形成企業各類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的合理流動機制。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所謂市場體系,是指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由各類市場設施體系、運行體系、監管體系組成的有機聯繫的整體,包括生活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等,它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推動着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就是市場設施、運行、監管三位一體,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運行高效的市場體系。2022年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等方面,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行了頂層設計,其目的就是要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能夠充分發揮我國市場潛力巨大、市場活力和韌性足、資源調節能力強的優勢,抗擊國內外各種不確定性的衝擊,保持經濟發展穩定,促進擴大對外開放;特殊情況下還能夠藉助規模優勢,實現自我循環,保持經濟獨立運轉。更為重要的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有利於在更大範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提高市場效率,是暢通經濟循環、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只有建設有為政府,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夠真正建立起來。那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情況下,如何建設有為政府、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呢?

首先必須弄清楚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責和作用。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效應對市場失靈的客觀要求,政府的職責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彌補市場失靈。其中,中央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職責,地方政府要加強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

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佈局優化,減緩經濟週期波動性影響,穩定市場預期,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通過逆週期調節或跨週期調節,實現經濟平穩持續健康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着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這為更好發揮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指明瞭方向。

加強宏觀調控,必須制定和運用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並實現二者的協調配合。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和發展趨勢,黨中央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一般情況下,財政政策對調節經濟結構和拉動經濟增長能夠發揮更大作用,貨幣政策對調節經濟總量和抑制經濟過熱能夠發揮更大作用。近幾年面對新冠疫情衝擊,我國依據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特點,制定和執行一系列組合措施,很好地實現了二者的協調與配合,既保證了經濟總量的穩步增長,又實現了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取得了很大成功。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並強調各項政策要協調配合,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等。這些表述既體現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有很大的創新和發展。既指出了各項宏觀政策的着力點,也為建設有為政府,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開闢了廣闊空間。

市場監管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方面。市場監管是否到位,手段是否科學有效,措施是否得力,不僅會影響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發揮,而且會影響市場配置資源的範圍、方向、結構和效率。政府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進行綜合治理,發揮好市場監管職能,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不可少的。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除建立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加強宏觀調控,着力強化反壟斷、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彌補好市場失靈,解決好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滯後性等問題外,還要通過制定和執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確定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經濟預測等引導社會投資和消費。

堅持系統觀念 促進協調發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係。這一重要論述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針對性、指導性,對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努力在新徵程上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堅持系統觀念,促進協調發展不僅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正確認識、把握、處理增長和分配、效率和公平關係的基礎,更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只有堅持以系統論的思想方法協調經濟社會主體共同參與、各種社會資源要素協同配合,才能更加有效更加穩健地貫徹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思維,創新系統方法,客觀、全面、發展、普遍聯繫地觀察事物內在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站在系統的高度充分認識、準確把握、精密謀劃發展戰略,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求,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需要,是應對內外環境變化的客觀選擇,對在新時代新徵程奮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和時代價值。

提質量增效率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持系統觀念,既能解決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能兼顧發展的方方面面,統籌兼顧發展質量與發展效益、發展成本與發展收益分配,凝聚各級政府、各類企業、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創造發展優勢,提高發展效率,不斷促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全局上、源頭上、根本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強聯動促協同的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只有運用系統思維,才能協調好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各種社會資源要素關係,處理好內部各子系統協作交流機制,建立統一開放的資源市場、標準體系、准入制度的準則,打破各子系統壁壘,促進市場生產要素在各個子系統自由流動,不斷提升其內部各子系統之間聯動力度、協同力度、互動力度,從而提高市場生產要素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協調均衡包容發展。

凝共識聚合力的保證。創新系統方法,塑造協同與協作理念、共同與共生理念、合作與互助理念,樹立整體意識、全局意識、協同意識、平衡意識,有利於以系統觀念對發展全局進行頂層設計,凝共識、統步調、消掣肘、化矛盾、獲動能、聚合力。在系統推進發展過程中,堅持健全生產與消費引導機制,強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協調好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關係;堅持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綠色轉型,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質量之間的關係;堅持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解決好教育投入與社會財富增長之間關係、財政收入與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之間關係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佈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始終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於運用系統科學、系統思維、系統方法研究解決問題,既要加強頂層設計又要堅持重點突破,既要抓好當前又要謀好長遠,強化需求對接,強化改革創新,強化資源整合,向重點領域聚焦用力,以點帶面推動整體水平提升”。這為我們進一步強化系統觀念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我們進一步推動發展指明瞭方向。

謀對策、設機制、構體系,加強政策協調。聚焦重點產業、數字經濟、高新技術、創新合作、基礎投資、人才培養、能源資源與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主動積極搭建戰略對接平台,謀劃區域發展戰略對接,健全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政策聯動長效機制,加強政策溝通、統一政策導向、形成政策共識。加強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行業協調發展的政策研究,着力創新政策設計,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建立政策框架長效機制,不斷建立健全區域協同創新激勵政策體系、產業合作政策體系、人才交流政策體系等,實現政策協調配合。

促改革、優配置、強聯動,增進發展協調。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打通制約發展的瘀點堵點。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全面統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疏通在產業轉型、產業鏈協同、戰略科技力量佈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面臨的系列難點、堵點問題,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同時,充分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對體制機制創新、服務管理升級、產業轉型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統籌,從而建立起以新型生產要素為核心、以制度體系為依託、以高質量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優質服務為助力、以優化資源配置為要求的發展模式,實現技術創新、知識溢出與實體經濟相互結合,不斷降低要素交易成本,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入優化調整區域、城鄉、行業發展所涉供需格局、分配格局、生產格局、技術格局、開放格局,從全局視野謀劃協同聯動,助力解決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重攻關、聚人才、促協作,推動創新協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科技對提高社會生產力的貢獻更加凸顯。要加大科技創新攻關力度,合理佈局科技創新,着力凝聚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調動創新積極性,不斷為生產力發展掃清技術障礙、創造科學條件,為社會主義生產力提高開闢新的途徑,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要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培養、培訓機制,打造科技人才引力場,聚集智力,釋放科技創新潛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輸出創新動力,激發和釋放要素協同發展以及社會整體發展活力。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並積極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同世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創新環境,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優勢互補、互惠共享,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

強化政策保障,提升政策協調能力。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政策實施。加強戰略謀劃,發揮中央、地方、實體機構和企業三級協調機制作用,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完善部門協同機制,制定、落實、執行具體實施方案、配套方案、保障方案,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加強業務指導和協調,確保各項協同工作落實到位。同時,健全規劃財政、金融、創新、產業、人力、環境政策協調保障機制,確保政策順利實施。二是加強資源保障,支撐政策執行。依託政府基金、社會基金,保障資金支撐;優化土地供給,保障用地支撐;加強人才選拔、引進、培訓、培養,保障人才支撐;強化數字技術應用,保障數字經濟支撐;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保障環境支撐。三是強化監測評估,及時反饋政策效果。完善政策實施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監測、評估、總結,並鼓勵和支持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依據監測評估結果積極動態調整,優化政策實施策略,提高政策協調實效。

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提升均衡發展能力。一是推動勞動力市場化改革。繼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勞動力市場化配置水平,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建立統一的勞動力要素市場準入制度,通過競爭和供求等機制促進勞動力的優化配置。二是推動資本要素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推動資本市場規範健康發展,促進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創新,提升金融市場產品和服務功能。同時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程度,提升服務性貿易開放水平,引導跨境資本流動合理有序進行,增加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三是推動技術要素市場化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按貢獻比例分配製度,健全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構建技術轉移中介培養體系,促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發技術市場創新主體活力。四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強基礎數據庫建設,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共享、共用、共管制度,健全數據要素市場化法律法規制度體制,確定數據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流轉權等,發揮數據市場優化配置功能,提高要素市場化帶來的協同價值。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高創新協調發展能力。一是要走好自主創新之路。加快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堅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難題。着力健全基礎研究穩定投入機制,發揮好財政科技資金、税收優惠減免等措施的優勢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創新型企業,有效解決科技企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難題,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勢能。發揮創新型企業同國有企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作用,推動創新主體在創新鏈、產業鏈上的融合,形成創新聯合體,壯大創新合力。二是要着力打造一流的創新生態系統。一流的創新生態系統是聚集創新要素、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推動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雙重框架,打造以知識、技術、人才、資本為核心紐帶的創新價值網絡,推動知識和技術在創新生態系統中學習擴散、相互轉化、交替前行,着力推進研究、開發和應用三大羣落共生演化、健康平衡、持續聯動,實現知識和概念發掘、產品和服務生產與交付、技術進步擴散與應用,構築形成政產學研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多元一體化的創新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創新佈局與聯動效應。三是要着重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協作。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主動佈局、積極利用國內國際兩種創新資源,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務實推進國際創新合作項目,實現內外創新協同。建設國際創新資源開放合作平台,探索制度型開放試點經驗、探索創新監管建設實踐、推動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實現政府、跨國公司、科技組織機構、科學家等創新主體間的深度協作,強化內外創新鏈聯動。

探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有效路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強調,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產業鏈分工日益佔據重要地位,如何通過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並不斷提升本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成為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難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的路徑。總結以往我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成功經驗,有助於抓緊補短板、鍛長板,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1.積極培育核心產業鏈和關鍵環節,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我國的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是在不斷擴大開放中推進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揮比較優勢,抓住全球產業分工重塑和調整的機遇,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快速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之後,隨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的加劇,創新和國內需求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中的作用逐步提升,我國日益重視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培育核心產業鏈和關鍵環節,促使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早期西方現代化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要邁上現代化之路,應走完全依靠其他發達國家的路子,因為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落後,原因在於這些國家處於傳統社會之中,只有藉助發達國家的外力亦即必須依靠外部市場,這些國家才能擺脱傳統的束縛走上現代化之路。但事實是,沒有發展中國家通過單純藉助發達國家的援助、依靠外部市場而在現代化上獲得成功。關起門來搞進口替代,完全依靠本國市場,一些拉美國家也曾經走過,但也沒有獲得成功。實踐證明,在全球產業鏈分工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無論實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還是進口替代型戰略,如果不能把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放在自身力量的基點上,不能真正塑造自身優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要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都是不可能的。我國在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過程中,及時把重點放在了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上,不斷提升科技自強自立水平,不斷提升企業自我創新能力和水平,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得以不斷增強。

2.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微觀主體,產業鏈中既有大企業也有中小企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成為推進全球產業鏈分工的主體。出於成本、資源要素、市場、戰略需求等方面的考慮,跨國公司對其經營活動進行全球分散化佈局。在佈局過程中,跨國公司力圖推進構建一種等級式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在這個等級體系中,跨國公司掌控着核心競爭優勢和關鍵環節,在產業鏈供應鏈中處於支配地位,發展中國家的大多數中小企業處於從屬地位。這種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不平等關係導致中小企業在利益分配上處於不利地位。我國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過程中,不斷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通過加快科技創新、共享融通模式和優化發展環境等方式,推動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共享生產要素,構建了以龍頭企業或關鍵環節主導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橫向同類企業,以協同提高產業創新能力、供應鏈暢通能力、市場拓展能力等為目標的新型產業組織形態,實現了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共同發展。

為了有效處理產業鏈供應鏈中大中小企業的關係問題,我國開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近年來,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以更大舉措加快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2018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明確提出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台。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發佈《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工信部、財政部等部門發佈《關於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培育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2022年工信部啟動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要求試點城市通過機制創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數智賦能和政策支持,推動形成龍頭企業、配套企業等協同聯動、競合共生的生態發展格局。一系列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政策舉措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不僅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的韌性和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而且通過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協同促進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

3.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提升國內產業鏈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能力,有力地促進了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2016年工信部等部門發佈《綠色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將綠色供應鏈納入綠色製造標準體系之中。同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開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的通知》,推動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上下游企業實現綠色發展。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倡導建設綠色供應鏈。2021年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工作的通知》,引導督促企業選擇綠色供應商、實施綠色採購,針對重點行業積極打造綠色供應鏈。商務部等部門發佈《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工作規範》,明確要求示範城市、示範企業在加快供應鏈綠色發展上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要求,但在全球產業鏈分工背景下,由於涉及多樣化的利益主體、涉及上下游等多個環節之間的協調,導致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着一系列難題。在全球產業鏈分工早期,隨着發達國家環境要求的提升,跨國公司往往把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高的生產活動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隨着全球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跨國公司也逐步將綠色標準納入其供應鏈體系,一批中小企業被排除到綠色供應鏈體系之外,由此導致其產業鏈供應鏈的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着技術的制約。我國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時,通過發揮示範城市、示範企業的引領、示範作用,發揮核心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推行產品全生命週期綠色、低碳脱碳管理,推動供應鏈的綠色、低碳脱碳監管,推動綠色、低碳脱碳物流體系建設,推動綠色消費市場的培育,推動逆向物流體系建設等,塑造綠色低碳體系化能力,促進全鏈條銜接、全方位提升、多主體協同,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要求。

4.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保障本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以實際行動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成本的下降等生產力因素的變化,推動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產業鏈分工日益複雜,供應鏈超越了國家邊界,各國之間經濟關係相互嵌套加深,相互影響加深。一個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出了問題,必然會影響其他國家乃至波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一些環節出了問題,必然在整個鏈條上引起連鎖反應,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日益凸顯。但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治理體系受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的影響,全球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公共產品屬性的意願不強、能力不足。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急劇增加的一個主要根源,就在於在產業鏈供應鏈全球治理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沒有充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特別是近年來,美國政府以維護所謂的“國家安全”為藉口,全面推進所謂的“增強供應鏈韌性”戰略,利用其在部分產業中的結構性優勢,把美國利益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把全球產業分工收益優先美國化,人為破壞了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造成衝擊。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要求,符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要求。

推動製造業利用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廣東考察時要求廣東“要始終堅持以製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同時強調“希望外國投資者抓住機遇,到中國來,到廣東來,到粵港澳大灣區來,深耕中國市場,創造企業發展新輝煌”。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跨國公司作為優質投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的重要來源,是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建設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環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當前,我們應發揮外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強化其在全球供應鏈、雙循環內引外聯和技術創新中的獨特優勢,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製造業利用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

1.外資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利用外資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體系、促進先進製造業成長和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外資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目前,外資企業佔我國進出口總額比重40%以上。一些跨國公司作為“鏈主”企業,既是國內產業鏈的構建者,又是全球產業鏈的主導者;既是滿足國內市場高質量供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主體,又是聯通國際市場、暢通雙循環的橋樑紐帶。跨國公司憑藉技術領先優勢在我國構建產業鏈生態,有助於提升國內企業配套率和供應鏈本土化水平;同時通過其遍佈全球的生產、研發、銷售、服務網絡帶動國內企業和產品、技術、服務嵌入全球價值鏈,助力我國構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面向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佈局。

外資是推動製造業價值鏈升級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製造業利用外資呈現高端化、大型化、服務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態勢,跨國公司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技術產業拓展,由製成品向中間品、關鍵零部件、先進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拓展,在加工製造基礎上不斷轉移總部、研發、結算、物流、供應鏈管理等高端服務,有利於帶動提升我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2022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額增速49.6%,佔比由2017年的29.5%增至2021年的35.8%;2013—2021年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由15803億元增至22796億元,年均增速4.7%,高於內資企業1個百分點。

外資是推動製造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力量。我國製造業外資結構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佔比超過60%;傳統制造業外資結構向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金屬製品等資本、技術密集型主導的產業轉變,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外資大幅下降。外資企業依託先進技術在國內高端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外資是推動技術創新和加大技術引進的重要力量。跨國公司作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的推動者,通過技術引進、提升研發水平、向國內企業轉移技術、開展研發合作等途徑產生技術外溢效應,促進技術擴散,推動開放創新合作,助力“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外資企業佔我國技術進口額比重50%以上,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總部和研發中心超過2000家,醫藥、電子、汽車、新材料領域的跨國公司基本都設有研發中心。

外資是推動區域經濟平衡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加快推動中西部開放,促進加工貿易轉移,2022年中西部吸收外資分別增長21.9%和14.1%,成為製造業引資的重要增長極,對於推動中西部構建現代化和國際化製造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先進製造業外資加速向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地區集聚,成為我國先進製造業增長的重要引擎,有力帶動了東部地區製造業結構的升級。

2.製造業利用外資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總體規模出現下降趨勢,2012—2021年由488.7億美元降至337.3億美元,佔比由43.7%降至19.4%,2022年回升至481.3億美元,佔比25.4%,但仍低於製造業佔GDP27.7%的水平。這一態勢與我國進入服務經濟發展階段總體匹配,但國際引資競爭加劇、全球供應鏈重組、美西方遏制等外部衝擊及國內成本上升等綜合因素,加速了製造業利用外資的下滑。

從國際看,我國面臨發達國家高技術製造業引資和東盟、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引資的雙重競爭。發達國家為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一方面吸引製造業迴流,另一方面實施近岸化、多元化佈局,重塑供應鏈佈局,影響了外商在我國的新增投資和存量轉移。尤其是美國通過美墨加協定和構建印太經濟框架(IPEF)加快產業鏈向墨西哥、東盟轉移,並採取“小院高牆”戰略對我遏制,使高端製造業引資更趨艱難,造成我國先進製造業利用外資總體下滑。

從國內看,我國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且用工難凸顯,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加劇導致用地用能及環境成本大幅攀升,對吸引外資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一些外資長期處於“飛地”,本土企業未能嵌入外資產業鏈形成配套,這類外資企業在國內產業鏈短、貢獻率低、帶動力弱、根植性差、轉移性強,容易“脱鈎”“斷鏈”。

3.我國已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引資競爭新優勢

我國穩定的政治環境、制度環境和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為穩定外資信心和預期奠定了宏觀基礎,超大規模市場、製造業體系完備、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尤其是高素質人才豐富多元、高水平開放加快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為吸引高端製造業外資提供了人才、產業基礎和制度保障。

大規模人才儲備是吸引高端製造業外資的獨特優勢。我國人口紅利正在向人才紅利轉化,研發人員、大學生人數居世界首位,研發人員為572萬人年,2022年普通高校畢業大學生967.3萬人、研究生86.2萬人,留學回國人數累計超過400萬人,能夠為跨國公司研發、管理、運營、服務匹配高素質人力資源。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全球高端製造業和新技術的產業化提供市場基礎。我國人均GDP達到1.3萬美元,中等收入羣體規模居世界首位,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尤其是城鎮化快速發展、“雙碳”戰略的實施及應對人口老齡化等舉措,將為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及醫藥、醫療健康器械等領域的跨國投資開闢廣闊市場。

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集羣發達,能夠為跨國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能力。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箇中類、666個小類,上下游配套能力全球領先。2022年工信部公佈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消費品、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為跨國公司提供了產業配套條件。

開放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能夠為跨國公司提供跨境物流便利。我國已構建起海陸空網立體化綜合物流體系,各類口岸313個,通江達海優勢明顯。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大幅提升了中西部地區的國際運力,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4個國家196個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13個國家和地區的335個港口。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5G基站和光纖、移動寬帶網絡。

“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我國營商環境世界排名已升至第31位,通過推進證照分離、並聯審批、一站式服務等舉措顯著縮短企業開辦時間,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體化通關等措施提高了我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

4.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推動製造業利用外資擴量提質

綜上所述,我國製造業利用外資雖面臨挑戰,但新的要素稟賦優勢十分匹配製造業高端化趨勢,未來應繼續揚優勢、挖潛力,以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牽引,以吸引先進製造業外資為重點、優化外資結構為導向,加快提升製造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綜合運用產業開放政策加大先進製造業引資力度。先進製造業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競爭的焦點,必須形成更大開放力度、實施更優惠的政策和更緊密的戰略合作。繼續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外資的支持力度,降低企業用地、用能、物流、融資等綜合成本,鼓勵地方政府加大配套力度,建立“製造+服務”的全產業鏈招商模式。積極建立與相關國家的投資協定框架,構建緊密區域供應鏈夥伴關係,吸引歐美外遷企業落户,增強與企業的供應鏈黏性,避免“脱鈎”“斷鏈”。

推動傳統制造業利用外資轉型升級,並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轉移潛力大,應發揮自貿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開放平台的帶動效應,形成制度創新高地和引資高地。加強口岸、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的國際大通道作用,強化沿線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建設,降低中西部地區通往東盟和歐洲的貿易物流成本,推動加工貿易在邊境口岸、交通樞紐落地。完善工業園區配套體系,促進集羣發展,推動當地配套企業嵌入外資產業鏈。積極擴大生產性服務業開放,依託加工貿易引進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結算中心、數據中心,推動產品升級和價值鏈升級,形成東中西部融合發展的外資產業鏈佈局。

建設高標準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取消不合理的審批和資質要求,做到既准入又準營;確保外資企業平等獲取各類生產要素、享受產業政策,確保在項目招投標、政府採購、產業補貼等方面待遇平等;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落實“全國一張清單”准入,消除區域要素流動限制性壁壘,加強區域政策協調。完善國際化爭端解決機制,鼓勵自貿試驗區設立國際商事法庭、知識產權法庭,引進國際仲裁機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服務效能,促進人員、資金、數據等要素跨境自由流動,為跨國公司研發、服務和運營創造有利環境。

營造有利於開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法治環境。以更優惠的財税政策和知識產權激勵引導外資企業擴大技術進口、增加研發投入、設立全球或區域性研發中心,推進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為吸引全球人才、技術提供保障,尤其要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據知識產權立法,嚴懲侵權盜版、惡意商標註冊、竊取商業機密、網絡剽竊等違法行為。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中國強。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對縣城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及其發展目標作出明確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指出,要“以城市羣、都市圈為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縣城是中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新徵程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既是我國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抓手,也是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必然選擇,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全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

1.制定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戰略規劃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項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縣城是中國城鎮體系的關鍵元素,不僅呈現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色與基調,而且承載着中國成千上萬家庭的生計與希望。截至2022年年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城鎮常住人口920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6萬人。其中,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占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30%。顯然,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在我國城鎮化戰略體系中佔據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科學把握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的客觀規律,強化頂層設計,通過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造福億萬人民羣眾。

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集約式城鎮化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特別強調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縣城發展規律,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形成定位準確、功能互補、上下銜接的規劃體系。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有序推進縣域城鄉各要素、各功能、各體系之間的多元整合,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有效地實現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良性互動。將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置於我國整體城鎮體系之中,置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全局之中,充分彰顯縣城建設的生命力與縣城發展的前瞻性。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需要“因地制宜”,堅持“一縣一策”。據《中國統計摘要》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共有縣級市394個,縣和自治縣1418個,二者合計1812個。我國縣級城市數量巨大、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部署計劃及其實施舉措,要根據縣城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及其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現實情況,充分體現因地制宜,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確定不同縣城的功能定位,形成不同縣域之間以及縣鄉(鎮)合理分工與良性互動,避免“一刀切”和盲目重複建設。因此,既要以全局性的眼光,將縣城放在全域發展佈局中,尋找發展機遇,發揮比較優勢;又要合理把握時序、節奏、步驟,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細化實化建設任務,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

2.激發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要素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發揮鄉村作為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增強城鄉經濟聯繫,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一方面,要重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提高政府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水平,積極推動在人口、土地、資金等重點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整合縣域內不同生產要素,優化縣域經濟結構,實現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要將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與擴大內需戰略相結合,挖掘縣城和鄉村的內在市場潛力,以縣域發展推動鄉村發展,形成縣、鄉(鎮)、村三級商業體系,推動縣域小循環與國內大循環相互嵌套,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要義。以人為本是當前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型城鎮化強調城鄉協調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讓全體人民共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現代化成果,讓有意願的農村人口逐步融入城市生活,促進農村轉移人口城市化。

縣城是吸納縣域城鎮人口的核心載體,在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承擔重要功能。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1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9251萬人,比2020年增加691萬人,增長2.4%。其中,外出農民工17172萬人,比上年增加213萬人,增長1.3%;本地農民工12079萬人,比上年增加478萬人,增長4.1%。2021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13309萬人,比上年增加208萬人,增長1.6%。説明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正在成為新的趨勢,縣城已經成為農民工外出打工的首選地,正在成為吸納農民工就業的重要載體。因為多數縣城沒有户籍制度的限制,就業技能要求和居住生活成本相對於大城市來説要低得多,因而更適合農業轉移人口定居。《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暢通在本地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户渠道。《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特別指出勞動力要素是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要素流動的突出問題,為促進就地就近城鎮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區要統籌配置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公共資源,重點投向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省以下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機制,重點支持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户多的縣城”。《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積極倡導,推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因此,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要以人的發展為重要關切點,注重實現公共資源均等化和城鄉融合發展,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在就業、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權益,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將縣城打造成為人口和服務的集聚地,增強進城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土地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要素。土地規模擴大和效率提高是推動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支撐。據《中國各地區財政發展指數報告2021》顯示,土地財政依然是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財力支撐。土地成為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要素,因此,在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中合理開發利用土地顯得尤其重要。對此,《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突破了傳統的要素配給機制,在土地要素方面,指出建立健全省以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户數量掛鈎的機制,依法保障進城落户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

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從土地徵收、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和提升人居環境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縣城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強化農村對城鎮化建設的土地要素支撐,提升縣城的城鎮化水平。首先,合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户數量掛鈎機制,科學合理分配土地指標,扭轉縣域之間土地要素錯配的狀況。對於那些因資源稟賦出現人口流出的縣城,多出的建設用地則可以及時復墾為耕地,恢復用於規模化農業生產,更多的建設用地指標要轉向人口流入地,滿足農民進城就業落户所需。其次,深化土地徵佔用制度改革。合理確定公益性用地的範圍,規範土地徵佔用程序,提高徵地補償標準,讓農民公平分享城市發展帶來的土地增值收益,解決好被徵地農民的就業、生活和長遠生計問題。

資本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因素。地方財政是地方治理的基礎,在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縣級財政發揮着引導和保障作用。目前我國區縣財力整體有限的情況下,縣級城投實際承擔了大量建設項目的資金任務,而現有的縣級財政狀況很難承載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中的資金需求。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建設需以完善投融資機制為重要抓手,由財政單一投入的傳統融資模式向多元化融資模式轉變。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促進縣區財政平穩運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縣城建設,盤活國有存量優質資產,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城鎮化是內嵌於國家經濟體系的動態演進過程,產業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根基,是培植縣域市場的經濟內生動力,是提升縣域經濟活力的重要內核。《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指出,“重點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統籌培育本地產業和承接外部產業轉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生產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在統籌謀劃、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完善產業配套設施,推進經濟結構和勞動力就業結構升級,增強縣域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縣城產業支撐能力,提高縣城人口的吸納能力,真正增強縣城的中心功能。因此,要強化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在經濟傳導路徑中的核心作用。第一,明確縣城產業發展定位。根據不同地區縣城發展的客觀條件,統籌縣域內部產業培育與外部產業轉移,發揮市場力量在培育縣域產業體系方面的優勢,實現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向縣城合理流動,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的縣城產業發展路徑。第二,發展壯大縣城特色優勢產業。根據縣城的區位和定位,結合產業發展比較優勢,按照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和提高就業吸納能力的要求,積極培育縣城特色優勢產業。

3.為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供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關鍵在於堅持黨的領導,抓好黨的建設。新形勢下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必須將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戰略納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總體目標,充分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城鎮化工作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和號召力,為解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建立中央指導、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供根本保證。二是要以黨建工作為統領,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凝聚黨的羣眾基礎、體現黨的執政優勢、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始終牢牢把握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前進方向,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三是必須堅決落實黨管人才和黨管幹部的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吸納人才。對於選人用人,各級黨組織要嚴格把關,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確保幹部在政治上可靠,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選優配強領導班子,要讓具有現代化城市管理經驗的人步入合適的領導崗位,為城鎮化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幹部人才隊伍。

體制機制是暢通要素流動的重要保障。我國7億多農民,有近5億農民居住在縣域內的鄉村,還有2.5億人居住在縣城或縣級市城區,而絕大部分農民要到縣城看病、上學、買房,越來越多農民向縣城集聚,推進縣城建設是提升廣大農民生活品質的關鍵。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將深化改革作為重要抓手,把縣城城鎮化與鄉村發展納入統一框架,以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區治理制度為重點領域深化城鄉聯動改革,打破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性障礙。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核心是通過不斷深化改革,破除“人、地、錢”等要素在城鄉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一是構建城鄉統一的户籍、土地、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體系,逐步實現縣城市民、農民工以及在村農民要素共享,推動要素在大城市與縣城、縣城與鄉鎮村之間自由流動。二是要統籌縣城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領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財税金融、公共服務、行政管理、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實現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要建立多元可持續的縣城建設投融資機制,改革政府主導建設的發展模式,加快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建設資金保障機制,規範縣級政府投融資管理,提升政府投融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