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送別詩詩歌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1W

送別詩詩歌精品多篇

《淮上喜會樑川故人》 篇一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於易水送人一絕》 篇二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送沈子歸江東(一作送沈子福之江東 篇三

年代:唐

作者: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友人乘船而去,詩人依依不捨,望着大江南北兩岸,春滿人間,春光盪漾,桃紅柳綠,芳草萋萋。這時,詩人感覺到自己心中的無限依戀惜別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無邊無際。

賊平後送人北歸 篇四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曙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經典的送別詩 篇五

1、《江亭夜月送別》唐朝·王勃

【其一】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羣?【其二】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2、《芙蓉樓送辛漸》唐朝·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朝·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贈汪倫》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6、《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7、《賦得古原草送別》唐朝·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8、《別董大》唐朝·高適

其一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其二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9、《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朝·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春夜別友人》唐朝·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謝亭送別》 篇六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折楊柳 篇七

朝代:唐朝|作者:楊巨源

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送梓州李使君 篇八

年代:唐

作者: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詩中所表現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是唐代送別佳篇。

2王維送別友人的詩句有哪些

《南浦別》 篇九

唐·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譯文 篇十

崔瓊《東虛記》説這首詩作於隋煬帝大業(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飛”、“歸”押平聲韻,平仄完全符合近體七絕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絕句。明人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説:“庾子山《代人傷往》三首,近絕體而調殊不諧,語亦未暢。惟隋末無名氏‘楊柳青青……’,至此,七言絕句音律,始字字諧合,其語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祖也。”題目是《送別》,全詩借柳條、楊花的物象寄寓惜別、盼歸的深情,悽婉動人。柳絲飄飄搖搖,饒有纏綿依戀的情態,故早在《詩經》中,已將楊柳與惜別聯繫起來:《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歷代傳誦,膾炙人口。“柳”,又與“留”諧音,故折柳贈別以寓挽留之意,從漢代以來便成為一種風俗。形於歌詠,北朝樂府民歌中的《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已饒有情韻。在南朝、梁簡文帝、梁元帝、劉邈等人的《折楊柳詩》,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詠柳惜別之作,還要數隋末無名氏的這一篇最完美。

首聯上句寫柳條、下句寫楊花(柳絮),讀起來流暢自然,有如天造地設,略無人工雕琢痕跡。然而稍作分析,便發現詞性、音調、意象、情思,又無一不對,實在是異常工麗的對偶句。看來作者已懂得調整平仄,上句開頭之所以不用“柳條”、“柳枝”、“柳絲”,是因為第二字應是仄聲。改用“楊柳”,“柳”是仄聲,卻未能表現“柳條”。而繼之以“青青着地垂”,則萬絲千條,便展現於讀者眼前。“着地”,狀柳條之長,把讀者的視線由樹梢引向地面。“垂”,表靜態,以見風和日暖。“青青”,既寫柳色,亦點時間。柳色由鵝黃而嫩綠而“青青”,則時間不斷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狀柳條之垂,下句用“漫漫攪天”狀楊花之“飛”。楊花十分輕盈,如果風力較猛,便向一個方向急飛;如果風力甚微,便無依無傍,忽高忽低,飄來飄去。這裏所寫的正是日暖風和之時的景象。“漫漫”,寫楊花飄蕩,無邊無際;“攪天”,寫仰望所見。天空都被攪亂,則楊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聯繫上句,便知“青青”楊柳,並非三株五株,而是夾路沿河,傍亭拂橋,處處可見。於是,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見者無非柳條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見者無非楊花漫漫攪天。而離愁別緒,也隨之瀰漫於整個空間。

第三句,緊承前兩句,雙綰“柳條”與“楊花”,卻來了個出人意外、驚心動魄的轉折:“柳條折盡花飛盡!”楊花再多,終歸要“飛盡”的,這是自然規律。而萬樹柳絲,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盡”?這兩者合起來,無非是通過時間的推移,表現離別之苦、懷人之切。聯繫第四句,則無限情景,都可於想象中閃現於讀者眼前。

“借問行人歸不歸?”這一問,並不是面對“行人”提出的。怎見得?首先,第一、二兩句與第三句之間,分明有一段時間距離。送行之時,即使俄延很久,也不可能把“青青着地”的“柳條”一股腦兒“折盡”,更不可能一直等到“漫漫攪天”的“楊花”全部“飛盡”。其次,臨別之時,只能問行人“幾時歸”,怎好問他“歸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