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江蘇211大學名單排名(新版)_江蘇211大學名單(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95K

江蘇211大學名單排名(新版)_江蘇211大學名單(精品多篇)

江蘇著名大學介紹 篇一

南京大學

簡稱“南大”,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古為源自三國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這裏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是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中國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是泰戈爾、羅素、賽珍珠等東西方名流所敬仰的東方學府。現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峯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實施高校,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坐落於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員。

東南大學起源於1902年建校的三江師範學堂,1916年始設工科,後經歷了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南京大學工學院等歷史時期。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在併入金陵大學、江南大學等校的有關係科後於國立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其後又有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校部分專業先後併入。後化學工程系、食品工業系、機械二系(農業機械工程系)整建制遷出,無線電工程系部分遷出。1988年5月,學校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併,南京地質學校併入,組建新的東南大學。

截至2016年3月,東南大學佔地面積5888畝,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設有29個院(系),擁有75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餘人,其中研究生14440餘人,在校留學生人數達到1813人。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蘇州大學

簡稱蘇大,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蘇州市,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111計劃”首批地方高校,入選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之一、“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同時也是國家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蘇州大學的最早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併組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江蘇師範學院改為蘇州大學。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和2012年併入蘇州大學。

截至2015年9月,蘇州大學現有天賜莊校區、桑蠶地校區、相門外校區、獨墅湖校區和陽澄湖校區等校區,佔地面積4058畝,建築面積182餘萬平方米。辦學涵蓋哲、經、法、教、文、歷、理、工、農、醫、管、藝等十二大學科門類,擁有各類在校生五萬餘人,其中研究生14460人,本科生25733人,留學生1945人。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坐落於江蘇省無錫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輕工高等教育為特色的高校,被譽為“輕工高等教育明珠”。[1] 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高校,也是“111計劃”、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江南大學源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的有關係科組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系,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無錫,建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江南大學;2003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併入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辦學涵蓋理、工、農、醫、文、法、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學科門類10大學科門類。佔地面積3200畝、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截至2015年6月,有專任教師1777人(含研究生導師88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907人、博碩士研究生7374人、留學生803人。 學校有6個博士後流動站, 以及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Henan University),簡稱河大,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開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11計劃”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和“國防生後備軍官”選培資格,為UNAI、IAUP、AUAP成員,是一所綜合性河南省屬重點大學。

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為代表的一批河南教育家,在袁世凱與河南都督張鎮芳支持下,在清代開封國家貢院舊址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前身),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與當時的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和上海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呈三足鼎立的局面。馮玉祥將軍將其改建為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後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國立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學院、開封師範、河南師範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大批知名教授學者,如范文瀾、馮友蘭、董作賓、郭紹虞、高亨、蒙文通、羅廷光、嵇文甫、羅章龍、毛禮鋭等曾先後在校執教。

截至2016年4月,河南大學校區總面積22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明倫校區近代建築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33個學院(部),94個本科專業,54個碩士、博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有教職工4300多人,其中專兼職院士13人,正副高級職稱16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6萬人,其中研究生近1萬人,留學生近300人。

江蘇大學地理位置 篇二

江蘇大學校本部位於鎮江市東郊,學府路301號,湖光水色,風景秀麗,有“東郊花園”之美稱。 江蘇大學北固校區位於位於鎮江市醫政路3號; 夢溪校區位於鎮江市正東路82號; 中山校區於鎮江市中山西路63號。

長江流域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而素有“金三角”之稱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通 過改革開放,加快科技進步,亦已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最引人注目的地區之一。江蘇大學就地處長江流域 “金三角” 的頂點----鎮江市,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知識密集,且東鄰上海浦東開發區、西接南京祿口機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通信、交通條件和進一步發展的巨大潛力。江蘇大學真誠願意和世界各國的朋友們攜手合作,共同描繪更加美好的明天!

江蘇大學校訓校徽 篇三

校訓:博學 求是 明德

博學—廣博精深;求是—實事求是;明德—明懂道德,這是做人之本,更是為師之本。

博學——這是對知識追求的強烈願望,也是對每個人自身發展和完善的客觀要求。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就對學習給予了高度重視。他認為,君子應“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因此,每個師生員工都要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廣泛涉獵,使自己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和淵博的學識。

求是——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階段。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求得創新。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要使學習取得實效,就必須緊密聯繫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緊密聯繫高校改革和發展的實際,緊密聯繫個人工作的實際,進行思考,弄清楚影響事物發展的多方面之間的相互聯繫及其客觀規律。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增強正確觀察、分析、處理問題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明德——這是學習的昇華。四書五經中的《大學》開宗明義便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寥寥數語,充分反映了學習的本質和深刻的內涵。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正心、修身,為了齊家、治國,為了美好未來。要通過學習,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道德修養,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不斷完善自己。

博學是機遇之源,求是是為事之道,明德是做人之本。相信在校訓的指引下,江蘇大學一定會充滿着蓬勃生機,向着更新的方向發展。

舊校徽 描述:校徽中心的圖案是五棵松樹。前景是一顆大松樹,其後兩顆松樹,最後面作為遠景的兩顆松樹只有樹梢部分。這五棵松樹有很深的層次感,意味着一大片樹林,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藴和建校歷史悠久的含義。江蘇大學正門(老的正門)進去,在一號樓前面就種植了五棵松樹。此處稱為“五棵松”。

江蘇大學發展歷程 篇四

江蘇大學的前身是鎮江農業機械學院,創建於1960年。當時為了適應農業機械事業發展的需要,經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農業機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學院 機械工程系的農業機械,汽車與拖拉機等專業的師資、設備為基礎,籌建南京農業機械學院,並在同年開始招生。1961年校址遷至鎮江,改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63年6月,吉林工業大學的排灌機械專業和排灌機械研究室從長春遷至鎮江,併入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70年9月,南京農學院(中大衍生學院)農業機械化分院併入。隨着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系科、專業逐步增加,向多學科方向發展。為了確切反映學校學科內容,1982年8月,經機械工業部批准,改名為江蘇工學院,1994年1月更名為江蘇理工大學。1999年1月江蘇冶金經濟管理學校(成立於1958年)併入。2001年8月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江蘇大學。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和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以

工科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綜合實力一直位居全國高校百強之列。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魏光燾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2002年5月,江蘇、省政府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大學等9所從三江師範學堂發展而來的高校隆重舉行辦學百年慶典,並贈鼎紀念。

看過“江蘇大學介紹”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