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64W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每上完一節課後進行教案的整理以及進行教學反思,重新備課,同時對一些典型的習題、例子、素材加以蒐集和整理,為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資料做出應該做的工作。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1.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和頒佈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歷史教學的要求,把教學目標定位於全面完成歷史必修2《經濟成長曆程》規定的各項具體任務,包括課程目標、內容標準等。

2.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幫助學生認真學習,理解課表要求,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歷史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在教學方式上,着眼於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在交流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努力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經過第一學期的熟悉,相對來説容易融合到歷史老師的教學習慣中,但一方面由於本學期重新分班,來到一個新環境,心理和作息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一方面上學期的歷史教學中看到,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所以高一下學期歷史教學仍應注重基礎的培養和興趣的培育。此外,學校推行學案制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喜歡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此,在製作學案的同時也製作PPT,將歷史知識與歷史發展脈絡通過多媒體直觀淺顯、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三、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一)工作重點:

1.總的要求:明確教學任務,抓好教學常規,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2.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精心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情、備學習方法。

3.上好每一節課,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4.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5.努力學習,加強理論學習和教學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二)具體措施:

1.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我校實行學案制的情況,使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得到全面優化。做到課前充分準備,課中高效落實,平時聽評課開誠佈公,課後認真反思提升質量。

(2)努力嘗試三種課型的模式

結合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在教學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培養自己的教學習慣。

第一種課型,新授課。它的基本環節:課標導航,制定學案,創設情境,模式學習→自主學習,自我檢測→落實知識,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知識。

第二種課型,複習課。它的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第三種課型,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

針對我校學生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的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4)在鞏固環節上,力求做到每課一練,每單元一練。

(1)每堂課最後留一些時間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做到每課一練。

(2)每單元總結測查,把前面所學主要內容以試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單元一練。

(3)利用學校教導處、級組組織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補缺,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知道得與失。

2.虛心向科組的其他歷史老師學習。

根據科組的安排,教學結對子活動中,與夏培榮老師結成教學夥伴,互相之間多聽課、多指導,加在備課、教學重難點把握、課堂語言表達、授課板書設計、作業批改、試卷講評等教學過程所有環節的互相學習,促進我校歷史學科建設的成長。

3.充分利用科組教研活動,展開高效交流。

歷史科組人數少,高一年級歷史老師就本人一人,集體備課的落實只能在科組教研活動或課後進行。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集體研究,做到課前一週認真準備,寫好教案;課間向40分鐘要效益;課後及時反思成敗得失。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2

一、教學要求

(一)教材處理: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課時計劃》和最新頒發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高一物理上學期講授高中物理Ⅰ類必修1物理教材,為貫徹新頒大綱精神,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編排特點,同時滿足將來大學聯考“3+X”的實際需要,在不增加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高二選修課的開設的前提下,對高二物理的教學作適當的調整。也就是側重文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側重理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加選修)第二冊和第三冊的部分內容。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中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二)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週2課時計算,共34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為:

開篇激動人心的萬千體驗1課時

第一章怎樣描述物體的運動5課時

第二章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7課時

中期複習與練習

第三章力與相互作用8課時

第四章怎樣求合力與分力3課時

第五章研究力和運動的關係10課時

期末複習與練習

二、學生現狀分析

對高中一年級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國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國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繫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三、教改措施

1.新課階段應把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上,並完成課本習題及相應的補充題,每章結束,進行一次單元自測。

2.認真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組織好集體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好難易標準。

3.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和專題研究。

對課題研究的內容要逐一落實,並有所創新,另外,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教法上以“講授性為主、自學型為主、訓練型為主、開放性為主”的四大系列進行對比實驗。並找出它們的結合點。

4.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和興趣,指導學生搞好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特別應注意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物理知識的能力。

教師應開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價值和思想教育內容,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專題研究。

5.突出物理學科的特點,加強實驗教學。

對演示實驗要求全做,對學生實驗有條件的學校要全做,條件暫不具備的學校至少要在課堂上演示,所有學生實驗要有實驗報告。

6.加強對聯繫生產、生活和現代科技成就的習題以及跨學科綜合習題的訓練。

7.搞好課題研究,落實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3

時光飛逝,歲月如流,轉眼新學期開學了,作為高一的語文教師特制定本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1.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樹立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以人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地探索能適應學生髮展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新教法。

2.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升高二進高三入社會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知識點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準備好必備的能力。

3.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閲讀推向深入,把新課標配套的“自學——探究——反思”模式新課型加以完善。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高一327班和334班兩個班,其中327班66人,334班55人,學生來自全縣各地及周邊縣市。從入學摸底考試的情況來看,學生國中基礎普遍不夠紮實。閲讀能力、分析鑑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1、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

(1)建立了閲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並行的教材編寫體系;

(2)破除了比較複雜的記敍、比較複雜的説明、比較複雜的議論的三個階段模式,閲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結合能力培養目標和課文實際組織單元;

(3)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閲讀;

(4)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2、新教材的教學重點

閲讀教材,高一階段着重培養理解分析能力;寫作教材第一冊按寫作心理要求編排,着重培養學生個體主體能力;第一冊口語訓練的重點,培養單向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應答。探究性學習着眼於對文學作品主題的多種解讀、書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學策略及實施

1、策略:

(1)改變觀念,加強學習,增強新課標意識,重視知識更新。

(2)重視思維訓練,注重能力培養,增強素質教育意識,紮紮實實學好課本。

(3)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

(4)加強語文第二課堂的組織,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

2、實施:

必修課

1.教本

(1)進度安排

必修1、2的閲讀教材,着重培養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着由淺入深、分散化解難點的原則,教學安排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單元,後半期完成六、三、四單元。

(2)教學要求

本期教材文體多樣,有詩歌與散文,還有講演詞、序言等,內容比較分散,涉及到古今中外,因而在教學中要突出各種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欣賞與學習並模仿與創作.每個單元的教學都要精心組織,單元內部的各篇課文在突出自身特點的同時,一定要和單元的整體特徵和要求相一致。每個單元的教學完成後,要指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小結,明確每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2.讀本

根據教本和讀本相結合的原則,為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3.個性研討

着手進行國學的普及,從晨讀入手,選一些經典名句與大家一起涵詠。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

3、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

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鬆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任教的一個班英語教學,學生的基本情況較差,部分學生已經對英語失去了信心,還有一部分學生覺得英語越來越難,漸漸力不從心了,不感興趣了,上課的注意力也不集中了,發言也不是很活躍。針對這種情況,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在備課中增加趣味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教學目的:

1.要使學生受到聽、説、讀、寫、英語的訓練,掌握最基礎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以及培養初步援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外語的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紮實的基礎。

2.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3.培養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具體目標:針對本班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二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語言技能:

聽:1)、能聽懂課文大致內容;2)、能抓住簡單語段中的觀點;

説:1)、能使用恰當的語調和節奏表達課文大意;2)、能經過準備就一般話題作短暫表達

讀:1)、能理解閲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2)、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徵;3)、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

寫:1)、能簡單寫出連貫且結構較完整的句子,2)、能默寫課文;3)、能在寫作文中基本做到文體較規範語句較通順;

2.語言知識:

語音:1)、逐步做到語音、語調自然、得體;2)、根據語音辨別和書寫不太熟悉的單詞或簡單語句。

詞彙:1)、運用詞彙描述比較複雜的事物、行為和特徵,説明概念等;2)、儘可能學會使用規定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語法:1)、進一步掌握描述時間、地點、方位的表達方式;2)、進一步理解、掌握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的表達方式;3)、使用適當的語言形式進行描述和表達觀點、態度、情感等;4)、學習、掌握基本語篇知識並根據特定目的有效地組織信息。

功能:1)、掌握詢問信息、談論物件,表示否定,表示不肯定,表示發生在某一過去時間之前的行為。2)、靈活運用已經學過的常用功能項目,進一步學習並掌握如何描寫與分類,描寫物體,和敍述等語言功能項目;3)、恰當理解和表達道歉和應答,忠告等交際功能;

四、教學具體措施

1、摸清學生基本情況,逐步激勵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2、重視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3、有意識培養學生聽力、表述、朗讀、書寫和作業的基本能力。

4、重視思維過程系統編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點面結合,逐步擴展,循環往現,以加深影響。

高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5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教授高一5、6兩個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認知能力強。總體來説,作為高一新生,對於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國中階段的認識水平。

2、教材簡析:

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着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分九個單元,30課進行闡述。教材的編寫採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於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係,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會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0%,優秀率為25%

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30%

四、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五、具體措施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範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

上課力求精幹、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後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後反饋,每節課後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後,進行總複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準確適用以下詞彙“瞭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