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之談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08W

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之談

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之談

關於如何進行德育工作,我們會聽到無數個版本的答案。過去,學校的德育工作,沿襲“説教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抽象、空洞,缺乏較強的層次性和針對性。這種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對今天要求個性發展的中學生來説,無疑會產生某種“逆反心理”,難以發揮德育的功能。現在的中學生在社會、在家庭,耳聞目睹的是許多紛繁複雜、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每天都接受着廣泛或好或壞各種信息受到來自社會的影響。而且我面對的現實問題更是:全區成績最後10%的生源,和基本不配合的家長。這些孩子坐不住板凳,聽不了課,個性張揚,內心迷惘,拒絕一切説教……。幫助學生重塑品格、成為完整的人是必要、首要、重要的事情——這是我工作的真正意義所在。硬性的班級管理是西醫,班級文化建設是中藥,中西醫結合,才會有療效。

一.與時俱進用好現代傳媒

    班會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現代傳媒的應用可以讓我們的快速收集到需要的資料,視頻音樂等等進行大密度的資源整合。試水第一課——《謙和的林志玲》。講座談除了她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還有她在花樣姐姐這種真人秀裏表現出來的謙卑,和其他的比如屈膝和比自己矮的明星合影。即使面對粉絲也保持謙和態度。很多孩子對於林志玲的認識,從台灣第一美女轉換成了雙商都高的學習榜樣。

    效果不錯,如何按着這個思路做足文章,從人文的教育,走向人格的教育呢?在林志玲之後,我陸續的給學生介紹了劉德華,羅大佑,孫儷等幾個明星,話題從個人成長到社會責任,發掘明星身後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

這些內容豐富視頻圖片使班會變得精彩而有趣,以前上班會就無精打采的學生們看的津津有味,發言談論也是積極熱烈。 雖然不像是班會倒像是影評,但我認為“過程不重要,關鍵看療效”,教育本身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娛樂文化霸佔主流文化市場的時候,看到的不是浮光掠影,而是藝術和奮鬥的精神。

受《舌尖上的中國》的啟發,節目內容上看起來講的是逢年過節天南海北的中國人吃什麼,實際上的核心是“家”文化和“孝”文化。端午節老師和孩子那天一起學着包粽子,因為捏緊的糯米,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我們不能領着孩子去看世界,但至少也要把孩子領到看世界的窗口。我給學生滲透一個想法,世界那麼大,你得去闖闖!《人工智能》,《共享經濟》《中國航天夢》等這些緊扣時代脈搏,熱門話題,孩子們都非常感興趣,從感歎社會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科技的爆炸式發展;到為祖國繁榮而自豪還延伸自己將來能做什麼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將來自己可以提出什麼方案解決人們的痛點問題?雖然各種腦洞大開的討論和發言把我都驚到了,但我看到了學生對理想不再是迷茫的,班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正在凝聚!

學生們漸漸對班會充滿了期待,慢慢的有學生提出自己的班會主題,構思和設計方案。這説明他們在關注社會熱點,對那些或對或錯的各種社會言論,有正確辨別能力,這樣更是帶動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

以班會的名義,運用現代傳媒技術和設備,讓我們的嘚育的形式豐富,內容靈動。為學生塑造民族精神的骨骼,滋養傳統文化的血肉;讓學生內心不再迷茫,願意為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

二.設立“成長講堂”活動

當然作為學生最大的任務是學習,自信的源泉來自學習成績。有目標有理想還必須努力和堅持,而我們的學生最差的就是堅持的毅力。當學生讀起名人的成長故事時,總是下意識地認為,他們不凡的經歷似乎對普通人而言是難以企及的。我認為對孩子而言,普通人的勵志故事會更富有力量。邀請校長,教師,家長,畢業學生等代表進行談話式的訪談活動,讓學生去感受普通人的成長,懂得自己該如何成長。請優秀的畢業生的現身説法,談經驗和談教訓,這樣來自同校師兄師姐的震撼更容易深深打動人心。公開私下鼓勵自身就表現努力的同學,寄予厚望,他們取得的進步就是證明努力會有回報最好的證據,就是全班最好的學習榜樣。積極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多給他們一些鼓勵,為學生鼓掌,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他們的原動力,促進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好的結局是成全。教育是一個信仰,人生是一場修行,教書育人,渡人渡己,教育的智慧,是修一條發展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