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情況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24W

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情況彙報

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情況彙報

水土保持管理局

(2021年4月1日)

0縣地域遼闊,是00市總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之多,境內溝壑縱橫、樑峁交錯,自然條件嚴酷、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是黃河中上游多沙粗沙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多年來,我縣緊緊依託項目支撐,深入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截止2020年底,全縣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587.39平方公里,治理率達到43.14%。

一、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就

通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規劃先行,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理念,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我們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統籌規劃山、水、田、林、路、渠,把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來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1、梯田建設惠民生:梯田建設是帶動羣眾脱貧致富的民生項目。2013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增民生”的核心要求,積極爭取重點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土地整治項目,累計投資90418.26萬元建設梯田96.22萬畝。通過堅持不懈興修梯田,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升了農民生活水平。截止目前,全縣梯田面積達到238.6萬畝,人均7.1畝,梯田化率66.7%。

2、流域治理促提升:流域治理是引領水保生態建設的關鍵舉措。2011年以來,我縣共爭取上級支持高標準推進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12個,分別為:...項目。完成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7個,其中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3個(0000),市級財政3個(000),縣級財政1個(000項目)。通過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為中心,以提高生態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基本農田優化結構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設為重點,我們共計投資16799.93萬元,完成綜合治理面積166.43km2。其中:新修梯田7721.71hm2、營造水保林4285.95hm2、栽植經濟林217.09hm2、配套田間道路、砂石路和主幹土路855.07㎞、荒山造林1374.98hm2,封禁治理1555.53hm2。

3、淤地壩建設利長遠:淤地壩建設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奠基石”。我們對60座病險淤地壩進行了除險加固,新建淤地壩13座。完成總投資8071.26萬元,壩控面積275.8km2,有效減少入黃泥沙、降低下游洪水危害。

4、塬面保護補短板:為有效控制溝頭延伸對塬面造成的侵蝕危害,保護塬面及耕地完整。2020年,我們在...、...、....實施溝頭防護和蓄排引水下溝防護工程,不僅防止溝頭前進,還有效遏制了塬面侵蝕,完成投資....萬元,完成綜合治理面積....。

二、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坡耕地綜合治理、塬面保護、小流域治理和淤地壩建設與除險加固等項目的落地生根,不僅完善了我縣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機制和體制,更是有力推進了脱貧攻堅進程,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1、突出產業發展,農業基礎穩步增強。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富民生”的核心要求,我縣把梯田建設與旱作農業技術推廣、特色產業培育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廣梯田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紫花苜蓿種植和設施瓜菜產業,年均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麪積100萬畝以上、紫花苜蓿80萬畝以上,“梯田+地膜+種植”和“梯田+種草+養殖”的高效旱作農業種植模式在全縣範圍鋪開,設施瓜菜產業在....三鄉鎮初具規模。

2、突出生態建設,治理成效顯著提升。以建設基本農田為重點,以營造水保林、栽植經果林為突破口,堅持走“以重點工程為依託,突出三大效益,建設生態農業”的水土保持發展之路。目前,治理區年均減少水土流失量2869.91萬噸,降低土壤侵蝕模數3451.11噸/平方公里·年,生態效益顯著。僅梯田建設年均直接經濟效益達2.03億元,同時帶動產業發展,項目區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3、突出機制創新,投資渠道不斷拓寬。雖然省、市、縣三級政府不斷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投入,但仍然不能全面滿足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通過推行示範帶動、承包到户、競爭激勵、培訓指導等方式,廣泛吸收民間資本3000多萬元,引導企業和羣眾參與項目建設和項目管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5.6平方公里,推進本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持續有效開展。

三、現階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塬面和掌地共存、樑峁相間、地形破碎、溝壑縱橫、溝谷深切是0縣獨特的地貌特徵,典型的温帶大陸性氣候造成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423mm,且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暴雨形成徑流沖刷嚴重。經過多年大力開展水保綜合治理,我縣生態環境明顯得到改善,但塬面萎縮、掌地塌陷的趨勢和自然生態環境脆弱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

1、水土流失形式依然嚴峻,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任重道遠。.縣總土地面積...,水土流失面積佔..%,水土流失嚴重。截止2020年底,全縣仍有5630.14km2水土流失未得到治理,若按年治理200km2的進度估算,還需30年,治理進度緩慢,水土保持形勢十分依然嚴峻。

2、掌地治理系統不完備。掌地是0縣北部獨有的特殊地貌,即山嶺之間一種平坦黃土溝谷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目前,0縣共有大小382條掌區小流域,總面積926.19平方公里,有掌面農耕地2.4萬公頃。據調查統計,平均每年有68公頃平緩掌地變成溝壑,800公頃糧田被洪水淹沒損壞,近百户羣眾由於溝頭前進、溝岸擴張,被迫搬家,造成了溝進人退的嚴重局面。

3、殘塬治理工程推進較慢。縣東南部殘塬溝壑區總土地面積729.18平方公里,涉及9個鄉鎮27個行政村,水土保持治理程度較低,雨季裏塬邊不斷被殘蝕,據調查統計,該區年減少塬地50多公頃,水土流失總量達到583萬噸。且現有實施的項目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塬面保護項目和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為主,而縣級財政緊困,無法完全滿足羣眾對山、水、田、林、路、草綜合規劃治理的需求,生態治理現狀與生態建設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大。

鑑於以上問題,結合縣情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加大水保生態建設投資傾斜力度。從實施項目的成效來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以小流域為單元、採取立體設防進行綜合治理的效果特別明顯。為此,建議進一步加大我縣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投資力度,加快水保生態治理步伐,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切實減少入黃泥沙,逐步實現“綠水青山”的治理成效,特別是建議加大“掌地殘塬”治理力度。

四、“十四五”期間水土保持工作規劃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十六字治水方針和治理黃河的五點要求,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精神,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山水林田路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源頭治理的總體思路,緊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戰略目標,充分發揮0縣作為革命老區的優勢,充分認清0縣是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嚴重區這一現狀,積極論證銜接爭取項目,科學謀劃儲備項目。

“十四五”期間,我縣將從機構、人員、能力培養等方面上進行充實和完善,以應對新時期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