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化自信高三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86K

文化自信高三作文精品多篇

不該丟失的文化自信力 篇一

“鈴兒響叮噹……”歡慶聖誕的歌聲喧囂在城市上空,聖誕樹上紛繁的彩燈閃得我心煩意亂,圖片裏聖誕老人那偽善的笑容讓我覺得格外刺眼……

一向素雅的古街變得妖嬈起來。我的心狠狠地抽搐,“西方化”的風潮席捲了大街小巷,何處才是中華本土文化的歸處?

心惶間,瞥見一處孤巷,在燈紅酒綠的陰影中,那經歷過風雨滄桑的石板路,路旁古樸的門扉,似有縷縷馨香隨風而來,吸引我走近……

巷口,一位老人鶴髮童顏,只見他手持一支羊毛大毫在地上書寫,筆足有一米多高。我忍不住站立一旁,欣賞這副畫面:老人緊握着筆,將筆浸入身邊的硯盤,吸水、提筆、起、頓、轉、出鋒,筆畫是那麼遒勁有力……沾上水跡的青石板瞬間變得極富神韻。老人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那大筆之下似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又似藴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閒適。

華燈初上,人羣湧動。“快點快點,晚了就趕不上聖誕晚會了!”幾個人推推搡搡地從巷口跑過,踩在了老人那還未乾的字跡上。我正想走上前去阻攔,一個小女孩停了下來,退後一步,歪着腦袋看那滿分作文網些字。她的母親一個箭步衝過來,也踩在那幾行水墨書寫的字上,對女孩叱道:“快走啦!不要靠近那個穿得老土的老頭兒,還有那個煙灰缸,髒死了,別動!”老人低頭瞄了眼身上的舊長衫和地上的硯台,嘴角掠過一絲苦笑。

那絲苦笑如鈎,劃破了我心。那是他不被人理解的無奈嗎?還是他看到文化無人繼承的憂鬱?

我不由感慨萬千。從小爸爸就跟我説:“書法是老祖宗留下的,這是我們的根,不該丟失。”我也喜愛書法,橫豎撇捺早已刻在我的靈魂裏。還有哪一種文字比漢字更精巧奇妙,意藴無窮?還有哪一種語言的體系比漢語更復雜恢宏?還有哪一個民族的歷史比中華更悠久綿長?而眼前的人們,到底是怎麼啦?

那小女孩被媽媽拽着從水墨字上走過,趕集一般去參加聖誕的狂歡。我的心空空的,帶着虛空的痛。不該啊!我們為何總在邯鄲學步,卻丟失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若如此,何來國家的復興與強盛呢?

帶着憂歎,我離開了巷子。大街上,聖誕樹依然散射出詭異的光,堅定了我內心的信念:我要從自己做起,找回我們的文化傳統,找回那不該丟失的文化自信力!

尋回文化自信 篇二

我們先看兩個問題,假如我有兩張門票,一張是蔡徐坤的演唱會,另一張是易中天、王立羣等人的講座,請問你想得到哪一張?假如有一個人在烈士碑前痛哭,你會認為他十分可笑,還是會和他一起回憶歷史的悲壯呢?

也許有人寧願花時間去看一個明星唱歌、跳舞,也不願意去汲取世間精英畢生的精神食糧,甚至還有人把英烈當成笑話,卻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世界乃至歷史的笑話。

大家或許喜歡讀一些玄幻小説、言情小説等,當讀文學經典、科學大作、歷史著作的時候,你們會感到乏味、無趣,認為沒有那些網絡小説精彩。

回到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時期。與此同時,美國當局下達了一份文件,要對中國發起新一輪侵略。這種侵略有一個名字叫“文化侵略”。這種侵略的宗旨就是讓娛樂貫滿分作文網穿於整個中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文化侵略初步顯示出來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過聖誕節、萬聖節、愚人節等西方節日,並逐漸淡忘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盲目追尋時髦,認為傳統文化老土。

大家或許對這個“文化”為何如此重要而感到迷惑。舉個例子,為何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費盡心思對中國進行奴化教育,而不是集中精力繼續侵略。因為只要摧殘了中國文化,中國這個名詞在世界當中存不存在已經不重要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摧殘。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所沉澱的不屈精神,使炎黃子孫一次次振作起來,趕走了侵略者。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讓我們築起文化自信的高塔,心懷蒼生、大愛無疆,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指日可待!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 篇三

中國素有“禮樂之邦”的美譽,五幹年來,中國音樂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早已形成了濃郁的“中國味”。在多元文化的不斷碰撞與切磋中,我們最終形成了國家民族的文化自信。

記得那年,一檔叫作《經典詠流傳》的節目火爆異常,而其做的正是將傳統經典詩詞與新時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再創當下流行經典。我認為這樣的節目正是我們想要看到的,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一方面,節目利用當今的流行音樂為唐詩宋詞進行再創作;另一方面,節目也深度挖掘了詩詞背後的豐富內涵,解讀其思想深意,為現代文明追本溯源,樹立了文化自信。

相信大家對JayChou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作為現代中國流行音樂的代表人物,周杰倫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在美國,很多黑人將周杰倫與美國著名説唱歌手Jay-Z相提並論,甚至用他的歌來學習中文;更誇張的是在日本,周杰倫《發如雪》的歌詞甚至被編入了漢語教材。而周杰倫的歌詞本身就具有豐富的中國元素,如《青花瓷》《蘭亭序》《東風破》《七里香》等。倘若你上網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在各大網站上均有用西方樂器演奏中國經典民樂的曲譜,例如《二泉映月》的吉他指彈譜、《漁舟唱晚》的鋼琴譜等。

可見,當下的中國音樂在國際上有了更高的地位。這種無可置疑的地位的上升,使我們更有底氣談及文化自信。

聽過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我越發熱愛中國音樂所體現的濃郁的“中國味”。在多元文化中,音樂僅佔一小部分,更不用説中國五千年曆史所流傳下來的各種文化了,它們的精彩絕倫,更值得我們欣賞。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多元文化中找到了民族的文化歸屬感,從而達到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這一點,便是中國音樂最大的成就了吧。

中國音樂在與國際多元風格的音樂切磋中,碰撞出獨一無二、流光溢彩而又熾熱的火花。更令人驚喜的是,我從中發現了一個新穎的角度,理解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只有瞭解了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音樂,才能更好地領略中國音樂的魅力,才能更深切地感受中國音樂的獨特味道。認識事物的正確方法與態度,其本質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唯有這樣,才能不片面,不以偏概全。

中國音樂的魅力,讓我體會到了文化自信,讓我發現了更好地認識事物的角度。想來,中國音樂也可以説是成就極高了。

文化自信高三作文 篇四

一個國家最首要的是它的文化,文化是所有居住在這個國度的人民的價值觀與奮鬥、夢想與期望的總和。要了解一個國家,必須瞭解這個國家的夢想以及那些懷抱夢想的人。

揚·馬特爾《斯蒂芬·哈珀在讀什麼》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底藴的東方古國,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運用他們深厚的文化積澱暈染了歷史上一副一副真實的畫卷,不僅給當今社會的我們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名篇,更是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當時歷史最真實的部分。

從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桀驁不馴,充滿自信;從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高視闊步,氣勢豪邁然而讓我們為之痴迷的,何止是這些古代名人的佳作?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何不透露出在那個封建黑暗的社會裏,人們心中通過沉沉烏雲射出來的一道光?海子的路上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我們難道體會不出其中青春的絕唱?

中國已經踏着豪邁而沉穩的步伐,走過了無數個春秋,在這片土地上,展示出了無數絢麗的風采,譜寫出了無數浪漫的樂章。然而中國的文化,始終是許許多多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

很多的外國人認為中國的文化是神祕的,保守的,難以理解的。但通過這些年來的對外交往,以及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前來中國,他們對中國會逐漸改觀。在2014年英國研究協會的專項報告表明,文化與歷史的吸引力,風土人情與自然風景,城市,藝術,安全感等等這些是眾多國民選擇的重要因素。這些統統都是可以通過新聞報紙,網絡等途徑來獲取的。

但是從中國文化符號的認知現狀來看,外國人對帶有古老中國文化符號的概念認知較多,這些往往是在中國文化宣傳片,中外合作片中出現率較高的,其有着濃厚的中國色彩。可是這樣的中國文化漸漸變成了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以至於現在很多的外國人一提到中國就是熊貓,長城,算盤,絲綢,中醫

而這種的中國文化是未嘗不可的。但是我認為在我們宣傳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進一步讓外國友人來更全面的瞭解我們新時代的中國文化。從傳統文化出發,積極闡釋當代中國的現象與做法,讓更多的外國友人在瞭解到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當代中國的新穎和先進。

然而這些,我們中國已經早就有人在探討以及做出方案了。但是如果要真正深入地瞭解中國文化,就要投入這個環境。就像開頭引用的要了解一個國家,必須瞭解這個國家的夢想以及懷抱夢想的人。我們作為生活在當今新時代的少年,應該主動擔負起祖國的責任,主動在各個方面祖國做奉獻。而不管是對祖國的文化輸出還是祖國與國際上的交往,都需要我們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深遠的目光。因此,要想讓別人瞭解我們的祖國,我們首先要自己瞭解我們的祖國,相信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滿腔熱血,奉公剋己。

文化自信高三作文 篇五

一直覺得古老的畫糖人藝術,在滿足細膩口感的基礎上,不僅體現了西人的畫功之精,更體現了悠久民族文化的自信之美。

與剪紙、泥玩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一般,從明代劉伯温流傳至今的糖人,成了一個民族文化的標誌。而如今現代化的大批量生產對手工工藝品的瘋狂強壓,使得傳統工藝沒有了靈魂,如出一轍,也使得許多國人熱情擁攬進口貨,於是乎,在超市不起眼處經過現代化包裝的“糖人們”黯然失色。

不由得想起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當全世界動畫朝着計算機動畫發展時,他卻堅持用着通鉛筆手繪。“的確,一切都可以靠科技輕鬆解決,可我就是個不喜歡搭順風船的人…”宮崎駿老人臉上那得意的笑容,何嘗不是一種對自身手藝的自信,一種對民族文化的自信?當獨具匠心的製作完成流水線生產,人們自然而然失去了對文化的自信,轉而投入其他民族文化的懷抱。是以,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應成功發展文化自信的阻力,而應為發揚民族文化提供動力。

當然,傳統工藝的自信力的失去只是一個方面,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的思想逐漸趨向於“洋文化”,於是,本土文化理所當然的成為他們眼中的“土文化”,他們不明白緣何昭君青

冢獨向漢,緣何晉文公設寒食節悼念介子推,緣何要“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時代的警鐘敲醒這我們需讓文化自信的號角長鳴,當一個國家失去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就沒有了可以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像如今的印第安人,在被_大半後,剩下的人選擇放棄傳統,接受西方文化,拱手讓出文化自信,最後落了個喪失傳統,西方歧視的不倫不美。

再言四大古文明,埃及空留金字塔供人觀賞,象形文字無人能譯,巴比倫更是灰飛煙滅,印度在殖在傳統中變得“半土半洋”對西方文明亦步亦趨,同時對自身文化不自信地進行錯誤延續,造成現在的國力羸弱,糟粕橫行的局面…而如今的我們身在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和平大國。更是沒有理由喪失文化自信,《大國工匠》、《國家寶藏》為節目將匠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改經匠人們手杖一遍遍摩挲國的歷史文物,鮮活的搬到了熒幕上,渴望喚起國人內心對博大精深文化的感歎。《中國詩詞大會》的滿屏竟傳飛花令,以古典詩詞的璀璨,帶出了國人內心深處的“世外桃源”……

馬英九曾説過:“工程可以使一個國家變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個國家變偉大。”當代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將民族獨有文化薪火相傳,更需要為之注入時代活力,使之在新的土壤裏“別開生面。”

長鳴文化自信的號角,君子任重而道遠,怒以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