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600字【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1W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600字【精彩多篇】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500字 篇一

十五那年,我被迫去參軍。我永遠也忘不了母親在我臨走前的呼喊。戰爭,就這樣無情地分開了我們和諧的一家。在軍隊裏,我只有漫長地等待……等待……

終於,漫長的六十五年過去了。我從一個少年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無情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我真慶幸自己活了下來,想到我終於能夠和家人見面了,我興致勃勃地往老家趕去。

在烈日下,我邁着輕快的步伐走在家鄉的小路上,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擋住了我的路,半晌,他才開口説話:“哎!你不是小時候去參軍了嗎?”我愣了一下,説:“是啊,你是我們鄉里人吧?請問我家還有誰?”他沒説話,這時我發現他眼睛濕潤了。我急匆匆的問:“我家裏還有誰?”他支支吾吾的説:“你向西走,那長滿柏樹、松樹,有很多墳墓的地方便是你家。”一瞬間我猶如五雷轟頂,等緩過氣來,絕望的我緩緩走到家門口,我慢慢推開已經附滿青苔的木門。“嗖”的一聲,一隻野兔從以前的狗洞裏鑽進來了,“咕咕……”一隻野雞從房樑上飛了下來,曾經伴隨我十五年的井已經乾枯,上面長滿了野葵花;庭院中長了許許多多的野谷,推開我房間的門,一股沖鼻的黴臭味湧進了我的鼻子,屋子裏佈滿了蜘蛛網……

我採了一些葵花和野谷煮粥,那粥不一會兒就做好了,把那碗粥端在手上,不知道給誰喝。

我含着老淚走出家門,跪在一個個墳墓旁,向東望去,不禁淚如雨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十五從軍徵》改寫 篇二

我是李四,十五歲時我帶着一身陽剛之氣服從兵役,保家衞國,而今滿頭白霜的我冒了秋涼,回來相隔三千餘里,別了六十餘年的故鄉。

啊!這早已不是我六十餘年所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從未如此荒涼!它雖不算富饒,卻也讓全村子解決温飽,勉強度日。而今滿眼枯木、人煙稀少,已是如此蕭條!村道上路過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愁容滿面。我連忙跑過去向老人打聽家中狀況,不成想這竟是我幼年時的玩伴張三!這也不是我記憶中的張三了!他褪去了幼時的純真自然,木偶般的臉上寫滿了生活的苦澀。他也認出了我,滿眼濁淚,顫抖着脣,抬起木杆般的手臂,指向一個破舊的房屋,早已被雜草和立起的墳墓包圍。

歲月從不繞道,懷念落幕已物是人非。我雖早有預料,卻仍綠色作文網紅了眼眶。

抬腳、跨步。邁過自家門檻,只見幾隻灰溜溜的兔子從狗洞鑽過,野雞也從房樑上飛過。野生的穀子、葵菜遍地都是,已然一副久無人住的樣子。我拾起柴火用野谷做飯,想起之前母親在爐火前燒飯,縫衣的樣子,一切擺設仍那麼熟悉,只是人不在了!飯熟得很快,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滿滿一鍋的米飯,我又該去和誰分享?

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

我緩緩走出家門,望向空蕩蕩的東方,幾隻燕兒南飛,劃過枯黃的天。

物是人非事事休休,欲語淚先流。淚落沾衣,既是脆弱的宣泄,也是堅韌的自強,更上家人已故的悲哀、無奈與惆悵。願留在衣衫上滿滿的淚,換來的是明日的安寧與燦爛!戰爭啊戰爭,人民不要戰爭!要團圓和幸福,要世事的圓滿。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500字 篇三

十五歲那年,我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親人,走向那無情的戰場。到了如今我八十多歲了,才能回到我朝思暮想的家鄉,與離別已久的父母姐妹團聚,懷着這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踏上了歸途。

經過長途跋涉,我終於回到了家鄉,六十五年過去了,我的家在哪裏我都忘記了,在路上我偶然遇到鄉里的鄉親,於是我就試着問他家裏的情況:“好久不見啊,近日可好?我家中有誰在家?”這位老鄉可能還認得我,無奈地指着我家:“遠遠望去,那就是你的家,那已經變成松柏摻雜的一塊墓地了……”説完,他長歎一聲,離我遠去。我順着老鄉指的方向,找到了我的家。來到家門口,我看到了一篇極其荒涼的景象:一羣活蹦亂跳的野兔正在曾經的狗洞裏安了家;一羣野雞飛到了我家的房樑上;院子裏雜草叢生,長滿了野谷;水井邊上也長滿了野葵。我心想:這真的是我昔日與家人居住的住宅嗎?我採集院子裏的野谷用來做飯,摘了幾棵野葵用來做羹。飯菜不一會兒就熟了,但是我不知道要與誰一起享用這“美味”。走出門外,望着東邊的樹林,一股悲傷的感覺湧上心頭,不知不覺,我的衣裳已經被淚水打濕了……

夕陽西下,晚霞像一塊巨大無比的血塊在天地間凝結。整個村莊死了似的沉靜,聽不見母親的呼喚,聽不見戰馬的喧囂,只聽見我心中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只聽見我未能對父母盡孝的懊惱,只聽見我對戰爭,對朝廷的兵役制度的詛咒!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500字 篇四

我執教的《十五從軍徵》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戰多年回到家鄉,看到家中一片淒涼的情景。反映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控訴及對和平的嚮往。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發現自己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學生能夠切實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尋找原因,是教師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設了條件,給予了充足的機會,教給了方法。主要表現在:

1初讀詩歌后讓學生用學過的方法自己解決字音問題。

2 理解詞義時,先讓學生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然後嘗試着自己解決,最後記下自己解決不了的師生共同解決。

3 為學生創設了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大膽地進行想象。如:讓學生想象老人征戰幾十年的戎馬生涯,體會服役時間久。讓學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個村子的淒涼。讓學生想象老人一邊做飯,一邊會想些什麼,體會老人此時絕望的心情。

4、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理解了詩的意思,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5、在想象的基礎上對學生又進行了拓展訓練,進行片段寫作。

教學中所顯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與學生沒有完全融在一起,交流不是很默契。仍然對學生已有知識水平,思維習慣掌握的不透,使有些課堂預設效果不佳。這時,我切身地理解了我們在教學中為什麼要備學生,所有的借鑑都要與自己的學生實際結合起來,適合自己學生的才是最好的。當堂應達到背誦全詩的任務沒有落實,課堂環節不太緊湊是我最大的弱點,以後還需不斷研究。

從軍徵改寫作文 篇五

有一個偏僻的小巷,小巷深處有一個蕭索破敗的小院,小院裏面有一位面如死灰的老者,老者衣衫襤褸,煮着飯和湯,像是思索着什麼,野雞從他的頭頂飛過,一時竟顯得有些淒涼。

在一個春天,一個偏遠的村落裏,朝廷前來徵兵,一個未滿十五歲風華正茂的小孩兒也不幸被抓走,在哭泣聲中與家人分別,被帶到戰場。

被帶到戰場後,他向城下望去,土地上殘留的血色被陽光照的閃閃發亮,正應了那句“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剛被抓來參軍的他不禁心裏一顫,不知還能否與家人相見。

不久,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悠長的號角聲,士兵傳來戰報,敵軍若黑雲一般兵臨城下,將軍下達命令迎敵,他無奈的披上戰甲,拿上兵器,只好硬着頭皮衝上戰場,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首戰告捷。

戰後他坐在城牆之上,看着眼前這哀鴻遍野、馬革裹屍的鮮紅的土地,聽着城下人們對戰死之人的哭喊聲,觸目傷懷,不禁又想起他的家人,有他的父母,他的哥哥,和他熟悉的家,使他落下了一顆顆豆大的淚珠,陽光照在上面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打濕了衣襟,可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只是空想罷了。

昔日與家人温馨的場面歷歷在目,可又觸之不及,只得長歎一聲。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征戰復征戰,轉眼間,八十有餘滿臉滄桑的老兵終於又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依稀還記得家的位置,問路過的老鄉説:“我的家裏還有誰在啊?”遠遠望去,看見自己家的院子裏的墳墓一個挨着一個,可能是想明白了。

走進自家傷痕累累的院子,雜草叢生,兔子、野雞肆無忌憚的穿梭在院子之中,老兵摘了些穀子和葵葉,做起了湯飯,思緒了許久,一飲而盡。老兵慢悠悠的走出了門,向東面望去,又一次流下了可悲的淚,淚水又一次無情的打濕了老兵的戰衣。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500字 篇六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十五從軍徵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站在門前,望向東方,老淚縱橫,濕透衣衫。他怔住了。

他曾經是一個青年,或許英俊,或許力壯。可就在他十五歲時,他被兵役附身了——他那時根本不知道即將開始長達六十五年的征戰,他或許報效了國家,或許立下了戰功,但是他原本不希望成為現在這樣。終於,他到了退伍的年齡,惡魔也不必繼續糾纏他了,兵役制度去找其它年輕人了。他欣喜若狂,夢寐以求,朝思暮想的還鄉之願終被釋放了。

他激動地回家,在路上碰到了一個鄉下鄰居,懷着迫切的神情問他:“我家裏還有誰?”他希望家裏滿是家人熱情地迎接自己,這是一個士兵最基本的“回報”。

一句話,他最後的希望破滅了。“遠遠望去則是你的家,松柏之中一片墳墓。”以前,他是一個可憐的人,而現在,他則是一個悽慘的人。

他望着破爛不堪的房子,看見野兔子從狗洞進入,野雞在房樑上飛,中庭長出了野谷,井邊繁衍了野葵。他捋些野谷做飯,又捋些野葵做湯。湯和飯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

他望着東方,哭了。這位悲涼、悽慘的老人哭的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他的處境,更不是兵役制度,他哭的,是這個不人道,黑暗的社會。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500字 篇七

曾經,輾轉流離,南征北戰;曾經,刀山劍海,風餐露宿。看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曾經那個充滿朝氣的少年已不依然,但盼望歸家的念頭一直未變。天天等,日日盼,盼到雙鬢髮白,終可如願以償。

秋風蕭瑟,落葉無聲,60多年間,多少神勇威武的將領死在戰場上,多少朝暮相處的戰友倒在血泊中,多少次我與死神擦肩而過,多少次在夢裏與家人團聚。而今,盼望幾十年的願望終未落空,總算可以遠離硝煙,回家養老了。

走在鄉間小路,巧遇我兒時的玩伴:“啊!你是……多少年不見了……”從他看我的眼神中,我不免看出一絲憐憫,對我嗎?改寫十五從軍徵,聊罷,我帶着萬分激動的心情踏進家門,而眼前的景象頓時淹沒了我所有的喜悦:墳墓相連,松柏混雜,院牆倒塌,稻草滿地,大概是聽到陌生人的腳步聲,幾隻野兔從狗洞裏竄了出來,野雞胡亂拍打着翅膀飛上房樑,濺起一陣陣灰塵,庭院裏滿是野生穀子,曾經的那口老井——我們全家人的生命之源,周圍也生滿了葵菜,我的淚水霎那間湧出了眼眶,原本祥和安樂的家園竟變得如此頹唐,這就是我的家?

從院內弄來些野谷野菜,架起火爐,煮飯充飢。飯熟,坐在桌旁,竟如此悽清,回想曾經,一大家人圍着一張小木桌,邊吃飯邊談笑,其樂融融。而今,木桌依舊,而我的家人都已離我而去,周圍死一般的寂靜,無離家之時親人的呼喚,亦無征戰之際戰馬的嘶鳴。

夕陽西下,院內那棵陪我兒時成長的果樹已漸凋零,而我也將隨着那樹上最後一片葉子的凋落飄然而去。

從軍徵改寫作文 篇八

在寒風凜冽的小道上,四周雜草叢生,凝重的空氣中充滿了淒涼與昏暗。一隻沉重的腳踏上了歸途。路旁荒無人煙,惟有一隻烏鴉不停地哀叫。

自從十五歲被迫參軍,直到八十歲才得且退役還鄉。在漫長的歲月裏,我經歷了驚駭世俗的大戰,置身於血雨腥風中,我曾一次次與死亡擦肩而過。如今迴歸故里,我急切地想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

不知走了多久,眺望前方,生機勃勃的村莊怎會這樣死氣沉沉?我愕然了,我似乎被噎住了説不出話來。迎面走來一個老鄉,我拄着枴杖向他走去,氣喘吁吁的我急忙問道:“老鄉,請問我的家人是否還健在?”他搖了搖頭,説:“那個墳墓眾多的地方就是你的家。”説罷,我那顆滿懷激動與期待的心片刻間涼了半截,如同被一陣席捲而來的狂風吹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知又過了多久才回到家中,更不知家早已破舊不堪。

來到院子中,我發現四處雜草叢生,水井邊也長滿了野葵。難道這是我朝思慕想的家嗎?荒涼的院子使我驚訝。我採集院中的野谷用來做飯,野菜用來做湯,熊熊烈火燃起,飯不一會兒就熟了,但我卻不知能與誰同享。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時的家是多麼幸福,多麼美好。如今,只有我一人站在院子中,聽着寒風“呼呼”的從我身邊劃過的聲音。

走出門來,向東方望去,戰火不再蔓延,喧囂不復存在,只留下了不可抹去的記憶。眼前漸漸灰暗。心如刀絞,悲從心來,淚水像一顆豆子那般大,從臉頰滑落,沾濕了我的衣衫。

凜冽的寒風吹來,吹走了希望,留下的,也只有絕望,悔恨和不盡的淒涼與悲傷。

改寫《十五從軍徵》作文 篇九

一個剛剛年滿15歲的少年被徵去參軍打仗了。經過65年茫茫的漫長征戰,大難不死的他從15歲的少年變成了80歲的老人。

他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雖説兵役期長了點,但有命在,已經很幸運了,應該高興啊。他拄着枴杖,懷着興奮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每每遇到鄉里的人,便趕緊詢問自己的妻子兒女,兄弟姐妹的狀況,許多年輕的。鄉里人不知道他是誰?年長的略微能辨認出他來,告知家中的情況……從遠處看自己的家,家中都是松柏、墳墓,野草叢生,老人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到了家,他才發現自己的家早已變成野兔、山雞、雜草、飛鳥的窩巢,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有的只是老人那顆淒涼、孤獨的心。庭院、井上長滿了穀物和野葵菜。老人把穀物的殼搗掉做成飯,採下葵菜做成湯。飯菜做熟了,卻不知道還能與誰分享。老人的心涼了,他難受極了,哪裏還吃得下一口飯菜?只好茫然而絕望地向東方看去,默默地流淚……戰爭啊戰爭,你可知道你給多少人帶來了家破人亡的悲慘命運?你可知道你讓多少人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讓多少孩子不但上不了學,還成了孤兒?你可知道你讓多少人走上了不歸之路?你又怎麼能知道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戰爭啊,不要還以為佔有就等於幸福!人們啊,不要再拿生命當兒戲!

戰爭,你給人們帶來的太多了——你教會了人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你教會了人們要以大局為重;但同時,你也教會了人們自私,爭搶,痛苦,不甘心和不滿足、總想擁有的野心!我希望中國永遠不會有戰爭;我希望世界永遠不再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