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與法治同行精品作文【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5W

與法治同行精品作文【精彩多篇】

與法同行徵文 篇一

法治兩個字並不陌生,但總覺得離自己很遠,隨着“六五”普法的到來,通過觀看法治節目,瀏覽普法網站,學習法律知識,我逐漸認識到,法治滲透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將法治銘記於心,普法從小事做起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陽光。

據調查資料顯示:一些青少年不懂法,不知不覺地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的情況屢見不鮮。近幾年青少年犯罪數已佔全國刑事總數的70%以上……而下面的一則案例,更是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17歲少年小新為了偷錢上網,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閉上雙眼,我彷彿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爺爺奶奶,痛苦後悔的小新,睜開雙眼,我們必須認識到,釀成這一悲劇的背後是法制意識的淡薄,是普法建設的漏洞。培育法治精神,弘揚法治文化已成為當務之急。

法律首先應該被理解為是一個公約,一個如何建立秩序的社會公約,所以即使位高權重,也不能違反法律。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守法的典範。有一次,總理去開會,在路上,司機違反了交通規則,交警批評司機卻耽誤了總理開會的時間。同車去的幹部想和交警交涉,總理嚴厲制止説:“這怎麼行?交通規則是政府頒佈的,政府總理應該帶頭遵守。總理不遵守,就是帶頭破壞制度”。總理的一番話另人深思。

那麼,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是法治宣傳教育對象的重要部分,更應該肩負起這份光榮而又莊嚴的責任。

馬克思説:“我們必須遵守組織的規矩,否則一切都將陷入污泥中。”所以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是普法精神的重要體現。過馬路走斑馬線,遵守交通信號燈,接受普法材料,宣傳法律知識,凡此種種身邊事,我們又是否認真去做?高樓大廈總是一磚一瓦砌成,浩瀚大海皆由百川彙集。法治的細節,猶如水中之沙,不管怎樣隨波逐流,總歸會沉下來,其中的一些還會落進蚌肉中,飽飲日月的精華,變成奪目的珍珠。實施普法行動也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重視量的積累,學會優化結構,不失時機促成飛躍。

試想人人都能首先提升自己,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人人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人民羣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將法治銘記於心,普法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共同努力“弘揚法治文化,共建法治”!

與法同行作文 篇二

俗話説:“化悲痛為法律,讓法律與我同行。”在有些人眼中,法律恐怕只是一種外來的約束,立法似乎與普通百姓沒有什麼聯繫。處於不幸之中的人們更難以在經濟賠償與精神撫慰之外,想到法律問題。事實上,法律本身就是個人社會生活的準繩,維繫着我們的生命,安全和權利。當每個公民都懷着強烈的信念來鍛鑄法律的時候,法律就不再是一股束溥自己的繩索,而成為我們自己對生命與權利的保障。

身邊的法律真是多得狠,比如,曾經有一位老太太因兒子不養老而將兒子告上法庭,經法院講解後,最終判兒子不養老的罪名,多照顧老人,如違抗法律命令將會遭到法律的制裁。

一個月前,電視裏報道了劍橋郡一個農場主呼提高酒後駕車的法律責任的新聞。這個農場主19歲的獨生子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後,因乘坐同學酒駕的汽車發生事故而不幸身亡。悲痛欲絕的父親在掩埋了兒子的屍體後,因乘坐同學酒後駕駛的汽車發生事故而不幸身亡。踏上了修改法律的漫漫征程。説起“漫漫”,是因為這位父親所主張的不僅是提高酒後駕車事故者的法律責任,更擴展到酒後搭載其他乘客也同時需要承擔嚴格的法律責任。儘管如此,人們依然對這位父親投來敬佩的目光,為他所做的已經超越了個人的哀思,而是追求對他人生命的更大程度的保障。

關於《兒童權力公約》,兒童的通信不受任意和非法干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能讓我們兒童也有美好的社會生活。

通過這些法律問題,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唱的小兒歌,過馬路,也要明,一路縱隊靠右行,想靠近,早避身,舉手行禮表深情。法律有法才有依,共建和諧地球,做好你我他。

還在等什麼?趕會攜起手來,與法同行,共建和諧家園!

與法同行作文 篇三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和保護,併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由於社會環境複雜,存在着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青少年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15歲的始興縣花季少年,學習優異,屢受表揚。家境也不貧寒。但在短短的兩個月裏,盜竊摩托車8輛。將所得的賬款全部用於上網,後被民警發現,方知他將賬款全部用於“地下城與勇士”這一個虛幻的網絡遊戲中。

雖然這個花季少年未滿18週歲,可以減少一些刑期。但是這個孩子已經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給孩子的生活蒙上了很大的陰影。

讀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也受益了呢?遵守法律、做一個合法公民,要用行動去證明:

1、嚴格要求自己,在校遵守法律法則,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樹立法律意識,學習用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提高識別是非能力,學會拒絕不良誘惑,許多青少年因為法制觀念不強,抵禦誘惑能力差,最終誤入歧途,悔之晚矣。我們要以此為戒,讓那一些些觸目驚心的畫面離我們遠去。

21世紀——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不可忽視法律——因為它的存在,我們的社會秩序才更加井然有序;因為它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更加自由;因為它的存在,我們攀登的腳步才更加堅實。

與法同行徵文 篇四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新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我們在法治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國家十分關注我們的成長。並頒佈了許多法律保護我們。

提起法律,往往給人一種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為。但法律則最權威。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變得秩序井然,我們的權力才得到了切實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給我們帶來的一切。未成年人更應該這樣。

《未成年人保護法》就是專門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法律武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法律保護我們的實力。

1994年春,13歲的國小生小風自創了一首歌詞,參加當年的“全國少兒歌詞徵集活動”這首歌詞由於新穎富有感情而被評為特別獎。然而,小風並未收到後將通知書。進過調查發現,是複評中國小教師李某何其學生張某做了手腳。小風知情後以侵犯自己著作權為由將他們告上了人民法院,經審理小風獲勝,獲得了1700元的經濟賠償。同時要回了獲獎證書。

小風用了法律知識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值得我們學習。

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由於我們的社會經驗不足卻自我感覺是大人了,喜歡獨來獨往,有些學生喜歡拉幫結派,重感情,講義氣無法無天,沒有學生樣。喜歡先動手,後動腦。事後無反應,待冷靜後見出了大禍才驚慌失措、後悔不已。大家不要認為我在這危言聳聽,現實生活中就有這樣的實力:

小王是某國小五年級學生,成績優秀,是班幹部。有一次考試,他考得特別好,爸爸獎勵他10元錢。小王與同學商議怎樣花這些錢時,有人提議去遊戲廳,沒想到就這麼一次,小王就被遊戲迷住了,學習時間越來越少,視力逐漸下降。父母給的零用錢不夠,他竟鋌而走險,乾脆去偷。從家裏偷到學校,從學校偷到社會。一次他被收銀員發現後,為了不被抓,居然用啤酒瓶砸向頭部,使之當場死亡。

因痴迷遊戲而喪失人性,由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淪落為一個殺人兇手,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事情。我們用法律來約束自己,是自己避免犯錯誤。這樣,我們就做到了與法同行。要不將來成為一個法盲,那可就慘了。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人性的光輝與醜惡交織在一起,影響着每一個人。願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樑之才。

與法同行徵文 篇五

在我國古代,“法”寫作“”,《説文解字》中稱,“法,刑也。平之如水,從水;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D”,“獸也,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象形從豸”。“律”,《説文解字》則解釋為,“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調音律的工具。從法的古體寫法,反映了我們民族對法的理解和盼望,對法律公平的追求。

説到法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制社會裏,也是因為法律法規,才得以讓我們的生活如此安定、和諧。不要認為法律離我們很遠,其實不然,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走在馬路上,我們當然要遵守交通規則。無數個血淋淋的交通故事,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這是對每位司機提出的忠告。“寧等三分,不搶一秒”,這是對每位行人發出的警言。新交通法規實施後,更好地保障了大眾的出行安全,有力地改善了交通秩序,“紅燈停,綠燈行”,這一安全的交通信號指示不僅在廣大駕車人員的腦海裏銘刻了深深的印象,而且廣大市民也銘記在心。

法律也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記得有一次,媽媽幫我買了一雙鞋,可是剛穿一天,鞋子上的飾品就掉了裂開了一條口。媽媽要去換,我説:“算了吧,反正還能穿,省得換沒換到,反而弄得不高興。”媽媽説:“怎麼能算了呢?一雙新鞋,幾百塊錢呢,才穿了兩天,這怎麼行呢?”於是媽媽理直氣壯地找到商家,搬出了一系列法律條例,那老闆自知理虧,同時也為了不影響生意,給我換了一雙新的。通過這件事,我深刻地體會到,當消費者合法權益遭受非法侵害時不應該忍氣吞聲、自認倒黴,而是應該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

與法同行徵文 篇六

我認為,沒有道德的土壤不會開出文明的花。這一點從先秦聖賢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也可得到印證。法治,對於維繫一個社會的正常發展與鞏固國家的安定團結是至關重要的,可謂“無法不成國”。

治法猶如治軍。在古代,一名優秀的將領的評價標準並不是武藝多麼精湛,功勛多麼卓著。真正的良將在於令行禁止,治軍嚴明。法治也是這般。一個國家的法度不能只是空紙一張,法律承擔着維護與威懾的作用。威懾的對象囊括了這個國家的一切,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有多超凡的貢獻,只要逾越了法律的紅線,統統嚴懲不貸。也唯有如此,才能體現法律的威嚴神聖,才能使得世間真正太平、和諧。

治法猶如治水,水患氾濫的原因在於淤泥阻塞,一味的防堵是決然不可取的,惟有疏通方可奏效。法,疏導的是人心的淤泥。罪後的懺悔永遠比不上罪前的悔悟來的珍貴。法,用一個規範嚴法告訴世人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人們領悟了,便自然會自覺的來敬法、護法、守法。

治法猶如治病,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情。一種醫術再精妙神奇,那也只是對一類疾病。病萬變,藥亦萬變。醫術要隨着病症的改變而改變,方是良醫之道。法律不能一塵不變,如今的時代是發展的,發展速度也可謂一日千里。如此一來便也帶來了許多新的社會矛盾,用老辦法來對付新的問題嗎?這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法律也應跟上潮流,唯有把住時代的脈,才能知道病因的根結何在,才能相應的施行手段,從而使社會安泰和諧。

法治是一個國家的基石。我們都瞭解有了穩定的基石,樓屋才能變得穩固。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只有全心全意的支持,國家才會穩固。試想一下,一個缺乏法律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發展滯後、道德淪喪、人心漸失……一個國家如果淪落至此,那麼,這個社會離崩潰也不遠了。

我們都是活在法律當下。基石不穩,輕則搖晃,重則倒塌,“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法,是一個國家永遠的重心。跟隨法治,義不容辭!

與法同行作文 篇七

自古有云:“國,無法則亂,民,無法則貧。”

當我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走在馬路上,你是否留意過路口的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這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

有人過馬路不走人行道;在路口看見紅燈想就走就走;自行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與機動車較量了起來······讓人看了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應好好珍惜。”但為圖方便,有多少人在馬路中橫跨鐵欄,穿越馬路,這是冒着生命危險換來的方便嗎?

這個星期,正好輪到我們班在學校裏值日,我們發現了許多違反校規的同學,他們有的不穿校服,有的打打鬧鬧,午休時間還強行闖入校門······

再説上個月發生的貨車司機強行衝卡事件吧。11月19日凌晨,在水官高速收費站,4輛貨櫃車拒繳過路費,連續衝卡,最後一輛帶着拖掛的貨櫃車還沒駛出安全島就急轉彎,尾部的拖掛勐然撞向收費亭,連收費亭裏坐着的工作人員都被撞翻!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右手骨折。

那些貨車司機們,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後果。

犯錯誤是每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所以要用法律來約束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要遵守法制,決不能知法犯法,不能存有僥倖心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與法同行,讓我們懂得歲月的短暫,生命的寶貴;與法同行,讓我們擺脱衝動和魯莽,擁有理智和穩重;與法同行,讓我們擁有燦爛輝煌的明天。

與法同行作文 篇八

——讀《普法教育讀本》有感

學法,知可為而不可為;用法,行應為而勿妄為。法律已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是我們建設幸福安康生活的前提和保障。我閲讀了這本《普法教育度讀本》從中受益匪淺。

打開這本圖文並茂的書籍,我一下子就被這生動形象的插圖,貼近生活的事例和細緻深入的講解吸引住了。細讀之後,我才發現這本讀物的意義不僅只在如此。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名族的希望,我們理應健康的成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但是,由於缺乏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談薄等原因,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朵朵美麗的青春之花就在黯淡無光中萎然凋謝,為了最大限度地讓青少年保護自身健康成長,讓人文花朵更加美麗的盛開,我們青少年就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加強法制觀念。這本普法教育讀本就是一本藴含了豐富法律知識的書籍,它把我們領入了法律的殿堂,它告訴我們,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人性的光輝與醜惡交織在一起,影響着每一個人。它教會我們去共同唱響一曲遵紀樂曲,傳達一脈思法情,做一個法律忠實的守護者和?I衞者。

青少年的生活充滿了七色陽光,然而即便是在陽光普照的時候,也難免出現短暫的陰雲。成長中的少年,難免還有一些揮之不去的煩惱。而法律,維護了我們的權利,讓我們具有了獨立的人格。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這些看似嚴明,生硬的法律,其實無不貼近我們的生活,無不充滿了那暖暖的法律之愛。

康德説過: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着心靈:我頭頂上的燦爛的星空,和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律。一本讀本,一些案例,但足以濺起我心靈的漣漪,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與法同行徵文 篇九

德國法哲學家加達默爾的《詮釋學與歷史主義》中指出:“歷史的聯繫最終必須被理解成意義聯繫,這種意義聯繫從根本上就超越了個體的體驗領域。”就是説明了法律既是人類之間及其與對象意義聯繫的圖式和符號象徵,也是其意義聯繫本身。

我在中學時就有接觸過許多中外法學家的著作。如意大利桑德羅`斯奇巴尼的《正義和法》,美國德沃金的《法律帝國》,德國法哲學家加達默的《真理和方法》等。剛開始接觸法律書籍時,的確十分納悶,自己根本不懂法律的深層含義。但是,慢慢地,時間久了,就和法學家們走到了一起,那就是追求自由。法國法學家孟德斯鳩的著作《論法的精神》就深刻地談到這一點,他説:“自由和自治是人們之間以及人與對象之間更好地交往行動的條件和手段,因此,人類不能拒絕交往行動,就同樣不能拒絕法律。”

近代以來,人類對價值追求的六大現象可以總結為:法治,自由,正義,民主,人權,博愛。但是,無論古代還是現在,人們都沒有能力拒絕在法律之下行動交往。從這一點,人類歷史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魚目混珠的情形。如孔子云:“苛政猛於虎!”英國柏克《在布裏斯托爾的演講》中説到:“壞法律不啻為最殘酷的暴政!”正是因為如此,歷史上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法學家,他們理智地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法律,擴大法律在組織人類社會交往中的作用,甚至以法律為人類存在的意義。

如是,法律對一個國家是相當重要的。沒有法律便沒有秩序。我們要感謝歷史上這些法學家的出現,才讓我們這個世界越來越和諧,人類的秩序愈來愈規範化。我們透過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可以知道,法律是在實踐中與人們的生活關係------交往行動關係找出法律規範的過程。在法律的發展歷史看,法律是人類生生不息,有序生活,自由交往的必須要素和永恆守護者。

法律是人類理性的選擇,也是人類文明的最主要的載體之一。我們的法律在不斷髮展和完善。在世界這個自由的平台,只要我們多關注法律,多問幾個為什麼,大膽設想,相信永遠沒有獨斷的真理。與法同行,我們的未來將變得更加和平美好!

與法同行徵文 篇十

有一種武器,摸不到看不着,卻永遠站在正義的一方,保護弱者,那就是法律。我們每個人都接受着法律公正的保護,同時也接受法律嚴明的監督。當你有利益衝突時,它讓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在你遭受不幸時,它向你伸出温暖的雙手;當你面臨危難時,它挺身而出,為你排憂解難;當你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時,它永遠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向。《普法教育讀本》這本書讓我受益無窮,它是我的法律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法律的知識。

這本書以青少年三個主要成長環境即家庭、學校、社會為背景,向我們傳授了自我保護、遠離違法犯罪的法律和生活常識。書中講到許多有關未成年身上發生不幸事件的案例,有青少年犯罪的,也有青少年受到別人傷害的,從中讓我們瞭解一些基本法律知識、與學校有關的學生權利,以及預防犯法、犯罪和被害的知識。書上還告訴我們: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都要記得法律的保護和約束。法律保護我們的人身安全和安寧生活的同時,也約束我們衝動犯錯或者無知觸法。

我國學生羣體中存在着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在我的身邊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我村的王某在國小讀書時,時常拿別的小東西,經老師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甚至發展到參與搶劫,以致被抓進了牢房,他的父親整天唉聲歎氣,母親則整天以淚洗面,而他自己則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在牢房中度過美好的青春年華。看來觸犯法律不僅僅是要被抓起來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會給他人和家人帶來傷害,讓自己走向深淵。

韓非子曾説過:“活敗則國亂。”可見假如沒有法律,人們的生命財產就受到嚴重威脅;如果沒有法律,犯罪分子會日益猖獗;如果沒有法律,假冒偽劣產品就會充斥大街小巷……那時的社會將是一片混亂。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用法律治理國家是最好的治國方法。

讓我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一起與法同行,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小公民。同時我們也還要以自己遵紀守法的言行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蔘與到學法守法知法的隊伍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家重視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減少法盲對社會的犯罪危害,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讓我們與法同行,讓法律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