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香港迴歸25週年徵文新版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紀念香港迴歸25週年徵文新版多篇

慶香港迴歸25週年感悟 篇一

血濃於水、同氣連枝,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25年前,香港迴歸,步入同國家共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大道。迴歸後,香港同祖國內地的聯繫更加緊密,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今天,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活力香港朝氣蓬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25年間,世界形勢瞬息萬變、波譎雲詭,但祖國的支持始終未變。從抵禦亞洲金融風暴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從抗擊非典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每當香港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祖國都有求必應、果斷幫助,幫其化解問題、渡過難關。

“‘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祖國強大了,香港抵禦風浪、戰勝挑戰的底氣更足了,探索發展新路向、尋找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的機遇更多了。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港珠澳大橋,支持香港機場建設第三跑道,加強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祖國一直為香港保駕護航。

“祖國日益繁榮昌盛,不僅是香港抵禦風浪、戰勝挑戰的底氣所在,也是香港探索發展新路向、尋找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的機遇所在。”依託祖國的強大支持,今日香港關山飛渡、行穩致遠。這是對“一國兩制”生命力、創新力的最生動詮釋。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不僅保持原有特色和自身優勢,更鏈接了祖國內地的優質資源,搭乘上發展“快車”,提高了參與度,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這是新時代中國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充分彰顯,是新時代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有力證明。

新徵程前景廣闊,新時代大有可為。香港要繼續充分發揮獨特優勢,順時而為、乘勢而上,登高望遠、聚力發展。一方面,要找準自己角色,校準自身定位,發揮特長,持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另一方面,要更加主動融入大灣區建設等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抓住內地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深化經貿、科創合作關係,深化並擴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不斷開發新的增長點,促進本地創新創業,實現長遠發展。

強大的祖國,是香港最堅實的依靠;祖國的強大,也需要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奮鬥。香港背靠祖國,受益於國家發展,也要致力於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香港各界人士要弘揚愛國愛港傳統,繼續積極投身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在“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和“前海方案”等重點規劃建設中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共享偉大榮光,共擔歷史責任。在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的打拼中,背靠祖國的支持,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站在新的起點上,具有強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廣大香港同胞,一定會同全國人民一道,矢志不渝、砥礪奮進,續寫新時代香江傳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新力量。

慶香港迴歸25週年感悟 篇二

25年前的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親的懷抱,從此開啟了香港發展的新時代。25年來,香港的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在香港經歷金融風暴、SARS、新冠疫情、激進分子擾亂社會秩序等風雨考驗時,每一次危機關頭,祖國都全力相助。25年來,香港與內地守望相助。在1998年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香港各界都送來真摯的問候與幫助。正如香港區旗上的紫荊花,五片花瓣中各有一顆紅色五角星,寓意香港與祖國密不可分,也體現了香港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的景象。如今25年已過去,香港,這顆祖**親懷抱中的美麗明珠,日益綻放出更加瑰麗的光芒。她用無可爭辯的事實告訴世界,“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創舉,已創造了人類政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蹟”,已獲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功。

紀念香港迴歸25週年徵文 篇三

今天是二零二二年四月七日,晴天,下午叁時半,這天的課完畢了,我鬆了一口氣,就把握好這個下午把文章寫好吧!事塬於前幾天我看到學校的通告,徵文有關慶祝香港迴歸二十五週年,希望瞭解香港學生在內地求學的情況和體會。於是我就鼓起勇氣,要寫好這篇文章。

時光飛逝不經不覺我在深圳讀書已經兩年的時間了,回想起當初我在香港的養老院是一位保健員,我的工作是協助護士照顧需要護理的長者,如洗傷口、鼻管餵飼、執派藥物、外用藥物、監察長者們的身體健康情況等等……以上是我日常的工作。本人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心想自己還年輕應該要努力有為,為了前途我打算再進修希望進升為護士成為一個更加有能的人。可是在種種的塬因之下以我的條件想成為護士並不容易,加上在香港修讀護理專業的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學位並不多,學費貴。當時這件事確實令我感到灰心,但最後我還是想開了,我收搭好心情重新出發。

下定決心隻身毅然從香港到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修讀護理系,為了理想而奮鬥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從入學至今我一直都刻苦用功努力學習。儘管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小就在香港接受教育,來到了國內用的是簡體字説的是普通話,説真的起初是有點不習慣,但通過自身努力多看多説跟同學多交流還是把障礙克服過來,現在我能夠説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了,這可能跟我是完美主義者有關吧。使我的學習一年比一年進步,得到了港澳台辦的獎學金,前一陣子還參加了實習醫院的面試,我很興幸得到了深圳香港大學醫院的實習取錄,再過幾個月我就要下臨牀實習了,我告訴我自己要用盡全力做到最好。

然而我身邊都有很多朋友疑問我為何選擇來內地上大學?事實上香港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所大學,每年提供的名額很有限,競爭非常激烈。我經過深思熟慮後,抱有開放的態度到內地接受教育,其實都不失為一個好的出路。另外,香港學生在內地求學可謂「相當省錢」,我叁年大學的費用相當於香港上大學一年的花銷。

這一段日子我確實獲益良多,以下是我對我大學生活的定位:「回國領略不同的文化,學習共融,發揮所長,令自己不斷進步。亅這便是我回國學習之後,所體悟到的。回想起從前我在香港學習是多麼的幸福,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多元化的教育配套,受西化環境影響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老師和同學之間有着良好的互動;到國內學習以後,我對兩地在學習之間的差距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又認為兩地的學習氣氛很不一樣,但肯定的是內地同學對學習的專注整體比香港學生強得多而且他們一般都顯得比較獨立。相對內地高校中各省優秀的學生,我們香港免試生感到壓力是從四面八方襲來的,在這種環境中,我必須更加用功修補不足,迫使自己努力學習,努力拉近與內地同學的距離,做到精益求精。

雖然學習上的壓力加重,而我又是一名工讀生,有時難免會感到身心疲倦,但同學們對我的真心和老師的關懷體諒確實讓我心感温暖,融化了我,變得入鄉隨俗。讓我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和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擴闊了我的生活圈子。

不經不覺香港迴歸二十五週年了,我們的祖國不斷急劇進步,同時創造了很多不同的機會給我們,我懷着廣闊的胸襟接受新思維,和大家攜手合作,希望我們的國家變得愈來愈美好。雖然我是微不足道的,但我會努力不懈學習裝備好自己,勇於接受挑戰和創新,承諾做一名好護士,為國家社會服務作出貢獻。

另一方面,我眼見有部份香港人與祖國意見分歧,香港社會內部甚至出現撕裂,令我感到心疼,我作為接受西方思想衝擊的香港人而且又是在內地就學的人,我感受很多;我認為我們應該無分彼此,大家都是中國人:「應要學習共融,要團結起來,以中庸之道處世,此為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亅,我們應該抱有正確價值觀互相體諒包融學習對方,客觀持平的對待事情,認識好香港的形勢,把握優勢捉緊機會成為榜樣做「耀眼的中國香港」,做到愛國愛港,成為中國的驕傲便是我作為香港人骨子裏的心願。在這裏我衷心感激我們的祖國一直給予我們機會,我定會努力生活,天天向上。

最新慶祝香港迴歸25週年心得體會 篇四

永遠不能忘懷那個激動人心,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時刻。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的景象。人們相聚在一起,只為了見證這一歷史上的一大盛事。1997年7月1日,這個值得讓每一個香港同胞和內地同胞驕傲的日子,從此深深鐫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上。分離了一個多世紀,盼望了一個多世紀,那祖**親的温暖懷抱一直敞開着,那祖**親的深情眼眸一直張望着,張望着香港這骨肉早日回來,張望着香港這骨肉回來再也不分離。

紫荊花開25載,花開別樣紅。那豔麗的花朵,彷彿是香港同胞那顆對祖**親火熱的心,那含笑的新姿,彷彿是香港同胞那份對祖**親真切的情。鮮豔的紫荊花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耀一世的紅火,閃一世的輝煌。那香江的水意綿綿,情切切,流出的是香港同胞的情,內地同胞的愛。香港同胞和內地同胞心連着心,手牽着手,共同創造愛的奇蹟。

讓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情放在一處。為香港慶祝,為祖國喝彩。香港,讓我們心手相連,情意相通,共同續寫愛的神話。讓我們以昂揚的姿態共同迎接香港展望無垠的美好明天,讓我們以火熱的信心欣賞那愈開愈豔的紫荊花!

最新慶祝香港迴歸25週年心得體會 篇五

香港旅行,從坐上港龍航空拿起香港的報紙開始,看着滿眼的繁體字,就覺得香港的感覺,撲鼻而來。

小時候聽艾敬的《我的1997》,對香港充滿着期待,再長大些,看周星馳的無厘頭的電影,港星的名字,劇照遍佈我們生活。十多年前,一家三口跟着團隊也去過香港,只記得被放到哪裏購物,吃難吃的團隊餐,在金紫荊花廣場拍個照,住在很偏僻的青衣。香港對我們來説,真沒有啥深刻的印象。

下了飛機,就很便利地搭上了機場快線,然後再被凱悦酒店無縫連接的免費巴士帶至了尖沙咀。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舒適,象我們這樣年紀的人,最喜歡乾淨,便利。而香港這些公共交通都做得極致得好,在我們回來的時候,酒店巴士至九龍,竟然可以先預辦登機手續,把行李先進行託運,也是充分體現了香港較為人性化的公共設施。這些都體現了香港做為一個大都市的氣質,是先進的,全面考慮的,也是歷史沉澱的,因為許多的細節問題,不是高速發展的內地,可以全都短期內做到的。

碰到酒店的工作人員,很熱情的用粵語招呼,我們一開口,他們就能馬上用熟練的普通話交流,問其為何能講普通話這麼好,説因為客人多,講得多,就自然講得順了。這與十年前完全不一樣,當時沒有地方播報普通話,除了粵語就是英語。在茶餐廳用餐時,碰到香港當地人,與我們拼一桌(茶餐廳生意很好,而位置又小,小小的。一張圓桌,基本還要拼桌一起吃),基本都非常友善,一小夥子一開始用英語與我們交流,聽到我們的普通話,就用中文與我們交流。我説你有沒有到過內地?他竟然説,他的太太就是北京人,她很不喜歡吃港式的食品,於是她在自己家裏燒着吃,他跑出來一個人上這家茶餐廳吃。呵呵!總之,香港當地人,都對我們內地人是友善的,並沒有被趕蝗蟲的任何感覺。總覺得任何地方,任何國籍,受過較高教育的人們,都是大致相同的:友善,熱情。

我們在到達香港當天的下午,步行走了下九龍,很普通的民居討生活的場景,他們擺地攤,賣着義烏市場販賣過去的廉價物品。

所以當我在回來的飛機上,看到有報紙上寫着:大意指我們香港,向來是個國際城市,面對複雜的時勢,我們香港人就是通過靈活應對,來面對生活,我們從不向某些權勢搖尾乞憐。看到這段文字,讓人感覺,香港自從1997年迴歸,漸漸失去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很多大鄂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香港,就説金庸吧,都在97年迴歸前賣掉了他的雜誌社之類的,因為很多人覺得迴歸後,不看好香港,所以感覺現在的香港,除了內地人的旅行。香港都給人感覺是空城。而內地在這十幾年,一直在高速發展。但是他們從不向權貴搖尾乞憐。香港人還是蠻硬氣的。

第二天去參觀了香港大學。作為著名大學,比起我們以前去參觀過的劍橋,牛津,哈佛,麻省,哥大,那種感覺,還是蠻有距離的,但是作為亞洲著名大學,還是值得去看一下,地鐵站就是滿滿的宣傳畫廊,我們內地人看到的最顯眼的,無非是孫中山,張愛玲等的照片。於我個人來説,香港大學離家近,又因為接受中西方文化,是孩子較理想的一個選擇,而孩子的心,那是誰都無法掌控的。更何況,香港大學不是一般優秀的人可以進的。總之,參觀何妨。

下午坐地鐵去了中環,坐在叮叮車,看了遍市容,天空又如英式天氣一樣,毫無徵兆的飄雨。坐在叮叮車的上一層,看到香港最繁華的中環,竟然沒有啥購物慾望,於是還是坐叮叮車去了銅鑼灣的誠品書店。在內地書店紛紛關門,而台灣的誠品書店,卻經營得如此之好,為何在新華書店買書,就沒有在誠品書店來得舒服?

再來説説香港的食品,茶餐廳,港式小吃是香港的主打食品,不得不説,香港的食品很乾淨,也好吃。不象國內萬達廣場內的各種菜品,吃了後會感覺口乾食燥,我這個腸胃不是很好的人,每次在外面吃了後,都會覺得不舒服。而香港沒有這個狀況。所以我們要問一問,國內這端出來的食物,到底放了些啥東西?為何會這樣?

慶香港迴歸25週年感悟 篇六

今日是香港迴歸25週年,舉國同慶,無論是中央還是香港,都瀰漫在了一片祥和的節日氣氛當中,今天也有感而發,想和大家回顧一下香港,也和大家展望一下香港的未來。

一、憶往昔

1840年當馬嘎爾尼和阿美士德的餘温還停留在這片神州大陸時,作為清朝統治者的滿洲貴族們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殊不知作為新興帝國主義的英國早已把目光瞄上了中國這塊“肥肉”所以有了後來的鴉片戰爭。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泱泱中華,第一次被迫割讓了土地——香港島(注意,這裏只是割讓了香港島)。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中方代表恭親王奕,英方代表額爾金伯爵,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清朝割讓廣東新安縣(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給英國。這是香港的第二部分被英國侵佔。

1898年因為不滿清政府把廣東三門灣租借給了法國,英國公使竇納樂向清政府轉達了英國政府的“勒索”,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被迫命令李鴻章與許應揆於1898年三月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及其附近島嶼租給英國,作為展拓香港界址,租期為99年。(所以我們1997收回香港有理有據)

1984年中英兩國發表《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聲明》,中國政府於1997年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

二、看今朝

迴歸後的香港真的認真踐行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雖有曲折,但是香港的發展真的有目共睹。例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香港依靠強大的祖國在亞洲金融中心當中損失最小,成功度過了亞洲金融危機。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1997年香港迴歸時人口650。2萬,2021年人口741。3萬,20多年人口增長近百萬,香港人口繁榮!1997年,香港GDP總值達到約1750億港美元,人均GDP約為2。45萬美元。2021年,香港特區GDP總值達到約3660億美元,人均GDP達到約4。94萬美元。香港迴歸之後的發展,在背靠祖國這棵大樹的背景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下它的經濟發展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三、展未來——香港的發展不可限量

昨天看了一個香港迴歸特別節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港TVB演員歐陽震華。老馮知道他還是香港迴歸前的老片子《金裝四大才子》,他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他採訪的那句話:”我想去掉波比(Bobby)這個名字,我覺得有一箇中文名字就夠了,叫我歐陽震華哥或者歐陽震華仔”香港愛國演員與愛國人士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祖國的支持,也是他們對香港迴歸祖國之後繁榮昌盛的肯定!

《光明日報》社論中的一句話讓我感同身受:“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繁榮昌盛是我國繁榮昌盛的剪影;而作為香港的依靠,祖國好了,香港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現在看來,“一國兩制”的構想,真的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香港如此,澳門亦如此,台灣何時如此?歸來吧,流浪在海外的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