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風家訓徵文150字(整理54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9.4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4篇《家風家訓徵文150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家風家訓徵文150字》相關的範文。

家風家訓徵文150字(整理54篇)

篇1:家風家訓徵文

家訓、家教、家風在任何情況下都與社會大環境分不開,因為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受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如果社會政治清明、教育發達、風氣端正,家訓、家教、家風就好,否則就可能會發生偏逆。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家訓、家教、家風並不十分關注,所以中央電視台一提起這個話題 立刻就在海內外華人中引起熱議。其實這也不奇怪,一方面在新思想解放浪潮的衝擊下,家訓等家庭文化一度被作為糟粕文化而剔除,人們不敢輕易提起。另一方面,隨着現代社會人口流動規模的擴大,加之家庭人口數量的減少,原來那種以家族或以大家庭形式居住的家庭迅速解體,家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再者,社會教育空前發達,不僅有各種學校教育,還有電視、廣播、電台、報刊、網絡等媒介的大眾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見絀。

要真正培育好家訓、家教、家風文化,首先要搞好社會政治、社會教育與社會風氣,因為他們對家庭教育和風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如果社會政治、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不好,家庭教育和風氣就很難遂人願,古今同理,現代尤甚。學校教育,還有電視、廣播、電台、報刊、網絡等媒介的大眾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見絀。

要真正培育好家訓、家教、家風文化,首先要搞好社會政治、社會教育與社會風氣,因為他們對家庭教育和風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篇2:家風家訓徵文

為充分發掘和發揮好家風、家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黃圃鎮在各中國小校中廣泛開展家規家訓徵集活動和“好家風伴我成長”主題徵文比賽,歷時5個月共收集“好家風伴我成長”家訓近4000份、徵文稿70多篇。

據瞭解,在家規家訓徵集活動中,黃圃鎮向全鎮各間學校發放“好家風伴我成長”畫稿4000份,並從中選取130多份優秀《我的家規》,展示身邊家庭的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同時,還在全鎮各學校以“好家風伴我成長”為主題舉行師生徵文比賽,要求結合家庭和個人實際,撰寫500字以上反映家風家訓實際的事例,講述家風小故事、分享交流家風家訓。截止10月份,黃圃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已收集全鎮各學校師生徵文稿77篇,經初選、複選後入圍評審稿件76篇,分為教師組、中學生組、國小生組進行評比,並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

好的家風家訓,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組成部分。黃圃鎮通過開展本次家風家訓宣傳活動,讓老師、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傳承好的家風家訓,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讓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常態化、日常化。

篇3:家風家訓徵文

向來,我們家就崇尚德國式的教育。在德國憲法中禁止學前教育,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國小前的“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連上國小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如此教育模式下,8200萬德裔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Z貝爾獎。我國強調: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進幼兒園的年齡越來越小。我國更強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只要孩子喜歡學,大多數家長砸鍋賣鐵都會送。雖然如此,我國的教育成果好像寥寥無幾。而看到德國如此輝煌的成果,我們也想試一試。所以從小到大,我們家裏對孩子的要求就是:無論如何,希望他快樂。每個孩子都只有一個童年,我們希望他將來想起童年時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甚至在老來回憶時還能感謝整個家庭給他一個這樣快樂的成長氛圍。能給他一個美好的回憶,一個快樂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縱觀他的成長,他也真的是非常快樂。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每天笑着看他的成長。我們不會問他掌握了一些什麼東西,而是會問他今天是否快樂。上國小開始,很多孩子開始在家長的引導下,進入各種補習學校,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甚至把孩子的興趣愛好變成了將來能為考試加分的特長。我們對他的要求就是:只要你想去上課外班,你就跟我們説,我們一定全力支持;不想去,就別去,絕對不勉強。很多家長認為別的孩子都在學,自己的孩子不學就會出問題,就會落後別人很遠。我們則非常放心,反而會認為壓迫他去上培訓課會得不

償失,甚至損失慘重。為什麼呢?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我們壓迫他去學習,他就會越來越叛逆,甚至他在學校的學習興趣都會大打折扣。慢慢地,他的學習就會變成被動學習,甚至他還會厭學。我們不敢往下想了,怕他也會步那些因為學習壓力大而輕生的學生的後塵。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家可就真的損失慘重了。生一個孩子不容易,培養一個孩子更不容易啊。所以,為了讓他快樂地學習,把學習當成樂趣,我們決定不壓迫他做任何事。他也非常聽話,一有什麼問題,就會和我們商量。而且學習上的事情,他基本上不用我們操心,每次都能考一個很好的成績。升學,基本上也是一路綠燈:從小杜鵑藝術學校到田家炳中學,然後到長郡中學,他都是憑藉自己的實力考上的。而興趣方面,也算比較廣泛:樂器尤克里裏玩得得心應手,對電腦軟件也興趣濃厚,美術方面也比較有天賦??

總結我們家的教育,我們覺得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家風家訓會給孩子一個引導作用,家庭氛圍也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高度重視培養他的獨立自主能力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樣,不僅我們家長可以少操心,他也能快快樂樂地成長,最終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路。

篇4:家風家訓徵文

有人説家風是家庭子孫代代恪守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庭成員自豪感的源泉;家風是融化在我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澱在我們骨髓裏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範。這句話道盡了家風家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持家”。

這還要從我的爺爺奶奶説起,那時候他們還生活在農村,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我們家所在的地方是丘陵地帶,自然條件很差,從事農業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可是我的爺爺奶奶不但不抱怨,反而更加勤苦。他們不僅能把土地種好,生產出比別人家更多的糧食,還發展養殖業,先是養牛,後來養羊。儘管這樣,他們還不滿足,他們還揀村裏有人進城後拋荒的土地耕種。他們辛勤勞動的收入,從來沒有過大肆的揮霍,在子女生日的時候僅僅是煮兩個雞蛋。奶奶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過日子比樹葉還稠”。就這樣他們養活了十三口的家人,也把我的爸爸和其他四位叔叔培養成有文化的人。

如今,我們一家在城裏生活。爸爸在煤礦工作,工作很辛苦。他經常加班,很少回家。我們很少見到爸爸,雙休日是這樣,甚至在年節裏也是這樣。看到別的孩子在節假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很開心的時候,我好羨慕。媽媽總是説爸爸辛苦是為了咱們這個家,慢慢的我就理解了爸爸。爸爸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回報,不斷的加職加薪。媽媽操持家務,把我們這個家收拾的井井有條,家裏有了麻煩事,她從來不去牽絆爸爸,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解決。一次我和弟弟都生病住院,想喝梨湯,她不顧一身的疲憊回家為我們熬梨湯。弟弟上了幼兒園,雖然媽媽每天還要接送他,週末還要照顧好我們的生活,她還是在小區超市找了一份工作。旁邊一家地產公司的經理見媽媽工作那樣勤勞利落,動員她去房產公司做保潔呢。在很多人抱怨工作難找的時候,媽媽竟然遭搶,我為媽媽感到自豪。

爸爸媽媽的勤儉也深深影響了我。我把勤用在了學習上,早起晚睡,學習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我把勤用在了生活上,幫媽媽做家務:掃地、拖地、洗衣、做飯、雙休日照管弟弟,做得有模有樣,鄰居都誇獎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從不奢望什麼饕餮盛宴,我覺得媽媽煮的飯是最好的;我也不奢望名牌的服裝,衣服得體就行;在過生日的時候,我甚至不需要一份蛋糕,父母的陪伴才是最温馨的。上幼兒園的弟弟似乎也懂得了勤儉的道理,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再麻煩媽媽,不再吵着媽媽要玩具,不再鬧着吃零食。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讀的書越來越廣泛,漸漸明白了勤儉持家的道理。勤儉持家,不僅能夠讓一個家庭順利度過艱難時期,甚至能造就成功的家業;在物質豐富,經濟繁榮的今天,能夠讓我們遠離浮躁的世俗,做好自己的事情,成就美好的品格,體驗到人生幸福的真正內涵。

篇5:家風家訓徵文

學校發起家風調查。“家風是什麼呢?”在回家的電梯裏,我迫不及待的問媽媽。

媽媽微微笑着説:“你注意觀察呀,其實,每天,你的行為,都在體現我們的家風。”

我怎麼沒有印象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懶懶的笑着説:“回去問問爺爺。”

我無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們肯定是不會告訴我了。只好自己觀察吧!

到家,爺爺已經做好了香香的飯菜,我搶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了皺眉頭,説:“家風旅遊去了嗎?爺爺還沒上桌呢,怎麼可以自己先吃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啊!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爺爺把最後一道菜端了出來,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爺爺坐好了,爺爺説:“吃飯了”,我開動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飯菜。這時,老爸拍拍我的頭,説:“對嘛,這才是孝順懂禮貌的孩子嘛!”

“那我們家還有什麼家風呢?”我大口嚼着飯菜,模糊不清的説。

老爸説:“食不言寢不語也是家風!不過,還有其他的家風,你練功的時候就能體會到了。”老爸説完,賊賊的陰笑了兩聲,我突然背脊骨發冷,掉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媽媽説:“幺兒,該練功了。”這聲音像天使的聲音那麼温柔,可我覺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喚我一樣!

“O,no!”我痛苦的呻吟了一聲,極不情願的放下手裏的書,慢慢騰騰的開始換衣服。

半個小時踢腿、下腰、劈叉之後,我迎來了終極的考驗——靠牆劈腿!這個痛從心底裏鑽出來,跑到我的每個毛孔裏,我痛的説不出話,連慘叫都發不出聲音,我只想趕快結束這個魔鬼時刻!可是老媽説:“還有5分鐘,堅持一下,藝術團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聽首歌放鬆一下呀?”她的聲音很温柔,但我真的很痛苦!為了進藝術團,我只有咬牙堅持,我忍!我開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情緒,請求媽媽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覺得痛了,我知道已經超越了今晚的極限——我的腿麻了!

篇6:家風家訓徵文

家是温暖的港灣,是我們搏擊風浪後休息的地方,它用温暖將冰雪融化,讓我們安全停靠,不再受寒冷的侵蝕。

當我們很小的時候,家是我們的小天地,嬉戲玩耍的寶地,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不小的樂趣,讓我們快樂地成長着。不知從什麼,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時候開始,充滿歡樂的小天地似乎已經滿足不了我,對於我來説,它好像有點小了,所以,我想去探索家外的世界,那是有趣的,也是充滿挑戰的。有時陽光明媚的天空也會突然烏雲密佈,有時平坦寬大的路上突然佈滿荊棘,有時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突然阻礙重重,這樣的,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世界繽紛多彩,我,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真心的嚮往,去發現其中的,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樂趣。

我,不是浪子,我也慶幸我不是浪子,我沒有遠離家鄉,我可以孝順父母,浪子,四,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處漂泊,遊蕩在外,勞累奔波,風吹日曬,每天只能在夢裏想念家的感覺,思念親人。家,這個平凡的字眼,確是每位遊子夢寐以求,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的地方。在我們受挫折時有人安慰,家是温暖的港灣,一個充滿愛的港灣。

家是一個讓人幸福的地方。親人對我的關愛,使我茁壯成長,父母的叮囑,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雖然有些厭,但每句都帶着温暖,這無不讓我感到幸福

我是一個學生,除了假期,就無別樣的上學,放學。每天都很累,回到家中,一開門,廚房就會傳來親切的問候,突然感覺很清爽,疲憊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渾身一輕,精神地回了一句,每當這時,就會感覺家的自在。在這裏,不,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用這樣的規規矩矩,幹自己的事,説錯了話也沒事,這個充滿愛的地方會諒解的。

在如今這個競爭意識強烈的社會,工作學習越來越忙,似乎忘了温暖的家,每天一如既往,遊戲而,,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只,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覺得它僅僅是一個休息的地方,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但是,它也是我們心靈的住所,或許在這個世界上,家不是唯一的依靠,可是家卻是我們永遠的歸宿,是我們靈魂的歸宿。

雨後的路上,綠得發亮的樹葉顯出生機勃勃,我卻感到心寒,冷冷清清的路,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上,一陣陣寒風冷颼颼的,我想起了家,那個温暖的家,讓人感到幸福的家,我要趕快回去,回到那個為我遮風避雨的家,為我付,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出的家......

家是我的棲息地,是精神的堅實後盾,更是我靈魂永遠的歸宿。帶我們那天長大,我們要去外面打拼一個新天地了,家,對於無家可歸的人已是奢求,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好好愛護這個家。

篇7:家風家訓徵文

我有一個瘦爸爸和一個胖媽媽。雖然我從不覺得我媽媽胖,但我媽媽説如果她聲稱自己胖,別人就不會認為她胖。

媽媽説他爸爸的身材就像莫文蔚,他全身找不到一絲肥胖的痕跡。我不知道莫文蔚是誰。媽媽説那是一位女歌手。媽媽還説爸爸的身材很好,可以穿旗袍。

我父親説我母親是隻懶豬,所以她明白,當她吃東西和睡覺時,她吃的是撥浪鼓。我問這是什麼意思。我父親説,她只是走來走去。

媽媽問我是否喜歡她。我會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喜歡爸爸。實際上,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小技巧。我知道媽媽會問為什麼,然後我會回答,因為我爸爸經常給我買玩具。然而,我的母親從未愛上我。她知道我喜歡她就像我在心裏喜歡她一樣嗎?

我喜歡我的家。

篇8:家風家訓徵文

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傳承至今,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是因家庭背景、文化差異而有不同表現形式。我的家風沒有詩情畫意,聖人之言,就叫做多讀書、善做事,實實在在過日子。

古人云: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我也算是出生於書香之家。老家在農村,聽父母説,我的祖父就曾是白馬湖畔有些名氣的教書人。祖父、父輩也都是讀書人,我的伯父和父親還不到20歲,就在家鄉從事私塾教育了。我的家自古以來一直也種些田,且家境一般,但一代代人教子讀書,本分、敬業的傳統始終不變。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年邁的曾祖母逢人便嘮叨:“養兒不讀書,如同養羣豬。”老人的意思是説,一個人從小讀些書,將來立身處事有好處啊!這些雖顯粗俗的話,卻給我影響深刻。我的父母生我們兄弟五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十分艱難,但父母不忘家訓,竭盡全力讓我們讀書,最低也讀到國中畢業。當年這樣的舉動,連一些好心的鄉鄰也質疑我父親,你老先生家裏日子過得這麼艱辛,為什麼不讓大些的孩子早些回生產隊掙工分?父親只是苦笑而不答。

父母對我們的讀書、為人要求很嚴。學期結束父親必查成績單和老師評語,既要有好成績,更要有在校的好品行。母親則更多要求我們從國小會持家、待人,向好人看齊。我們也總能讓父母聽到來自學校或社會上好的評價。

父母不僅説得嚴厲,行事也是堪稱表率。父親後來在鎮上一個單位工作,離家也就十里遠。可除春節外,我們從來見不到他認真休一天假,偶爾晚上回趟家,第二天一早又匆匆趕回單位。我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辛苦,他説:“作為單位員工,就應當以單位為家,再説,這也是我家的飯碗啊!”這種敬業精神,也影響我一輩子。

我早年在鄉醫院工作,經常是值了夜班,白天還堅持上班,並努力讓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達到最優。後來,我轉到政府機關從事文祕工作,幾乎也是沒日沒夜地工作,經常寫材料到凌晨一兩點鐘,第二天也照常上班。自己有時也覺得很辛苦,但與父輩們的工作態度和要求比,也就不算什麼了。那些年代裏,我幾乎年年獲得表彰和好評,也在政治上有了進步,自己還是感到欣慰的。

工作之餘,我是從不放鬆學習的,每天必看新聞聯播,看一些專業書籍。我們是文革期間高中畢業的,沒有讀大學的機會。在機關工作期間,我擠出時間複習考試,上了大專班,實實在在地完成了十多門學業的考試而獲得畢業,也終算是圓了我的大學夢。我們家這輩人,通過讀書學習,都很好地改變了人生。我有一個弟弟,也是高中畢業後,就從事教學工作了,由於他刻苦鑽研教學業務,自學了本科,後來成為我縣為數不多的特級教師和全市的學科帶頭人。這些,應該就是與其良好的家風傳承不可分的。

現在,我雖然退休在家,仍能一以對峙之的堅持讀書看報聽新聞,有時還做些筆記,寫寫心得,牌桌上的玩意我是從不沾邊的。此外,我還熱衷於義務參加一些關心下一代的公益活動,接送孫輩讀書,還經常免費指導一些慕名而來的學生寫書法。這些讓我感到很充實,也薰陶了我們的下一代人。我那讀國小的孫女,學習成績算不上最好,但她知道節電節水,懂得同情與感恩,舉止文明,平時從不亂拋垃圾、不闖紅燈,吃飯不落一粒米下地,隨手關電器。已經初步有了一個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

良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社會,傳承好家風,就是傳遞正能量,需要我們這一代人潛移默化傳好接力棒,讓好家風、好家訓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篇9:家風家訓徵文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其中既有共性,更有個性。在個性方面,有的突出學習之風,有的彰顯勤勞之風,有的信奉孝敬之風,有的倡導節儉之風。所謂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指的是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追求的總和。從文化學的角度評説,又可理解為一種家庭文化或家庭精神。

良好的家風是一本既多彩又鮮活的教科書,伴隨着孩子健康地成長。它雖沒有文本要求掛在牆上,沒有條目細則放在牀頭,但卻在無形和潛在地發揮着教育功能,對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家庭成員特別是家長的言談舉止影響孩子行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們成長的風向標。一般説來,學習型家庭的孩子喜歡讀書,勤勞型家庭的孩子熱愛勞動,和諧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禮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風都會在孩子的意識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於他們性格、品質、價值觀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風中,心情舒暢、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學習奮進;反之,則精神空蕩、心神不寧、態度消極、學習鬆懈。這便是家風的重要性,便是家風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家風是一種家庭文化的積澱、倫理道德的傳承。在現實生活中,要把握傳統和現代之間內在的承接性關聯,注意反映時代的特徵,也要繼承傳統的經典,要重在建設上下功夫。建設和諧的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風,關鍵在於主要成員的學識、修養、氣度和作風。家長之間關係正常,互相尊重、謙讓、理解、寬容,孩子感受到的是温馨、和睦的真誠親情。家長習慣讀書學習、善於思考,孩子品味到的是勤奮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家長愛崗敬業、勤儉持家,孩子體驗到的是認真踏實的作風。也就是説,家長想把孩子塑造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應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家風雖是家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教育無痕、潤物無聲。它通過家庭成員尤其是家長的日常生活準則、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經常對孩子進行直接的教育和影響,往往比單純説教、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它不僅影響孩子的現在,還會作用他們的未來。要形成好的家風,父母應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不斷提高個人的修養,力爭將家庭變為孩子德行修煉和素質增強的課堂。

篇10:家風家訓徵文

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首先是在家庭中培養起來的,治家教子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條件。各級黨員幹部作為“國之棟樑”“家之主人”,必須自覺擺正黨性與親情、家風與黨風的關係,打好“預防針”、建好“後花園”,嚴格管好、管住子女和親屬,當好“火車頭”“帶路人”,不、不以權謀利,涵養好家風、滋養好作風、培育好黨風,樹立榜樣和標杆。否則,會“一人不廉,全家不圓”。從查處的案件看,出問題的黨員幹部既有婪的心理因素所致,又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和“夫貴妻榮”陳觀念作祟,也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監督錯失等緣故,但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從家風不正、管教不嚴開始的,即:一人當官,全家受益;一人“”,牽出“全家”。

典型最有説服力。譬如,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原局長的案件中,其一家三口悉數涉案。涉案企業的大多數都是直接與的妻子劉耐雪和兒子鄭海榕發生交易,鄭海榕通過幕後操縱幾家皮包公司,依靠買賣批文交易等謀取不當利益。在山西運城的“房媳”事件中,以“房媳”張彥、公公孫太平為核心的運城孫家也有類似特點。該家族成員至少有15人在運城市擔任公職,分佈在公、檢、法機關和紀委以及政府各職能部門。不僅如此,孫家還與當地其他勢力龐大的家族聯姻,例如孫太平大女婿的家族也是權勢顯赫。而隨着一人的“暴露”,往往拔起蘿蔔帶出泥,幻想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全家人只能面臨一起“蹲大牢”的結局。

好的“家風”利家、利國;婪、自私的“家風”,則毀掉家庭,害人、害己、害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是基因,是骨氣,是指南針,是定盤星。黨員幹部必須常修家風之課,既要保持自身廉潔,也要切實管好家人。引導家人走正道,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做事,嚴防家庭變成的滋生地,以良好的家風滋養好作風,引領好風氣,千萬不要因給家庭帶來“毀滅性災難”。

篇11:家風家訓徵文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些好習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而好習慣的來源則是來自於我們家的家風家訓。

我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從小媽媽就對我們三姐弟説你們姐弟之間一定要相互友愛,互幫互助,姐姐要讓着弟弟妹妹,弟弟也要尊敬姐姐,保護姐姐,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打打鬧鬧的,但是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因為我一直都記得媽媽説的一家人就應該相親相愛,這就是媽媽的家訓——相親相愛。

爸爸經常不在家,一回到家就喜歡把我們三姐弟叫到一起然後詢問我們最近的情況,比如説:學習怎麼樣呀、你們有沒有打架呀之類的問題,然後就開始對我們灌輸他的思想。學習一定要認真,雖然説學習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如果你連學習都掌控不好,你如何掌控以後的工作,以後的生活呢?我偷瞄了一眼姐姐跟弟弟,姐姐似乎聽得很認真,弟弟一直看着爸爸,而我好像只記住了爸爸當時説話的感覺,真正聽到耳裏的話就是要認真學習,這就是爸爸的家訓——刻苦學習。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奶奶每次要開始跟我們講道理的時候,這就是她的開場白,我們家人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會心一笑,默默的找個小板凳坐下來,靜靜的聽着奶奶的家規。昨天我故意放了幾個硬幣在桌上,看你們幾個小孩自不自覺會不會直接就拿走去買吃的了,不過還好,我看到你們三個都看到了桌上的錢但並沒有人去動它,所以這一點是值得表揚的,做人就應該如此,不能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即使這個錢是在你家的,但是那個錢它不是屬於你的,你就不能拿,懂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懂!然後奶奶就繼續説,我們做人就是一個良心,如果連良心都沒有了,那這個人活着也沒有什麼意義了,你們知道嗎?我們再次同聲回答:知道!然後這節課就算是結束了,奶奶愉快的起身離開了,我們大呼一口氣,結束了。這就是我們家一直在堅持的家風——誠實善良。

我們家的家風就像一縷清風緩緩吹來,潛移默化當中讓你把這些家風家訓熟記於心,並且真正按照這樣去做。

篇12: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和家訓,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個人家裏都會有家風,家風包括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孝順父母。我家就有一種家風,那就是勤儉節約。

爸爸常常對我説:‘要省吃儉用,勤儉節約。’我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裏了。每次吃飯,我都會把碗裏的飯粒全部吃完,一點兒也不會留。

媽媽喜歡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來衝馬桶,她常常會説:這樣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環保,這是一個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會節省,他沒有買過錢包,錢包是由一些廢紙製做而成。一頓菜夠他吃好幾頓飯了。有時媽媽會開玩笑地説:‘你這是小氣吧,連一個錢包都不肯買。’爸爸不服氣地反駁道:這有什麼不好,能省就省,能儉就儉,報紙當錢包,還方便省錢又好用呢!’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風家訓就包含在內。所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都是由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教育而得來的。儘管我們嘴裏一直提到要做個廉潔清正的人,近幾年來還是有很多人進了監獄。這些人都是因為家教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會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好的家風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裏同樣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紙張,不和別人比吃比穿。

家家户户都有一種良好家風,我們都要遵家規,做一個好公民。

篇13:家風家訓徵文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題記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縱觀前人,家風家訓可謂是民之本,國之福啊。大多數人的家裏都有1套家規家訓,我家也不例外。客廳中間掛着許多家規。

那天,老師宣佈了單元考將在3天落後行,當許多人尖叫抱怨要趕快温習時,我卻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説到:“小考而已,沒必要太在乎,等最後1天再温習也不遲。”

幾兩天過去了,考試前的最後1天到了。我回到家,翻起了課本,發現有許多知識點我還很陌生,這時候我便開始煩躁不安起來了。我後悔地望着天花板,開始了臨時抱佛腳。讀着讀着,我的眼皮開始打起架來,我揉揉眼,倍兒想跳到牀上入睡,但還是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進來,驚奇地問道:“怎樣還沒睡?”我支枝梧吾地回答道:”温習……準備明天的考試……”爸爸眉頭1鄒,説到:“早幹嗎去了!”因而他拿來1把椅子,開始念道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準備,有備無患,不要臨時抱佛腳,弄得手忙腳亂的!知道嗎?”我也只是像應聲蟲似的應了1聲。

聽爸爸説,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期中1條了。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準備,不要等到事情將至,才知事情之重,手足無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讓成功觸即而得。”聽後我仍對此嗤之以鼻,只認為是前人的1些封建思想,在現代社會已逐步成為歷史,不可實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的眼神,又跟我講了1個故事。他説:“毛主席曾説過,不打無準備的仗,若要打勝仗,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你明白事情的準備是有多麼重要!倘若兵士們只在要打仗行將來臨之時,才努力的訓練,你認為這

篇14:家風家訓徵文

無論大家還是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話都是長輩用來教育晚輩的,但什麼是家風家訓呢?現在我就來説説我家的家風家訓。

家風就是一個家不能缺少的一種道德品質。俗話説“百善以孝為先”,我的爸爸正是用行動給我做了榜樣。去年冬天,奶奶不小心把手摔傷了,正在工作中的爸爸連忙請好假,在家照顧奶奶,每天進出醫院,在家端茶遞水,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瘦了一大圈。讓我很感動,以後我也要這麼做。從這件事上讓我知道了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家訓也是家裏面的一種規矩。從小媽媽就一直對我説:“做人要誠實守信,做一個有原則的人。還要尊老愛幼,對朋友要友好等。”

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家風家訓對我的家庭來説,非常重要,時刻引領者我們朝正確的道路上行駛。

篇15:家風家訓徵文

著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説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的繁花葉茂,他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下的所見所聞,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壞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建材,是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

1、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

3、尊老愛幼,尊師敬友。

5、考試之後的卷子特別是數學卷子,要認真反覆的看,把錯題整理出來,重複的題型絕不容出現第二次錯誤。

7、改掉馬虎的壞習慣。

爸爸問我“你現在讀書有壓力嗎?”我説“有一點”然後爸爸又對我説,既然你現在就有壓力了,那麼我希望你可以把壓力轉化為動力,但也不要拼死拼活的學習,要學會勞逸結合,保護好眼睛。爸爸的話簡單明瞭,我對爸爸説的話刻骨銘心。我不會讓他們再一次失望,這也是我對父母的補償和對自己的交代。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努力的結果”,僅僅是這幾個字,伴隨了我7年,影響了我7年,就如我是鮮花,它是綠葉,在它的襯托下,我顯得無比有價值,無比美麗。

在對於我個人而言的學習風氣中,媽媽真是用心良苦啊!經過國中一年的學習,我的行為,思想,成績等都落入了我媽的法眼。隨着年級的變化,我媽對我個人要求也做了改善,今天是暑假中的夏季家庭會。我媽開始發話了,我的成績在她眼中一直都不理想,必須做調整。

2、不許説髒話,誠實守信,不亂扔垃圾,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4、每天早自習大聲朗讀課文,這樣才能增強記憶,晚自習不許開小差,下課之後儘快回到寢室刷牙洗臉,然後上牀睡覺要保證睡眠。

6、不懂就問。

好了,就這麼多了,我堅定的對媽媽説;是!我一定謹遵媽媽的教導。

在一個大家庭中,更是需要對每個人都嚴格管理,從我的老祖父立訓起,我們全家都努力學,努力尊循。

篇16:家風家訓徵文

盛夏的雨總是猝不及防,墨似的烏雲只是翻滾了幾下,雨便伴着一聲震雷傾倒而下。

中午,又是一天人流的高峯期,坐在小車裏的我只想擺脱一上午的疲憊和令人煩悶的天氣,趕緊回到家中,可偏在這時車卻緩緩地停住了。

“爸,幹嘛停車啊?”我問父親,“堵車了。”父親説着用手指向前方。我拉下車窗探出頭往外看,來來往往的車輛已糾纏在一起,無法動彈。“哎!”我不禁歎到。

漸漸地車子有了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但沒有走一會兒又停了,只看見一個老婦人正從斑馬線上向路對面挪去,她沒有帶雨傘,就那樣在無數豆大的雨點中挪動。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能清晰地看出她突出的瘦骨,稀疏的頭髮緊緊地貼在她削瘦的臉上,刀刻般深深的皺紋裏彷彿還能盛下雨水。老人穿着破布鞋繼續向前,雨卻越下越大,老人的身影越來越濃縮,看似要被雨水吞沒似的。

烏雲壓得越來越低,無數雨點猛烈敲擊着車窗。突然老人身後傳來一陣急躁的喇叭聲,緊接着喇叭聲便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將老人團團圍住。老人像做錯事的小孩,霎時定定地站在那裏。她努力睜開被雨水遮掩住的眼睛,看看這部車,又看看那部車,不知道自己的腳步該往哪個方向挪,只得尷尬地垂下頭。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車輛中閃出,快速地向老人移動,一把雨傘也隨着這個身影從半空中劃過,最後穩穩地停在老人的頭頂,像雨幕中盛開的碩大木棉花。他的出現給這個陰沉的中午帶來了一點活力,讓人在沉悶中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四周的喇叭聲這時也漸漸地止住了,彷彿此刻只剩下那人和老人。我定睛一看,那身影原來是爸爸,只看見他俯下身子微笑着對年邁無助的老人説着些什麼,而後老人也和藹地一笑,在爸爸的攙扶下慢慢地走出了人們的視線。

車輛漸漸地散去,雨也漸漸停住了。而爸爸在雨中的身影卻在我面前愈加清晰:是啊,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施以援手加以幫助,這是我們的家訓,爸爸時時刻刻都謹記着這一家規,努力踐行着。

爸爸,你是好樣的。我也一定像你那樣,秉承家規,助人為樂!

篇17:家風家訓徵文

家訓,家風,顧名思義,都是圍繞着“家”這一字展開的。家風,影響着孩子的健康生活,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就構成了家風。家風是每個家庭從老一輩哪裏傳承下來的美德,多多少少都會有祖輩的影子,而家訓,更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的嚴謹、認真。

建設好的家風、家訓關鍵在於家長,家長要首先成為建設家風、家訓的有心人,只有家長做好了,那麼兒女也會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品質。培養好的家風會使整個家庭受益,因此,家長一定要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模範作用。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全家的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訓屬於家庭美德的範疇。一個家庭的家訓相當於一個國家的道德標準,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篇18:家風家訓徵文

新年裏我認識1個新詞——“家風”。

這1天我在電視節目裏看到了1個有趣的話題:家風是甚麼?讓我也想自己家的家風是甚麼呢?

看到新聞上被採訪的叔叔阿姨們説:“家風是1個家的全貌;家風實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辨認人家中的良好家風。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我給大家聊聊我自己家的好家風:做事勤勤奮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

我親愛的媽媽是1個好榜樣,媽媽是賣衣服的,不管颳風下雨,都不怕。回來以後也不叫苦、不叫累。媽媽在家中的奉獻最大。

記得有1次,家裏來客人。當時家裏很亂,媽媽用了1上午的時間把家裏打掃乾淨。下午客人來了,姥姥、姥爺、表妹、表弟和舅舅。他們呢以來媽媽就趕快沏茶(當時媽媽腰痛,他們是來看媽媽的)。當我放學回家,媽媽就摸着我的頭説:“叫姥爺!”我進屋1看,才知道家裏來客人了。我剛叫完“姥爺好”媽媽就又忙着做飯去了。做好飯,有張羅着讓大家吃飯!大家都讓她歇1歇,可媽媽總是笑着

説“沒事、沒事!”就這樣媽媽忙了1個下午。等客人走後,媽媽又要忙着掃地,擦桌子。我趕忙搶過媽媽手中的工具,讓媽媽歇着。媽媽臉上漏出了微笑,輕輕地舒了口氣。我問媽媽累嗎?媽媽説“不

累!”到了晚上,我聽到媽媽説:“請點按,有點疼。”爸爸説“知道了。”我從門縫裏看到爸爸在給媽媽揉腰,當時我就哭了。你們看,我媽媽就是這樣任勞任怨!

難忘的是在父親肩頭度過的童年,也難忘母親在燈火傍晚下為我縫製衣服,更難忘父親在伸手不見5指的黑夜裏送我上醫院,也難忘母親送我離家時拐角的1抹餘光。

105年過去,彈指1揮間,時光宛如白駒過隙,泥牛入海,周圍的1切早已事過境遷,但任時光任茬,歲月流逝,父母的潺潺教誨,循循善誘卻永記心頭。

父親對我的教誨是態度決定高度。是啊!面對挫折與失敗,每一個人的態度都是不1的。毛主席是“雄關慢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激昂,而蘇軾則是“1樽還酹江月”的無奈。幾百年花開又花落,幾百年潮起又潮落,早已洗淨了**亭上的點點殘血,抹去了伶仃洋裏的聲聲歎息,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以正確的態度對這1切,正如父親所講“態度決定高度”。

母親的教誨確是“面對大海,春暖花開”,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但是以甚麼樣的方式去面對呢?就是母親1句話:“面對大海,春暖花開。”相信明天會更好,今天仍不是末日。仲尼厄而作年齡,屈原被貶,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書修列,不韋遷眉,世傳呂覽。當面對挫折時,讓我堅實的喊出1聲:“面對大海,春暖花開!”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至此可見,家教何其重要。所以,

請重視家庭教育,人生將由此揚帆!

篇19:家風家訓徵文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漸漸地長大了,也就把善良當成了我們的家風。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當聽到兒子第一次叫我媽 媽的時候,我就自己在心裏説,孩子媽 媽不希望你多優秀,但一定要做個真善美的人。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潛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當成了我家庭的家風。

記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手語《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穩的腳步,唱不清的歌詞,卻讓孩子成了我的老師。我愛孩子的認真,但我更想讓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顆心用行動去實現的。從那一天開始,感恩的種子已經在孩子的心裏發芽。

孩子四歲,我就開始領着他參加所有的公益活動。在敬老院,説話並不清楚的他卻能大方的為爺爺奶奶唱《小燕子》,義工宣傳現場,他是跑得最快發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現場,他會在眾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對面撿垃圾的老爺爺走去。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向善的心。

言傳身教。參加活動越多,孩子的認識也越強烈。有一次在市場買菜,一轉眼看不到孩子了。着急的尋找,才發現他在不遠處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攤前。他把一張義工的聯繫卡給了老大爺,並告訴爺爺如果需要衣服和錢就找臨淄義工幫忙。······我拉着他離開後問為什麼這麼做,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感動。“媽 媽,你沒看到爺爺腳上穿的鞋都破了個洞,衣服破破爛爛的嗎?他家裏一定很窮,義工不就是幫助窮人的嗎?我是小義工,當然得幫他們了。”一剎那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三天後,我和兒子再次見到老爺爺,給老人買了一雙棉鞋,那位大爺激動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給我才能表達他的謝意。

一個人的真誠才能成就他的善良。家風家訓徵文1000字(精彩篇)家風家訓徵文1000字(精彩篇)。孩子走進國小,成了一名一年級的孩子。攀比心也愈發的重。有一天他回來告訴我,讓他當小義工的領導。我問為什麼,兒子回答,因為我已經告訴同學,我是小義工的領導。我説,為什麼呢。孩子説,因為義工是好人,小義工更是好人,我想當好人。我笑着告訴兒子,好人不是你當什麼官,而是你做什麼事。首先一個不誠實的人不配當義工。再説,並不是所有的義工都是領導,他們都默默地奉獻愛心,做好事

是不需要留名的。也因為此,我罰兒子寫拼音表兩遍,因為他向同學撒謊了。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的現場,他把這番話講給了同去的小孩。並嚴肅的告訴他,“如果撒謊會剝奪你當義工的權利”。

如今我們一家都在從事公益事業,每次兒子都會以能參加義工活動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他總是愛不釋手的擺弄我獲得的道德模範獎盃。他説,媽 媽,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為我長大了也會得到這個獎盃。在他的心裏,他也正在以做一個好人而嚴格要求自己。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樂善良。關於曬家書,亮家訓,講家風的徵文,,1000字

因為真誠而善良,因為善良而美麗。沿着真善美的家風之路,我相信孩子的明天會更燦爛!

篇20:家風家訓徵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最重要的一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謝謝”,其次還有“不能欺軟怕硬”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小時候,那時還沒有懂事,只要別人一給我東西,媽媽爸爸必定讓我説謝謝。雖然那時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我卻知道了,這是別人給我東西應該説的話。

而小時候的教育,給我養成了現在的好習慣。無論陌生人和熟人,家人,給了我東西,幫助和疼愛……我都會説聲謝謝。親人會説我見外,讓我不要説謝謝,而我每次打趣的笑笑,説有禮貌不是件很好的事嗎?而陌生人都會説我有禮貌。

因為家訓,我在許多人的心裏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噢,對了,我現在的性格也是因為家訓所變。爸爸説過:“不能欺軟怕硬。”就這樣,我每次遇到弱小都會及自己所能幫忙。遇到比我強的人也絲毫不能屈服,我不做窩囊廢。人是要有尊嚴的。就因為這樣,我是個愛打抱不平,而好勝心又極強的人。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將來也許不能給予自己的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寬泛的人際關係,但我們會努力將父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和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吸領未來孩子的健康成長!

篇21: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係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後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着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温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以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

家風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着孩子的人格。

但願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尤其是修養。

篇22:家風家訓徵文

父親在我的印象中是嚴格且慈祥的。在空閒的時候,他總是一副怒目圓睜的樣子出現在我的面前,以至於我嫻靜少語。

曾記得那一次,是我有史以來受到最嚴厲的批評。我由於很疲憊,就先洗了個熱水澡,洗完澡後,我來到了樓下打開電視就躺在沙發上。在我看電視不超過半個小時後,父親去門口透透氣,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只見我的房間裏燈光閃爍,如同一顆懸掛高空的星星。父親為此大發雷霆,他大聲地喊着我的名字,這聲音似乎傳遍了整個村子。我趕緊跑出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父親怒火沖天的對不知所然的我説:“你為什麼洗完澡後換衣服不把房間裏的燈關掉?”我沒有迴應父親,只是低垂着頭。父親接着又説:“你知道浪費電是不文明、不低碳的行為嗎”?這時站在旁邊的母親也發話了,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説:“要知道我們那個年代都是點煤油燈看書的,而且是已經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才會點”。

聽完父母的教導後,我對節約用電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樣會讓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一生受益。

父母在學習上對我的要求同樣如此,必須在做完功課和檢查作業之後才允許自由活動,否則我將受到嚴厲的責罵。

有一次我看見鄰居家的孩子都在玩手機,便心裏癢癢,在作業還沒完成的情況下,偷偷地拿着手機溜出家去玩了。沉浸於手機遊戲的世界裏,天空不知不覺地暗了下來。這時我才發現已經接近晚飯時間了,而父母肯定在焦急的等我。回到家中,只見他們都端坐在我面前,一言不發。我暗自慶幸道:“幸虧沒有發現,不然就慘了”。當我端起飯碗之際,父親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把手機拿出來”。我極不情願地將手伸進褲兜拿起那千斤重的手機,心情沉重的放在桌上。接着我照例受到了父親的責罵,他説:“你作為學生,在學習期間不應該玩手機,應把心思放在學業上,以學業為重,況且你的成績屬於中等水平,再沉迷手機,學業一旦荒廢,你就只能是新一代的農民,出去打工了”。我理解父親所説的話,的確,要想成大事者,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方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父母給予我良好的家風家訓,這能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裏走得更遠。回首那過往的煙雲,父母的教導依然歷歷在目。今後的日子裏,我會不忘初心,發奮學習,成就自己美麗的夢想。

篇23:家風家訓徵文

記得還是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的家裏,多了一本奇怪的書,裏面的句子都是三個字的,這讓我很好奇。後來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叫《弟子規》。它是我姐姐在學校發的,因為她有一門課程是學習弟子規。一次她帶回家的時候,被我看到了這本書。

直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裏面的內容: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我年幼時,就常被父母教導。

有一個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很多父母曾經都講過:小時候,我吃飯老是把飯粒剩在桌子上,媽媽就嚇唬我説:“老是把飯吃到外面,浪費糧食的小孩子,打雷的時候,雷公會劈你的。”所以,我很害怕。那時候,我家的院子裏養了幾隻雞,我靈機一動,抱了一隻雞過去啄了幾下,立馬就乾淨了。這樣我就算沒有浪費糧食了吧,我自我安慰道。在上了憫農之後,我就明白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此我就不再浪費糧食了,而且,每次吃飯的時候,也都會很自覺地把飯粒撿乾淨,甚至飯碗裏的飯粒也都吃得乾乾淨淨。現在,看着別的小孩吃飯時髒兮兮的樣子,我真的要感激我的父母!小時候的我,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雖然我現在明白了,有些話都是嚇唬我的,但是我也明白了,他們所有的話,都是為了我有一個美滿的人生!

弟子規,聖人訓,開篇就點明瞭弟子規的地位。所以我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能多多想起父母在我小時候的教誨。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在做好人的前提下,有餘力,則學文。我父母在我年少時很少教我作業,也很少叫我讀書。我放學回家自己就會寫作業,他們從來不會來催我做作業。可能他們覺得我要是不做作業老師會罵我,所以不怎麼來管我。

我父親曾經對我説過:“兒子啊,該説的,該講的,該教你的,早在你十歲之前,我就都説過了,講過了,教過了。十歲之後,我只是不斷地重複着在你十歲之前我對你説過的話!”現在想想還真的是這樣,所以有時候我才會覺得他們煩,因為他們老是這麼幾句話。可有誰知道,即使這樣,我有時候都會犯錯。所以希望我真的能時刻想起父母在我年幼時對我的教誨!

篇24:家風家訓徵文

中華民族一直流傳着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這句傳承千年的話告訴我們孝順父母是最重要的和佔據第一位的優秀品德,也是每一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時代雖然不同了,但卻演繹着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在很多的家庭中,卻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們將碗筷一扔去看電視、玩電腦,父母卻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吃個夠,孩子卻很少讓給父母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種種不好的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慣。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説,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最重要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只有這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我們的家庭是一個三口之家,而我承擔了更多的教育孩子的責任。下面就從幾個小故事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孝敬家長的。

一、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我的孩子是個挑食的孩子,中午回家,抱怨爺爺做的土豆絲難吃。吃飯後,我告訴孩子,明天是我的生日,問孩子怎麼給我過生日,孩子問我,你要我送你什麼禮物好呢,我回答説:“我想孩子給我做一次難吃的土豆絲。”孩子這麼小,哪能做呢?於是我乘機就教育孩子,要尊重爺爺的勞動成果,如果爺爺今天沒有做好,也不能對爺爺大吼大叫,應該告訴爺爺改進的方法,以便爺爺下次做出好吃的土豆絲。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他們的行為很多時候受情緒支配,容易產生錯覺,時常做出一些對長輩無禮的舉動,如對長輩發脾氣,摔東西、不理睬等,家長一定要及時管教,防微杜漸,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尤其不要放過孩子的“第一次”。

二、讓孩子多與長輩接觸,平等交流溝通、循序漸進。

“日久生情”用在孩子的身上也會發揮巨大的效應,多與孩子接觸,多和孩子交流,才能及時理解他們的思想,才能建立親密的長幼關係。

楊俊傑從上幼兒園開始,他的爸爸就外出打工啦,楊俊傑和爸爸不親,每天還是粘着我,讓我給他買零食吃,爸爸認為楊俊傑吃的零食,大多是垃圾食品,因此擋着我,不讓買,楊俊傑大哭,吵鬧着要,爸爸氣急了,拿着棍子準備打他,楊俊傑一看見識不好,爬起來就跑,邊跑邊説:“你沒有權利打我,我是我媽媽帶大的,長大了我不向你,我向媽媽,我討厭你。”爸爸氣得一屁股做在地上,傷心不已,心想,自己背井離鄉,辛辛苦苦賺錢養孩子,難道錯了嗎?後來,我帶着楊俊傑一起去了爸爸開車的地方,並告訴楊俊傑,讓他體會爸爸是怎麼樣工作賺錢養他的,提醒孩子,應該體會父母的辛苦,尊重父母。現在楊俊傑和自己的爸爸也很親密了。

三、培養孩子尊敬長輩,也需要表揚

對孩子的表揚是最有效地激勵孩子的方式,是一種認可、是對行為的強化。當孩子從對人有禮貌,尊敬父母,尊重長輩中獲得表揚時,他就會認為這麼做是對的,以後就會繼續這麼做。

有一次,我領着楊俊傑做公交車去張店,在車上楊俊傑主動給一位老人讓座,我立刻表揚他做的好,豎起了大拇指,稱讚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楊俊傑很自豪。這時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頭腦中還沒有分別是非的標準,他們得到大人的肯定,自然高興,同時大人的肯定,成為他們行為的標準。

和睦友好的家庭是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前提,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有幾點也是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做的,我感覺也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家裏如果做了好吃的東西,媽媽首先給爺爺端上,孩子也就會跟着尊敬爺爺,並在以後也會學着把好吃的東西留給爺爺和爸爸媽媽。但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長輩與孩子之間不能違反平等互敬原則。要想孩子尊敬孝順長輩,長輩也必須要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如果一切順着自己的情緒,在愉快時把孩子當“玩意兒”,在惱怒時把孩子當“出氣筒”,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就不會尊重長輩,家長還必須具體引導和幫助孩子學會尊敬長輩。如:爺爺買菜回來了,媽媽立刻提醒孩子上前接過菜籃子。吃飯前,爸爸提醒孩子給爺爺搬凳子、拿筷子等等。還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尊敬長輩不僅僅只限於家長和熟悉的長者,在公共場所裏也可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習慣。汽車上、商場裏、醫院中遇到老人,自己主動禮讓,並提醒孩子也跟着學習,等等。

現在,從國家到家庭,家風家教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在中國,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和人際交往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切品德和力量的源泉。

篇25: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家訓徵文3000字

看慣了春花秋月,是否還會在乎自然頻繁的變更;嚐盡了悲歡離合,是否還會被心中的那抹回憶驚擾?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還有心中那縷淡淡的家風,潛藏在歲月的河流中,浮動着我那動人的心絃,家風再用他那滿含滄桑的口吻,講述當年的那些青澀往事……——題記

小草在之所以能茁壯成長,是因為那勤勞的土地源源不斷的給小草送去養分,奉獻雨露毫不吝嗇的給小草送去水分,慈愛的太陽不求回報的給小草送去陽光。春風輕撫着它,雷電考驗着它,石頭捶打着他……

幾個月後,小草變成了茁壯的大草,即使有路人的踩踏,他依舊保持青綠,依舊保持活力。因為在他成長時獲得了環境的滋潤,因此打下了最堅實的根基。而我們不就像那小草,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所以對於家風家訓更是重視。而要説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小時候的幾件事。

俗話説:“勇敢,事情必成;勤勞,幸福必到。”當然在我們家可是把勤勞放一位。在家裏數奶奶和媽媽最勤勞了,我們家住在農村,她們深知只有靠一雙手才能供我和姐姐上學,勤就這樣不知不覺得成為了我們家的家風。

記得在那年夏天,正是收麥子的高峯期,卻不巧趕上我爺爺生日,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爸爸在家裏炒菜,只有媽媽和奶奶帶着我去割麥子。那時還沒有普及現在的割麥子車,只是用鐮刀收割從清晨到中午,一刻也不曾停歇,媽媽和奶奶都汗流浹背,媽媽那白色的襯衫的像水洗過一樣,奶奶那纖瘦的身子更顯得淒涼。

她們沒有吃飯,喝兩口水對她們來説就是休息了。下午我們才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家,媽媽和奶奶並沒有停歇,而是一起洗着衣服擦着桌子,都顧不得頭上的汗珠。我匆匆忙忙的吃完飯就早早的睡下了。

在深夜裏,從門縫裏透過來了一束光,我朦朦朧朧地循着光走過去,看見媽媽正辛勤的收拾着中午的酒席。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着,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客

廳裏的燈依舊亮着……

“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待人有禮貌。首先,在勤勤懇懇方面,他勤勤懇懇從不叫苦叫累。

接着,在待人有禮貌方面,在陽光心態方面,家風就是一個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記長輩告訴我的好家風。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雖然奶奶去世了,而她的勤勞之風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我現在是衞生小組的組長,每天到我值日的時候我都恪盡職守,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勤勞不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別人,這句話不時地在我腦海中浮現。

“舍自己,為別人”在現實中“捨己為人”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他不只是一時的衝動,他不只是思維的興奮,也不只是一時的意氣用事,不是一時的失去理智他需要一種崇高的精神,需要一種眼裏有他人,願意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的偉大情懷這不僅是現在社會上的輿論焦點,也是我家裏行為上的讚揚焦點。

爸爸是一名普通的人,家裏也不是怎麼富裕,但以自己的一雙巧手獲得了村裏人人的讚揚。爸爸什麼都會做,像修電,修車,修水管,修自行車,修微波爐……總之在我印象中他做事最細膩。當人們什麼東西壞了時,都會來找他,他毫不猶豫的接受。

有一天,我到倉庫裏去找東西,發現裏面全是鑽機、自動充電機和一些我不認識的工具,我連忙跑過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爸爸為了給村裏人修壞了的東西才自己拿錢買了這些的零件和工具。我愣住了,難道這就是真正的捨己為人嗎?就這樣,我深深地把爸爸的精神印

在了心裏。春天時,村裏人都幫我們播種。夏天時,他們都幫我們剝玉米。秋天時他們都給我們家送蘋果。但爸爸都回絕了。爸爸説:“我們真正收穫的.不是別人的東西,而是別人的心……”是呀!捨己為人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不但開在生活裏,也開在人們的心裏……

爸爸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的感染了我,我一直都記得,有付出就有收穫。在學校裏,雖然我整理筆記本付出了莫大的努力,但我依然毫不吝嗇的借給別人借鑑。你給予別人一份幫助,別人也會給予你一份幫助;你給予別人一份愛,別人也會給你一份愛,難道這不是在千變萬化的社會中立足的精華嗎?

我不崇拜明星,我不崇拜富有的人,我只崇拜捨己為人的爸爸和雷鋒。爸爸就是那一朵永不凋謝的花,開在我們的心裏,永遠,永遠……俗話説:“百善孝為先”,我們祖祖輩輩都以“孝”為家風的核心。

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不能生還了,於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後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裏。這就是著名的“香九齡,能温席。”這個故事讓我初步認識到了孝,而讓我深刻理解的孝是從爸爸身上學到的……

劉應節,字子和,明中期大臣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鄉試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進士,任户部廣東司主事。劉應節是劉氏子孫學習的好榜樣在劉應節小的時候就熱愛學習長大後為朝廷效力。當初蒙古攻打到長城邊時給將士們送補給時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去的而身為一個文官的劉應節挺身而出送去了將士們的補給現在長城邊還有劉英傑的雕像。他去時和朋友説如果七天沒有回來就把妻子兒子送回老家在此可以看出劉應節是一個勇敢衞國付出的人。劉應傑樂善好施他一生重視教育。1576年(萬曆四年)回到家鄉。回鄉後,他出資修建了“麓台書院”,並親自講學。濰坊許多的文人墨客都是他的影響。在劉英傑身上有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沒有時代性和階級性的。他醫生為官清正,1591年去世後。弔唁者絡繹不絕,萬曆皇帝遣使憑弔,並追贈他為太子少保。

自我出生那年起,爺爺的心臟就不好,奶奶一個人無法照顧爺爺,又因為爸爸的兄弟長期出門在外,所以照顧爺爺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他的責任。白天爸爸上班媽媽去照顧,晚上爸爸就要陪爺爺睡覺。

因為爺爺半夜老是咳嗽喝水,也因這個爸爸老是睡不着覺,但他沒有埋怨還是盡心盡力的照顧。每到過節爸爸放假時,他總是要帶着爺爺去看看附近的景色,和爺爺去田野裏呼吸新鮮空氣,雖然有點麻煩,但爸爸希望多看到一點爺爺的笑容。

中午爺爺總是要睡上一個午覺,爸爸總是叮囑我要給爺爺不時地往上蓋蓋被子,以免着涼。雖然簡單的一個叮囑、一個動作但透漏出爸爸對爺爺不善言語而又細膩的愛。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業精於勤荒於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許多家訓一度曾引領一個家族甚至一個國家的興亡。

但隨着時間和家族的變遷,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現代社會家庭的分散和獨立,家風家規已變得越加少見稀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我們民族傳統儒家文化的根基,而其中的精髓是仁悌忠孝禮義廉,“慣兒不孝,慣狗上灶”,“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業精於勤荒於嬉”,“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都是強調嚴教、勤儉、勤奮、自立才能最終功成名就

實現個人價值,並光宗耀祖。知恥才懂後行,知禮義才知善惡,才能行善行仁而“積德以遺子孫”。

篇26:家風家訓徵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於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説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後還會向爸爸請教電腦問題。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篇27:家風家訓徵文

又過了一個生日,年紀已經到了古人説的“三十而立”,對於“立”的含義,想起小時候爺爺一直掛在嘴邊教導我的話——“明德守信,為立心之本;勤勉高節,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為立人之本。”當時我年紀還小,爺爺一遍一遍的解釋給我聽,他告訴我一定要像爸爸一樣牢記這句話,遇到事情多想想,就知道應該怎樣做了。現在雖然爺爺不在了,但是這句話一直伴隨我成長,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訓。

對於這個家訓,我最早記住的是“明德守信”。小時候,在田字方格本上學寫字,爺爺就會在旁邊説,寫字要寫滿整個“田”字格,橫平豎直,就像做人一樣,大大方方,品德正直。一個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可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成功。信用很重要,答應別人的事情,哪怕再難也要做到。爺爺説的多,我聽得也多,但是直到親眼目睹了一件事才讓我深刻領悟這些話的意思。

妹妹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病了要去醫院,但是她害怕打針,一直哭鬧個不停,爸爸着急的情況下就答應她説不打針,只是給醫生看下。我陪着妹妹,跟着爸爸一起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完之後,悄悄地和爸爸説妹妹需要打針,示意要爸爸配合他一下,爸爸想了想就抱起妹妹,哄騙她,轉移她的注意力,醫生就趁機快速地給妹妹打了針。妹妹意識到疼的時候已經打完了,馬上大哭。這是在醫院經常見到的一幕,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驚呆了在場的人。只聽到“啪!”的一聲,妹妹狠狠的給了爸爸一個耳光!因為她是被抱着,離爸爸的臉最近,小孩子也不懂得控制力道,不知道是因為打的大力,還是因為生氣,爸爸的臉立馬就紅了,看着爸爸一口氣憋在嘴裏,脖子青筋都起來了,眉毛也緊緊皺着,怒生生的瞪着妹妹。

暴風雨前的低氣壓,估計下一秒就要爆發。周圍人都屏住呼吸,可妹妹還不會看臉色地邊哭邊喊“爸爸,你騙人,説好不打針的,你説話不算數!”誰知道,爸爸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剛剛憋的那口氣被爸爸深深的吐了出來,下一秒居然對着妹妹尷尬生硬地揚起嘴角,可能是想讓他自己看起來是在笑吧,輕輕地拍着哭的很委屈的妹妹,温柔的説:“是,是,對不起,是爸爸説謊了,是爸爸説話不算數,爸爸錯了,下次絕對不會不守信用了”,最後和妹妹勾了勾小手指才算了結了這件事。

即使一個大男人,也不絕能失信於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爸爸做到了!這一幕這麼多年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清晰,深刻。事到如今,在家庭聚會上,媽媽還會時不時聊起這件事,妹妹也很是歉意,爸爸卻一直嚴肅地堅持説妹妹當時做的對,“‘人而無信,百事皆虛’,我們大家都要銘記“明德守信”,此為立心之本,欲立人需立身,欲立身,先立心。”

此外家訓的另外兩點,我也一直用來自律。“勤勉高節”和“忠君孝祖”,人要勤奮自勉,對辛苦勞累之事報感激之心,趁機增進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磨鍊意志,要像松柏的堅貞勁直,對領導要忠貞,對長輩要孝順,順其意,聽其命,且不忠不孝之人勿近,但不能愚忠愚孝,人都有疏漏犯錯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提醒並幫助改正,才是真正的忠孝。

對於這句家訓,長輩們始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許多年過去了,我慢慢體會到這幾句話的深刻意義,從理解它,到以它為指路明燈,用以立身處世,持家就業。現在我也到了即將為人父的年紀,我會將這個家訓説給我的孩子聽,並像祖輩教導我一樣教導他們,並叫他們傳承給他們的子孫後代。

好的家規家訓,不僅是祖祖輩輩對後代的鞭笞,也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無規矩不成方圓,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更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篇28:家風家訓徵文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漸漸地長大了,也就把善良當成了我們的家風。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當聽到兒子第一次叫我媽 媽的時候,我就自己在心裏説,孩子媽 媽不希望你多優秀,但一定要做個真善美的人。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潛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當成了我家庭的家風。

記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手語《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穩的腳步,唱不清的歌詞,卻讓孩子成了我的老師。我愛孩子的認真,但我更想讓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顆心用行動去實現的。從那一天開始,感恩的種子已經在孩子的心裏發芽。

孩子四歲,我就開始領着他參加所有的公益活動。在敬老院,説話並不清楚的他卻能大方的為爺爺奶奶唱《小燕子》,義工宣傳現場,他是跑得最快發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現場,他會在眾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對面撿垃圾的老爺爺走去。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向善的心。

言傳身教。參加活動越多,孩子的認識也越強烈。有一次在市場買菜,一轉眼看不到孩子了。着急的尋找,才發現他在不遠處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攤前。他把一張義工的聯繫卡給了老大爺,並告訴爺爺如果需要衣服和錢就找臨淄義工幫忙。······我拉着他離開後問為什麼這麼做,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感動。“媽 媽,你沒看到爺爺腳上穿的鞋都破了個洞,衣服破破爛爛的嗎?他家裏一定很窮,義工不就是幫助窮人的嗎?我是小義工,當然得幫他們了。”一剎那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三天後,我和兒子再次見到老爺爺,給老人買了一雙棉鞋,那位大爺激動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給我才能表達他的謝意。

一個人的真誠才能成就他的善良。孩子走進國小,成了一名一年級的孩子。攀比心也愈發的重。有一天他回來告訴我,讓他當小義工的領導。我問為什麼,兒子回答,因為我已經告訴同學,我是小義工的領導。我説,為什麼呢。孩子説,因為義工是好人,小義工更是好人,我想當好人。我笑着告訴兒子,好人不是你當什麼官,而是你做什麼事。首先一個不誠實的人不配當義工。再説,並不是所有的義工都是領導,他們都默默地奉獻愛心,做好事是不需要留名的。也因為此,我罰兒子寫拼音表兩遍,因為他向同學撒謊了。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的現場,他把這番話講給了同去的小孩。並嚴肅的告訴他,“如果撒謊會剝奪你當義工的權利”。

如今我們一家都在從事公益事業,每次兒子都會以能參加義工活動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他總是愛不釋手的擺弄我獲得的道德模範獎盃。他説,媽 媽,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為我長大了也會得到這個獎盃。在他的心裏,他也正在以做一個好人而嚴格要求自己。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樂善良。

説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分別來簡單的説一下。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説,“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姥姥姥爺説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説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説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諮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説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説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説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説謊為自己開脱,那麼這個説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説謊,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説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説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説,我是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於承擔。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説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説,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裏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誇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驕傲的表情,我想怎麼人家誇得是媽媽,姥姥怎麼會這麼驕傲的樣子呢?後來,我慢慢懂得了,誇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讚賞家長的教育。每逢過節,家裏聚會,親朋好友也是誇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的驕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教有着異曲同工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裏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下去。

篇29: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家訓是一本神奇的大書。雖然簡單易懂,實踐卻很難。其中有一頁,就是我們必須實踐履行、一生受益不盡的“近在身邊,遠到無邊”的孝道。

“近在身邊”來形容孝道的確不錯,它天天無意間和我們打交道。一想到“孝順”一定會想到孝順父母、爺爺奶奶,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有句古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我們應與時間賽跑,只要努力去拼,怎會留下終生遺憾呢?

每到週末,爸爸媽媽總會時不時提議:到外婆家玩玩。我聽了,心裏暗暗欣喜:終於可以到外面散散心了!爸爸媽媽總會買許多讓我垂涎三尺的東西給外公外婆。到了那兒,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整天。爸爸媽媽可忙着打掃衞生、洗衣服、燒飯。漸漸長大了,我終於懂得了爸爸媽媽的用意,他們不是隻帶我去玩的,而是帶上了一顆孝順的心。

爸爸媽媽的舉動使我感觸很深,原來他們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孝道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我一直心想:孝道可能就藏在爸爸媽媽買給外公外婆的食品中,藏在爸爸媽媽燒的可口飯菜裏,藏在爸爸媽媽與外公外婆真切的交談中。不知他們是否可以品嚐和感覺到呢?這可能是爸爸媽媽帶給我最重要的東西:孝道。

大愛是無邊的,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有一次,外公住院,我和媽媽去照顧他。已到午餐時間,同病房的一位老奶奶,拿着一個飯碗在病房門口徘徊。爸爸媽媽平時教導我的家訓油然而生。於是,我走上前問道:“奶奶,你是不是不知道在哪買吃的?”老太太忙點點頭。我立刻帶着老奶奶到附近的麪館為她買面,並幫她拎回病房。一路上,老奶奶都在喃喃地説着:這個小夥子真懂事,真孝順!我很不好意思,但覺得我又成長了。

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應該是無私的,不光是孝順親人,還應關愛身邊所有的老人。孝道藏在生活的一點一滴:扶老人過馬路,給老人讓座,這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被動的。如果大家都這樣銘記“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盡責的人才會在最大時刻盡責”這句話,一個世界彷彿就是個温暖的家。

孝道是一條流不盡的長河,流經我的一生。只要我們遨遊其中,就覺得它不再那麼遙遠了。

篇30: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説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我的家風是“發揚民主、平等協商”。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儘量不當着孩子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在大人的正確引導之下,讓孩子自由地成長;開朗、樂觀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温暖和相互關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係的具體體現。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我做起,我覺得我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在小孩讀國小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練習游泳和書法,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同時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與校風共同影響着我們,使我們向着目標前進,擁有美好的品格。我們又以我們自身所擁有的美好品格對他人進行影響。家風校風,讓我們乘風破浪,乘“風”而長。

篇31:家風家訓徵文

我曾經讀過很多書,最使我受到教育的是叫《哈佛家訓》的書。哈佛,哈佛大學,它培育出了7位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數百位世界級富翁,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地方,真不愧是世界第一好大學。

在目錄裏,有很多類別,比如品性、夢想、思維、成功等類。我最敬佩的是蘇格拉底、愛因斯坦、華盛頓和小布什,尤其是華盛頓,一位十分負責的總統,人們紀念他,把美國的一個城市名就命名為“華盛頓。”

在這本書裏,我還認識了數學王子高斯,他畫了正17邊形,這是兩千年無人能解的難題,而他只用了一個通宵就解決了!

這本書讓我學會了很多知識,讓我見識了很多,我要感謝這本書。

篇32:家風家訓徵文

古人云:“以人為鏡,正人衣冠。”我卻覺得做人不僅僅要以人為鏡,更要以訓誡為標尺,以良好風格為方向。

以人為鏡,可以認識不足,然後去改正;以訓誡為標尺,可以衡量一切,把握是非善惡觀;以良好風格為方向,可以步入光明闊途,直通向成功。

正所謂:“恨鐵不成鋼。”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功,他們從小就會教育孩子,儘量為他們鋪好未來的道路。 我的爸爸媽媽從小就會告誡我:“做人要正實、善良,又熱心幫助他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受人尊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我會主動出一份力;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幫他走出困境;在別人急需某物時,我會主動給予他……總之一番下來,我的人緣就有了不少提升,與大家相處的融洽了,總是嘻嘻哈哈一起玩,從不缺少樂趣。可見其訓誡作用之大。再者,對於別人提出的質疑,需要如實告知,而不是爾虞我詐,這樣人與人之間將失去信任。在兩難境況下,訓誡也可以幫助你辨識一切,做出很好的抉擇。例如我有壞消息不忍直接告訴他人時,我會撒一個善意的謊言幫助他人不受影響;與好朋友約定時自己有事不能去,便痛下決心説出實情,另擇他日赴約。

我的爸爸媽媽從小也告訴我:“人一輩子要活得精彩,微笑面對世界,遇到挫折不輕易放棄,勇敢去追求夢想。所以我摔倒在地時,我會默默爬起來,一聲不吭,留給大家的是淺淺的微笑;當我遇到困難,停滯不前時,我會鼓勵自己再加把勁,突破障礙,克服困難,將絆腳石踩在腳下;當我事事不順心時,我會大聲告訴自己,熬過今天將迎接美好的明天。

一棵小草,經過狂風的摧殘,始終堅守“遇挫不放棄”的訓誡便可長成參天大樹,縱使風雨交加,雷電齊鳴也奈它不得;一隻幼鷹經過殘酷的訓練仍堅持“勇敢追求夢想”的信念,便可展翅高飛,衝出藍天之外,傲視蒼穹;一羣大雁經過漫長的長途跋涉,始終堅持“團結”的風格便能越過高山,跨越大海,到達旅途的終點。

篇33:家風家訓徵文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漸漸地長大了,也就把善良當成了我們的家風。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當聽到兒子第一次叫我媽媽的時候,我就自己在心裏説,孩子媽媽不希望你多優秀,但一定要做個真善美的人。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潛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當成了我家庭的家風。

記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手語《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穩的腳步,唱不清的歌詞,卻讓孩子成了我的老師。我愛孩子的認真,但我更想讓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顆心用行動去實現的。從那一天開始,感恩的種子已經在孩子的心裏發芽。

孩子四歲,我就開始領着他參加所有的公益活動。在敬老院,説話並不清楚的他卻能大方的為爺爺奶奶唱《小燕子》,義工宣傳現場,他是跑得最快發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現場,他會在眾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對面撿垃圾的老爺爺走去。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向善的心。

言傳身教。參加活動越多,孩子的認識也越強烈。有一次在市場買菜,一轉眼看不到孩子了。着急的尋找,才發現他在不遠處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攤前。他把一張義工的聯繫卡給了老大爺,並告訴爺爺如果需要衣服和錢就找臨淄義工幫忙。······我拉着他離開後問為什麼這麼做,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感動。“媽媽,你沒看到爺爺腳上穿的鞋都破了個洞,衣服破破爛爛的嗎?他家裏一定很窮,義工不就是幫助窮人的嗎?我是小義工,當然得幫他們了。”一剎那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三天後,我和兒子再次見到老爺爺,給老人買了一雙棉鞋,那位大爺激動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給我才能表達他的謝意。

一個人的真誠才能成就他的善良。孩子走進國小,成了一名一年級的孩子。攀比心也愈發的重。有一天他回來告訴我,讓他當小義工的領導。我問為什麼,兒子回答,因為我已經告訴同學,我是小義工的領導。我説,為什麼呢。孩子説,因為義工是好人,小義工更是好人,我想當好人。我笑着告訴兒子,好人不是你當什麼官,而是你做什麼事。首先一個不誠實的人不配當義工。再説,並不是所有的義工都是領導,他們都默默地奉獻愛心,做好事是不需要留名的。也因為此,我罰兒子寫拼音表兩遍,因為他向同學撒謊了。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的現場,他把這番話講給了同去的小孩。並嚴肅的告訴他,“如果撒謊會剝奪你當義工的權利”。

如今我們一家都在從事公益事業,每次兒子都會以能參加義工活動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他總是愛不釋手的擺弄我獲得的道德模範獎盃。他説,媽媽,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為我長大了也會得到這個獎盃。在他的心裏,他也正在以做一個好人而嚴格要求自己。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樂善良。

因為真誠而善良,因為善良而美麗。沿着真善美的家風之路,我相信孩子的明天會更燦爛!

篇34:家風家訓徵文

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的家風都包

括風氣、風格與風尚,但各個家庭在風氣、風格與風尚的具體表現內容上又各有不

同。不同孩子在不同的家風環境裏成長,造就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烙上家風的印記。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家風培養孩子的忠孝仁義,由此可見,家風對於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再到立足社會,於家庭、於國家的重要性。

古有“孟母三遷”,孟軻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不惜三次不易地喬遷住處,當昔孟母,擇鄰處,孟子不學,孟母斷機杼,在

孟母語重心長優良家風的教育之下,孟軻最終學業有成,成為了一代名儒“亞聖”。“孟母三遷”的故事成為一種美談,千古傳頌至今,讓後世之人知道子女只有在良好家風環境的薰陶下,才有可能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孟子的家風是優良的,造就了孟子成功的人生。如今也有很多人用這個故事來比喻做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兒女的當不能辜負父母,正所謂,對的付出,得遇到對的人。在良好的家

篇35:家風家訓徵文

“勿以善小而不為”理解是凡事應事做起,善事,善意的小事,對你而言不經意,微道,對他人而言就翻天覆地的;是你的善意的鼓勵,將使對學業失去勇氣的孩子發憤圖強,向上的好學生;是你的温暖的微笑,使輕生之人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劃,體會到人世間的温情;是你的習慣性的動作,撿起了的一張紙屑,讓的外國朋友到的好習慣,了的尊嚴;又是你的友善的舉動,把陰井蓋蓋好,使路人了受傷的危險……

的“善小”能使他人受益非淺,但的“惡小”卻使人失去了太多。有些人最後無惡不作的強盜,兒時的一絲貪念,小偷小摸圖那一時的快感,而正是的“惡小”的累積了個的悲劇。,“勿以惡小而為之”。

而,小事的作用你卻忽視,它能阻止悲劇的。記得曾經吳王要攻打楚國,警告大臣們“如有勸阻者斬”,吳王年輕的門客,強行諫言辦法,就懷揣着彈弓,徹夜站立在後花園,露水沾濕了衣衫,他依然堅定地站立着,三天三夜了,吳王來到跟前説:“你是得意門生,何苦呢?”年輕人回答:“請您那棵樹,樹上有隻蟬,蟬高高在上,哀怨地叫着,卻不知有隻螳螂在它的身後,螳螂把身子貼在隱蔽的地方,一心只想捉蟬,卻不知有黃雀躲在一旁,黃雀伸長脖子一啄螳螂,卻不知我正拿着彈弓瞄準它,您看,都只求的利益,卻顧及身後隱伏的禍患啊!”吳王聽後大悟,立即下令停止攻打計劃。吳國的謀士很小的比喻就輕而易舉地阻止了一場血雨腥風,挽救了吳國的滅頂之災!小事的功力可別小瞧!

“善小”、“惡小”、“小善”、“小惡”其實就在你的一念,把握身邊的次的機會,盡力為你身邊的每人做善事,你將更多的朋友!

最後提醒大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共勉之!

篇36: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通常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從某種程度上講,家風是家規的外在表現,家規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特別強調修、齊、治、平的統一,把“齊家”與“修身”、“治國”、“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範的家訓文化十分發達,許多家訓名篇被奉為治家教子的寶鑑而流傳極廣,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朱柏廬的《治家格言》等等。傳統家訓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但核心始終圍繞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開,實質是倫理教育和人格塑造,主要包括:孝親敬長、睦親齊家、勤勞謙敬、勿貪勿奢、勵志勉學、習業農商、治生自立、崇尚科技、拒絕迷信、審擇交遊、近善遠佞、寬厚謙恭、謹言慎行、和待鄉鄰、救難濟貧、潔身自好、力戒惡習、養生健身、嚴禁亂砍亂伐等方面的訓導。雖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傳統家訓家規的內容有些缺陷,但從總體上看,仍不失為先人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特別是倫理文化遺產。

長期以來,由於我們在認識上的偏差,過於放大家規家訓中糟粕的內容,而對其合理的成分視而不見,把嬰兒連同髒水一起倒掉,造成了“家無家規”的現象。由於缺少了家規的道德約束力,以致一些家庭出現了不贍養老人、酗酒、好吃懶做、婚外別戀等等不良現象。

也有很多家庭平時也注重孩子的學習,望子成龍,但忽視了很重要的習慣養成、道德培養方面內容,“家規”內容不夠全面。

還有一些家庭對於“家規”或多或少地有些感悟,有些隻言片語,但總結提煉不夠,不能形成系統全面的經驗,沒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並加之固化,因而隨意性大,不能以一以貫之。

為此,在現階段有必要重新認識“家規”的地位作用,在繼承家規這一傳統道德遺產時,賦予家規以新的、適合時代的要求內容,使之能夠與時俱進。要鼓勵每個家庭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內容加以具體化,結合家庭自身的情況特點,制定出符合自己家庭的 “家規”,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誠信為本”、“止於至善”、“寬厚謙恭”、“克勤克儉”等成為每個家庭的閃亮名片。

“家規”既要精心制訂,還要善於亮出,更要身體力行。提倡將“家規”懸掛在家庭的顯著位置,作為座右銘,時時提醒家庭的每個成員,遵德守禮,良言善行,從而一代影響一代,一代成就一代,以良好的家規家風,形成全社會和諧良好的風氣。

篇37:家風家訓徵文

近日央視新聞聯播節目,開展了一次有關“家風、家訓”的連續採訪活動,我想,假如有人採訪我“你的家風、家訓是什麼?”我會用兩個字來回答——“孝”、“善”。

兒時的記憶中,爺爺每次來我家,母親都會拿出她藏的好東西做給爺爺吃,再燙上一壺“老白乾”,小炕桌旁邊只能有爺爺和父親盤腿對飲,等這爺倆下桌,母親再領我們上桌,有時,我們在鍋台邊上隨便吃點剩飯菜,就去上學了。

左鄰右舍如果有什麼大事小情要幫忙,母親二話不説,撂下家裏的活就去人家幫忙,有一位已經出五服的遠房親戚,因為女主人手有殘疾,不能做針線活,母親把她家一年四季的針線活全部包攬下來、拆洗被褥、縫縫補補等等。小時候,我不理解母親為什麼家裏有好吃的不給我們孩子吃,總是留着給爺爺或者客人來吃,自己家有一大堆幹不完的家務活,已經累得夠嗆,還要去管別人家的閒事,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幹,母親半夜裏手麻的無法入睡,一個勁兒的搓手。後來才明白,這些其實就是父母無言、無字的“孝”“善”,他們在用實際行動規定出的家風家訓。

如今,姊妹們也都是為人父母之人,不僅秉承父母的家風家訓,就連我們的下一代也延續了“孝”與“善”。尤其是我的小外甥,更是一個孝子。

前階段,妹妹身體不適去檢查,心臟出了點問題,當即住院,她年僅12歲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小外甥)接到媽媽從醫院打來的電話,就在家裏找出***拖鞋、換洗的內衣以及毛巾、牙具等洗漱用品,他不知道媽媽平時用的是哪一種護膚品,就把所有的都裝在大包裏送到病房。第二天,他爸爸給媽媽燒好了飯菜,小外甥主動提出,讓爸爸在家歇歇,他自己去送飯,於是,他帶上月票,拎着飯菜,乘39路公交,再轉乘B2到天寧寺站點下車,又步行一段路,才到中醫院。當他滿頭大汗、踉踉蹌蹌的將裝着有飯有湯、有葷有素的一大包東西放在牀頭櫃上時,病房裏的病友都震驚了!我連連誇獎小外甥“真能幹,了不起”時心裏又有些不忍,甚至有些埋怨妹夫,怎麼可以讓小孩子一個人拿這麼重的東西,走這麼遠的路來送飯呢。

身為教師的妹妹,深知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教,更要抓綜合素質的提高,平時,她經常抽空帶上兒子買些補品去探望照顧婆婆,她對婆婆的孝,兒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並在效仿。兩年前,小外甥就能踩着板凳,自己煮“康師傅”,現在已經能燒番茄炒雞蛋、煮粥、蛋炒飯等簡單的飯菜了。有一個週末,小外甥早晨早早起牀,自己弄些早飯吃完,就悄悄地到歐尚超市,夾在老爺爺、老奶奶的隊伍中,排隊買打折的雞蛋去了。

家有這樣一片孝心的小兒郎,妹妹是幸福的。而這幸福正是源於家風家訓!

篇38: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家訓徵文800字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更多熱門作文推薦:

1.好家風好家訓徵文800字

2.依法治國徵文800字

3.2015我讀憲法徵文800字

4.在陽光下成長征文800字

5.學古今名人做圓夢棟樑徵文800字

6.課改三年看成長征文作文800字

篇39:家風家訓徵文

家庭像天空,我像小鳥,沒有天空我將無法飛翔;家庭像大地,我像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像雨水,我是樹苗,沒有雨水我將無法成長。

家庭像陽光,我像花兒,沒有陽光我將不再漂亮。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每個人的家裏都家訓、家規、家風,這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了我們有教養,有規矩,有禮貌,學習好……而對我們的鞭策,我們應該遵守這些家風,做一個守規矩的人。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

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

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説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説:“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説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一個説謊話、拾金不昧、不貪圖錢財的人,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得什麼是拾金不昧。

記得有一次課間,我在操場上玩,忽然我看見地上有什麼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漂亮的手鍊,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手鍊,便將這個十分漂亮的手鍊拿了起來,偷偷地放進了兜裏,跑回了教室。

回到家,我就把這個手鍊放在了一邊。

在吃晚飯的時候,我心裏擔心着:萬一被發現了的話,媽媽一定會説我的。

我低着頭,爸爸媽媽在吃飯的同時也看我,但是沒有發現什麼,這時我突然很害怕,要是我被發現了,後果一定不好,還是告訴媽媽吧!這樣想着,媽媽問我:“你是不是有什麼事瞞着我們?”我聽到這句話,連忙低下了頭,過了幾分鐘,我才説:“媽媽,對不起,我從學校撿到一個漂亮的手鍊,就將它拿回來了。”媽媽説:“你現在已經知道了,我也就不再追究了,明天上學交給老師。

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你以後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不能貪心。”我在媽媽説完話後走去了房間反省,從今以後,我再也沒有這樣過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只有有了嚴格的家風,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篇40:家訓家風徵文

當我們由孩子成長為家長的今天,孩子寄託了我們一切的希望更承載了我們未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在努力的改變自己更努力的改變孩子。謹對孩子成長中發生的幾件事寫下來。

德,百行德為首。女兒今年8歲,在校讀二年級,活潑可愛,好學進取有禮貌,沒有辜負我們對她的培養。她的成長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帶給她的無盡精神食糧。我經常我認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我在教育她,要保護好身邊的環境,不要亂丟紙屑的時候,我總會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示範。和孩子一起出去散步和玩耍時,有時熱了、渴了,買一支雪糕,買一瓶礦泉水,吃完、喝完之後,雪糕紙和礦泉水瓶總是不亂扔,總是尋找附近的垃圾箱,然後扔掉。

一次在開車右轉的時候,孩子認真的説:“爸爸你闖紅燈了。”我疑惑的看着孩子那張認真的臉好一會才轉過神來。“奧,是這樣的......."我又認真的向他介紹交通規則。由此我認識到了德的博大-----提高自己的品德、遵守社會公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道德。

生活中對孩子即要嚴要求,又要學會傾聽,關注她的感受,鍛鍊她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生活上不要過份溺愛要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教育她做人要坦誠,做事要嚴謹,要樹立遠大理想做社會有用的人。

孝,萬事孝為先。對於一個6、7歲的孩子來説,怎樣才能做到“孝”呢?也許你會説很難,其實並不難。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就能傳達孝。我就經常告訴孩子:你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十分高興,這便是孝;你在父母下班回家時,將拖鞋遞到父母跟前,這便是孝;你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後,為父母端上一杯熱茶,這便是孝;你在家裏時,多幫父母分擔些家務活,這便是孝;哪怕你在父母生日時沒有禮物,只有聲祝福語,這也是孝。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有那份心意,那麼那件事情就會變得十分大,十分有意義。

孝敬父母尊重師長與鄰友好。有時帶孩子看一看學前班及教過她的老師,看着他們之間的交談是那麼的開心,臉上掛滿的不僅是笑容更多的是成長的幸福。

誠信,言出必行。記得有一次答應孩子給她買的東西忘記了,孩子沮喪地説:“爸爸你違約了。”為了兑現諾言,我毅然的冒雪給他買了回來並認真的説:“孩子我沒有撒謊”。然而當我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時,孩子又會認真的回答自己犯過的錯誤並説:“爸爸我沒有撒謊”。

一件小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種美好的品質,也可以造就一個人的成功。從小事做起,把美好的家風傳成下去。

篇41:家風家訓徵文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人要善良的活着。

漸漸地長大了,也就把善良當成了我們的家風。

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當聽到兒子第一次叫我媽 媽的時候,我就自己在心裏説,孩子媽 媽不希望你多優秀,但一定要做個真善美的人。

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潛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當成了我家庭的家風。

記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手語《感恩的心》。

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穩的腳步,唱不清的歌詞,卻讓孩子成了我的老師。

我愛孩子的認真,但我更想讓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顆心用行動去實現的。

從那一天開始,感恩的種子已經在孩子的心裏發芽。

孩子四歲,我就開始領着他參加所有的公益活動。

在敬老院,説話並不清楚的他卻能大方的為爺爺奶奶唱《小燕子》,義工宣傳現場,他是跑得最快發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現場,他會在眾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對面撿垃圾的老爺爺走去。

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向善的心。

言傳身教。

參加活動越多,孩子的認識也越強烈家風家訓徵文1000字(精彩篇)家風家訓徵文1000字(精彩篇)。

有一次在市場買菜,一轉眼看不到孩子了。

着急的尋找,才發現他在不遠處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攤前。

他把一張義工的聯繫卡給了老大爺,並告訴爺爺如果需要衣服和錢就找臨淄義工幫忙。

······我拉着他離開後問為什麼這麼做,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感動。

“媽 媽,你沒看到爺爺腳上穿的鞋都破了個洞,衣服破破爛爛的嗎?他家裏一定很窮,義工不就是幫助窮人的嗎?我是小義工,當然得幫他們了。

”一剎那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

三天後,我和兒子再次見到老爺爺,給老人買了一雙棉鞋,那位大爺激動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給我才能表達他的謝意。

一個人的真誠才能成就他的善良。

孩子走進國小,成了一名一年級的孩子。

攀比心也愈發的重。

有一天他回來告訴我,讓他當小義工的領導。

我問為什麼,兒子回答,因為我已經告訴同學,我是小義工的領導。

我説,為什麼呢。

孩子説,因為義工是好人,小義工更是好人,我想當好人。

我笑着告訴兒子,好人不是你當什麼官,而是你做什麼事。

首先一個不誠實的人不配當義工。

再説,並不是所有的義工都是領導,他們都默默地奉獻愛心,做好事是不需要留名的。

也因為此,我罰兒子寫拼音表兩遍,因為他向同學撒謊了。

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的現場,他把這番話講給了同去的小孩家風家訓徵文1000字(精彩篇)徵文。

並嚴肅的告訴他,“如果撒謊會剝奪你當義工的權利”

如今我們一家都在從事公益事業,每次兒子都會以能參加義工活動感到自豪。

每天晚上他總是愛不釋手的擺弄我獲得的道德模範獎盃。

他説,媽 媽,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為我長大了也會得到這個獎盃。

在他的心裏,他也正在以做一個好人而嚴格要求自己。

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樂善良。

篇42:家風家訓徵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中華經典《禮記.大學》,而在齊家的過程中,家訓是尤為重要的一環,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一則家訓往往會決定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代人的成就。在國家不安定,國法不明確時,它發揮了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其主旨乃推崇忠孝節義,教導禮義廉恥。

有的家訓通過擬定一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家族中人,比如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留給後代的家訓就是:“仕宦不可靠,不仕則農,無可撼也,但切不可迫於衣食,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這則家規非常明確地告誡了後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有的家訓通過警句來告訴後人弘揚中華的傳統美德,如晚清大臣曾國藩制定的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家訓是不分國界的,曾經但任過美國總統的林肯家也有家訓“用寬容去贏得朋友,不要拆掉自己要過的橋”。

以上這些家訓中不難看出家訓總是注重家法,國法,和睦鄉里,孝順父母,合乎禮教,正名分,修身齊家。古人常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足以説明家訓的重要性,然而人類社會經過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家訓已經在大部分家庭中漸漸消失了蹤影,但是無論一個家庭人多還是人少,富裕還是貧窮,總是要有一個精神上的支柱,撐起這個家,撐起這個家庭的每一個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的今天,我們也應該有與之對應的家訓。

篇43:家風家訓徵文

每個家庭都會有家訓、家風,我的家也一樣。

家庭就像是一顆大樹,一座大山,家訓、家風就像大樹根、大山的基石,一但家訓、家風沒了大樹沒了根就會倒下、大山沒了基石就會崩塌這時的家就不再是一個家,就破碎了,就會經常發生爭吵,但我的家不是這樣的,我們家有家訓和家風,我們家的家訓是――誠實,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誠實,從小到大我也一向都是這樣的,可就在6歲那年暑假,我説了一次謊。

有一天,媽讓我寫20頁加減法練習,我一直寫到天黑也沒寫完,但我還是寫了下去,寫着寫着,我開始厭捲了這份作業,這時,天使説:“去跟媽媽説明天再做。”惡魔説:“還是亂寫吧,這樣明天也不用寫了。”天使説:“可是媽媽檢查怎麼辦?”惡魔説:“不讓媽媽看,不就行了麼。”天使説:“可媽媽非要看怎麼辦?”惡魔説:“那你的方法就行得通嗎?”於是天使和惡魔爭吵了起來,吵得不可開交……最後惡魔勝利了,於是我開始亂寫,一開始媽媽沒檢查,但後來,我聽見媽媽叫我,這時我才發現被媽媽發現了,我本以為媽媽會打我,但媽媽沒有,只是心平氣和的告訴我,下次不想寫不要這樣,只要告訴我一聲就行了,我頓時低下了頭,羞紅了臉説,我下次再也不會這樣了。

這次,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1.我的家規家訓家風徵文精選3篇

2.2016家風家訓徵文【優秀篇】

3.我的家風家訓徵文3000字

篇44:家風家訓徵文

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是中國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備的“三錢”。有研究者曾探尋過“三錢”的成才奧祕,除了大學教育、愛國熱情、科學探索精神等因素外,“三錢”同出於江浙一帶的名門望族錢氏家族。家族教育傳統的源遠流長,吳越一帶江南地方文化的興盛,都是孕育“大師”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江浙一帶,錢氏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大家族,自吳越王錢謬(852年~962年)以來家族就有族譜。杭州錢謬研究會顧問、浙江大學教授鄒身城研究這個家族多年。他説,自錢王始,錢氏精英不斷湧現,近代以來更是子孫鼎盛。曾有一個繞口令來形容這個時期的錢家“人才譜”――“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據不完全統計,當代錢氏家族僅科學院院士國內外就有loo多人,分佈在50多個國家。

除了“三錢”外,人們所熟知的還有錢穆、錢鍾書、錢玄同、錢永健等人。杭州錢謬研究會祕書長錢剛認為,錢氏家族的興旺不衰,與被錢家人當成家規的《錢氏家訓》有着密切關係。《錢氏家訓》是錢謬的後人把其平時言行記錄整理而成,對錢氏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做了全面的規範和教誨,包括“孝於家”“忠於國”“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讀經傳則根底深,看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等等。在一些回憶材料中,錢偉長曾表示家訓對其影響頗深。他説:“我們錢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訓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後人得益很大。”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也説過:“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祖先家訓的影響。”《錢氏家訓》全篇共有個人、家庭、社會、國家4個部分。錢家正是因為有了這流傳千古教人上進的家訓,才有了後代人才輩出的局面。

家訓的傳承在我國由來已久。最有名的《朱子家訓》和《顏氏家訓》中闡述的內容非常具體,確立的標準也很清楚。從今日來看,從家庭入手,通過樹立良好的、符合奢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的家規、家訓、家風,可以有助於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從社會角度講,全社會倡導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都可以在家規、家訓、家風中得到體現。只有家庭中的每個成員的道德素養提高了,整個社會的道德素養才會得到提高,社會才能和諧。從家庭的角度講,家庭教育就是一種家風薰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鳳,才能給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促使子女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

篇45:家風家訓徵文

以“嚴”治家,養成嚴守法紀的家風。習總書記對家人要求非常嚴格,他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他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着他的旗號辦任何事情,否則他六親不認。這種家風值得每個人學習。

現實中一些黨員幹部出問題,很多情況下都與治家不嚴有關。禁不住親屬子女的枕邊風、撒嬌風,在小問題上任由他們胡作非為,在大問題上對他們袒護縱容,不但毀了自己,也毀了整個家庭。作為親人,關愛之心是必要的,但“愛必以其道”,作為領導幹部必須從嚴治家,要時常教育家人嚴守法紀,決不能為所欲為、隨心所欲。對於家人身上的苗頭性問題,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糾正,以防釀成大禍。同時,黨員幹部必須以身作則,嚴格用黨紀國法約束自己,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為親屬子女嚴守法紀做好表率。

以“學”興家,養成好學向上的家風。讀書可以增智明理、怡情養性、昇華境界、滋養心靈。毛主席堪稱是愛讀書學習的楷模,無論是風華正茂的少年時代,還是戎馬倥傯的革命戰爭歲月,或是日理萬機的祖國建設時期,總是書不離手,並經常要求子女們學習進步、博覽羣書,從知識中汲取力量,他認為只有刻苦學習知識,才能更好地為祖國工作、為人民服務。好家風的養成,與個人及親屬的自身素質和修養有着極大的關係,知識充足,自然就能更加了解社會現象、懂得人生道理、分清是非對錯。黨員要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崇尚學習的氛圍,讓家人從書本中得到更多的啟迪和收穫,從學習中豐富知識、提升素養、明白事理,養成好學向上的家風。

以“儉”持家,養成勤儉節約的家風。“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為官儉,則以儉養廉,居高不敗。”隨着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在部分人的腦海中已逐漸淡化,中國自古就有“富不過三代”的説法,縱觀歷朝歷代很多官宦貴族之家,都是由於教育不當,在子孫的驕奢淫逸中逐漸走向衰敗的。勤儉節約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理應成為一種美德和習慣,成為一種良好的家風。

以“廉”守家,養成廉潔自律的家風。家庭是否具有強大的抗腐蝕能力,與家風有很大的關係,家風清明澄澈,則家庭清正廉潔。

廉潔的家風能促進廉潔的作風,樹立廉潔自律的家風,黨員要守好家庭這片“廉潔港灣”、當好家中“廉潔監督員”,時刻警惕那些糖衣炮彈對配偶、子女的攻擊,嚴把家庭廉潔關,提醒家人自重、自警、自律,監督親人遠離貪腐、潔身自好。

小家庭是社會大家庭的細胞,是拒腐防變的一個重要防線,對於預防、抵制腐敗有着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只有築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才能以廉潔的家風樹立廉潔的作風、黨風、政風,也才能守住家庭幸福之門。

篇46:家訓家風徵文

每當我一走進家門,映入眼簾的是爸爸蒼勁有力的兩行字:植樹要固根,誠實可樹人。多年來,這句話一直是我們一家三口人的做人準則,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那是一年前的一個黃昏,爸爸塞給我一張嶄新的20元紙幣,讓我跑着去買一瓶酒。沒想到店主告訴我,那20元錢是假的。我拿着那張錢回到家裏,告訴爸爸這是一張假幣。可爸爸並沒像我預想的那樣詫異,而是一臉平靜地“哦”了一聲,又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張20元紙幣讓我去買酒,事隔幾天,我和媽媽一起上街買菜正準備回家。這時候,媽媽看見路邊有個老奶奶正在賣菜,又掏出了那張嶄新的20元假幣。“啊!原來媽媽想。”我剛想張口制止媽媽,可媽媽回過頭來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老奶奶接過錢左看右看,又退給了媽媽。

回到家裏,我一想起這事就感到羞愧萬分,下定決心要制止爸爸他的行為。我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毫不示弱地告訴他們:“用假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更重要的是會失去我們做人最起碼的‘誠實’”他們聽我説得頭頭是道,終於被我的良言感化。爸爸毅然地執起了毛筆,奮力寫下了“植樹要固根,誠實可樹人”這十個字。

從此,“植樹要固根,誠實可樹人”就在我家紮下了根,它成了我最喜歡的一句格言。

篇47: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裏,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於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

篇48:家風家訓徵文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裏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着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説:“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着,羞愧得無話可説。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着勸父親説:“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社會主義在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該在發展,尊老愛幼不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篇49:家風家訓徵文

姥姥姥爺從小就教導我“承前祖德勤和儉”,讓我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姥姥他們的教誨,我一直記在心頭,可卻一直沒有明白節儉是什麼,總覺得它好像離我很遠。直到我9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才讓我深刻地瞭解了節儉的含義。那天,媽媽叫我買一袋醋,到了商店,我把錢交給了售貨員阿姨,阿姨笑嘻嘻地把一袋醋放進我的衣兜裏,還把找的一角錢塞到我的手心。回到家,我把醋遞給媽媽,順手便把那找回來的一角錢丟進了垃圾桶。媽媽問我怎麼那樣做,我説:“一角錢留着有什麼用,什麼都買不了,還是扔掉算了。”媽媽説:“那可不行,一角錢雖少,可也是錢,只要聚少成多,它將來就會是一大筆錢。你要學會珍惜和節儉。”説着便把那一角錢撿起來,放進了一個小盒子裏。從此,我便和媽媽一起往小盒子裏放零錢,我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節儉,總的來説就是珍惜已有的物品,儘量讓它避免損壞。同學們,你們的家風是什麼呢?是和我家一樣的勤儉持家,還是有其他良好的家風?不論是什麼,都請你把這些優良家風傳承下去吧!

篇50:家風家訓徵文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付出,這樣才能有尊嚴地活着。

小時候,媽媽總是給我講一個故事:

有個小孩,家裏很窮,有時候,他們的母親高興,就會給他們一毛錢,他們就會拿着這一毛錢換糖吃。

有一次,小孩的哥哥生病了,藥很苦,小孩想要給哥哥換一塊糖吃 ,可是,他哪來的錢換糖呢?

一天中午,小孩溜進了經常換糖的糖果店,將一顆薄荷糖塞進口袋,準備跑走。可是,這一舉動正好被店主趙爺爺看見了,小孩捂緊了口袋,説:“哥哥病了,藥很苦……你能把糖送給我嗎?”

趙爺爺拒絕了小孩,講道:“不行,這樣吧,這些糖先借給你,限你一週內吧錢還回來,不然,我就告訴你媽媽。”

之後,小孩每天都很晚才回家。五天之後,小孩湊齊了糖錢。

趙爺爺接過錢,和藹地説:“我原本可以把糖送給你,但是,你必須明白,用自己的勞動換來果實,才更加地有意義。無論想得到什麼東西,你都要光明正大地去爭取,用你的勞動去獲得。”

之後,我漸漸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人可以施捨給你一個未來,任何幸福都需要你自己去爭取,都需要付出,用自己的雙手獲取明天,這樣才能有尊嚴地活着。

篇51:家風家訓徵文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規、家訓,説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記得八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們在樓下玩,我和楊欣桐看見一個盒子,我們打開看,裏面有兩個小盒子,盒子裏面裝着一個非常小的假鑽石,我們把它撿了起來,玩一會,就把它拿回家了。有一天,被爸爸發現,爸爸説:“不能隨便撿東西,一是不衞生,二是假設是別人放那的呢,一會兒回來取,看不見,多着急啊。你這樣做就跟小偷一樣拿別人的東西,以後再有這種情況,不許再拿了。”從那以後,我去外面玩,看到地上有東西,再也不隨便撿回家了,我會把它放在一邊,假設真是有人落那的,也非常容易找到。

媽媽告訴我:今天的事今天必須做完。有一次,老師留了好多作業,我沒有聽媽媽的話,下學後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去玩了,由於媽媽下班晚,非常晚的時候我才回家。到家後,我趕緊寫作業,寫到非常晚,也沒有寫完。第二天由於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老師批評了我。通過這件事,我知道媽媽説的那句話非常重要,以後再也不貪玩了,先寫作業,然後再出去玩。

我家的規矩還有非常多,講文明,懂禮貌,孝敬長輩,任何時候不能嘲笑別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要幫助一下,要有愛心,積極樂觀的心態。

篇52:家風家訓徵文

xxxxxBxxxxx

沿時光回溯,我只能念及祖母,而與祖父無緣識荊。他老人家在我出生前兩年,因病去世了。祖父留給我的大致輪廓,來自祖母和父輩的絮叨。祖母説:“你爺爺僅上了幾年私塾,卻是村裏有名的文化人,尤其一手算盤打得格外‘溜’!”祖母説這番話時,潛意識有幾分自豪,更多的則是惋惜。

祖父過世那年,趕上年景不好,在外地上師範的父親肄業回了村。村學校成立高中班,鎮上分管教育的幹部找到父親,從此,父親走上了民辦教師崗位。記憶深處,子夜朦朧醒來,常見父親在如豆燈光下,連寫帶算地攻讀。晚上學習,白天再為高三學生講化學。父親任教當年,培養出十里八村恢復大學聯考後的首位大學生。

我雖無緣做父親的學生,但父親愛讀書、愛鑽研的精神,卻深深影響了我。閒暇時,我常常閲讀蒐集到的各種書籍。猶記得梨花飄落的黃昏,我深深被一部中篇小説集所吸引,開篇是諶容的《人到中年》,依次有馮驥才的《啊》、水運憲的《禍起蕭牆》、朱春雨的《沙海里的綠蔭》等經典名作。那個下午,我沉浸其中,直到暮靄模糊了視線。時過境遷,依然難忘那部書帶給我的驚心動魄的快感。從此,讀書成了生命裏持之以恆的習慣。

家風薰陶,不知不覺為我兒子埋下了讀書的“種子”。每逢看他讀書入迷,我總感覺分外欣慰。自幼勤讀,兒子學習語文很是輕鬆,成績名列前茅。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也是家庭的未來,明年兒子要考大學了,讀書改變命運絕非空話,相信他能在更廣闊的天地自由翱翔。

篇53:家風家訓徵文

20xx年1月27日,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年近八旬的父親在我守護了一夜後終於停止了呼吸。

父親是9天前的凌晨突發腦出血而病危的。想想頭天晚上還和我大口的吃飯,大聲的聊天,幾個小時就不省人事,我的眼淚就不住的流下。

母親是第一個發現父親生病的,父親強烈的嘔吐驚醒了睡夢的母親。她一開始還以為父親像平時一樣咽喉發炎嗓子有痰,於是推了幾下。無反應後,立即打開房燈,看到父親已經吐了不少。母親已被嚇得變了聲音,腿也不聽使喚。但她還是堅強的走到我的房門,把我叫醒。我立馬起身來到父親牀前,看到父親的狀況我感覺大事不好,因為父親已經嘔吐出很多分泌物,食物只是少部分了,多數是顏色昏暗的液體。我急忙擦去父親嘴邊的分泌物,並試圖撬開嘴幫他清理。但父親的嘴已經撬不開了,而且分泌物不斷的被吐出。我現在做的只能是避免父親被自己嘔吐的分泌物堵住呼吸道而窒息,心碎感覺應經產生。

後來,妻子叫來了救護車,父親住進了重症監護室。不能陪牀的我在家屬休息室默默的待着,期待奇蹟的出現,期待我家庭夢想的實現。然而,現實還是給了我沉重的打擊,父親因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我。

安排完後事,我陷入了極大的消沉之中。父親在世的往事時時出現在眼前,每一點回憶都讓我淚流滿面

上世紀七十年代,吃飽飯是父親最大的家庭夢想。當時社會經濟的落後是80後們難以想象的。聽母親説,我家人口多,口糧都成問題。父親為了養活一家人,自學了一套瓦匠的手藝。雖然累、雖然苦,但幫別人家蓋房、砌牆、抹灰,儘管沒有工錢,但畢竟帶出了一張嘴,母親做飯時就略顯從容。遇到稍微富裕的人家,收完工,往父親兜裏塞幾把細糧,姐姐們就可以改善一頓。

分田單幹後,家裏的生活發生了實質性的的變化,飢餓這個詞語未出現在我這個接近出生在80年的人的童年記憶裏。每口人都分到地,姐姐們有幫父母幹農活的,有哄孩子的,父親就可以在農閒時給人家幹零活。由於父親的手藝好,好伺候,所以,活一天接着一天的幹,幾乎沒有間斷,有的人家甚至要預約。雖然父親不主動要工錢,但大環境下,主動給工錢的不在少數。這部分錢父親回來交給母親後,飯桌上吃頓肉丸餃子的願望就可以實現了。那時大米在農村可是稀罕物,父親幫一户抹房頂,那家給了些大米。晚上,我在姐姐們的慫恿下,央求母親把本來預備招待客人的大米做成了飯。開水真神奇!略顯灰小而扁的米粒在它的煮沸下竟然變得又白又長,抓一口放嘴裏,那可是今天的孩子體會不到的香。那天,再加上母親破天荒的炒了雞蛋,我們接幾個狼吞虎嚥的一掃而光。父親説:“將來得讓孩子們天天吃上大米飯、炒雞蛋!”這句話讓我含着米香高興半宿。

90年代初,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可新的問題出現了,姐姐們依次出嫁了。雖然嫁粧不多,但勞動力的缺失讓父親和母親的勞動量加大。五姐和我同一年考上師範大學和師範學校,高興之餘父親加倍的勞作,以供我們姐倆讀書。那幾年,我家的生活水平有了下降,吃的喝的比在市場經濟下富裕起來的其他農户差不少。除了寒假,父親幾乎沒有閒着的時候。但父親很樂觀,跟別人説:“等閨女和小子畢業後我就不用這麼幹了。”我也暗下決心,畢業後不再讓父親整日勞作。

我家在那時供兩個孩子讀書卻沒和別人借一分錢,也算一個奇蹟了,那全靠父親的勤勞和母親的持家。

再後來,隨着年齡的增大,父親不能再給人家幹瓦匠活了,但自家的農活始終沒有扔。我在下班之後或休息之日都會和父親下地幹活。地種少了,是我和姐姐們努力的結果,我每年都勸父親不要種地了,因為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不需要父親再勞動了。可父親不答應,只是把大部分地流轉出去,但房前屋後還是自己種。在父親心裏,地不論產多少,都會貼補家用,會讓我的擔子輕一些。直至父親去世的前的3個多月,78歲的他還揮動鐵鍬平整土地,為明年的耕種做準備??

或許,父親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不再勞作了;或許,父親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還會勞作。 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作為一個負責的父親,他一直夢想着他的孩子們生活得越來越幸福。勤奮的勞作便是他實現家庭夢想唯一的手段,這也足以托起整個家庭的夢想。

我想,勤勞,我應該傳承下去!

篇54: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

在我們家,首先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説,“百事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佔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長輩説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説錯了,也不要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委婉的告訴他們。

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接人待物都以誠為本。同時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説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説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如果自己辦不到就不要説。

媽媽還教導我要吃苦耐勞。她常説:“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現在,我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的好習慣。

在學習上,媽媽要求我勞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該學習的時候要好好學習,該玩的時候要痛痛快快的玩!”母親嘴中總是掛着這句話。這使我養成了科學規劃作息時間的好習慣,既沒有耽誤學習,也達到了玩樂的目的,使我受用一生。在工作上,媽媽要求我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做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做人的優劣和做事的成敗。一個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每日心神安寧、全身心地專注於事業;而弄虛作假的人,則終日用盡心機、算計別人,終究會弄巧成拙、害人又害己。我嚴格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工作上踏踏實實,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在單位與人相處融洽。

媽媽為人善良,經常告誡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學會回報社會。遇到鄰里莊親哪家有事兒,不管她自己多忙,她都主動上門予以幫助,而且不計報酬,所以村裏哪家有事,總是首先想到找她幫忙。她還特別有愛心,遇到家裏來討飯的或碰到需要幫助的人,她總是熱心幫助。遇到村裏號召捐款,她總是積極參與。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的成長,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為表現,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的赤子之舉。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個擁抱,甚至一句話,就能傳遞親情,表達心意。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而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只要我們心懷感恩,我們便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和諧和美麗!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小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會快樂自己。學會感恩,是為了回報他人而付出的點滴行動;學會感恩,是為了用道德的甘露滋潤心靈。家風是一座山,值得我們永遠的仰視。家風是一條河,流過廣闊的時間考驗,卻依舊清澈。家風是一段記憶,融入我們的骨髓,伴隨我們的一生。家風是媽媽做給我們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卻從沒細細品味。但多年之後,這個味道我們會一直記得。

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