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一種陪伴叫親子閲讀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1.33W

有一種陪伴叫親子閲讀

有一種陪伴叫親子閲讀

記得我自己小時候,沒有現在那麼多書籍的資源,那時候家裏的書我都是翻了一遍又一遍,而且在我記憶中我很享受看書的時光。所以做了媽媽,我總希望我女兒也能享受讀書的樂趣,我樂意給她創造一個閲讀的條件。下面以我和女兒一路走來親子閲讀的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有一種陪伴叫親子閲讀

我認為親子閲讀是高質量的親子時光,是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式。我們來假設兩個場景:一個是給孩子一堆玩具讓她自己玩,然後父母在一邊自己安靜的玩手機;另一個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拿着書邊看邊講。同樣都屬於親子時光,兩個父母都覺得自己是在陪伴孩子,但是我認為陪伴真的也有質量高低之分。也許我們無法選擇陪伴孩子時間的多少,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在我女兒剛出生的時候,只要她醒着,我就有意識的跟她説話,後來我覺得不如就拿本書對着她讀,就像是跟她聊天一樣,邊讀邊對她表情交流,期待迴應,後來發現兩個月左右的她,能安靜的聽她爸爸讀三字經,而且還不時的朝爸爸笑笑。當時也不管她聽不聽得懂,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旦給她讀書,她就很開心,而且能安靜下來,還能時不時的用笑聲咿呀聲來回應。後來到一歲左右,女兒就特別愛看書愛聽我們講故事,喜歡自己拿着書讓我們講,會用簡單的詞語表示書中的內容:烏龜、爬爬、豬……去讀託班的時候,她作為班裏最小的小孩,交流和表達都沒什麼問題。在2週歲左右,她可以自己拿着書,簡單的講故事,當然這些書是我們陪着她反覆反覆讀了很多很多遍的。其實在女兒小時候我們的堅持,慢慢的就變成了她自己的堅持,睡前要給她講繪本故事成為了習慣,甚至可以把睡前不給她看書講故事作為懲罰方式,有時候一下班回家她就會拿着書要我跟她一起看,對大人來説一遍遍的看也許煩了,但是放下手機,就這樣陪着她講講故事看看書,這樣的親子時光真的挺好。

有一種閲讀叫我們聊聊天

親子閲讀幫助我們增加彼此瞭解,也幫助我們表達感情。我和她爸爸雖然會經常用親親、抱抱等方式對女兒表示愛,但應該很少跟她説我愛你這樣的話。有一次給女兒講《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繪本,我們倆是坐在牀上,她偎在我懷裏。小兔子分別用張開大的不能在大的手臂,舉得不能再高的手,倒立起來到腳趾頭,跳得多高,流淌的小河那麼遠,愛你到月亮那樣遠這些能做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最遠最大最難,來表達對大兔子的愛,大兔子也同樣反饋給小兔子更多更多的愛。在講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就能同樣表達一下我們的愛,我會説,那你有多愛媽媽呢?她會學着小兔子的樣子説像XXX這麼愛你,然後我也會告訴她媽媽有多麼多麼愛你。她還會問那爸爸是不是也那麼愛我呢?我們會説爸爸媽媽都愛你。有時候我們讀完一本書會延伸開去,聊聊相關的內容。特別是上幼兒園以後,她總是有很多很多的話想跟我們説,所以在我們一起讀書的間隙,她會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例如我們一起讀《大衞不可以》《大衞上學去》的時候,她會很開心的告訴我幼兒園哪個小朋友會有什麼行為,給她講《湯姆上幼兒園》的時候,她會接上去説一些幼兒園其實有很多好玩的,然後告訴我幼兒園裏他們能一起玩什麼,她和哪個小朋友是好朋友,也正是這樣,她在幼兒園的情況很少是我問她的,基本上都是她主動告訴我的。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親子聊天的技巧,後來我發現,其實所謂聊天就是交流,孩子只要願意跟你説話,你又有耐心聽她講,並回應她,就是很好的親子交流了。

有一種回憶是童年的閲讀。

我至今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讀過的《葫蘆兄弟》,那一套被翻爛掉的連環畫;也記得爸爸給我講的《小兵張嘎》的故事。所以我相信親子閲讀會是我們共同成長的童年記憶。女兒看《我爸爸》、《我媽媽》到《爺爺一定有辦法》然後到折耳兔瑞奇的《我當大哥哥啦》,我們跟她講家庭成員,我們一起聊家裏的那些人,一起聊她覺得當姐姐好不好,一起聊她的小弟弟;還記得女兒二週歲時自己邊翻書邊讀《小烏龜爬爬曬太陽》、《小熊搬家了》、《大怪物和小怪物》,然後她能告訴你為什麼曬太陽,要怎樣跟人家説你家在哪裏,還有牛比羊長得大等等。後來女兒愛看動畫片,特別是《愛探險的朵拉》和《小豬佩奇》,但因為控制她看電視的時間,我又給她買書,《愛探險的朵拉》一本本的看,一遍遍的重複看,喜歡朵拉喜歡布茨,她説也要像朵拉一樣成為探險家。我相信等她長大了,她一定不會忘記從小陪她一起成長的這些繪本中的人物,大衞、朵拉、布茨、小豬佩奇、折耳兔瑞奇、查理與勞拉等等,就像童年的小夥伴一樣陪着她成長,成為童年不可或缺的回憶。

有一種參與是爸爸媽媽一起

很多父母都認為,講故事是媽媽的專利,爸爸陪孩子打打鬧鬧更在行。但是我要説親子閲讀絕對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是爸爸媽媽共同參與的。爸爸陪伴閲讀不僅僅在講故事,更重要的是爸爸的人格魅力和愛能通過陪伴和閲讀的過程傳導給孩子。我們要意識到,爸爸和媽媽是不一樣的,爸爸往往更獨立、果斷、堅強、敢於冒險、開朗、寬厚,在和爸爸在閲讀、討論、聊天甚至爭論的過程中,爸爸在空間關係、抽象推理方面的優勢也悄悄影響着孩子。所以我是堅持讓爸爸從小就參與親子閲讀。在我女兒一歲半左右的時候,開始自己挑書拿來讓我們講,這個時候我就有意識的挑選了幾本適合和爸爸一起讀的書,例如:小飛機愛爸爸、小輪船愛爸爸系列的書,這些書沒什麼太多文字,但是可以和爸爸一起做遊戲,讓孩子在爸爸身上爬上爬下,她會非常享受,而且拿到這個書也一定會主動找爸爸一起讀。等到三歲以後,我又買了一套《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畫面真實生動,而且很温馨,那份親密無間的父子情,特別適合爸爸抱着小孩一起看。所以她拿這本書的時候會覺得那是跟爸爸的書。爸爸和媽媽在講故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光是語音語調上,在對故事的展開和延伸的方向上也是不一樣的,父親和孩子一起探討、尋找答案,與媽媽相比,更能拓寬孩子的視野。記得女兒有一本《蚯蚓的日記》,我給她講的時候就是對着書本講,但是爸爸可能會告訴她現實中的蚯蚓是怎麼樣的,他小時候怎樣抓過蚯蚓,然後有機會還真的會在去農村的時候給她弄一條蚯蚓看看(媽媽一般會怕吧)。爸爸媽媽在選擇書的類型上也會有不同,例如爸爸喜歡給她講《十萬個為什麼》,《蚯蚓日記》類,而我更喜歡《折耳兔瑞奇》系列……

親子閲讀不是功利的想要立即收穫什麼,只是一種態度,一種方式,更是一份陪伴,也是一份回憶。我只希望孩子能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