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地質畢業實習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大學生地質畢業實習報告

地質畢業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重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巖石、礦產,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和古生物的主要類型、分佈及其演化規律,及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等,並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性,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

二、實習地區概況

主要實習地點是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

三、實習內容

(一)5月9號實習前準備

在課堂上我們已經學習了地質地貌學這門課程,對地質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馬上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我們都很興奮,都在為實習做準備。首先我們上網查了實習地的概況(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大概瞭解到:約在距今19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顯著的地殼運動,叫“呂梁運動”,使中元古界與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觸,呂梁運動以後,相對穩定地層的範圍不斷擴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較複雜。有些地層在久經腐蝕以後,開始下沉,形成地質一次大規模的海浸,無脊椎動物和菌藻類植物開始出現,一直到距今大約8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京娘湖地區還一直沉浸在一片大海中。到距今大約兩億五千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稱為“燕山運動”。

由於地殼斷層,大部分海水向東消退,京娘湖地區仍處於大海的邊沿,洶湧的海濤沖刷巖石,形成千姿百態的溝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約6500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叫“喜馬拉雅”運動,西部地殼相對隆起,東部地殼相對下沉,海水向東消退,整個太行山脈的雄姿也由於海水的消退展現出來,這裏形成了北台、太行、唐縣三層夷平面,培養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西嶽的石英砂巖峽谷峯林景區。古武當山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於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

(二)5月10號古武當山實習

上午坐車到達古武當山,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沿山路向上爬,觀察當地的地質組成,地質構造。

老師給我們介紹到古武當山地區的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於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砂巖是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砂巖是一種沉積巖,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裏粒含量要大於50%。決大部分砂巖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變質巖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温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巖石。固態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温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1.巖層的節理

它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這是由於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以節理與巖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巖層層面。

2.斷層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正斷層:逆斷層的斷層面也幾乎垂直,但上盤向上移動,而下盤向下移動,這種類型的斷層是由於板塊擠壓形成的。衝斷層與逆斷層的移動方式相同,但斷層帶幾乎是水平的。在這類同樣是由擠壓形成的斷層中,上盤的巖石實際被向上推移至下盤的頂部,這是在聚合板塊邊界中產生的斷層類型。

逆斷層:在平移斷層中,巖石塊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動。正如轉換板塊邊界中所述,地殼塊相互滑動時形成這些斷層。

平移斷層:在所有類型的斷層中,不同的巖石塊緊密地相互擠壓,在移動過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這種摩擦足夠大,這兩塊巖石將咬合,因為摩擦力使它們無法相互滑動。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板塊的力量繼續推動巖石,從而增大施加在斷層上的壓力。

3.尖滅

“尖滅”指具有一定體積的物體其逐漸縮小直至消失的現象。地層的尖滅指的是沉積層向着沉積盆地邊緣,其厚度逐漸變薄直至沒有沉積。超覆是海侵時隨着沉積範圍的擴大,上覆巖層的沉積範圍大於下伏巖層的現象。

4.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巖層因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而變形,形成的一系列連續彎曲。巖層的連續完整性未遭到破壞,是巖石塑性變形的表現。它在層狀巖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地殼上最常見的一種地質構造形式。褶皺是最重要的構造現象,因而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5月11號京娘湖實習

今天我來到京娘湖,將對波痕、泥裂進行觀察,對河谷形態、河谷的發育形成進行認識性的學習。

1.波痕

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峯、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動力將波痕分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風成波痕等;然後再根據其大小,形態或對稱性作進一步的劃分。出現於巖層的頂面.並可在上覆巖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巖層的頂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稱乾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乾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裂隙成“V”形斷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頂底面。裂隙被上覆層的砂質、粉砂質充填。

3.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四、實習感想

通過本次野外實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種巖石呈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老師細緻的講解,我們更深一層的瞭解到各種巖石的性質,從外表到巖石的組成及結構。地質學確實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們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肯定會用到很多地質知識,這是我們的基礎。總的來説,本次實習不輕鬆,首先,短時間接觸到這麼多的巖石,想要了解透徹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查閲資料。其次,本次實習對我們的體力也是一個小的考驗,但作為土木工程的學生,本次實習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學校學習之餘多參加這些室外實習有助於我們從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質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對知識的瞭解更加深刻!

地質畢業實習報告2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處於加里東運動以來的深斷裂帶上,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運動造山期,為一典型的褶皺山系。蓮花山山脈向東北經豐順、梅縣、大埔進入福建的華安南靖一帶;向西南:至海豐、惠東寶安各縣分別於大亞灣、深圳灣如南海,又復出於萬山羣島、高欄列島。廣東境內長約500km,寬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斷裂為一條強烈擠壓破碎帶,共有120多條斷層組成,分東西兩斷層束,向東南有13條主幹斷層,向西有14條主幹斷層。此帶動力熱力變質作用強烈(屬低中壓型變質),可尋找到鉛、鋅、銅、鎢、錫等礦藏。是重要的導巖構造,中酸性巖漿發生多次裂隙式多間歇性噴發,深斷裂內,巖體達100多個。為內生金屬礦牀成礦帶。

地層:侏羅系上統稱高基坪羣(為陸相中酸性火山巖),該羣為一套複雜的陸相火山巖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巖及相應的火山碎屑巖和沉積巖夾層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幾個班搭着校車到了蓮花山,上山的路比較陡,但沿途的風景不錯,一路鳥語花香,忍不住想快點下車,去好好的欣賞。終於到了山頂,下了車之後,我們就跟着老師,一邊聽着老師的講解,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名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望海觀音,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常壯觀。望海觀音金像高四十多米,這觀音像霞披獅海,光澤南天,據説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此時正恰夕陽西斜,觀音像頭頂佛光燦燦。望海觀音右側的就是觀音閣了,是仿古單體建築,三層,面闊七間開,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營造,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於第三層閣頂高處有“蓮花禪寺”之牌匾。大殿門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們虔誠焚香禮拜,祈求福緣。

沿着石階往下走,就到了獅子巖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塊石頭,像頭雄獅,估計是由此得名吧,據説它是蓮花山的標誌之一。這塊石頭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蝕而成的,看來千萬年前這裏是水位還是很高的,石頭的巖性為沉積巖的棕紅色砂巖,層理構造明顯,極容易被風化。

接下來就是飛鷹古道和飛鷹崖了,飛鷹古道是人為開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較寬大,穿透整個巖層,巖層巖性為沉積巖的棕紅色砂巖,層理構造明顯。

我們跟着老師一路走下去,獅子巖對面的就是觀音巖了,它是一塊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內凹陷的巖石,上面有“觀音巖”三個字,巖性也是沉積巖中的棕紅色砂巖,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觀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頂禮膜拜,還有求姻緣的,雖然我不信這一套,但面對着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籤,但最後沒有去,而是跟着老師走。接下來就是八仙巖了。八仙巖其實是一個巖石羣,板塊形狀不一,但錯落有致,巖性為棕紅色砂巖,巖石層理構造明顯,上部有植物覆蓋,巖石上出現了水平節理,垂直節理,傾斜節理,還有波浪型節理,有的節理幾乎貫穿了整個巖石羣。很明顯是巖石受到比較大的拉應力,還有生物風化作用。

在觀賞的過程中,由於人太多,我們走散了,沒有跟上我們班那隊,而是跟錯了另外一個班的老師,我們來到了浴仙池,聽老師説,這是一個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巖層低窪處積成的小水池,水池經人工處理呈橢圓形狀,在水池靠壁的一側,是一尊用白色石頭雕成的塑像,有點像天龍八部裏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頭上的髮簪,正準備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發現水池四周的砂質巖石經過長年日曬雨林風吹,野生物生長,其風化程度強烈,部分巖石表面已經出現破碎削落,巖石下部的巖石碎片風化成粉粒,堆積成土狀,其工程地質性質極差,這種風化成土的巖石不宜用作建築工程的基礎持力層。

我們跟着老師繼續走,走到了碧蓮池,可惜池裏已經沒有蓮花了,只有魚在游來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風流快活,碧蓮池亭台軒榭,走廊,小橋與山間巖石相映,在高高的巖石壁上留在一首詩詞“多少樓台次第成,蓮花燕子紀朦朧。眼前無限獅洋浪,不發千秋水上名”。在蓮花池後面的巖石上豎立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觀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巖了,燕子巖由兩片高高的巖石組成,兩片巖石本為一體,經古人採石將下部鑿開,兩片巖石高聳在胡面上。燕子巖頂上還建了個觀光亭,看上去很危險,巖石上有一道傾斜節理,但這兩快巖石卻歷經千年而不倒,實在讓人歎為觀止。與燕子巖相連的就是古採石場了,這個採石場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採石場的懸崖峭壁,奇巖異洞,似乎以鬼斧神工開鑿而成,其以“人工無意奪於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是國內旅遊和科研價值的“人工丹霞”奇蹟。古採石場巖體水平層理構造明顯,傾斜節理尤為突出,其寬度大長度長,採石場底下由於地勢低而形成窪地,長年積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以上是我的畢業實習報告。一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原本打算把實習當遊山玩水的我卻發現有收穫,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瞭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古人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對要考察的對象要事先做一定的瞭解,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於到時不知所措。

地質畢業實習報告3

一、實習的性質和任務

1、性質:

<煤礦地質學>課程的認識實習是有關地質科學的野外實習,是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力,也是加深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次實習時該課程課堂教學的繼續,也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

2、這次地質認識實習的任務是:

1)讓學生了解有關煤礦地質工作基本工作方法和特點。2)觀察和認識常見的一些巖石。3)建立一套完整的底層層序。4)認識常見的地質構造現象。

二、時間安排

實習2周(1月15至一月25),共10天,其中井下工作2-3天,編寫實習報告1-2天。

三、組織狀況

由地當煤礦技術部門技術員殷明光老師指導,12屆煤礦工程高本班聶濤對孫家灣煤礦地區的地質情況進行了實地勘察並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分類的講解,沒有缺勤人員。

四、工作量

在兩天的井下工作中,分別對1#、2#井,運輸巷,迴風巷進行了實地勘察,通過實地體驗、感悟加深了對煤礦地質學習興趣,將課本與實際結合,更好、更真切的獲得知識。

五、結束語

通過本次<煤礦地質學>的礦井地質實習,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也加深了課堂所學的重要內容。野外實習是理論教學的有力補充和繼續,通過自己的實地觀察與課本的聯繫,加深了對某些巖石的認識,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學有所用。而對地質構造的觀察,不僅更好的瞭解地層的形成,也將當時課堂上的立體想象給實際化,不再對某些地層感到模糊,大腦裏已經有了地層的畫面,這樣也更好的去和課本枯燥的知識和圖片相聯繫。

為期兩天的礦井地質實習結束了,自己從中學習到的知識卻是很多的。單從這兩天野外實習就發現,地質工作者是多麼的不容易。而作為採礦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將來在煤礦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現在我們必須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適應工作環境,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在這裏,我要感謝殷明光老師,感謝他在實習過程中的耐心講解與辛勤付出。希望今後的還能有這種形式的實習,這對我們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是非常有利和必須的。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在快樂中學習,既參觀瀏覽了美麗的山河風景元又增長了專業知識。所以我希望學校能多組織幾次這樣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實習活動。今後,我將充分利用這次實習所得,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爭取做到學有所成!

地質畢業實習報告4

馬上就要出去參加實習了,內心還是有那麼一點激動的,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在不斷地慢慢的成長中學習到的問題,我相信只要參加實習的機會多了,我就會做好這一切,很多的現實問題都是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了巨大的進步的,相信我能夠做好這一切,參加實習得到實習的鍛鍊!

一、實習地點

佛山市高明區西坑水庫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

二、實習目的及要求

1、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繫。

2、認識瞭解水工建築物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a.地形地貌條件 b. 巖石與土的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 c.地質構造d.水文地質條件 e.物理地質作用 f.天然建築材料等方面。

3、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繫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4、通過實際考察,瞭解各種地質現象,增加感性認識。

三、實習內容

1. 西坑水庫及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簡介

西坑水庫(中型)位於高明區楊梅河上游,水庫集雨面積為10.5km2,庫容為1030萬m3,興利庫容為798萬m3,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設計高程為114.2m,頂寬5.0m,最大壩高29.5m。溢洪道為開敞式,底高程為110.3m,寬15.0m。在壩後建有一座發電站,裝機發電功率為320kw。

水庫在1997年安全鑑定為二類水庫,但是經過幾年的觀察,前期所進行的除險加固措施未能徹底消除水庫的安全隱患,主要還存在壩體滲漏嚴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壩壩體單薄、反濾體存在失效跡象等安全隱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問題。水庫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遷往他處,這樣不但給水庫的管理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更嚴重的是,羣眾在水庫管理範圍外,溢洪道尾水兩側承包責任田裏興建住宅房屋,逐漸遍及了整個大壩下游的泄洪區域,涉及房屋1.3萬m2,人口300多萬人。由於下游泄洪渠道僅1.0m寬左右,加上淤塞嚴重,一旦水庫泄洪將淹浸和沖刷下游農田和這些房屋,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

該工程任務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等別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築物為3級,次要建築物為4級,臨時建築物為5級。水庫永久性主要建築物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1____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衝防洪標準按30年一遇設計。

“______”期間計劃對西坑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需土方11萬m3,石方1.7萬m3,混凝土0.2萬m3,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大壩壩體採用高壓擺噴防滲,上游壩坡坡腳增設拋石壓腳,下游壩坡坡腳新建排水稜體,重建輸水涵管,重建壩後電站,整治溢洪道下游歸河段長1040m,完善大壩觀測和水庫自動化監測等。本工程招標範圍為水庫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專項部分及電站部分。

2. 泵站建設工程

2.1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概況

2.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受益面積

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是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及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址在樵桑聯圍東堤18+300處(丹灶建設段)。泵站主要負責丹灶大良圍片區的排澇任務,受益區為上沙、下沙、建設、石聯、荷村、新農村委會,丹灶鎮城區、赤坎水庫三水西南鎮南下村委會等,總集雨面積約62k㎡。

2.1.2工程水文及地質條件

泵站站址處外江五年一遇洪水位為6.55m,10年一遇洪水位為7.23m,20年一外江洪水位為7.61m,50年一遇設計防洪水位為7.99m,外江枯水期水位多為0.5~1.5m。內湧正常水位為0.00~0.80m。

站址處地質構造共分8層,各巖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質粘土、中砂、礫土、殘積粉砂和風化泥巖。工程場地土屬軟弱土類,建築物地類別為ⅲ類。

2.1.3工程投資及規模

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及配套工程主體工程投資估算為7196.63萬元。泵站工程等級為ⅱ級,主要建築物級別為2級,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24小時設計暴雨169.8mm兩天排幹。總體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56.34萬、石方5.01萬、混泥土方1.16萬,基礎防滲高壓旋噴樁總長9197.6米。

建設泵站原有大良圍電排站排澇能力:總裝機1645kw,總排水流量24.45。現設計安裝4台1600zlq9.5-8型立式軸流泵,配10kv、1000kw同步電機,泵站總裝機容量4000kw,設計排澇流量39.76.泵站建成後排澇能力對比增大近一倍,有效確保圍內不受浸。

2.2國外泵站技術和管理制度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泵站是為水提供勢能和壓能,解決無自流條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資源調配問題的唯一動力來源,是解決洪澇災害、乾旱缺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和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由於泵站的作用和特殊地位,各國都很重視。國外特別是在泵站技術裝備、投資和經營管理機制方面,很多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2.2.1國外泵站技術裝備好、自動化程度高

國外水泵的性能指標明顯優於國內,機組的結構、配套和傳動方式也豐富多彩。國外大型水泵生產企業製造出來的泵,一般具有轉速高、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其流量是我國同口徑水泵流量的1.5~2倍。如荷蘭1.8m的水泵與我國2.8m的水泵性能相同,但前者的重量為23.1噸,後者的重量卻是48噸,兩者相差一倍以上。

另外,採用齒輪傳動,可以大幅度地減小電動機的體積和重量。如荷蘭口徑3.6m的貫流泵,採用齒輪變速傳動的結構設計後,與其配套的高速電機直徑僅1.2m,電機和齒輪箱的總重量是15噸。如果將這台泵改用我國的直接傳動,其電機直徑將由原來的1.2m增加到6.1m,重量由15噸增加到49噸。由此可見,國外機組的高速化,不僅使機組的體積減小、重量變輕,而且還使廠房和土建投資大幅度降低,特別是考慮不同機組的裝置形式(立、卧、斜式)對泵房結構的影響後,這種效果更明顯。

國外水利工程建設,十分注意嚴把質量關。如荷蘭的水泵生產和泵站管理,兩者在業務上的關係要比我國密切得多,水泵廠的設計人員對泵站的運行管理非常熟悉,他們與泵站管理單位在設計、生產、製造、試驗、安裝、調試、運行和檢修等各個環節上配合默契,協調一致。水泵的內外表面平整光滑,葉片鋁青銅表面加工光潔度高。這樣就確保了水泵符合泵站的使用要求,不僅效率高,空化性能好,而且大大地延長了水泵的使用壽命,減少了事故的發生。

而國內的泵站質量是令人置疑的。如某些泵站,運行一段時間後就發生地基下陷和建築物開裂。國內水泵品種規格較少、結構形式單一、製造質量普遍較差,價格方面甚至低於與其配套的電動機。泵站設計時,只能選用性能差不多的那麼幾種定型產品,這樣不但降低了泵站效率,而且還留下了許多不安全隱患。

國外泵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對泵站運行的各種指標、長期跟蹤、監測和記錄,隨時發現問題可隨時加以解決。同時,記錄下來的數據也將成為水泵開發和性能完善的依據。另外,自動化大大減少了事故的發生,也減少了泵站的管理工作人員。如美國,幾十公里的輸水乾線上,只有幾個工作人員。國內泵站一般建於六七十年代,設備陳舊,自動化程度低,往往採用經驗管理和定期大修的辦法。這樣,大大地影響了泵站經濟,增加了管理開支,造成經濟上不必要的損失。

4.2 國外泵站運行管理人員少、素質好、社會分工嚴密

國外泵站運行管理人員只相當於我國的1/10,而運行管理有條不紊,長期保持正常運轉。以荷蘭為例,事實上,stork泵廠負責核心部件的生產和總裝,泵站的管理人員只負責值班運行、小規模的檢修和大規模的檢查,而大規模的檢修則由泵廠完成,甚至於清潔衞生工作都由專業人員承包,更沒有沉重的行政包袱。這些社會分工與協作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借鑑學習。

國外泵站一般採用懂專業、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在泵站運行中,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能正確地處理突發事件。而國內許多泵站管理人員素質差,專業技能低,地方保護嚴重,不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新技術的引用,導致泵站運行管理水平相當落後。

4.3 國外十分注重工程的維護和保養、運行管理費用充足

國外泵站的清潔工作做得好,一般都配有清污、清淤機械,它是保證泵站安全運行、節能、減少水泵磨損、延長機組壽命必不可少的泵站設備。但國內泵站的水泵工作環境差,設施不配套,很多泵站都沒有配置清污機械,已設置的也不好用,問題在於關鍵技術不掌握,落後,資金投入也不足。

在費用方面,國外泵站以受益者支付或國家撥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資金,有條件、有能力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改造、維修和擴建。而我國泵站建設資金短缺,且許多泵站主體工程在一次性投資建成後,工程配套滯後,續建費用少,這樣就使一部分泵站長期不配套,工程遲遲達不到設計效益。另外,泵站運行管理資金少,甚至連職工工資都無保障,更談不上泵站機電設備的更新和改造。

近年來,一些專家通過考察,對國外泵站的發展、運行和管理情況進行了一些歸納和敍述。更多的有待我們更深入的考察、瞭解、研究和學習,並調整政策,加大投入,腳踏實地地作好工作,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泵站工程的發展出現一個新的局面。

四、實習收穫

可以説,一天的實習是很短暫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從中獲益,特別是兩個在建工程這樣好的實習點,讓我受益匪淺。首先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西坑水庫加固工程的高壓擺噴防滲施工:由於西坑水庫壩體主要由築填土(qs)之粘土質砂、含砂低液限粘土及含砂高液限粘土組成,厚度5.30~26.00m,平均17.10m;壩基土為早侏羅世(j1ηγ)不同風化程度的中粒含斑黑雲母二長花崗巖。這樣的天然建築材料滲透係數較大(k20=7.92e-05cm/s),有的地方數量級甚至達到,導致大壩滲漏比較嚴重。通過高壓擺噴灌漿,在壩軸線面上形成一層厚幾公分的防滲牆,以解決大壩的滲漏問題。

其次就是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的地基處理,尤其是對地下水的處理。工程站址處各巖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質粘土、中砂、礫土、殘積粉砂和風化泥巖。其中只有粉質粘土和風化泥巖的防滲能力相對較好,故地下水對工程主體穩定性的影響必須認真考慮。施工時在用了一層混凝土阻止地下水的上滲,巧妙的是,主體工程周圍用打樁到地下幾米的方法巧妙的把活躍的,多餘的地下水過慮出來,防止地下水上衝和消退對地基的影響,同時有效防止了地下水帶走沙和土造成的地基下陷。

總的來説,這樣的實習有效直觀地展示了各種地質條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以及施工解決方案。這是單調課程講解無法達到的效果。實習,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瞭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去參與了,去了解了才會明白。最後,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機會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時刻準備好,就不會在機會來臨是手足無措,對任何一件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五、實習總結

在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的在學校課本上和知識裏學不到的東西,這些都是在真正的實踐中才能夠得到巨大的鍛鍊的,我也相信我會做好這一切的,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我才會將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學習中我相信我會繼續不斷的做好的。通過實習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了,這一次實習是給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財富,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繼續做好的!

地質畢業實習報告5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為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08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地質實習報告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瞭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巖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____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

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雲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於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毛莊組、徐莊組。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儘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

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於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於該層位於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地質實習報告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於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二、徐莊組

由於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巖層組成。

2、認識滑坡與斷層

下午我們到達靈巖寺附近,開始下午的實習,主要是認識滑坡,斷層以及一塊花崗巖。

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實習地點,指着遠處的山體讓我們找出斷層的上盤,下盤,斷層線,斷層面以及滑坡體,然後詳細講解了該處滑坡和短層,在山路的一邊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後老師帶我

們去看了一塊花崗頒巖,三號的實習結束,

3、認識蘇莊斷層

六月四號,我們開始了第二天實習,首先是一處斷層,這處斷層比昨天的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為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4、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