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西部大開發畜牧大發展—實習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6W

第一篇:西部大開發畜牧大發展—實習報告

西部大開發畜牧大發展—實習報告

世紀之交,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我市在對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中,不可忽視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促進畜牧業大發展。一、畜牧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大產業。

1、畜牧業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世界上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國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左右,銅梁縣畜牧業產值僅佔農業總產值的23。因此,要趕上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發展畜牧業已成為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發展前景廣闊。

2、畜牧業具有產業鏈條長、轉換力強等優勢。一是週期短、見效快,適合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還可帶動種植業、飼料、食品、輕紡、皮革、醫藥、化工等的發展,拉長產業鏈條,而且還能推動小城鎮建設、交通等其它產業的發展。二是可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使之形成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3、畜牧業發展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從國內市場看,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傳統的以糧食為主食,以肉、蛋、奶等為副食的傳統飲食結構正在被打破,糧食的份額逐步縮小,肉、蛋、奶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我國現在肉類消費人平均佔有量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費量438元,與人均糧食消費支出等量。預測,21世紀前10年,年人均肉類消費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長,在2014年人均佔有量將達70~80公斤。目前,我國奶製品佔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從國外市場看,許多國家以肉、蛋、奶作為主食,把畜產品特別是草食牲畜產品稱為“綠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據資料介紹,我國草食性畜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但出口量只能滿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有專家預測,中國入世後,種植業將受到很大沖擊,但畜牧業及畜牧產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國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長盛不衰的優勢產業。

4、畜牧業有良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轉變為階段性過剩,有更多的糧食可用於發展畜牧業,大規模地實現轉化增值。另一方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退耕還草,又促進農區畜牧業特別是草畜牲畜發展提供了機遇。再有,近年來國家對畜牧業發展更加重視,中央和市農村工作會都把發展畜牧業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點之一,要求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目前,中央有關方面正在制定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決定,必將更加有益於推動畜牧業的發展。

5、我市有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我市地域廣闊,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糧食、青飼料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比北方更有優勢。同時還具有大城市、大農村並存的廣闊消費空間,重慶大都市輻射範圍廣,集散效應強,利於擴展外銷等優勢。而且我市發展畜牧業還具有堅實物質技術基礎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家家户户有養殖,如果加以引導,會起到牽一髮動全部的效應。

二、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思考。1、理清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支撐,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發展優質、天然、無公害的綠色畜牧產品為目標,把畜牧業發展為真正能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希望產業。

2、大力引導,轉變觀念。各級幹部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市場意識、現代農業意識,花大力氣引導農民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把種植與畜牧業彼此孤立,把畜牧業當家庭副業的傳統觀念,樹立農牧結合,農牧聯動的新思想,逐步過渡到畜牧業專業化上來,增強市場農業意識,使政府的決策轉變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真正把畜牧業當作一個大產業來發展。

3、培植龍頭,推進產業化經營。產業化經營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畜牧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但由於目前畜牧業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民的小生產意識還不適應大市場趨勢。傳統的千家萬户單打獨鬥的粗放經營方式,不能給農民帶來致富。要實現產業化經營,推動畜牧業大發展,必須要有龍頭的帶動。實踐證明,沒有龍頭的牽引,是不能帶來產業化的。過去銅梁發展兔業,是散養的模式,雖是“繁星滿天”就是沒有“航空母艦”。後來政府以重慶銅梁羣益兔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大力扶持,引導走“公司 農户”的路子,在短短兩年間,不僅帶動了農民養兔致富,促進了銅梁兔業發展,而且公司規模迅速壯大,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種兔場,種兔不僅在本縣、本市暢銷,還銷往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西等地,供不應求,肉兔遠銷吉爾吉斯等國外市場。1999年公司產值達400多萬元。這

第二篇:西部大開發 畜牧大發展

世紀之交,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我市在對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中,不可忽視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促進畜牧業大發展。

一、畜牧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大產業。

1、畜牧業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世界上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國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左右,銅梁縣畜牧業產值僅佔農業總產值的23%。因此,要趕上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發展畜牧業已成為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發展前景廣闊。

2、畜牧業具有產業鏈條長、轉換力強等優勢。一是週期短、見效快,適合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還可帶動種植業、飼料、食品、輕紡、皮革、醫藥、化工等的發展,拉長產業鏈條,而且還能推動小城鎮建設、交通等其它產業的發展。二是可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使之形成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3、畜牧業發展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從國內市場看,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傳統的以糧食為主食,以肉、蛋、奶等為副食的傳統飲食結構正在被打破,糧食的份額逐步縮小,肉、蛋、奶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我國現在肉類消費人平均佔有量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費量438元,與人均糧食消費支出等量。預測,21世紀前10年,年人均肉類消費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長,在2014年人均佔有量將達70~80公斤。目前,我國奶製品佔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從國外市場看,許多國家以肉、蛋、奶作為主食,把畜產品特別是草食牲畜產品稱為“綠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據資料介紹,我國草食性畜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但出口量只能滿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有專家預測,中國入世後,種植業將受到很大沖擊,但畜牧業及畜牧產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國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長盛不衰的優勢產業。

4、畜牧業有良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轉變為階段性過剩,有更多的糧食可用於發展畜牧業,大規模地實現轉化增值。另一方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退耕還草,又促進農區畜牧業特別是草畜牲畜發展提供了機遇。再有,近年來國家對畜牧業發展更加重視,中央和市農村工作會都把發展畜牧業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點之一,要求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目前,中央有關方面正在制定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決定,必將更加有益於推動畜牧業的發展。

5、我市有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我市地域廣闊,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糧食、青飼料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比北方更有優勢。同時還具有大城市、大農村並存的廣闊消費空間,重慶大都市輻射範圍廣,集散效應強,利於擴展外銷等優勢。而且我市發展畜牧業還具有堅實物質技術基礎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家家户户有養殖,如果加以引導,會起到牽一髮動全部的效應。

二、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思考。

&n

第三篇:西部大開發畜牧大發展

世紀之交,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我市在對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中,不可忽視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促進畜牧業大發展。一、畜牧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大產業。1、畜牧業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

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世界上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國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左右,銅梁縣畜牧業產值僅佔農業總產值的23。因此,要趕上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發展畜牧業已成為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發展前景廣闊。2、畜牧業具有產業鏈條長、轉換力強等優勢。一是週期短、見效快,適合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還可帶動種植業、飼料、食品、輕紡、皮革、醫藥、化工等的發展,拉長產業鏈條,而且還能推動小城鎮建設、交通等其它產業的發展。二是可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使之形成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3、畜牧業發展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從國內市場看,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傳統的以糧食為主食,以肉、蛋、奶等為副食的傳統飲食結構正在被打破,糧食的份額逐步縮小,肉、蛋、奶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我國現在肉類消費人平均佔有量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費量438元,與人均糧食消費支出等量。預測,21世紀前10年,年人均肉類消費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長,在2014年人均佔有量將達70~80公斤。目前,我國奶製品佔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從國外市場看,許多國家以肉、蛋、奶作為主食,把畜產品特別是草食牲畜產品稱為“綠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據資料介紹,我國草食性畜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但出口量只能滿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有專家預測,中國入世後,種植業將受到很大沖擊,但畜牧業及畜牧產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國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長盛不衰的優勢產業。4、畜牧業有良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轉變為階段性過剩,有更多的糧食可用於發展畜牧業,大規模地實現轉化增值。另一方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退耕還草,又促進農區畜牧業特別是草畜牲畜發展提供了機遇。再有,近年來國家對畜牧業發展更加重視,中央和市農村工作會都把發展畜牧業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點之一,要求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目前,中央有關方面正在制定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決定,必將更加有益於推動畜牧業的發展。5、我市有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我市地域廣闊,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糧食、青飼料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比北方更有優勢。同時還具有大城市、大農村並存的廣闊消費空間,重慶大都市輻射範圍廣,集散效應強,利於擴展外銷等優勢。而且我市發展畜牧業還具有堅實物質技術基礎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家家户户有養殖,如果加以引導,會起到牽一髮動全部的效應。二、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思考。1、理清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支撐,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發展優質、天然、無公害的綠色畜牧產品為目標,把畜牧業發展為真正能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希望產業。2、大力引導,轉變觀念。各級幹部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市場意識、現代農業意識,花大力氣引導農民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把種植與畜牧業彼此孤立,把畜牧業當家庭副業的傳統觀念,樹立農牧結合,農牧聯動的新思想,逐步過渡到畜牧業專業化上來,增強市場農業意識,使政府的決策轉變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真正把畜牧業當作一個大產業來發展。3、培植龍頭,推進產業化經營。產業化經營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畜牧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但由於目前畜牧業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民的小生產意識還不適應大市場趨勢。傳統的千家萬户單打獨鬥的粗放經營方式,不能給農民帶來致富。要實現產業化經營,推動畜牧業大發展,必須要有龍頭的帶動。實踐證明,沒有龍頭的牽引,是不能帶來產業化的。過去銅梁發展兔業,是散養的模式,雖是“繁星滿天”就是沒有“航空母艦”。後來政府以重慶銅梁羣益兔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大力扶持,引導走“公司 農户”的路子,在短短兩年間,不僅帶動了農民養兔致富,促進了銅梁兔業發展,而且公司規模迅速壯大,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種兔場,種兔不僅在本縣、本市暢銷,還銷往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西等地,供不應求,肉兔遠銷吉爾吉斯等國外市場。1999年公司產值達400多萬元。這就是龍頭效應。因此,發展畜牧業應把工作重點放在找準業主、扶持專業户和龍頭企業上,着

力扶持一批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工廠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能起到龍頭作用的養殖基地、畜產品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營銷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技術創新、資金融通、資產整合的功能。讓“月亮”帶着“星星”走,牽動千家萬户農民闖市場、創品牌,實現分散的農户與大市場、大流通的對接,逐步向產、加、銷一條龍的方向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化經

營。4、加大科技興牧力度,提高畜牧產品含金量。科技是提高畜牧品種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前提和基礎。一是要加強良種工程建設,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加大優良品種的研究和推廣。二是加快天然飼料生產、加工技術和科技飼養方法的研究,指導農民把種糧、種草、養畜相結合,大搞青貯飼料,科學飼養,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三是要支持畜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高畜產品加工轉化率。四是搞好科普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民的飼養管理水平。五是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由於科技體制不順,機制不活,致使出現一方面發展畜牧業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又閒置浪費,“乾的人不會,會的人不幹”的怪圈。應採取有效措施,理順體制,激活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走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的路子,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此外,加強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環境保護、信息服務和健全防疫體系一系列配套工作也要跟上,以促進畜牧業大發展。

[1]

在百度搜索:西部大開發畜牧大發展

第四篇:西部大開發 畜牧大發展

世紀之交,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我市在對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中,不可忽視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促進畜牧業大發展。一、畜牧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大產業。1、畜牧業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世界上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國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左右,銅梁縣畜牧業產值僅佔農業總產值的23%。因此,要趕上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發展畜牧業已成為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發展前景廣闊。2、畜牧業具有產業鏈條長、轉換力強等優勢。一是週期短、見效快,適合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還可帶動種植業、飼料、食品、輕紡、皮革、醫藥、化工等的發展,拉長產業鏈條,而且還能推動小城鎮建設、交通等其它產業的發展。二是可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使之形成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3、畜牧業發展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從國內市場看,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傳統的以糧食為主食,以肉、蛋、奶等為副食的傳統飲食結構正在被打破,糧食的份額逐步縮小,肉、蛋、奶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我國現在肉類消費人平均佔有量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費量438元,與人均糧食消費支出等量。預測,21世紀前10年,年人均肉類消費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長,在2014年人均佔有量將達70~80公斤。目前,我國奶製品佔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從國外市場看,許多國家以肉、蛋、奶作為主食,把畜產品特別是草食牲畜產品稱為“綠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據資料介紹,我國草食性畜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但出口量只能滿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有專家預測,中國入世後,種植業將受到很大沖擊,但畜牧業及畜牧產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國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長盛不衰的優勢產業。4、畜牧業有良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轉變為階段性過剩,有更多的糧食可用於發展畜牧業,大規模地實現轉化增值。另一方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退耕還草,又促進農區畜牧業特別是草畜牲畜發展提供了機遇。再有,近年來國家對畜牧業發展更加重視,中央和市農村工作會都把發展畜牧業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點之一,要求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目前,中央有關方面正在制定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決定,必將更加有益於推動畜牧業的發展。5、我市有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我市地域廣闊,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糧食、青飼料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比北方更有優勢。同時還具有大城市、大農村並存的廣闊消費空間,重慶大都市輻射範圍廣,集散效應強,利於擴展外銷等優勢。而且我市發展畜牧業還具有堅實物質技術基礎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家家户户有養殖,如果加以引導,會起到牽一髮動全部的效應。二、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思考。1、理清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支撐,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發展優質、天然、無公害的綠色畜牧產品為目標,把畜牧業發展為真正能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希望產業。2、大力引導,轉變觀念。各級幹部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市場意識、現代農業意識,花大力氣引導農民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把種植與畜牧業彼此孤立,把畜牧業當家庭副業的傳統觀念,樹立農牧結合,農牧聯動的新思想,逐步過渡到畜牧業專業化上來,增強市場農業意識,使政府的決策轉變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真正把畜牧業當作一個大產業來發展。3、培植龍頭,推進產業化經營。產業化經營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畜牧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但由於目前畜牧業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民的小生產意識還不適應大市場趨勢。傳統的千家萬户單打獨鬥的粗放經營方式,不能給農民帶來致富。要實現產業化經營,推動畜牧業大發展,必須要有龍頭的帶動。實踐證明,沒有龍頭的牽引,是不能帶來產業化的。過去銅梁發展兔業,是散養的模式,雖是“繁星滿天”就是沒有“航空母艦”。後來政府以重慶銅梁羣益兔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大力扶持,引導走“公司+農户”的路子,在短短兩年間,不僅帶動了農民養兔致富,促進了銅梁兔業發展,而且公司規模迅速壯大,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種兔場,種兔不僅在本縣、本市暢銷,還銷往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西等地,供不應求,肉兔遠銷吉爾吉斯等國外市場。1999年公司產值達400多萬元。這就是龍頭效應。因此,發展畜牧業應把工作重點放在找準業主、扶持專業户和龍頭企業上,着力扶持一批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工廠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能起到龍頭作用的養殖基地、畜產品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營銷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技術創新、資金融通、資產整合的功能。讓“月亮”帶着“星星”走,牽動千家萬户農民闖市場、創品牌,實現分散的農户與大市場、大流通的對接,逐步向產

第五篇:西部大開發畜牧大發展實習總結

世紀之交,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我市在對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中,不可忽視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促進畜牧業大發展。

一.畜牧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大產業。

1.畜牧業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世界上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國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左右,銅梁縣畜牧業產值僅佔農業總產值的23。因此,要趕上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發展畜牧業已成為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發展前景廣闊。

2.畜牧業具有產業鏈條長、轉換力強等優勢。

一是週期短、見效快,適合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還可帶動種植業、飼料、食品、輕紡、皮革、醫藥、化工等的發展,拉長產業鏈條,而且還能推動小城鎮建設、交通等其它產業的發展。二是可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使之形成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3.畜牧業發展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從國內市場看,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善,傳統的以糧食為主食,以肉、蛋、奶等為副食的傳統飲食結構正在被打破,糧食的份額逐步縮小,肉、蛋、奶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我國現在肉類消費人平均佔有量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費量438元,與人均糧食消費支出等量。預測,21世紀前12年,年人均肉類消費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長,在2014年人均佔有量將達70~80公斤。目前,我國奶製品佔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從國外市場看,許多國家以肉、蛋、奶作為主食,把畜產品特別是草食牲畜產品稱為“綠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據資料介紹,我國草食性畜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但出口量只能滿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有專家預測,中國入世後,種植業將受到很大沖擊,但畜牧業及畜牧產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國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長盛不衰的優勢產業。

4.畜牧業有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轉變為階段性過剩,有更多的糧食可用於發展畜牧業,大規模地實現轉化增值。另一方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退耕還草,又促進農區畜牧業特別是草畜牲畜發展提供了機遇。再有,近年來國家對畜牧業發展更加重視,中央和市農村工作會都把發展畜牧業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點之一,要求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目前,中央有關方面正在制定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決定,必將更加有益於推動牧業的發展。

5.我市有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我市地域廣闊,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糧食、青飼料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比北方更有優勢。同時還具有大城市、大農村並存的廣闊消費空間,重慶大都市輻射範圍廣,集散效應強,利於擴展外銷等優勢。而且我市發展畜牧業還具有堅實物質技術基礎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家家户户有養殖,如果加以引導,會起到牽一髮動全部的效應。

二、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思考。

1.理清思路,明確發展方向。

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支撐,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發展優質、天然、無公害的綠色畜牧產品為目標,把畜牧業發展為真正能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希望產業。

2.大力引導,轉變觀念。

各級幹部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市場意識、現代農業意識,花大力氣引導農民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把種植與畜牧業彼此孤立,把畜牧業當家庭副業的傳統觀念,樹立農牧結合,農牧聯動的新思想,逐步過渡到畜牧業專業化上來,增強市場農業意識,使政府的決策轉變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真正把畜牧業當作一個大產業來發展。

3.培植龍頭,推進產業化經營。

產業化經營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畜牧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但由於目前畜牧業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民的小生產意識還不適應大市場趨勢。傳統的千家萬户單打獨鬥的粗放經營方式,不能給農民帶來致富。要實現產業化經營,推動畜牧業大發展,必須要有龍頭的帶動。實踐證明,沒有龍頭的牽引,是不能帶來產業化的。過去銅梁發展兔業,是散養的模式,雖是“繁星滿天”就是沒有“航空母艦”。後來政府以重慶銅梁羣益兔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大力扶持,引導走“公司 農户”的路子,在短短兩年間,不僅帶動了農民養兔致富,促進了銅梁兔業發展,而且公司規模迅速壯大,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種兔場,種兔不僅在本縣、本市暢銷,還銷往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西等地,供不應求,肉兔遠銷吉爾吉斯等國外市場。1999年公司產值達400多萬元。這就是龍頭效應。因此,發展畜牧業應把工作重點放在找準業主、扶持專業户和龍頭企業上,着力扶持一批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工廠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能起到龍頭作用的養殖基地、畜產品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營銷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技術創新、資金融通、資產整合的功能。讓“月亮”帶着“星星”走,牽動千家萬户農民闖市場、創品牌,實現分散的農户與大市場、大流通的對接,逐步向產、加、銷一條龍的方向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

4.加大科技興牧力度,提高畜牧產品含金量。

科技是提高畜牧品種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前提和基礎。一是要加強良種工程建設,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加大優良品種的研究和推廣。二是加快天然飼料生產、加工技術和科技飼養方法的研究,指導農民把種糧、種草、養畜相結合,大搞青貯飼料,科學飼養,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三是要支持畜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高畜產品加工轉化率。四是搞好科普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民的飼養管理水平。五是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由於科技體制不順,機制不活,致使出現一方面發展畜牧業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又閒置浪費,“乾的人不會,會的人不幹”的怪圈。應採取有效措施,理順體制,激活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走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的路子,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