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多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2W

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多篇

【第1篇】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

第一次實習,就像一個從未見過世面的人忽然來到了一個繁華都市,難免有千縷思緒纏繞而需要放飛,也難免有萬千感慨堆積而需要傾訴。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見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許多以往從未見過的場面,把為人處世之道和專業攻略之術深深體會了一遍,這為我將來走出社會跨出了重大的一步,令我印象深刻。

初涉江湖 —— 懵懂

本人在南方電視台總編室宣傳管理科實習。報到的第一天顯得有點羞澀和緊張,畢竟這是第一次到大媒體實習,來到總編室,幾位宣傳管理科的工作人員接待了我,一位叫張璇,是宣傳管理科的科長,我稱呼她為張姐或璇姐,中等身材,年紀四十有幾,可是年輕風範依然,嘴巴能説會道,是個很成熟很有經驗的女士;一位叫黃蘭鳳,總編室的人都稱呼她為蘭鳳姐,自然我也不例外,她個子不高,都三十出頭了看起來還像個學生妹,而且是屬於可愛型的那種;還有一位叫劉紅麗,曾經在湖南台工作過,這位就超級苗條,很瘦小,她們都非常熱情,笑容以待。總編室的人都管我叫小朱。報到期間,蘭鳳姐帶我逐一認識了幾位總編室領導,説這是“打招呼、講禮貌”。之後,她遞了一本《南方博奕》給我看,叫我認真閲讀,説對我的實習會很有幫助,我發覺這本書記載的是南方台的歷史、頻道定位、經營理念、人事制度、技術保障、機構設置和媒體形象等資料問題,有助我更好地瞭解南方台。而璇姐也説:“無論是到單位工作還是到單位實習,都必須對這個單位有所瞭解,不然就是説空話講假話,虛多於實。”當時我迷迷糊糊地連連點頭,在短時間內要全方位地瞭解南方台,談何容易?不過輪廓性概括性的東西是必須要知道的。

其實還沒有正式實習之前,我就上網搜索了很多關於南方台的資料,並打印出來閲讀,對它有了個大致的瞭解:南方電視台正式成立於2001年7月1日,她由原廣東有線電視台和經濟電視台整合而成的一個全新的廣東省級電視台。由於廣東經濟的飛速發展,廣東百姓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要求;同時,因海外媒體已滲透廣東珠三角,為了增加廣東地區電視專業化頻道的競爭力,因而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省級電視台——南方電視台。南方台在規劃中有七個頻道,現在推出了五個頻道,傳輸方式以有線和無線並存,但以有線傳輸方式為主,地域主要是廣東,具有專業化、對象化、本土化的特點。南方電視台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民眾,辦好節目,多出精品,多方面進行了系列的革新、創新,使全新的南方電視台充滿了生機。她在頻道定位、經營管理、體制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都有新的嘗試與突破。

恰逢新絲路模特大賽——幸運

這個暑假實習不寂寞。上班的第二天,璇姐就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跟第六屆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這條線跑,包括大賽的開營、複賽、南方國際時尚週開幕式與閉幕式、半決賽、總決賽,我的主要任務是跟着紅麗招待廣州各大平面媒體記者、寫新聞通稿給平面媒體和網站、跟南方新絲路花絮組的記者出外採訪拍攝等。

“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是南方電視台在啟動半年後第一個精心打造的時尚品牌賽事。她通過國際化、時尚化的“專業模特大賽”來宣揚自己的活動品牌內涵和特色創意,至今已經成功地創辦六屆了,充分地體現了電視與時尚的水魚關係。

開營:這是我第一次接待媒體記者,時間是7月 19號晚上7點,地點在廣州正佳廣場北門。那天我跟紅麗提前一個小時在那裏坐待,廣州各大媒體擬邀記者陸續來臨,有的是攝影記者,有些是文字記者,我跟紅麗負責把記者證或攝影證、開營通稿、請柬分發給記者們。當晚,50名入圍複賽的新絲路模特一起登場亮相,吸引了不少觀眾,攝影記者和攝影師的照相機琳琅滿目,“咔嚓”聲響個不斷,閃光燈也閃個不停,一有吸引人的地方,他們就馬上挪動起來以選取一個好的拍攝方位;我還親眼目睹了電視採訪的經過,看懂了電視攝像機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所有的這些場面,都是我的第一次親身經歷,告破了只能在電視上才能觀看到的記錄。

複賽:今天是7月21日星期六,是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複賽的日子,地點在廣州天匯城。紅麗約好我在離南方台不遠的廣州友誼商店沒口會合,可是天公不作美,那天下午下起了及時的傾盆大雨,交通也阻塞,我跟紅麗到達天匯城時幾乎成落湯雞了。我的任務還是跟紅麗接待媒體記者,負責他們的簽到,分發記者證、新聞通稿、晚會請柬給他們。這些都完成後,我跟紅麗憑着貼在胸前的工作證也進入了比賽現場。那天,璇姐負責場務,把位置劃分為嘉賓席、評委席、記者席、攝像席、觀眾席等,總體還是井井有條。比賽採用現場直播的形式,我觀察到,現場一共架用了五台攝像機,t台左、右各一台,正面有兩台,一天正對模特,一台正對評委,還有一台是騰在上空以俯拍為主的搖轉式的。比賽正式開始時,最緊張的要數擁擠在一起的記者和攝影師了,雖然他們在舞台前面,但畢竟人數多了,想擠個好位就顯得相當困難,所以大多數記者和攝影師只能站着或蹲着,坐在第一排的大多就坐着,活動範圍很狹窄。可幸的是,我也作為其中的一份子融入了擁擠的行列,與記者和攝影師們同處一條戰線,原因是我寫稿要用到圖片,璇姐也希望通過此來讓我感受到更多的實踐體會,況且我自備了相機。那天我拍攝了很多圖片,雖然比賽結束後我雙腿麻痺,站立不穩,但是我卻覺得很快樂很充實,最後我還勇敢地主動邀請複賽晚會主持人劉再麗跟我合影留念。

至於南方國際時尚週的開幕式、閉幕式以及大賽的半決賽跟總決賽,內容都是緊緊圍繞本次大賽的主題“向尚”而展開的,形式變化而已,形散而神不散。

領導請吃“鴻門宴”——心跳加快

沒正式開始實習之前,我總以為伙食費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不是我“吃”它,而是它“吃”我。其實在實習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總編室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請我吃飯,如果跟總編室花絮組的記者們出去拍新絲路活動的花絮,還有工作餐或自助餐吃,感覺非常不錯哦。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8月2日總編室周主任請總編室負責“南方新絲路”活動的記者們吃飯,我也幸運地被叫上了,地點是廣東電視台熒海閣餐廳。所謂“鴻門宴”,就是通過一種輕鬆舒閒的吃飯方式“開工作總結會議”。那天周主任用直接的方式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和指出了當前的不足,也用很委婉的方式批評了大家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大家都對之前的工作做了總結並簡述了今後的工作計劃,這無疑就是間接地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會議實習課。鴻門宴接近尾聲時,周主任問我:“小朱,在總編室實習也有一段時間了,感覺怎麼樣了?” 話音剛落,我的心就怦怦跳起來,想不到領導最後不忘説出一聲關心我的話,説:“還好,學到了不少東西,在總編室很開心。”“那就好,多跟璇姐她們學習……”

像周主任這些在電視台工作已有四分之一個春秋的新聞工,可謂身經百戰的資深人士,像我這些見識頗淺有待加深的“毛頭小夥”,就應該多從他們身上吸收營養,古語也有云:後人不鑑前人事,空負前人一片心。所以,千萬別認為在媒體實習只是對專業的實踐操作,其實不然,在實習的過程中還能學會為人處世,修身養性,鍛鍊自立奮進的品質,就像這次的鴻門宴一樣,既有好飯好菜吃,又可以學到東西,一舉兩得。

總編室的温暖

我上班的第二天,璇姐就説要在總編室內騰出個空位幫我安置一台電腦,説沒電腦沒法工作。於是蘭鳳姐就領着我到財務科搬了一張椅子,到祕書科搬了一個櫃子,到會議室搬了一張桌子,當我看見自己那像模像樣的辦公位置時,我心裏一陣莫名的感動,抬起頭定定地看了看蘭鳳姐,又看了看璇姐,我們都相視而笑。璇姐説:“小朱你是幸運的,我們接待過很多實習生,不過他們都沒有固定的工作位置,每天都像遊客一樣到處邂逅,所以我們希望你把這份幸運投入到你的實習工作中。”我的回答很認真,我的努力證實了這一點。

總編室的上班工作日是週一到週五,週末兩天是休息的(有活動除外),這有異於頻道,無論何時,只要有任務有新聞,他們一般都要跟去採訪拍攝。總編室的人注重勞逸結合和身體素質的培養,每逢週末他們都會去體育館打羽毛球,璇姐一般都會把我叫上。有一次快晚上7點了,璇姐還給我電話:“小朱,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打球……”,我很高興,感覺週末的無聊和沉悶遠離了我,在羊城這片熱土上,我並不是孤單一個。

7月20日,南方新絲路主辦方在廣州大學城舉辦了一次以“向尚”為主題的t-shirt大賽,這是整個新絲路模特大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天我跟着總編室公關策劃科負責花絮的記者秦雅來到了現場,裏面陳設了幾十件經已塗鴉了的優秀t-shirt作品,個性與新穎兼備,還有十來件淨白的是給興趣愛好者現場塗鴉。我隨意地對秦雅説了聲:“如果我有件這樣的t-shirt就好了。”回到總編室後,秦雅從袋子裏拿出一件t-shirt遞給我,説:“小朱,這給你。”我頓時呆了,定定地看着秦雅,差點連謝謝都沒説出口。

在為期一個來月的實習生活中,我發覺自己竟然瘦了將近十斤,如果給媽媽知道肯定會心疼萬分,而璇姐好像知道我瘦了一樣,時不時問我在電視台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問多了反而我變得不好意思去回答她了。

心得體會——一言難盡

在南方台的實習時間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個多月,可是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沒有幾天幾夜難以訴盡。只要肯耕耘,就是個收穫的季節,至於收穫的果實,總結起來就有一下幾點:

採訪要講究技巧,讓被採訪者的答案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內,即要預先知道被採訪者會怎麼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而且回答的內容也在記者的預料之中。8月3日南方國際時尚週李小燕個人專場那天,我跟着總編室花絮組的秦雅、陳錦章等一起去採訪拍攝,由於當晚有位記者要趕着把新絲路的花絮片剪輯出來,所以他留在台裏沒過去,本來那晚拿電視麥克風採訪的任務是他負責的,現在只能委託給我了,不過我很樂意,也很期待,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拿着電視台的麥克風站在攝像機面前跟名人面對面進行採訪,而且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實踐的機會。採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要沉思應該問被採訪者什麼樣的問題、該怎樣問才能體現深度和主題、如何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表達等等,當然,採訪時保持鎮定也非常重要。為了做好這一次採訪,我向扛攝像機的陳錦章諮詢了很多關於採訪技巧方面的問題,別看他專業於扛攝像機拍攝,其實他肚子很有料頭,在南方台工作的記者們的專業綜合水平都非常高,而且幾乎都是年輕一代。我清楚地記得陳錦章是這樣對我説的:“採訪分兩種,一種是專業性採訪,即要用記者專業的目光對事件的實質內涵進行提問;另一種是非專業採訪,可以通過現場一些有趣新奇的細節進行採訪等。採訪前要弄明白將要看這次採訪的受眾有哪些人,在事實的基礎上儘量根據受眾口味提問題,還有就是不要提一些諸如全世界都知道的問題,否則這位記者就很不專業很沒水平,觀眾會説這記者是白痴……”他還教我面對攝像機鏡頭時應該這樣正確握麥克風:麥克風不能太靠近被採訪者的嘴,遮掩了被採訪者的臉部形象;也不能離被採訪者太遠,會造成聲音錄製效果不好。採訪前要檢查麥克風開關是否已開,還要把電視台的表示正面醒目地對着攝像機鏡頭。後來陳錦章還跟我強調:“一個比較高明的記者,能讓被採訪者的答案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內,而且儘量保持微笑。”

經過這樣的一番開導,我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許多,對採訪要提問的問題也來了不少靈感,最後使出渾身解數成功地採訪了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的贊助商之一通景堂涼茶的老總、台灣知名時裝設計師李小燕還有當晚獲得李小燕時裝專場最佳表現獎的模特,過後秦雅和陳錦章都鼓勵我要繼續努力。那晚我真的很開心,雖然免不了緊張,也免不了採訪時存在的經驗上的不足和內容上的些少膚淺,但我覺得學東西不能一步登天,我又向前跨了一步了,我會繼續努力的。

無論在電視台還是在平面媒體實習,稿件始終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元素起着關鍵的宣傳作用,所以紮實的文字功底和職業的道德素養非常重要。只要我在總編室有空,我就會坐在電腦旁寫有關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的稿件,一方面給網站提供,另一方面模特大賽的各個環節也需要。實習一個多月,我一共完成了1稿件,其中給網站提供了,作為新聞通稿給平面媒體記者的有,電視劇《中國近衞軍》的宣傳稿,暑期媒體宣傳推廣方案,公益廣告策劃稿。我沒來總編室實習前,新聞通稿一般都是由編輯劉紅麗完成的,我來後她們就讓我來嘗試了,初稿由我寫,寫好後交給紅麗審改,接着交給璇姐或總編室主任看,只有經過這麼一輪程序,最終才能決定稿件能否發出去。而正好那時假新聞《紙餡包子》炒得火熱,所以審稿就得很謹慎了。

紅麗説:“寫稿要抓住亮點,儘可能挖掘新的東西。”

璇姐説:“寫完稿後要給我們看過再去發表,否則出問題了很難下台。”

總編室主任説:“稿件內容要到位,主題要鮮明,要體現南方台突出南方台。”

不管是誰,只要自我所處的立場不同,觀點就會大相徑庭。可是,不管怎樣,打好採寫基礎才不用在戰場上臨陣磨槍,紮實的文筆功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平時點滴積累下來的,而且還要不斷追求自己的寫作個性。我在總編室寫的稿件雖稱不上是優秀作品,但這是我勇敢的嘗試和堅持了,我覺得沒有辜負學院對我的信任和期望,因為我有收穫帶回去。大學期間學好各門專業課程非常重要,真正派上用場時就會如虎添翼,所以在短短四年的大學生涯裏,有時間就應多擴充自己的視野,有實踐的機會就要爭取和鍛鍊,不然你就會因後悔而感慨:畢業後跨出校門,依然一無所成。

無論去哪個媒體實習,良好的交際都會作為一條重要紐帶貫穿實習生活始終,因為學會與人相處本來就屬於實習內容的一部分。總編室的每位編輯都很有個性,可是她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性格開朗,工作之餘喜歡説説笑笑,愛嘮家常,不拘小節,所以跟她們相處顯得特別的輕鬆和自在。我記得7月19日那天下午,我跟羅丹等記者到廣州石溪攝影棚採訪第六屆南方新絲路形象片的拍攝情況,羅丹遞給我一部小dv叫我去拍攝一些幕後花絮,包括模特們在化粧間的情況和拍攝組在攝影棚佈置場景的情況。他説:“小朱,拍攝時手儘量不要晃動,儘量不要搖拍,多把鏡頭固定在吸引人的地方。”我的回答很緊張很嚴肅:“你説的我都記住了,我會的,放心吧。”接着羅丹就一陣苦笑:“你不用太嚴肅的,跟我們一起不需要這樣,我受不了。”我連連點頭,臉上也一陣苦笑。

之後在總編室的日子裏,我學會了與他們相處,也融入了那種家庭式的氛圍裏,實習起來也倍感輕鬆。所以,年輕人就要讓自己陽光起來,亮出自己獨特的風采,上好交際這一課非常重要。

【第2篇】新聞實習報告--廣東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採訪部

實習單位:廣東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採訪部

實習時間:.07.10~.08.20

工作內容:協助記者進行聯繫、採訪、拍攝、寫稿、編輯等一系列新聞實操工作,並跟隨記者到羅定市拍攝城市宣傳片

實習報告

貫穿整一個實習過程並且暗自潛藏在意識深處的,似乎是一種無法遣散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並非來自可觸摸的失敗經歷,而是來自實際表現與自我期許的反差;如另一位實習的同窗所言:從理想回歸到現實,想到自己的將來,不禁心亂如麻。

上述這種説法似乎有些打擊士氣的嫌疑,而且對學院的付出和期望亦是一種不忠,但是這的確是一個個人主義者的觀感。實習到中段的時候, 王軍 老師來犒慰我們這些在南方電視台飽受就餐之苦的同志們,飯桌上逐一彙報自己的工作和收穫。我説,在這麼多實習故事之外,我並沒有經歷什麼不平凡之處,我甚至沒有一個自己的獨立作品;而電視媒體的運作方式和視像新聞的操作方式也使我產生了疑惑——我將來是否該從事這一行業,抑或應該去平面媒體和廣播媒體謀求立足之地?當然,我可以找出很多現實中的很多限制因素來説明我為什麼沒有獨立的作品,比如説電視台裏有規定實習生不能操作機器而他們參與報道的新聞也不能附上他們的署名,但是,我必須承認,這更多是有關我的性情,其次則是能力和態度。

在我們正式報到之前,廣州大學和復旦大學實習生已經來回穿梭於辦公室間,或是手拿資料文件匆匆趕稿,或是跟隨記者外出一線。頻道的黃副總監帶着商量的口吻對我們訓導説:你們是來做貢獻的,不僅僅是來學習的,你們的付出就是你們的學費。之後採訪部的楊副監製則在復旦的實習生面前説:汕大的師兄們操作方面已經沒有問題了,以後你們多跟他們學習學習。這句話讓我們暗自歡喜了一陣,但是不足以成為我放下擔心的理由。在此後若干次的採訪拍攝中,某攝像師看着在一旁將腳架挪來搬去的我,説:你過來,將這張文件上拍下來,我要的這些、這些、還有這些字眼的特寫。我頓時一陣緊張,手忙腳亂地將那笨重的機器切到腳架上,調白、對焦、構圖,忙活了好一陣,該攝像問:你以前用過這機器麼?我面無表情地答道:沒有,我們以前都是用小機的。他用手一揮,“行了,走開,我來吧。”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心想我剛才迴應他時的那個表情一定讓他很不高興,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來自父母的遺傳常常讓我在緊張的時候就變得臉色很難看,而此後的幾次臨陣被撤也沒能讓我省悟過來——無論你天生的表情是怎麼樣的都好,面對你的老師的時候,都要儘量給出一個淡定的笑容來;又或者,你為什麼不乾脆對他説:老師,不好意思,可以多給我一次機會嗎?

我曾經在我的實習申請上寫下了我的缺點和劣勢,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反應很慢。我承認這是一個可以逐漸得到改進的缺陷,但是,在分秒必爭的新聞現場,我怎麼能夠以這樣的理由在記者面前應付我的工作呢?有一次跟隨一個跑政法線的記者去採訪一條關於汽車詐騙案的新聞,在採訪受害者的時候,由於來的媒體記者眾多,受害人被圍成一團,攝像記者則肩扛攝像機推着擠着在拍攝。意外的是該受害人講得聲淚俱下,將受騙過程的細節一一道來,攝像記者們則臉色慘淡,肩頭痠痛雙手發軟。我站在外圍插不進去,完了我們的女記者出來破口大罵:你怎麼搞的?人家攝像在裏面扛了半個鐘頭都不止,你卻在外面閒着!別忘了你是來幹什麼的,你是來扛腳架的!我無言以對,照樣是臉色蒼白,極其不討人喜歡。過了幾秒鐘,我終於鼓起勇氣對攝像記者道歉説“是我的錯是我的錯”,但是,此事卻讓我再次認識到,這是一個不打無準備之戰的戰場,沒有人會聽你的解釋,甚至道歉都沒有用,因為錯過了現場就永遠不可以再挽回。

這是我的第一次實習。在我未實習之前,則因為課程的緣故膽大妄為地設計過實習的報紙專刊,並且在上面發表“學而實習之”的“大論”。但是真正實習的感覺卻遠非如紙上談兵那樣簡單。南方電視台是一個省級台,機構精簡,也沒有兄弟台那樣的眾多宂員,因此在我們新聞部的辦公室裏,整天可以看到記者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上班的時間並不太早,又異於我最初的想象;但是來到之後便立即着手找選題,聯繫外訪,或者一有突發立即趕赴新聞現場。我們這羣為數大概三十人的實習生們,則早早來到辦公室,尤其是那些安靜沉默的女生們,早早地便守在熱線電話機旁,幫他們的老師“找料”。本地的電話並不多件,反倒是東莞等工業城市的來電佔了絕大多數。我每每聽到有關拖欠工資不給反打人之類的投訴,只能按照接聽熱線的常規程序,用“中立”的態度向他們表示我們會跟進此事,如果領導審批之後需要採訪我們則會立即與之聯絡。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除非發生重大的事故或者災難,這些外地的新聞往往是得不到上鏡的機會的,畢竟南方台是一個立足於本土化的媒體。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內心常常感到矛盾,既感到自己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責任重大,又感到自己並非是萬能的救世主而無奈萬分。類似的投訴每天聽上幾百個,耳朵漸漸地感到迷糊,而過後反省,才感慨作為一個新聞記者要保持恆久的良心和責任心是何等的艱難。

我所跟隨的馬記者也是汕大的畢業生,但我還是稱呼他為老師而代之師兄。他跑的是交通線,火車站是常去的地方,據説那裏的便衣警察和小偷都已經到了可以跟他打招呼的熟悉程度。身材短小的他在辦公室裏經常遭領導和同事的訛揄,他卻總是以嘻嘻的笑臉相對,完全沒有生氣的跡象;但是到了編輯室裏,如果看到攝像拍的東西不符合他的要求或者不夠水準的時候,他便毫不顧忌地破口大罵,罵完了之後則會告訴我哪些鏡頭不能那樣拍等等。寫稿是我們實習生應盡的義務之一,但是我寫的稿件卻沒有給他看過,只是直接就交給了總監,想想這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因為那樣就失去了一個修改和進步的機會。

實習將近結束的時候,我和秀彬跟隨頻道的王副總監和“台裏最傑出的攝像”單記者去羅定拍攝城市宣傳片,在時事新聞操作之外瞭解了宣傳片的拍攝和製作過程。我們兩個作場記,兼作扛機器的夥計,而當地的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則尾隨我們,看我們拍攝當地的建築和民俗。每到一處,我們便受到上等的招待,而我和秀彬的實習生身份因為並沒有得到“揭露”,所以也享受一樣的禮遇,當地的領導甚至在工作的倒數第二天極力推薦我們去桑拿沐足,走的時候亦給我們捎上大量的當地特產,只是有沒有給紅包我就不得而知了。頗為諷刺的一次是我們到當地的一個鎮去拍 蔡廷鍇 先生故居,而當地的宣傳部門負責人則在餐桌上跟我們大談進行正面宣傳報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令陪同我們的市宣傳部門領導很不好意思。在此前的採訪拍攝中,我也遇見過類似的情況,或者説,見識到在現實中的新聞操作果然跟書上的頗有出入。

【第3篇】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範文

第一次實習,就像一個從未見過世面的人忽然來到了一個繁華都市,難免有千縷思緒纏繞而需要放飛,也難免有萬千感慨堆積而需要傾訴。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見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許多以往從未見過的場面,把為人處世之道和專業攻略之術深深體會了一遍,這為我將來走出社會跨出了重大的一步,令我印象深刻。

初涉江湖 —— 懵懂

本人在南方電視台總編室宣傳管理科實習。報到的第一天顯得有點羞澀和緊張,畢竟這是第一次到大媒體實習,來到總編室,幾位宣傳管理科的工作人員接待了我,一位叫張璇,是宣傳管理科的科長,我稱呼她為張姐或璇姐,中等身材,年紀四十有幾,可是年輕風範依然,嘴巴能説會道,是個很成熟很有經驗的女士;一位叫黃蘭鳳,總編室的人都稱呼她為蘭鳳姐,自然我也不例外,她個子不高,都三十出頭了看起來還像個學生妹,而且是屬於可愛型的那種;還有一位叫劉紅麗,曾經在湖南台工作過,這位就超級苗條,很瘦小,她們都非常熱情,笑容以待。總編室的人都管我叫小朱。報到期間,蘭鳳姐帶我逐一認識了幾位總編室領導,説這是“打招呼、講禮貌”。之後,她遞了一本《南方博奕》給我看,叫我認真閲讀,説對我的實習會很有幫助,我發覺這本書記載的是南方台的歷史、頻道定位、經營理念、人事制度、技術保障、機構設置和媒體形象等資料問題,有助我更好地瞭解南方台。而璇姐也説:“無論是到單位工作還是到單位實習,都必須對這個單位有所瞭解,不然就是説空話講假話,虛多於實。”當時我迷迷糊糊地連連點頭,在短時間內要全方位地瞭解南方台,談何容易?不過輪廓性概括性的東西是必須要知道的。

其實還沒有正式實習之前,我就上網搜索了很多關於南方台的資料,並打印出來閲讀,對它有了個大致的瞭解:南方電視台正式成立於xx年7月1日,她由原廣東有線電視台和經濟電視台整合而成的一個全新的廣東省級電視台。由於廣東經濟的飛速發展,廣東百姓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要求;同時,因海外媒體已滲透廣東珠三角,為了增加廣東地區電視專業化頻道的競爭力,因而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省級電視台——南方電視台。南方台在規劃中有七個頻道,現在推出了五個頻道,傳輸方式以有線和無線並存,但以有線傳輸方式為主,地域主要是廣東,具有專業化、對象化、本土化的特點。南方電視台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民眾,辦好節目,多出精品,多方面進行了系列的革新、創新,使全新的南方電視台充滿了生機。她在頻道定位、經營管理、體制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都有新的嘗試與突破。

恰逢新絲路模特大賽——幸運

這個暑假實習不寂寞。上班的第二天,璇姐就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跟xx第六屆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這條線跑,包括大賽的開營、複賽、南方國際時尚週開幕式與閉幕式、半決賽、總決賽,我的主要任務是跟着紅麗招待廣州各大平面媒體、寫新聞通稿給平面媒體和網站、跟南方新絲路花絮組的出外採訪拍攝等。

“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是南方電視台在啟動半年後第一個精心打造的時尚品牌賽事。她通過國際化、時尚化的“專業模特大賽”來宣揚自己的活動品牌內涵和特色創意,至今已經成功地創辦六屆了,充分地體現了電視與時尚的水魚關係。

【第4篇】新聞實習報告--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時間:7月8日——8月20日

實習報告

實習前奏

初到廣州的第一天,還沒有地方落腳,行李暫放在同學的親戚家,我們便要馬上動身在陌生的廣州為自己尋找一處地方落腳。

好不容易才在電視台後面找到了一所兩房一廳的住所,環境一般,價錢也不低,不過有個好處,就是接近電視台,從住處步行回電視台,兩三分鐘就可以了,不愁遲到。於是就迫不及待地和房東簽下了一紙兩個月的合約,同去南方電視台實習的一行十人在往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就擠在這個狹小的臨時窩中度過了這次難忘的實習生活。

第二天,我們便到電視台報到,人事處專門安排了一位老師接待我們。在分配部門的時候,除了不會講粵語的要分到經濟頻道,其他人都可以選擇在經濟或都市頻道實習。就這樣,我們一行十人,四個去了經濟頻道,其餘的都去了都市頻道。

我所在的欄目是城市頻道的《城事特搜》,我們學院有兩位已畢業的師兄師姐恰好在這個欄目工作。有了前人開路,我的實習之路也順利了很多。

由於我們是學院與電視台簽約的,都市頻道總監羅虹就專門接待了我們,吩咐我們下週一早上來參加頻道的例會,就這樣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順利開始了。

寫稿大過天

在《城事特搜》,專題的製作流程是: 選題-報題-選題審核-採訪拍攝-寫稿-審稿定稿-配音-根據稿件編輯-審核播 ,在這些流程中,寫稿是非常重要的,電視台對稿件的要求很高,編輯必須先寫稿,寫完稿還必須經過值班監製審核,然後有專門的記者為稿件配音,然後才能進行編輯,而編輯的時候也是要根據稿件來編。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受過專業的新聞採寫訓練,但是電視台所需的稿件與我們在學校寫的新聞稿有很大的差別。不同欄目的電視稿也有不用要求,在《城事特搜》,稿件不但要 口語化,還必須引人入勝,所以稿件的開頭往往不是簡單明瞭地介紹 5 個 w ,而是設置懸念,吸引觀眾看下去,稿件的描述一定要生動活潑,有時候,為了把稿件寫好,記者往往要數易其稿。

我第一次寫稿是介紹一個天然“浴缸”,記者讓我寫稿的時候已經是拍攝回來的第三天了,很多鏡頭已經忘記,但寫稿的時候必須要根據拍攝到的鏡頭寫,為了把稿件寫好,寫之前我收集了一些記者以前寫的稿件,體會特搜的風格,然後上網查找資料,回想當日拍到的鏡頭,慢慢琢磨着寫。還好第一次寫的稿件被採用了,不過記者也提醒我,稿件邏輯還是有點問題,看來當初沒修邏輯學是個錯誤。

在隨後的日子裏,我才發現寫稿不是一般的簡單。有一次,當我和另一位實習生國輝把我們花了整天時間琢磨出來的稿件給記者看的時候,滿以為可以順利過關,可是記者看完後不甚滿意,他拿回家研究了一天,把稿件徹頭徹尾修改了一番,後來還是覺得不滿意,第二天他又從另一個角度重寫了一份,一直到正式編輯之前,稿件還在繼續修改。

實習好與壞 在乎溝通與交流

《城事特搜》有十幾名記者,絕大部分都是年輕記者,有些甚至是今年的畢業生,因為年齡比較接近,我們也習慣把記者叫做師兄師姐。

雖説特搜的記者比較容易相處,不過實習生還是應該注意和記者的溝通和交流,平時除了要有禮貌,更要學會主動。平時有空呆在辦公室裏,可以整理一下報紙,收拾一下桌子,這些細微的小動作,人家可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問”也是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適當場合主動發問,能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外出拍攝以及編輯的時候,在這個場合記者往往忙於工作,而忘了身邊的實習生,這就要自己大膽發問了。曾有一名記者對我説:“其實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教實習生,因為我不知道他有那些不懂,他問我什麼問題,我就回答他的問題。”

《特搜》的每一位實習生基本上都有一名記者帶着,如果記者出差或手頭上暫時沒事做,實習生就要等監製指派另一位記者帶了。但是,如果和記者混熟了,你可以自己主動跟別的記者,這樣就自然就不怕沒事做。而這就靠平時和記者的交流了,反正去實習就儘量不要讓自己閒着。

有一次,帶我的記者去參加培訓了,我自個在辦公室看報紙找選題,旁邊兩名記者在談一個有關路名的專題策劃,恰好我在選題的時候曾在網上專門搜索過廣州路名,於是打岔進去,跟記者介紹了那幾篇有關路名文章,記者就讓我去網上繼續搜索古怪的路名。我隨後搜到的路名被記者採用,這樣我就可以跟着記者做這條專題了。

當然,有時候有的記者會主動叫實習生幫忙,這個時候,實習生應該向帶自己的記者交待一聲,這可是基本禮貌。

動腦

我來這裏是實習的,實習就是學東西,學東西就一定要學會用腦。來到這個欄目,師兄由於時間的問題,他們在拍攝的時候不會專門教你東西,那個時候就是你要動腦的時候。

就算是搬腳架,這也是一門學問。你要很清楚他們什麼時候需要腳架,在那個位置,要多高,這些都要你去動腦沒,而不是單純地記者叫你幹什麼就怎麼做。還有在記者拍攝的時候你的腦袋同樣不能休息,他們為什麼需要這樣拍,他們取什麼景別,這些同樣要動腦,這樣你才能真正學到東西,而不是簡單的“搬運工”。

如果讓你去拍攝的時候,動腦的時候又到了。你需要考慮那個是主題,從那個角度去表現主題,該怎樣去拍攝。這些準備工夫事先都要想好,要不到時只會手忙腳亂。

到了後期編輯,同樣需要動腦。電視節目為了吸引觀眾,賣點是很重要的。因此編輯的時候,創新就顯得極為重要。動動腦筋,發揮你的想象力,將節目弄得有趣又有説服力,這樣你就成功了。

在南方台實習,動腦是必不可少的,想學東西,要動腦;想節目吸引觀眾,搖動腦;想拍好東西,同樣要動腦。

花絮:

在烈日暴雨下

廣州最熱的一天超過 39 度。那天,我和實習生國輝早上 8 點出發,提着攝像機、腳架坐了兩個鐘頭的公交車來到海珠區的七星崗,找一處號稱全世界最深入內陸的古海岸遺蹟。

烈日高照,行人稀少,屢問無果。唯有茫然四處奔走,正當我們彷徨不知所措之時,忽見有一處荒野小山坡與報紙上所見的七星崗古海岸遺蹟相似。嘿嘿,終於被我們找到了。

【第5篇】新聞實習報告--南方電視台

實習單位: 南方電視台

實習時間:.7~.8

實習報告

年 7 月 7 日 ,恰逢盧溝橋事變 68 週年紀念。帶着 6 小時車程後的幾分疲倦,我第一次踏上了羊城這片熱土。身邊的人約好了似的突然齊刷刷地説起了粵語,心裏想着要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我的實習心裏真的覺得有些迷茫,只能努力瞪大着惺忪睡眼觀察着周圍的一切,企圖馬上把廣州瞭解個透。就這一點野心而言,我跟當年鬼子進村地時候的確沒什麼兩樣。

等找到房子,簡單地安頓下來,第一天就要過去了。陰霾的天空,濕熱的空氣,擁擠的車流,噪音污染嚴重超標的市區——這就是我對廣州的最初印象。想起白天在街上看到不下 50 個的黑人聯想到非洲的難民營,心裏更是陡添了幾分惆悵。不過很快我就抵擋不住睡眠的誘惑,在一張席子上睡着了,席子的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一台老式的松下空調是房間裏唯一的奢侈品。當然,奢侈的東西從來不乏追隨者,我親愛的 5 個階級弟兄也在空調下作不規則的卧倒狀。

第二天廣州下起了小雨,前一天兩位廣東同學在我面前吹噓“廣州不下雨”的謠言被輕易攻破,沒有一點緩衝。而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也馬上就開始了,一切似乎都來得那麼突然。學院的另外 10 多位同學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了不同的欄目,我和曹飛躍卻別指定分配到經濟頻道。後來想想大概是組織上考慮到我的語言問題,心裏十分温暖。

新聞人注重效率的確是事實。我們很快有了各自的記者老師。第一次跟記者出去是到廣州城郊的一個裝修甚是豪華的酒店裏拍一個省委宣傳部的會議新聞。第一次參加省級會議,心裏確實有那麼幾分激動。但是很快,我的興奮同樣被睡眠輕鬆打敗。兩個小時的會議之後,我把剛才搬出來的腳架再裝好放回車裏,然後跟着記者坐車回台,寫好普通的短消息被記者棄用,看着記者在對編機上運指如飛好生嫉妒之後,一天的實習結束了。同學問我這一天都幹了什麼,我回答得相當精簡:“採、寫、編。”

當然,我深知“萬事開頭難”這一真理。因此,第二天我又起了個大早就往電視台跑,在新聞部坐着等待我的記者老師出現。可是,當其他的實習生都爭先恐後抱着腳架跟在各自的老師出去以後,我還在那坐着,拿着一張報紙掩飾發呆。到了差不多 11 點地時候,我給記者老師發了一個信息,才知道他已經出差去了,這幾天不回來。這對我實在是個不小的打擊。悻悻地吃了幾口飯就往住地地方漫步回去了。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我“失習”的第二天,我在新聞部辦公室遇到了後來一直帶我的 管焱子 老師。 管 老師雖然不是記者,只負責攝像,但是多年的新聞從業經歷讓他有了比我們實習生甚至那些初出校園沒幾年的年輕記者都老練了很多。平常大夥都叫他“管哥”,他也叫我這麼叫他,不過我還是堅持着“ 管 老師”,畢竟這是基本的原則。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我跟着管老師跑了大半個廣州城。因為管老師做的比較多的都是民聲新聞,所以走街串巷成了家常便飯。雖然沒有了豪華酒店的高規格待遇,但是能夠聽聽街坊的心聲,瞭解瞭解百姓的疾苦倒更讓我覺得自然,更覺得安穩。雖然在學校學習到的新聞理論和新聞技巧讓我相對於其他學校的實習生有了較多的施展空間,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積極實踐,我也發現了自己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的不足以及在新聞理念上的片面和狹隘。真的很感謝學院能給我們這次實習機會,讓我們這羣過慣了校園生活的學生真正地明白和了解了社會新聞。這些經驗對於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將是異常寶貴的。

回想這一個半月的實習經歷,到現在心裏還是非常懷念。想起 6 個人擠一個不足 10平米的空調房的困窘;想起第一次被人塞“紅包”時自己的一臉驚慌;想起第一次下車就聽見羣眾高喊“南方台來了”並熱烈的鼓掌聲時的那份激動和榮耀;想起 管 老師的手把手叫我用大機時的和藹笑容;想起光榮;想起夢想。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總結一下經驗,哪怕是過時的、粗陋的,或許也能發揮一點餘熱。

一、要有自信——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有自己的優勢

暑假是電視台以及其他媒體實習聲充斥的季節,在我們實習的新聞部,總共才 30 多來位記者,就來了 20 多個實習生。在辦公室上座率高的時候,晚去的人幾乎找不到地方下腳。如果你表現的過於謙虛甚至軟弱,你就會被別人踩在腳下。所以你必須表現的更有自信,事實證明,我們的寫作能力可能暫時比不上覆旦、北廣那種老牌名校的學生,但是我們的實操能力絕對不會遜色於他們,而在以動手為先的電視台,這一塊優勢足矣。順便提一下,去電視台實習的不都是新聞學院的學生,如果你因為過於靦腆被一個學商的學生佔盡優勢,那實在是冤得不行。

當然,需要聲明的是,自信的表現並不是猖狂。

二、寫作能力仍然要重視——文字能力在任何媒體都是基礎

南方台新聞部在評判一條新聞的時候,畫面當然是重要因素,但被擺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文字。對於同一個事件,怎樣抓住事件的關鍵,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新聞部總監在給我們開會的時候也説過更喜歡招收那些在平面媒體幹過幾年的記者。然而相對於實操能力,文字把握能力是我們較弱的環節,應該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三、不卑不亢——學會與人打交道

其實這和第一點有點重合。除了和其他實習生打交道,怎樣和自己的老師處理好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直接關係着我們的實習質量,説遠了,還能為你在以後的實習和找工打好基礎。説記者敏感或許並不為過,有些事情處理不好在他們看來可能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所以,在外面實習,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這不僅僅關乎我們自己,更因為我們代表着學院,代表着汕大。

幾點淺薄意見只是自己在實習以來得出的一些感悟,多少有些老套,還是斗膽希望能給後來者一點點啟示。

【第6篇】新聞實習報告範文--南方電視台

實習單位: 南方電視台

實習時間:.7~.8

實習報告

年 7 月 7 日 ,恰逢盧溝橋事變 68 週年紀念。帶着 6 小時車程後的幾分疲倦,我第一次踏上了羊城這片熱土。身邊的人約好了似的突然齊刷刷地説起了粵語,心裏想着要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我的實習心裏真的覺得有些迷茫,只能努力瞪大着惺忪睡眼觀察着周圍的一切,企圖馬上把廣州瞭解個透。就這一點野心而言,我跟當年鬼子進村地時候的確沒什麼兩樣。

等找到房子,簡單地安頓下來,第一天就要過去了。陰霾的天空,濕熱的空氣,擁擠的車流,噪音污染嚴重超標的市區——這就是我對廣州的最初印象。想起白天在街上看到不下 50 個的黑人聯想到非洲的難民營,心裏更是陡添了幾分惆悵。不過很快我就抵擋不住睡眠的誘惑,在一張席子上睡着了,席子的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一台老式的松下空調是房間裏唯一的奢侈品。當然,奢侈的東西從來不乏追隨者,我親愛的 5 個階級弟兄也在空調下作不規則的卧倒狀。

第二天廣州下起了小雨,前一天兩位廣東同學在我面前吹噓“廣州不下雨”的謠言被輕易攻破,沒有一點緩衝。而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也馬上就開始了,一切似乎都來得那麼突然。學院的另外 10 多位同學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了不同的欄目,我和曹飛躍卻別指定分配到經濟頻道。後來想想大概是組織上考慮到我的語言問題,心裏十分温暖。

新聞人注重效率的確是事實。我們很快有了各自的記者老師。第一次跟記者出去是到廣州城郊的一個裝修甚是豪華的酒店裏拍一個省委宣傳部的會議新聞。第一次參加省級會議,心裏確實有那麼幾分激動。但是很快,我的興奮同樣被睡眠輕鬆打敗。兩個小時的會議之後,我把剛才搬出來的腳架再裝好放回車裏,然後跟着記者坐車回台,寫好一篇普通的短消息被記者棄用,看着記者在對編機上運指如飛好生嫉妒之後,一天的實習結束了。同學問我這一天都幹了什麼,我回答得相當精簡:“採、寫、編。”

當然,我深知“萬事開頭難”這一真理。因此,第二天我又起了個大早就往電視台跑,在新聞部坐着等待我的記者老師出現。可是,當其他的實習生都爭先恐後抱着腳架跟在各自的老師出去以後,我還在那坐着,拿着一張報紙掩飾發呆。到了差不多 11 點地時候,我給記者老師發了一個信息,才知道他已經出差去了,這幾天不回來。這對我實在是個不小的打擊。悻悻地吃了幾口飯就往住地地方漫步回去了。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我“失習”的第二天,我在新聞部辦公室遇到了後來一直帶我的 管焱子 老師。 管 老師雖然不是記者,只負責攝像,但是多年的新聞從業經歷讓他有了比我們實習生甚至那些初出校園沒幾年的年輕記者都老練了很多。平常大夥都叫他“管哥”,他也叫我這麼叫他,不過我還是堅持着“ 管 老師”,畢竟這是基本的原則。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我跟着管老師跑了大半個廣州城。因為管老師做的比較多的都是民聲新聞,所以走街串巷成了家常便飯。雖然沒有了豪華酒店的高規格待遇,但是能夠聽聽街坊的心聲,瞭解瞭解百姓的疾苦倒更讓我覺得自然,更覺得安穩。雖然在學校學習到的新聞理論和新聞技巧讓我相對於其他學校的實習生有了較多的施展空間,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積極實踐,我也發現了自己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的不足以及在新聞理念上的片面和狹隘。真的很感謝學院能給我們這次實習機會,讓我們這羣過慣了校園生活的學生真正地明白和了解了社會新聞。這些經驗對於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將是異常寶貴的。

回想這一個半月的實習經歷,到現在心裏還是非常懷念。想起 6 個人擠一個不足 10平米的空調房的困窘;想起第一次被人塞“紅包”時自己的一臉驚慌;想起第一次下車就聽見羣眾高喊“南方台來了”並熱烈的鼓掌聲時的那份激動和榮耀;想起 管 老師的手把手叫我用大機時的和藹笑容;想起光榮;想起夢想。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總結一下經驗,哪怕是過時的、粗陋的,或許也能發揮一點餘熱。

一、要有自信——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有自己的優勢

暑假是電視台以及其他媒體實習聲充斥的季節,在我們實習的新聞部,總共才 30 多來位記者,就來了 20 多個實習生。在辦公室上座率高的時候,晚去的人幾乎找不到地方下腳。如果你表現的過於謙虛甚至軟弱,你就會被別人踩在腳下。所以你必須表現的更有自信,事實證明,我們的寫作能力可能暫時比不上覆旦、北廣那種老牌名校的學生,但是我們的實操能力絕對不會遜色於他們,而在以動手為先的電視台,這一塊優勢足矣。順便提一下,去電視台實習的不都是新聞學院的學生,如果你因為過於靦腆被一個學商的學生佔盡優勢,那實在是冤得不行。

當然,需要聲明的是,自信的表現並不是猖狂。

二、寫作能力仍然要重視——文字能力在任何媒體都是基礎

南方台新聞部在評判一條新聞的時候,畫面當然是重要因素,但被擺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文字。對於同一個事件,怎樣抓住事件的關鍵,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新聞部總監在給我們開會的時候也説過更喜歡招收那些在平面媒體幹過幾年的記者。然而相對於實操能力,文字把握能力是我們較弱的環節,應該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三、不卑不亢——學會與人打交道

其實這和第一點有點重合。除了和其他實習生打交道,怎樣和自己的老師處理好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直接關係着我們的實習質量,説遠了,還能為你在以後的實習和找工打好基礎。説記者敏感或許並不為過,有些事情處理不好在他們看來可能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所以,在外面實習,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這不僅僅關乎我們自己,更因為我們代表着學院,代表着汕大。

幾點淺薄意見只是自己在實習以來得出的一些感悟,多少有些老套,還是斗膽希望能給後來者一點點啟示。

【第7篇】新聞實習報告範文--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時間:7月8日——8月20日

實習報告

實習前奏

初到廣州的第一天,還沒有地方落腳,行李暫放在同學的親戚家,我們便要馬上動身在陌生的廣州為自己尋找一處地方落腳。

好不容易才在電視台後面找到了一所兩房一廳的住所,環境一般,價錢也不低,不過有個好處,就是接近電視台,從住處步行回電視台,兩三分鐘就可以了,不愁遲到。於是就迫不及待地和房東簽下了一紙兩個月的合約,同去南方電視台實習的一行十人在往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就擠在這個狹小的臨時窩中度過了這次難忘的實習生活。

第二天,我們便到電視台報到,人事處專門安排了一位老師接待我們。在分配部門的時候,除了不會講粵語的要分到經濟頻道,其他人都可以選擇在經濟或都市頻道實習。就這樣,我們一行十人,四個去了經濟頻道,其餘的都去了都市頻道。

我所在的欄目是城市頻道的《城事特搜》,我們學院有兩位已畢業的師兄師姐恰好在這個欄目工作。有了前人開路,我的實習之路也順利了很多。

由於我們是學院與電視台簽約的,都市頻道總監羅虹就專門接待了我們,吩咐我們下週一早上來參加頻道的例會,就這樣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順利開始了。

寫稿大過天

在《城事特搜》,專題的製作流程是: 選題-報題-選題審核-採訪拍攝-寫稿-審稿定稿-配音-根據稿件編輯-審核播 ,在這些流程中,寫稿是非常重要的,電視台對稿件的要求很高,編輯必須先寫稿,寫完稿還必須經過值班監製審核,然後有專門的記者為稿件配音,然後才能進行編輯,而編輯的時候也是要根據稿件來編。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受過專業的新聞採寫訓練,但是電視台所需的稿件與我們在學校寫的新聞稿有很大的差別。不同欄目的電視稿也有不用要求,在《城事特搜》,稿件不但要 口語化,還必須引人入勝,所以稿件的開頭往往不是簡單明瞭地介紹 5 個 w ,而是設置懸念,吸引觀眾看下去,稿件的描述一定要生動活潑,有時候,為了把稿件寫好,記者往往要數易其稿。

我第一次寫稿是介紹一個天然“浴缸”,記者讓我寫稿的時候已經是拍攝回來的第三天了,很多鏡頭已經忘記,但寫稿的時候必須要根據拍攝到的鏡頭寫,為了把稿件寫好,寫之前我收集了一些記者以前寫的稿件,體會特搜的風格,然後上網查找資料,回想當日拍到的鏡頭,慢慢琢磨着寫。還好第一次寫的稿件被採用了,不過記者也提醒我,稿件邏輯還是有點問題,看來當初沒修邏輯學是個錯誤。

在隨後的日子裏,我才發現寫稿不是一般的簡單。有一次,當我和另一位實習生國輝把我們花了整天時間琢磨出來的稿件給記者看的時候,滿以為可以順利過關,可是記者看完後不甚滿意,他拿回家研究了一天,把稿件徹頭徹尾修改了一番,後來還是覺得不滿意,第二天他又從另一個角度重寫了一份,一直到正式編輯之前,稿件還在繼續修改。

實習好與壞 在乎溝通與交流

《城事特搜》有十幾名記者,絕大部分都是年輕記者,有些甚至是今年的畢業生,因為年齡比較接近,我們也習慣把記者叫做師兄師姐。

雖説特搜的記者比較容易相處,不過實習生還是應該注意和記者的溝通和交流,平時除了要有禮貌,更要學會主動。平時有空呆在辦公室裏,可以整理一下報紙,收拾一下桌子,這些細微的小動作,人家可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問”也是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適當場合主動發問,能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外出拍攝以及編輯的時候,在這個場合記者往往忙於工作,而忘了身邊的實習生,這就要自己大膽發問了。曾有一名記者對我説:“其實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教實習生,因為我不知道他有那些不懂,他問我什麼問題,我就回答他的問題。”

《特搜》的每一位實習生基本上都有一名記者帶着,如果記者出差或手頭上暫時沒事做,實習生就要等監製指派另一位記者帶了。但是,如果和記者混熟了,你可以自己主動跟別的記者,這樣就自然就不怕沒事做。而這就靠平時和記者的交流了,反正去實習就儘量不要讓自己閒着。

有一次,帶我的記者去參加培訓了,我自個在辦公室看報紙找選題,旁邊兩名記者在談一個有關路名的專題策劃,恰好我在選題的時候曾在網上專門搜索過廣州路名,於是打岔進去,跟記者介紹了那幾篇有關路名文章,記者就讓我去網上繼續搜索古怪的路名。我隨後搜到的路名被記者採用,這樣我就可以跟着記者做這條專題了。

當然,有時候有的記者會主動叫實習生幫忙,這個時候,實習生應該向帶自己的記者交待一聲,這可是基本禮貌。

動腦

我來這裏是實習的,實習就是學東西,學東西就一定要學會用腦。來到這個欄目,師兄由於時間的問題,他們在拍攝的時候不會專門教你東西,那個時候就是你要動腦的時候。

就算是搬腳架,這也是一門學問。你要很清楚他們什麼時候需要腳架,在那個位置,要多高,這些都要你去動腦沒,而不是單純地記者叫你幹什麼就怎麼做。還有在記者拍攝的時候你的腦袋同樣不能休息,他們為什麼需要這樣拍,他們取什麼景別,這些同樣要動腦,這樣你才能真正學到東西,而不是簡單的“搬運工”。

如果讓你去拍攝的時候,動腦的時候又到了。你需要考慮那個是主題,從那個角度去表現主題,該怎樣去拍攝。這些準備工夫事先都要想好,要不到時只會手忙腳亂。

到了後期編輯,同樣需要動腦。電視節目為了吸引觀眾,賣點是很重要的。因此編輯的時候,創新就顯得極為重要。動動腦筋,發揮你的想象力,將節目弄得有趣又有説服力,這樣你就成功了。

在南方台實習,動腦是必不可少的,想學東西,要動腦;想節目吸引觀眾,搖動腦;想拍好東西,同樣要動腦。

花絮:

在烈日暴雨下

廣州最熱的一天超過 39 度。那天,我和實習生國輝早上 8 點出發,提着攝像機、腳架坐了兩個鐘頭的公交車來到海珠區的七星崗,找一處號稱全世界最深入內陸的古海岸遺蹟。

烈日高照,行人稀少,屢問無果。唯有茫然四處奔走,正當我們彷徨不知所措之時,忽見有一處荒野小山坡與報紙上所見的七星崗古海岸遺蹟相似。嘿嘿,終於被我們找到了。 2 下一頁

一把小雨傘似乎抵擋不住暴雨的襲擊,很快我們的褲子就濕透了,於是我們只好在公交車站的亭子裏避雨。但是時間不等人,片子第二天就要出街,我們惟有冒雨去拍攝地點。雨越來越大,鞋子入水了,褲子濕透了,但值得幸運的是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時雨就變小了。我們在毛毛雨中拍攝,為了達到要求我們認認真真地選取角度,力求每一個鏡頭都是最好的。不知不覺之中,我的鞋子和褲子都已經幹了,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總算完成了任務。

烈日下承受酷熱的煎熬,暴雨中享受雨中的痛快,我終於嚐到了作為一個記者的辛酸,雖然是痛苦,但是我同樣擁有快樂。

1

【第8篇】新聞實習報告範文--廣東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採訪部

實習單位:廣東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採訪部

實習時間:.07.10~.08.20

工作內容:協助記者進行聯繫、採訪、拍攝、寫稿、編輯等一系列新聞實操工作,並跟隨記者到羅定市拍攝城市宣傳片

實習報告

貫穿整一個實習過程並且暗自潛藏在意識深處的,似乎是一種無法遣散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並非來自可觸摸的失敗經歷,而是來自實際表現與自我期許的反差;如另一位實習的同窗所言:從理想回歸到現實,想到自己的將來,不禁心亂如麻。

上述這種説法似乎有些打擊士氣的嫌疑,而且對學院的付出和期望亦是一種不忠,但是這的確是一個個人主義者的觀感。實習到中段的時候, 王軍 老師來犒慰我們這些在南方電視台飽受就餐之苦的同志們,飯桌上逐一彙報自己的工作和收穫。我説,在這麼多實習故事之外,我並沒有經歷什麼不平凡之處,我甚至沒有一個自己的獨立作品;而電視媒體的運作方式和視像新聞的操作方式也使我產生了疑惑——我將來是否該從事這一行業,抑或應該去平面媒體和廣播媒體謀求立足之地?當然,我可以找出很多現實中的很多限制因素來説明我為什麼沒有獨立的作品,比如説電視台裏有規定實習生不能操作機器而他們參與報道的新聞也不能附上他們的署名,但是,我必須承認,這更多是有關我的性情,其次則是能力和態度。

在我們正式報到之前,廣州大學和復旦大學實習生已經來回穿梭於辦公室間,或是手拿資料文件匆匆趕稿,或是跟隨記者外出一線。頻道的黃副總監帶着商量的口吻對我們訓導説:你們是來做貢獻的,不僅僅是來學習的,你們的付出就是你們的學費。之後採訪部的楊副監製則在復旦的實習生面前説:汕大的師兄們操作方面已經沒有問題了,以後你們多跟他們學習學習。這句話讓我們暗自歡喜了一陣,但是不足以成為我放下擔心的理由。在此後若干次的採訪拍攝中,某攝像師看着在一旁將腳架挪來搬去的我,説:你過來,將這張文件上拍下來,我要的這些、這些、還有這些字眼的特寫。我頓時一陣緊張,手忙腳亂地將那笨重的機器切到腳架上,調白、對焦、構圖,忙活了好一陣,該攝像問:你以前用過這機器麼?我面無表情地答道:沒有,我們以前都是用小機的。他用手一揮,“行了,走開,我來吧。”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心想我剛才迴應他時的那個表情一定讓他很不高興,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來自父母的遺傳常常讓我在緊張的時候就變得臉色很難看,而此後的幾次臨陣被撤也沒能讓我省悟過來——無論你天生的表情是怎麼樣的都好,面對你的老師的時候,都要儘量給出一個淡定的笑容來;又或者,你為什麼不乾脆對他説:老師,不好意思,可以多給我一次機會嗎?

我曾經在我的實習申請上寫下了我的缺點和劣勢,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反應很慢。我承認這是一個可以逐漸得到改進的缺陷,但是,在分秒必爭的新聞現場,我怎麼能夠以這樣的理由在記者面前應付我的工作呢?有一次跟隨一個跑政法線的記者去採訪一條關於汽車詐騙案的新聞,在採訪受害者的時候,由於來的媒體記者眾多,受害人被圍成一團,攝像記者則肩扛攝像機推着擠着在拍攝。意外的是該受害人講得聲淚俱下,將受騙過程的細節一一道來,攝像記者們則臉色慘淡,肩頭痠痛雙手發軟。我站在外圍插不進去,完了我們的女記者出來破口大罵:你怎麼搞的?人家攝像在裏面扛了半個鐘頭都不止,你卻在外面閒着!別忘了你是來幹什麼的,你是來扛腳架的!我無言以對,照樣是臉色蒼白,極其不討人喜歡。過了幾秒鐘,我終於鼓起勇氣對攝像記者道歉説“是我的錯是我的錯”,但是,此事卻讓我再次認識到,這是一個不打無準備之戰的戰場,沒有人會聽你的解釋,甚至道歉都沒有用,因為錯過了現場就永遠不可以再挽回。

這是我的第一次實習。在我未實習之前,則因為課程的緣故膽大妄為地設計過實習的報紙專刊,並且在上面發表“學而實習之”的“大論”。但是真正實習的感覺卻遠非如紙上談兵那樣簡單。南方電視台是一個省級台,機構精簡,也沒有兄弟台那樣的眾多宂員,因此在我們新聞部的辦公室裏,整天可以看到記者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上班的時間並不太早,又異於我最初的想象;但是來到之後便立即着手找選題,聯繫外訪,或者一有突發立即趕赴新聞現場。我們這羣為數大概三十人的實習生們,則早早來到辦公室,尤其是那些安靜沉默的女生們,早早地便守在熱線電話機旁,幫他們的老師“找料”。本地的電話並不多件,反倒是東莞等工業城市的來電佔了絕大多數。我每每聽到有關拖欠工資不給反打人之類的投訴,只能按照接聽熱線的常規程序,用“中立”的態度向他們表示我們會跟進此事,如果領導審批之後需要採訪我們則會立即與之聯絡。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除非發生重大的事故或者災難,這些外地的新聞往往是得不到上鏡的機會的,畢竟南方台是一個立足於本土化的媒體。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內心常常感到矛盾,既感到自己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責任重大,又感到自己並非是萬能的救世主而無奈萬分。類似的投訴每天聽上幾百個,耳朵漸漸地感到迷糊,而過後反省,才感慨作為一個新聞記者要保持恆久的良心和責任心是何等的艱難。

我所跟隨的馬記者也是汕大的畢業生,但我還是稱呼他為老師而代之師兄。他跑的是交通線,火車站是常去的地方,據説那裏的便衣警察和小偷都已經到了可以跟他打招呼的熟悉程度。身材短小的他在辦公室裏經常遭領導和同事的訛揄,他卻總是以嘻嘻的笑臉相對,完全沒有生氣的跡象;但是到了編輯室裏,如果看到攝像拍的東西不符合他的要求或者不夠水準的時候,他便毫不顧忌地破口大罵,罵完了之後則會告訴我哪些鏡頭不能那樣拍等等。寫稿是我們實習生應盡的義務之一,但是我寫的稿件卻沒有給他看過,只是直接就交給了總監,想想這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因為那樣就失去了一個修改和進步的機會。

實習將近結束的時候,我和秀彬跟隨頻道的王副總監和“台裏最傑出的攝像”單記者去羅定拍攝城市宣傳片,在時事新聞操作之外瞭解了宣傳片的拍攝和製作過程。我們兩個作場記,兼作扛機器的夥計,而當地的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則尾隨我們,看我們拍攝當地的建築和民俗。每到一處,我們便受到上等的招待,而我和秀彬的實習生身份因為並沒有得到“揭露”,所以也享受一樣的禮遇,當地的領導甚至在工作的倒數第二天極力推薦我們去桑拿沐足,走的時候亦給我們捎上大量的當地特產,只是有沒有給紅包我就不得而知了。頗為諷刺的一次是我們到當地的一個鎮去拍 蔡廷鍇 先生故居,而當地的宣傳部門負責人則在餐桌上跟我們大談進行正面宣傳報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令陪同我們的市宣傳部門領導很不好意思。在此前的採訪拍攝中,我也遇見過類似的情況,或者説,見識到在現實中的新聞操作果然跟書上的頗有出入。 2 下一頁 近四十天的實習中,我深切體會到,做一個真正的記者不僅僅是一個攝像或者寫手,也是一個細心的社會觀察者和大膽的社會體驗者,就像是馬記者在火車站的時候對我説的:小曹,你看看哪些人最有可能是小偷或者野雞車的團伙分子?看,那些無事打着傘的就是。我也做過類似於卧底的角色,但是我所滿足的絕不僅僅是由此得來的勇氣和自豪感,而是一種正當性被實現的感覺,就像在揭露火車站附近的黑公話攤點的時候,我感覺到,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好人。

對於實習,有過許多新鮮的體驗,但是面對不久的將來就業的壓力,未免有一種欲説還休的遲疑。我無法將這份實習報告寫得很正式很官方,因為我的感觸全部來自零散的印象,而我所要提供的所謂的經驗和告誡也包含在我的文字中,無需用條條框框的方式列舉出來,倒是在最後附上幾則我認為比較有趣的東西,以饗讀者:

第一份是公告在辦公室黑板上的通知:各位司機,請勿再把雜物廢棄在班車裏,尤其是安全套,未用過的也不行。關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要抓典型了。

第二份是有關報料熱線的,我從中做了一份排名,讓大家看看民生百態:

最熱門報料信息:老闆欠我工資還打人!

最熱門報料來源:東莞市某某鎮某某工業區某某廠,想採訪我,對不起,還沒固定電話~

最不願意透露個人信息的報料:那一條街的女人都賣淫的!

最受非議的部門:勞動局——我去年就找過他們了,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回覆?

最遭人罵的工作人員:保安。唉,比小混混的聲譽還要差~

最可以令記者快速行動的報料:死人塌樓了!而且就在您樓下~

最令接線生頭痛的報料:唉,你説這樣下去中國的前途何在中國人們的前途何在…………

最讓男接線生不好意思的報料:我被人強姦了,想自殺,但是不能跟你説。

最讓人愛莫能助的報料:我女兒患的也是地中海貧血,你能幫幫我們找個三十萬出來嗎?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報料:哎呀你們的節目真是好啊我最愛看你們的節目了我現在還在看呢 ~

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報料:……(先生您説慢一點好麼?你到底想説什麼呀?)

最吸引人興趣的報料:我剛才在樓頂看到 ufo 啊!

最長氣的報料:事情是這樣的……我再跟你説清楚一點吧,事情是這樣的……事情是……

最令人感歎的報料尾聲:你們記者是為社會聲張正義的,我就只相信你們!

……

-9-10

1

【第9篇】新聞實習報告範文--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邱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時間:7月6日——8月20日

實習報告

“南方”之旅

為了擁有更多的實習經驗,早在放暑假之前就打算實習,但是好的實習單位難找,幸好有師兄的介紹,我得以在南方電視台這個省台得到了實習的機會。

新手上路

一個炎熱的中午我來到了南方台的門口,在師兄的帶領下我上到了七樓的都市頻道《城事特搜》的辦公室,裏面的冷氣開得很大,剛進去就打了冷顫,但是整個欄目的記者卻以最熱忱的微笑歡迎我的到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找對了“婆家”。

《城事特搜》是都市頻道自辦的一個節目,並且是頻道的品牌欄目,更是收視第一,原因大概是因為整個欄目的製作人員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想法,其節目的風格老少咸宜。節目的監製他們就是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給他們的節目補充一下新鮮的血液。

任何一個新手,如果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裏,學到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實踐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我是幸運的,剛來就有任務了。於是我開始在廣州穿街過巷,跑起了新聞專題來了。由於是新手,除了一些專業的知識,對於知識的實踐幾乎是一張白紙。很多的時候我顯得手足無措,好在身邊有師兄的指點,才勉強應付過來。

慢慢地,我學到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知道採訪應該怎樣站位,手應該怎樣拿話筒等等,就連小小的腳架,怎樣放也是一種學問。比如什麼時候要,要多高,放在什麼位置,這裏面都有很多東西要學的。如果説在學校我們學的是一些大理論知識,那現在我學的就是一些“枝末小葉”,但如果沒有了這些小東西,整個知識系統就顯得不完整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適應期”,我開始掌握了電視節目的整個製作流程,從它的策劃到節目的“出街”。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優勢逐步顯示出來了,那就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強,比較容易上手。但是也我們的缺點也“浮”了上來,雖然我們的動手能力是強,但是我們的寫作能力明顯跟不上我們的操作能力。通常一篇稿子要花上半天才能出來,甚至是一天,所以在整個實習期間最大的苦惱就是寫稿。這些都是因為我在學校裏過度強調了操作能力,而對於稿件的採寫能力卻忽視,才導致今天的困局。

錯誤中成長

一個人沒有犯過錯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同時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一個實習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都害怕犯錯誤,我也是。每天我都要小心翼翼的幹活,害怕犯錯誤,因為志雄師兄對我的要求是極高的,他給我的理由就是就算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只是達到六七成,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你在失敗後還是會發現你的水平高了很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對你的要求要這麼高。

我也深深知道,起點越高,成功的收穫也就越高,從整個實習的開始到結束,我從心底裏問我自己我是沒有達到師兄的要求。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發現我的水平明顯有所提高,看問題的層面也比以前深了很多,這都是我在錯誤中學到的。

記得第一次犯錯誤就是拿 mic ,我拿 mic 的位置和站位都錯了,師兄將他的經驗告訴了我,知道怎樣才能達到採訪的目的。還有面對被採訪者我心理上所應該站的位置,不要與被採訪者的關係過於緊密,不是將自己的位置等同於受訪者,同時也不應該凌駕於受訪者之上,要個受訪者一種感覺:我的地位只比受訪者高一點而已。原來採訪還有很多學問的,怎樣引導受訪者向我們所需要的方向説下去,但同時又要有受訪者的獨特聲音,這就是採訪的最高境界。

錯誤總是在出現小小的地方,例如用機器的時候,裏面的設置有沒有符合標準,用機器之前都要檢查一番,這才是一個專業的記者。有一次就是因為沒有事先檢查好機器,導致拍出來的畫面不是很符合要求,雖然是一點點地小瑕疵,但是有瑕疵就不是好的作品。這些都完全改變了我在學校的思維習慣。很多我們沒有學到的小東西我幾乎都在我的實習生涯中犯了,導帶子時的格式,面對特別的要求應該怎樣處理,編輯的時候要細到畫面的每一幀,打點的時候應該如何準確到位,做電視就有一種膽大心細能力,拍東西的時候應該放開去拍,你儘量想辦法達到你想要的鏡頭,編輯的時候就應該細心,鏡頭之間的切換做到每幀都要準確。

什麼東西説起來是很容易,但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當我第一次坐在對編機前的時候,我緊張到腦子一片空白。自以為可以應付過來的手腳卻顯得笨拙無比,打一個點的時間是人家的好幾倍。坐在身邊的師兄不斷指點我,但是我還是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的。有好幾次犯了錯誤,不過好在不是什麼大的錯誤,要是將那些素材弄壞的話,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錯有錯的好處,起碼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平常學到的東西要深刻得多。就在這些錯誤中,我逐漸學會了電視節目的對編。面對幾十萬的設備,用起來總算可以得心應手。

但有一次最深刻的錯誤就是在過帶的時候,由於師兄要的是畫面和一聲道,但我卻不小心用了組合鍵錄取,發現錯誤的時候改過來的時候又犯了另外一個錯誤,導致了 beta 帶的斷磁,好在發現比較早,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這一次的錯誤給我一個深深的教訓,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要求,不要等到發現了錯誤的時候才懂得去彌補,有時候是於事無補的。因此以後在每幹一件事之前,自己都要很清醒的告訴自己應該怎樣做才不會出錯。這就是不斷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就能學到東西,不斷成長。

艱苦路途,受益匪淺

現在安逸地坐在電腦前回憶一個多月的實習路途,用“痛苦”形容這段日子最恰當不過。我們“享受”過烈日的煎熬,“品嚐”了暴雨沖刷的滋味。但是回憶起來,還是有點興奮,因為我熬了過來,我學到的東西遠比失去的東西要多。

大學校園,那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快樂園地,而我們就是那些充滿着幻想的“小男孩”。而外面的世界就是一個現實的大熔爐,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你的夢想很容易就給“熔掉”。外面的世界由不得你,這句話説得一點都沒錯。這一次的實習,讓我清楚地知道了我的實力,知道了我的方向,與其説打破了我的夢想,還不如説它讓我早點清醒過來了。

在學校了, 都是 老師將他們的知識“灌輸”給我們,但是在外面,沒有人會專門教你知識,只有你自己主動去學東西。很多東西都需要你動腦筋去想,然後你才能學東西。處處留心,於微處見真章,這可能就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吧? 2 下一頁

一個多月的實習,受益最深的就是看問題深入程度。以前認為做電視就是將你所看到的東西“重播”一次給觀眾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卻發現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觀眾不需要簡單的接收信息,他們更需要你們的看法,可能這就是我與學到的理論不一樣的地方。

最後一句話概括整個“南方”之旅,在痛苦中度過,在痛苦中享受快樂。

1

【第10篇】新聞實習報告範文--廣東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

實習單位:廣東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

實習時間:.07.10~.08.20

in 實習

-- 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

實習讓我成熟,也讓我從新認識自己。

一切從《 in 一派》開始

《 in 一派》是我實習的開始,永遠沒有結束之時。

《 in 一派》是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三大品牌欄目之一,它是一個緊跟潮流,追蹤時尚的資訊類節目,逢星期六、日晚上 7 點 10 分播出。星期六的節目圍繞美麗而展開,以潮流資訊為主,好玩為輔,節目內容包括 in 速遞,美麗大變身和潮流搜店三大部分。而星期天的節目則以真人秀表演為主要形式,在娛樂搞笑的氣氛中帶出讓人思考的社會問題。《 in 一派》播放的時間並不長,只有 20 分鐘,但不要小看這 20 分鐘,短短的 20 分鐘凝聚了《 in 一派》所有成員的心血和汗水。

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説,在短短的實習時間裏,瞭解電視台的節目製作流程顯得至關重要。與《城市特搜》和《今日一線》等新聞性較強的節目不一樣的是,《 in 一派》很重視前期的策劃和準備工作,因為前期工作的策劃和準備充分與否直接影響到節目出來的效果和質量,但是,在《 in 一派》裏缺乏的恰恰是優秀的前期策劃的人才。我想,不僅僅是《 in 一派》,很多行業和企業,都缺乏優秀的專業策劃人才。

我們到《 in 一派》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二的早上 10 點,都市頻道的羅總隆重其事的參加了《 in 一派》的例會。由於羅總的參與,我的心情莫明的多了幾分緊張,也有點拘謹。針對如何改變《 in 一派》最近的收視低迷局面,大家都各抒己見。顯然,羅總最關心的是節目的定位和收視,羅總表示,只要收視好,什麼好的 ideas 她都可以接受、洽談,她還鼓勵我們實習生要多提建議和意見,希望我們的加入能夠與整個欄目組擦出新的火花,帶出好的創意。

但是因為受到節目的固定思維的限制,《 in 一派》的同事似乎都沒有什麼新點子和好的創意,會議的僵局一直都沒能打破。大家的沉默和無定向的眼神讓我有窒息的感覺,我心裏既擔心又着急,同時又夢想着如果自己能夠想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主意該多好,可是當時的我對於節目還不怎麼了解,什麼解救方法都沒想到。

後來的例會不斷地有些新點子提出,我的緊張和拘謹感也慢慢得到了舒緩,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之中。為了迎合受眾的需要,《 in 一派》慢慢的走上改革創新之路。

通常來説,星期一是都市頻道全體人員的例會,《 in 一派》的同事也要求準時參加,不然會扣錢的喔(扣錢的條款是由《 in 一派》欄目組自行通過的,主要是督促各同事按時參加每星期一次的重要例會,扣得的錢將用作聚餐費或直接撥入其他沒有遲到同事口袋,我覺得這種罰款條例還挺有意思的)。會議雖然簡短卻非常重要,會議通常由三位總監一同負責,主要是宣讀台裏的一些要事和人員變動,並且對上星期節目的總結和對下星期節目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説,每星期一早上,都是都市頻道人氣最旺的時候。第一天正式進入台裏實習,我們就參加了例會,會議上,讓我備覺親切的是羅總親自向頻道的同事介紹了我們,自自然然地,我覺得自己就成為了裏面的一份子,融入了一個大家庭。

《 in 一派》的內部會議定在每星期二早上 10 點,內容主要是商討下星期節目的選題。對於如何突破《 in 一派》現有的節目形式從而提高收視率依然是會議的重點內容,斌少説過,他比較過 in 一派多個星期來的收視,發現做的好的幾期收視不一定好,但是做得不好的那幾期收視一定差。這句話包含着一個道理,唯有把節目做好才能保證收視繼而提高收視。

選題定下來後,就到了籌備拍攝的工作細節中。一般是負責當期節目(以真人秀節目為例)的編導負責從前期策劃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的全過程,時間跨度大概就一個星期。在時間的運用和分配上,各編導也大致相同,通常是星期三定下劇本的具體細節和其他準備工作,例如與廣告公司聯繫演員,準備需要的道具,預訂拍攝用的機器和外出用車等。如果星期四有檔期,通常會在星期四完成拍攝的工作,已備有更充分的時間做後期製作。接下來的時間一直到下星期五的審稿 deadline ,編導都會在編輯室工作,完成片子的後期製作。最後通過總監審批一關就可以順利在星期天的節目裏播出。

大致的工作流程就是如此。而我們平常的工作也是圍繞着節目展開,從寫劇本,外出拍攝,片子的後期製作到抬器材,拿快件,買外賣我們都會涉及。我更多的時候會在編輯室看編導工作,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幫着寫解説詞和用 photoshop 處理照片,工作的難度不會很高。

maybe (一切皆有可能)

還記得第一天進台裏工作,對於任何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在一切未知因素的包圍之下,我變得有點羞澀卻又滿懷激動的情緒。曾經在南方都市報實習過的我,心裏不免對兩者打起算盤,一一比較。

年輕是兩個媒體給我最直接的印象。融合在羣體裏面,我甚至覺得自己老大不小了,突然有種衝動覺得,自己也是應該要快點出來為人民服務啦!

在南方都市報,每一個記者的桌上都配備一台電腦,方便記者寫稿工作。我以為相同的情況會在電視台看到,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辦公室裏的電腦並沒有想象的多。後來瞭解了才知道,所有重型裝備都在六樓的編輯室裏,一個我們實習生盼望着進去大開眼界和學習的地方。

作為實習生,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是不敢遲到早退的,但其實在媒體工作的記者是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的,只要自己靈活運用,合理分配,準時有效的把工作完成,上級是不會理你是否朝九晚五。

相對於電視媒體,報紙媒體對於記者的文字駕馭能力要求更高。在我看來,電視台的文字大多都是為畫面服務的,是對畫面的補充和説明,並沒有報紙媒體對於文字的要求嚴格。而且相對於電視媒體,在報紙工作的記者的平均學歷比電視台的要高。 2 3 4 下一頁 哥,小雷哥,小鄧哥,和芳芳姐,還有後期編輯 tt 姐和負責日常開銷的,被大家親切的稱作大內總管的欣姐。

我最初對智哥的印象來源於婉瑩,不説不知道,原來“隱蔽”在南方電視台的智哥是一個 dj 大紅人,他的聲音和他的電台節目《一些事,一些情》風靡萬千少男少女。智哥完全是一個民主型的領導人物,在他身上我看不到懾人的氣魄,有的是親切,穩重和安全感。記得第一天到台裏,我們什麼都不懂,在辦公室裏忐忑不安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正當我和婉瑩有點不知所措的時候,智哥卻很細心的看出了點端倪,悄悄的走到我們身邊,向我們介紹台裏的工作情況和《 in 一派》的節目內容,親切的感覺讓我的拘謹即時緩減。雖然我們只是實習生,但是智哥卻很照顧我們,有時候我們在辦公室閒着沒事幹的時候,他會盡量幫我們安排出去拍攝或到編輯室跟後期的工作,希望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裏見識多點,學多點。

丁丁是一個既可愛又好玩的女生,她雖然個子小小,但魄力十足。她對於時尚潮流有敏鋭的觸覺和洞察力,對於主持和配音工作她一絲不苟,從她的眼裏我感受到她對主持工作的熱愛。有一次,她拿着一本超人氣潮流雜誌認真地問我,“我們的節目要怎樣改進才能做得像雜誌那樣內容豐富和專業呢?”,可見丁丁對於節目的忠誠和熱愛。因為聲音的甜美活潑,丁丁成了廣告配音的小天后。在粵語的多則廣告裏都能聽到她的聲音,最近比較熱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也是丁丁的聲音喔。有一次斌少還執意要在節目中用上這一句,把我和編導們都弄得哭笑不得。

另一主持人斌少是點子最多的一個。每次在例會上他總會很激昂的發表個人的意見和見解,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像個演説家那樣滔滔不絕。斌少覺得個人的世界觀是由個人的經歷所決定的,像我們這樣的“正常人”,做真人秀節目時,一定要拋開平常人的思維方式去想,越是另類越是搞笑的,才最能博得觀眾的喜歡。所以我打心底裏覺得他無比佩服周星馳的無厘頭,在生活中,他確實也挺無厘頭的。斌少不僅是一個激昂的“演講者”,還是一個超級大書蟲,幾次出外景,還沒有輪到他工作的時候,總能看到他拿着一本書拼命的讀。我想,他平常的滔滔不絕也是書中的長期積累吧。我,好像也很久沒有認真的讀過書了,懺悔啊!

編導明哥是一個很出色的攝影師和很好的老師。記得在星期天播出的真人秀節目改革期間,我們三個實習生得到了一個獨自外出拍攝的任務 -- 在街上找人獻歌並把過程記錄下來。唱歌的片段將會在真人秀節目的中段穿插播出,以增加節目的多元性和娛樂性,暗暗自喜的我覺得我們大展拳腳的機會終於來臨了。可是拍回來的片子的效果卻差強人意,除了畫面構圖、白平衡、對焦等問題外,還有采訪的問題,數數指頭一大堆。因為我們的“業餘”,明哥“狠狠”的為我們惡補了一課。最後我總結了好幾點:

· 開機後馬上要做好四件事情:

· 要調好白平衡。白平衡是很重要的,如果白平衡沒有做好,可能拍回來的片子都不能用了。

· 要把焦對準。把鏡頭 zoom in 對準被拍攝者的鼻子處,也就是聚焦,然後再把鏡頭 zoom out ,就可以做到對焦清晰了。

· 根據光線和光源把光圈調好。

· 選好背景。開機後不能懶,一定要想自己需要拍的是什麼,選好最適合的背景。

· 在拍攝人物時,不能把人頭給截了,不然畫面就會失去平衡。

· 白平衡要視不同的背景和光源進行調節,不能一成不變

· 焦要跟得快,不然拍出來的畫面會虛掉。

· 在採訪小朋友的時候,要蹲下湊合小朋友的高度;如果弓着身採訪,出來的畫面就會很難看,而且這樣也不尊重被訪者。

· 如果可以的話,記者要儘量拿着話筒進行採訪。不能隨意把話筒給別人,因為一個話筒 8000 元,一不小心掉地上,負責的人不是被訪者而是記者,而且隨意把話筒給別人玩弄,有損電視台形象。

· 記者在採訪時一定要記住翻話筒,不然聲音就會有偏差,不清晰。

· 在拍攝時還要留意主持人的服飾,畫面內不能出現帶有宗教色彩的物品。

明哥最後還強調説,因為我們做的是娛樂性的節目,不同於新聞類的節目,要求現場為先,畫面質量為後,我們的畫面是可以預先設計的,拍出來的效果也是要美的,就算有一幀的偏差也是不允許的。

拍回去的片子在我們離開前都還沒有編輯,最後不知道派上用場沒有。雖然我們這一次任務以失敗告終,但這是我們唯一一次獨自外出採訪的經驗,我會好好珍藏的。

我跟劉怡哥出去拍片和跟他做後期的次數是最多的,他很照顧實習生,也很願意教導我們。平常在編輯室,我們更多的只是坐在編導的身旁學習,很少有機會用上編輯機。劉怡哥覺得懂得技術並不是關鍵,因為在不同的媒體,編輯的器材和軟件設備都是有所區別的,我們需要培養的是一種編輯的感覺,建立自己的編輯風格。是啊,我什麼時候可以製作一條完全屬於自己的片子呢? i wonder 。 1 3 4 下一頁 。

膚淺認識的昇華

做資訊類的娛樂節目並不像做新聞類的節目,對時效的要求不高。但是不要以為娛樂就可以一味的任意吹水,沒有實際內容的膚淺文字除了你自己,騙不到任何一個人。

在《 in 一派》實習期間,我得到了一個寫 30 秒鐘潮流資訊發佈的文字配稿的機會。開始我還挺胸有成竹的,覺得這東西挺簡單的,就 30 秒鐘, a4 紙兩三行文字就搞定了。

但當我寫好,把稿件拿給編導審批的時候,我的文字卻出現了很多我預料之外的問題。就拿一條我寫的哈根達斯新品發佈會的發佈文字為例吧。(以下文字以粵語表達)

哈根達斯新品發佈會

6 月,夏日炎炎,如果可以啖番杯哈根達斯,甘就真系透心涼啦!“傾情比利時”、“瑞士陽光”、“紐約戀人”、“天使愛美麗”等哈根達斯既夏日新品陸續登場,充滿左甜蜜與浪漫,連台灣名模林志玲都受唔住誘惑,搶先試吃啦。現場仲首次展示左由林志玲親自參與設計既“天使愛美麗”,淨繫個樣都引死人! (初稿)

哈根達斯新品發佈會

火辣辣既夏日如果可以啖番杯哈根達斯,甘就真系透心涼啦!“傾情比利時”、“瑞士陽光”、“紐約戀人”、“天使愛美麗”等哈根達斯既夏日新品,充滿左甜蜜與浪漫,唔怪得連台灣名模林志玲都受唔住誘惑,搶先試吃啦。由林志玲親自參與設計既“天使愛美麗”,由 純濃的意式奶凍與動人桑果組合, 淨繫個樣都引死人! (修改後稿)

比較兩篇稿件,粗略地看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其實在初稿中,我犯了很多致命的錯誤。

其一,寫娛樂資訊的發佈與娛樂新聞不一樣,時效性要求不高,具體活動的時間不需要詳細交代。不像娛樂新聞,娛樂新聞告訴觀眾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要交代的是事情的經過本身,時效性強;娛樂資訊重在事情的內容,細節,深入到事情內部, 有如新聞的深入報道,時間並不太重要。

其二,雖然只是 30 秒的發佈,時間很短,但是稿子的信息量是不能少的。好像寫食物類的發佈,告訴觀眾食物的主要成分比告訴讀者此食物如何好吃一類的空洞語言重要得多。因為觀眾可以通過畫面和對食物的成分了解而自我感受食物的味道,獲得自己獨特的感觀,而不是文字強加的甘澀味道。

我寫稿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上面兩個問題,我擔心的反而是沒有看過 30 秒發佈畫面的我,如何寫出能與畫面匹配的文字。當我把這個疑問與編導説的時候,她告訴我,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一定要根據畫面配寫文字或者根據文字剪接畫面的,這樣的做法才能保證片子的質量。但是,單獨的畫面剪接和文字説明配在一齊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條件允許下,是一定要跟着畫面配文字的,這樣做才對得起收看節目的觀眾,對得起自己。

瑣事二三件:

累是必然的事情

在電視台工作是一件累人的事情,每天我都是帶着既疲憊又飢餓的狀態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完全放鬆的躺在椅子上,然後喝上一杯冰水,這是我緊繃了一天後最舒適的時刻。

在南方電視台工作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永遠也不用擔心自己會患上失眠證,因為每天的疲憊讓人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太多。每天晚上,我都是一躺在牀上就睡着了,一醒來又急急忙忙的往電視台趕。

我在車廂中像三文治一樣,動彈不得

廣州人多車多。雖然我是老廣州,但是家住芳村的我,每天往返台裏並不是一件省油的事。在與公車“搏鬥”的這一個半月裏,我覺得自己已變成公車專家了,對於過去在車廂裏被擠得像三文治一樣的痛苦經歷,我現已應付得綽綽有餘。下面是我在廣州坐公車的一些經驗,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感受一下廣州公車事業的“繁榮昌盛”和應對策略吧!

應付廣州公車貼心小 tips :

困境 1 :早上趕公車的上班族蜂蜂擁擁,一早外出散步後歸家的退休老公公、老婆婆爭先恐後,大清早的廣州公車就像沙丁魚罐頭,顯得熱鬧非凡。無論哪輛公車,在 7 點 15 分之後,都是擠滿了數不盡的人頭,如果找不到位置坐,就只能忍受牙膏被用力擠壓般的痛苦,既難受又無奈。 1 2 4 下一頁

應對絕招 1 :身手敏捷、眼疾手腳快。要在擁擠的公車環境中享受屬於自己的世界莫過於找一個位置安穩的坐下。但是找位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黎明前的安靜很多時候也只是虛掩暴風雨的來臨。每每在公車停站一霎那就有無數的人羣從四面八方擁進,殺你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不想成為英勇的犧牲者,就得時刻準備着。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除了觀察公車站的乘客情況,還要時刻留意進站的公車。在所需乘坐公車一步步接近車站之時,眼睛也要搶先找位置,通過不斷的觀測車內的情形,找到還留空的座位。在眼睛行動的同時,腳也要跟上車的節奏,搶在人龍的最前面,獲得上車的優先權。這樣,就能找到一個很好的位置免受擠車之苦。

困境 2 :公車上早早就擠滿了人

應對絕招 2 :

( 1 )如果車上已經是人擠人,連站的位置都沒有,時間允許的話,我會放棄眼前的公車而等待下一輛。通常來説,除非是繁忙的上下班時間,不然跟在一部擁擠的公車後相同路線的公車人數會相對減少很多,而且廣州公車線路密集,不用擔心等待很久。

( 2 )如果我在離汽車總站不遠的車站等車而時間又允許的話,我會選擇到汽車總站坐上有位置的車,特別是一些人多路線又長的車,如果沒有位置坐,真的很要命。

( 3 )在沒有選擇,硬要往人擠人的公車上去的情況下,我會盡量擠到車的後車廂。因為後車廂的位置是相對穩定的,而且不用擔心由於上下車的乘客流動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擁擠和麻煩。

困境 3 :位置是找到了,但是看着陸續上車的老公公、老婆婆,實在於心不忍的看着他們拖着年邁的身子搖搖晃晃的站着,讓座嗎?但是離下車還長啊!

應對絕招 3 :根據我的觀察,老人家們上車後通常都會聚集在公車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説,越是在前面的位置,考慮讓座的機率也會越大,心裏也會因為坐在座位上看着老人家而覺得不安。所以,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後座而不選擇前座。可能也有一點“眼不見為乾淨”的心理吧,但是這一招對我真的很有用。

困境 4 :廣州交通擁擠,紅綠燈繁多,即使再近的距離,也會花費你大量的時間在公車上。

應對絕招 4 :不想在公車裏面悶,可以自娛自樂。在車上看書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在無聊透頂的時候,也不妨考慮一下。聽歌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我在車上的時間通常都是如此打發掉的。其實也可以看看窗外的風景,不過廣州的風景我是不大敢恭維的。

1 2 3

【第11篇】新聞實習報告--廣東省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欄目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欄目組

實習時間:7月8日——8月20日

南方電視台暑假實習報告

—— 養成良好習慣是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

本人於 7 月 8 日 到 8 月 20 日 在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實習。實習第一天就接到一個暗訪任務,第二天早晨 6 點到廣州火車站暗訪手機詐騙。實習期間分別接受盧戰、王世軍、單湘石 老師的新聞實戰、出鏡、拍攝培訓。隨後跟隨多個記者、攝像較系統地學習了今日一線新聞的操作。懂的了 dvcp 機器,偷拍機,大洋新聞採編的基本操作。

新聞類型:會議、暗訪、突發、投訴、封面、跑腿等。

會議 —— 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一批賴帳者名單,電視不可能把那批名單播出去,只能從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錢最少的一個公司只是欠了幾千塊,但是法院還是將它的名單公佈了出來。記者等開完會還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過怎麼樣的途徑來解決或者緩解賴帳的問題。法院想通過媒體呼籲相關部門能夠建立一個誠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過那個平台來查詢個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這個新聞的處理上,記者要找出與別的電視台不同的東西。

暗訪 —— 社會新聞的暗訪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記者要懂得保護機器,保護自己,要有憂患意識。養成好習慣是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取機器時要檢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機器之時也要檢查,特別是隱蔽採訪。檢查過程可以在隱蔽的地方,比如在車內檢查就要將機器低於窗口的位置。用小動作來把對方的視線轉移開放置機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煙或者撓頭等。【手機詐騙,伏擊三天兩夜】那個封面我在火車站等人的時候就撓了很多次頭。

突發 —— 突發事件不全部是災難新聞,也有衝突的相關方加強衝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現場,還原現場很重要。關於車禍的突發, 【失魂金盃車 連奪三人命】由於當時事發地距南方台很遠。等我們打車過去的時候,屍體已經運走,只是路上還留有血跡。在拍攝過程中我差點也給車撞了。事發在一個 s 形的轉角處,汽車路過也不減速就在我身後擦過,現在想想都後怕。拍突發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保護自己。

投訴 —— 有矛盾才有投訴新聞,矛盾相關方對事件的闡釋,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 馬東東 老師去拍一個牆上漏水的投訴。小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強烈要求不準拍攝,我們的攝像 葉劍 老師就把機子放在大腿上,靜坐在那裏。把該拍的採訪鏡頭都拍了下來。記者與攝像要配合默契,攝像注意看記者的暗示。【區劃調整 便民先行】—— 8 月 11 日 ,早上 8 點半我就在辦公室了。 楊海濤 老師問我有沒有空,説要去拍一個新聞。當初也沒問什麼就跟着去了。到了現場才知道是原東山區礦泉水街道劃歸越秀區管,正在開現場諮詢會。迅速擺好機位就開始拍了,心裏默記從多角度拍,還要在現場抓典型人物。一個阿伯每個檔口都去諮詢一下,我就決定以他為重點來拍。拍了三個鏡頭我覺得夠了,就去拍空鏡。後來記者説我典型人物的鏡頭拍的還不夠,不是三個鏡頭都能用的上,剛開始拍的時候就要多拍幾個。

實習與學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與用

電視跟平面媒體一樣都是要講故事,只不過電視是要通過電視畫面來表達。電視一定要在現場,有現場的畫面。特別是要儘量塑造故事的主角,並要有故事主人公相關的畫面來支持要講的故事。

電視編輯學中的編輯思想 : 動接動,靜接靜。 常理思維(比如有一段採訪是記者 a 站左邊,受訪者 b 站在右邊。如果編輯一下子就接下一個畫面是 a 站在右邊, b 站在左邊。給人一種視覺的錯感。) 主體位置相似銜接,在拍攝,編輯過程中就會有意識的用到這點。主體人在左邊就要在他的右邊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時候也在他所面對的一面留空鏡的框。

記者出鏡,如果背後畫面不能説明問題就要考慮選取正確的位置,可以通過記者的走動來説明一下現場的信息。 帶着編輯思想去拍攝,比如一些比較急的會議。當天的新聞非當天播不可,下午 5 點才拍完,晚上 7 點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輯拍攝。要求非常熟練,可以採取對着通稿來拍的方式。 拍到要的內容,構圖倒在其次。一個字快。 比如鏡頭起幅、落幅,重點在落幅,起幅、落幅都兩秒,中間兩秒勻速搖過。少用搖鏡頭是為了多表達信息量。一個搖鏡頭要 6 秒左右,相當於兩個鏡頭。所有鏡頭都要求到最穩。

新聞是有立場,做給誰看?利益相關的選題,利益相關的鏡頭。與主體相關的一切有用鏡頭。全景交代環境,特寫表達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進展。空鏡頭用來銜接下個畫面,不至於鏡頭硬接,讓觀眾有中突兀感。

攝像

攝像,首先確保機器的安全,愛惜機器。出發前檢查 dvcp 機器配套是否齊全, mic 電池是否有電。檢查 dv ,偷拍機是否使用正常;調白,晴朗室外優先考慮 d3 、d4 檔,室內用 c 、b 檔,星光效果用 a 檔;採訪環境光線不足,帶燈;調好水平,有條件的情況下儘可能用腳架。調白、水平、對焦、構圖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用一個鏡頭可以表達的內容不用搖鏡頭。搖動鏡頭,重點在落幅,中間勻速,起幅、落幅留有兩到三秒。

注意多角度,使鏡頭畫面有衝擊力。全景、中景、特寫為一組畫面鏡頭。每拍完一組鏡頭,拍個特寫或空鏡。畫面簡潔,突出主體。選定主體,將鏡頭拉到最近,調好焦,再拉開構圖。暗訪,隱藏身份,保護機器。預製室內 c 檔 4.3k 室外 d 檔 6.3k (可以根據當時天氣適當調灰度片,晴朗調到 d4 都可以,以畫面的斑馬線為準。主體物體有兩三條斑馬線就可以了。比如主體人的臉部突出骨頭部位)燈泡 3.2k 演播廳黃色燈光 ab 檔。鏡頭推進調實,再拉開構圖,面向留空。

【第12篇】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範文

第一次實習,就像一個從未見過世面的人忽然來到了一個繁華都市,難免有千縷思緒纏繞而需要放飛,也難免有萬千感慨堆積而需要傾訴。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見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許多以往從未見過的場面,把為人處世之道和專業攻略之術深深體會了一遍,這為我將來走出社會跨出了重大的一步,令我印象深刻。

初涉江湖 —— 懵懂

本人在南方電視台總編室宣傳管理科實習。報到的第一天顯得有點羞澀和緊張,畢竟這是第一次到大媒體實習,來到總編室,幾位宣傳管理科的工作人員接待了我,一位叫張璇,是宣傳管理科的科長,我稱呼她為張姐或璇姐,中等身材,年紀四十有幾,可是年輕風範依然,嘴巴能説會道,是個很成熟很有經驗的女士;一位叫黃蘭鳳,總編室的人都稱呼她為蘭鳳姐,自然我也不例外,她個子不高,都三十出頭了看起來還像個學生妹,而且是屬於可愛型的那種;還有一位叫劉紅麗,曾經在湖南台工作過,這位就超級苗條,很瘦小,她們都非常熱情,笑容以待。總編室的人都管我叫小朱。報到期間,蘭鳳姐帶我逐一認識了幾位總編室領導,説這是“打招呼、講禮貌”。之後,她遞了一本《南方博奕》給我看,叫我認真閲讀,説對我的實習會很有幫助,我發覺這本書記載的是南方台的歷史、頻道定位、經營理念、人事制度、技術保障、機構設置和媒體形象等資料問題,有助我更好地瞭解南方台。而璇姐也説:“無論是到單位工作還是到單位實習,都必須對這個單位有所瞭解,不然就是説空話講假話,虛多於實。”當時我迷迷糊糊地連連點頭,在短時間內要全方位地瞭解南方台,談何容易?不過輪廓性概括性的東西是必須要知道的。

其實還沒有正式實習之前,我就上網搜索了很多關於南方台的資料,並打印出來閲讀,對它有了個大致的瞭解:南方電視台正式成立於2001年7月1日,她由原廣東有線電視台和經濟電視台整合而成的一個全新的廣東省級電視台。由於廣東經濟的飛速發展,廣東百姓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要求;同時,因海外媒體已滲透廣東珠三角,為了增加廣東地區電視專業化頻道的競爭力,因而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省級電視台——南方電視台。南方台在規劃中有七個頻道,現在推出了五個頻道,傳輸方式以有線和無線並存,但以有線傳輸方式為主,地域主要是廣東,具有專業化、對象化、本土化的特點。南方電視台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民眾,辦好節目,多出精品,多方面進行了系列的革新、創新,使全新的南方電視台充滿了生機。她在頻道定位、經營管理、體制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都有新的嘗試與突破。

恰逢新絲路模特大賽——幸運

這個暑假實習不寂寞。上班的第二天,璇姐就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跟第六屆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這條線跑,包括大賽的開營、複賽、南方國際時尚週開幕式與閉幕式、半決賽、總決賽,我的主要任務是跟着紅麗招待廣州各大平面媒體記者、寫新聞通稿給平面媒體和網站、跟南方新絲路花絮組的記者出外採訪拍攝等。

“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是南方電視台在啟動半年後第一個精心打造的時尚品牌賽事。她通過國際化、時尚化的“專業模特大賽”來宣揚自己的活動品牌內涵和特色創意,至今已經成功地創辦六屆了,充分地體現了電視與時尚的水魚關係。

開營:這是我第一次接待媒體記者,時間是7月 19號晚上7點,地點在廣州正佳廣場北門。那天我跟紅麗提前一個小時在那裏坐待,廣州各大媒體擬邀記者陸續來臨,有的是攝影記者,有些是文字記者,我跟紅麗負責把記者證或攝影證、開營通稿、請柬分發給記者們。當晚,50名入圍複賽的新絲路模特一起登場亮相,吸引了不少觀眾,攝影記者和攝影師的照相機琳琅滿目,“咔嚓”聲響個不斷,閃光燈也閃個不停,一有吸引人的地方,他們就馬上挪動起來以選取一個好的拍攝方位;我還親眼目睹了電視採訪的經過,看懂了電視攝像機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所有的這些場面,都是我的第一次親身經歷,告破了只能在電視上才能觀看到的記錄。

複賽:今天是7月21日星期六,是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複賽的日子,地點在廣州天匯城。紅麗約好我在離南方台不遠的廣州友誼商店沒口會合,可是天公不作美,那天下午下起了及時的傾盆大雨,交通也阻塞,我跟紅麗到達天匯城時幾乎成落湯雞了。我的任務還是跟紅麗接待媒體記者,負責他們的簽到,分發記者證、新聞通稿、晚會請柬給他們。這些都完成後,我跟紅麗憑着貼在胸前的工作證也進入了比賽現場。那天,璇姐負責場務,把位置劃分為嘉賓席、評委席、記者席、攝像席、觀眾席等,總體還是井井有條。比賽採用現場直播的形式,我觀察到,現場一共架用了五台攝像機,t台左、右各一台,正面有兩台,一天正對模特,一台正對評委,還有一台是騰在上空以俯拍為主的搖轉式的。比賽正式開始時,最緊張的要數擁擠在一起的記者和攝影師了,雖然他們在舞台前面,但畢竟人數多了,想擠個好位就顯得相當困難,所以大多數記者和攝影師只能站着或蹲着,坐在第一排的大多就坐着,活動範圍很狹窄。可幸的是,我也作為其中的一份子融入了擁擠的行列,與記者和攝影師們同處一條戰線,原因是我寫稿要用到圖片,璇姐也希望通過此來讓我感受到更多的實踐體會,況且我自備了相機。那天我拍攝了很多圖片,雖然比賽結束後我雙腿麻痺,站立不穩,但是我卻覺得很快樂很充實,最後我還勇敢地主動邀請複賽晚會主持人劉再麗跟我合影留念。

至於南方國際時尚週的開幕式、閉幕式以及大賽的半決賽跟總決賽,內容都是緊緊圍繞本次大賽的主題“向尚”而展開的,形式變化而已,形散而神不散。

領導請吃“鴻門宴”——心跳加快

沒正式開始實習之前,我總以為伙食費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不是我“吃”它,而是它“吃”我。其實在實習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總編室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請我吃飯,如果跟總編室花絮組的記者們出去拍新絲路活動的花絮,還有工作餐或自助餐吃,感覺非常不錯哦。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8月2日總編室周主任請總編室負責“南方新絲路”活動的記者們吃飯,我也幸運地被叫上了,地點是廣東電視台熒海閣餐廳。所謂“鴻門宴”,就是通過一種輕鬆舒閒的吃飯方式“開工作總結會議”。那天周主任用直接的方式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和指出了當前的不足,也用很委婉的方式批評了大家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大家都對之前的工作做了總結並簡述了今後的工作計劃,這無疑就是間接地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會議實習課。鴻門宴接近尾聲時,周主任問我:“小朱,在總編室實習也有一段時間了,感覺怎麼樣了?” 話音剛落,我的心就怦怦跳起來,想不到領導最後不忘説出一聲關心我的話,説:“還好,學到了不少東西,在總編室很開心。”“那就好,多跟璇姐她們學習……”

像周主任這些在電視台工作已有四分之一個春秋的新聞工,可謂身經百戰的資深人士,像我這些見識頗淺有待加深的“毛頭小夥”,就應該多從他們身上吸收營養,古語也有云:後人不鑑前人事,空負前人一片心。所以,千萬別認為在媒體實習只是對專業的實踐操作,其實不然,在實習的過程中還能學會為人處世,修身養性,鍛鍊自立奮進的品質,就像這次的鴻門宴一樣,既有好飯好菜吃,又可以學到東西,一舉兩得。

總編室的温暖

我上班的第二天,璇姐就説要在總編室內騰出個空位幫我安置一台電腦,説沒電腦沒法工作。於是蘭鳳姐就領着我到財務科搬了一張椅子,到祕書科搬了一個櫃子,到會議室搬了一張桌子,當我看見自己那像模像樣的辦公位置時,我心裏一陣莫名的感動,抬起頭定定地看了看蘭鳳姐,又看了看璇姐,我們都相視而笑。璇姐説:“小朱你是幸運的,我們接待過很多實習生,不過他們都沒有固定的工作位置,每天都像遊客一樣到處邂逅,所以我們希望你把這份幸運投入到你的實習工作中。”我的回答很認真,我的努力證實了這一點。

總編室的上班工作日是週一到週五,週末兩天是休息的(有活動除外),這有異於頻道,無論何時,只要有任務有新聞,他們一般都要跟去採訪拍攝。總編室的人注重勞逸結合和身體素質的培養,每逢週末他們都會去體育館打羽毛球,璇姐一般都會把我叫上。有一次快晚上7點了,璇姐還給我電話:“小朱,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打球……”,我很高興,感覺週末的無聊和沉悶遠離了我,在羊城這片熱土上,我並不是孤單一個。

7月20日,南方新絲路主辦方在廣州大學城舉辦了一次以“向尚”為主題的t-shirt大賽,這是整個新絲路模特大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天我跟着總編室公關策劃科負責花絮的記者秦雅來到了現場,裏面陳設了幾十件經已塗鴉了的優秀t-shirt作品,個性與新穎兼備,還有十來件淨白的是給興趣愛好者現場塗鴉。我隨意地對秦雅説了聲:“如果我有件這樣的t-shirt就好了。”回到總編室後,秦雅從袋子裏拿出一件t-shirt遞給我,説:“小朱,這給你。”我頓時呆了,定定地看着秦雅,差點連謝謝都沒説出口。

在為期一個來月的實習生活中,我發覺自己竟然瘦了將近十斤,如果給媽媽知道肯定會心疼萬分,而璇姐好像知道我瘦了一樣,時不時問我在電視台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問多了反而我變得不好意思去回答她了。

心得體會——一言難盡

在南方台的實習時間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個多月,可是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沒有幾天幾夜難以訴盡。只要肯耕耘,就是個收穫的季節,至於收穫的果實,總結起來就有一下幾點:

採訪要講究技巧,讓被採訪者的答案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內,即要預先知道被採訪者會怎麼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而且回答的內容也在記者的預料之中。8月3日南方國際時尚週李小燕個人專場那天,我跟着總編室花絮組的秦雅、陳錦章等一起去採訪拍攝,由於當晚有位記者要趕着把新絲路的花絮片剪輯出來,所以他留在台裏沒過去,本來那晚拿電視麥克風採訪的任務是他負責的,現在只能委託給我了,不過我很樂意,也很期待,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拿着電視台的麥克風站在攝像機面前跟名人面對面進行採訪,而且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實踐的機會。採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要沉思應該問被採訪者什麼樣的問題、該怎樣問才能體現深度和主題、如何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表達等等,當然,採訪時保持鎮定也非常重要。為了做好這一次採訪,我向扛攝像機的陳錦章諮詢了很多關於採訪技巧方面的問題,別看他專業於扛攝像機拍攝,其實他肚子很有料頭,在南方台工作的記者們的專業綜合水平都非常高,而且幾乎都是年輕一代。我清楚地記得陳錦章是這樣對我説的:“採訪分兩種,一種是專業性採訪,即要用記者專業的目光對事件的實質內涵進行提問;另一種是非專業採訪,可以通過現場一些有趣新奇的細節進行採訪等。採訪前要弄明白將要看這次採訪的受眾有哪些人,在事實的基礎上儘量根據受眾口味提問題,還有就是不要提一些諸如全世界都知道的問題,否則這位記者就很不專業很沒水平,觀眾會説這記者是白痴……”他還教我面對攝像機鏡頭時應該這樣正確握麥克風:麥克風不能太靠近被採訪者的嘴,遮掩了被採訪者的臉部形象;也不能離被採訪者太遠,會造成聲音錄製效果不好。採訪前要檢查麥克風開關是否已開,還要把電視台的表示正面醒目地對着攝像機鏡頭。後來陳錦章還跟我強調:“一個比較高明的記者,能讓被採訪者的答案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內,而且儘量保持微笑。”

經過這樣的一番開導,我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許多,對採訪要提問的問題也來了不少靈感,最後使出渾身解數成功地採訪了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的贊助商之一通景堂涼茶的老總、台灣知名時裝設計師李小燕還有當晚獲得李小燕時裝專場最佳表現獎的模特,過後秦雅和陳錦章都鼓勵我要繼續努力。那晚我真的很開心,雖然免不了緊張,也免不了採訪時存在的經驗上的不足和內容上的些少膚淺,但我覺得學東西不能一步登天,我又向前跨了一步了,我會繼續努力的。

無論在電視台還是在平面媒體實習,稿件始終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元素起着關鍵的宣傳作用,所以紮實的文字功底和職業的道德素養非常重要。只要我在總編室有空,我就會坐在電腦旁寫有關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的稿件,一方面給網站提供,另一方面模特大賽的各個環節也需要。實習一個多月,我一共完成了12篇稿件,其中給網站提供了八篇,作為新聞通稿給平面媒體記者的有五篇,電視劇《中國近衞軍》的宣傳稿一篇,暑期媒體宣傳推廣方案一篇,公益廣告策劃稿一篇。我沒來總編室實習前,新聞通稿一般都是由編輯劉紅麗完成的,我來後她們就讓我來嘗試了,初稿由我寫,寫好後交給紅麗審改,接着交給璇姐或總編室主任看,只有經過這麼一輪程序,最終才能決定稿件能否發出去。而正好那時假新聞《紙餡包子》炒得火熱,所以審稿就得很謹慎了。

紅麗説:“寫稿要抓住亮點,儘可能挖掘新的東西。”

璇姐説:“寫完稿後要給我們看過再去發表,否則出問題了很難下台。”

總編室主任説:“稿件內容要到位,主題要鮮明,要體現南方台突出南方台。”

不管是誰,只要自我所處的立場不同,觀點就會大相徑庭。可是,不管怎樣,打好採寫基礎才不用在戰場上臨陣磨槍,紮實的文筆功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平時點滴積累下來的,而且還要不斷追求自己的寫作個性。我在總編室寫的稿件雖稱不上是優秀作品,但這是我勇敢的嘗試和堅持了,我覺得沒有辜負學院對我的信任和期望,因為我有收穫帶回去。大學期間學好各門專業課程非常重要,真正派上用場時就會如虎添翼,所以在短短四年的大學生涯裏,有時間就應多擴充自己的視野,有實踐的機會就要爭取和鍛鍊,不然你就會因後悔而感慨:畢業後跨出校門,依然一無所成。

無論去哪個媒體實習,良好的交際都會作為一條重要紐帶貫穿實習生活始終,因為學會與人相處本來就屬於實習內容的一部分。總編室的每位編輯都很有個性,可是她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性格開朗,工作之餘喜歡説説笑笑,愛嘮家常,不拘小節,所以跟她們相處顯得特別的輕鬆和自在。我記得7月19日那天下午,我跟羅丹等記者到廣州石溪攝影棚採訪第六屆南方新絲路形象片的拍攝情況,羅丹遞給我一部小dv叫我去拍攝一些幕後花絮,包括模特們在化粧間的情況和拍攝組在攝影棚佈置場景的情況。他説:“小朱,拍攝時手儘量不要晃動,儘量不要搖拍,多把鏡頭固定在吸引人的地方。”我的回答很緊張很嚴肅:“你説的我都記住了,我會的,放心吧。”接着羅丹就一陣苦笑:“你不用太嚴肅的,跟我們一起不需要這樣,我受不了。”我連連點頭,臉上也一陣苦笑。

之後在總編室的日子裏,我學會了與他們相處,也融入了那種家庭式的氛圍裏,實習起來也倍感輕鬆。所以,年輕人就要讓自己陽光起來,亮出自己獨特的風采,上好交際這一課非常重要。

【第13篇】新聞實習報告--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邱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時間:7月6日——8月20日

實習報告

“南方”之旅

為了擁有更多的實習經驗,早在放暑假之前就打算實習,但是好的實習單位難找,幸好有師兄的介紹,我得以在南方電視台這個省台得到了實習的機會。

新手上路

一個炎熱的中午我來到了南方台的門口,在師兄的帶領下我上到了七樓的都市頻道《城事特搜》的辦公室,裏面的冷氣開得很大,剛進去就打了冷顫,但是整個欄目的記者卻以最熱忱的微笑歡迎我的到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找對了“婆家”。

《城事特搜》是都市頻道自辦的一個節目,並且是頻道的品牌欄目,更是收視第一,原因大概是因為整個欄目的製作人員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想法,其節目的風格老少咸宜。節目的監製他們就是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給他們的節目補充一下新鮮的血液。

任何一個新手,如果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裏,學到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實踐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我是幸運的,剛來就有任務了。於是我開始在廣州穿街過巷,跑起了新聞專題來了。由於是新手,除了一些專業的知識,對於知識的實踐幾乎是一張白紙。很多的時候我顯得手足無措,好在身邊有師兄的指點,才勉強應付過來。

慢慢地,我學到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知道採訪應該怎樣站位,手應該怎樣拿話筒等等,就連小小的腳架,怎樣放也是一種學問。比如什麼時候要,要多高,放在什麼位置,這裏面都有很多東西要學的。如果説在學校我們學的是一些大理論知識,那現在我學的就是一些“枝末小葉”,但如果沒有了這些小東西,整個知識系統就顯得不完整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適應期”,我開始掌握了電視節目的整個製作流程,從它的策劃到節目的“出街”。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優勢逐步顯示出來了,那就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強,比較容易上手。但是也我們的缺點也“浮”了上來,雖然我們的動手能力是強,但是我們的寫作能力明顯跟不上我們的操作能力。通常稿子要花上半天才能出來,甚至是一天,所以在整個實習期間最大的苦惱就是寫稿。這些都是因為我在學校裏過度強調了操作能力,而對於稿件的採寫能力卻忽視,才導致今天的困局。

錯誤中成長

一個人沒有犯過錯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同時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一個實習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都害怕犯錯誤,我也是。每天我都要小心翼翼的幹活,害怕犯錯誤,因為志雄師兄對我的要求是極高的,他給我的理由就是就算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只是達到六七成,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你在失敗後還是會發現你的水平高了很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對你的要求要這麼高。

我也深深知道,起點越高,成功的收穫也就越高,從整個實習的開始到結束,我從心底裏問我自己我是沒有達到師兄的要求。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發現我的水平明顯有所提高,看問題的層面也比以前深了很多,這都是我在錯誤中學到的。

記得第一次犯錯誤就是拿 mic ,我拿 mic 的位置和站位都錯了,師兄將他的經驗告訴了我,知道怎樣才能達到採訪的目的。還有面對被採訪者我心理上所應該站的位置,不要與被採訪者的關係過於緊密,不是將自己的位置等同於受訪者,同時也不應該凌駕於受訪者之上,要個受訪者一種感覺:我的地位只比受訪者高一點而已。原來採訪還有很多學問的,怎樣引導受訪者向我們所需要的方向説下去,但同時又要有受訪者的獨特聲音,這就是採訪的最高境界。

錯誤總是在出現小小的地方,例如用機器的時候,裏面的設置有沒有符合標準,用機器之前都要檢查一番,這才是一個專業的記者。有一次就是因為沒有事先檢查好機器,導致拍出來的畫面不是很符合要求,雖然是一點點地小瑕疵,但是有瑕疵就不是好的作品。這些都完全改變了我在學校的思維習慣。很多我們沒有學到的小東西我幾乎都在我的實習生涯中犯了,導帶子時的格式,面對特別的要求應該怎樣處理,編輯的時候要細到畫面的每一幀,打點的時候應該如何準確到位,做電視就有一種膽大心細能力,拍東西的時候應該放開去拍,你儘量想辦法達到你想要的鏡頭,編輯的時候就應該細心,鏡頭之間的切換做到每幀都要準確。

什麼東西説起來是很容易,但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當我第一次坐在對編機前的時候,我緊張到腦子一片空白。自以為可以應付過來的手腳卻顯得笨拙無比,打一個點的時間是人家的好幾倍。坐在身邊的師兄不斷指點我,但是我還是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的。有好幾次犯了錯誤,不過好在不是什麼大的錯誤,要是將那些素材弄壞的話,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錯有錯的好處,起碼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平常學到的東西要深刻得多。就在這些錯誤中,我逐漸學會了電視節目的對編。面對幾十萬的設備,用起來總算可以得心應手。

但有一次最深刻的錯誤就是在過帶的時候,由於師兄要的是畫面和一聲道,但我卻不小心用了組合鍵錄取,發現錯誤的時候改過來的時候又犯了另外一個錯誤,導致了 beta 帶的斷磁,好在發現比較早,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這一次的錯誤給我一個深深的教訓,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要求,不要等到發現了錯誤的時候才懂得去彌補,有時候是於事無補的。因此以後在每幹一件事之前,自己都要很清醒的告訴自己應該怎樣做才不會出錯。這就是不斷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就能學到東西,不斷成長。

艱苦路途,受益匪淺

現在安逸地坐在電腦前回憶一個多月的實習路途,用“痛苦”形容這段日子最恰當不過。我們“享受”過烈日的煎熬,“品嚐”了暴雨沖刷的滋味。但是回憶起來,還是有點興奮,因為我熬了過來,我學到的東西遠比失去的東西要多。

大學校園,那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快樂園地,而我們就是那些充滿着幻想的“小男孩”。而外面的世界就是一個現實的大熔爐,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你的夢想很容易就給“熔掉”。外面的世界由不得你,這句話説得一點都沒錯。這一次的實習,讓我清楚地知道了我的實力,知道了我的方向,與其説打破了我的夢想,還不如説它讓我早點清醒過來了。

在學校了, 都是 老師將他們的知識“灌輸”給我們,但是在外面,沒有人會專門教你知識,只有你自己主動去學東西。很多東西都需要你動腦筋去想,然後你才能學東西。處處留心,於微處見真章,這可能就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吧?

【第14篇】新聞實習報告--廣東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

實習單位:廣東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

實習時間:.07.10~.08.20

in 實習

-- 南方電視台實習報告

實習讓我成熟,也讓我從新認識自己。

一切從《 in 一派》開始

《 in 一派》是我實習的開始,永遠沒有結束之時。

《 in 一派》是南方電視台都市頻道三大品牌欄目之一,它是一個緊跟潮流,追蹤時尚的資訊類節目,逢星期六、日晚上 7 點 10 分播出。星期六的節目圍繞美麗而展開,以潮流資訊為主,好玩為輔,節目內容包括 in 速遞,美麗大變身和潮流搜店三大部分。而星期天的節目則以真人秀表演為主要形式,在娛樂搞笑的氣氛中帶出讓人思考的社會問題。《 in 一派》播放的時間並不長,只有 20 分鐘,但不要小看這 20 分鐘,短短的 20 分鐘凝聚了《 in 一派》所有成員的心血和汗水。

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説,在短短的實習時間裏,瞭解電視台的節目製作流程顯得至關重要。與《城市特搜》和《今日一線》等新聞性較強的節目不一樣的是,《 in 一派》很重視前期的策劃和準備工作,因為前期工作的策劃和準備充分與否直接影響到節目出來的效果和質量,但是,在《 in 一派》裏缺乏的恰恰是優秀的前期策劃的人才。我想,不僅僅是《 in 一派》,很多行業和企業,都缺乏優秀的專業策劃人才。

我們到《 in 一派》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二的早上 10 點,都市頻道的羅總隆重其事的參加了《 in 一派》的例會。由於羅總的參與,我的心情莫明的多了幾分緊張,也有點拘謹。針對如何改變《 in 一派》最近的收視低迷局面,大家都各抒己見。顯然,羅總最關心的是節目的定位和收視,羅總表示,只要收視好,什麼好的 ideas 她都可以接受、洽談,她還鼓勵我們實習生要多提建議和意見,希望我們的加入能夠與整個欄目組擦出新的火花,帶出好的創意。

但是因為受到節目的固定思維的限制,《 in 一派》的同事似乎都沒有什麼新點子和好的創意,會議的僵局一直都沒能打破。大家的沉默和無定向的眼神讓我有窒息的感覺,我心裏既擔心又着急,同時又夢想着如果自己能夠想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主意該多好,可是當時的我對於節目還不怎麼了解,什麼解救方法都沒想到。

後來的例會不斷地有些新點子提出,我的緊張和拘謹感也慢慢得到了舒緩,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之中。為了迎合受眾的需要,《 in 一派》慢慢的走上改革創新之路。

通常來説,星期一是都市頻道全體人員的例會,《 in 一派》的同事也要求準時參加,不然會扣錢的喔(扣錢的條款是由《 in 一派》欄目組自行通過的,主要是督促各同事按時參加每星期一次的重要例會,扣得的錢將用作聚餐費或直接撥入其他沒有遲到同事口袋,我覺得這種罰款條例還挺有意思的)。會議雖然簡短卻非常重要,會議通常由三位總監一同負責,主要是宣讀台裏的一些要事和人員變動,並且對上星期節目的總結和對下星期節目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説,每星期一早上,都是都市頻道人氣最旺的時候。第一天正式進入台裏實習,我們就參加了例會,會議上,讓我備覺親切的是羅總親自向頻道的同事介紹了我們,自自然然地,我覺得自己就成為了裏面的一份子,融入了一個大家庭。

《 in 一派》的內部會議定在每星期二早上 10 點,內容主要是商討下星期節目的選題。對於如何突破《 in 一派》現有的節目形式從而提高收視率依然是會議的重點內容,斌少説過,他比較過 in 一派多個星期來的收視,發現做的好的幾期收視不一定好,但是做得不好的那幾期收視一定差。這句話包含着一個道理,唯有把節目做好才能保證收視繼而提高收視。

選題定下來後,就到了籌備拍攝的工作細節中。一般是負責當期節目(以真人秀節目為例)的編導負責從前期策劃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的全過程,時間跨度大概就一個星期。在時間的運用和分配上,各編導也大致相同,通常是星期三定下劇本的具體細節和其他準備工作,例如與廣告公司聯繫演員,準備需要的道具,預訂拍攝用的機器和外出用車等。如果星期四有檔期,通常會在星期四完成拍攝的工作,已備有更充分的時間做後期製作。接下來的時間一直到下星期五的審稿 deadline ,編導都會在編輯室工作,完成片子的後期製作。最後通過總監審批一關就可以順利在星期天的節目裏播出。

大致的工作流程就是如此。而我們平常的工作也是圍繞着節目展開,從寫劇本,外出拍攝,片子的後期製作到抬器材,拿快件,買外賣我們都會涉及。我更多的時候會在編輯室看編導工作,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幫着寫解説詞和用 photoshop 處理照片,工作的難度不會很高。

maybe (一切皆有可能)

還記得第一天進台裏工作,對於任何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在一切未知因素的包圍之下,我變得有點羞澀卻又滿懷激動的情緒。曾經在南方都市報實習過的我,心裏不免對兩者打起算盤,一一比較。

年輕是兩個媒體給我最直接的印象。融合在羣體裏面,我甚至覺得自己老大不小了,突然有種衝動覺得,自己也是應該要快點出來為人民服務啦!

在南方都市報,每一個記者的桌上都配備一台電腦,方便記者寫稿工作。我以為相同的情況會在電視台看到,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辦公室裏的電腦並沒有想象的多。後來瞭解了才知道,所有重型裝備都在六樓的編輯室裏,一個我們實習生盼望着進去大開眼界和學習的地方。

作為實習生,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是不敢遲到早退的,但其實在媒體工作的記者是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的,只要自己靈活運用,合理分配,準時有效的把工作完成,上級是不會理你是否朝九晚五。

相對於電視媒體,報紙媒體對於記者的文字駕馭能力要求更高。在我看來,電視台的文字大多都是為畫面服務的,是對畫面的補充和説明,並沒有報紙媒體對於文字的要求嚴格。而且相對於電視媒體,在報紙工作的記者的平均學歷比電視台的要高。

【第15篇】新聞實習報告範文--廣東省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欄目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欄目組

實習時間:7月8日——8月20日

南方電視台暑假實習報告

—— 養成良好習慣是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

本人於 7 月 8 日 到 8 月 20 日 在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實習。實習第一天就接到一個暗訪任務,第二天早晨 6 點到廣州火車站暗訪手機詐騙。實習期間分別接受盧戰、王世軍、單湘石 老師的新聞實戰、出鏡、拍攝培訓。隨後跟隨多個記者、攝像較系統地學習了今日一線新聞的操作。懂的了 dvcp 機器,偷拍機,大洋新聞採編的基本操作。

新聞類型:會議、暗訪、突發、投訴、封面、跑腿等。

會議 —— 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一批賴帳者名單,電視不可能把那批名單播出去,只能從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錢最少的一個公司只是欠了幾千塊,但是法院還是將它的名單公佈了出來。記者等開完會還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過怎麼樣的途徑來解決或者緩解賴帳的問題。法院想通過媒體呼籲相關部門能夠建立一個誠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過那個平台來查詢個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這個新聞的處理上,記者要找出與別的電視台不同的東西。

暗訪 —— 社會新聞的暗訪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記者要懂得保護機器,保護自己,要有憂患意識。養成好習慣是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取機器時要檢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機器之時也要檢查,特別是隱蔽採訪。檢查過程可以在隱蔽的地方,比如在車內檢查就要將機器低於窗口的位置。用小動作來把對方的視線轉移開放置機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煙或者撓頭等。【手機詐騙,伏擊三天兩夜】那個封面我在火車站等人的時候就撓了很多次頭。

突發 —— 突發事件不全部是災難新聞,也有衝突的相關方加強衝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現場,還原現場很重要。關於車禍的突發, 【失魂金盃車 連奪三人命】由於當時事發地距南方台很遠。等我們打車過去的時候,屍體已經運走,只是路上還留有血跡。在拍攝過程中我差點也給車撞了。事發在一個 s 形的轉角處,汽車路過也不減速就在我身後擦過,現在想想都後怕。拍突發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保護自己。

投訴 —— 有矛盾才有投訴新聞,矛盾相關方對事件的闡釋,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 馬東東 老師去拍一個牆上漏水的投訴。小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強烈要求不準拍攝,我們的攝像 葉劍 老師就把機子放在大腿上,靜坐在那裏。把該拍的採訪鏡頭都拍了下來。記者與攝像要配合默契,攝像注意看記者的暗示。【區劃調整 便民先行】—— 8 月 11 日 ,早上 8 點半我就在辦公室了。 楊海濤 老師問我有沒有空,説要去拍一個新聞。當初也沒問什麼就跟着去了。到了現場才知道是原東山區礦泉水街道劃歸越秀區管,正在開現場諮詢會。迅速擺好機位就開始拍了,心裏默記從多角度拍,還要在現場抓典型人物。一個阿伯每個檔口都去諮詢一下,我就決定以他為重點來拍。拍了三個鏡頭我覺得夠了,就去拍空鏡。後來記者説我典型人物的鏡頭拍的還不夠,不是三個鏡頭都能用的上,剛開始拍的時候就要多拍幾個。

實習與學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與用

電視跟平面媒體一樣都是要講故事,只不過電視是要通過電視畫面來表達。電視一定要在現場,有現場的畫面。特別是要儘量塑造故事的主角,並要有故事主人公相關的畫面來支持要講的故事。

電視編輯學中的編輯思想 : 動接動,靜接靜。 常理思維(比如有一段採訪是記者 a 站左邊,受訪者 b 站在右邊。如果編輯一下子就接下一個畫面是 a 站在右邊, b 站在左邊。給人一種視覺的錯感。) 主體位置相似銜接,在拍攝,編輯過程中就會有意識的用到這點。主體人在左邊就要在他的右邊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時候也在他所面對的一面留空鏡的框。

記者出鏡,如果背後畫面不能説明問題就要考慮選取正確的位置,可以通過記者的走動來説明一下現場的信息。 帶着編輯思想去拍攝,比如一些比較急的會議。當天的新聞非當天播不可,下午 5 點才拍完,晚上 7 點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輯拍攝。要求非常熟練,可以採取對着通稿來拍的方式。 拍到要的內容,構圖倒在其次。一個字快。 比如鏡頭起幅、落幅,重點在落幅,起幅、落幅都兩秒,中間兩秒勻速搖過。少用搖鏡頭是為了多表達信息量。一個搖鏡頭要 6 秒左右,相當於兩個鏡頭。所有鏡頭都要求到最穩。

新聞是有立場,做給誰看?利益相關的選題,利益相關的鏡頭。與主體相關的一切有用鏡頭。全景交代環境,特寫表達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進展。空鏡頭用來銜接下個畫面,不至於鏡頭硬接,讓觀眾有中突兀感。

攝像

攝像,首先確保機器的安全,愛惜機器。出發前檢查 dvcp 機器配套是否齊全, mic 電池是否有電。檢查 dv ,偷拍機是否使用正常;調白,晴朗室外優先考慮 d3 、d4 檔,室內用 c 、b 檔,星光效果用 a 檔;採訪環境光線不足,帶燈;調好水平,有條件的情況下儘可能用腳架。調白、水平、對焦、構圖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用一個鏡頭可以表達的內容不用搖鏡頭。搖動鏡頭,重點在落幅,中間勻速,起幅、落幅留有兩到三秒。

注意多角度,使鏡頭畫面有衝擊力。全景、中景、特寫為一組畫面鏡頭。每拍完一組鏡頭,拍個特寫或空鏡。畫面簡潔,突出主體。選定主體,將鏡頭拉到最近,調好焦,再拉開構圖。暗訪,隱藏身份,保護機器。預製室內 c 檔 4.3k 室外 d 檔 6.3k (可以根據當時天氣適當調灰度片,晴朗調到 d4 都可以,以畫面的斑馬線為準。主體物體有兩三條斑馬線就可以了。比如主體人的臉部突出骨頭部位)燈泡 3.2k 演播廳黃色燈光 ab 檔。鏡頭推進調實,再拉開構圖,面向留空。 2 下一頁 鏡頭也可以運用圖表字幕,動畫在一起才更有感染力。

到達現場之前要考慮好將可能出現的情況,比如一個跳樓事件,事件可能場景是什麼?要講怎麼樣故事,如何組織信息量,要有效地傳達信息,並巧妙表達記者立場。講故事開頭,吸引觀眾眼球,在故事中塑造主角才是有特色的新聞,不是大路貨。電視新聞將發生過的真實影像完全顯示出來。現場掌控能力很重要,要求對圍觀的羣眾要判斷能力,找到哪個羣眾?判斷事件的事實,如車禍,就要找到目擊者,死者。在現場不要被人利用,處於事件中能抽身出來。在事件之外用懷疑精神來思考。

感言

主動積極,多做筆記,多問。

如果 單湘石 老師的時間允許,我都請他看下我拍的新聞,請教下他鏡頭構圖等不足之處,以後的注意事項。還有經常跟 管炎子 老師談每個鏡頭的把握度。説出一個真實的場景或者模擬的,問 管 老師,假如是你會怎麼樣處理這樣的鏡頭等等。

最多的時候辦公室裏面坐着 28 個實習生,如果不主動就什麼機會都沒了 。每個實習生都有一個實習老師帶。帶我的記者是今日一線記者跑腿的組長,也跑南方報道的氣象那條線。很多時候他不方便帶我出去採訪,並且他個人也忙,沒空顧及到我。過了幾天,他就對我説,以後有空看見哪個記者出去採訪缺人的就跟去吧。以後如果是哪個記者、攝像要人手我就主動要求去幫忙。

開始的三個星期都是抬腳架,搬機子。三個星期後,楊文副監製説要我們主動點,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主動要求攝像讓我們拍幾個鏡頭。有時候跟着好的攝像出去,他會讓我拍幾個全景或者空鏡,並且教我構圖,拍攝中注意的細節問題。養成良好的用機習慣可以保護機器,也能儘可能減少失誤。

第一次完全由我用 dvcp 機器拍的是一次省高院的院長會議。一到省高院,攝像就讓我自己調白平衡,自己移機位。結果我拍出來的東西沒對實焦,畫面偏暗,構圖不知所言。所拍的一系列鏡頭全部作廢,導致當晚的南方報道關於省高院會議的新聞,用的都是資料畫面。記者説,還好不是很重要的會議新聞,如果是現場報道,後果不堪設想。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以後用 dvcp 機器的時候就好了很多。八月十號左右出差的記者多,實習生也走了一批。汕大的兩個師兄跟王世軍、單湘石 老師到羅定去拍專題片了。新聞中心的楊文副監製就説現在台裏缺人就把我當成正式的攝像派出去。因此第一次在派單上看到了我名字。那是跟 劉彪 老師出去拍一個關於天橋裝電梯的投訴,隨後也是跟他去拍過一個關於眼睛能吹氣球的奇人的現場,還拍了一個關於抗戰圖片展的南方報道【勿忘國恥 珍惜和平】。 劉彪 老師説構圖可以了,還要再提高拍攝的速度。新聞特別是突發新聞關鍵是要拍到畫面,至於構圖倒在其次,速度很重要。

興寧礦災發生後一個星期,我在六樓的編輯房幫 董傑 老師編輯一個關於流浪漢的現場。 楊文 老師在那裏説要派我出差,我剛開始一聽不信是真的,還在那裏笑。肖琳老師就説正經點,笑什麼笑,領導派你任務呢。 楊文 老師説大概是明天下午 3 點去興寧換回第一批特派記者。被當作特派記者派出去,當晚興奮得睡不着。第二天 8 點半就到台了,早上跟 楊海濤 老師去拍了個南報。本來派給他的攝像是崔航,但 崔航 老師説下午去興寧就早上休息了。下午等我 14 : 10 收拾好行李到新聞部的時候,記者告訴我説去興寧的特派記者 14 : 00 提前走了。可惜,這麼好的機會就沒了,並不是每個記者都能碰上這麼大的災難事故。我錯就錯在之前沒有跟記者溝通好,以前每次有任務我都會提前跟記者打聲招呼的,説要跟他一起去採訪。那天剛好忙,晚上又興奮的忘了。

――――――――――――――――――――

附錄 1 、參與作品:全部參與作品名,稿件。

1 、主要拍攝新聞作品:

暗訪:《伏擊兩天一夜 電話詐騙團伙落網》、《買件豆瓣醬 附送三十多隻蟑螂》

突發:《失魂麪包車 連奪三人命》

南報:《區劃調整 便民先行》、《勿忘歷史 珍惜和平》、《系統聯網 “老賴”將寸步難行》

一線:《心急似火 加油排長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