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新版多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77W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新版多篇)

暑假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大學是什麼呢,寒窗苦讀了十多年,我們終於到了大學,這裏也承載了太多的夢想,有人説,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這裏是一個社交舞台,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這裏就是象牙塔與社會的接軌的橋樑。有人説,這裏是愛情萌芽的温牀,沒有繁蕪的顧慮。這裏的情感太純粹,純潔的友誼和愛情。有人説,大學是青春最美的落幕,我們要活出最美麗的青春,不只是學習好課堂內的知識,我們要學更多做人的道理。

這個暑假,我隨家鄉校友會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到嘉興福利院,看望一羣特殊的孩子們。我懷着一顆赤誠之心,想把我的快樂熱情傳遞給他們,至少我還有一顆童真的心。我可以教他們唱歌,如果他們不能唱歌,我可以教他們做遊戲,我還可以教他們學english,如果他們願意學的話,當然至少我會努力去激發他們學習外語的興趣。我美美的這樣想着,這些點子只有我這樣一個“童心未泯”的人想得出啊。

那是個大熱天,太陽毒辣,天氣潮悶,我們頂着火辣辣的太陽在嘉興轉了幾次車過後,終於來到了郊外,然後放眼望去,遠處有一排排並不高的樓房,福利院的還算較高的,可是看上去空空的,讓人心生畏懼,這是一座有着怎樣故事的房子,不,院子。因為院子,是有保安,有圍牆。剛進門,保安把我們叫住,表明了來歷之後,他們説來看孩子們的愛心人士很多,都有預約,可我們是初出茅廬,不懂這些,一番折騰過後,讓我們在院外馬路下的樹邊等了一個小時多,等待孩子們午睡之後才能進。

這是郊外,院外馬路一旁有很大一片空地,沒有開發,只是一片雜草,同學説,這裏開發一個遊樂園就好了。

幾小時之後,打鈴了,這是孩子們午睡起牀的鈴聲。我們得調整好狀態,畢竟,我們是來傳遞快樂的。抖擻抖擻精神,我們跨進了這個小院,這是一個封閉的地方,這裏有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起讀書,一起生活。孩子相處怎麼樣呢,他們快樂嗎,他們有什麼想法嗎。

管理這棟樓的是一位年紀跟我們相差不多的阿姨,很瘦,手上帶有婚戒。在阿姨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孩子們的教室:宣泄室、模擬超市、電腦房還有廚房。設施都比想象中好幾十倍,但心底總感覺空空的。房間裏灰塵很重,表面上的光鮮總是掩蓋不了孩子們內心的孤寂和淒涼。據她説這羣孩子最小的只有幾個月,患有腦癱,最大的在上國中。阿姨叫喚了一個孩子下來,是班長。他很大方,愛笑,説話不方便。他好像很興奮樣子,我也衝他笑笑表示友好。他又去叫喚了幾個孩子,有一個個子比班長高挺壯的,他們倆在鬧着玩,可是分明看得出大個始終處於被動不還手,飽受同齡人“欺負”的孩子。樓上還有幾個小朋友,不管班長怎麼叫喚,他們遲遲不肯出現。不假,他們是一羣特殊的孩子,父母將他們生下來,多半是體格不全的原因,將他們遺棄。呀,他們終於肯露面了,幾個男孩小跑過來,分明沒看到女生過來,女孩子總沒有男孩做起來放得開。“阿姨讓我們待會兒一起打掃房間,你們好嗎”,我對着男孩説,“這些全都是給你們的哦。”我不敢問得太多,生怕觸碰到哪根致命的神經,但也在全力表演出對孩子們的喜愛,友好,試圖努力找話題跟孩子們聊天,不管是什麼內容,只要他們肯開口,就很讓人欣慰。

同學們都盡力剋制着內心的驚訝,為什麼吃東西都是用牢房裏近乎搶的方式,為什麼有個女孩怎麼勸也不肯跟我們見面,為什麼上國中的那個“妹妹”顯得異常老練,不存在年齡過小的單純,沒有害怕恐懼而來的自卑。人間無情亦有真愛,社會上不缺乏很多有愛人士,福利院給了他們基本的物質需求,誰來彌補缺少愛的心靈?很難,誰都要孤獨的長大,我曾以為沒有親情,友情會活不了。只是老天太帶殘忍。

從福利院出來,馬路上散發的熱氣燎人。一羣人的影子被拉得好長,希望是有的,説不定那是最昂貴的東西,行動吧,青年,把愛和温暖傳遞給各個黑暗角落,灑滿人間,慈善公益,那是夢想,更是理想,僅是微薄之力弘揚人道主義。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可以忘記夢想。大學,是一個孕育豐收的季節。願夢想喚醒每個清晨,構建世界美好。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 篇二

活動目的:

通過對敬老院的訪問,瞭解目前中國老年人療養情況,以及國家政府對於老年人社會福利的發展狀況。

當代大學生通過對敬老院的社會實踐能夠初步瞭解中國社會福利的現狀以及對培養大學生尊老愛幼的傳統觀念。

活動過程:

為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們本地的幾個同學組成一個礦大的小組。

我們一大早就來到敬老院,該敬老院的環境還不錯,是個老年人頤養天年的好去所。

敬老院的規模不是很大,一座簡單構造的兩層小樓房,房前一個狹窄的小院子,院內是些簡單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

在與老人的互動中,大部分老人還是比較配合的在表演節目和做遊戲的環節,氣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於身體原因,聽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説話不清楚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

我們為了這次實踐活動準備了幾個節目,包括兩首合唱的歌曲和兩段舞蹈,還排了一個小型的話劇,老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都很認真。

在做遊戲環節,一些會手工的同學還提前準備了一些作品作為遊戲的獎品,這也提高了老人們的參與熱情。

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我們儘量做到不觸及老人的隱私和一些傷心事,因為大部分來到這裏的老人都是由於兒女不願意照顧他們或是不想照顧他們,他們渴望家的温暖,親人的陪伴。

我覺得這是無論再好的生活條件都不能替代的。

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這裏的工作人員都不是很盡心地在照顧老人,老人的穿着都不是很好,住宿條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

畢竟老年人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家,有些精神狀態不是很好,也不經常和人進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覺很孤獨、寂寞,這些都令我們同學感到很難過,卻又無能為力。

收穫體會:

結束了當天的實踐後,我感到很不輕鬆,從這些老人的眼中,我讀到一種深深的絕望,孤獨,我想這除了是因為他們的兒女不孝順造成的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社會。

這裏的老人大多身體不是很好,甚至有些都不能自理,他們覺得自己不再被兒女需要,不再被社會需要,只是一個累贅,等待死亡,所以他們不把敬老院看作是自己的一個家,這對他們來説只是一個收容所,一個社會唯一能容納他們的地方而已。

這令我反思,人活着的意義不僅在於吃飽穿暖,還要有精神上的滿足,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介紹的一樣,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然後是安全上的需要,其次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就包括了親情。

接着是尊重的需要,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

此次社會實踐,我們都感到收穫很大,也為我們日後的踏上工作崗位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保持認真仔細的態度和對工作的熱情。

在此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經常要做一些繁瑣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的耐心與細心。

比如我們跟老人談話時,必須要有十足的耐心,因為他們的聽力並不十分好,有時候簡單的一句問候,我們甚至需要重複好幾遍。

但我們的隊員們都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時刻擁有一如既往的面對工作的熱情。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不同的樂趣,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

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善於與夥伴們合作。

有句名言説得好:“成功在於合作”。

身處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之中,我們要擁有足夠的團隊意識,與同事團結合作,齊頭並進,這樣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務,節省人力物力。

在養老院的這一週裏,我們幾個人分工合作,拿最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來説,一位同學用泡沫清潔冰箱的部件,那麼另一位同學就會緊接着清水過濾,再一位同學負責用乾毛巾擦拭等等。

這些過程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如果不是我們分工明確,那麼我們將至少多花費幾十分鐘的時間完成這些工作,而不像我們原來那樣省時省力。

當然,這是我們相處久了而自然產生的默契,一開始,我們的合作也是晦澀的,漸漸地才擁有了默契。

俗話説“兄弟一心,齊力斷金。

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擁有合作,才能擁抱成功。

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需要風浪的推動;一人之力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經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襯;一人之力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嬰兒,需要母體的滋養。

我們需要不斷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再次,是要學會與他人良好的溝通。

學會與他人溝通並能很好的溝通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素質。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説過“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

由此可見溝通的重要性。

然而,我們此次養老院社會實踐中在溝通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隊員們因為都是女孩子從而都有些內向害羞,在問卷調查時的最開始,大家都有些“放不開”,十分依賴隊裏善於溝通的隊長。

但是在現代社會,不善於溝通將失去許多機會,同時也將導致自己無法與別人的協作。

我們都不是生活在孤島上,只有與他人保持良好的協作,才能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才能獲得成功。

要知道,現實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長人際溝通、珍視人際溝通的人。

所以,我們在溝通方面還有待磨練。

總之,這次的社會實踐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作為一名在校學生,能在大一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它為我們這些嬌慣、依賴的大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的機會,使我們對當今社會有了更深的瞭解。

更為可貴的是,無論是思想還是心理上,我們都在實踐中成長的更加成熟。

這樣的經歷將成為我們所永遠擁有的“無形資產。

社會是一個大舞台,複雜而多變,但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在這個舞台上譜出優美的旋律,跳出美麗的舞蹈!

福利院社會實踐的報告 篇三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對於瞭解社會、鍛鍊毅力,對於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制定了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期能從其中獲得成長的經驗與教訓,並從中汲取社會的思考,促進自身的思想進步。

本次南山福利院之行的目的:一是給老人們送去快樂和温暖;二是通過走入社會,使我們大學生認識社會、增長社會經驗;三是培養我們的愛心、熱心和善心。

我們小組為這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到往返聯繫福利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經過不怕麻煩的重複再重複,我們制定了完善的活動計劃,熟悉了路線,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午兩點左右,我們小組參加該活動的17名同學在深大北門地鐵站集合完畢。我們滿懷激動地前往南山福利院進行公益勞動。

進入南山福利院,在領導阿姨的安排下,有的同學對牆壁、院落、窗户等進行了認真、徹底地打掃;有的同學與老人們親切、熱情地聊天,給老人們送上一份温馨和幸福;還有的同學攙扶老人下牀走路個個都很認真的學着、幹着。一些老人對我們讚不絕口。誇讚我們深圳大學的學生真不錯!聽到這樣的稱讚,雖然辛苦,但是我們感到無比光榮。

下午五點左右,活動結束了,我們和老人們一一道別,有的老人説:你們還要再來呀!我當時就被這句話感動了,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

這是我第一次和這麼多老人近距離的接觸,盡我最大的能力把快樂與温暖送給了他們,我真的很高興;作為該活動的一員,活動這麼成功,這麼有意義,我真的很欣慰。

我從中學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關心照顧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理應繼承併發揚這種美德。

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年輕到年老的過程,老年人歷經風吹雨打,千辛萬苦地培養出下一代,現在我們理所應當去關心照顧他們。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裏,中年一代的人們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和他們拉拉家常,傾聽他們的訴説,他們會感到很高興。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温暖。我們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對此,我們感到很光榮、很自豪。

其次,公益勞動是直接服務於社會的有益的無償的勞動,是不計報酬、不謀私利,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勞動。參加公益勞動,對於培養我們大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自覺自願為公共利益而不計報酬的共產主義勞動態度,以及團結互助、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財物等思想品德,都有重要的作用。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鋒。

市場經濟在促進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一些人片面追求個人價值、個人利益和個人需求的實現,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做什麼事都講錢,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錢權交易、浮誇虛榮等等醜陋現象,對尚處於思想認識形成期的大學生,造成了理想信仰上的迷茫和思想行為上的嚴重腐蝕。我們要認真學習“八榮八恥”,領悟其中的精神,堅決抵制這些不良的思想。

此次南山福利院義務勞動作為一次公益勞動,我們毫不嫌髒,踏實、認真地完成了領導佈置的任務,儘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並且沒有發生打鬧情況。這體現了我們尊重公益勞動、熱愛公益勞動的態度,體現了我們作為深圳大學的學生的良好素質。

第三,我們17名同學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了領導佈置的任務。我從中體會到了集體力量無窮,個人力量微小。試想,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牆壁都擦得一塵不染,把樓道的垃圾全部清掃,把每間屋子的地都擦得乾乾淨淨然而我們17名同學通過團結合作就做到了,這就是集體的力量。

我們大學生將來要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在競爭激烈的年代,單位中的每個成員,若想把工作做好,想獲得成功,首先就要想方設法儘快融入一個團隊,瞭解並熟悉這個團隊的文化和規章制度,接受並認同這個團隊的價值觀念,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職責。

從現在起,我要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樹立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懂得通過團隊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只有這樣我才能在工作上作出最優秀的成績,為國家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四,我體會到了社會實踐對於個人的無盡幫助。“紙上得來終覺淺”社會實踐讓我們把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統一是理論知識與實踐密切結合,發揮出了它的價值,完成了知識的真正使命,我們才能修補自身知識的欠缺!責任和使命不僅使我們忍受了從未有過的困苦,迸發出從未有過的熱情,而且,使我們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後,總結這次南山福利院公益勞動的社會實踐,我覺得,雖然它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匪淺的社會實踐。雖然我們創造的社會效益難以用用金錢來衡量,但其對我們的影響和鍛鍊是難以計數的。可以説,社會實踐是艱苦的,但收穫又是巨大的。它將成為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財富,因為它讓我們開闊了視野,深入社會了解生活。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四

實踐對象:兒童福利院

社會實踐時間: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年____月____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精選 篇五

實踐對象:兒童福利院

社會實踐時間:xx年1月24日

xx年1月24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

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

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

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

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

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

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

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

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

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

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

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

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

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

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六

XX年7月24日至8月16日,我作為校級社會實踐小分隊的一員參加了院裏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這些天的實踐,使我對真實的社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看到了一羣孤苦無依的人,一羣天真可愛又讓人憐愛的孩子,一羣渴望知識、渴望關愛的孩子。這讓我深深的唾棄那些可惡的人販子,一羣被利益薰心、喪失良知的人。

通過開展豐耕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能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真實的理解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真正涵義。的確,感性認識到只右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檢驗才知道其正確與否,同樣,只有在實踐中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這次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將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作用、過渡作用,將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社會實踐告訴我,在新經濟時代大學生應當具備創新觀念和掌握成熟技術有的能力,善於經營和開拓市場,富有團隊精神等素質。要在嚴密的思辯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於探索理性、情操、才智、體質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並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要時刻與外界社會保持同步發展做到與時俱進,不與社會脱節;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學習好知識、運用知識,時刻牢記,虛度年華就是作踐自己。與此同時,多多與社會接觸是很必要的。如果我們想接受時代的挑戰受到社會的歡迎,就抓緊時間好好地充實自我。不僅要學好專業課,還要廣泛的汲取各領域的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穫,然所學是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要奮鬥不息、礪前行,請不要讓我們年輕的時光留下太多遺憾!

社會實踐報告 篇七

實踐時間:20**年7月18日---20**年8月1日

實踐地點:永康市社會福利院

一、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深入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2、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踐單位介紹

永康市社會福利院主要經營:“三無”對象託養,自費老人寄養等產品。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明白中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中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近半個多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

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許多的感悟!

在這次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複雜,但是具體多麼複雜,我想也很難説清楚,只有經歷了才能瞭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麼把握了。我想説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着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在福利院裏我接觸的有各類人,福利院了的老人,孤兒,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去的第一天,我買了新鮮的葡萄和香蕉送給老人吃,但是有一點我欠考慮了,有些老人患有糖尿病,不能吃太甜的東西,所以我就把水果拿給那些孩子了。從這點小事中,我明白了做事真的要全方面考慮,要為對方切實考慮。

考慮到那些老人在福利院裏很孤單,我就每天上午陪老人們聊聊天,剪剪指甲,我講我們這一代所經歷的事,而那些老人們説説他們那個年代的艱辛。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老人講了他和他的老伴從相知相識,相愛,但最終他的老伴因病去世離他而去。他們間的點點滴滴是那麼的感人,我的眼不禁模糊了。在和老人們相處的這段時間裏,

他們讓我懂得了很多,我學習了很多。

而每天下午我是在陪伴孩子們度過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在他們空餘的時間裏我和他們玩玩遊戲,聽聽歌,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英語。雖然孩子們有時很頑皮,常常搗亂,但每每想到他們自小無父無母,卻能如此堅強的走下去,也就有耐心和他們相處下去了。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我也一直遵從。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每次見到我,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姐姐”,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

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福利院裏的人都説我這個姑娘心底真好,不怕髒不怕累。但是我最佩服的是那位醫務室裏的醫生,當我知道她同時是副院長時,我很心裏對他很不屑,心想這肯定又是靠父母的關係才坐到副院長這個位置的。但是經過經過幾天她的帶領和相處,我才發現我錯了。她是個孤兒,從小在這個福利院長大,當她在本市的衞校完成學業後,她就立馬回到福利院工作,回報福利院。我想像她這樣才是真真的回報社會。當然,回到福利院工作的人也很多,他們都覺得自己生活成長的機會是福利院和社會給他們的,他們有責任和義務回報福利院和社會。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8月1日,是我社會實踐的最後一天,今天院長同意讓一些行動還較方便的老人和年齡較大的孩子們在一起,我們坐在講笑話、玩遊戲。.。.。.天真的笑聲瀰漫整個福利院。我真希望他們能永遠像現在一

樣快樂,真希望微笑能永遠駐留在他們心間。下午就要離開了,心中很不捨,在這十幾天的相處裏,不管是和老人,孩子還是工作人員,我們都建立了友好的感情。

短短的暑期社會實踐就這樣結束了,從中我僅收穫了快樂,也鍛鍊了能力。傳揚社會關愛精神,關心社會弱勢羣體,我用自己的努力為這次實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我們應關注孤殘兒童,關心社會福利事業。讓我們攜起手共同關愛弱勢羣體。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八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此刻,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取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那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裏。

透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但是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那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那裏也可算是能夠晚年安康。

透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老人們平日裏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裏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

我們此刻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們可能會個性的想念自己已故的親人,不自覺得就想和老年人們親近親近,就像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樣,想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而他們也會把我們當成孫女,孫子一樣,拉着你的手,把他們的那份慈祥加註在你身上,而我們也欣然地理解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此刻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就應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衣服釦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齊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説什麼,我也一併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一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明白你從哪裏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説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閒話家常吧!孩子,此刻我常忘了扣衣服釦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齊,就會有很多的温暖湧上心頭。

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在那個時候又會想起那時候的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為歷史的功臣,成為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社會實踐報告 篇九

一、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踐單位介紹

Xx兒童福利院2001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 ”“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篇十

實踐時間:20____年__月__日-20____年__月__日

實踐地點:____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踐單位介紹

____兒童福利院____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__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____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