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W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1

分組學習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發展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我認為,小組學習最大的優點在於,培養了學生們的合作精神,使他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具備了合作完成問題的能力。其實,在以前,我在班級裏也實行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往往落於形式,小組長不知道怎麼組織組員討論,全班交流的擔子總是落到優生的頭上,一節課看起來熱熱鬧鬧,課後學生並沒有到達老師想要的效果,小組評價只能激起學生一時的興趣,時間長了,組員們也不在乎小組評價。我們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均勻,這樣,在一個組裏學習水平勢必參差不齊,學習水平高的學生髮言的機會要多,部分學習水平低的學生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怕出錯讓同學笑話,長此以往學生的發展會極不平衡,出現社會上的貧富差距,而且會越來越大,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還有的同學會出現盲從,迷信學習好的學生,認為,他學習成績好分析的肯定是對的,人云亦云。另為。由於分組教學廣泛流行,被很多教師當作每一節課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無論需要不需要,都要討論,片面追求熱鬧的課堂氣氛,這樣有些不自律的學生藉機玩耍,沒有養成動腦思考的好習慣反而學會了課堂起鬨,降低了學生對討論的興趣,更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度。時間一長會給學生的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難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創新的能力。如果這樣就失去了分組學習的初衷,我們本來想的是要“1+1”大於2,出現了上述問題,我們的分組合作學習就流於形式,浮於表面了。

因此,分組合作學習,既有優點也存在不足之處,如何運用這一新興的學習形式創造出最優的學習效果,使我們教師當前最應當思考的問題。

這次我們學校這樣有針對性的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給大家帶來了更深的思考,學生應該怎樣自主學習,小組應該怎樣合作分工,在組內交流時,應該如何交流,小組長在組內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在全班交流時,講的小組應該如何發表自己的見解,其他小組聽又該如何聽。這些問題都在學生課堂行為規範裏面,為學生們一一解答。

分組之後任何一位組內成員都有責任掌握教學內容,只有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學生之間才能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小組的建設就是一個小集體的建設,如何建立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如何建立他們的風格,如何將他們的風格引導向更積極的方向,如何評價他們的合作結果,這些都大有道理。

在這其中,小組長的作用非常重要,這也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培訓,小組長可以幫助老師管理課下紀律,發現分析學生問題,幫助老師指導後進生,幫助學生檢查學習結果,鼓勵小組競爭等等。

小組的特色不一,所以合作和展示成果的風格和方式也大可不一樣。同時,學科不同,學習方式也千差萬別。所以小組合作要想運用的好,要依靠各科教師對自己學科的深入認識,各位班主任對學生的深入培訓和引導,還有小組長積極有效的引導。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們要把握好時機,踴躍參與到這次轟轟烈烈的革新中來。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2

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在教學步驟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課前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小結、鞏固練習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在看了有關小組合作的相關書籍後,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特殊性做了一些整理:

一、分配學習任務

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説明: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麼,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麼(小組的任務完成的怎麼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麼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於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在本學期我在講《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課時,我提前一週佈置學生自己去查詢、收集相關的知識。在上課時,我叫學生彙報自己收集的知識,結果很多學生拿出一疊厚厚的資料來彙報。可想而知,結果只能是學生不能盡興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學任務也肯定不能完成。這就是老師在課前沒有預先估計到的結果,因而,沒有對學習任務進行合理分配。

二、合作探究

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後,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並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此外,老師還應該充分信任學生,相信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和空間進行合作探究。在以往聽過一些老師的課,課堂上有這一環節,但往往是一個過場,短短一、兩分鐘就結束了,根本沒有一點實效。這是老師在課堂上的霸權,因而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中,更需要老師的合作。

三、全班交流

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彙報,瞭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瞭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於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全班交流需要老師預先設計好問題要有交流的焦點,交流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爭議性。交流的問題,如果沒有深度,則議論不開;如果沒有爭議性,則議論時也無法有效地展開。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過交流使得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對此問題不理解的學生得到理解。其實這就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我要説交流的是難點問題,是最有價值的問題。

學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每個人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然後才能談到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以上就是我對在觀看了相關書籍,觀摩了許多小組合作課堂,並結合自己教學,對小組合作的一點總結和體會。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3

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一方面,高效課堂應該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案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手段之一,學生自主性的高度發展,是教師專業化素養的最大推動力。另一方面,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高效課堂也不能偏廢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而教師課堂教學的根本點是高效性。現在我僅就導學案的設計淺談一下我的思考和看法。

第一,學案導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採用這種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課前老師下發導學案,學生事先做好導學案,他們也願意展示自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長積極給組員分配任務,因為小組評比的優劣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貧僧的準備。這樣就充分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班每個人為了在課堂上展示自己,都會自主看教材,查閲資料,請教同學。

第二,學案導學,有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要求。在教學中,我們的常規教學扼殺了學生的精神,壓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能力的提高,更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面對這一現狀,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運用了學案導學、情境教學實踐,總結運用了學案導學、情境教學模式,在講知識的時候,先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帶着問題去思考,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搜集材料,初步感知基礎知識;再去與小組的其他成員、老師進行合作探究,然後進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從而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最後上升到理論高度,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在共同努力下,學生往往表達出自己的合乎道理的觀點、看法和答案,這就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再進一步加以引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運用語文,感悟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參與能力,加深了對於教材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導學案,為他們創造了自由施展的平台,讓他們盡情發揮,放飛智慧,放飛夢想,以促使他們的成長,實現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的和諧發展。

第三,合作學習,密切了師生,增強了友誼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係,才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較個人的復興得失,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小組裏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要有依賴思想,而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小組成員間會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產生一些爭議甚至矛盾,成員要明確爭議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地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議是對事不對人,始終保持團結。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讓學生敢想、敢説、敢幹,對不同意見的學生採取尊重、寬容、鼓勵的態度,決不強制、苛求、壓制學生,對那些獨特的新穎的見解和觀點,及時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讚揚。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説:“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從而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第四,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會評價

傳統的教學評價往往是老師用分數去評價學生知識學得怎麼樣,達到了什麼程度。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與能力提高。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評價從評價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的確立,到評價內容指標的制定、評價方式方法的採用等,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為衡量的主要標準。據此,我總結並運用了“走進生活”這一欄目,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運用語文相聯繫,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讓學生貼近生活,走近實際,這樣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會主動思考,使學生在一個自我的評價體系中,主動參與,得到鍛鍊,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五,學案導學,給老師提出新要求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老師既輕鬆又勞累。所謂輕鬆,是指45分鐘的課堂老師確實輕鬆了。但“打鐵先要自身硬”,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觀念,要變“真鴨式”的消極單向信息傳遞為師生間,學生間的多邊信息交流和多邊思維撞擊,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變以知識為中心為以能力為中心,把整個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放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時空。

為此語文老師應有深厚的知識底藴、掌握課堂藝術、因勢利導和駕馭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必須根據語文課自身的特點,苦練本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情趣橫溢、活潑愉快的情境下學習。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演,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同時,有這麼幾個問題希望和同事們一起商討:一、導學案是不是=教案;二:導學提綱是不是=練習題;三、導學提綱是不是必須人人都要完成。

以上是我在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實踐中的一些思考,雖然還很膚淺,但畢竟已經走出了第一步,畢竟我已經在路上摸索着前進。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4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

如何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呢?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一、做好合作學習的分組

教師對全班同學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在實踐教學中,我曾經借鑑有些老師的方法,嘗試讓學生自己組合,目的是使成員彼此間在熟悉的前提下,主動參與、互幫互學、合作探討。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我發現,小組成員間確定是很有默契,活動也有共同目標,但組間活動效果差別大,有的組在短短時間內就已高效地完成任務,而有的組卻絲毫不為所動,無從下手。其中原因在於學生的組合往往是優生與優生走在一起;調皮的與好玩的走在一起;學習基礎較差的走在一起。如此一來,小組的合作就難於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於是,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並適當運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重新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

在小組合作中可以採取輪流制,如組長、紀錄員、報告員等職位的輪換。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紀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紀錄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彙報。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交流品質

1、善於傾聽。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要善於在別人的見解上完善自己的見解。

2、敢於表達。培養學生敢説的勇氣,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説話時聲音響亮,條理清楚,語句完整,語言精練且重點突出。

3、善於交往。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講文明禮貌,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其次,既要善於認識自己的情感,並能調控自己的情感狀態,又要善於覺察別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間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強交往中具體技能的訓練,比如,人説話時,自己應如何注視對方;在恰當的地方,打斷別人的話,陳述自己的觀點;自己説話時又如何讓別人有插話的機會等。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教育他們要尊重別人的想法,並能幫助他人。

採用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師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的數學交流活動,注重對交流過程的積極評價。教師應加強學生的交流意識的培養,注重激發交流意識,以及學生在交流中角色任務完成的質量,維護其成功情感的體驗,促進交流情感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有強烈的交流慾望和興趣,促進學生交流成功的可能性,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例如:我去年剛接現在的這個班的時候,有那麼幾個學生上課從來不發言,我就利用一些容易的問題給予他們充分的機會展示自我,及時的、甚至是誇張的表揚他們,即便內容錯誤,我也從態度上肯定他們,一段時間以後,他們在交流活動中興趣很濃,態度很積極,交流的能力明顯增強。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5

從國小二年級到國中三年級一共十個教學班,規模不大,教學班人數不多,生源大部分來自周邊的農村孩子,師資力量、生源素質均不如我校,而且教學條件也很落後,幾乎沒有什麼多媒體設備。但就是這樣一個學校,他們的小組建設,合作交流學習以及小組評價都執行的很好。我們聽了一節七年級的數學課,是一節試卷講評課,老師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自己試卷上的問題,由小組長和副組長一對一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有難度大的共同的疑難就寫在黑板上,老師引導,由學生們自行解決,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討論激烈,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人人蔘與,一道題經過學生們討論可以得出好幾種方法,老師再評價出一種最捷徑的方法,真是對這幫孩子們要另眼相看,人人都成了學習的主人。

由此我們得出現有的課堂教學必須改革,小組建設,合作學習非常重要。作為老師我們現在要放開手腳要讓學生們自己去學,自己去思索,在小組中可以發揮各自所能,積極展開討論,利用老師編寫的導學案,把課本上的新知識掌握透徹,疑難之處大家共同解決,好生幫差生,一帶一,整個小組就可以共同進步了,老師只須點撥,做出評價,利用獎勵機制去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功夫在課外了,在導學案的編寫上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吃透教材、領悟教材的精髓,編寫出合理、合乎各個層次要求的導學案,老師在課後還要認真輔導,查漏補缺。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中嚐到了勝利的喜悦,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自信心也有了,自身的價值也提高了,那麼他們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了,再也不會出現枯燥的課堂。“睡成一片,呆成一片,鬧成一片”的現象將會得以根治。

通過鬆山中學和我校近幾個月的實踐,這種模式的學習會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6

夏老師跟我説讓我在這次班主任論壇上發個言,説實在的每個興趣小組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如果要找一找它們的共性,這就比較難。每個老師在指導興趣小組活動的過程中,都會積累自己的方法,沒有什麼可比性。所以我談談自己在科技興趣小組訓練活動中的一點體會。

1、與同行之間多聯繫,獲取最新的知識和消息。

我們都知道,如果你要真正帶好一個興趣小組,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有時投入跟產出是不能成正比的。除了加強學生訓練,自己不斷地探索創新外,也不能一味地閉門造車。例如:在這次頭腦奧林匹克比賽中,同音樂組一樣我也在早在暑假裏就開始了準備,只不過我所做的準備是單槍匹馬的做的,為了收集材料光商業城就去了十多趟。最為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與朝暉國中的黃金堂老師就研究了製作的方法,集中兩個人的思維。之所以與朝暉國中的黃老師合作,就是因為我們之間沒有利益的競爭,可以毫無保留的分析。為了做這隻船,我還請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的施澤民老師來指導。

所以我想,很多時候做事情不是一個人就能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完成的。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請一些比自己強,甚至是專家來指導。當然,專家的指導有時你也只能做為參考。就像我剛才所説的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施澤民老師的指導,我也只是參考了他的部分意見,我覺得不合理的,也就不用了。

2、訓練工作有層次,比賽戰術合理。

科技比賽,同其他的比賽可能不太一樣,如果説要找一個相似的,那我覺得就是體育比賽。有很多的內容,也都是競技型的。一是要找冷門,二是要講戰術。科技比賽每二年就有八大類比賽,每個學校可以選擇其中的四類比賽。比如智能機器人比賽、頭腦奧林匹克比賽,就是偏冷型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開一些學校用大量學生進行人海戰、運氣戰。但是隨着蕭山區科技比賽的發展,從xx年到現在已經有xx個年頭了,這些冷門的項目,現在也已經不冷門了。

就拿智能機器人比賽來説,從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過四屆,前三屆都是我帶的學生拿團體第一,但去年到了銀河後我們只拿了個團體第二,賽後我自我分析找出不了少的原因,冷門不冷也算是其中一條吧。講戰術,就是指根據比賽的要求和項目分類合理調配好學生在你這個團隊中所處的位置。比如無線電測向比賽,簡單説它可以分為三個項目,這就要求你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側重他發展的方向。再細小到你上報比賽名單時也是有講究的,因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在外場比賽時的出發順序,我們知道,什麼比賽都是先比的吃虧,然無線電比賽是先比後比吃虧。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吃魚吃中間的道理是一樣的。

3、結合新課程,運用探究模式,提高訓練實效。

20xx年,我新進銀河時,從未上過科學課,也不曉得什麼是探究式教學。到學校的第一年,幾個德意班的學生讓我很是頭痛。心裏想想除了帶好幾個興趣小組外,也沒有什麼進步。但是從進新學校到現在,我已經感覺不一樣了。現在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做好教學的準備。也越來越體會到科學探究在本門學科中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了科學探究也應是我們興趣小組進行訓練改進的重要方面。很多的項目都可以將探究活動貫徹進去,如om、電子百拼、無線電、機器人等等。

不僅可以提高興趣小組訓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對興趣活動的熱情的持續性。目前,我現在帶的興趣小組也在這方面做努力。

4、多參加外面的一些活動,這對於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訓練能力非常有幫助。

xx年,第一次帶學生遠赴湖南長沙蔘加全國無線電測向比賽。xx年,我跟隨教育局領導利用一週時間專門到上海崇明的各個學校考察過頭腦奧林匹克這個項目,回來後在區首屆科技節開幕式上作了彙報表演。xx年,到江蘇要塞中學考察他們學校科技館的建設。xx年,到廣州參加全國無線電測向的培訓。杭州的幾個機器人公司的老總也比較熟悉。我現在是省業餘電台的會員,如果省裏有一些無線電比賽,省協會的祕書長也少不了要我們幫忙。這裏我並不是想炫耀自己出去過多少次,走過多遠。而是指這樣的活動對於自己在做科技興趣小組這件事上,可以看得比別人遠些,思維可以打得更開闊些。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能去見識見識,建議大家不要錯過,也希望領導們給大家多多創造這樣的機會。

5、構建持續、和諧興趣小組隊伍

學生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次數越多取得的效果越好。而很多學校或很多興趣小組中第一次去參加比賽的同學是沒有收穫的。這其中不乏教師的訓練和帶隊經驗,但也反映出興趣小組的梯隊建設的重要性。為了不讓興趣小組的鏈條段掉,我們每年可以從三年級開始選拔一些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入。由高年級同學先帶他們,等他們掌握一定技能時再由他們帶同一年級新加入的同學。當然,這是我理想中的一個興趣小組建設方式。

但是由於我們比賽項目多,科學組與學校其他教研組也是最薄弱的一門學科。眾多的原因,使我的這一想法還遲遲不能啟動。一些科技活動像車輛模型,有時要花費家長一定數量的費用。大部分學生家長能接受。有些優秀家裏經濟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希望學校能全額資助他參加,不讓有學生因為經濟問題而被擋在科技活動外。

6、興趣小組的發展依賴於校園文化的建設。

現在的興趣小組的發展往往只停留在“個別”的層面上。這個“個別”是指學生,也是指老師。我們學校現在做得最好的就是“書香文化”的建設。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統一的書櫃,這樣的氛圍,不僅會影響到學生,也會影響到老師。坎山國小是無線電測向的傳統學校,他們學校有一個無線電測向俱樂部,幾乎每個老師都會無線電測向,而且他們會定期組織教師到外面開展測向活動。有了這樣一個氛圍,何愁搞不好興趣小組呢。就拿我們學校的科技來講,也應提升到致力於提高科技普及的程度,可以以科普教育活動為專題,形成有主題、有特色的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科技節等特定節日,開展全校性的大型科技活動。與“書香文化”等學校特色結合,開展科技“六個一”活動,即讀一本科普書籍、觀看一部科普影視、參觀一次科技展覽、參加一次科技競賽和活動、完成一件科技小製作、撰寫一篇科技小論文等。達到活動普及化、項目多樣化、效果社會化的教育目的,也為我們興趣小組活動奠定基礎,輸送人材。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7

隨着新課堂的開展,我參與了學校的生本新課堂實驗。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反思,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首先使學生在小集體中相互適應,通過適應這個小集體,逐步過渡到適應大集體,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一)小組學合作習創造了學生互相認識、相互交流、相互瞭解的機會。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把自我融於羣體之中,小組的成員成了他或她的幾個好朋友,一起學習,一起活動。使學生感覺自己難以離開這個羣體,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合羣性。這也是一個人具有社會適應性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小組學合作習培養了學生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的好品質。

要想適應社會,能與別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他人能熱心幫助,真誠相待。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學習上有所收穫,必須做到小組之間的每一個成員相互幫助,相互取長補短,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培養了小組成員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幫助本組成員共同提高的好品質,成為他們在適應社會中所必備的條件。

(三)小組學合作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一個具有自覺能動性、自主性和獨立性的人,是一個對事物有自己獨創的思維與見解,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具有社會交往能力的開放型人才。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這類人才的有效途徑,小組成員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他們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能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四)小組學合作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鍊機會

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滿足論”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裏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更多的機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使每個學生進一步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他們的主體地位被大大地肯定與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小組學合作習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正確率

在問答式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提出問題時,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不思考;二是結果完全錯誤或結果正確但方法單一。小組合作學習,可使思考結果不正確的學生及時得到糾正;不願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組內的每一位學生都樹立起集體中心意識,增強學生為捍衞集體榮譽而學習的強烈動機,這種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正是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具體體現。

在實際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也遇到一些操作起來有很大難度的問題,我的困惑主要有:

困惑一:成績好的學生是小組活動的權威

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表現的機會,但是往往容易走向極端,成績好的學生什麼都説了算,成績中等或較差的學生依賴嚴重,甚至會導致學生之間無法友好相處。

目前的對策:第一,要合理組建小組。組建學習小組時,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力求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將個人競爭轉化為小組間的競爭。這樣分好的小組在一段時間內應當保持相對穩定,但不能一成不變,一段時間後,組際間成員應做適當調整,以擴大合作面。第二,組內要進行合理分工。每組應設立組長、主持人、彙總人、發言人各一名,並且每週組內崗位輪換一次。第三,要建立合作規則。如交流前要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成績好的學生後發表意見;別人發表意見時要尊重對方.注意傾聽;要敢於質疑,敢於爭辯等。第四,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合作中既尊重、理解和欣賞他人,又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賞。

困惑二:合作過濫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有些課堂合作過濫,整堂課學生幾乎都在合作學習。但一堂課合作交流的次數多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就少了,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被削弱。

目前的對策:教學內容有的適於合作交流,有的適於自主探究,有的適於教師講解,教師要從教材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來設計教學。

雖然有很多的困惑,但我也嘗試着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新課堂的路上不斷探索,收穫成功,收穫成長。

合作小組心得體會篇8

自從10月以來,學校響應縣打造“生·動”課堂號召,在班級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學——討論——展示”的三環節教育模式。這一個多月來,小組的合作也有了初步的雛形。現在我就對我班的小組建設的現狀和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與反饋。

一、在小組建設上取得的成就

1、小組長責任制。

自10月中旬,我校為打造“生·動”課堂,形成小組後,我就在班級中制定了小組長責任制度。每組固定一名小組長與副組長,無論在課上亦或是課後小組長都有責任監督與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個人的衞生保持狀況以及小組內的紀律狀況。副組長既是助手也是競爭對手,當小組長出現“失誤”“失察”等情況,則由副組長頂替小組長職務,並實行小組長權利。

顯然,這一個月來的成果還是可以看得見的。下課時分,只要提醒小組長做好自己的責任,小組長便能很好的履行職責。教師的事情也會相對的減少,不用事事包攬。現在唯一還會出現的問題是有部分任課老師不會在課後進行提醒,導致小組長也會忘記自己職責的時候。

2、小組討論的概況

既然是進行小組合作的教育,那麼當然就要有小組討論的環節。在小組討論時,我採用的是之前在磐安文溪國小進行過教研指導的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討論時,全體起立。討論完成的小組則可以坐下。現在我們一年級由於年齡小,且剛從幼兒園到國小學習,很多習慣方面也有一定的問題。因此在小組的討論環節中,現在多以在小組內説一説為基底。在一個問題的處理上,讓小組成員發言,其他同學傾聽的同時也思考。比如出現一幅圖,左邊有3只小雞,右邊有4只小雞。這樣的圖一出現,大部分同學已經能得到此處用加法算式進行解決問題。此時我就會讓孩子們先説一説,“左邊有三隻小雞,右邊有4只小雞,合起來一共是7只小雞,所以算式是3+4=7(只)”。雖然大部分的同學能夠列出算式進行計算,但這些同學裏面仍然有些孩子不能準確的表達出算式的意義。因而就會有混淆概念的時候,尤其當我們學習減法之後,對於某一個算式中使用7-1=6,還是用7-6=1來解決問題,就會很值得探討,所以必須讓孩子們能夠用語言説出算式的意義,這一步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而如今這種小組中的説一説,能很好的在組員之間產生共鳴,且有不會的還能先聽後説,以及可以讓小組成員教着説。

二、在小組建設上仍然有的問題。

1、小組長的培養刻不容緩。

小組長既是一個小組的核心人物,那麼對於小組長的培養就至關重要了。首先在小組長的選擇上就是一個難題。這個同學最好是學習名列前茅,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自控力以及魄力。能同時做到這些的同學並不多見,寥寥無幾。所以在小組長的選擇上也是慎之又慎。實在有一些小組的組長沒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時,只能安排上一個可以與組長互補的副組長。可即使這樣小組的建設還是非常有困難的。如當組長與副組長的意見不合時;如小組長的表現沒有副組長更好時,留之無用,卻又棄之可惜。所以緊迫的需要進行小組長的培養與培訓。

2、小組討論中的諸多問題

小組的呈現,既要有領導也要有分工。領導當然有小組長勝任,而這個分工問題也是一個比較特殊棘手的問題。單單由小組長進行分工還會遇到不少問題,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均由教師參與到其中進行分工,這樣的時間一開始是不夠的,但教師參與過分工後,學生自然而然的也能進行一些模擬分工問題。但課堂上的時間消耗就會過多。一年級的學生合作有時並不是合作,而只是告訴。這種“告訴”據有提前性,從而阻斷其他學生的思考,而從小組討論的氛圍轉變成“一枝獨秀”,那麼分工或者合作的目的很顯然就沒有達成。並且學生課堂討論中的時候,有這樣自説自話的,也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造成最後小組的討論也沒有能夠順利進行。

這一個多月的小組合作建設有那麼一點點的成就,當然也仍然存在着諸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努力將班級中的小組合作,建設成有用的,有效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