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8W

關於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心得體會範文 篇一

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2018年12月18日,我們黨隆重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聽了習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讓人非常振奮,倍感鼓舞。

昨天令人自豪。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正是由於改革開放,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迎來了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才迎來了從温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因此,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光輝歷程,不由得讓人心生自豪,為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而欣慰。

今天讓人自信。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同齡人,我的成長經歷中切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40年來,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羣眾的生活蒸蒸日上,個人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茁壯成長。這一切離不開黨的領導,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才讓不可能成為了可能。因此,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充滿信心。尤其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讓我為自己能夠有所奉獻充滿自信。

明天充滿希望。習總書記説:“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就應該有雄心壯志”。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現在,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我們正處在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一個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但是我們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勇、愈戰愈勇。夢想在,希望就在。作為70後,我們必須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進行到底,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在新時代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學習心得 篇二

改革開放,是指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我出生於1979年8月,算是全程見證了國家、社會改革開放的變化,以及改革開放對我和家人的影響。

我出生在南京市區,是家中獨子,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國營商店的營業員,在當時屬於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我隨父母和爺爺、奶奶、叔叔一家住在新街口管家橋的一座四合院內,我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國家搞建設,我家住的房子被拆遷。管家橋原來只是一條小巷子,後來慢慢拓寬,終於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我的大家庭也分開到各地過渡安置去了。

我上中學時,外資、港資大量湧入中國大陸,強力帶動了中國的經濟,在改變國人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豐富着人們的文化生活。當時電視上充斥着日本的動畫片,錄像廳裏放着港台的電影,大街上掛滿了港台明星的海報。經濟發展的同時,很多國有企業在改革的洪流中不適應發展的要求漸漸衰落了。我的父母所在單位的效益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每況愈下,我也遇到了是讀職業學校早點出來工作還是讀高中上大學的現實問題。後來家裏的一位長輩鼓勵了我,建議我讀建築專業。他本身從事建築行業,認為中國將來的基礎建設活幹不完,肯定不缺工作機會。在他的鼓勵下,我報考了南京建工學院,後來被調劑到了測繪專業。畢業後,我從事測繪外業工作。在幾年的外業工作中,我感到傳統的測繪工作強度大,附加值低,而建庫、GIS開發的效益更高,這也促使我考入南京師範大學GIS專業進行更高一層次的學習。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步走對了,現在上級的要求和單位自身的發展,無不是要在技術創新上做文章。

縱觀改革開放這些年,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的價值取向由一元化變的多元化。在這場變革的大潮中,個人想要發展,或者僅僅不被淘汰,就得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我的母親珠算速度很快,寫的一手好字,在營業員的崗位上工作能力很強。她的能力也無從發揮。而我們江蘇省測繪工程院近年來開展的項目,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從“多規合一”到“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無不是緊扣時代發展的脈絡。相信在新的時代,面對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我們這些測繪工作者一定能排除萬難,向着新的目標砥礪奮進。

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 篇三

我叫**,是**縣唐塔街道辦事處的退休幹部。出生於一九四五年,一生沒經歷過戰爭,雖沒有生在紅旗下,卻是長在新中國。耳聞歷史時期,可以説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讓中國人民富起來了;是以習近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讓中國和中國人民強起來了。

回顧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並與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革開放,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充分解放了生產力。在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指引下,全國百業俱興,全國人民意氣風發,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隨之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許多有志之士也趁機下海經商施展才能,很快形成全黨抓經濟、全民搞經濟建設的大潮,強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使一部分人首先富起來。隨着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農村實現了種田機械化、科學化,使夏秋兩季農作物由過去的雙百斤實現了雙千斤。農業機械化逐步代替了人力,徹底把農民從繁重的田間勞作中解放出來。時代造就了農民工這支龐大的隊伍迅速崛起,青壯年勞力紛紛告別自己的家鄉奔赴到全國每一個角落,形成了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主力軍。人民逐漸擺脱了貧困,信心十足地喊出“一萬不算富,十萬才起步,百萬才算富”的豪言壯語。祖國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讓世人萬分驚歎,讓外國人瞠目結舌讚歎不已。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的發展,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我國的改革開放推向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快車道。同時又根據我國當前實際國情,以非凡的膽略和氣魄,提出了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的戰略目標,即“到建黨一百週年時,全國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週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黨的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國的經濟建設以驚人的速度突飛猛進,短短几年內,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拿我們**縣縣城來説,在改革開改的初期,城區有中國銀行**支行和**縣工商銀行先建起20多層的高樓,特別引人注目。在黨的十八大以後這短短的幾年裏,**縣縣城的高樓大廈鋪天蓋地、拔地而起,一個個住宅小區應運而生相互交錯,鳥瞰全城,儼然展現出新生大城市的氣派;城市街道在原來的基礎上拓寬伸展,新建街道足有二十多條;城市綠化幾乎實現了大街小巷全覆蓋,整個城市鬱鬱葱葱朝氣蓬勃,還在向森林化城市邁進;大街小巷井井有條整潔一新,一輛輛灑水車在美妙的音樂中緩緩而過,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新建廣場十多個,公園不計其數,新建南湖大型水上公園正在建設中,將來它會更引人注目,為**添光加彩。為了建設文化強縣,打造魅力**,**縣三館一場——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在**縣城西域開工興建,不久就會為**文化的振興發揮巨大作用。京杭運河**新河也正在準備興建,並在**沿途設多個碼頭,這一系列的設施的建設與開通將給**的經濟騰飛插上翅膀。

**縣水滸文化旅遊城也是改革開放以後的產物,因為**縣是水滸文化的發源地,是**省旅遊局重點扶持的旅遊項目,也是菏澤市旅遊業發展的重點項目,更是**當地唯一的4A級景區,它是**縣的一塊金字招牌。建築面積為6.8萬平方米,景區面積為16萬平方米,它是水滸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景區內設有二十多個景點,自開放以來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尋水滸之根,訪英雄足跡。在這裏可以讓遊客重拾中華民族的重情義、講禮儀、誠信、熱情、文明、好客的傳統美德,領略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大大提高了**縣在全國的知名度。

現在的**縣城也出現了只有在大都市裏才會有的怪現象——堵車。雖然縣城對街道拓寬伸展,並且新開了那麼多街道,但堵車的現象屢見不鮮,青壯年幾乎是人首一輛轎車,就連老年人也開着老年代步車、電動車,可以説車滿為患。這説明了什麼?人民富了,如温飽問題尚不能解決車又從何説起呢。

在農村,原來的土坯草房早已消蹤匿跡。一般的人羣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並且室內裝飾的富麗堂皇,各種日用電器一應俱全。有近乎三分之一的人羣入住高樓大廈,並且還準備向縣、市城區轉移進發。目前農村鄉鄉通公路,村村通公路,就連田間的生產路也鋪上了柏油路。從縣城到農村,不管男女老少幾乎人手一機,人們感覺到地球變小了,距離拉近了,城鄉差別不大了,城鄉交替轉換加快了。

縣城的夜晚,華燈初放,整個縣城燈火輝煌,一條條街道像一條條金色的巨龍向遠方伸展,經緯分明,井然有序。大大小小的車輛像一個個怪獸瞪大着眼睛往返穿梭形成一片片紅色的海洋。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紛紛走向街頭、公園和廣場,在這裏有唱歌的、唱戲的、打拳的、舞劍的、跳廣場舞的、書法的等等形成一片歡樂的海洋。人們盡情地享受着美好的時光,用各種方式歌頌黨的領導,讚歎着古老**的發展和鉅變,就連那千年的唐塔好像都不願休息,瞪大着眼睛閲厲着**的巨大變遷。

翻開我們的歷史,自從盤古開天闢地至今,當今當是空前盛世,要説大唐盛世、乾隆盛世,我們當今社會是以稱起人間天堂了,總之,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一切。

看到中華民族的掘起、祖國的振興、強盛和繁榮,我做為一箇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今生逢盛世,夕陽更精彩,我決心帶領自己的文藝團隊繼續為黨為祖國唱讚歌、吶喊、加油、助力,為祖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貢獻力量。我在1995年在職時就被縣聘請為縣老年體協戲曲協會的兼職主席,2000年黨中央提出三個代表時,為樹立黨在人民中的光輝形象和加深幹羣關係,我寫了小戲曲“幹羣情深”在全縣巡迴演出,並在縣首屆戲曲節上展演,榮獲演出一等獎、編劇優秀獎。次年在菏澤市調演中榮獲演出二等獎、編劇優秀獎。2003年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我又以快板、表演唱、三句半、戲曲小品等多種形式自編自演大量的文藝節目在全縣各鄉鎮巡迴演出。在20多年中,我帶領的文藝團隊從沒停下腳步,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配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不同的歷史時期,我編寫了戲曲小品《孫子迷》、《常樂大叔的煩惱》、《女税官》等,有力地推動了全縣各項工作的開展,2018年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脱貧攻堅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我又帶領我的團隊為助力精準扶貧組成文化志願者團隊,踴躍投身到脱貧攻堅的第一線。自5月16日開始一直演到8月20日為止,在這期間除了下大雨、暴雨,從沒間斷過一天。在這個團隊裏我是年齡最長的一個,七十四歲,最年輕的四十七歲,平均年齡六十三歲。在此期間正值暑月,最高温度達39度,從無一人掉隊;在此期間,我以發生在百姓之間的事為題材寫了幾個結合形式接地氣的戲曲小品,如《會親家》、《不孝之子》、《過年》、《家鄉鉅變》、《咱們的好書記》等深受老百姓的歡迎和喜愛,為助力精準脱貧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是2005年退休的,常言説“船到碼頭車到站”,但對我人生的旅途來説,我只把退休做為我人生的中點站,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我要緊跟偉大的黨,一直走到我人生的終點站,為黨的事業、祖國的建設站好人生最後的一班崗,因為我愛我們的黨,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今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關於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心得體會 篇四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上指出,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意味着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對人生和世界已經“知其然”,並將會執着的按照既有的認識去行走接下來的人生道路。其實同樣的道理,亦適用於經歷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當代中國。

四十年來,中國人均GDP從384美元增長到8836美元,由全球排名倒數第七位跨入中等偏上國家行列;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從佔全球1.8%增長到佔全球15%,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四十年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由7.7億人減少3046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97.5%下降至3.1%,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數據是冷冰冰的,但也是最具有説服力的。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這個曾經“沉睡的獅子”已然擺脱了積貧積弱,越來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在方向、立場、路徑和方法上已然成竹在胸,應當也必須有理由氣定神閒、心中不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將改革進行到底”的“不惑宣言”清楚表明,我們黨對未來的發展有足夠的信心,對即將面臨的困難也有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在當今改革行至“深水區”,國際大環境變幻莫測的情況下,保持無問東西、砥礪前行的“不惑之心”,彌足珍貴。

讓我們保持一份“為萬世開太平”的決心。古往今來,改革都是最難的事情之一。回首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從商鞅變法到戊戌變法,在打破舊的桎梏和藩籬過程中,不斷激發出新的發展動力和活力,推動中華民族奮勇向前、鋭意進取。進入新時代,雖然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但過程必然是荊棘密佈、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凝神聚力、團結奮進,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實踐,以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無畏勇氣,除體制機制弊端,興利民惠民之事,不斷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讓我們保持一份“嘈嘈切切錯雜彈”的靜心。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合理安排、協同配合、有序推進,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一呼而上”式的改革要不得,“大水漫灌”式的改革要不得,“不明覺厲”式的改革更加要不得。黨員幹部要堅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立場、找觀點,要堅持結合地方實際定思路、定舉措,要堅持拜人民為師要建議、要方法,真正使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讓我們保持一份“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恆心。改革不落實,一切等於零。改革不是開會喊口號,而是需要在各項工作中切切實實、實實在在的抓落實。黨員幹部要以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以嚴和細的標準對待每一項改革任務,注重“做”,更注重“做好”,注重“量”,更注重“質”的提升,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着,切實將改革進行到底。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學習心得 篇五

自從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從此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命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日新月異的四十年,給中國帶來了歷史性鉅變,我們偉大祖國從貧窮走向繁榮富強,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是令世人驚歎的四十年。我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就有切身體會和感受。

四十年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通過親身體會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使我對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充滿了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今天,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開新局於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於偉大的自我革命,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繼續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歷史新篇章!

記得四十年前剛幾歲的我們,雖説可以吃飽飯,但要吃上肉,只有在過年或者親戚朋友來的時候;父母起早貪黑的幹活,幾歲的我們既要做飯、又要打豬食、餵豬等等。一年長穿兩套帶補丁棉布衣服,每逢過年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因為可以穿新衣服了。十幾歲上中學,生活條件稍微改善,不用穿補丁衣服了,但出行工具就是走路,走路十幾裏背掛行李和糧食,風裏來、雨裏去,偶爾坐上拖拉機,到學校已經是灰塵滿面,面目全非了,但為了夢想,從來沒有感到過勞累。四十年後的今天,人人每天穿的是質量較好、款式新穎、漂亮的衣服,每天吃的是雞鴨魚肉,四季果蔬新鮮多樣,出門用的是汽車、摩托,用的是手機、電腦等。

是啊,改革開放四十年了,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看到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經濟、文化、科技等綜合國力大大的發展進步。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再到我們使用的交通工具和生活水平,大到國家綜合實力等等。大量的事實數據、城市、鄉村以及人們的生活條件和麪貌,充分證實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突顯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劃時代意義。以及中國經濟、社會對普通民眾所帶來的巨大幸福和變化,使廣大老百姓共同分享到改革收穫的成果。

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今天的中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我為生活在這樣的國家深感自豪和驕傲!

時代總是在進步,如今我們國家又吹響了走向偉大復興之路的號角,我們更應該充滿信心,團結一致,堅定不移的跟黨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路子,迎接更光輝、更燦爛的未來!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學習心得 篇六

10月22日到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再次廣東這一改革開放前沿進行考察調研。這是時隔六年之後總書記再一次到廣東進行考察。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剛剛落下帷幕,總書記就選擇到廣東進行考察,並由此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路,推動了黨的十八大以後在各個領域的深化改革。而這次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再到廣東進行考察,意義同樣重大,正如總書記自己所講,這次考察“就是在這裏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不停步”。

站在40年的關口撫今追昔,所有的中國人都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決策,也是短短四十年中,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根本原因。到而今,即便不用理性的數字來驗證,僅僅是經驗感受對比,我們也能強烈感受到這種巨大的變化,能夠感受到國家日益強大、人民日益富足、科技日益發達的種種印證。

但是改革開放永遠沒有完成時,到現在這條路也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平坦,相反,當前隨着各方面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改革進入到了深水期、攻堅期,推動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變得異常艱難,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代價,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關鍵一環,改革開放也是如此,需要我們全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推進。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當對當前改革開放工作的艱鉅性、複雜性有更深的認識,應當具備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身到這一歷史洪流中,勇當拓荒牛。首先是要在思想的革新,始終保持鋭意進取的精神,積極學習新思想,接觸新事物,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隊。同時,要主動投身到改革開放大潮中,從小處着手,特別是基層幹部,要將基層工作的每一次改進作為推動改革的自我革新,要從方方面面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推動手頭工作的不斷改進,一點點積累,一點點改變與當前工作不相適應、與百姓企業要求有差距的換屆,促使改革開放工作落實到我們日常的一點一滴中,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