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54K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篇1

央視一套《時代楷模發佈廳》於10月23日、24日播出時代楷模李夏同志先進事蹟後,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李夏同志先進事蹟的熱潮。在看了他的事蹟後我深受感動,在此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學習體會。

今年8月,奮戰在抗擊颱風一線、深入村組開展搶險救援的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夏突遇山體塌方不幸遇難,年僅33歲。他以自己對黨和人民熾熱的愛,紮根基層、默默奉獻,書寫了平凡中的偉大。李夏同志多年堅持在農村基層一線工作,始終把羣眾放在第一位,在面對颱風和洪水時,他沒有退縮,危難時刻挺身而上。看完李夏同志先進事蹟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深深讓我陷入到沉思中,我一直在想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尋找到自己的初心,用什麼樣的力量來時刻鞭策自己、砥礪前行!毛澤東説過: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就是因為有過眾多的英雄人物為着自己偉大理想而敢於犧牲的無畏精神,英雄的品質和壯舉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的,在新中國發展的道路上,在如今日新月異的快速變幻中,有無數個有名或無名的英雄,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是全社會之道德基石與楷模,他們為整個社會付出的一切,甚至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我要向李夏同志學習,當然和他的精神相比我還差得甚遠,但他的精神會鼓勵我前行,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高尚品格和職業精神,堅守自己的職位,敢於克服困難。他踏踏實實為羣眾做實事的精神正是我所要學習的,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英雄來自平凡,平凡也造就了英雄,李夏是一個榜樣,也是一種現象,更是一種力量。無論什麼年代,都需要有學習的榜樣,作為人們前進的導向標,指引人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對每一名黨員來説,學習典型,爭做先進典型更是一個永遠的奮鬥目標。作為社區工作一員和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身份,我要把他不怕吃苦的精神運用到我今後的工作中,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向時代楷模看齊,做不斷奮鬥的追夢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揚黨員的優良作風,對黨忠誠、為民服務、攻堅克難的社區優秀工作人員!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篇2

學家的氣魄,為國家地球深部探測技術運籌帷幄;他以教育家的身姿,為培養學生盡心盡責;他似一朵浪花撞擊着夢想的礁石,又像熾熱的熔巖衝出地殼,奔湧燃燒,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黃大年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是460萬留學生的楷模,正如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所説,“他的精神感染、激勵和鼓舞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團隊、幾屆學生、一所學校,而將是一個領域、一批學子、一代人。”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愛國情懷,就要像他那樣熱愛祖國、胸懷大局,讓小我融入大我,用心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以崇高的追求超越小我,實現人生更大價值,才能做一個“大寫”的人。

黃大年同志用生命踐行了“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黃大年同志,就應像他一樣,始終不忘初心,奮發進取,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執着追求,勇於擔當,埋頭苦幹,堅守正道,在實幹苦幹、奮力拼搏。

為什麼稱黃大年為戰略科學家,我查了有關資料,因為“雲端遠程控制”技術是黃大年帶頭搞得這個項目,瞄準的尖端技術——就像在飛機、艦船、衞星等移動平台上安裝“千里眼”,看穿地下每一個角落,而這可應用到軍事領域的潛力巨大,以攻擊航母為例,最難的恐怕還不是打擊航母,而是如何發現和跟蹤航母。而通過黃大年的技術在飛機、艦船、衞星等移動平台上安裝“千里眼”,看穿地下每一個角落,使我國的各種岸基雷達空中雷達和艦艇雷達都能更遠更準的發現航母編隊,以前航母敢靠近是因為我們的雷達看不到看不準,現在能看到了,航母只能後退到我們的雷達盲區 ,是的,美國航母后退了100海里簡直就是兵不血刃,而他的這一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到各種行業 ,向黃大年前輩致敬!

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是當今不可多得的戰略科學家,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讓他的心懷有了海的遼闊,為國家地球深部探測技術運籌帷幄,他以教育家的身姿,培養學生盡心盡責,就像熾熱的熔巖寵衝出地殼,奔湧燃燒,光芒四射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黃大年雖然走了,他的精神永存,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黃大年是一位純粹的、有情懷的、赤膽忠心的科學家!

學習了黃大年同志的成長曆程和學術成就,感受到了這位地球物理學家對生活的熱愛,對工作的熱忱,對祖國的熱衷。他是一位追夢人,從小自律、獨立,艱苦的生活沒有使他沮喪,而是讓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適應各種環境,磨礪了他的心靈。成年後他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他遠渡重洋做學術,學成歸國報效祖國。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黃大年同志這樣積極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應該對生活和工作充滿激情,儘自己所能為祖國、為社會、為公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實黃大年同志跟錢三強、錢學森等老一輩學者一樣,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與愛民之心,他們有刻苦鑽研、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他們有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他們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到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我們也應該從我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努力在本職工作中取得成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黃大年同志,英國海歸、吉林大學教授、資深地資源探測物理學家、戰略學家。看着他樸實的穿着,面帶微笑慈祥的臉龐,他做出的突出成就,和他大愛無慾、乾淨純粹、突破自我、追求真理的品行,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黃大年心中,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能體現出他那顆赤子之心。學習他的高尚情操,黃大年同志堅守良好的品性和德行,表現出來的,大愛,樸實,擔當,還有他的工作領域的“瘋魔”,只講奉獻、不圖回報的品性。“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這是黃大年的人格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力量,是中華民族不斷傳承的瑰寶。學習他的創新精神,工作中沒有創新,就不會有活力,黃大年同志敢於擔當,敢於實踐,我們應繼承和發揚黃大年精神。讓他這種精神在祖國的每一片土地上都生根發芽。

年紀輕輕的黃大年,大學剛剛畢業就能寫下“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豪言,在那時他就是一位高瞻遠矚的青年。是一位至誠無私的愛國者,他時刻惦記着養育他成長的這片土地,在祖國需要的時刻,毅然決然,義無反顧的回到祖國的懷抱。是因為他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更高追求,深信“只有在祖國,把同樣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滿足”。心有大我是一種格局、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信念。“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就能匯聚每一個人的奮鬥力量,為實現共同夢想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我們要學習黃大年的愛國精神,就要像他那樣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學習他熱愛祖國、胸懷大局,讓小我融入大我,用心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學習他擼起袖子加油幹,立足崗位做貢獻。學習他不求名利,甘心奉獻。學習他師德高尚,誨人不倦。他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讓我們遵循他的足跡努力向前吧!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因為父輩的祖國情懷,黃大年老師明白:祖國高於一切~而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一句豪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展露了黃老師的報國之心。在祖國需要自己的時候,放棄豪宅、輕鬆的工作環境、高額的收入、妻子心愛的兩間診所,毅然決然的迴歸祖國,為祖國的強大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才,卻因勞累過度,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不禁黯然神傷,真乃天妒英才啊。黃老師的老父親臨終前的一句:兒子,我們可能見不到最後一面了…………你可以不孝,但你絕對不能不忠,你是有祖國的人。讓我潸然淚下,父輩們的愛國情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俊傑,而黃老師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着他周圍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個黃大年一樣的人燃燒自己、照亮未來,鑄就起了民族脊樑,中國的脊樑。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篇3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力量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這力量是火,可以點燃熄滅的燈;這力量是燈,可以照亮夜行的路;這力量是路,可以帶領我們走向黎明。今天我要説的榜樣就是黃文秀同志。

黃文秀,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她是2016年廣西優秀定向選調生,曾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泥村第一書記。今年6月16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她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了。黃文秀身上閃耀着為理想而奮鬥的光芒,她用短暫而美好的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她的人生選擇。作家路遙在《人生》中曾説過,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尤其是在人年輕時。是的,青年人的選擇對於一個人的人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黃文秀的選擇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典範。黃文秀畢業後,面對繁華都市的多種選擇,她仍然堅持內心最初的想法,放棄繁華都市的工作機會,毅然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投身於扶貧事業中。在她風華正茂的年紀,她選擇泥濘,告別繁華;在她青春正盛的歲月,她選擇紮根基層,反哺家鄉。這種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的選擇,是我們每一位青年人的榜樣。

她的工作態度。懷着建設家鄉的初心,黃文秀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面對羣眾的不信任,不理解,她沒有放棄。她每天走訪入户學習方言,積極向羣眾靠近,整天飛奔于田間地坎、各家各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付之於行,她用真誠打開百姓的心扉,用行動贏得百姓的信任。黃文秀白天遍防貧困户,分析致貧原因,晚上研究扶貧政策,制定脱貧方案。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貫穿於她整個扶貧道路。正是這種“説了算,定了辦,只要不死一直幹”的精神、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信念,讓黃文秀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全心全意的為老百姓服務。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篇4

觀看了《時代楷模》特別節目後,這些英雄楷模們的事蹟讓我很感動,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在今後的工作中,會以他們為榜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要學習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他們立足本職、鋭意進取的人生追求,學習他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奮鬥精神。時代楷模,平凡中彰顯偉大,行動中踐行信念。他們是胸懷堅定理想、執着信念的身體力行者,用自己的故事,温暖整個社會,用自己的名字,照亮你我,引領更多的人。

通過觀看,全體幹部職工被航天英雄羣體、用生命在雪域高原採集植物種子的鐘揚、畢生獻給祖國自主藥物研製的王逸平、31年奮戰在電力搶修一線的張黎明、大山深處教育播火人張玉滾、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的村書記王傳喜、用生命守護百姓平安的民警楊雪峯、用生命解民憂保民安的民警呂建江、空軍王牌飛行員郝井文、中船重工第760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羣體,30多年堅守祖國海島的王繼才、王仕花、堅守祖國邊陲西藏玉麥鄉的卓嘎央宗姐妹的先進事蹟所感動,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榜樣無窮的力量和無私的奉獻,詮釋共產黨員的本色和為人民服務的內涵。我們要向楷模學習,要將先進事蹟化為爭先進做先鋒的激情和動力,嚴格要求自己,爭做合格黨員。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貢獻,得益於他們對國、對家的熱愛,鼓舞大家堅定理想信念,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深深被紮根在雪域邊陲玉麥鄉的卓嘎、央宗姐妹為國守邊的奉獻精神所打動,她們的事蹟充分彰顯了共產黨員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要學習她們堅定的理想信念,爭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和幸福家園建設者,為美麗和諧扎囊積極貢獻力量。

鍾揚,航天員羣體,王逸平,卓嘎、央宗姐妹……這些可敬可愛的人們,用豪邁壯舉標註一個時代的精神高地。閃光的名字、感人的故事,通過一場場“時代楷模”發佈活動廣為傳播,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凝心聚力,鼓舞前行。他們的事蹟讓自己更加明白了要飲水思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自黨的恩情,要知黨恩,明白今天的生活離不開黨的關懷、全國人民的支援,一定會做講黨恩愛核心、講貢獻愛家園的好公民。

觀看2022時代楷模心得體會篇5

2007年1月,一場以向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麗江市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繫,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記者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於1957年的張桂梅,年輕時不僅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對生活充滿憧憬。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雙雙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學教書。但正當夫妻倆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時,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為了給丈夫治病,她東奔西走到處借錢,能夠借到錢的地方都借了,該花的錢都花了,但丈夫的病還是不見好轉。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離她而去,張桂梅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後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為了擺脱令她觸景生情、傷感悲痛的環境,1996年8月,張桂梅從大理調到華坪,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環境賦予了張桂梅新的生機。來到華坪民族中學後,她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她所教的班級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後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後院,她來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記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樂。可就在這時,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1997年4月,張桂梅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變得特別黑,但肚子卻越來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塊石頭,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原來肚子里長了一個腫瘤。醫生要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但是,想到承擔的4個畢業班的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會考,在這個節骨眼上怎麼能扔下他們不管呢!一邊是學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邊是自己的生命,怎麼辦?

張桂梅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些磨難更加激勵起她對生活的愛和希望。想想那些學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緊牙關,回到學校把檢查結果鎖進抽屜。這一切,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進了醫院。1997年7月,張桂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後,醫生要求她必須注意休息,最少要調養半年。可是為了學生,她在手術後的第24天,又走上了講台。

張桂梅的事蹟迅速傳遍華坪大地。縣政協委員來學校視察,校長在彙報時,介紹了她的情況。聽了介紹以後,所有委員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並當場為她捐款6230元。縣裏召開第八次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都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對此,張桂梅眼淚奪眶而出:“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發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兩次磨難,使她想到,人與人之間是多麼需要理解、幫助和支持呀!如果沒有華坪人民,她的生命將無法延續。她説,她的生命屬於華坪,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華坪人民。正是由於這種感恩的心態和情懷,張桂梅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他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