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七七事變85週年個人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5W

紀念七七事變85週年個人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紀念七七事變85週年個人心得體會 篇一

9月3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在開班式上,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走過九十八載風風雨雨、匯聚九千萬人寶貴初心的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偉大夢想進行的偉大斗爭,是人類歷史上的豐碑。

共產黨人的鬥爭絕不是為一姓一人謀私利、為一家一族謀萬世,而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1949年9月21日,在全國政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發表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著名講話。他説,“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是的,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雖曾創造燦爛悠久的文化,之前卻從未真正站起來過:“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先輩們創造的財富被封建官僚剝削、被自命“上天之子”的統治者壓迫甚至還要被外來的侵略者掠奪!他們何曾站起來過,他們一直匍匐在塵埃裏!直到新中國的誕生,勞苦大眾們才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他們辛勤勞作,他們參政議政,他們把一窮二白的舊社會建設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為他們知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運即我運、我運即國運。

共產黨人的鬥爭絕不是為蠅頭蝸角營營苟且,而是寧鳴而生不默而死。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1935年華北事變,華北分離;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萬里膏腴盡成赤土,億萬國人再無家園,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學溥儀,去做日本手中“偽滿洲國”的皇帝,雖然號令不出宮門,但毫無殞命之險,豈不快哉?學蔣介石,逃到偏安一隅靜待國際支援,推開門打內戰關上門發國難財,豈不美哉?中國共產黨選擇站起來抗爭,不做賣國賊、不做亡國奴,一手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一力支撐挽狂瀾於既倒。今天,美國一手挑起貿易爭端,試圖以貿易戰恫嚇中國,我們可以選擇退讓,無非就是損失自身利益去滿足饕餮之心,然後在美國下一次揮起關税大棒的時候繼續割肉。我們可以退但我們不退!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正如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

吾輩何以戰?以戰護國安。吾輩何以鬥爭?吾輩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吾輩為偉大夢想而偉大斗爭。

紀念七七事變85週年個人心得體會 篇二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國內多個在線視頻媒體平台聯合出品的網絡紀錄片《十一書》全網推出。該紀錄片共11集,每集時長6分鐘左右,共由12位文藝工作者以講述的方式,再現了賀頁朵、盧德銘、左權等11位英雄的感人事蹟。每一段英雄故事都在詮釋着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示兒書。“寧兒,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這是趙一曼寫給寧兒的信。由於革命工作的需要,1930年冬,趙一曼將自己的孩子送到親戚家寄養。作為一位母親,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面前,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自身的利益,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戰場之中,與日本軍鬥智鬥勇,積極開展反滿抗日鬥爭。趙一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予寧兒一份特別的愛,這份愛是關於愛國、關於愛黨、關於愛人民。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決心書。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的爆發標誌着法西斯炮製亡國滅種的慘禍已經降臨到我們每個國人的頭上。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的左權同志因戰事需要隨部來到山西洪桐縣,此時的左權同志已十二年未與母親相見,在轉戰洪桐途中,左權給母親寫了一封“決心書”,表達了自己作為共產黨人誓死報國的決心。信中“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決心與華北人民共生死”等文字力透紙背,鏗鏘有力。在十字嶺突圍戰中發生了不幸的一幕,左權同志犧牲了,這份“決心書”成了“訣別書”,左權同志擔當作為、誓死報國的偉大精神可歌可泣,可親可敬。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志書。“任腳下響着沉重的腳鐐,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我不需要什麼自白,哪怕胸口對着帶血的刺刀”。這就是中共地下機關報黨組書記陳然同志於1949年在獄中留下的《我的自白書》,國民黨的反動勢力全面封鎖了重慶與外界的聯繫,陳然一個人印刷出版的22期《挺進報》,在黑暗的重慶為人民點燃了一盞明燈。在面對敵人的百般折磨,堅強不屈。以血肉之軀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鋼鐵意志,堅決不向國民黨反動勢力低下高貴的頭顱。

紀念七七事變85週年個人心得體會 篇三

85年前的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國可歌可泣的抗戰序幕。無數的民族英雄用自己的身軀為中華民族的宏偉藍圖奠定了基礎。歷史是“教科書”,更是“清醒劑”,在和平年代我們緬懷先烈的同時,更應該時刻保持“戰鬥”狀態。無論是“脱貧攻堅”“掃黑除惡”,還是“環境治理”,於基層而言都是艱苦卓絕的“戰爭”。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工作態度是對先烈們的精神傳承,更是幹好基層工作的要訣!

“一騎當千”--做基層幹部的“主力軍”。十四年抗戰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如滾滾江水,傾訴着曾經的抗日英雄們人性的光輝。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新時代組工幹部應當以怎麼樣的精神狀態勇立潮頭?在我看來每一名基層幹部都需有爭做基層中的“主力軍”的決心!曾經的烈士們手持機關槍,懷揣手榴彈,一往無前,炸碉堡,撥據點,當今的基層工作者手持一支筆,在A4紙上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各類工作到基層是一個大融合,基層是廣闊的天地,更是戰場,面對基層工作的挑戰,我們勢必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爭當基層幹部“主力軍”磨練自己,增長才幹,以“一騎當千”之心為羣眾服務。

“不動如山”--做基層幹部的“狙擊手”。在任何的戰爭中,狙擊手都是最完美的存在,一名優秀的狙擊手首先具備優秀文化程度和身體素質,犀利的眼神和耐性以及思考能力,然而狙擊手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心裏素質,是適應任何環境,是責任和堅守!“艱苦”“孤獨”是基層的代名詞,尤其是身處祖國的邊疆,讓基層工作更具有挑戰性。“在高原工作稀缺的氧氣,寶貴的是精神”,寶貴的精神更多指的是堅守初心,不忘本真的精神。作為一民基層志願者,我想大多數人與我一樣,懷揣着為祖國奉獻的青春的心,隻身紮根於祖國的邊疆,然而不少同志在挑戰中半途而廢。身處基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狙擊手”的素養。在屬於自己的領域蟄伏、堅守。直到勝利。

“無私奉獻”--做基層幹部的“聖鬥士”。抗日戰爭年代,每一位先烈都是鬥士,正是他們的犧牲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沒有槍林彈雨的戰爭,但我們絲毫不能鬆懈。九把刀曾在《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一書中説過“人生不是一場自圓其説,而是不停地戰鬥。我們永遠不能按照我們的意願活着,通過自己的委曲求全和堅持不懈,我們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中間可能會經歷各種冷笑和白眼,但是發生過的每一件事,最後都會連接到往後的人生,觸發某些情感,改變某些決定。沒有一件事會是巧合的,都會成為我們人格特質的一部分”。當我們選擇在基層工作的時候,這裏便成了我們的戰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打響。身處基層,就要視“奉獻”和“付出”為常態。“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曾經的烈士們將鮮血灑滿了祖國山河,換來了如今的美好的生活。今日的“鬥士們”需將汗水灑滿基層的角落,為更美好的明天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