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3W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多篇由本站會員“volcano”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多篇

誠實就是對所有人都要以誠相待,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誠實。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誠信教育心得,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一

俗語中曾經提及過:人的嘴巴所表達出來的都是最迷人的字眼,傾吐的是最真摯的情感。

最大程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日本的誠信教育幾乎可以貫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經常教育孩子“不許撒謊”,到學校裏濡染的是“誠實”二字,到公司裏“誠信”幾乎是普遍的經營理念。

誠,不欺心;誠;不欺人。

經濟市場中,時常有一些不法的販子,靠斷斤缺量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欺騙了自己最真誠的心。

也因此,這些人的做法最終得不到消費者的肯定,生意也少了,這是失信於人的代價。

誠信從娃娃抓起。

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真誠的氛圍,是學校的任務之一。

“嚴謹、誠實、守信”這些字眼都是經常被提到的。

他們認為在孩時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辨別能力是最重要的時期。

教師常解釋道:誠實就是對所有人都要以誠相代,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誠實,因為誠實,所以要一諾千金,以堅強意識實現諾言。

可見,學校教育非常重視從娃娃時抓起誠信教育。

常言道: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中國文學史上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某鎮的一條村裏,凡有勇之士都在準備着防狼工作,有一頑皮少年知道了,為了尋開心,他兩度大叫“狼來了”,引起全村雞犬不寧。

然而,當他再做鬧劇的那晚,狼真的來了,儘管他再聲嘶力竭,村裏人也不以為然。

最後,他死在了他的一句“善意的謊言”之下。

誠信的道理言不盡,誠信的事例處處皆是。

我們應當用平常心去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創造一個共享誠的世界,則感情會因誠而充實,生活會因信而美滿。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二

誠信是人類社會共有的一項根本性道德原則和行為準則,是我國自古以來尊奉的道德原則和立身治國之本,也是當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動中的一條重要原則。陶行知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社會能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誠信素質和誠信意識。而構建和諧社會最主要的一點是需要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和寬容,這種信任和寬容,主要依賴於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具有誠實信用之態度,與人為善之情感,也就是誠信美德。

由於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急功近利、只重結果不看過程的錯誤觀念的影響,“誠信”意識在人們頭腦中漸漸淡漠了,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日漸抬頭,不規範、不合法的事情時有發生,一些人曾經錯誤地認為市場經濟講競爭,可以不擇手段。這些錯誤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我國誠信教育的建立,“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這一社會公害倘若繼續擴大,不僅會嚴重破壞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危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而且會引發人們對他人、對社會、對法律和道德規範、對國家和政府乃至對執政黨的信任危機,使個人喪失人格,使法律喪失威嚴,使道德喪失魅力,使政府喪失民心。誠信問題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目前,絕大多數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就業和招聘過程中,都本着誠信守規、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雙向選擇”,但也有一小部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出現了?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懷閒判形U庵質畔窒蟮牟喚鏊鷙α吮弦瞪陀萌説ノ壞暮戲ㄈㄒ媯扇帕蘇5木鴕抵刃潁乙倉圃劑爍噝1弦瞪某浞志鴕怠?/p>

誠信教育關注人的完整性與生活的完整性,維護學生的現實生活的權利,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和道德創造的豐富性。這是誠信教育以人為本的真正內涵。為此,誠信教育要創造出有利於個體道德發展的合乎人性的環境,以寬容、健康、快樂、向善的精神開展誠信教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強化誠信教育,人人都必須從誠信做起。誠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本。

當今中國社會,誠信美德卻在退化,誠信教育脱離社會生活實際,缺少針對性、現實性,影響了誠信教育的實效性,一方面,誠信教育內容重複,重規範、輕學生的實際認知,遠離學生實際生活,往往把理想的當做現實的,把主觀想象的內容當做客觀存在,把目標當起點,急功近利,簡單地進行道德規範的灌輸。另一方面,對教育對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三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説:“借條就在我心裏,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後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於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鑽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於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範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着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範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説:“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説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説:“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説:“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儘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儘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儘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四

正是因為認錯的稀缺,所以一張本就應該出現的認錯字條成為了眾人推崇的正能量。

騎車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車,車主不在,你是選擇逃避還是面對?近日,揚州大學附屬中學17歲的學生徐礪寒在放學路上無意撞壞一輛寶馬車的後視鏡,車主不在,他沒有溜走,而是選擇在原地等待車主,因趕着上課,只好留下聯繫紙條欲賠償。這件事在微博上引起熱議,該學生也因此被網友稱為誠信中學生。

不小心碰到無人值守的車,看起來起碼有很多種選擇:譬如溜之大吉,譬如指責車主停車失誤,譬如等會兒看看後果。徐礪寒選擇了最笨的一種方式,等不到車主,還留下了一張聯繫紙條。這是風險很大的一種選擇,不僅可能遭遇車主的憤怒,掏錢埋單的家長也可能會心有怨氣。那麼,究竟是什麼支撐了當事人作出這樣的選擇?

中學生徐礪寒的回答很簡單:自己做錯了事,就應該負責。他認為,這件事本來就是應該做的。犯錯了,認錯並請求諒解,這是最基本的公序良俗。甚至我們都會拿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老話誨人不倦,但為何中學生徐礪寒認為理所應當做的一件事情卻被推崇?以至於車主都極度震驚地説出:下一代若都如此,社會還有希望!

車主的震驚道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境況。在認錯稀缺的時候,理所應當自然就成了出類拔萃。一些名人學歷造假了,有了半絲歉意嗎?史上最牛造假的教授被戳穿偽造學歷身份,有過致歉表示嗎?郭敬明抄襲事件塵埃落定,毫無悔意仍是翻不過的一頁到最後,好像大家已經對這樣的事情毫無辦法,只能以阿Q式的恕道自我安慰。

至於權力的認錯道歉,儘管形式上多姿多彩,但很多時候仍顯得誠意寥寥。前幾日有消息説,珠海正探索建立政府失信行為致歉制度,要求政府及其部門對其重大失信行為,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致歉此舉彌足珍貴,而潛台詞令人唏噓。

誠信中學生的紙條是生動的一門課,他提醒我們,承擔責任,學會道歉,得到原諒,應成為每個人習以為常的道德標準。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五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有信與義。”是呀!世界上哪一位誠實守信的人,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世界上哪一個守信、講道義的國家不會繁榮昌盛呢?所以,我們從小就要知道陪伴自己快樂成長的兩個字:誠信!做好這一點,就為你的人生道路的通暢加上了十分。

“曾子殺豬”大家都很熟悉吧:曾子妻子要趕集,孩子也鬧着要去,她逗着孩子説,回來殺豬吃。

孩子不鬧了。

妻子回來後,見曾子殺豬,連忙阻止他。

可曾子卻以誠信來教育她。

最終,曾子還是把豬殺了。

曾子是誠信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這個故事之所以千年聞名,是因為它昭示着:不要欺騙他人。

欺騙他人就是欺騙自己——因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同樣,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膽大的和一個技術高的人,他們是朋友。

有一天,兩人在閒談,突然,膽大人的鼻尖上有一片灰塵,另一個人掄起斧子,將灰塵用斧“劈”了下來。

後來,膽大者因病去世。

有人問技術者:“你怎麼不在露一手呀?”他説:“因為沒有人相信我。”

這些故事同樣讓人們懂得誠信,但現代人無人理會,並且還大批生產劣質商品銷售。

這些不良現象,經銷商們還以假充好,以電視廣告來快速宣傳。

這就是現代社會的人們!無恥的人們!更是危害社會、不懂得誠信的人們!這遠比朋友間失信的危害要大得多!

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寬廣的是天,比海和天都更寬廣的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起做一名懂得誠信的人,因為:

誠信是金!

關於誠信教育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