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多篇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篇1

春光明媚,萬物復甦。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平穩,因疫情防控停業已久的各大景區陸續開放。“禁足”在家兩個多月的人們紛紛“報復性”出遊,以釋放壓抑許久的激情。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黃山景區遊客人頭攢動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細數其中竟還有不少遊客沒有戴口罩,在視頻中我們看到的不是愉悦身心的風景,而是疫情防控的風險。隨後,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景區進山人數已達到遊客流量限制的兩萬人,停止遊客入園,並將採取增派志願者、增設軟硬隔離設施、優化預約措施等方式疏導遊客。

4月5日,世界衞生組織發佈公告稱,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113萬例,中國進入“緩疫階段”。這也意味着我國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仍然很大。在全球疫情不斷加速蔓延的態勢下,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復工將成為常態。對入境人員實施無縫銜接和閉環管理,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力度,這些精準化的防控措施確保復工復產摁下“快進鍵”的同時,將內生的風險降到最低。

管控不容易,放開更不容易。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這次疫情對我國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而旅遊業首當其衝。在低風險地區恢復旅遊產業,提振文旅消費,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是助力脱貧攻堅的新動力。各大景區爆發出的超高“人氣”,彰顯着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堅定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底氣。人民羣眾對綠水青山的熱情高漲,恰恰也反映了疫情之後,對生命健康的更高追求和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更加期待。

此次疫情對旅遊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好事辦好才能轉危為機。在長期防控的新常態下,既不能“因噎廢食”,阻礙經濟社會秩序恢復,也不能麻痺大意,導致前功盡棄。各類景區必須根據疫情防控進展和風險等級統籌安排、有序開放。要嚴格控制遊客流量,鼓勵實行實名制、分時段網絡預約購票、限量有序入園,支持採用掃碼支付、電子門票等非接觸服務技術手段進行購驗票,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和排隊聚集。倡導遊客有序接受體温測量,自覺戴上口罩,保持好間隔距離,健康放心地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春光雖好,但戰疫仍在繼續。景區也是疫情防控的前線,把風險降到更低,才能讓風景更美。唯有把防控要求落實落細,做到收放自如、進退裕如,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防控良好形勢。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篇2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要以疫情防控工作成效來檢驗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發揮引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把社區居民發動起來,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為科學防控疫情擴散蔓延提供了行動指南。

社區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空間,也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管住了社區,就管住了疫病擴散的源頭。要堅持防疫,把疫情防控作為檢驗基層的試金石,從提高政治領導、增強政治引領、嚴肅政治生活、落實政治責任、加大政治監督上着手,推動城鄉社區的基層組織,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全面貫徹落實部署要求,全面扛起屬地管理責任。要堅持大防控,領導幹部深入防控一線,靠前指揮,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傾、資源下放,發揮城鄉社區組織在轄區各類組織中的軸心作用,充分整合各類基層社會組織力量,調動一切必要的力量,築牢疫情防控“戰鬥堡壘”,織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盯緊民宿、網約房、小產權房、城鄉結合部等薄弱區域,盯緊廣袤的農村地區,盯緊流動人口,抓緊抓實抓細落實工作,確保防控全覆蓋、無死角,堅決堵住“行走的傳染源”。

幹部衝在前,羣眾才會鉚足勁,迎難而上,“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凝聚起了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大考”仍在繼續。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永恆課題,在疫情防控中切實加強和創新教育,用創新理論和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方法論,固本培元,補鈣鑄魂,教育引領每一個公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堅守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把人民羣眾的健康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堅決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畏困難,不懼風險,不計較個人得失,勇往直前,不辱使命,堅定站在站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做到哪裏有疫情、有羣眾,堅定的站在最前列,聞令出動、敢打必勝,心無旁騖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位、每一個環節都抓到位,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人民戰爭,廣泛動員羣眾、組織羣眾、凝聚羣眾,進行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是我們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制勝之本。要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切實做到衝鋒在前、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保障人民生活,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細落小落實,把工作做到羣眾心坎上,當好疫情防控“排頭兵”和人民羣眾的“主心骨”,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中廣泛宣傳、組織、發動、凝聚羣眾。要把贏得民心、匯聚民智作為重要着力點,不斷創新宣傳方式、載體、手段,加強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講好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蹟,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教育引導羣眾提高文明素質,增強防控意識,增強信心、堅定信心,凝聚起14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阻擊“疫魔”的磅礴力量,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積合力以致勝、匯眾智而成功,把聯防聯控、羣防羣治的網絡密織到每一個街道社區、每一個鄉村、每一個企事業單位、每一個機場車站,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把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羣眾優勢轉化為基層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築牢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我們就一定能夠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篇3

“西遷精神”是胸懷大局的愛國精神。“黨的決定就是我們的行動”“黨讓我們去哪裏,我們就背起行囊去哪裏”“哪裏有事業,哪裏有愛,哪裏就是家”,交大西遷老教授這三句感人至深的話是對交大西遷師生胸懷大局、舍家為國愛國精神的最生動詮釋。

“西遷精神”是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的人生最美麗。62年前,在古城西安東南角的田野上建起一所著名重點大學,靠的就是一往無前、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奮鬥精神之所以可貴,就在於越是面對困難和矛盾,越能激發出非凡的力量:西遷的交大師生們一邊搞基建一邊開展教學和科研;基建科工作人員住在工棚,邊設計邊施工。

“西遷精神”是敬業無私的奉獻精神。交大西遷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實併成功,“西遷精神”之所以能夠感染無數人,“密碼”就在於:在交大西遷師生的內心深處,始終將為祖國繁榮富強而敬業無私、奉獻青春年華作為畢生的價值追求。熱工先驅陳大燮作為遷校帶頭人之一,捨棄了大上海的優越生活環境和在上海的房產,義無反顧偕夫人一起,首批赴西安參加建校工作。

“西遷精神”是鋭意進取的創新精神。1959年,交大遷校不久就參與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計算機的全部設計和製造工作;20世紀70年代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光筆圖形顯示器;1978年,唐照千教授研製成我國第一台渦流式測振儀,並及時應用於平頂山電站大型發電機組振動測試;20__年,研製了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掃描制式轉換及視頻處理芯片……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篇4

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途徑。親身實踐,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我們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

自縣發佈疫情防控通知後,我及時報名參加,多次參與居委會在村口設置的崗哨,為進出村裏面的居民進行體温監測,在工作的同時遇到了許多問題,我所生活的地方為農村,大多數常年生活在村裏面的居民都為農民,在卡點時現在一部分居民雖然能用的上智能手機了,但是他們對裏面的應用操作還是特別生疏,這都對疫情防控帶來了一定性難度,這使我深深的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

居住的地方,離汝河較近些,當聽説在汝河大橋旁執勤的醫務工作者在此期間,吃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了使他們吃口熱乎的,我也多次多做些飯菜為他們送過去,讓他們體會到社會的温暖,和我們這當代大學生熱情。

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疫情防控與黨心得篇5

只要攜手並肩,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只要共同守望,沒有哪個春天不會來臨。此刻,春上枝頭,又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人民的擔當。

農曆正月七年級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會議,發出了疫情防控工作新的總動員令;中央與地方各級領導親臨疫情防控第一線督戰。這一切都表明,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發出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千方百計維護人民生命健康,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禦之戰。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國家的擔當。

如果把當今世界所有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地方比作戰場,那麼,中國就是這個戰場中的第一線。“中國擔當”的直接體現,就是承擔起一線戰場的擔當,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把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狙殺在中國境內。這個一線戰場的擔當,體現在中國不遺餘力調配醫療資源,推動“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醫療戰線超強陣容的“國家隊”“地方隊”馳援荊楚,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依法採取果斷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力爭做到應收盡收、不漏一人。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世界的擔當。

在當下全球化的交通體系下,各國各地人口頻繁流動,接觸十分密切,這讓病毒擴散速度呈現顯著提升態勢,對戰“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但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髮展和公共衞生能力的不斷提高,又使我們戰勝病毒有了新的條件和基礎。

近日,在幾場國際性的新聞發佈會上,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中國抗疫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中國抗擊疫情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他堅信中國一定能夠消除疫情、取得勝利。

中國戰“疫”,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突顯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戰“疫”,不僅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世界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