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養生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2W

養生心得體會多篇

養生心得體會篇1

最近看了幾本書,如“水是最好的藥、人體使用手冊、無毒一身輕”等,收益良多。今將以上我認為是可行的、科學的觀點,結合自身的體會與經驗,一併介紹給大家分享。

保健養生的總法則,我以為主要是、心態要好,即始終處於不急不躁、不怒不悲、心情愉悦、和暢這樣一種狀態。這是健康長壽的關鍵之關鍵,也是人體防禦外來病菌邪氣的第一道防線。一旦這一防線失守,第二道防線——免疫系統才會受到衝擊。同時,它還關係着人體內部的協調、和諧與平衡。舉例來説,一生氣、着急,就會上火。

上火是什麼?就是咽喉疼、口生瘡、牙發炎。這是第一道防線失守,造成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引起的病菌感染的典型例子。我把前者叫做心理免疫。生氣引起體內的病變就更多了、氣積在膽囊就會發膽囊炎、積在腸道就會得闌尾炎腸梗阻、積在肝臟就會得肝炎肝癌、積在胃裏就會得胃炎潰瘍等等。

其次、是合理膳食。最近多數觀點主張素食,少鹽,多水。不主張食用動物蛋白,包括牛奶。這一觀點對否,我們不去考證,事實上我們也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多素少葷更有利於健康。這是目前西方的觀點。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觀點,及至佛教的傳入更是要吃素的。儘管本意不同,但從養生保健的目的上則是一致的。所謂素食,主要是指五穀雜糧、新鮮蔬菜、時令水果。

第三、是户外活動。生命在於運動説的就是這個意思。運動也有講究。具體講就是、時間、最好是早上太陽出來30——60分鐘這個時段。太早空氣不新鮮、不乾淨,因為沒有被太陽消毒滅菌、光合作用不足氧氣釋放不多;太晚也不行,還要上班呢。運動的量、不要因為生命在於運動就做劇烈運動,君不見運動員的身體有幾個是好的?對運動量的問題,中醫就有一個很好把握也科學的標準——形勞而不倦、微微汗出。就是説,主觀上感到累了、客觀上身上出了少許細汗時就停下來。至於如何運動就有根據個人體質、愛好而異了。隨時間的推移,這個量也會逐步加大。

第四、自我按摩。“丘無病自灸”,是説孔老夫子沒事的時候就弄個艾條灸灸身體上的穴位來保健的。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學學他老人家灸灸的。時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掐掐、揉揉、按按身體上的一些穴位,如內關、足三裏、太沖、復溜、湧泉等。這對提高、活躍免疫系統,調節心理,平衡內分泌系統,都有積極意義。

養生心得體會篇2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了解,我對中醫養生有了實質性的認識,“養生”就是保養生命之意,我們養生,也要順應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通過不同的調養護理方法,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俗話説,求醫不如求己,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對中醫養生學習,並在生活上努力實行,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中醫四季養生,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天人合一”的理念,説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規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現象,並揭示出人類應當如何在陰陽不停變換的四季中,恰當地調養自己的身體的陰陽,以順應四季變化,達到陰陽平衡、氣血暢通、健康長壽的目的。 比如我們冬季可以用一些温熱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脾腎的陽氣,秋季氣候乾燥則要多吃一些滋陰清熱的食物以補充身體的津液;春夏季節又有不同,這就是四季養生的大意,也是做好四季養生所必備的中醫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是一個大學問,並且通過最近對中醫養生的學習,我也總結了不少自己體會到的中醫養生之道,得出了一些養生的方法。首先,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也就是養精神,調情志,故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人的情志及精神活動需要臟腑之氣的支持才能完成,所以反過來説,調養精神,調節情志,也可養護臟腑之氣,所以保持健康的情志是養生防病的重要保障。其次,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的本能,誰還不會吃嗎?但實際上,大多數人真的沒有學會科學地吃,所以才會吃出那麼多的疾病。現代營養學提出要保持健康就需飲食多樣,營養平衡。第三,大自然是人類的守護者,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所以養生就必須順應自然。如果不順從這種規律,大自然和人就都會遭受災害;順從它,自然就和諧,人就不會生病,這樣做的話,就是得到了“道”,即養生的本質。

同時,“人的睡眠實際就是一種歸根,一種覆命,即恢復生命的活力,是人體陽氣得到收藏、得以蓄養的過程,沒有覆命,生命就難以延續。”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尤其在炎熱的夏季調整好睡眠,是保持健康、延緩衰老的重要保證。

此外,中醫養生中提倡多做鍛鍊,多做户外運動,多與人交往,多想積極開朗的事,這樣心情才能暢達;而“養靜”就是要心情平靜,不急不躁,通過自我調理或户外運動等方式把心中之抑鬱燥熱散發出來,正所謂心靜自然涼,心寧而神安,從而達到養生的最終目的。 在向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我也瞭解到適當正確的堅持對氣功的練習對中醫養生養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氣功的鍛鍊可以對人體的強化鍛鍊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故我認為在我們加強對中醫養生的學習和了解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氣功的學習和鍛鍊。氣功在保健方面有獨特的功效,他是通過主動的內向性運用意識活動的鍛鍊,改造、完美、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變為自覺智能的實踐。且與體育鍛煉相比,氣功更強調人的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中醫養生是一個漫長的階段,此期間需要我們的努力堅持,並且在生活,處事,心態等方面時時保持好的習慣。比如,在膳食營養方面,我們不應該不注意國情,盲目崇洋媚外,太過沉溺於肯德基,麥當勞等一些垃圾食品,應該多食一些我們先人總結下來的有利於我們養生的綠色食品,那對我們進行中醫養生起到一定的食療作用,有利於我們的身體護理和保健,進而對健康長壽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通過學習中醫養生,我發覺了自己在過去的許多不好的生活養生習慣,那些有利於身體健康和保健的惡習,但在今後的生活,我學以自己所學的中醫養生知識,促進,監督自己改正,從而達到中醫養生的目的,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使自己更健康長壽。

養生心得體會篇3

學習養生已將滿一學期,主要配合《黃帝內經》等養生理論學習了導引保健功和八段錦。

在此之前曾接觸過養生,因為自己身體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並深受體寒之擾,一到冬天就會全身冰涼,所以需要藉助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調養身體,但是在此之前接觸是的食餌養生和薰治養生,而非現在的吐納養生和導引養生。

兩相對比覺得後者比前者有更大的適用範圍,比較適合現在練習和實踐。

由於我們無法再學習之外抽出這麼多實踐和精力來準備養生所需的材料,食餌養生和薰治養生適合有人照顧時使用,而且,這兩種養生常常是對症下藥的,具有針對性。

此外,對於尚是學生的我們經常出現的用眼過度,肌肉痠痛,精力不足等病症,這兩種養生能夠起到的功效就微乎其微了,遠不及其他兩種來得實用。

課程剛剛開始時,老師介紹了幾個適合學生練習的養生功,對舒展筋絡非常管用。

雖然簡單,但是堅持做一段時間後就感覺情況大不同了。

困擾了許久的肩膀痠痛減輕許多,而且身體感覺更為通暢,沒有鬱結,讓我不禁咋舌。

平時練功時也有這種體會。

區別競技體育要求“更高”,“更快”,“更強”,養生課要求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不急不躁地完成每個動作。

如果心態稍有變化就會影響到手腳動作而影響整體的和諧圓通。

正是養生這種特性,使得在使身體更加健康的同時還陶冶着心性,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堅持這種養生方法的老人在晚年不僅身體強健而且精神矍鑠。

其實,養生不僅僅教給我讓身體健康的方法,還傳達了人生的態度。

養生是依據天地的變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順從陰陽的消長,適應四時的變遷。

也就是説人要順應天地萬物的規律,不可逆行。

春天是推陳出新的時節,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這時就不應改像冬天那樣將自己“藏起來”,而應該早起鍛鍊保持生機,否則無法提供給夏天足夠的生氣。

當我們竭力在莫大的社會中尋求自己的位置時,也只有順規律而行之才能事半功倍。

古往今來,沒有人能夠在逆規律而行後取得成功,凡成就大事者,必有洞察規律的慧心,無論是社會發展規律,還是人事變遷規律,都瞭然於心並以之為指導和借鑑,從而造就成功。

養生講究陰陽調和,使陽氣和陰氣平衡。

陽氣不足,生命機能亦闇弱不足,無法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然而陽氣過盛時也會陰氣口舌乾燥,身體發高熱等病症。

因此適度是養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不及這個度,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但一旦超過就會過猶不及。

適度這個原則也貫穿整個人生始終,適度的工作讓激情不滅,適度的休息讓精力充沛,適度的體貼讓人心裏温暖,適度的距離讓驚喜不斷。

只有把握好度,才能達到平衡而使人生運轉通暢。

從養生中學到許多,正是因為自己從中受益匪淺,所以一直在向周圍的同學推薦這門課程,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去了解養生並去實踐,體會養生帶來的美妙感受。

養生心得體會篇4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俗話説:“醫食同源,藥食同行,先到廚房,後到藥房。”食療治病,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由於中醫治病,重視陰陽寒熱辨證食療亦當先了解食物的屬寒屬熱,屬陰屬陽,才能有的放矢。藥食同源藥物與食物具有相同的特性,不論是進補還是藥膳,都離不開中藥的搭配,因此,在選擇藥膳之前,加深對中藥特性的認識是絕對必要的,也是進補的先決條件,否則,選擇不當,不但無法達到進補的預期效果,還可能弄巧成拙。

一、藥材的“四氣”

“五味”温熱寒涼是藥材的四種藥性,也稱四氣它是從藥物作用在人體方面的表現概括而來的,也就是説,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一般屬於寒性或涼性。例如黃芩和板藍根對於發熱口渴、喉嚨痛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即表明這兩種藥具有寒性。相反的,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於熱性或温性。例如干姜對於腹中冷痛、

四肢厥冷等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因此將它歸納為具有熱性的藥。因此,常聽人説某種藥非常燥熱,或是非常寒涼,不能多吃,這些也許只是針對某些人或在某些情況下如此。需要採用什麼藥材,必須依據個人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定。

五味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包括:辛甘酸苦鹹,這是藥食的五種基本滋味。這五種藥味各有不同的作用:

辛:發散、行氣、行血。例如: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補益、止痛、調和藥性。例如:人蔘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甘草調和諸藥等。

酸:收斂、固澀、生津。例如:烏梅斂肺止咳、五味子斂汗等。 苦:通泄、燥濕。例如:杏仁降泄肺氣、枇杷葉降泄胃氣、蒼朮消除濕氣等。

鹹:瀉下作用。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二、“五味”與五臟的生克關係

飲食五味與五臟的生克關係也應注意,如:偏嗜五味造成髒氣之盛衰失常,多食酸則可傷脾,多食苦可消肺,多甜食可傷腎,多食辛可傷肝,多食鹹則傷心。五味所禁:辛味善行氣,有散發之性,多食就會耗氣,氣病要慎,不能過量;鹹味善走血,用量過大則血行凝滯,血病要慎用;苦味善走骨,能動心火,多用則火,骨生於腎,故骨病應少食苦味食物。甘味性滯走肌肉,多食易致肌肉壅滯,故肉痛時不宜多食;酸味善走筋,有收斂作用,多食則引起筋脈拘急。飲食要葷素適宜,五味兼備才能使脾胃調和,五臟收益。

養生心得體會篇5

通過校自律會舉辦這次夏季養生與保健活動,我學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對夏季的飲食、作息、保健等方面的問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例如:夏季天氣很熱,各種細菌滋生非常的快,所以食物放置時間不宜過長。

還有夏季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不要吃太過油膩的食物,這樣不但對胃腸是非的不好,也不利於消化,而且容易上火。我們的作息時間也應該相應有所改變。冬季天冷,同學們沒有早起的習慣,但是夏季我們應該早點起牀,去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清醒頭腦,然後如果可能的話,中午可以小憩一會,這樣一天的精神狀態都會十分飽滿,也能以更加充沛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萬物在沉睡了一冬之後復甦,我們也要多參加鍛鍊增強我們的體魄。

作為一名大學生——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不但要有好的成績、高尚的人格、我們還要有健康強健的身體。相信大家在參加這次的活動以後,一定會收穫很多,這樣活動的目的就達到了。好的生活習慣塑造好的身體,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大家每天都有一個飽滿的精神狀態,夏季養生保健讓我們共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