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詐騙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3W

詐騙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校園詐騙心得體會 篇一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但這也促使了許多人利用高科技詐騙錢財,破壞人們的財產利益。現在的騙子無處不在,甚至就在你身邊,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當今最為廣泛的詐騙方法無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發QQ信息、打電話、發短信,“我遇難了!”拜託你馬上“救急”匯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匯了款後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經逃之夭夭。最後,遇難反成自己!

“你中大獎啦!”這是最為普遍的詐騙方式,騙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知名節目,傳來佳音,你中大獎,只要交一點“保險費”,“税金”就可以領取大獎,機會不容錯過,再不來就沒有啦!你付費以後,“大獎”消失的無影無蹤。看來,這就是貪小便宜的“大獎”吧!

令人最不可思議的還是“欠費”,電話欠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卻還是有許多詐騙發生:我是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您的電話、電視、寬帶賬户欠費了,請繳納“滯納金”!沒想到“滯納金”最後進了騙子的腰包。

“天上掉錢啦!”你在街頭髮現一大筆錢,跑去撿起。誰知,騙子在假錢上下藥,趁你昏迷之時,取走所有的貴重物品,當你起來以後,發現財物被騙子一掃而空,後悔莫及啊!你見過天上掉錢嗎?做事還是謹慎為好!

你發現了嗎?網上購物往往要比市場價低得多,許多人為貪小便宜,謀利益,在網上匯款,數月後毫無音訊,“你上當了!”看來,不要總是想着會有好事發生哦,即使市場價貴點,但質量和品質還是有所保障的,可要當心啦!

騙子無處不在,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處處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你時刻小心着嗎?防止詐騙,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喲!只要我們處理得當,就一定不會上那些可惡詐騙團的“魚鈎”了。

小心“防”詐騙,安全“0”距離,只要我們謹慎行事,捂緊口袋,正確判斷,就能遠離詐騙,遠離騙子!防止詐騙,從我做起,歐耶!

詐騙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學習和觀看《經濟半小時》中的“打擊電信詐騙:揭祕來電騙局”這一期節目,讓我們瞭解到反詐意識一定要無時無刻的記在心裏,在節目裏我們可以看出來詐騙犯他們的套路五花八門,他們詐騙的對象主要是成熟的中年男子和不同年齡段的人,他們的詐騙手法是無所不用其極,通過網上聊天等手段,謀取受騙人的信任進而去騙錢。

其實在學校詐騙也普遍存在。我們在新聞裏可以看到外面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人還不在少數,利用學生們的善良,為了達到目的,騙取新生的信任,對其進行“洗腦”,進而詐騙成功。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可以暢遊在虛擬的網絡空間裏,但是當我們在網絡上暢遊的同時,也給不法分子利用他們的技術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騙子無處不在,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

面對猖狂的電信詐騙,我們要像孫悟空一樣,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不管電信詐騙如何變幻,我們都要認清他們的真面目。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認真學習一些“社會知識”,不能做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要多去關注社會,去了解社會,煉就一雙能識破詐騙伎倆的火眼金睛。

我們更希望“天下無騙”,但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壞人們的良心發現,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要讓不法分子沒有可乘之機。

校園詐騙心得體會 篇三

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了。網絡把人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隨着網銀、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工具開發以及淘寶、京東等電子商貿的流行。我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購物了。但是,網絡也成為了騙子的天堂。網絡的不安全性和自由性可以使騙子輕鬆詐騙錢財。而網站資料搬遷、域名隱藏技術等則使釣魚、詐騙網站更加逼真。再加上電話號碼修改器、呼死你、自動短信等工具,幾乎是使詐騙者無所不能。那怎麼來防範網絡詐騙呢?就由我來情景再現一下。通過一個男士的被騙經歷來揭示一般冒充銀行詐騙的手段的防範方法。

這天,陳林皇先生收到一封短信,上書:尊敬的陳先生,您尾號為1478的銀行卡有打七折優惠。陳先生驗證了一下,網站和短信發件人都是建行的。於是,陳先生打開了網站。哎!果然是建行的網站,頁面完全一樣。陳先生相信了,點擊網站活動。等輸入賬號後,網站立刻關閉了。過了一會,陳先生的手機“滴”的響了一聲,收到一條短信。他打開手機一看,哇!銀行卡里的3000元工資沒了。一個月的血汗錢就這樣輕鬆飛入了不法分子手中。陳先生後悔至極。他馬上去學習了一些防騙知識來分享給大家:

1、如果收到疑似詐騙短信的短消息,應查看電話號碼和網站是否正確。如電話號碼正確,應回撥過去。因為電話號碼修改器一般不是雙向的。如果是詐騙的話回撥時應顯示真正號碼,再看網站是否正確。如有些騙子將字母i換成數字1,又或是把字母o換成數字0。

2、要仔細看釣魚網站上有什麼差別,找出貓膩。

3、輸入密碼時,先輸一次錯的,如果也通過了,就代表不是真網站。

學習了陳先生的防騙三步法,我想你對騙術有一定了解了吧?請記住,遠離網絡詐騙,保護網絡安全,不能讓不法分子把你的血汗錢佔為己有。

防詐騙心得 篇四

學法人人受益,守法處處和諧。為進一步增強國小生學法、守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全校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月28日下午,學校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反詐第一課”法制安全教育宣傳活動。本次活動特邀清泉派出所警官徐新雲叔叔作了法制、安全教育專題講座。

下午2:30活動如期開展。首先,徐新雲警察叔叔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圍繞“無詐學校”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當前主要詐騙手段、如何防止詐騙和校園欺凌的預防等,教育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預防電信詐騙,如何防止校園欺凌,並向大家發放了“無詐學校”創建倡議書。

從這次講座中我深受影響,我真切的感受到詐騙真的是無處不在。他們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處處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冒充“朋友”向你發QQ信息、打電話、發短信,“我遇難了!”拜託你馬上“救急”匯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匯了款後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經逃之夭夭,最後遭難的反而是自己。

作為國小生,我認為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預防電信詐騙,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只要我們處理得當,就一定不會上那些可惡詐騙團的“魚鈎”了。就像案例中常説的一句“切莫上當。”

所以,從今以後我們要做好以下措施:上網要小心,儘量不上網,在面對任何與財產有關的事時,要用頭腦想清楚那是不是詐騙。小心“防”詐騙,安全“零”距離,只要我們謹慎行事,捂緊口袋,正確判斷,就能遠離詐騙,遠離騙子。

通過聆聽此次“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講座,我決心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詐騙心得體會 篇五

通過學習《信息安全》,我瞭解到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隨着我國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工作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密碼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銀行卡,現在幾乎人手一張,那麼所對應的密碼數量,可想而知,是個多麼龐大的數字。還有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信息社會中,我們註冊的各類賬號,其對應的密碼數量也是個巨大的數字。信息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過去工作方法的不足,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只有充分把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於各類工作中,才能有助於整合資源以及提高工作效能。信息安全,顧名思義,是指所掌握的信息不被他人竊取的安全屬性。由於現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信息的數量以指數級別增加,而科技的進步也催生出很大竊取信息的技術方法,給我們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不光説我們的個人隱私我發得到合理的保障,甚至一些商業機密乃至國家機密也都收到了潛在盜竊者的威脅。因此,如何防範信息的竊取正確的有效的保護自己信息隱私的安全性,如何處理信息被盜所造成的損失,如何亡羊補牢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信息安全概論這門課正是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給了我們應對新時期信息安全問題一條出路。

現在的上網環境可謂是“佈滿荊棘”,例如一項實驗,不開殺毒就算不上網也有信息被盜取的可能性。首先,是最常見的u盤盜取,有的時候電腦不上網但是需要用u盤或者移動硬盤拷貝一些資料

“伊萊克斯經理x照”就是別人破解了相冊空間把照片竊取出來的,我們姑且不從倫理道德的角度對照片上的人做什麼評論,單單就這個事情已經讓我們毛骨悚然了,不知道以後還有誰敢發一些比較私密的照片到互聯網上去。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最近時常出現於報端的“網絡暴民”,這些人通過在互聯網上發佈“通緝令”之類的方法,對他人展開人身攻擊,我知道的最出名的就是mop的“人肉搜索”,也就是根據“暴民”提供的一些個人信息,搜到被通緝人的各類私人信息諸如住址、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真實姓名、家屬姓名、工作單位等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mop上的“虐貓事件”直接找到了視頻中女性的工作單位,給當事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些隱藏在互聯網後面的“網絡暴民”企圖想繞過法律給他人造成巨大傷害,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保護自己信息安全、自己在互聯網上隱私的方法,也許下一個被通緝的人就是我們之中的誰。信息技術給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如信息泄露,網絡詐騙,網絡的黑客攻擊、入侵等等。

因此,我們要增強信息安全意識,提高信息安全技術,切實保護個人與國家信息安全。

校園詐騙心得體會 篇六

校園網貸風險多發,一些學生網絡借貸導致揹負“鉅額債務”。

錢凌是江蘇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大二學生,去年6月,他認識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興。唐興告訴錢凌,他們公司正與多個大學生分期貸款平台合作,招聘學生做兼職,只要幫忙在平台上“刷單跑量”,學生就能輕鬆獲得報酬。唐興還表示,做兼職的學生事前可以簽訂一份免責協議,一旦還不起錢,兼職學生不承擔責任。

“賺錢快、收入高、無風險”錢凌便一口答應了這個“好差事”,和唐興簽訂了免責協議,然後向平台提交了個人姓名、身份證號、學校和入學年份等信息。沒到兩天,註冊就審核通過了。錢凌立刻申請了12個月期貸款,金額1萬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請後,錢凌很快接到貸款平台的客服電話。核實完信息後,半小時內,錢凌的銀行卡就收到了1萬元,他隨即將借款轉給唐興,同時拿到1000元的兼職報酬,並被告知以後還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兩個月後,當錢凌接到貸款平台催促還款的電話時,唐興的手機卻再也打不通了……

錢凌的遭遇並非個案。據常州警方介紹,除錢凌外,還有常州工學院等高校的10名學生掉入唐興的陷阱。

曾有媒體報道,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一名學生,用十多個同學的信息網貸了70多萬元,自己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同學們則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嚴重影響學習生活。

此外,除了校園網貸詐騙以外,也有一些大學生為了講排場,不惜在網絡平台借貸來實現超前消費和高消費,有的明顯超出了承受能力,揹負“鉅額債務”。

消費觀念不理性、個人信用保護意識淡薄、網貸平台無序擴張等是主因

近年來,互聯網借貸平台瞄準了大學生羣體,以P2P貸款平台、校園分期購物平台和電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滲入校園,寧靜的象牙塔成為網絡借貸平台爭奪的地盤。

“很多校園貸款平台審核存在漏洞。有些甚至舉着身份證拍個照,讀一段話錄個視頻就可通過審核。這可能是校園網貸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州警方辦案人員告訴記者。

而另一方面,大學生財商觀念方面的誤區,也是網絡貸款案件在大學校園內頻繁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認為,很多大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也不足,這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鄧建鵬還表示,很多校園貸款平台的無序擴張,也增加了風險產生的可能性,“他們在廣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擔保、無服務費’等誘人的貸款和消費訊息吸引客户,同時給校園代理人很高的佣金,助長了代理人盲目擴張業務的衝動。這不僅對大學生,對這些貸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風險。”

也有專業人士認為,消費信貸是一種金融工具,並無道德標籤。一些理性消費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通過分期貸款消費能減輕一次性消費帶來的資金壓力,但關鍵是學生的借貸要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

應加強風險提示,建立嚴格的借貸流程和審批機制“大學生享受金融服務本無可厚非,而且現在快速發展的態勢也説明確實存在市場需求,但現在的問題是,校園網貸作為新興業態,與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台一樣,還遊離於監管之外。”“分期樂”公關負責人認為,一些平台野蠻生長,有些平台存在費率不透明、授信額度過高、風控鬆懈但催收嚴酷等不負責任的信貸行為。

此外,目前存在的問題也和當前部分大學生信用意識薄弱,消費觀念有偏差有關,亟須提高大學生的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水平。

“防範校園網貸的風險又同時能滿足大學生分期購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監管要跟上。”鄧建鵬認為,未來的監管政策應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規定互聯網金融平台一定要對大學生做特別的風險提示,倡導適度消費的理念。其次,在評估信用水平和償還能力時,要適用高於其他人羣的審核標準。

近日,教育部和銀監會聯合發佈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網絡信貸監管力度,向學生髮布預警提示信息,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實時預警機制等。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校園網貸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規,才能避免法律風險。如果是以P2P的形式來做,就要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確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資金放貸,就必須由監管部門頒發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來做。

其次,貸款平台應規範借貸流程,對大學生借款人進行適當的測評,綜合考慮其風險承受能力、還款能力等。

最後,從行業角度來説,要建立起全行業的風險測評體系和監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