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品茶心得體會 品茶心得體會3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品茶心得體會 品茶心得體會300字【精品多篇】

茶道心得體會 篇一

茶,對中國人來説,沒有不會喝的。

跟精一老師修習茶道,常聽她説,看上去我們是在品茶,其實我們是在通過品茶品自己、品生活。茶道的體驗,是藉由老師的引領,以茶為師,以己為師,通過體驗瞭解自己生命狀態的一個過程。

茶道教室

這次的茶道體驗課主題是“童蒙養正”,通過“養正”延伸到對“禮”的表達。

茶道體驗中,要求同學們的坐姿端正,內心寧靜,然後細細的品茶。一個“正”字、一個“靜”字都是我們對茶、對自然、對一切因茶而起的緣的恭敬與感恩,這也就是“禮”啊!

什麼是正?實際上至誠就是正。《易經》講歸位為正。通過茶道的體驗來養正最是方便的法門,在茶道的儀軌中、沖泡的技法中無一不是從“正”字入手打基礎。

什麼是靜?通過調勻呼吸讓內心進入寧靜的狀態,這是迴歸內在能量源頭的路徑,是創造力綻放的起點。當我們的內心歸靜後方能品出茶的真滋味!

寧靜,至誠

我國古代非常講究用茶來養生,講究五臟對應五味:肝臟好酸味、肺臟好辛味、心臟好苦味、脾臟好甘味、腎臟好鹹味。苦乃茶之本味,茶是五味之上首,是諸味之上味也,因心臟好苦味。心臟好,則諸髒安也。

日本在隋唐時期有很多人來中國學道、學茶,他們認為中國人心臟無病,都是因為吃茶的關係。

今天的體驗課用的是六大茶類(中國的茶有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六大類)中的紅茶,夏季在五臟中對應的也正是我們的心臟,所以夏季是養心的好季節,喝紅茶還可以消暑解渴,除濕,帶出身體裏的重金屬,還可以解鹽毒。

能做到一個小時的“正”和一個小時的“靜”,對好動的同學們來説是有挑戰的,但是同學們都體驗的很投入、很認真、很有秩序。

5:20分同學們在帶班老師的引領下來到茶道體驗教室門口安靜的等候。

然後由玄義老師帶領大家向至聖先師行禮,整個教室都被虔誠的行禮氛圍籠罩着,頓時大家的心都不自覺的莊重起來。

接下來,同學們安靜的入座,由玄義老師給大家講解茶、茶具以及茶葉的基礎知識;中間精一老師協助,為同學們講解了擺放在面前的土樣以及茶樣,通過對“正”字的瞭解為大家分享了茶席儀軌中一些禮儀細節……

20位同學分別由坐在茶桌兩頭的玄義老師和精一老師各負責10位,為了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機會充分體驗,奉茶環節是從泡茶台開始,由同學們自己分別為旁邊座位的同學奉茶,這個互動環節讓同學們體驗到為他人服務的快樂,也從中瞭解和掌握了奉茶的手位禮節。

時間過得真快,同學們意猶未盡,已經到下課時間了,

6:30在玄義老師的引領下,大家全體起立,由精一老師帶領大家讀感恩詞:

感謝天地造化之恩;

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感謝師長教誨之恩。

整個茶道體驗課緊湊、流暢,儘管是在炎熱的夏季,但是在老師們精心佈置的清涼茶室中,伴着茶香,我們安安靜靜的度過了美好的一個下午。

同學們相聚四海書院夏令營,緣結當下,珍惜歡喜!

品茶的感悟 篇二

茶是水寫的文化,泡茶升騰的是芬芳,沉澱的是淡然。

我曾到過四大茶區之一的西南茶區,遇到了許多茶藝師。我曾在一位茶藝師的茶莊裏,喝過她泡的茶。她是一位很淡雅的女子,談吐之間流露着一種恬靜的安然。泡茶之前,她摘下了手鐲和戒指,只用清水洗手,不徐不疾地燒上青瓷茶壺,用滾熱的山泉燙壺,洗茶,出湯。她説取水是最重要的,是茶與水的合鳴。一泡,兩泡,三泡,青瓷小杯子裏,茶色由淺轉濃,茶香縈繞着整個茶室,清香撲鼻,沁人心脾。

看着這泡茶的儀式,我不禁想起了周作人先生的話:“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説,可以稱作‘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或許生活本就該如此從容,只是在這忙碌之中失了本真,品嚐不到真正的味道。人生如茶,品茶亦是品人生。一如茶湯的由淺及深,心也隨時間而慢慢沉潛,人生也越來越厚重,才慢慢嚐出生活本來的味道,沒有積澱的人生是無趣的,次第舒展,緩緩釋放,清幽繚繞,茶的一生便似人一生的歷練。

我瞭解茶的歷史時,是在江南茶區。陸羽在《茶經》中説,“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西周時,茶是貢品。漢時,飲茶之風漸漸形成,王褒在《僮約》中就提到“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等。兩晉時期,文人之中更是出現了“做席竟下飲”的風氣。隋唐時,“茶道大行”。宋人更是改煮茶法為點茶法。明清時期,便達到鼎盛。

茶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品茶,不僅是品心,更是品味歷史,卻又不僅僅是品歷史,品的卻又是生活。回望古代,一些士大夫烹酒煮茶,或評議時事,或談論文學,或乘興而歌,再看現代,即使在路邊小茶館裏,旁邊的兩三桌客人都在表情嚴肅又不失禮節地談論生意。我認為“茶”的意義便是“人在草木之間”,遠離塵世喧囂,在淡雅的芬芳之中,品味靈魂的純粹,放下心上的負擔,坦然前行,是一種解脱與救贖。一如生活,本如茶一般清新恬淡,比如沈三白與陳芸夫婦,即使在窮困潦倒之時,也能品着染了蓮香的清茗,細細品着生活本真的舒適與恬淡,沒有世俗的浮華,一切平靜而自然。現世多少人被凡塵遮了雙眼,而看不穿心靈最質樸的需要--品味生活。“茶”是出塵的,可以洗卻內心的凡俗,生活太快,何不品一杯香茗,淨澤身心?飲過之後,再論功名也不遲。

茶再好,卻也是隻有兩種形態:浮與沉。喝茶也只有兩個動作:拿起和放下,這品茶,便如人生,一個拿起,一個放下,如茶一般在世間浮沉,迴歸本真,沉潛深處,厚重了人生,亦將自己從容不迫地婉轉釋放。

品茶悟人生感悟 篇三

茶,聚天地之靈,汲日月星辰之精,納山川之魄,經歲月的沉澱洗禮,終成世之瑰寶。

喜歡獨自一人靜靜在清涼的晚上,泡一壺茶,獨倚窗欄,聽樹葉搖瑟,看月光洗窗,在清清的月色裏,在氤氲的茶霧中,在淡淡的茶香中,輕輕晃動手中的茶杯,品清清淺淺的苦澀,訴濃濃淡淡的心語,慢慢品嚐,深深回味……

喝茶,喝的是心情,品的是人生。心情不同,同樣的茶,滋味萬千。有苦,有淡,有澀,有甜,有香,有柔。

喝茶,心情而已。

好茶,從不少缺,缺的只是喝茶的那份心情而已。同一款茶,千人千味。茶,喝多了,就慢慢的品味出了一些道理。

喝茶,心靜方知其味。焦躁不安,很難品味一款茶的滋味。夏飲生茶可以消暑;冬飲熟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

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時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飲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人生如茶,千滋萬味。

茶葉因沸水釋放深藴的清香,人生不也是在經歷了一次次挫折後才瀰漫出脈脈幽香嗎?那些不經風雨,平平淡淡生活的。人,就像温水泡的淡茶,香不出,味不足,懸浮着,瀰漫不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滋味;而那些飽受滄桑、坎坷不斷的人,就彷彿沸水衝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他們在風雨歲月中沉沉浮浮,像一次次衝沏的茶一樣溢出了生命的脈脈清香。

茶道心得體會 篇四

大一的第二學期,我們開始有公選課,而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茶道與身心健康。一直都很想了解一些關於茶道與養生方面的知識,現在終於有了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在上這門課之前,我雖然對茶道有着極大的興趣,也上網瞭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上了老師的課之後我才發現我對茶道瞭解的太淺。

茶藝與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裏所説的“藝”,是指製茶,品茶,煮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裏所説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節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你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

在茶道課上,老師給我們泡茶,請我們喝茶,老師還請來了他的茶友。喝着老師泡的茶,聽着茶友們説着他們喝茶的經歷,無疑是一種享受。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很多種茶,而我最喜歡的是黑茶。聽老師説他有幸喝道了有上千年的茶樹的茶,讓我無比的羨慕,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喝一喝,品一品,雖然我知道有些不可能。

泡茶時,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心態,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用心去體會,便會收穫很多。茶藝並不是簡單的泡茶,品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對茶具的尊敬,也反映了生活中的為人之道: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個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賦予了世間萬物生命與靈性,若給與他們尊重與理解,那麼他們也會給你一樣的迴應。你愛戴生命,生命也會回饋你。經過茶道課的學習,我覺得自身獲益匪淺,學到的不僅是茶藝茶道知識,還提高了自身的耐心,畢竟無論泡茶還是品茶都需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我的心態也更加的平和,達到了修身養性的效果。這與老師的教導是分不開的,總覺得老師是一個很温和的人,很容易相處的感覺,希望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和老師喝茶。當然,我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能保持這種良好的心態,平心靜氣的處理一切,就如品茗一樣,真正放鬆自己,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體會一份純真,收穫屬於自己的一份勞動成果,最後,在這裏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導,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