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5W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多篇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篇1

關於今年寒假的社會實習活動,我們去了xx第九人民醫院檢驗科。想着終於有機會進檢驗科,能夠從中瞭解本人所學的專業,心中便充滿了期待。由於初次接觸檢驗科的工作,心中既興奮又緊張。教師講解的每一個操作要點、注意事項,我們都會牢記在心。

帶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步入了醫院檢驗科進行了三個小時的學習。儘管我們僅在這裏度過了短短的三個小時的時間,但也正是這短短的三個小時使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對以後進一步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今後的就業做了良好的鋪墊。見習,是一種磨練,是對自己感受醫院環境,瞭解醫院事務的一種鞏固理論知識的社會實習活動,更是對自己醫生夢想的前期準備。

短短三個小時親身體驗了三個科室——生化,免疫,臨檢的繁忙,發現了原來工作和學習是大相徑庭的。

首先是生化,這裏的操作工作基本都是流水線,在這裏,不只要對專業學問充分控制,還要對檢驗儀用具有一定的知曉,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儀器就會出毛病,這個時候還需求懂得如何處理機器問題。提到檢驗的結果問題,就不得不説儲存血液標本了。這是為了便當病人或者醫生對報告有所疑問時,來重新檢驗時用的。不只是為了對病人負責,也是醫護人員的一個義務。

第二個科室就是免疫,與生化不同的是,免疫需求的是大量的手工操作。由於很多是微量實驗,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教師也不敢隨便讓我們來操作。很多時候就是做一些簡單的操作,在教師的旁邊聽一些實驗的解説。有了這種直觀的學習辦法,使我們在課堂上的單純的圖文變得詳細、形象起來。

第三個科室便是臨檢了,其實也是分為血液和體液的。在血液臨檢,看着自動做剖析的流式細胞儀,再回想教師課堂上所解説的內容,又有了更深的瞭解。而在體液臨檢,教師經常會讓我們來看看樣本。而這些來自不同人的、或陽性或陰性的樣本才是我們今後所要面對的。

對於如何採集標本,採集標本的注意事項,如何收集標本,如何分離,如何進行檢測都有了大體的瞭解。之後我們學習瞭如何進行靜脈採血。在靜脈採血中的一卻注意事項,如何做到快速準確的取血。

都説如今的醫患關係慌張,在這裏見習時,也有幸聽老師回答過病人的問題。與患者打交道的是需求耐煩,多説一個您好,或許就會拉近醫生與患者的間隔,少了一份猜疑,多了一份信任。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首先要做到將心比心。用一顆博愛之心,一種換位思考的思維去想象病人的疼與痛,矛盾與徘徊,將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體會病人的茫然與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時伸出一雙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來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許他們就會獲取一份戰勝病魔的決心與信心,疾病不攻自破,。儘管我們很少直接接觸患者,但是,作為醫生,難免與病人接觸,若我們能夠給患者及其家屬一抹微笑,那如同在寒冷的冬天給他們一縷陽光,那温暖不言而喻。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再次走進病房,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份負擔,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真誠。

曾經有人説,檢驗科的工作三個月就能夠輕鬆上手,很簡單。但是,真正來到這裏,聽教師講解後,就會發現檢驗工作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的簡單。就彷彿病人手中一張張的報告,看似簡單,其實這是經過一位位教師的質控、實驗、檢測、檢查、複核,這一步步慎重操作得出的,每一步都馬虎不得。固然在外人看來檢驗人員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是當不測或者特殊病症呈現時,才發現日復一日的積聚是有意義的,這就是為什麼檢驗人員不只僅請求對專業學問牢記在心,也更需求大量的實習操作經歷。

此次見習,固然只要短短的三個小時,可是卻使我理解了很多關於檢驗科工作的狀況,認識了很多教師。醫學是一門典型的實習科學,作為一名醫學生,若想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必須積極地向老師和前輩們學習,不懂就問。見習並不僅僅是跟着看看,而積極也並不是總跟在帶教老師的後面,還得主動爭取動手操作的機會,不要害怕做錯,膽怯只會令我們止步不前。關於這個專業和本人的將來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愈加明白了未來的目的。

其實我對於專業的醫學知識還只是略懂皮毛,但是在這次社會實習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於醫院裏檢驗科的模式流程的瞭解,以及對於醫患關係及醫患之間互動的更深一步的理解。通過這次見習讓我瞭解了許多,學習了許多,一定會對我今後的學習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

總之,這次見習收穫頗豐。真的十分感激學校和醫院的教師們給了我們這麼好的一個時機讓我們對本人所學的專業有了充沛的認識。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篇2

主題:在口腔科見習半個月

調查報告:在口腔科見習半月20xx年1月11號一20xx年1月25號

學到的知識:

1、認識器械、材料及它們的用法。

2、瞭解了其他常見病的護理及預防原則。

3、熟悉了常用醫療無菌,污染物品的處理方法。

4、積累了與患者溝通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覺悟,不足之處。

5、門診病歷的書寫方法。

臨牀經驗

1、做根管治療時患者若張嘴時間過長,可在其嘴角塗抹凡士林,防止嘴角裂。

2、加失活劑後可加丁香油棉球加氧化鋅,棉球的作用是減壓。

3、瘻管,口腔及頜面部皮膚形成瘻管,大量炎性肉芽組織增生,處之易出血,長期排膿,有死骨形成。

5、若無炎性滲出或符合根充指徵,就可行根管充填。瘻管會慢慢消退。

6、最好每一次擴管都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擴大針,以防止污染其他根管,同樣擦拭牙膠尖。

7、前牙開隨用球鑽,熟練後可用裂鑽。

8、擴管時若患者疼痛劇烈,可根管注入少量地卡因或利多卡因。

常用知識:

1、口腔常用藥甲硝唑、利君沙等只可用於18歲以上的患者服用,年齡較小者應適當減量。

2、拔牙時除詢問患者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病史外,還應詢問是否患有感冒,感冒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導致創口感染

3、拔牙後不能漱口,因為自來水中含有許多細菌。

口腔小手術飲食問題

(1)術後2-4小時,進食無渣冷流食,如排骨湯、雞湯、酸奶、涼牛奶、冰激凌、果汁等。

(2)術後4小時至次日可食半流食和軟食,如蛋羹、米粥、蔬菜泥湯等。

(3)術後三天開始進食高蛋白飲食。

總結:

在口腔科實習的半個月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見到了病的臨牀表現,症狀體徵,瞭解了患者的心理狀態,體會了整體護理實施的關鍵所在。加強了對常見藥物的計量用法。進一步學習了對齲、牙髓炎、尖周炎的症狀、治療方法。積累了與患者溝通的技巧。熟悉了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身為一個醫師的基本工作職責,時間雖然短暫,卻開闊了眼界。在此謝謝各位老師的關愛及教育。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理論結合實踐,早日做一名優秀的口腔醫師。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篇3

初夏的四月我們結束了在醫學院的所有理論學習課程,開始了大學學習的另外一部分——實習。對於實習,我們每位同學都對實習醫院充滿了幻想,都想像着自己大學的後半部分是在怎樣的環境裏度過,想着我們的實習醫院是否會像電視劇裏那樣有着不同的病人和無法理解的醫患關係。同時也希望通過實習後能讓自己的醫學理論及操作技能得到鞏固與提升。我們帶着幻想與疑問來到了浦江縣人民醫院,這裏對我們來説很陌生,但是對我們來説更是挑戰。

來醫院的第一天,我去跟醫院科教可老師彙報實習生情況,很不幸,我被科教科老師教育了。原因有兩點:

第一、我跟醫院先前商量好説5月8號到醫院報到,但有些同學6號(星期六)就來醫院了,這讓醫院很意外,也很措手不及,星期六醫院行政是不上班的,所以很多事處理起來都會很麻煩;

第二、未經醫院同意把東西放在醫院實習生寢室(當然這件事是有原因的,我們是半夜到達醫院,找不到人,但這也並不是把東西放在醫院實習生寢室的理由,因為我們還有電話,所以不管怎麼樣都要跟醫院做好溝通),並在半夜三更在寢室大聲喧譁。因此在這我就想跟學弟學妹們説,實習的第一天很重要,中間有任何一點事情處理不好,對我們自己及學校都是沒好處的。教育歸教育,科教科對我們實習生還是不錯的,他讓我們先休息一天,熟悉環境,之後分到各科室上班。來醫院的第三天我們就算是開始正真的步入臨牀實習了。現在眼看着實習就要結束了,所以組長對這年的實習做了如下總結。

在學習方面

實習對我們每個同學來説都是學習的機會,這個機會是很難得的,所以我們應好好珍惜,特別是醫學生。但來這家醫院給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被老師忽略了,因為醫院的輪轉生(剛步入臨牀工作的醫生)很多,我們醫院輪轉生就特別多。醫院要培養他們,所以分給我們實習生的資源(比如説:老師、動手操作的機會等等)就少了很多。

這是同學跟我提到最多的抱怨,但我總是覺得學習應當主動,不管科室怎麼樣,輪轉生有多少,只要你自己主動點,東西還是可以學到很多的,就算帶教老師有時候忙沒時間教你,輪轉也是我們學習的帶教老師嗎!他們雖然剛上臨牀,但畢竟比我們還是多在臨牀待了一年。還有就是在臨牀會覺得什麼東西都沒學到,那是你沒有去關注病人,那樣你就沒什麼問題,自然就學不到東西。所以臨牀實習學習就四個字“主動、關注”。實習並不代表不看書,其實理論基礎還是很重要的,但把握一點,白天不要在辦公室看書,要多看病人,遇到問題問老師,老師不在要晚上及時看書解決,要做到今天的事今天解決,不能拖。因為一拖就可能忘了,實習一定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

在生活方面

對於我們到外省實習的同學,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習慣。首先語言就是一大問題,即使在縣醫院我們的老師還是會説本地方言,因為大多數老年患者還是不會説普通話也聽不懂,所以一開始我就的去學這邊的方言,不要求會説,至少要聽得懂;其次就是飲食咯,浙江這邊不吃辣,所有的菜都沒有辣椒的,對於我們吃辣味長大的孩子這是很難接受的,幸運的事我們實習生中有人帶了辣椒醬過來,不過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不過總體還不錯啦。對於住宿問題,我們醫院統一安排寢室,給我們省去了找房子的麻煩,當然,住在醫院裏就要服從醫院管理。所以再次建議學弟學妹來外生實習就要帶點家鄉吃的東西過來,緩衝一口味,對於不提供住宿的醫院一定要提前租好房子(最好幾個人一起租),生活用品自己準備好。還有我們醫院的學長都不錯,對我們都很好的,所以如果實習醫院能碰學長也是一種幸福。

思想上面我覺得沒什麼可以幫到學弟學妹的。能總結的就是這麼多,文采不好請見諒。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篇4

在完成臨牀實習的任務之後,接下來進入了我的專業——醫學影像學的實習階段,我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超聲診斷醫師,實習將我向這個目標邁進了一步,雖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只要努力加用心我相信這個距離會一步一步地縮小的。

進入實習後才發現,超聲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學校裏學的理論知識主要是診斷,然而臨牀上所見的並非都是標準的聲像圖表現,不同的患者即時是正常結構形態也是各有千秋,開始的時候真的很困難,圖像很多不認識,我的帶教老師要求我先認識正常圖像,正常圖像認清之後,再記異常聲像圖表現,只有這樣看到了異常圖像才能準確的診斷出來,這就需要長期大量的接觸病患,多看、多記,才能提高自己的診斷水平。

超聲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須靠在臨牀上的實踐才能不斷進步,手法的重要性在於有時即使你能診斷,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關鍵的理想的切面,病變未能清晰顯示,診斷就無從談起了,這就在於超聲的實時顯像的特點,尤其是心臟超聲,嬰幼兒的導管未閉,常常是很細微的,需要輕微的轉動探頭,仔細觀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會導致漏診。手法確實是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手力、臂力,都要用的,特別遇到脂肪層較厚的患者,有時需要雙手加壓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圖像,不然根本診斷不了,剛開始操作時只壓個幾分鐘,手就開始使不上勁發起抖來,我想我也許應該像鍼灸推拿醫師一樣,練手力、指力等等的肢體力量練習,我以後一定加強手法練習。

超聲科主任趙老師説過:“手法這個東西要活,不能硬搬書本,比如説觀察胎兒脣部,書上肯能會説,先找到胎兒的頦下,往上打脣部,其實當你頦下不好打而眼睛鼻子好打的時候可以選擇往下找打脣部,反而更容易一些。”由此看出手法需要一定的領悟能力,多做,不斷總結,才能提高手法技能。剛開始實習確實心比較急,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因為差距而不斷遇到障礙,但是隻要堅持,這樣一段過程總會成為過去,漸漸的熟悉明瞭:看到腎盂積液下一步開始找結石;膽囊內的高回聲,讓患者翻身,動則為結石,不移動則為息肉;看到肝臟的聲像圖出現聲暈徵即為肝佔位性病變,看到腸管明顯擴張考慮腸梗阻等理論和實踐漸漸聯繫起來了,我也逐漸進步了。

我記得趙老師給我講過一個50幾歲的腸套疊患者,由於很久才下診斷,因為從未見過除小孩之外的腸套疊患者,但是超聲就是這樣既然看到了腸套疊的聲像圖就沒什麼好懷疑的了,要敢於診斷。醫學上的無限可能,我們要敢於相信自己的所見:先天性的個別動脈的狹窄,先天性的單葉腎患者等。那次就遇到一個患者,始終沒能看到膽囊回聲,如果萎縮的話也會看到膽囊窩回聲,趙老師堅定的診斷先天性無膽囊,外科手術果然證實了這一點。趙老師説診斷的依據就是膽囊、膽總管與毗鄰結構的解剖關係。在老師們的身上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自信而不能自負的精神,也由此可知解剖學對超聲的重要性。超聲診斷醫師也需要有豐富的臨牀知識,我們也需要看、問病人的病史,這樣心裏有譜,一定的臨牀經驗反過來有助於自己超聲診斷。平時要注意多與臨牀溝通來逐漸提高診斷水平。醫院定期安排中國醫科大學教授講課,記得那次附屬一院的王教授講膽囊,小小的一個膽囊學問可真不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慢性膽囊炎脂餐試驗後膽囊充盈,而膽囊腺肌症脂餐後膽囊強烈收縮;還有膽囊頸部的脂肪組織並非侷限性增厚;膽囊疾病並非侷限膽囊壓痛等等,讓我受益匪淺。

我喜歡在三維彩超實習,因為那裏很多孕婦做產前診斷,我喜歡體會那些準媽媽的喜悦,看到她們開心的表情,我也會跟着高興。但是也會遇到傷心的媽媽,比如胎兒有畸形,有時看到她們傷心的眼淚,也會跟着難過,特別是有的孕產婦差不多到了預產期才來做三維彩超,發現畸形是比較殘忍的,所以產前診斷的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而我們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

醫學影像技術心得篇5

去登記室實習以前總覺得登記室的工作很簡單,“不就是點點鼠標,發發片子嗎!”來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沒那麼簡單,劃價,登記,發片,核對片子,預約造影,掃描膠片,訂每月的物品清單等等,每件事情都必須仔細認真,與家長溝通交流時更要注意。

先説説劃價吧,不同檢查部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根據高矮胖瘦劃不同規格的片子。

最繁瑣的就是登記,基本流程看申請單,核對收據,登記,打碼,掃描申請單,分用照相室,平片的注意事項還不是很複雜,只有照腰骶,骶尾時需要讓孩子用開塞露排完大便才可以照相,其他位置沒太多要求;照ct時先看申請單內容,如果症狀體徵,病史都沒寫就不能登記,讓家長回去找醫生重寫,如果做ct平掃,孩子超過5歲必須喝水合氯醛或注射鎮靜劑讓孩子睡着了才可以登記,如果是增強則需要孩子身上扎套管針,登記時問體重;登記核磁時問體重,不用掃申請單,這些不同的檢查都有不同的要求,剛到登記室時特別迷,遇到人多時還特別着急,一着急就容易登錯了,雖然看着別人登時覺得簡單,等自己真的上手時,就覺得特別複雜,經常會忘一兩項,或者把要求弄混;發片時更需要認真,核對孩子姓名,病人編號,照相部位,收取片條,門診病人需要提前取片需要簽字收條,病房病人取片則需要醫生過來簽字才可以取走,登記室還有好多容易而又繁瑣,簡單卻又經常會出錯的工作,自己工作時怕出錯,有老師看着時又緊張,不過實習幾周以來,沒犯過什麼大錯,還算比較順利。

患兒家長也是各種各樣,有的家長怎麼跟他交代注意事項都聽不懂,聽不懂又一遍又一遍地問,然後解釋,不懂再解釋,還不懂……最後似懂非懂的走了;有的家長自己不懂放射知識,我們解釋之後還帶着特別質疑和不屑,生怕照出什麼問題;有時在工作也會受到一些委屈,但也只能擺正心態,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

登記室雖然小,卻是整個放射科的靈魂,沒有登記室,每項檢查都做不了,登記室雖然不大,但工作範圍卻很廣,種類也很多,每項工作都不能馬虎,必須認真,出錯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醫院不比在學校,在學校犯了錯誤,老師會原諒,理解,教導,在醫院沒有家長會像老師一樣,所以做好自己的工作,既是保護自己也是為病人着想。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把孩子當寶,所以作為醫務人員更應該為孩子及家長考慮,把工作做好的同時説話的語氣也應該友善,表現出對孩子的關心,讓家長和孩子感受到温暖。現在我還是實習生,所以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像老師前輩們多虛心學習,豐富自己的經歷,學習那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最後希望在今後的實習中更加順利,學到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