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4W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多篇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1

從一塊冰,一朵雪花,到一個創意無限的點火儀式,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簡約、浪漫、童真、唯美的開幕式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奧運五環下,中國人的冰雪智慧凝聚成巨大力量,書寫着古老與現代、簡約與精彩的奇蹟。

“每個國家一朵雪花”

“2022個孩子,2022個無人機”,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幕式工作部演出策劃主管陳婧瑋在工作日誌上留下了這樣的字跡,她記錄的是和平鴿環節的最初設想。日誌寫於2019年10月。

在懸念被不斷破解的日子裏,張藝謀的初衷早已明晰:“中國古代,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已經講過了,我們這次能不能以現當代為主,以新時代為主,要更能凝聚在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和胸懷上。”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日子,視效總監王志鷗至今也為之動情,“一開始,大家就想要做與眾不同的開幕式,我們想能超越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只有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王志鷗記得,2019年8月23日,剛剛結束國慶70週年聯歡活動第二次彩排,張藝謀就啟動了冬奧會開幕式創意會,如何做點火,如何做奧運五環被率先提出來。

美術總監陳巖曾是2008年奧運會主創團隊成員,他此番再次成為了偉大創意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張藝謀總導演當時在電話裏跟我説,要講一個關於冰的故事。”陳巖一下子感到熱血澎湃,這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不要多餘的東西,一塊冰,一朵雪花,一筆就能畫出地球來。”初始方案很簡單,獲得了冬奧組委一次性通過。

張藝謀還原了奇妙創意的誕生,“我們一直在講一朵雪花的故事,運動員入場式的引導牌是個發光的雪花,上面寫着國家的名字。”他説,這朵雪花完成一系列的變化、轉化,最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火炬。“每個國家一朵雪花,每朵雪花匯聚到北京,最後成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成為歷屆冬奧會最獨特的火炬,90個國家和地區的名字全部在上面。”張藝謀説,歷屆奧運會很少看到這樣的設計。

講一個偉大中國的故事

陳婧瑋的工作日誌還寫下了“萬物復甦,生生不息”等字眼。講一個偉大中國的故事,自始至終被開幕式主創團隊孜孜追求。

開幕式上,滿目春色將希望、積極、昂揚播撒進了全場。當被問及開幕式主色調時,張藝謀回答説“綠色”,他説:“中國人講的是萬紫千紅總是春,講的是生生不息。我們在開幕式不僅要講冬奧會,還要講中國人的時間觀、宇宙觀,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環境下,生生不息的概念非常重要。”

中國元素貫穿始終。一滴中國水墨暈染開,幻化成黃河之水天上來,鋪滿全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浸入尋常百姓家的中國元素也撲面而來,張藝謀説:“演唱奧運會會歌的大山裏的孩子,他們身上的服裝就有‘虎頭’紋樣,演唱主題歌的孩子們服裝的圖案,是河北的窗花,窗花上寫着和平。”此外,還有引導牌上的中國結雪花、運動員入場式“中華之門”“吉祥之窗”上展現的中國傳統紋樣等等。

中國故事當仁不讓的主角是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彩排中,讓分場導演陶雯婷感動的是,國旗傳遞環節中,有176名代表,他們中有56個民族的代表,還有京津冀地區各行各業的代表。當國旗傳遞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盛阿偉、全國勞動模範許振超、全國道德模範郭萬剛、“七一勛章”獲得者買買提江·吾買爾、航天英雄景海鵬、戍邊英雄祁發寶手中時,陶雯婷注意到,“72歲的許振超先生顫抖着雙手傳遞國旗,他説,我就是很激動。”

科技讓故事講述更硬核

在陳婧瑋的工作日誌中還記錄了五環、冰立方這樣一組數據:五環長度、寬度、厚度為19米×8.75米×0.35米;冰立方長度、寬度、高度為22米×7米×10米,晶瑩剔透的五環、冰立方藴藏着中國科技的力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接到開幕式任務後,將之作為與北斗工程、探月工程同等級別的重大任務,迅速組建了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這家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幾年間甚至有近10萬人投入進來。

去年1月,鳥巢地面舞台的正式進場施工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北京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技術保障處副處長劉奇説,當時鳥巢挖掘了一個100米×62米、主體深度達10米的巨型地倉。經過航天科技集團工程人員幾個月的努力,鳥巢架起總重量約5000噸、裝機功率約2000千瓦的巨型舞台,而中心則是直徑16米、重約300噸的圓形升降舞台。地面舞台上還鋪設了上萬平方米的led地屏,這也是世界大型演出中面積最大的led地屏。“地面舞台、地屏等舞台裝置項目在去年10月完成安裝、調試、驗收等,隨即大家就馬不停蹄地配合演員進行現場排練的技術保障工作。”劉奇説。

航天科技集團還完成了冰瀑、冰立方和五環裝置、威亞以及主火炬台等大型裝置。僅是為了五環的完美呈現,過程就頗為艱辛。劉奇透露,五環為led裝置,因為需要供電,最開始電線從底部往上走,但這樣的外觀被導演要求“整改”。技術人員又將兩根繩子挪到五環外側,“結果,為了完成五環起吊過程,從下午6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起吊了三次才成功。”劉奇揭祕道,為了讓五環上升更穩妥、更安全,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試驗,最後將五環總重量控制在3噸以內。

劉奇説,為了讓五環持續發光,初始階段,當五環上升時,電線捲起並收入一個2米×2米的收線框內。現場排練時,這個外觀形象捱了批。“我們再將框拆掉,對電池進行擴容。”外觀簡潔的五環內部“溝壑縱橫”,鋁合金骨架內排布着密密麻麻的電源線、信號控制線等。技術人員重新精心排布,留出更多空間放入新增電池。同時在低温實驗室進行電池低温試驗,以保證即便在零下20攝氏度環境下也能持續穩定供電,滿足長時間五環吊裝展示的需要。

開幕式上,甚至大膽使用了一些最新技術。冬奧會開閉幕式實時交互特效團隊負責人、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院長童雷説:“在大型演出中,基於人工智能的實時交互特效還是首次使用。”和平鴿環節,孩子們踩着腳下的雪花嬉戲、奔跑,這正是對場上670人進行實時跟蹤,並將實時效果呈現在每個人腳下而實現的。

童雷透出了謎底:“我們為此採用了人體識別與跟蹤技術,該技術採用英特爾的人工智能識別算法,進行人體識別與定位。”原來,四台高清攝像機先將場上每一位演員識別出來,同時定位其位置信息,進行實時跟蹤。接下來,再將每個演員在場上位置的精準信息,傳遞給採用交互引擎技術的實時渲染呈現系統,“這個系統利用捕捉系統提供過來的位置信息,把預先設計好的視頻效果,精準呈現在演員腳下,這樣就能形成如影隨形的效果了。”

童雷透露,為了技術攻關,北京電影學院攝影棚搭建了一套演示系統。最初是想實現逼真倒影效果,但計算量太大,實時追蹤只能追蹤不到20個人。“後續不斷磨合的過程中,我們的思路進行了調整,從仿真倒影轉換為實時交互特效,計算量降低,效果也更出色。”事實上,致敬人民環節中也使用了該特效,24位輪滑運動員滑到哪裏,就會把哪裏的雪推開,推開的雪路上映現出“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這一場景令人震撼。

光影藝術展現無限魅力

“43秒!”陳婧瑋在工作日誌上記錄了冰立方升起、降落的時間,各種精確到秒的數字,在她的日誌中記得密密麻麻。

北京酒仙橋,黑弓辦公區,一台台電腦前,是一張張專注的面孔,過去的幾年,這家公司的200餘人投入到開幕式的數字內容製作中,不分晝夜。

王志鷗向我們展示了開幕式的數據量——開幕式所有環節做了共5800多秒、29萬幀數字內容,鳥巢地面即冰面分辨率為14880×7248,鳥巢豎屏即冰瀑分辨率為2560×7328,整個開幕式視覺效果數據量約等於15個imax的製作量。這在奧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王志鷗和眾多視效藝術家、機械工程師、程序員合力在開幕式現場創造了一個個視效奇觀。在五環破冰而出環節,冰瀑上出現一滴中國水墨,這滴水墨就做了上百版,王志鷗説:“我們運用ai圖像算法,機器學習了大量中國傳統水墨畫,製作水墨紋理特徵模型,以此生成風格化的山水圖像。”他透露道,水墨幻化為黃河之水天上來,並不是簡單還原水流的效果,而是水紋中要透出中國畫的感覺。

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這是王志鷗帶領團隊設計的三維數字裝置,實現了技術創新的五面裸眼3d效果。24道激光射向冰立方,在巨大的冰立方上雕刻歷史,從往屆冬奧會一直到北京冬奧會。王志鷗説,冰立方里,神來之筆描繪出各種冰雪運動,從第一筆開始一直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這些神來之筆是由北京印刷學院水墨動畫專業的師生用水墨動畫一幀幀創作而成的。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次以水墨風格呈現冬季運動項目。

為了實現激光和光影互動,在內容製作上,視效團隊遇到不少挑戰。王志鷗透露,視效團隊做了兩萬多張效果圖,“我們開發了一套程序,能把每一秒的視頻信息變成點位信息,這樣激光就能圍繞五環進行轉動。”因為激光機器距離冰立方上百米,激光的調焦很難精準,從每天晚上十點開始到凌晨兩三點,技術人員都要一次一次地進行調試,直到點位精準。王志鷗説,隨着技術測試的深入,為保證機械設備在43秒內完成上升,冰立方的尺寸也進行了優化調整,最終將高度降低為10米,保證了最終的完美呈現。

不再用人海戰術

在陳婧瑋的工作日誌中,還記錄了“3000人”這個數字,參與開幕式的3000名演員中沒有一位專業演員,更重要的是,開幕式不再使用“人海戰術”,人文情懷與科技創新相得益彰,共同述説精彩故事。

滿目春色,生機盎然,393名來自山東中華武校、宋江武校的同學舞動近10米長的led發光杆與地面影像互動,表達春天的綻放。陶雯婷説:“《立春》表演環節是和北京理工大學仿真實驗室團隊合作的,技術團隊對發光杆的經度、緯度、角度做了標識,併為每人制作了手冊。”由於每人拿到的手冊都不同,演員排練更有效率。

但演員們要製造出不同波瀾的多種狀態,有連綿起伏的、有交替感的、有疊合感的,這對他們是一次全新的考驗。“最費力的是如何和裝置、影像做咬合。”陶雯婷説,機械有機械的時間點,激光有激光的時間點,在那一秒,影像、機械、裝置、演出都要全部對位。經過一次次艱苦磨合,小夥子們最終有了完美呈現。

分場導演田湉負責的和平鴿環節,歷經七八次大改,直到今年1月10日最終方案才確定。田湉回憶,最初方案是孩子們手中拿着發光的和平鴿道具,排列成兩顆心的隊形向中心靠近,然後拼成和平鴿圖案,“當時孩子們已經練得差不多了,但大家都覺得不夠驚豔。”

一次次不斷修改,童雷帶領的團隊提出,是否可以設計充滿童趣的冰雪元素,與孩子們一起互動。“有一次,地屏什麼也沒顯示,孩子們走到黑地屏上,忽然發現自己腳下的雪花會跟着他們跑,跑得快雪花會拉出很長的軌跡。”童雷説,孩子們在現場開始瘋玩,張藝謀則被這個場景感動,這正是他追求的淳樸、浪漫、自然的呈現效果。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2

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藴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

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藴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會徽色彩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

會徽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也象徵着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在“beijing2022”字體的形態上汲取了中國書法與絲帶的特點,增強了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把漢字“飛”,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滑行、衝向勝利的運動員形象,象徵並激發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在冬奧賽場上放飛青春 夢想。上半部分線條剛勁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圓潤,寓意運動員經過頑強拼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圓滿成功。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3

2015年7月31日,下屆冬奧會將在2022年於北京舉辦的消息傳出的瞬間,全國人民共同歡呼!昨晚,我和爸爸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着冬奧會的開幕。

還沒有到晚上8:00,開幕式的表演就已經開始了。首先是祖國各地共同慶祝冬奧會開始的畫面,展現了各地的特色文化和美麗風景,使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杭州的體育場內上百個機器人一起在塑膠跑道上一起舞動身姿,動作整齊化一,看上去有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滿滿的科技感無不透露着我國科技的強大。

等到展示結束後,迎來了國際奧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致辭。他用中文祝福中國朋友“新春快樂!虎年大吉!”雖然聽着有些彆扭,但可以聽出巴赫先生的真誠,也是對我國的一種認可。他説,今年是虎年,也是奧運年,這些都代表的雄心、勇氣和力量。北京作為全球第一個雙奧城市被全世界所關注,而中國也沒讓世界失望,獨特的開場方式,讓人們享受的視覺盛宴。之後的各國代表團出場都是手拿着一個被製成雪花狀的牌子,上面寫着各囯的國名,雪花是中國結的形式,出場順序是漢字筆畫排的。中國作為東道主自然是最後一個出場,但沒按強弱排序顯示我們的公平,一片雪花也代表全球各國都是奧運會的一部分,都是一家人,同處一個地球村。

巴赫説:“奧運會總是搭建溝通的橋樑,絕不築起一道高牆。”藉助奧林匹克理想,促進世界和平與人類的相互理解,是大家所期待的。

希望中國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加油!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4

綠色奧運是北京冬奧會核心主題。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都嚴格按照國家綠色建築標準建設,在節能、低碳能源、廢棄物與廢水處理等方面作出示範。積極打造北京奧運綠電交易平台,開展綠色電力交易,確保奧運場館100%使用清潔能源供電,並在冬奧首次採用二氧化碳製冷劑,相比傳統制冷劑可以實現節能30%以上,場館碳排放趨近於零。雖然在以往的奧運會場館中清潔能源的使用也有所體現,但是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實現綠色能源全覆蓋,這是奧運新的突破。北京冬奧會將為我國碳達峯、碳中和行動和目標的實現以及國際奧委會2030年實現“氣候正影響”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圍繞綠色奧運,重點是治氣、治沙、治水,加強聯防聯建、綜合治理,改善京張地區的生態環境,落實“綠色辦奧”理念、兑現申辦,推動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奧運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從過度依賴傳統化石能源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轉變提供了難得實驗平台,有助於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解決好綠色發展下的各級生態鏈的轉型、發展、創新等諸多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加強環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改善生活環境,創造奧運會和地區可持續發展典範。

綠色奧運更多從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綠色辦奧涉及更多可持續發展內容。譬如,每個人將環保意識納入日常生活,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堅持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優化調整場館建設資源,注重賽後利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所有場館都可實現賽時與賽後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的目標,達到冰場和夏季項目場地雙向轉換的能力,將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5

冬奧會真的來了。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今天,冬奧會進入了百日倒計時。北京,這座從夏季奧運會走向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即將成為百年奧運新的里程碑。

回顧往昔,2008年的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一屆“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在時間過了13年之後,2022年,我們又將迎來一屆“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為當之無愧的“雙奧之城”。

今天,“雙奧之城”開啟了嶄新的冰雪新篇章,冬奧地標從藍圖變為現實;工業遺址與冬奧場館交相輝映;冰雪運動廣泛鋪開,冰雪產業全面發展;“冰絲帶”舞動神州,“雪如意”靈動八方……

當前,中國已跨入新的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貫穿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奧會場館反映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據悉,在冬奧籌辦過程中,冬奧會的'建設者們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申奧理念,讓北京夏奧會場館遺產再次煥發活力,實踐了體育場館“反覆利用、持久利用、綜合利用”的“中國經驗”。其中,在2020年11月實現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華麗轉身;而“鳥巢”將於10月底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改造工程,即將成為世界上一個承擔夏奧會和冬奧會開閉幕式的主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在北京夏奧會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射箭場的“土地遺產”上開工建設……

在宏大的場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堅持科技創新、綠色創新,為世界展示了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組成的奧運場館建設的“中國方案”。

我們期待2022年2月4日這一天,當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點燃,當全球冰雪健兒匯聚在五環旗下,中國將兑現對國際社會的莊嚴,世界將迎來一屆“里程碑式的”奧運盛會。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6

2014年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於今天展開第三個比賽日的爭奪。在剛剛結束的女子1500米決賽裏,中國選手周洋以2分19秒140的成績技壓羣芳,在實現該項目冬奧金牌衞冕的同時,奪下了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上的第三枚金牌。韓國天才少女沈石溪與意大利選手方塔娜收穫該項目的銀牌與銅牌。

進入到女子1500米決賽的七名運動員分別是:中國選手周洋、李堅柔、韓國選手沈石溪、金雅朗、意大利選手方塔娜、荷蘭選手特爾莫斯以及美國選手斯考特。決賽第一槍,周洋搶跑犯規,所有選手召回重來。第二槍比賽開始後,特爾莫斯率先發力佔據領滑,周洋緊隨其後,李堅柔則滑行在隊伍的最後一位。兩圈過後,斯考特外圈發力奪得領先,周洋的位次下降一席至第三名。

這樣的陣型一直持續至比賽比賽最後9圈,賽程前半段蓄力的沈石溪開始提速,通過一次外道的超越,她將自己的名次提升至第一。賽場上的其他幾名選手見此形式也紛紛發力佔位,但在這個過程中,金雅朗內道過人時出現失誤,在她摔倒的同時也將斯考特與李堅柔帶出賽道,這三名選手也提前退出了獎牌的爭奪。

意外發生後,賽場上形成了沈石溪、方塔娜、周洋、特爾莫斯的滑行次序,而周洋則在穩健地跟隨滑行兩圈後,利用內道超越了方塔娜,緊緊盯住沈石溪。周洋與沈石溪的金牌爭奪也由此刻展開,在耐心地跟隨三圈後,周洋終於在內道尋找到了反超良機,儘管在超越的過程兩人發生了輕微的身體接觸,但並沒有產生滑行節奏的改變。

奪得領先的周洋沒有在剩餘的賽程裏給對手任何反超的機會,以2分19秒140的成績率先撞線完賽,實現了自己在冬奧會該項目上的金牌衞冕,而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中的第三枚金牌。沈石溪與方塔娜分獲銀牌與銅牌,成績分別是2分19秒239和2分19秒416。在摔倒之後,李堅柔放棄了決賽的滑行,最終排名第12位,而金雅朗也因為自身的犯規被裁判取消成績。

在此前進行的女子1500米預賽第6小組的比賽裏,中國選手劉秋宏登場亮相。由於在近年來都沒有參加過該項目的爭奪,作為短距離選手的劉秋宏選擇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滑行戰術,力求佔得比賽的先機。開賽後,劉秋宏選擇領滑,進入賽程中段,對手發覺其領滑速度較慢,遂選擇對其進行超越。進入衝刺階段,劉秋宏再次嘗試內圈超越獲得領先,但在後程卻出現嚴重的體力透支,被其餘選手反超,最終她以2分24秒640的成績排名小組第四,無緣該項目半決賽。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7

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徵着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圖案,代表着東道主對全世界朋友的熱情歡迎。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冰,象徵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潑、可愛,契合熊貓的整體形象,象徵着冬奧會運動員強壯的身體、堅韌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

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燈籠代表着收穫、喜慶、温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徵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着和平友誼,並突出了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雪塊既代表“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體現了擬人化的設計,凸顯吉祥物的可愛。

燈籠以“中國紅”為主色調,渲染了2022年中國春節的節日氣氛,身體發出光芒,寓意着點亮夢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愛、勇氣和堅強,體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殘奧會理念。

雪,象徵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寓意包容、寬容、交流互鑑。融,寓意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達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鑑、和諧發展的理念,體現了通過殘奧運動創造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2023冬奧會開幕式心得篇8

華燈璀璨,大幕開啟。體育健兒步入會場,朝着目標全力進發。世界人民攜手相約,共敍和平、友誼、進步的佳話。這是傳遞激情與夢想的時刻,這是展示勇氣與力量的時刻,這是書寫奮鬥與團結的時刻!

14年前的夏夜,從永定門到天安門,再到國家體育場“鳥巢”,29個“腳印”照映出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時隔14年的榮光與等待,歷經六年多的籌辦與準備,還是這片土地,時光輪轉,北京及世界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始終未變。

於我而言,冬奧的籌辦不僅僅是讓世界瞭解冰雪,更是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作為有着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主辦方,所有設計無不彰顯我國的傳統文化。2月4日立春,第24屆冬奧會,20:04開幕,24節氣倒計時,各國入場按漢字筆畫,雪花造型的各國名字牌,小雪花呈現中國結造型,徽章的熊貓……盡顯泱泱華夏優秀的傳統文化。

冬奧會的開幕正值中國農曆虎年新春之際,今天,中國傳統文化與冬奧文化美麗相遇。在中國,“虎”是勇氣與力量的象徵。面對當年嚴峻的形勢,我們大家應團結一心,勇敢面對戰疫路上的各種挑戰,創造一個美麗、和平、友好的世界,讓希望的陽光灑滿世界各個角落,讓世界充滿信心和力量!

作為中國新一代青年,我們更應胸懷理想,披荊斬棘,把“小我”融入“大我”,勇擔責任,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去建設偉大的祖國,讓我們為祖國拉開新的篇章,實現一個又一箇中國夢!同時,我們要站在更遠、更高、更大的舞台上,踐行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讓我們同築冰雪夢,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