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7W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多篇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1

不知不覺最後一次支教就到了,我覺得現在我還是喜歡把我的七年級一班的學生稱作孩子,這樣讓我覺得很親切。他們年齡比我要小六七歲,在我的眼裏他們就是一羣天真爛漫的孩子,有這段一起度過的時光,我覺得很寶貴,值得我在以後的大學生活以至以後的人生裏這都是一段美好的經歷。

以前的我,夢想過當一個英語教師,我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喜歡孩子。剛剛開始支教時候,因為他們有不算是小孩子,所以難免頑皮地管不住,所以我就會發脾氣,發牢騷説現在的學生怎麼這麼難管?但是後來我發現問題其實一部分出在了我身上,是我的管理學生的能力不太夠,慢慢的我一邊調整自己的心態,一邊管理課堂秩序,試着先讓他們發現這節課堂是有意思的,然後再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講授的知識。課堂中我會時不時的規範他們的紀律,畢竟課堂秩序尤其重要,是學習的的大環境,其次當學生覺得被約束的時間太長了,我會插入一些能引起他們討論的話題,讓他們思維活躍一下,暫時拋開課本學習。當然這些都是自己慢慢試着摸索出來的課堂教學方式,當初也有很多很多的不足,我相信自己努力了,所以贏得了課堂質量的提升,我的學生和我的距離逐漸拉近,知識的吸收效率也比以前高了。

這次支教對我意義很大,我為擁有這次支教機會並且獲得了一些課堂經驗感到幸運。我不但鍛鍊了自己的耐心還有愛心,還提升了自己的能力,結識了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幫助他們提升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我為這些感到幸福。我很感謝和我一樣同為支教者的人,你們同樣為支教付出了很多,謝謝你們的陪伴,讓我的支教旅途多了很多朋友,通過和你們的交流我也獲得了支教的經驗,有了講課水平的提高。也謝謝為了支教事宜一直忙碌的樑宇學姐,一直費心地管理支教的事情。真的謝謝大家!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2

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會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公益活動是記錄學生組織或參與的社團活動的一部分,我們所擔任的幹部職務及在組織、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會工作。我們應該要求自己通過社團活動諸如公益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特長,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同學和睦相處,同時在公益活動中,也培養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和協調應變能力,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學會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本領。

長期以來,在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上有“通才”與“專才”的爭論。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把握社會分工的“專業要求”和社會合作的“社會化要求”之間的關聯。大學生公益活動就有部分體現不同需求之間的關聯,即從上述入手,鑄造大學生適應社會的共同平台,突破狹隘專業劃分所帶來的知識侷限,從而為大眾化的高等教育培養通識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益活動使我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次公益活動課,我和班級同學負責整場畫板的搬運,可謂人少任務重。我們統籌兼顧、各負其責、配合默契、互幫互助,逐漸縮短公益活動時間,提高公益活動效率,提高公益活動質量。

公益活動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公益活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發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公益活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閲歷,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心得體會。公益活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最後要感謝給我們這次機會的組織者讓我學到了蠻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3

在11月17日我們漢教一二班班的青馬班同學一起組織了去敬老院做志願者活動。我們早上八點出發,經過了20分鐘左右的路程,到達了頤歡老年公寓。

連續的陰雨天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晴天。敬老院裏有些老人坐在花園裏曬太陽,有些在散步。在詢問了老人們的意見之後我們開始了活動!

我們先把各處的老人們集合起來,安排他們坐在向陽的地方。簡單的招呼之後,部分同學開始分發我們帶來的禮物。隨後開始同學們分成幾組一邊表演我們準備的節目,一邊和老人們聊天。其餘的同學找到清潔工具自發打掃起來。同學的發自內心的表演換來了老人們舒心的笑容。

也許,有些老人聽不清我們唱的什麼歌曲,但他們可以聽出我們認真的投入;也許有些老人看不懂我們的舞蹈,但他們可以看出我們的真心的微笑;也許有些老人理解不了我們的表演,但他們一定能感受到我們真誠的愛。

也許,今天我們做不了什麼。我們不能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我們不能驅散他們的孤獨與寂寞,我們甚至不能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我們能做的只是讓他們住的更乾淨,只是給他們打來短暫的微笑,只是嘗試着去傾聽他們內心,他們的情感。但是,明天,我相信。當我們真正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中的一部分人,一定會記得今天的感受;記得有這樣一羣人需要我們去關注,關心,關愛;記得他們的在心中暗暗立下的誓言。等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會想方設法去改善我們今天不能改變一切。

作為當代大學生,每天所面對的不僅僅只是課堂與知識,而應當有較多的接觸社會實踐。此次活動不僅給敬老院裏因各種問題而失去家庭温暖的老人送去了温暖,也鍛鍊了自己。看着老人那落寞的眼神,那被歲月摧折的脊背,那被時光的車輪碾過留下歲月痕跡的臉龐,都激發了我們愛心。這也許就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穫。

有時候我在思考,到底是這個社會的殘酷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導致很少有人去關注去幫助那些弱勢羣體?也許都不是,是大眾沒有機會。是他們沒有幫助弱勢羣體的意識,或是沒有機會去幫助別人。這就涉及到信息傳播,溝通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大眾有幫助他人的意識,又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動。而這些行動又可以直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呢?

我想到了幾點。一是多開展些類似組織同學去敬老院的活動,樹立幫助他人的意識。二是開展一些,可以切實改變弱勢羣體的活動。比如進行一些募捐(校內校外)。三是鼓勵同學做一些義務勞動,義務宣傳。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4

有幸讀到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起初是出於要完成讀後感的任務才把這本書買了回去,捧讀這本書時,説實話,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投入,更為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這樣,我陶醉着、感歎着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閲讀境界,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夢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教書幾近十年,隨着歲月的流逝已變得毫無稜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讀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實際上所謂的單純是蒼白,是膚淺;所謂的平淡是平庸,是無為。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學生到底為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為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跟李老師相比,我的學生年紀更年輕、心靈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護、去關心、去琢磨、去引導他們。人之初,性本善,在這個社會給予孩子更多影響之前,我們必須把他們培養成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積極進取、敢於創新、富有個性、獨立見解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自信自強、永不屈服、愈挫愈奮、樂觀向上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興趣廣泛、身懷特長、善於協調、精於應變的學生。

我喜歡隨意的生活,儘管我工作的也踏實認真。但讀完李老師的書後讓我明白“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反思過去的“隨意”與“從容”,越來越覺得我的隨意是低層次的,我的從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盪,讓我漸趨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讓愛心與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5

本學期的春蕾國小支教活動已經結束,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學院的同學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在學期初招募志願者的時候,許多同學過來諮詢,由於活動安排在週五下午,很多人有課,不少同學不無遺憾的説希望以後有機會參與。即便是這樣,先後也有近80名同學報名。由於報名的人太多,參加活動的機會有限(每週只安排6名志願者,從開展活動到春蕾國小放暑假,大概有16周的時間,中間還會因春蕾國小放假、期會考試等需暫停),為了讓更多的同學有機會參與,我們不得不對每名志願者參加活動的次數作限制,最後我們一共組織了11次活動,有58名同學參加,其中7名同學參加過兩次。

大部分活動我都隨隊參加,對志願者的表現有直觀的感受。志願者都有很強的責任心,一般都能按照安排參加活動,除非有特別緊急的事情,如家裏有事、老闆臨時召喚等,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會提前給我打招呼或者找同學替;大部分志願者都能按時到達集合地點,即使偶爾有遲到的,也就一兩分鐘,不耽誤活動的總體進程。

上課時,雖然大部分志願者都是第一次上講台,講課的技巧和課堂控制能力略顯不足,但是能夠看出來,他們都花了不少時間做了認真準備,準備講稿和資料、自己掏錢買獎品(在未統一購買獎品之前)、自帶筆記本電腦,有的志願者為了讓學生看得更清楚,甚至把台式機用的液晶顯示器都搬過去了。

一個學期的活動下來,我不敢説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打工子弟的教育是一個複雜且長期的社會工程,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我們的活動只是這些努力中很小的一滴,但是正是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我們的努力也有它不可替代的價值所在:

孩子們從我們這裏學到的知識可能大部分都會忘記,但是他們應該會記得曾經有那麼一羣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幫助過他們,這個世界仍然有光明的一面。收穫最大的可能是我們這些志願者,那些離高樓大廈咫尺之遙的破舊的校舍,裏面簡陋的教學工具和孩子們茫然的眼神讓我們感到沉重的社會責任;孩子們親切的叫你“大哥哥,大姐姐”,圍着你嘰嘰喳喳的問這問那,又讓我們有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原來幫助他人也能快樂自己。有了這樣的經歷,我相信志願者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會更加努力,不只為自己,也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由於不限制授課內容,志願者在上課之前常常不知道講什麼好,準備起來難有針對性;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志願者在講,風格各異,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另外學生知道你講完這一堂課,下次很可能就不來了,課堂上比較隨便,紀律難以維持。有鑑於此,下學期的活動應該進行適當調整。

具體的思路是,發揮科學院的同學在科學方面的特長,給他們開設專門的科學課,以國小的科學課教材為主講內容。這一建議已經得到春蕾國小王校長的初步贊同。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6

懷揣着可以有更多鍛鍊機會的想法自己自願報名來到了秀山頂崗實習,很幸運的自己被分到了__鎮中,這裏交通方便,新修的學校各種設施還是算比較完善的,尤其是在住宿上太讓自己滿意了,和自己還未來之前的想象是完全不一樣的好!

對於一個新環境剛開始難免有很多的不適應和莫名其妙的抱怨。學校的位置比較奇特——處於兩個鎮之間,因此難免有點不便,沒有娛樂、沒有親人朋友在身邊,尤其是週末兩天對於我們這裏幾個實習來説無聊和無趣是在所難免的,但有一羣可愛的學生,因此不會覺得太寂寞。

整個學期下來自己感受到的是一種難得的充實,學校分給自己一個班的語文和三個班的歷史,幾乎是每天都要認真備課,一週十二節課時的安排很讓自己滿意和滿足。一個學期就這樣快結束了,對於自己來説學到的東西真的很多:由開始不會寫教案變得不再為教案而擔憂;由上第一節課緊張不已的自己到現在可以遊刃有餘的講完一堂課;由剛開始的羞澀變得可以大大方方面對自己的學生----這些都是自己在學校做為一個學生不能體會和領悟的。剛開始自己和這些學生都是相互的陌生和排斥,儘管自己努力想和他們打成一片然而開始的時候始終不如自己的願望,好的是兩三週下來就能和各個班的學生融洽相處、共同學習,混熟後的自己感覺只要能和學生在一起,能看到他們的進步,能聽他們説聲“老師好”我都感覺無比欣慰。

鄉鎮上的孩子真的很樸實、很單純也很懂得感恩,哪怕你對他們一點好,他都會銘記在心,每週都有學生邀請到他們家去打發無趣的週末;這裏的孩子太懂事了,有時候自己心情不好,上課偶爾無精打采時或身體不好他都會給你説些安慰的話或送上他們自己做的小卡片;這裏的孩子太可愛了,每當犯錯誤打他們的時候他們都説:“老師你打吧是我不好,但是可不可以輕點,真的很痛很痛,你打我我不恨你我知道你是為我好”;這裏的孩子似乎也有那麼點點可憐,他們的要求不高,不要好衣服,好吃的,他們只想要好老師,多學點東西;這裏的孩子也似乎有那麼一些些笨笨的,很多簡單的問題都需要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和強調許多次。這裏的孩子雖然不是特聰明但特努力;這裏的孩子雖然沒有錢但有愛心;這裏的孩子雖不懂討好但懂感恩,自己最記得的就是一個週末晚上為我辦的一個名為“老師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驚喜,讓平時以老師形象展現在他們面前的自己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主要是覺得自己平日裏的付出沒有白費,至少我所做的一切他們都記在了心裏!

面對即將離開的這裏,在所難免有許許多多的不捨和莫名其妙的依戀,畢竟一個學期下來感情還是給培養出來了!不捨這裏的對我們好的辦公室老師、不捨這裏區別大城市的生活、更不捨這一羣可愛而又可氣的學生們!是他們讓我體會到了一個初為人師的內心感悟!!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7

10月26日上午11:30,由自強社主辦,歷史、社人、外院、信管、信息、培訓hnd、財金七院青協聯合舉辦的“義助潘姝霏”愛心募捐活動,在學生活動中心、公教二門口拉開了帷幕。本次募捐持續了3個小時,全校同學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到目前為止,共籌得善款13150.4元,為昏迷中的姝菲的康復,增添了一份希望。

潘姝霏來自江蘇常州,隨母親北漂多年,母女二人相依為命,生活雖不富裕,卻也充滿温暖和幸福。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這個活潑陽光的高二女生昏迷至今,肇事司機逃逸,訴訟之路困難重重,鉅額的醫療費讓這個家庭陷入了深淵。

自強社辦公室楊連炯副部長聽説這個消息後,前去醫院看望並把情況彙報給了社裏,隨後社長、副社長也前去看望關心,並決定在校內組織募捐。後來,我社與七個學院的青年志願者協會交流協商,確定了聯合募捐的相關事宜。

中午時分,也正是募捐活動舉辦的時候。而天卻下起了淅瀝的雨,但是自強社各個部門和各院青協堅守崗位,活動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冷冷的秋雨絲毫沒有冷卻同學們滾燙的愛心和燃燒的熱情,志願者們在路的兩邊散發傳單,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述姝霏的故事,大聲地喊着“愛心無疆,奉獻無悔”、“呼喚您的愛心,期待您的援助”等口號,讓這條小路成了一條寒風中温暖的愛心長廊。許多同學深受感動,紛紛慷慨解囊,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5元、10元、20元、50元,當一張張紙幣投入紅色的募捐箱中,我們感受到了同學們相同的愛心,我們彷彿看到了姝霏康復成長的希望。

志願者汪璐瑤談到了自己的感動。她説,一位同學在聽到是愛心募捐活動後特地走回來詢問了解,並表示自己得到了很多社會關愛,所以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像手拉手一樣把社會關愛傳遞下去。還有一位同學專門回寢室拿錢,並動員寢室的同學捐款。最令人感動的是,許多外國留學生和外教也捐出善款,這讓我們看到愛心可以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差異和阻礙。

當被問及為何要參與協助舉辦此次募捐的時候,培訓hnd青協的同學説∶“奉獻愛心是每個人的責任,而青協作為關愛性的公益團體,對組織此次募捐更是義不容辭。”校內多個報刊雜誌採訪了此次活動,青年人大的記者李瑞説:“當聽到報導募捐活動時,自己特別熱心和激動。因為現場活動的影響畢竟是有限的,而通過傳媒,能向更遠的地方傳播社會關愛的氛圍,使更多的人受到愛的薰陶。”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又一次地看到了愛心對於人們的凝聚力,看到了自強社、青協積極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踐行自己的宗旨,看到了同學們心中的愛心、熱心和關心,看到了人大作為人文學校所散發出來的獨特的人文魅力。自強社社長王輝耀總結説:“這一次的愛心募捐活動,教會了同學們感悟生活,培養正確的心理傾向,也增進了校園感情。而對於自強社這個關愛性的自助團體本身,這次活動加強了團隊建設,歷練了社員,使‘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的社宗旨又一次大放光芒。這樣的活動儘管有很多,可每一次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所以公益活動永遠也不會褪色。”

愛心樹的心得體會篇8

一、活動背景

為了更好的弘揚和宣傳當代大學生樂於奉獻關愛他人的高尚精神,為我市中心血站的血液貢獻盡一份綿薄之力,同時也是為提高我校在合肥市的印象出一份力,緩解合肥市“血荒”狀況,合肥學院紅十字會特策劃組織一次大學生無償獻血活動。

縱觀國內外無償獻血做得好的地方,軍人、大學生歷來是無償獻血的主力軍,大學生們由於所受教育、文化薰陶等原因,對這種公益性行為寄予了特殊的理解,並積極支持、參與其中。我們的青春我們做主,飛揚的心總是希望隨着這個社會的步伐而跳動。義務獻血,一股潛在的春潮,正在當代年輕志願者中湧動。愛心需要傳遞,人人行動起來,愛心春潮將激盪起更多的心靈。合肥學院紅十字協會將把大學生無償獻血的的意義深入到同學們心中,激發同學們的愛心和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的美好願望,從而樹立良好的校園風尚。

二、活動流程

1、宣傳階段

1宣傳部製作海報和條幅,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此次獻血活動中。

2宣傳部製作展板,○放在教學區前(宣傳板內容為獻血前後注意事項和獻血程序),展示此次活動的目的與意義,並使大家充分了解獻血的注意事項與好處,適合獻血的身體狀況。

3辦公室負責出一份通知,○內容中要包含獻血的具體時間與地點,貼於公示欄。

2、準備階段

1提前召開會員大會,對活動的全過程做好全程的安排。把全部委會員按部門,分組,由部長負責小組的安排。

2各班長的聯繫並分發策劃書和活動通知書,爭取到他們的支持。

3組織部負責活動的通知和各部門直接的聯繫與溝通。配合並協同宣傳部做好,晚自習後到寢室的宣傳工作。

4文藝部負責在活動前的兩天中午放學時間集中在系裏的主要路口,發放宣傳單。

5宣傳部負責提前做好展板,海報和橫幅的懸掛,以及晚自習下課後到寢室的宣傳工作。

6宣傳部準備有關獻血的知識(如:獻血的注意事項與好處,如何保養身體等等),便於為有疑惑的同學解答。

三、活動結果及意義

本次無償獻血活動取得了全滿成功,現場獻血人員眾多,獻血人數在去年的基礎上提高了很多。取得了預期的宣傳效果,同時也得到了合作方(新鄭人民醫院)的認可。也使參與的人員瞭解到相關血液方面的知識,提升了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無償獻血活動的意義。

無償獻血是指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願將自己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而獻血者不向採血單位和獻血者單位領取任何報酬的行為。無償獻血是終身的榮譽,無償獻血者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愛戴。

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是我國血液事業發展的總方向。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使病員解除病痛甚至搶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此次獻血活動的成功舉辦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學院學子公共意識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的熱情,體現我校學生全新的精神面貌,體現大學生關注獻血、宣傳獻血、投入獻血,並要以實際行動感染社會的決心。同在藍天下,共享生命的感動,讓我們共享生命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