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3W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多篇】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 篇一

一。加強理想信念的修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髓,我們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問題。作為黨員幹部要帶頭學習延安精神,認真吸收黨在延安時期取得的寶貴經驗。在國內面臨改革深水區,國際環境複雜變化情況下,帶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覺學習和忠實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是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推進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而奮鬥。

二。真心實意為羣眾謀利益。

主席曾經説過“人,只有人才是歷史創造者”我們黨一切為之奮鬥犧牲,都是為了人,只有依靠人才能贏得勝利。黨在延安時期贏得輝煌成就,就是依靠人,為人謀利益。延安時期是這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也一樣,人羣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黨要贏得心,必須關注生問題。習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的夢”。“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把農村工作,生問題擺上重要議程,指導各級黨和政府抓緊抓好。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要時刻以延安精神為動力,堅定地堅持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人羣眾利益高高舉過頭頂,不斷提高人羣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從而樹立黨和政府在人羣眾中的威信,增強黨對人羣眾的凝聚力、感召力,為實現中國夢,同心同德,共同奮鬥。

三。確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我們黨事業成功之一就是堅持發展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社會上面臨着各種矛盾和問題,與人羣眾的期待有很大差距。我們開展羣眾路線實踐活動,就是告誡全體黨員幹部不能忘記黨的宗旨、性質,要堅決改進“四風”,要保持和發揚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反對“四風”提倡“四進萬家”進村入户,體察情,實實在在地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同時要求黨員幹部要愛崗敬業、依法行政,保障人羣眾的合法利益。保護生態,改善生,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把農村建成生態、文明、安定、幸福和諧的新農村。

四。教育、引導、團結羣眾,共同實現“中國夢”。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期的到來,各地舊城改造、工業區發展、徵地拆遷,羣眾的安置等各種問題越來越多呈現出來,羣眾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思想情緒化等等,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進一步探索如何教育、引導、團結廣大羣眾,如何用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團結凝聚社會共識,喚醒羣眾自覺意識,推動工作開展。必須在共識的理念下,發動全族學法、懂法、守法。黨員幹部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帶頭依法辦事。一切在法律框架內辦事,在憲法和法律框架內,以人的利益為準繩,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接地氣,通下情,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解羣眾之所憂。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實現服務。提高各種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執政力,增強羣眾自覺意識,把羣眾緊緊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中國夢”共同奮鬥。總之,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之寶,是中華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形勢和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要堅持和弘揚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化作工作實踐,獻給黨的事業,用忠誠和汗水為人多做貢獻。

關於延安整風討論心得體會 篇二

一輛載着光榮院院民和工作人員的專用豪華大巴正在向革命聖地延安平穩地行駛着,車上專門播放着革命紅色歌曲,老人們隨着雄壯的樂曲聲唱着、笑着……盼望已久的願望就要實現了,怎能不令這些昔日的老兵們激動不已呢?

這些老人平均年齡73歲,年齡最大的86歲。他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出生入死, 抗日寇、滅蔣匪,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也出過力、流過汗,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我們光榮院裏受到工作人員細心入微的照顧,豐富多彩的生活安排,使這些老人個個精神矍鑠、身體硬朗。但他們在高興之餘,還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就是走出去,看首都北京,到革命聖地延安,在有生之年,再次追隨當年革命先輩的足跡,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對於他們的心願,我心裏很是矛盾。一方面他們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長途觀光學習,困難、風險很大,一方面又不忍心讓老人們失望。北京我們已經去過,難到延安之行將給他們留下遺憾嗎?我考慮再三,堅決不能讓他們失望,一定得讓他們去啊!於是經過慎密安排、精心組織,我們這支特殊的觀光學習團終於踏上西去的征途。

大巴在青銀高速上疾駛,郭樹茂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歡迎紅軍到陝北》、《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等革命歌曲,李志德老人也講起了他的從軍經歷:七十多年前,紅軍經過二萬五千裏的長征終於到達了陝北,從此延安就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成為億萬優秀青年心中夢想的聖地,十七歲的我光榮入伍後就一直在延安戰鬥和生活了十幾年,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從這裏走出、毛澤東思想形成體系並日漸成熟、西安事變、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幅“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巨幅標語映入眼簾,“延安到了”不知誰的一聲呼喊。老人們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望着窗外,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帶領着老人們瞻仰了寶塔山、楊家嶺、棗園、黨的七大會議舊址等,看着一孔孔窯洞,一件件簡陋的陳設,一幅幅充滿歷史記憶的圖片……..老人們和院工作人員們無不感動!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魄,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還是在這窯洞裏昏暗的小油燈下,主席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為了戰勝日寇和國民黨的經濟封鎖,黨中央和毛主席發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毛主席親自種菜,周紡線,王震將軍帶領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使之成為“陝北的好江南”……….當講解員講到毛澤東主席為了革命,先後有多名親屬被國民黨殘忍地殺害,子女流離失所、居無定所…….老人們和工作人員都熱淚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默默地向主席遺像鞠躬致意!並向紀念館捐出了平時攢下的零用錢,以表達對主席的敬仰之情!

八十六歲的李志德老人回到曾經戰鬥和生活過十幾年的延安,更是思緒萬千,見到了闊別了六十多年的老戰友時,激動萬分,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地也不願分開,他撫摸着延安的一草一木,看着延安的山山水水,是那樣的熟悉啊!站在寶塔山上,俯望着延安城的飛速發展和巨大變化時,浮想連翩、感慨萬千。此時老人不由的感慨地説到:“延安變化真大啊!共產黨領導真好啊!”

看到老人們精力充沛、精神抖擻,我們一行又驅車來到了塞上江南-------寧夏。那漫無邊際的沙漠、鬼斧神工般的沙雕、闊步前行的駝隊、惟妙惟肖的西部影視城、神韻猶存的古西夏城、神奇的賀蘭山巖畫…….使老人們再次留戀忘返。在國家五星級風景區沙湖,老人們乘座在遊艇上,看到連天的碧水、翱翔的飛鳥、迷人的葦蕩……..老人們的心情溢於言表,爽朗的笑語聲在空中久久地迴盪着……

一路上,工作人員悉心服務,隨團醫生隨時為老人們檢查身體,飲食、起居、參觀、活動安排合理。並多次得到所到景區的特殊照顧,特別是在延安寶塔山景區,景區工作人員破例讓老人們乘座的車輛進入山頂,圓滿完成參觀學習。

這次延安之行對工作人員觸動很深,在座談會上,大家紛紛表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而創造這些奇蹟的功臣就在我們身邊,為他們服務是我們的榮耀,對他們更增添一份敬重之情!因此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盡一切努力服務好院民,對院民要做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們一定要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時地送給他們,使光榮院真正成為“温暖家庭、幸福樂園”,讓他們更好的安度晚年!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 篇三

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養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陝西考察,他再次強調,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在全國持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談到延安精神,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90多年風雨歷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從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紅軍離開陝北、東渡黃河,在這13年的時間裏,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廣泛羣眾基礎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旗幟的、領導中國革命不斷向前的無產階級政黨。也就是在這13年裏,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裏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孕育了延安精神。

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着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脱離羣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弘揚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淨化政治生態。這是立足新時代偉大斗爭,從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宏觀視角出發,對延安精神科學內涵及其時代價值作出的新論斷,對在新時代條件下用延安精神滋養黨員初心,推動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作為新時代的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當好表率,砥礪初心、不辱使命,全面領會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忠實實踐者,始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艱苦奮鬥、不懈拼搏。

延安時期,我們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確立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政治方向。在中共中央轉戰陝北的13個歲月裏,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帶領全黨幹部羣眾,抗擊日寇,救亡圖存,並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這就是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淨化能力的根本途徑。對講政治這個根本性的大問題,我們必須頭腦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態度特別鮮明、行動特別自覺,任何時候都不能含糊和動搖。作為新時代的黨員領導幹部,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數,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以實際行動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實處。一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各級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認真落實“五項要求”,樹立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匯聚“萬眾一心加油幹”的磅礴力量,砥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昂揚鬥志,在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偉大實踐中,展現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時代擔當。二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敢於同各種錯誤思想、錯誤言行作鬥爭。黨員幹部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堅決同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做鬥爭,堅決同脱離人民羣眾、損害人民羣眾利益的行為做鬥爭,堅決同貪污腐敗、異化變質行為做鬥爭。三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原則,始終做到對黨忠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要時刻保持一顆對黨的忠誠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做政治上明白人,自覺把忠誠擔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創造輝煌、成就偉業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把黨性教育和黨風建設作為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黨組織加強黨性教育、黨員加強黨性修養,不斷增強黨性,不僅形成了系統的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理論,而且在實踐中培育出“延安傳統”和“延安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中指出,共產黨員要在改造社會的革命實踐中自覺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質和能力,否則不能實現改造社會的任務。在新形勢下,大力弘揚黨內優良傳統、提高黨性修養,依舊是保證我黨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手段,每一個共產黨人必須在實踐中錘鍊黨性,砥礪前行,修好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心學”。一是要對標黨章黨規,找差距抓落實。在近百年的奮鬥歷程中,我們黨總是認真總結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經驗,及時把黨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體現到黨章中,從而使黨章在推進黨的事業、加強黨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奮進新時代、築夢新徵程,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嚴格對照《黨章》黨規標準深學細悟篤行,做到學而懂、學而信、學而用,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強化品格陶冶。二是要不忘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激勵着我們黨永遠堅守,砥礪着我們黨堅毅前行。我們要真正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牢記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羣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為人民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用實際行動迴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三是要做新時代的“好乾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二十字好乾部標準。總書記提出的二十字好乾部標準,是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幹部標準的深化,凸顯了幹部標準的時代內涵,為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指明瞭方向。各級黨組織要大力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四唯”等突出問題,培養選拔一大批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廣大黨員幹部要對標總書記要求,始終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要忠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敢於擔當作為,勇於攻堅克難,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做到守紀律講規矩。

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全黨範圍內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整頓三風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心是反對主觀主義,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延安整風後,我們黨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整風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羣幹羣關係、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由此可見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好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切實轉變作風,自覺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着問題學,拜人民為師”,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績。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更要切實加強學風建設,推動全黨形成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濃厚風氣。廣大黨員幹部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要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實踐學習,自覺用理論指導實踐,把黨的科學理論轉化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偉力。二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那就會誤黨誤國。”黨員領導幹部要在實際工作當中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將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抓細抓實,踏踏實實工作,勤勤懇懇做事,要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前提,一切為了人民羣眾,讓人民羣眾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温暖,提高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三是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作為自己的鮮明作風,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也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的根基。”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階段,距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沒有任何時期比現在更接近,也沒有任何時期遇到現在這麼多的挑戰和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一如既往地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只爭朝夕、真抓實幹,使命未竟、初心不改,主動邁上新時代的長征路,為新時代取得更大成就作出自己的貢獻。

延安時期,黨吸收了許多出身於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的新黨員,他們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這也為黨內滋長不良思想作風提供了土壤,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等不正之風在黨內嚴重存在。為進一步解決這些黨內存在的問題,從1942年春天起,中國共產黨在全黨範圍內展開了一次整風運動,對全體中國共產黨員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通過整風運動,提高了黨員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全黨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就必須堅持不懈的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一是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良好政治生態的形成,深深紮根在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當前,我們要與時俱進地發展和創新延安時期形成的政治生活基本規範,認真執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羣眾路線,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等組織生活重點內容。黨員領導幹部要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不講私情、不講面子,發現問題、糾正問題,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二是要強化警示教育,認真開展“以案促改”。開展“以案促改”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以案促改的政治自覺和行為自覺,將以案促改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要紮實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認真開展“四個查一查”和“四個專項工作”,堅持舉一反三,同步治理,切實增強以案促改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切實提升幹部作風,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三是一體推進“三不”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這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抓好落實,加快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不斷提高反腐敗工作質量和水平。要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反腐力度,持續整治羣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要切實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實現對所有黨員、幹部和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要不斷增強不想腐的自覺,要加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廉潔因素,培養政治氣節和政治風骨。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養分和動力源泉。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我們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做弘揚延安精神的傳播者、踐行者,要把延安精神融入血液和靈魂,堅持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積極向上的良好政治生態。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 篇四

兩個月的組織員培訓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淺。今天,我們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獲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不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跟習近平總書記學黨史、新中國史,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段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光輝歷程和作出巨大貢獻的歷史,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以下是學習黨史的幾點心得體會。

在本次培訓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知史愛黨,跟習近平總書記學黨史,以史為師,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捍衞黨史,發對歷史虛無主義;五四運動,我們黨誕生的前奏;紅船楊帆,建黨偉業的最後完成;井崗烽火,建黨建軍的偉大實踐;中央蘇區,紅色政權的最初實踐;偉大長征,人類精神的壯麗史詩;抗戰救亡,殘酷慘烈的生死搏鬥;延安奮鬥,光照千秋的精神財富;“趕考”初心,不忘初心與時代使命。

知史愛國,跟習近平總書記學新中國史中這一講主要學習了中國經歷開啟新紀元、工業化道路、時代的跨越、歷史性決策、關鍵的一招、春天的故事、創新性理論、堅強的領導、輝煌的成就、走進新時代的歷程。

我將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精神動力。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共產黨員應當而且必須具備的品質。黨的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把黨的作風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常抓不懈。我們要繼續保持傳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牢記黨的初心。

從歷史轉折看黨的初心與使命,是一個重要視角,歷史藴含着豐富的智慧,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革命歷史對共產黨人來説是最好的營養劑。由歷史轉折領會到當前的發展成果的來之不易,關鍵就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瞭解立黨的初心和使命。

作為高校的一名黨員教師,更要培養學生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祖國和民族的尊嚴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他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繫着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必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弘揚主旋律,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瞭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學好黨的歷史,瞭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 篇五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而延安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的精神動力。

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裏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調研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根據安排,今天由我給大家講一次黨課,這裏,我想圍繞“什麼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過時了嗎”“我們應該怎麼做”三個問題和大家作一些交流。

堅守正確政治方向。延安精神的靈魂是堅守正確政治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將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不懈努力;

始終心繫羣眾,制定反映社會發展現實訴求的方針政策。這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政治策略。同時,還要隨着世情、黨情與國情的變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社會主義實踐。

堅持實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貫穿於延安精神的各個方面。取得革命勝利、建設事業的成功以及共產主義的完成,必須靠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一種探求生活本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實踐精神,主張解放思想,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發現規律,並用規律指導新的實踐,推動事物創新發展。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由我們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所決定的。無產階級代表着先進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全體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早在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就提出了黨的羣眾路線理論,即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延安精神的特徵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展示了奮鬥過程中的艱苦樸素情懷,是行動艱苦和精神樂觀的有機結合。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全面弘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才為革命成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力量和精神支撐。其中,自力更生展現的是創新精神,需要主體不斷開展自我更新與進化;

艱苦奮鬥倡導節儉生活、奮勇向前的工作作風,是我們黨實現自力更生的狀態和生活方式。

(一)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設效應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黨魂,它所形成的一套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革命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在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政府被稱為“民主的政府、廉潔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美國記者斯蒂爾訪問延安後,深有感觸地説:“我覺得在延安訪問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動而且深刻起來。第一件是我體味到共產黨常常説的 ‘為人民服務’,在延安所親見的各種具體事實,我認為是貨真價實的”。“不到延安實在不能深觸到中國問題的內臟,到了延安使我對中國問題的認識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將變成一個共產主義者!” 南洋華僑陳嘉庚先生訪問延安後説:“縣長概是民選,官吏如貪污五十元者革職,五百元的槍斃,餘者定罪科罰,嚴令實行,犯者無情面可袒護優容。” (二)延安精神的經濟建設效應 早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毛澤東就指出:“要使全體幹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後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中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鄧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經過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後,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鬥的過程。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大國,不可能走‘捷徑’……。我們利用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也要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為主。我們的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一定要努力恢復延安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周恩來等同志的榜樣,在艱苦創業方面起模範作用”。江澤民總書記在1989年9月視察延安時説:“把經濟搞上去,靠什麼方針?還得靠發揚延安精神,歸根到底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勤儉持家,勤儉建國。” (三)延安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設效應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表現。發揚延安精神首先就是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對全體人民進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教育,從而解決人們的“信仰危機”、“信心不足”的問題。其次,發揚延安精神,就要重視道德建設,用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共產主義道德教育人,提倡“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德風尚,克服和抵制“專已打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腐朽道德。最後,對全民族進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反對鋪張浪費、肆意揮霍、大手大腳的敗家子作風。樹立社會主義主人翁和“過緊日子”的思想。

堅持實事求是,開展作風建設,踐行好黨的宗旨;

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提高創新水平。

(一)要始終堅定信念,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志士仁人投身革命,奉獻熱血青春乃至生命,都是為了救國救民,為全國人民謀幸福。延安時期,儘管物質匱乏、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卻朝氣蓬勃、激情燃燒、充滿生機,成為成千上萬有志之士景仰、嚮往和奔赴的精神高地。根本原因在於那裏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真理的光輝、民族的希望。“割掉皮肉還有筋,打斷骨頭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到延安去!”一時成為那個時代青年發自肺腑的呼喚和強烈的願望。延安精神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為它有政治方向,有政治靈魂,有政治理想。今天,用延安精神淬鍊初心使命,就要堅定理想信念,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立德修身的首選,做到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虔誠而執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至信而深厚,不忘初心,奮鬥終身,始終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二)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做到理論聯繫實際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面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國內外環境錯綜複雜。因此,既要明確客觀實際中的“實事”,也要以實踐為基礎,探索“求是”的過程,逐漸認識和改造世界。

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開展整風運動,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為全黨的思想路線和行動自覺,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回顧黨中央在延安13年的歷史,在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環境中,中國共產黨衝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和禁錮,把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作為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行動納的依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才使我們把握住了歷史的脈搏和契機,使幾乎不可想象的勝利變成現實。

實踐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

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過去我們搞革命,是靠實事求是;

現在我們搞改革,同樣要靠實事求是。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一切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都是行不通的。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深入調查研究,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把握問題實質、把握矛盾規律的能力,堅持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踏踏實實推動工作、解決問題。

(三)要始終踐行黨的宗旨,永葆對人民的赤子情懷 只有不斷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我們黨才能完善自身,為民造福,贏得人民羣眾的信任。延安時期,我黨加強作風建設,一切為了羣眾,依靠羣眾,在延安出現了“只見公僕不見官”,幹羣團結如一人的生動局面,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徹底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羣眾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揚了延安時期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加人民羣眾的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成就和榮耀都歸功於人民”。人民是共和國的基石,也是黨的力量所在、根基所在、命脈所在。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沒有人民,我們便一事無成。新時代,用延安精神淬鍊出心就是要踐行黨的羣眾路線,堅決反對和整治“四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羣眾路線這條生命線,切實做到人民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並通過改革與發展給人民羣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新時代的廣大黨員幹部,要系統學好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明確肩負的責任是為羣眾謀福利、為民族謀復興;

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羣眾路線,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即在具體工作中加強自身建設,在服務羣眾的實踐中,總結先進經驗做法,發現新問題並及時解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羣眾水平;

主動接受羣眾監督,發揮輿論監督效能,虛心接受羣眾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提升服務羣眾效率。

(四)要始終堅持自力更生,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原因。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並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階段,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延安時期,面對日本的掃蕩和國民黨的封鎖,地廣人稀的陝甘寧邊區,面臨缺食無衣、捉襟見肘的困難局面。“在困難面前,中國共產黨領導邊區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口號,通過大生產運動築牢了抗戰勝利的物質基礎,形成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也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的根本。”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工作條件、物質基礎、發展能力與延安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的意志不能移,移了就會忘本;

艱苦奮鬥的作風不能丟,丟了就會變質。”新時代,用延安精神淬鍊初心使命就是要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建設,在生活上講政治,不講排場,不擺闊氣,勤儉節約,不浪費。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始終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把傳承和弘揚艱苦奮鬥精神作為一種高尚的政治品德來堅守,作為黨性修養來修煉,作為良好生活方式來堅持,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以實際行動把艱苦奮鬥精神堅守和傳承,發揚並光大。

同志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帶來挑戰。希望全體黨員同志要發揚好延安精神,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在新時代各項工作中取得新氣象新作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今天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對於延安整風心運動心得體會實用 篇六

(一)什麼是黨風?

作風問題,是大至一個黨、小至一個人,在自己的思維和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和風格特點,反映的是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用什麼樣的態度學習理論、在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下工作、用什麼樣的方式將自己的理想和主張付諸實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麼樣的形象和特點等。黨的作風,既是黨的性質、品格的體現,也是黨的追求和行為準則的體現,是我們判斷一個黨是否有吸引力、有無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因此黨風問題是我們要認識、瞭解我們黨,換句話説,是我們決定否決定加入黨組織和為之風斗的一個的必須把握的極為重要的方面。黨的作風包括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黨的幹部的生活作風等,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大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生活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等等。其他還有很多,都是“三大作風”在不同發展時期,根據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不同,或從不同的側面(角度)發展演化出來的。

(二)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世紀新階段,隨着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給我們黨提

出了嚴峻的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執政能力能否提高,都有賴於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抓緊解決黨的組織和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始終保持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形象,始終保持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形象,把全黨、全社會的力量凝聚起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作為“執政黨的黨風建設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全黨同志要居安思為危,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

8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重視作風建設,堅持把作風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回顧我們黨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里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黨的作風建設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一)黨的作風問題的提出

最早使用“作風”一詞是恩格斯,他在談論黨的建設書信中,對一些黨員阿諛奉承、華而不實的風氣進行了批評,但他在這裏談的是個人作風問題;

列寧也多次使用“作風”一詞,批評蘇聯共產黨中存在的嚴重脱離羣眾的官僚習氣,這裏談的主要是工作作風問題。

我黨歷史上提出“黨風”科學概念的是毛澤東同志,他在1941年9月10日所作的《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一文中,最早使用了“黨風”這個概念,在延安整風運動系統地學習理論,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1942年2月1日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黨風的含義: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並強調“學風和文風都是黨的作風”。

1945年黨的七大系統地總結作風建設的經驗,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對黨的作風作了明確的概括,提出了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和人民羣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即黨的“三大作風”。

(二)黨的作風建設的發展

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注意黨的作風建設,在七大提出“三大作風”後,隨着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在其後的歷史進程中,黨的作風建設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使黨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也給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清醒地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新中國建立候後,經過醫治戰爭創傷和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我國宣佈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同年9月舉行的黨的八大上,總結執政7年的初步經驗,對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堅持和發揚黨的羣眾路線的傳統,密切黨與人民羣眾的聯繫;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等等。

但是隨着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特別是我們黨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一個執政黨後,為解決執政黨與人民羣眾的關係,克服執政中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於是,毛澤東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並決定以此為指導思想,採用民主的方式開展黨內整風(後發展為反右鬥爭和反右鬥爭擴大化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十年““””使黨的優良作風遭到了嚴重破壞。““””結束之後,黨在各個領域全面撥亂反正,同時把端正黨風、恢復優良傳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上了日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通過平反冤假錯案,使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作風得到了恢復。鄧小平、陳雲等提出“執政黨的黨風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重要論述。鄧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提出了: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的五種革命精神。為了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十二大之後集中開展了整黨工作。根據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對不正之風,開展廉政建設。鄧小平對黨風建設特別是反腐敗鬥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後,黨中央作出《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羣眾聯繫的決定》。江澤民同志對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針對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把反腐敗鬥爭作為黨風建設的重點,強調反腐敗是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領導幹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反對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三講”教育。與此同時,中央制定了許多黨規黨法,使作風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在世紀之交,為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迎接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挑戰,使我們黨在應對各種風險的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我們黨不僅在十五大上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在十五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決定》不僅闡述了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且明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提出了著名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羣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十六大後,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首先從自身做起,率先垂範,改進領導方式,帶領中央政治局委員到西柏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並且強調:“要加強黨風政風建設,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維護人民羣眾的合法權益。”為新時期幹部作風建設指明瞭方向。並在此基礎上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胡錦濤在十六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八個優良作風”:(一)、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二)、要心繫羣眾、服務人民。(三)、要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四)、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五)、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六)、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七)、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以上是對我黨作風建設歷史的簡單回顧,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黨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視作風建設,並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和豐富,但在所有的作風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三大作風”,因此今天重點討論黨的“三大作風”以及如何在工作和黨內生活中加以運用。

(一)三大作風的科學內涵

1、理論聯繫實際

所謂理論聯繫實際,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的指導下,堅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實事求是的作風。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也就是運用正確處理物質和意識關係問題這一原理在社會實踐中的體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能否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能否做好各項工作的必要條件。從反面講,如果不能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就會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的錯誤,理論就會與現實脱節,我們的決策就會發生失誤,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就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嚴重的損失,甚至失敗。

2、密切聯繫羣眾

人民羣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密切聯繫羣眾,堅持羣眾路線,是我黨最重要的工作作風,用毛主席的話説就是堅持“為人民服務”,“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充分發動羣眾,充分依靠羣眾”,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決定的,是黨的宗旨、任務的集中體現。從本質上講,羣眾路線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眾創造歷史的根本立場和觀點,它是唯物史觀在黨的工作中的具體運用,是我們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堅持緊密聯繫羣眾,核心問題是羣眾觀點即如何對待羣眾的問題,落腳點是羣眾利益,為人民謀利益,維護羣眾利益,並充分調動和凝聚羣眾的力量,是各項工作的政治保證,如果我們脱離了羣眾,高高在上,不僅會一事無成,而且是極為危險的。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説: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眾,執政的最大的危險是脱離羣眾。我們要從黨和國家的命運、中華民族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堅持密切聯繫羣眾的作風的重要性。

3、批評與自我批評

開展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開展思想鬥爭、提高自身修養,加強自身建設,維護黨組織的統一和團結,保持和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的重要途徑和思想武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則和方法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團結——批評——團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也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所要求的,正如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中所説,為人民的利益堅持正確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誤的,只要你説得對,我們就改正,這是共產黨人特有的品格,也是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揚棄”觀點的具體運用。只有通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來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才能使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使自己的主觀世界也得到改造,才能使黨的事業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三大作風形成是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

黨的三大作風不是憑空產生的,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其形成是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是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實踐的智慧的結晶,實踐證明沒有三大作風就沒有我們黨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

我們黨的歷史一次次的證明,什麼時候我們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事業就能得到發展,什麼時候理論脱離實際,我們就會遭到挫折和失敗。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反右鬥爭擴大化、“”的發生等,都是理論脱離實際,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經驗主義作祟的結果;“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選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確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改革開放路線方針的確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都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結果。這些事實,從正反兩個方面,用鐵的事實驗證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

其次,堅持羣眾路線也説明了同樣的道理。我們黨為什麼能有今天,就是堅持走羣眾路線的結果。我們黨從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羣眾

工作,放手發動羣眾壯大革命力量。從國共第一次合作時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骨幹,為黨的事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失敗後保存的幾百人的隊伍上了井岡山,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長征,到達陝北時僅剩8千多人的隊伍,全國的革命隊伍不到3萬人,而在其後不到7年的時間,共產黨員由幾萬人迅速發展到七大時的120多萬人,擁有九千多萬人口的革命根據地,人民軍隊發展到200多萬(包括游擊隊),還有,我們能夠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特別是三大戰役的勝利,靠的是什麼,一是我們的軍隊,更重要的是廣大人民的支持,(陳老總: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輪推出來的。

淮海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而參加支前的老百姓就有500多萬人);我國建國後之所以能夠迅速掀起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個個巨大的成就(陳書記上次講過);改革開放後,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改革開放30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所有這一切都是我黨堅持羣眾路線的結果,其根本原因正如毛主席所説的一樣是因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是由於我們的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走羣眾路線,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贏得了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才不斷髮展壯大,才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第三,批評與自我批評也説明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正視現實,從黨和人民以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也同樣沒有我們黨和黨的事業的今天。在大革命失敗後,如果沒有八七會議上毛澤東等人的據理力爭和對以陳獨秀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在遵義會議上沒有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與王明、李德等為首的左傾冒險主義的堅決鬥爭、長征途中如果沒有對張國濤分裂主義的鬥爭、如果在延安沒有以批評與自我批評為突出特徵的整風運動、在“”後如果沒有“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及由此開展的黨內對發展問題的深刻反省,改革開放就不能深入發展。總之,我們黨正是在發展進程中的關鍵時刻,充分地運用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才確保了黨組織的團結,及時修正了自己的錯誤,把握了正確的方向。如果沒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我們黨的歷史將被改寫,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在國民黨和共產黨幾十年的鬥爭中,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取得勝利,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其原因除了國民黨所代表的不是人民的利益(而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這一根本原因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國民黨沒有自己的精神塑造系統,沒有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一個沒有精神支柱的人和組織,其發展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堅持和發揚三大作風的重要意義。但是,具體到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應如何繼承和發揚“三大作風”呢?我想從運用,也就是操作的層面,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點看法。

(三)如何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1、如何理論聯繫實際?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要把握好三點:

第一、要加強理論學習。首先要有理論積累,這是前提,沒有理論,拿什麼去聯繫實際。這裏必須要解決關於理論學習的三大命題:即為什麼學,學什麼和怎麼學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陳書記在上次聘任大會的講話中已經為大家做了全面深刻的論述,材料已經發給了大家,在此我就不展開了。

第二、要加強調查研究。這是理論聯繫的中間橋樑,不進行調查研究,不弄清問題所在,不把握具體情況,其結果只能是瞎聯繫、亂聯繫,無的放失。

第三、科學有效的運用。就是要在進行結合、講求實效上下功夫。就是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形勢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進行深入的思考,從中梳理出清晰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最終達到提高分析解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如何堅持羣眾路線?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第一,樹立正確的羣眾觀。首先要解決對待羣眾的態度問題。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羣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考慮問題、開展工作特別是處理各種矛盾糾紛時要從羣眾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要把“羣眾擁不擁護,二,羣眾支不支持,三,羣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和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要發自內心、真心誠意地為羣眾服務。

第二,要充分依靠羣眾開展工作。這是方法問題。就是要時刻注意不要脱離羣眾,要按照“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深入羣眾,貼近羣眾,一方面要傾聽羣眾的呼聲,瞭解羣眾的願望;另一方面要要以民為師,問計於民,要善於集中羣眾的智慧,凝聚羣眾的力量,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團結帶領羣眾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任弼市時同志曾説過:只要依靠羣眾,虛心向羣眾學習,一切問題都有辦法解決。

第三,要為羣眾辦事實。堅持羣眾路線不能只掛在口頭上,不能做表面文章。要事實在在地、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為羣眾解難題。中央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明確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終目的是要讓“人民羣眾得實惠”;還有中央近年特別強調要解決事關羣眾根本利益的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問題;在面對金融海嘯,在實施保增長、保穩定的戰略中,將民生工程放到了突出的位臵,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歡迎。

再從我們學院的實際工作中也看到,一年多來,我們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理順人事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工作,使廣大職工真正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受到羣眾的擁護和支持。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為羣眾辦事實,才能不辜負羣眾的期望,才能真正贏得羣眾的信任。這裏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在為羣眾辦實事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克服畏難情緒,羣眾的一些困難既瑣碎又複雜,很難做,我們有的同志面對這些問題時,嫌麻煩,怕擔責任,往往是採取躲和拖的辦法,致使許多問題積壓,造成民怨,傷害了羣眾的感情,損害了組織的形象。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個感悟,羣眾沒有困難是不會找組織找黨員找幹部的,好辦還用找你嗎?羣眾找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如果把難辦的事情辦成了、辦好了,才有意義,辦成一件難事比辦成10件容易辦的事意義更大。

3、如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能否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衡量一個政黨的執政水平與能力高低的問題,也是體現一個單位黨的建設水平高低、組織生活是否正常的關鍵。對於如何有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認為主要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組織自身建設和黨員黨性修養的需要。人犯錯誤是難免的,黨員也不例外,毛澤東同志説過“不犯錯誤的人一個也沒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在於修正錯誤,在於幫助同志,有時是為了挽救同志;同時我們還必須明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最終目的是為了團結,一個單位、一個組織有不同的人就會有分析有矛盾,毛澤東同志曾説過,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在解決矛盾中前進,如果沒有了矛盾,黨也就沒有了生命和進步。因此批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更好地統一認識,團結起來共同工作。所以我們要從為黨組織負責,為黨的事業負責的高度來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

第二、要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

一是要敢於批評。從目前黨內生活的情況看,特別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看到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方面,往往是自我批評相對容易,批評別人比較難,有的礙於情面,做老好人,民主生活會上只談優點,即便批評也是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毫無觸動,這種情況不僅是對組織和同志的極不負責,也是與黨員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二是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當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時要虛心聽取,認真對照,並對別人的批評心存感激,即便別人説的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方法上有欠妥之處,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會後還可以進一步交流溝通,以求得真正的幫助,促進自己改進提高;三是要認真進行自我批評。

是否能進行認真自我批評首先反映一個黨員的黨性修養,在組織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之前,要對自己的思想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梳理和反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在會上進行認真的剖析,做到誠誠懇懇,坦坦蕩蕩,以求得其他同志的理解和幫助。同時對自己查找的問題和別人的意見要進行認真消化,以實際行動不斷修正自己,決不能會上説自己存在許多不足,會後依然故我,毫無改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情況可以説是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説得更重一點説是對組織的欺騙和對黨的不忠誠。

第三,要注意講究批評的原則和方法。對別人提出批評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有事實有依據,決不能為批評而批評,不負責任地進行無端指責,更不能借機對他人進行攻擊;其次要把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原則,對別人存在的問題,不能避重就輕,知道的不説,説的不透,不利於別人真正認識存在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再者,要注意講究批評的方式方法,提意見是為了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既要指出問題,又要提出建議,同時還要言語誠懇,入情入理,利於別人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互相幫助,互相啟發,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真正達到批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