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3W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 篇一

《向美國學教育》這本書,萬瑋老師將我帶進的是熟悉而陌生的美國教育。説熟悉是因為美國的“模範教師”——當然他們稱呼為年度教師或者國家英雄,在最近幾年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蹟》,羅恩克拉克老師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以及由李茂老師翻譯的《每個孩子都愛學》,從教師層面介紹了美國英雄教師們的工作狀態,尤其是艾斯奎斯連續幾次來中國與一線教師面對面交流,道出了許多真實的教育處境。説陌生是指對於美國教育中的具體問題,只能隔靴搔癢,淺嘗輒止,沒法有更系統深入的瞭解。萬瑋老師的這次美國之行中所做的記錄和思考無疑對幫助我感受美國教育文化的獨特魅力,辨析中美教育的差異,有着重要意義。

閲讀伊始就對萬瑋老師生活化的文筆打動,摒棄空洞枯燥的理論説教,用親身經歷來講述,娓娓道來,如沐春風。在文字中可以感覺到萬老師置身其中的那種在場感,不僅僅是觀察者,更是參與者,美國教育文化中的點滴被萬老師捕捉到,提煉出來,藴含在講述中——一個講故事的人,教育的哲理樸素,而芬芳。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用生活化的講述來闡釋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要會講故事,講自己的教育故事,也講自己聽到或者感受到的教育道理。可以明顯感覺到較之《班主任兵法》中的詼諧幽默、鬥智鬥勇,《向美國學教育》中作者的心境更沉潛穩重,頗具詩意行走和思考的意藴。

在記錄中萬瑋老師大量採用對比的方式來進行思考。用他的話説:“對比不是目的,對比只是一種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對比讓我們感覺到宇宙的遼闊,感知到自己的位置,讓我們思考,我們應該去何方。”在認識了阿米什人之後,他想到了雲南貴州我們少數民族的青年的情況,感歎文化需要堅守。阿米什人總數大概25萬左右,主要生活在美國賓州境內和加拿大,被包圍在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叢林中,竟然以一種100多年以前的原始生活方式生活。如果孩子外出上學接受了現代化的東西,他就要與種族隔絕,目的只是為了保持他們這個種族的純潔本性不被現代社會污染。而現在我們的一些少數民族,正在面臨着被文化科技的改變,最原始的民族風貌開始發生變化。這是文化的一種消亡。在倡導開放自主的社會中,還可以允許要阿米什人族羣的存在,意味着文化要回歸對人本身的尊重。對比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來判斷教育中的價值取向。

在書中,美國人對中國教育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我們知道美國的數學教育是相對很容易的,中國的任何一位老師如果語言過關,()都可以到美國做國小數學教師。美國的格雷格老師一語道破:理科的東西答案通常很明確,因此受到大力;文科方面,因為涉及很多思想方面的東西,如果一個社會不夠開放的話,必然要加以控制。這確實是一個關於文理科的有意思的課題,在很久之前我們就在喊: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或許是為了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需要有大批的建設者,需要有數理化方面的人才。而文科過於傾向於思想的自由化,關注人文,關注人的生存現狀,對於整個社會的架構和發展都會有有所洞察。在教育的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絕不僅僅是數理化,還有孩子作為人的發展元素。中國有句話:先再做事。我們教育要讓孩子成人,成站起來的人,真正的人,而不能培養一批數理化的“精英利己主義者”。

萬瑋老師在書中對中美教育及文化的差異,以及從高中到大學的課程管理、教學方式、評價體系等都有較為詳實的記錄,這些思考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甚至有社會學的相關內容。作為一個教育思想者,萬老師的行走始終堅定有力,他在美國的日子裏所記錄的令人感佩,而其中洋溢着的學者風範更是讓我肅然起敬。走一路,學一路,思一路,行一路。對照中美教育,從中汲取積極的價值取向,借鑑一些具體的行為措施,創新一些因地制宜地做法,讓自己在相對開闊的教育視野中來品鑑踐行我們的教育。

感謝萬瑋老師。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 篇二

1、美國現代生活中的印第安文化

眾所周知, 美國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印第安文化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形態。在哥倫布初來美洲時, 印第安部族有兩千多個, 語言有幾百種, 其中最重要的語言有阿爾貢金語 (Algonquian) 、蘇族語 (Siouan) 、馬斯科吉語 (Muskogee) 和猶他-阿茲特克語 (Uto-Aztecan) 等。這些語言因為不同的語言表徵, 導致印第安各語言的思想意識和文化差異巨大。但歐洲英語文化的強勢入駐, 使得印第安各文化一度處於被驅逐被迫害的境地, 部分印第安文化處於絕跡的邊緣, 還有一些印第安文化經歷了重重血淚, 最終被融入到歐洲主流文化當中來。留意美國的現代生活, 隨處可見印第安文化的印痕。

且説美國英語中的印第安詞彙。如印第安人的食品, hominy (碎玉米粥) 、pecan (山核挑) 、persimmon (美洲柿) 、pone (玉米麪包) 和squash (南瓜) 等, 歐洲殖民者在初來美洲大陸的時候, 就分享了對這些食品以及這些食品叫法的使用權。另外, 表示印第安人原有的生活方式的詞語, 如canoe (獨木舟) 、moose (駝鹿) 、teepee (錐圓形帳篷) 和moccasin (鹿皮鞋) 等, 亦被歐洲英語拿為我用, 成為美國英語詞彙的一部分。

就美國的地名而言, 美國有27個州名源於印第安語, 佔了全部州名的半數以上。除了州名之外, 美國的很多城市、小鎮也以印第安詞彙冠以名稱, 而且美國很多的湖泊河流和山川以及沙漠峽谷, 因為是各印第安部族的居住和生活的場所, 是他們勞作和生息的地方, 印第安人對這些地方早已冠以自己的詮釋, 這些命名毫無疑問被直接借用到了美國英語的詞典當中。印第安人的地名可以説是美國文化遺產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它構成了美國地名的獨特一面, 凝聚在美國地名中的印第安文化就像詩歌, 吟唱着美洲大自然的瑰寶。如明尼蘇達州Minnesota,意思為sky-tinted water,即倒映着天空顏色的水;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 (Flat water) 為平靜之水;俄亥俄Ohio (Beautiful Valley) 意為優美的山谷;俄勒岡州Oregon (Beautiful water) 為美麗之水;田納西州Tennessee (The vines of the big bend) 則意化為河流轉彎處的蔓藤。關於河流, 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具有極強的節奏感, 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滾滾流淌的長河。而位於美國與加拿大邊境地帶的尼亞加拉瀑布 (Niagara Falls) ,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更是讓人想起氣勢磅礴、一瀉千里的雄偉氣勢。

走進如今的印第安人居留地, 融入現代化元素的土地上仍然還有着荒野、沙石和土坯建築。從這些原生態的建築中依然可以找到印第安文化的痕跡。如目前居住在亞利桑那州東北部、納瓦霍居留地中部和彩繪沙漠 (Painted Desert) 邊緣地帶的印第安霍皮人 (Hopi) ,他們是很古老的印第安部落, 其保留地橫跨科科尼諾縣 (Coconino) 和納瓦霍縣 (Navajo counties) ,由建築在三大方山的12個村莊組成。霍皮人按照古老的大地守護神“馬薩烏” (Maasaw) 的指示去生活, 尊崇萬物生靈並與之和諧相處。還有科羅拉多大峽谷保留地的華萊派部落 (Hualapai tribe) ,其在西峽谷的skywalk景區位處老鷹崖 (Great eagle point) ,是標誌性的座標, 吸引眾多的遊客在領略自然美景的同時, 享受華萊派印第安人的旅遊服務, 欣賞他們帶有印第安文化的飾品, 並品嚐印第安食品。而在印第安切羅基人心目中的首府城市, 即俄克拉荷馬州的塔勒闊市, 則多處可見切羅基部落的遺址以及相關的文化印跡。在美國現代生活中, 印第安文化作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以獨有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生活、飲食、服飾、舞蹈或音樂等宗教活動, 它不僅僅是作為美國旅遊產業的一部分, 更是讓這份文化瑰寶永遠地留存下去。

自歐洲殖民者帶來英語主流文化之後, 美國英語社會經歷了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而印第安語言歷經了被輕視、弱化的血淚之路後, 目前, 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文化多樣性、保護瀕危語言的政策和措施, 使得一些印第安民俗文化和語言重現繁榮, 一些印第安語言被作為文化遺產永遠地留存下來。印第安語言文化影響着美國英語的諸多方面, 美國英語沐浴着美洲大陸的風情文化, 它內在的美洲印第安風情熠熠生輝。

2、美國的文化思想離不開印第安人女性創世信仰的影響

美國的文化思潮尤其是女權主義的思潮源於歐洲, 源於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和18世紀的社會政治和革命運動。在北美大陸, 隨着民族的融合與文化的融合, 印第安文化影響着美國文化的內涵與特徵。印第安女性思想造就了印第安文明與文化, 繼而影響到美國的各文化思潮, 成為美國文化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 婦女們開始建立自己的出版社, 尤以艾米麗·弗恩弗爾建立的維多利亞出版社為首, 抗議社會對女人的文化限制。該出版社最強烈的信念就是, 一旦婦女推翻男性統治, 女性心理的未知領域就能找到獨特的文學表現方式[1]。該項運動是女權主義的, 更是全美洲的, 它不可避免地帶有印第安文化與女性的因素, 更是代表着美國當時的文化思潮。該文化運動帶動着人們對美國文化成長過程的思索, 尤其關注於印第安文化的復甦與興起。縱觀印第安文化的興起歷史, 以20世紀30年代莫林·多芙的小説《混血兒》的出版為印第安文學復興的標誌。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印第安文學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 眾多印第安作品問世造成了一派繁榮景象。印第安作品映現出的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女性作家的文學精神, 表現出了印第安女性超強的自立意識, 她們是美國女性的先鋒與標杆。美國當代印第安女作家露易絲·厄德里克的筆下, 多次描述了美國生態環境的狀況, 人類與其他生物和諧相處充滿大地之愛的地球母親, 已經受到了一定的來自文明世界的挑戰, 曾經印象中的生態家園漸行漸遠, 她的文學思想已經超越了生態印第安的普遍認識, 展現了印第安女性作家獨有的視域點。

在印第安文化中, 女性創世信仰是印第安人的思想靈魂。從對美洲印第安人的歷史記載和現存的文化遺蹟中可以知道, 印第安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存在着極強的母性和女性意識特質。印第安人將大地視為母親神只, 稱其為大地之母 (Mother Earth) 。在不同的印第安部族中, 存在着眾多的女性神只形象。印第安人創世學説認為, 人類並不比其他事物具有優先性, 而是緊密相關的, 只有人類與萬物和諧統一才能生存下去。大地作為萬物生息繁衍的基礎, 被美洲印第安人尊為大地之母理所當然。在印第安部族對宗教信仰中的女性中心傳統的研究中, 印第安學者葆拉·岡恩·艾倫 (Paula Gunn Allen) 認為, 印第安部落傳統的生活方式從來不是父權制, 而是女性制, 這種女性特質正説明了他們試圖探尋生命之本, 減少毀滅和破壞地球的社會人為因素, 真正提高地球上萬物的生存質量[2]。美洲印第安人將他們的社會體系建立在以女性為中心的、神靈居中的世界觀基礎上, 因為有這樣的世界觀作為主導, 男性的任務主要是生計和和平, 而女性就有了自信果斷和剛毅的突出特徵。艾倫更是將宇宙進化論 (cosmogony) 和希臘詞彙gyné (原義為“女人”) 合併, 創造出新詞Cosmogyny,其義為“女性創世”,以此來概括印第安人的創世論和宇宙觀[3]。印第安人所信仰的女性創世説, 是一種和諧的世界觀, 是兩性平等的和諧狀態體現論。

印第安人信奉萬物有靈、尊崇女性的創世紀説, 其核心思想類似於地球是一個生命的有機體, 是人類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和諧發展的象徵之説, 它在印第安人走向文明的過程中,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印第安的一些典儀活動中, 就展現了印第安人對女性創世的敬仰之情, 如帕瓦 (Powwow) 歌舞儀式就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帕瓦儀式是印第安傳統以及文化身份的重要載體和表徵, 每當該儀式舉行時, 音樂鼓聲震撼, 極具穿透力, 以致於自然界萬物均隨着顫動, 印第安人視之為“大地母親”的心跳[4]。印第安人的這種思想也呈現在了印第安文學作品當中。如當代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 (Louise Erdrich) 把對宇宙空間的關注體現在其小説《甜菜女皇》 (The Beet Queen,1986) 中, 她認為該小説最重要的意象為空氣, 她把空氣意象和蜘蛛網意象所透露出的延伸感納入到小説中去, 通過心理和物理空間營造出以印第安文化作為基礎的生存空間, 繼而構建出以印第安文化價值觀為基礎的倫理標準[5]。霍皮 (Hopi) 部族即有大地女神蜘蛛教母 (Kokyanwuti) 之説, 厄德里克的寫作思想就體現了大地與蜘蛛的意象, 把女性創世信仰融入其作品主題中。

印第安人女性創世的文學思想,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影響着其他族裔對社會的認知, 也進而影響美國現代文明發展的軌跡。

3、美國文學中的印第安元素

縱觀美國19世紀和20世紀的文學作品, 從來都少不了印第安身份這一濃墨重彩。

從19世紀早期的浪漫主義作家華盛頓·歐文講起, 他以滑稽誇張的諷刺手法在《紐約外史》中描述了歐洲殖民者對印第安部族的掠奪和迫害, 對印第安人的特性進行了着重描述。歐文的印第安描寫為後來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的傳奇小説提供了激發靈性的素材, 庫柏並沒有和印第安人接觸過, 所有對印第安人的瞭解都是通過閲讀和父輩的談論, 加以自己的理性思考和探索, 但他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把歐洲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衝突作為永恆的主題, 創造出了典型的印第安人形象。庫柏的《皮襪子五部曲》用印第安語言創作, 將歐洲殖民文化融入其中, 開創了美國邊疆文化的先河。而在19世紀的50年代, 亨利·華茲渥斯·郎費羅完成的《海華沙》 (Hiawatha) ,這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關印第安人的四音步抑揚格的史詩。在該部詩作裏, 詩人巧妙地利用了印第安神話的原型來進行主要角色的創作。由於詩人的階級侷限性, 歐洲殖民者所擁有的中心文化對印第安人的邊緣文化具有話語的主動權, 他在詩作中以主控的姿態支配這種結構。1870年, 馬克·吐温發表了文章《高貴的印第安人》, 依此諷刺庫柏描繪的印第安人形象及其對印第安人的印象。總的來説, 19世紀的美國文學作品中總是能找到關於印第安文化的描述, 不過, 在這一文學時期, 作為創作論題的印第安字眼是以邊緣文化的地位出現的。

在20世紀, 尤其是二戰以後, 隨着印第安人生存狀況的改善和他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印第安文學在歷經衰落、瀕危之後又重新興起。尤其在60至70年代, 出現了一批年輕的印第安作家, 印第安復興運動由此開始, 印第安文學在一定程度上開始變為主流文學。身為印第安吉奧瓦人 (Kiowa) 的N·斯克特·莫馬代 (N·Scott Momaday) 1968年發表的《晨曦之屋》 (House Made of Dawn) ,細緻刻畫了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生活, 該作品引起美國社會的強烈反響, 並於翌年獲得普利策獎, 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 成為世界文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詹姆斯·韋爾奇 (James Welch) 出生於印第安黑腳族 (Blackfeet) ,他的小説《血中的冬天》 (Winter in the Blood) 被認為是關於印第安人居留地的經典作品[6]。其另一個作品《愚人的歡呼》 (Fools Crow) 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由於其成就突出, 韋爾奇分別於1986年和1996年被授予美國圖書獎和文學終身成就獎。琳達·霍根 (Linda Hogan,1947-) 為馬斯科吉契卡索人 (Chickasaw) ,她出版有詩歌、散文和小説等。其中詩集《透過太陽》 (Seeing Through the Sun,1985) 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而《藥之書》 (The Book of Medicines,1993) 入圍美國圖書批評家協會獎和普利策獎。這些本土裔的美國作家將自己的作品植根於他們耳濡目染的印第安傳統文化中, 迴歸到原有的印第安意識當中, 努力地將印第安文化與當前社會結合起來。20世紀之後的印第安文學作品, 着重於發出印第安後裔心中的吶喊, 對一些歪曲印第安民俗文化的行為進行嘲諷和抨擊, 以此找到印第安民族文化的歸屬;另一方面, 突出強調了印第安部族的身份, 點明瞭傳承印第安文化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近年來, 美國印第安文學的發展趨勢已進入文化的雜糅階段, 不僅僅是生態文學 (Eco-literature) 的走向, 而是朝着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等大的方面發展, 並開始反映自然與社會中的熱點問題, 提高了印第安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位置, 使得印第安部族在當今社會中的話語權得到恢復, 印第安的文化身份得以重建, 印第安文學的發展是與美國複雜的社會政治等因素密切關聯的。

4、結語

綜上, 美國文化因其美洲的歷史淵源, 離不開印第安文化之魂。美國語言的本質特徵、美國文化的意識形態以及美國文學中的印第安文學, 都以其特有的方式表明着它在其中的重要意義與影響。關於印第安文化要麼消亡、要麼過渡到歐洲的説法[7],事實證明是不妥的, 印第安部族的民族堅韌性使得其精神與文化永遠不會絕跡。美洲大陸能成其為美國, 其國別特徵就保持着各個獨特的種族身份和其鮮明的個性, 美國英語主流文化中從來都不會少去印第安民族身份的標記, 這是文明文化發展的歷史必然。美國文學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於它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各種族裔文化熠熠生輝, 美國文學文化才得以生息繁榮。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 篇三

文學是經由語言文字組成的一門藝術,它開拓了文字的無言之境,是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因為不同的文化形態會滋生出不同的文學作品,英美文化作為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兩國文學的發展深受兩國文化的影響。而文學評論與文學作品的關係又是極其微妙的,它們相伴而生、相互影響、共同發展。因此以文學作品為橋樑,可以建立起不同民族文化與不同文學評價之間的潛在聯繫。本文從文學評論的概念入手,在對英美文學的發展歷程與文學特點進行相應闡述的基礎上,分析與探討了英美文化差異對兩國文學評論的影響。

一、文學評論的概念

總體來説,對文學作品進行的所有書面形式的評論都可以稱為文學評論。藝術高度與政治高度是文學評價的兩個重要標準。具體來説,文學評論是對文學作品中藴含的文化現象與發展規律進行的研究與探索,其目的是為了給文學創作實踐提供參考意見,讓文學創作形成“文學作品、文學評論、文學提升”的良性循環機制。其中對文學評價結果的論證過程,是文學評論的核心環節。

文學評論家在對文學作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有理有據、合情合理,不能信口雌黃、胡編亂造。他們需要旁徵博引許多不同的材料來對自己的評論結果進行論證。但是因為各國文化底藴的不同,不同文學評論家在進行相同的文學作品的評價時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這也是文學評論的一個弊病所在。相比之下,英國文學評論較為保守,而美國文學評論相對激進。

二、英美文學的發展歷程

1、英國文學的發展歷程

按照時間發展的脈絡,英國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發展階段:

1)中世紀時期的文學作品注重對故事情節畫面性的描述,文章結構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主題多為勞苦人民對暴政的反抗,代表作品有《貝奧武甫》;

2)新古典主義時期,英國文學作品體現出啟蒙主義的精神,開始了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但是這種思考傾向於私怨的發泄,“反諷”是其主要特徵,代表作品有《格利佛遊記》;

3)浪漫主義時期英國文學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此時的文學作品更加註重對宗教感情的傾訴,文學作品中藴含了豐富的想象力,代表作品有《天真之歌》;

4)現實主義時期的英國文學作品減弱了想象力在文學創作中的地位,遵循客觀、實際的文學創作手法,代表作品有《利己主義者》;

5)後現實主義時期的文學作品在對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有效吸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從對現實生活中個人狀態的思考,上升到了對社會政治問題思考的高度,代表作品有《蘋果車》。

2、美國文學的發展歷程

按照戰爭發生的時間,美國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發展階段:

1)殖民地時期,此時美國文學的發展深受英國文學的影響,同時呈現出一定的清教思想。代表作品有《受領聖餐自省錄》;

2)獨立戰爭時期,由於政治的獨立,美國文學也顯示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傾向,出現了愛國主義文化的啟蒙。代表作品有《被駁倒的農夫》;

3)南北戰爭時期,隨着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美國文學出現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的轉化,此階段文學作品的思想更為自由與樂觀,出現了較多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代表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

4)二戰時期,在動盪的大環境下,美國文學作品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流派,其中以現代派文學與左翼文學最為有名,內容較多的反映當下的社會面貌與人的精神面貌,代表作品有《荒原》;

5)二戰以後,美國文學中以戰爭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大幅增多,出現了對戰爭的反思,傳記體文學發展繁榮。代表作品有《美國人》。

三、英美文學的不同特點

1、英國文學的特點

英國地靠歐洲大陸西北部海岸的島國,大不列顛島與愛爾蘭島的東北部是其主要的國土領域。綿延悠長的海岸線與冬暖夏涼的温帶海洋性氣候,讓英國在依靠海洋戰略獲得發展同時,也把與海洋一樣博大的胸懷與深幽的神祕發展到了文學領域。英國的文學在富含浪漫主義情感的同時,極具包容性。隨着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英國文學在經歷文藝復興以後,出現了人的思想的覺醒,出現了對人與現實社會的歌頌,文學創作逐漸擺脱以往宗教思想的束縛。啟蒙運動期間,英國的文學作品主要是為政治革命運動服務,哲理性和政論性是其主要的特徵。啟蒙運動以後英國的文學走過了浪漫主義時期、現實主義時期以及後現實主義時期的幾個重要階段。

雖然英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久遠,演變過程複雜。但是總的來説,英國文學作品的發展因為受經濟、社會、宗教、歷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還是呈現出了一定的發展規律,經歷了浪漫、寫實、實驗、批判、多元等多維度的階段。英國文學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形成了帝國敍事的主要特色,強調民族的自信與自強,文學批評較為深沉與嚴謹。

2、美國文學的特點

美國是一個瀕臨兩大洋、遠離舊大陸的多民族移民國家。由於遼闊海岸線的存在,讓美國避免了舊大陸的紛爭的戰事,獲得了較為平穩的社會經濟發展空間。美國文學在十九世紀之前,一直都處於對英國文學的依附狀態,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文學個性,採用的是英國式的敍事手法與表現形式,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獨立戰爭以後隨着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美國文學開始逐漸擺脱英國文學的束縛,出現了藴含本民族文化的文學特色,倡導人權與獨立。在本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之中,美國文學獨立、自由、多元、開放的文學特徵得以突顯。

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以後,跳脱出英國文學影響的美國文學進步了自己的發速發展期,先後經歷了啟蒙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的發展軌跡,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美國文學形成了與英國文學截然不同的文學特徵,美國文學更加註重個人獨立意志的抒發,文學批評生動而輕快。

四、英美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通過前文的論述,我們大致梳理了在英美兩國不同的文化積澱下兩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不同的地理環境、自然情境、社會情況、經濟狀況、戰亂紛爭等造成了英美兩國迥然有異的文學發展脈絡,給英美文學評論的發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接下來,筆者將從文化語言差異、文化歷史差異兩個方面,來詳細論述英美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的影響。

1、文化語言差異的影響

語言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它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礎與紐帶,也是不同文學評論產生的基礎與媒介。語言文字的存在為英美文化的流傳與文學評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同的語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與文化信仰,因此不同的語言環境下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文字表達方式,從而衍生出不一樣的文學評論特徵。雖然英美兩國的通用語言都是英語,但是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除了在文法與句式上存在不同以外,兩者產生的文化背景與傳達的文化內涵也截然不同。同樣的語言也是文學作品得以出現與發展的重要提前條件,文學作者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對特定的文學內容進行描述與表達,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加工、提煉、概括、提取等完成文學形象的塑造與文學寓意的營造,具有強烈的民族性與文化性。

英國的語言文化,受歷史傳統影響,一直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同時英國文學也啟蒙較早,具有悠久的發展歷程,英國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代表,其文化沉積較深,經濟發展較快,在國內外都具有極大的影響。英式英語藉助英國在經濟與政治上的優勢地位,在國內外的運用也普遍,英式英語成為了世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但是也正式因為英語語言較為完善的發展歷程與較為重大的國際影響,英國的語言文字更加強調規整與規範,其文學評論也相對的保守,文學評論界一直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缺少創新與創造。英國文學評論家的在使用語言文字進行評論工作的過程中注重對評論規矩的服從,用詞遣句嚴謹、慎重,個性特徵無法得到有效施展,英國文學評論在潛藏對民族語言的敬畏感,也顯示出傳統、呆板的個性特性。而美國受殖民地文化的影響,其語言文字早期受英國的影響較大,在美國獨立以後,受多民族移民文化的影響,它的語言發展也顯示出自由、多元的特徵。同時由於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形成時間較短,國家在獲得較快發展速度的過程中,遺留的歷史問題也較少,文學評論中具有很強的對權威反抗、獨立思考的精神,因此在美國的文學評論中充滿了創造力與創新力,更加的崇尚自由,更加的張揚個性。

2、文化歷史差異的影響

雖然有人説過“英美是一個民族、兩個國家”。它們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同根同源的特徵,尤其是早期的美國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對英國文化的複製與照搬,兩者具有極強的民族淵源,許多沒過重要的城市地名也是來源於英國。如美國的“紐約”,就源自英國的“新約克”。但是後期英美兩國的截然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造成了兩國文化內涵的差異,同時也給兩國的文學評論產生了不一樣的影響。

英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宗教中超脱於現實世界之外的神祕力量、崇拜信仰,一直深深的影響着英國文化的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宗教在英國文化中佔有着絕對重要的主導權,人們藉助宗教來表達對現實的祈願,求得精神世界的安慰。宗教中神祕的神權主義、嚴苛的禁慾主義等一直對英國文學的發展產生着或多或少的影響。文藝復興以後,人本主義思想逐漸抬頭,人們開始產生對人自身發展與需求的關注。文學作品也開始逐漸的朝着理性化與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人本主義思潮成為了英國文學評論界的主流,但是由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英國的文學評論還是較為保守與守舊。隨着歷史的變遷,當前英國文學評論界中也出現了一些反人本主義傾向的思潮,開始反思人本主義對英國文學評論發展的負面影響,如評論形式的單一化,評論創造力的不足等,英國文學評論的正在朝着多樣化的方向發展。而美國文學在繼承美國文學人本主義思想的過程中,把本國獨立、自由的民族理念與其融會貫通,拓展了人本主義的內涵與外延,美國文學評論界對人本主義的解讀更為激進,推崇評論觀點的創新與自由。

五、結語

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它經由我們的生產與生活而產生,同時也對我們的生產與生活產生影響。文學作為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它的發生與發展,深深的根植於文化這片土地。英美文化作為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它是西方意識形態的一種縮影。而英美文學因為英美歷史文化的不同,也顯示出不同的發展歷程與文學特點。語言文化的差異、歷史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英美文學評論不同的發展走向,我們要正視這些差異的存在,在用“求同存異”的眼光看待英美兩國文學評論發展的同時,用更為開闊的視野看待世界文化的發展。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 篇四

1、美國茶文化機制的發展傳承狀況認知

客觀的看,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其根源都是植根於日常生活之中的。尤其是整個茶葉,本身作為重要的生活元素,因此,在整個美國茶文化機制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其通過詮釋合理的文化思維,從而實現了整個美國茶文化體系發展的理想傳承。坦然,整個茶文化中,最具戲劇性的創新,其重要在於美國冰茶的出現,這也體現了美國茶文化一直處於吸收、整合的過程中,所以,在整個美國文化機制中,茶文化也發展成為一門獨特且極具內涵的藝術機制。

客觀的看,美國茶文化的傳承發展與美國曆史,乃至美國文化的形成機制一樣,包含了多樣性和融合性。實際上,文學與文化之間始終都呈現出正相關的具體關係,我們從整個文學作品機制中,所具體感知的不僅僅是一種具體的文化創作素材,同時,對於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來説,其中所展現的是一種可被感知的寫作素材內容,同時,其更讓我們瞭解和認識到相應的精神理念和具體的價值思維。

所以,這也體現出了美國文學創作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所在:色彩鮮明,同時又內容龐雜。實際上,美國是一個近代歷史上,經過移民所形成的國家,我們在美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能夠感受到的最重要文化思維,在於其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整個移民環境,乃至東西方文化與土着的印第安文化之間形成具體融入。當然,在整個時代發展背景下,美國文學作品的創作內涵,以及具體的創作元素也實現了全面豐富和系統化的提升。

所以,在具體認知整個茶文化機制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其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同時更能品讀多元文化體系所具有的融入與傳承。因此,正是從近代美國文學作品中,所品讀到重要情愫。因此,在整個文化機制中,我們藉助相應的精神理念,從而發揮其關鍵性的融合作用,同時提高其對美國茶文化詮釋的能力,從而實現對整個美國文學作品創作機制的具體理解與深度應用。

2、近代美國文學作品體系中的茶文化元素認知

事實上,當我們對整個文化體系的形成背景,以及其中所具有的精神內涵進行具體分析,對於任何一種具體的文化機制來説,其始終都將整個茶文化機制的價值內涵融入其中,特別是對文學作品來説,其中所包含的具體素材乃至具體的創作情感,都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認知視角。實際上,如果對茶文化體系進行解析,我們看到其中所具體展現和詮釋表達的,都讓我們更為全面的理解茶文化元素的形成背景和發展歷程,提供了重要幫助和詮釋表達。

系統化的看,縱覽近代美國文學作品體系,其中有大量的文學作品中,都具體涉及到整個茶文化元素,同時也是也為我們研究整個茶文化機制的具體傳播,以及茶文化與地域文化的具體融入,提供了一個研究的具體視角,通過對茶文化在近代美國發展的歷程認知,以及其中所具備的史料進行詮釋,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全新茶文化機制,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幫助。

實際上,在諸多近代美國文學作品體系中,其中都集中呈現了文化融合與民族內涵等,諸多元素。所以,全面而具體的品讀整個茶文化體系,其最終的切入點,在於整個文化體系與精神理念和價值思維的全面融入。所以,我們在整個美國文化機制中,全面的感受到了具有美國色彩的意識特點。當然,這些文學作品體系中,其也全面展現出整個美國社會認知過程中,其充分注重展現和追求快捷、簡便生活的相關特點。可以説,近代美國茶文化,其有力的推動了整個美國文學作品的創作,以及發展和內涵表達。

因此,在當前文化交流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通過對美國茶文化的表現狀況,以及具體的文學作品,乃至其在不同時期,文化機制的綜合特點認知入手,尤其是分析茶文化在近代美國文學作品體系中的具體體現,從而全面而具體的理解整個近代美國文學作品體系的具體創作背景和時代價值。

在當前社會經濟成熟發展的時代特點下,文化機制與文學作品形成了全面融入。當然,對於文化來説,其相對抽象,而想要真正有效的詮釋,其中所具體包含的精神理念和具體的價值思維,都需要通過具體的文學作品,來進行研究和了解。當然,獨立、人文等精神情感,也成為我們具體瞭解,整個近代美國文學作品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3、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的應用價值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創作,其從具體的創造,乃至相關的文化思維等等,實際上,對於整個美國文學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來説,所包含和詮釋的文化內涵,都是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呈現。當然,如果我們想要真正有效的瞭解美國文學作品,就必須藉助具體的文化內涵,以及相應的情感思維進行全面探究,尤其是通過了解具體的茶文化,從而實現對美國文學作品創作和文化內涵的全面認知。

當然,在整個美國文學作品體系中,小説也有着重要的內涵與展現,小説中主要是通過描述,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情節中,很自然的加入茶文化的元素,進而體現出,物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合理使用具體的元素理念,不僅,可以豐富小説的情節,更能夠讓小説中的描述更加貼合社會大眾自身的生活實際,引起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有效共鳴。

可以説,在這些美國文學作品中,其所具體包含和展現的文化機制中,通過系統化融入具體的文化思維,從而對於我們瞭解美國茶文化,尤其是對整個美國文化,有積極的意義。當然,美國茶文化機制的特殊性,尤其是其時代性和包容性,實際上,茶也被賦予了深邃和剋制的含義。比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移民的茶文化生活等等,當然,在很多美國茶文化作品中,展露出人物內心的無奈以及悲傷之感。

可以説,在美國文學體系中,很多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學作品,都因為融入了濃厚的美國茶文化,使得我們對整個文化的傳承和認知形成了劃時代的意義,以及極其重要的文學價值和內涵思維。事實上,任何一種文化機制的出現和發展,其始終都與整個社會理念和價值應用之間形成了重要關聯。當然,我們在對整個茶文化體系,形成全面瞭解過程中所能具體而全面感知的,不僅有着完善的文化素材,同時其也有着成熟客觀的精神理念。

同時,我們看到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認知和研究過程中,其需要將相應的精神理念融入其中。事實上,以茶文化為具體的創作機制,其客觀上,也展現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特點,而在整個美國文學作品機制中,其通過選擇以茶為具體的創作素材,從而形成的散文藝術,則更多是以寫實的手法,展現美國茶事活動的具體流程,對於我們瞭解近代美國茶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有積極的意義。

4、結語

客觀來看,任何一種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其都與整個文化機制,乃至相應的價值思維之間有着重要關聯。而在近代美國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背景中,我們所能全面、具體品讀到的是一種文化素材與精神理念的全面融入和成熟應用。

英美文學心得體會 篇五

美國文學和文化批評界對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時期是情有獨鍾的。這是批評家休·肯那(Hugh Kenner)筆下的“龐德時代”(Pound Era)。龐德被艾略特尊稱為“更高明的藝術家”,他標誌的是美國作家逃離“一戰”以後來到歐洲,擷取非西方文學藝術精粹融入英文,從而譜寫出崇高現代主義(high modernism)的時代。“二十年代後沒有文學事件”是美國人文學界一個老派而頑固的看法,而現代主義也仍然是英文博士生趨之若鶩的領域。然而,二○○九年出版的著作《體系時代》(Program Era)卻逆流而行,把現代主義之後的美國文學作為自成體系的一系列作品拿出來解讀,並明確提出“大師不是變得稀有,反是更多了”的觀點。作者馬克·麥克格爾目前在斯坦福大學英文系任教,他認為,三十年代以來,文學創造力的培養形成了一個機制,固然有鉗制和規範個性的作用,但也給做文學夢的年輕美國人提供了更多機會。文學生產的過程更為系統化,與學院的關係也更為緊密,但這與當代文學的偉大並行不悖。寫正在發生的文學史是不容易的,然斯人斯事墓木未拱,也給了作者一些便利,麥克格爾選擇了不少當紅和不被重視的作家,趁他們的作品生平尚未湮沒之際,來訴説一個晚近文壇譜系浮動變化的故事。

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新批評”(New Criticism) 興起以來,文學批評在學院裏站穩了腳跟。同時,哈佛的“四七戲劇工作坊”開創了在學院內討論文學創作的先河,不久,隨着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的成功,創意寫作訓練的理念在全美推廣開來,“二戰”之後逐漸固定為一個體系,使作家“從學院來又迴歸學院”的模式普遍化。如果説文學批評的學院化拉大了文學批評和創作的距離,那麼文學創作的學院化又縮小了這種距離。故此,雖然英文系和創意寫作項目相互很少溝通,思路完全不一樣,但畢竟都以學院為依託,都越發形成自己的體系。一旦有了體系就有了定規,有了圈子,有了這些東西所帶來的情感和利益糾葛。體系性是兩者都擺脱不了的後現代轉向。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體系時代”可能是對於著作的英文原名 Program Era 最貼切的翻譯。

體系時代的文學創作和批評實踐有許多具體的交叉點。美國中學和大學的英文教學側重閲讀原着,所以不少美國當代文學作品都以適於在本科和研究生課堂裏被講授為目標之一。這是除了獲文學獎或者被重要文化人士挑選為讀書俱樂部閲讀書目以外確保影響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大作家托馬斯·品欽在一九七四年同時發表了兩部作品:短小輕盈五臟俱全的《拍賣第四十九號》(Crying of Lot 49)和恢宏恣意繁宂無度的《萬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如果沒有適合作為課本閲讀的前者,品欽的才華估計大多數美國本科生都不能消受,命運可能會和怪才威廉·加斯(William Gass)相埒,只能放在文學博物館裏被緬懷,進不了活的文學史。同樣的,如果一個作家被重要批評家貶斥,那也會隱性地被大學課堂封殺。印度裔移民作家巴拉蒂·慕克吉(Bharati Mukherjee)被後殖民主義批評家指斥為可憐的歸化文學,在文壇的生命力就岌岌可危。當然,文學作品成為經典的過程從來不只是個人才華的天然結晶,背後都有學院和出版網絡的作用。沙翁的傳奇有賴於浪漫主義詩人柯勒律治中年以後在倫敦等地的講演,説的內容後來結集成冊。丁尼生在劍橋三一學院讀書期間深受濟慈影響,成了桂冠詩人以後就把十九世紀最偉大詩人的桂冠獻給了後者。三十年代艾略特任 Faber & Faber 編輯的時候,受人所託閲讀了女作家杜娜·巴恩斯(Djuna Barnes)的小説 Nightwood 的手稿,漸生喜愛,提筆寫下序言,奠定了這本小説的名聲。在體系時代,經典的形成更明顯地遵循一些看似“外在於”文學(當然社會本就是文學一部分)的規律。如果威廉·伯勒斯(William Burroughs)在北非的經歷不是正好能被用來論證美國文學與後殖民歷史的關係,或者説湯亭亭不能啟迪本科生思考敍事和歷史的交匯,那麼他們就可能會變得更為小眾或慢慢被摒棄淡忘。系統有着強大的內在邏輯。

文學創作和程式化的學院教育之間的矛盾緊張正是麥克格爾的 Program Era 想要發掘的。作者考察的是當代美國小説與教育體系——尤其是創意寫作項目——之間的關係,籠統説屬於文學社會學的範疇。當代主要是指一九四五年之後,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麥克格爾所用的“program”一詞涵蓋了大學系科和項目設置、教育宗旨和社會機制種種內涵,本意是要指出人在後現代社會中被社會製造、約束的過程,而這些意思也可以被中文的“體系”這個詞概括。本書譯者將program翻譯成“系統”也無不可,只是似乎不如“體系”宏大。譯者同時也將這本書介紹為美國創意寫作項目的歷史,與原書的重心略有偏離,這應該與翻譯者本身的興趣主旨有關,本文最後再略做評論。

麥克格爾從個人創造力和體系化教育之間的博弈入手,把文學的社會背景(即創意寫作項目宗旨和教學方法的歷史)、文本細讀和作家生平分析(着重在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文學傳承)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全書的風格有點類似美國大學文學教授在一起吃飯聊天時候的閒扯,充滿了生動的文學八卦。讓人印象較深的包括一張愛荷華作家工作坊主任保羅·恩格爾(Paul Engle)的舊照,照片裏的恩格爾在打字機上工作,手邊躺着一條捲起的鞭子。麥格爾用這幅圖像來象徵愛荷華項目用“敍而不評”(show, don’t tell)的原則不斷鞭策警示學員的風格(原書插圖在中文翻譯中都被省略了)。麥克格爾對文學作品的闡釋有深度但不過分曲折,意在把單個作品的闡釋連綴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與《龐德時代》裏碎片化的文學逸事相比,麥克格爾對體系化時代的書寫本身就是體系性的。

在作者筆下“體系時代”分為三個階段,每部分都有幾個代表性作家,而他們的寫作生涯都體現了創造力和學院規範之間相互矛盾和糾纏的關係。這個階段的前三十年是美國曆史中的“進步時代”(progressive era),此時湧現了一些着眼於社會進步的教育理念,代表思想是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觀和勒格(Harold Rugg)等人以孩子為本的新式學校觀 (the child—centered school),注重的是讓移民和美國底層家庭的孩子融入到美國民主的主流中來。培養全民創造性的熱潮間接催生了創意寫作項目。一九一二年在哈佛大學成立的“四七戲劇工作坊”就開始塑造寫自己知道的題材的並以當代為重的精神。然而,一九三六年成立的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在恩格爾掌舵以後,受新批評的影響較大,把技巧的錘鍊融入了創造性的培育中。而這種教育思路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弗蘭納瑞·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極其自律的短篇小説,避免第一人稱,儘量用視角非常有限的第三人稱敍事是這種自律精神的形式依託。

第二階段是六十年代到一九七五年,這是反文化運動和少數族裔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也是對口頭傳統更為重視的一個年代。新批評代表人物韋恩·布斯(Wayne Booth)從“敍而不論”的原則面前退卻,代之以“聲音”(voice)的概念,指出作品內部不論有多少紛雜的聲音,整體仍然被作者所把握的獨特的聲音所駕馭,因此弱化了技巧,凸顯了作家個性賦予文字以靈魂的作用。與此同時,學者用最新的錄音手段系統化地保護印第安部落瀕危的語言,加之少數族裔寫作和項目的崛起,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了身份和聲音的獨特性和真實性。對象牙塔的看法也有了相應的改變,加利福尼亞大學第十二任校長克拉克·科爾(Clack Kerr)一九六三年的講座集《大學的功能》提出了“多元大學”(multiversity)的觀念,認為美國大學已然變成居於體制內但與體制外的多元力量相溝通的特殊場所。受惠於大學自身定位的調整,創意寫作項目在全美國快速發展。肯·克伊塞(Ken Kesey)這樣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標誌性人物也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創意協作項目中成長起來的,他的《飛越瘋人院》借用印第安病人的視角來敍述瘋人院裏被體系壓制碾碎的靈魂的故事,體現了時代和他自己學院經歷的印記。

第三階段從一九七六年延續到二○○八年,也就是作者成書的那一年,這個時期美國文化的多元化和同一化齊頭並進。從創意寫作理念的發展來説,愛荷華和斯坦福所推崇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佔了上風,而布朗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和紐約州立布法羅校區等地推崇的實驗寫作風格,或稱之為“極繁主義”(maximalism),則在整體上處於劣勢。極簡主義以卡佛、安妮·布依蒂(Anne Beattie)等作家為代表,其文化內涵體現的是中下層白人的階級特性。極簡主義的故事不僅圍繞着小人物和中下層階級失敗者的經歷,而且從形式來説也是一種對全球化的規避,把美國經歷限制在非常狹小的範圍內。極簡主義在海明威時代也許更多是一種個人選擇,在此時則有了比較深遠的'體制背景和特定的文化意義。極繁主義處於當代美國文學界的邊緣,只在學院裏被少數人談論,讀者寥寥。兩者之間還存在一箇中間地帶,姑且稱之為“微縮主義”(miniaturism),即在狹小的篇幅裏講述多元文化的故事。微縮主義這種形式又把我們帶回了創意寫作項目一開始就致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即大學校園在體系森嚴的背景下如何既成為體系的一部分又超脱其外以培養個性和個人創造力。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在上述三個階段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流。概括起來説,第一階段的文學主流是“技巧現代主義”(technomodernism),第二階段是“崇高文化多元主義”(high cultural pluralism),而最後一個階段則是“中下層階級現代主義”(lower—middle—class modernism)。

麥克格爾不僅構建了一個有關當代美國文學的敍述,而且把這段歷史放在現代性的框架中來理解。他反覆運用“反思的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這個觀念,直接引用的是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和貝克(Ulrich Beck),當然把現代性和反思性相連也(至少)可以追溯到黑格爾的意識論和馬克思關於意識被資本異化的理論。反思的現代性在麥克格爾的論述中有兩層意思。首先,隨着傳統的社區變化被巨大冷漠的社會體系取代,制度變成了顯性力量,個體的塑造和重建都離不開體制,個體的任何行為背後都可以窺見超越了個體的力量,所以現代性意味着對形成自我的異己力量“反躬自問”。其次,我們對體系和自我關係的認識又反過來指導我們身處體系內的實踐。除了體系,麥克格爾還經常用“制度”(institutions)來指稱體系的具體內核。制度分三種:包含於有形建築裏的機構、無形的思想以及在兩者之間充當媒介的文本,包括課本和當成課本的文學作品。

作者為了兼顧可讀性和學術性,選擇了一種比較獨特的學術文體。在去專業術語的閒適文風中夾雜了一些複雜的圖表來概括所論述概念之間的關係。與很多學術著作一樣,《體系時代》也喜歡“玩弄”名詞,比如説偏偏不用約定俗成的“後現代”概念,而改用“技巧現代主義”來表達寫作技巧被固化為準則的含義。對理論的應用散見各處,卻都點到即止,福柯的名字就出現了幾次,但每次都不超過兩三句話。作者的學術“混搭”風與哈佛出版社一貫的風格暗合,獲得獎勵非學院派批評的特魯曼·卡波特文學批評獎也不在意料之外,不得不説作者貌似獨創的文風裏討巧的痕跡重了一些(它本身就是體系化時代充滿矛盾的產物)。但毋庸置疑,這本著作對文學批評的同行仍是很有借鑑意義的。它的主旨不在於文學研究方法論上的創新。作者並不急於拿自己的文字來刷新文學社會學的方法和理論框架,而是選取了另外一條同樣常見的路徑,即重寫文學史的路子。麥克格爾的文學史不提供硬數據也不求面面俱到,掛一漏萬的現象當然不可避免,有許多美國作家,如麥卡錫、德里羅等,跟創意寫作班不太沾邊,故棄之不錄,沾邊的也有很多沒有提到。

麥克格爾不僅能對單個作品作家做出獨到深刻的解讀,而且把片段連綴成故事的能力也很強。約翰·巴斯(John Barth)一九六六年在賓州大學執教時寫作的小説《羊孩賈爾斯》(Giles Goat—Boy)就發生在一個濃縮了人類歷史的虛擬校園裏,主人公賈爾斯是由計算機系統所創造的機器人,但又被賦予了愛慾和富有直覺激情的“人”性。麥克格爾認為這本小説不僅揭示了同時代很多“校園”小説的深刻寓意,而且預示了八十年代以來一些科幻作家的作品裏調和機器和人性的母題,如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的小説《鑽石時代》(The Diamond Age)裏男性/技術和女性/情感思維相結合所創造的教育模式。回頭來看,巴斯的小説令人信服地成為當代美國文學反思體系化教育如何孕育個性和創造性的一個截面。正如巴斯的寫作生涯與他長期在學院受教育和教學的經歷有關,納博科夫的寫作也折射出了他與學界的淵源。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他在康奈爾等大學執教期間深深感到了教學對自己創作的牽絆,這個煩惱與他一貫反對將文學社會化的觀點互為因果。因此,納博科夫的文體和敍事風格在根本意義上是痴迷於自我的。亨伯特和奎迪(Quilty)與《微暗的火》裏的Shade和Kinbote是兩對著名的雙生子,各自為對方的幻影,也是納博科夫本人的反向透射。不論我們是否同意麥克格爾的評價,書中舉的例子很多都烘托出了他的主要觀點:寫作根本上是有自傳性的,但體系時代的自我又是在寫作過程和教育、社會體制中被生產出來的,個人的獨創性不是簡單的有或無。體系時代的文學對社會體系和“自我”、“主體”的糾纏不休尤為敏感,在這些文本里,“自傳”的因素有序而隱祕地彌散。

當然,麥克格爾這部作品並非橫空出世。(體系時代裏還有什麼是原創的呢?)從八十年代以來就有一系列學術作品探討文學研究、經典形成與美國學院體制的關係,但論創作與學院關係的這還是第一部,與二○一一年出版的談法國理論對美國當代文學影響的著作《理論之後的小説》(Novel After Theory)相映成趣。

最後來講一下這本書的中文翻譯,總體還是細緻到位、形神兼備的。筆者白璧求疵,略感譯筆有些方面或可再三斟酌,故獻芹一二,還望與譯者商榷。第一章題名中的autobardolatry被翻譯為“莎士比亞式崇拜”,但其實作者是想表示“自我崇拜”,即把自己當成莎翁這般人物的意思,指的是美國進步時代教育觀弘揚個體才華的理念。再比如show,don’t tell 的原則翻譯成“客觀敍事”,雖然意思上接近,但不如“敍而不評”或者“以敍代議”更加精確傳神。前面我提到過,中文翻譯背封的介紹把這本書定位為美國創意寫作史,而中文譯本也收入了上海大學創意寫作叢書。譯者之一葛紅兵教授為叢書作序,從中可以看出,翻譯的主旨在於借他山之石,介紹美國經驗,以促進中國創意寫作項目的發展。麥克格爾雖然指出了體系時代文學創作機制中的種種悖論,最終對其成果還是肯定的,因而中文譯者這樣借用並無特別不當之處。或許可以説,本書的中譯本體現的正是麥克格爾筆下體系時代的跨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