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4W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多篇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篇1

2021年5月16日至5月18日,我們資源與環境學院組織同學們去嶗山進行實習。實習目的地是北九水。實習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天爬嶗山,認識嶗山的羣落結構;第二天進行樣方調查和認識嶗山的植被資源。實習目的主要包括:熟練掌握和運用樣方調查的方法,將在學校裏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加深對嶗山的認識,學習生態學知識。

5月16日清晨,我們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嶗山實習旅程。經過兩個小時左右的顛簸,我們到達了實習的目的地——北九水。仰望着雄偉的大山,聆聽着美妙的水聲,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我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旅館放下行囊之後,就開始興高采烈的爬山了。之前,我們已得知:北九水是由來自千米山峯的嶗山山泉匯流而成,人稱“九水畫廊”。在古樸自然的內九水依景就水構建了18個寓意深邃的水潭,即“九水十八潭”,這些水潭大小不一,深淺不等,風格各異、意境妙合,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與山水靈秀的完美結合,展示了獨特的文化內涵,構成了一道更加亮麗的遊覽風景線。我們邊爬山邊欣賞着清澈的溪水,挺拔的樹木,鮮豔的花兒,奇形怪狀的巨石。我們還經常駐足攝影留念。那些照片承載了我們青春美好的回憶。

一路羣峯竟秀,萬木爭榮,佳景迭出,美不勝收。《膠澳志》稱北九水之景為:“水作龍吟,石同虎踞,音樂圖畫,文本天成。”在嶗山十二景中,最為秀麗多姿的當數“九水明漪”。如今身臨其境,果然名不虛傳。爬山讓我們累的汗流浹背。揮灑着喜悦的汗水,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歡笑聲,吶喊聲,鳥鳴聲,風聲,水聲,共同奏響了一曲美妙的合唱。

第一天,我們盡情的享受了北九水美麗的自然風光,認識了嶗山的羣落結構。在垂直結構上:植物的分層,由於光照和温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由上至下依次是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植物層;動物的分層,鷹、貓頭鷹居於森林上層,大山雀、柳鶯等小型鳥類在灌木層活動,山雞等居於地面,蚯蚓、馬陸等低等動物則在枯葉層和土壤中生存。在水平結構上:由於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濕度等諸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個地段生物種羣的分佈和密度的不相同。在喬木的基部

和被其他樹冠遮蓋的位置,光線往往較暗,這適於苔蘚植物等喜陰植物的生存;在樹冠下的間隙等光照較為充足的地段,則有較多的灌木與草叢。

第二天上午,我們先去山坡上進行樣方調查。我們分小組調查,各個小組成員分工協作,積極的配合共同進行樣方調查。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我們成功的調查了兩個山坡上的物種,掌握了運用樣方法調查物種的方法,將學校裏學到的理論、方式、方法運用到了實踐中,獲取了重要的調查數據,更讓我們認識到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下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山坡上認識嶗山的植被資源,並瞭解嶗山的主要自然災害及其預防措施。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得知: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其主峯名為“巨峯”,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峯,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地有一句古語説:“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嶗山藴藏着豐富的自然資源,物種多樣性很多。我們瞭解了嶗山的植被特點和主要植物及其價值。同時,嶗山也面臨着由風、水、土、石共同參與形成的自然災害。因此,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

5月18日清晨,我們準備返校。回想這兩天的生活,儘管生活條件很艱苦,休息時住在狹小的房間裏,吃飯時餐桌上的飯菜並不豐盛,但我們卻收穫很多。我們親身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增進了與同學們深厚的友情,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學到了很多關於生態學的知識。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我們離開了美麗的嶗山。

作為環境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我深知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但如何做到在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又能維護好良好的生態環境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嶗山當地的居民給了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通過這次實習,我瞭解了當地居民的經濟發展模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居民充分利用嶗山的自然資源,大面積種植櫻桃等果樹,發展旅遊業。果樹和旅遊業給他們帶來了收益,他們也會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很多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許我們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面臨着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環境工程”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並把所學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既能實現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又能維護好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篇2

今年10.10號,我們踏上了嶗山寫生實習的旅途。這是我們2021級風景園林專業第一次外出實習。

來到嶗山,美麗的景色讓我們目不暇接,第一天老師佈置完任務,並初步適應了一下寫生環境。雖然任務很重但也阻擋不住我們玩的心情,第二天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張進入景區的門票,我們三五結隊進發,嶗山的美景不是虛構的,滿山的墨綠裝點着金黃與火紅。我不願錯過在此的每一步每一刻,我多希望我的眼睛是一部照相機,將嶗山的壯麗景色刻在我的心底;我多希望我有一雙萬能的手。將嶗山的景色畫出展示給世人;我多想永遠生活在着山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當我沒有神奇的眼,沒有萬能的手,更不可能永生在此。我有的只是這短短的五天時間,我要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描繪這嶗山美景。

來這的目的是寫生,我們不得不收住我們玩的心。在第一次畫的時候我真的完全摸不到頭緒,但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及與同學的交流中,我找到了感覺,方法也有一定的提高,所以在外出寫生的後期作品比前期的作品好多了,我是這樣認為的。

平常我們畫畫都是在課室裏畫畫,從沒外出寫生過,這次學校給予了我們一個外出寫生的機會,我在這次寫生過程中受益良多。如果我們沒有到外面寫生的話,我想我們的繪畫思維很難有改變。

我們在平常的練習中見到什麼就畫什麼,而且畫的來來去去也是如此這幾樣,毫無新的意思,本來在畫室裏畫的那幾樣東西三節課畫完就已經足夠了,到了外面畫一幅畫,畫一天都不能把它畫好,因為寫生真的有一些難度,在寫生的過程中我更體會到了“構圖”的整體和“和諧”的問題。

我們的指導老師是宋老師,宋老師很和藹很博學。有宋老師為我們指導我感到很榮幸,白天寫生到晚上宋老師就會給我們每一個同學細緻的講評,短短的五天雖然不能完全領略到老師的思想,但我也感到收穫很多,知道了寫生首先要學會構圖,要處理好近景中景與遠景的關係。要不斷學習,培養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要不斷練習,切實提高繪畫技能。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這句話我體會到了,我們繪畫也是如此,沒有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就一定沒有進步和收穫。我們繪畫進步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有,而是慢慢來,也許我的進步少,但我距離成功卻又進了一小步。

雖然實習只有短短的五天,但這次嶗山美術寫生使我受益匪淺,真希望能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篇3

今天是至石板巖寫生的第二天。

早晨,微涼的晨風中,我們在昨日下午寫生的河畔進行了第一次早讀。朗朗的讀書聲隨着清脆的溪流回淌,流入耳中,讓我夢迴春秋。憶起陸游於花空雕欄後撫着白髮提筆寫下:“少壯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古今名言警句。是啊,無論是美術生,體育生還是文科生,理科生,我們都應該珍惜每一刻光陰,去學習,去奮進,為自己的未來去拼搏,為自己夢想的實現奠定紮實的基礎。不然虛度光陰後,空虛的日子裏,就算再悔讀書遲,也是無事於補的。

早飯時,我這樣在心中感慨。

今天是至石板巖寫生的第二天。我的第一個寫生地點,是一處積滿了灰塵的石築矮房,交錯雜兀的石磚是一大難點,形態各異、陰影交疊的一塊塊大小各異的泥灰色石磚使我頗為煩惱,能做的仍然僅僅只是全心全意的專注於石磚細節,在半忐忑的用針管勾線筆一點點描繪整體輪廓與瑣碎細化的紋路。

也許,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的成果也仍然如昨天一樣,超出了自己的預料,畫面的整體形象與明暗灰關係已經鍛鍊的愈發成熟,這讓我感到快樂和寬慰。

今天的努力也得到了對等的回報,當然不足依然存在。石塊間過遠的間隔和木板裏明暗的對比也還是一大問題。但俗話説:“已經被發現的問題就成不了大問題。”

我的心中,已為畫中的問題想好了解決對策。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篇4

春天悄悄的來了,帶來了朝氣,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生機,也帶來了色彩。寫生的日子是美好的,也是令我難以忘懷的。獅子林——拙政園——蘇州博物館——南潯古鎮——上海外灘——富陽洞橋鎮文化村——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宏村,這十六天的採風,讓我驚歎中國山水的魅麗,更自豪中國建築的偉大,讓我受益匪淺。

這十六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中國首位普里茲克建築獎(相當於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王澍大師設計的富陽洞橋鎮文村和中國美院象山校區,以及寫生基地安徽宏村。

富陽洞橋鎮文村24棟新民居依溪而建,山水如畫。外牆抹泥用的是本村碎、篩選,並運到中國美院的實驗室裏進行了化學配方,夯出來的牆非常堅韌、光滑,據説還很透氣。24棟民居,大部分採用杭灰石外牆、蓋老瓦片,這些都是就地取材。這一點是王澍作品的特點。他曾説:“因地制宜不僅僅要和村裏的傳統文化因素結合起來,還應當儘可能地就地取材。”他一直倡導村居建設要“自然地建造”,用合適的材料和辦法,來實現節能保温、循環利用等現代生活的理念左邊是木幕牆,右邊是夯土牆。中間房屋屋檐下那兩根裝飾柱,看着是混凝土澆築的,其實是鋼柱,外面塗了一層混凝土。房屋建好是敞開式的,所有隔斷都用這樣的木幕牆來完成。這與古民居很像。王澍作品的另一個特點:復古而簡潔,延續傳統又不失現代感。窗外的風景如一幀定格的靜物圖。24棟房子的格局完全不一樣,望出去的景緻變幻多姿。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位於轉塘鎮,周圍是青山綠水。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是王澍一次大規模建築設計的大膽創新與實踐。校區總體規劃十分注重校園整體環境的意境營造和生態環境保護,成功地將中國傳統園林的精緻與空間語言融合到現代建築中,使得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山水與建築之間的審美旨趣,在獨特的意境中得以昇華。

王澍在象山校區設計中將中國畫的線條美感加以提煉,賦予其現代特質。校區建築在線條的貫穿運用下大氣統一。單體校舍的立體造型體現了傳統繪畫的線條語言,從反曲面屋頂的曲線到立面網柱造型,再到蜿蜒曲折的廊道,整個象山校區的校舍建築中均運用了線條。而線條並不是在瑣碎地拼接,是將整體校園的規劃考慮其中,讓線性的步道貫穿於建築中,讓其建築更具時代感。而線條同時也彰顯了南方建築的特色,更表達了對傳統繪畫技法的理解。

他的建築更像是傳統材料包裹的西方現代主義——西方人眼裏的中國現代建築。從江南民居中抽出一些元素,再和現代空間融合,園林佈局往往傳統痕跡很多,而加工手法則東西兼有。

宏村是一個美麗而幽靜的地方,它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高大奇偉的馬頭牆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竅飛揚的韻致;灰白的屋壁被時間塗劃出斑駁的線條,更有了凝重、沉靜的效果;還有宗族祠堂、書院、牌坊和宗譜。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樑、屏風、傢俱,都在無聲地展示着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

宏村是徽派建築的典型,是徽派建築智慧的結晶。它有以下特點:

尊重自然山水大環境。古徽州對村落選址的地形、地貌、水流風向等因素都有周到的考慮,往往都是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佈局合理,交通順暢,建築融匯于山水之間。

富於美感的外觀整體性。羣房一體,獨具一格的馬頭牆,採用高牆封閉,馬頭翹角,牆面和馬頭高低進退錯落有致,青山、綠水、白牆、黛瓦是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在質樸中透着清秀。

較靈活的.多進院落式佈局。建築平面佈局的單元是以天井為中心圍合的院落,高宅、深井、大廳,按功能、規模、地形靈活佈置,富有韻律感。

精美的細部裝飾。徽文化中“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藝術令人歎為觀止,磚雕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築物融為一體,是徽派建築一大特色。

較靈活的多進院落式佈局。建築平面佈局的單元是以天井為中心圍合的院落,高宅、深井、大廳,按功能、規模、地形靈活佈置,富有韻律感。

精美的細部裝飾。徽文化中“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藝術令人歎為觀止,磚雕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築物融為一體,是徽派建築一大特色。

本次寫生對建築設計的啟示:

1.建築設計需注重建築的恢宏壯觀及安全使用性。

2.注重建築的人文色彩及裝飾美,考慮其地域文化關係。

3.注重建築環境設計的園林文化情調,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文關係。

4.富陽洞橋鎮文村的設計方式考慮是否可以推廣到全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使其農村建築自然人文景觀相結合,提供更加適宜居住的居住環境。

藝術寫生實習不僅教會了我們的審美,更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文化的相融。我們回到校園中,對以後的學習目的我們更加明確,對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不同角度去觀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更好的解決!

美術外出寫生心得體會簡短篇5

今天是遠赴石板巖寫生的第一天,歷經五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一處位於大山之間的小村落。從這裏放眼望去,遠處無不有深山峽谷,青石幽譚等美景,這讓我對今後十天的山居生活充滿了憧憬與期待。在這裏,沒有大都市的車水馬龍,只有村民攜着竹籃來往於崎嶇山道。

每一眼都是驚喜,每一處都是美景。

這是石板巖給我的第一印象。

下午五點,我們開始了第一幅寫生作品的創作,選景是農家石坡下的一處小溪流,小溪裏遍鋪卵石,中央的石叢裏還立着幾株半朽的樹叢。這是一幅平淡而又清麗的鄉村畫卷。

這幅速寫的中心是立在池溪中央的樹,樹旁延伸出或沉或浮的灰色碎石塊。石塊上的陰影關係表現應是重難點,黑白灰間的層次與分佈決定一幅速寫作品的合格與否。我起初也只敢用6b鉛筆小心翼翼的嘗試,抹消,再嘗試……

荷蘭著名畫家,我最為憧憬的.藝術大師文森特·凡高曾説:“大多數畫家害怕空的畫布,而空的畫布也害怕敢於嘗試的畫家。”我認為此言不虛。所以比起躊躇不前,我想我更願意以自己的方式去嘗試,去創新。

第一天的評比老師對我的作品似乎予以一定的看好,當然也有許多不足。這是我來到這裏的第一天,我相信老師的評價會成為我前進的動力。也希望在未來的寫生時光裏,我能夠不負此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會加油,我會努力,我會用行動來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