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得體會:材料寫作要做到虛實結合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心得體會:材料寫作要做到虛實結合

心得體會:材料寫作要做到虛實結合

大多數材料都有虛、實兩部分內容,虛是精神、意義、方針、導向,實是目標、現狀、問題、舉措,好的材料既要兩者兼具,又要兩者結合。

虛與實的分寸。虛實並不對立,而是辯證統一。一篇材料滿篇皆“虛”,就顯得不接地氣,成了“空對空”;如果全寫“實”,則會顯得沒有高度,成了“流水賬”。具體幾分虛幾分實,要根據實際靈活變通。一看材料類型。大會報告通常具有全局性,注重傳達精神、指引方向,務虛內容佔比較大。實施方案對某領域工作有指導作用,同時需具備可操作性,務實內容佔比較大。調研報告指向性較強,一般側重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或反映某個具體現象,應儘可能寫實。二看機關層級。層級越高,越側重頂層設計,材料中務虛內容越多;層級越低,越注重實際操作執行,應更偏向務實。以工作方案為例,國家級、省級行文需綜合考量全國全省各地情況,左右權衡、求同存異、明確導向,因此必須先務虛後務實,且務實部分通常為宏觀導向性政策;地市、區縣級行文則應結合本地實際,將宏觀政策分解為具體舉措,以便於推動落實,而不是“上下一般粗”,照搬上級文件。三看應用場景。同一類型材料,在不同場景應有不同的虛實組合。如針對某項工作召開動員會、部署會、聯席會等大範圍會議,領導講話側重於傳達上級指示精神、闡明工作意義和重要性,其他參會人員發言側重於表態,務虛成分居多。如召開該項工作的專題分析會、推動會,則無論領導講話還是交流發言,大談意義或只是表態顯然不合適,應將重點放在問題、措施、建議上。

虛與實的法度。要使虛實兩部分內容融為一體,需講一定法度。佈局上,前虛後實、虛實貫通。前虛後實,是大多數材料的佈局。有的材料過於虛浮,根本原因在於虛的尺度沒有掌握好,講意義、講原則一味貪高求大,實則材料主體僅侷限於本地落實,説服力、承載力有限,顯得頭重腳輕。正確的做法是,即便務虛也要聯繫本地實際,使之與務實內容口徑相應、貫通銜接。結構上,以虛統實、以實載虛。虛實結合不僅要前後貫通,還要契合緊密。尤其是篇幅較長的材料,務虛的工作導向通常不止一個,而是細分為多個角度,需綱舉目張、貫穿全文,與務實舉措一一對應聯繫起來。務實建議措施較多的,也應有相應主旨進行統攬,以免層次不清、主次不分,陷入事務主義泥沼。內容上,虛實轉化,互補互鑑。一篇材料的虛實部分通常都不孤立,而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相互轉化。如為使前文講述的意義更加生動具體,通常會連帶指出存在的問題,使其具有一定指向性。後文的要求、建議、舉措往往是材料的重心,大多數以務實為主,但為了進一步提高站位、明確導向,也可適當提煉務虛內容,起點題之效。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務虛為主的部分,也應儘量避免“純務虛”,要適當轉化出對應的務實措施,如制定考核目標、運行機制、工作指向等,使其有着力點。

虛與實的技法。具體寫作中,虛實都不能過度,要使“務虛不抽象”“務實不瑣碎”,需掌握一定技法。優化邏輯。合理通暢的邏輯能使材料寫作“水到渠成”。常用的邏輯順序有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局部、從當前到長遠、從總領到細分、從共性到個性、從存量到增量、從穩定到創新、從主觀到客觀等。將虛實兩部分內容有機融入恰當邏輯中,可降低理解門檻,增強可讀性,自然而然地傳達材料精神。釐清層次。材料層級合理,有助於讀者捋清架構,領會精神。一般性材料,前以務虛為主,統攬觀點;後以務實為主,突出舉措;最多不超過三層。遇大型材料內容過多時,可選擇分多層次,或嘗試改為並列結構,同時進一步優化邏輯順序。善用修辭。修辭手法在材料寫作中應用廣泛,使用得當可起到畫龍點睛之效。需要強調的是,修辭最重貼切,核心在於“將抽象的事物具象化”“瑣碎的事物高度概括化”,做到“善用而不濫用”。比如,運用經典通俗的比喻可使務虛導向“變實”、務實工作“凝練”,虛實聯通,有助於精準傳達材料精神;運用恰當鮮明的對比,可以讓重點內容得到強化突出。凝練語言。無論務虛務實,都需以凝練的語言作載體。在觀點提煉上,要提綱挈領、去粗取精,避免含義模糊、夾雜不清。在內容表述上,要前後對照、邏輯分明,做到意見不矛盾、導向不衝突、語義不重複。在遣詞造句上,要刪繁就簡、語義精準,既要讓表述完整清晰,又要讓人感覺簡潔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