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提高百姓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2W

提高百姓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心得體會【多篇】

提高百姓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心得體會 篇一

我們民政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緊緊抓住學習實踐活動這一難得的機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轉化為工作思路,凝聚為工作動力,落實為政策措施,轉變為體制機制,實現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羣眾得實惠的目標要求。

一、明確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為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以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民生問題,不僅關係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而且影響到整個國家發展的大局。以人為本的嶄新理念,彰顯了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傾心關注和改善民生的堅定意志,更讓人民羣眾看到了中國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和-諧社會的美好希望。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讓我國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成為了過去幾年黨中央執政理念中的一個鮮明特徵;“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逐漸深入人心,民生問題被量化納入政府考核監督機制,各級官員的政績觀正從GDP座標向“民生本位”轉變;財政支出結構、調控方式的深刻變化,逐步從生產建設型財政轉向公共財政,一系列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有利於改善百姓生活、有利於維護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措施民生舉措的密集推出,看病、上學、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民生問題逐步破題。

民政是為民之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職能部門,最能體現發展成果讓人民羣眾共享。民政工作的業務多元,包括救災救濟、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專項社會事務管理等等,但集中到一點就是“為民”,都屬於民生的基礎,抓住了“為民”,就是抓住了民政工作的靈魂和精髓。民政工作的對象主要包括“三個羣體”,即困難羣體、特殊羣體、優撫羣眾,當他們有了困難,要找的第一個部門就是民政部門,要找的第一個幹部就是民政幹部,黨和政府的愛民之情、利民之意、為民之舉,很多方面是通過民政幹部傳遞到這“三個羣體”手中。民政工作在落實過程中,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關鍵環節,就抓住了民政工作發展的牛鼻子。民政部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不僅僅是關係到民政部門自身形象,更關係到人民羣眾切身利益,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因此,我們在這次學習實踐活動中和今後的工作中,把“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民政工作核心理念落到實處,把“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職責落到實處,把黨和政府對人民羣眾的關心落到實處,讓人民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民政工作的職能作用在緊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實踐中得到全面提升。

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的成績(一)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以農村低保制度的建立為標誌,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在城市,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在農村,保障面逐步擴大。救助對象的認定從依據社會身份到依據貧困程度轉變,救助資源的運用從零散到綜合轉變,救助程序從隨意、粗放型到規範、精細型轉變,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二)積極扶持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社會福利社會化進程明顯加快。在老年人社會福利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為依託、福利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新格局。在兒童社會福利方面,全面落實了養育、教育、醫療、康復、住房、就業等各項政策。藉助彩票公益金和社會慈善力量,對孤殘兒童和困難家庭殘疾兒童,積極組織實施了“明天計劃”、“藍天計劃”等一批手術康復項目和兒童福利機構建設項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我國綜合國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但是,仍有不少民生問題需要解決。今年南方部分地區的冰凍雨雪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災後重建十分緊迫。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又給我國經濟帶來嚴重衝擊,經濟出現下滑,部分企業困難,財政增收減緩,就業壓力增大。這些都會給羣眾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增加改善民生的壓力。越是困難時候,越要高度關注民生。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具體體現,也是擴內需保增長的有效途徑。把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保增長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羣眾在保增長中得到更多實惠。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不僅要擴大投資,也要擴大消費。進一步改善民生,將明顯促進消費的擴大,帶動經濟增長。中央高度重視改善民生,近年來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造福百姓。這次擴大內需促進增長,把改善民生放在了突出位置。4萬億元投資中,有一半多的投資涉及民生方面;具體安排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農民和城鄉低收入羣體的收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改善民生又作出一系列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實實在在做好各項改善民生的工作,讓人民羣眾共享保增長的成果,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要下大氣力解決涉及羣 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明年的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必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吸納更多就業。加強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鼓勵具備條件的返鄉農民工進行創業,積極創造條件安排好其他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解決羣眾後顧之憂。保障城鄉困難家庭基本生活。加快災後重建,安排好災區羣眾過冬生活。提高教育和醫療服務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切實加強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工作。

今年即將過去,元旦、春節將至。災區羣眾怎麼樣?困難羣眾怎麼樣?人民羣眾有哪些困難急需解決?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帶着對人民羣眾的深厚感情,到羣眾中去,調查研究,解決問題,把中央改善民生的政策落到實處,把黨的温暖送進千家萬户。

提高百姓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心得體會 篇二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羣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都是黨和政府要努力去實現的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因此,我們在主題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十二字要求上,更主要的是要“守為民服務的初心,擔惠民利民的使命,找民生保障的差距,抓發展為民的落實”。

近年來,我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對老百姓來説是一種福音。區委、區政府從現在開始謀劃如何促進公共服務的優質均衡的問題,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走在前列的,但仍然存在城鄉差異大、服務質效低、羣眾不滿意等一些問題。下一步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要進一步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這是我們抓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羣眾,使人民羣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這其中包括了外來人口的民生問題。外來人口儘管佔用了我們不少的公共資源,但在整個的發展歷程中,外來人口確確實實地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建築工程、環衞保潔等方面,外來人口乾的多是最髒、最類、最苦的活,他們也為我們這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因此,我們應該以更包容的姿態、更開放的胸懷、更友善的眼光來考慮外來人口的民生問題。

二、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好公共服務的謀劃。謀劃包括了規劃和計劃,要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民生保障,首先要提前做好宏觀上的調研,根據調研的數據進行一個系統的規劃,提前做公共產品,包括醫療、教育、就業、養老機構的布點規劃等等。像我們這樣一個1200多平方公里的大區,公共服務的頂層規劃更多的應該按照區塊着手,而不要機械地以鎮街的行政區劃着手。比如在美麗鄉村和山水文旅融合的規劃上,還是應該從全區的大方位來考慮。同時,我們説的均衡不是平均,不是“一刀切”,比如教育、醫療、養老服務的規劃和保障方面,比如社保資金的統籌方面,要考慮地域差異性和羣眾的實際需求,做好更科學、更系統、更前瞻的規劃。

三、要堅持走羣眾路線。這裏面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們在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時,要堅持問需於民、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把人民需不需要、滿不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一點上講,我們要通過“週三夜訪”、“三服務”、民主協商等等多種渠道加強調查研究,健全完善羣眾實際需求和公共服務供給的互動和反饋機制,儘量不要做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二是我們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儘管我們區的財政資金比較雄厚,但政府花錢的地方很多,還是應該量力而行,不要做過多過高的承諾,不要包打天下,要積極鼓勵民眾通過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品質。比如在垃圾分類工作上,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一味地花錢買服務,還是應該要最廣泛地發動羣眾,全民參與,做好源頭分類。

四、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要做好政府與市場有機結合,政府不要大包大攬,發揮社會力量在社會建設和管理中的協同作用,市場能做的交給市場做,市場不能做或者不願意做的可以交給社會組織,社會組織也不願意做的由政府來做。比如要積極鼓勵民資辦醫療機構、辦學校、辦養老院等等,政府要牽頭建立統一規範、公開透明的公共服務大市場,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政府更多發揮規則制定人和監管人的作用。

五、進一步優化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這個服務意識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僅是轉變服務態度的問題,而是要更高層次上提高服務效率的問題。一是要創新服務模式,要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打通部門與部門之間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簡化程序,方面羣眾辦事。二是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在做優服務大廳的基礎上,更多地開發線上服務,現在就要謀劃即將到來的5G時代的線上服務,這一點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嘗試,需要的是更深入的宣傳和更廣泛的參與。三是要高度重視鎮街、村社在促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中的重要作用,因為鎮街、村社是聯繫羣眾、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這個作用不可替代。

各位領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工作,開拓創新,向人民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謝謝大家!

提高百姓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心得體會 篇三

新形勢下,以“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組織保證”為已任,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大對“改善民生”的保障力度。

一、以改善民生為動力,緊扣發展要務,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引領推動作用

“民生是根本目的,發展是根本途徑”。推動科學發展、改善民生,必須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依託廣大黨員幹部的“主導作用”,團結帶領羣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用發展成果為羣眾謀利,為改善民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是發揮組織推動作用促發展。按照黨建工作“全覆蓋”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兩新”組織建設、社區黨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以全面、協調的黨建工作加強黨對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領導,切實增強凝聚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二是發揮實踐先導作用促發展。英山是一個欠發達的地方,要引導黨員領導幹部敢為人先,帶頭克服封閉保守、小富即安、求穩怕亂的傾向,堅定搶快發展、後發爭先的決心,鼓足敢闖敢試、不怕失敗的勇氣,發揚老區精神、犧牲精神,多做打基礎、管長遠、利發展的工作。三是發揮創業先鋒作用促發展。制訂優惠政策,建立扶持資金,引導和鼓勵黨員幹部建基地、辦企業,立足資源優勢,發展林業經濟、畜牧經濟,、庭院經濟、旅遊經濟;建立一批黨員“雙帶”示範基地、黨員創業示範基地,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吸納羣眾參與基地和企業就業;優化創業環境,實施“迴歸創業”工程,鼓勵外出務工的致富黨員帶技術、帶信息、帶資金,帶頭回鄉投資創業。

二、以保障民生為核心,突出以人為本,不斷完善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機制

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須要建設一支“想抓民生、會抓民生、勤抓民生”的領導幹部隊伍。一是考核幹部問民生。把民生問題作為考核領導幹部的根本標準,樹立“想抓民生是德、會抓民生是能、多抓民生是勤、抓好民生是績、淨抓民生是廉”的識人觀,既考核經濟發展指標,又考核羣眾生產生活質量、家庭主要勞動力就業、子女就學、疾病查治、住房保障、養老保障等民生指標納。二是選拔幹部重民生。統一建立領導幹部民生工作檔案,選拔任用幹部看幹部的民生意識強不強、民生投入多不多、民生績效優不優,羣眾認可不認可。進一步完善和推行“十二制”,做到“少數人選人”向“多數人選人”轉變、“相馬”向“賽馬”轉變、“隨機性”向“制度性”轉變,真正選用“靠得住、有本事、羣眾公認”的人。三是鍛鍊幹部抓民生。對新提拔或者年輕的領導幹部,派到信訪部門、民營企業、貧困村掛職鍛鍊,讓他們在一線親身感受民生疾苦,領會民生問題的複雜性和緊迫性,提升解決民生問題的能力。四是監督幹部看民生。把民生問題作為監督領導幹部的主要內容,既監督領導幹部是否違法亂紀,又監督領導幹部是否侵犯民權、與民爭利;既監督領導幹部是否行政作為,又監督其作為是否符合羣眾意願;既監督領導幹部是否為羣眾謀利,又監督領導幹部是否為眼前利益而犧牲子孫利益。

三、以普惠民生為目標,優化人才結構,努力提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

科學發展、改善民生必須開發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的人才隊伍。一是要突出“育”字,培養鄉土人才。大力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整合培訓資源,採取“課題研究式、案件分析式、專家講座式、實地講解式、實踐探索式、掛職鍛鍊式、脱產進修式、外訓拓展式、範文寫作互動交流式”等立體培訓方法,大力開展市場經濟、農村實用技術、綠色資源開發、旅遊經濟、領導藝術、危機處理等知識培訓,着力培養一批特色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和社會公共服務的“志願者”。二是要突出“優”字,引進緊缺人才。建立緊缺人才電子信息庫,制訂緊缺人才引進計劃,打破地域、身份、職稱等方面的限制,簡化人才流進程序,把引進人才與旅遊產業、綠色產業、庭院產業、畜牧產業、人文產業的開發結合起來,大力引進資源開發型、項目管理型、市場營銷型、科技實用型和應急處理型人才。三是要突出“活”字,充分激勵人才。建立社會培養人才、單位管理人才、市場配置人才機制,制定人才優惠政策,完善人才年薪工資分配製度,配套人才流動社會保險銜接辦法,促進人才在縣內單位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合理有序流動,發揮更大的人才效應和作用。

四、以服務民生為取向,注重整合資源,提高對幹部、人才、黨員隊伍的服務水平

改善民生,在幹部、人才和黨員的教育管理上也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一要注重培養,促進能力發展。建立健全乾部、人才和黨員教育培養機制,加大培訓投入,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實效,使各級黨員幹部、各類人才和廣大黨員既具備與時俱進、適應形勢,成為時代發展先鋒的能力,又具備團結帶領全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力量,共同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二要注重使用,促進事業發展。積極營造有利於幹部、人才、黨員充分發揮作用和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圍繞人有其權,擴大和加強基層民主建設,落實他們的民主權利;圍繞人盡其才,搭建幹事創業平台,本站範文網使他們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充分發揮潛能;圍繞人得其所,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鼓勵想幹事的,表彰多幹事的,重用會幹事的,獎勵幹成事的,教育不幹事的,懲治幹壞事的。三要注重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建立健全困難幫扶機制,使幹部、人才、黨員對黨組織產生“歸屬感”。要逐步解決全體村幹部退職保障問題。儘管村主職幹部待遇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但多數村幹部待遇保障急需解決,需要加大投入、擴大範圍,進一步研究在職村幹部的養老保險辦法。要進一步完善困難黨員幫扶機制。要按“財政預算一點、黨費列支一點、部門捐助一點”等辦法,建立困難黨員幫扶資金,因人制宜分別給予直接幫助和“造血”扶持。要發揮好非領導職務幹部作用。

藍圖已經描繪,號角已經吹響。期盼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牢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就醫是民生之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穩定是民生之盾”,把改善民生當作應對當前危機的首務,千方百計確保經濟“過冬”、民生不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