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廖俊波精神心得體會 廖俊波同志先進心得字(精彩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41K

新版廖俊波精神心得體會 廖俊波同志先進心得字(精彩多篇)

廖俊波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一

2017年3月18日,人民的好兒子,黨的好乾部廖俊波同志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四十八載“樵夫”路,廖俊波同志用短暫的一生,弘揚了一曲人民英雄的讚歌。目前,在廣泛開展“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專題教育的形勢下,黨員幹部更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把廖俊波精神貫穿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具體行動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講政治,對黨忠誠放在先。忠誠是黨員幹部的基本操守和首要品質,也是做好組織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前提。對黨忠誠,就是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注重自我黨性修養,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重規矩,黨紀黨規挺在先。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先鋒隊,黨員幹部首先就要以身作則,以已為“尺”。黨紀黨規記在心,一言一行不偏倚。堅持黨性原則,嚴守工作紀律,加強自我管理,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做事,自覺維護黨的形象,爭做合格共產黨員。

作表率,幹事創業衝在先。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黨員幹部必須樹立“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幹事在前,休息在後;羣眾利益在前,個人私利在後。勇於擔當,敢於碰硬,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廖俊波的創新事蹟 篇二

3月18日19時30分許,福建南平市市委、常務副市長廖俊波在福建省南平市長深高速建甌小橋服務區B區出口處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死亡。事發時廖俊波正趕往武夷新區公務,因雨天路滑,小車在服務區出口處發生側滑並撞到防護欄。目前,事故原因調查及善後等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事發後,該市多位民眾對南都記者表示,“得知新聞後感到惋惜,希望廖市長一路走好”。

“身上沒有官員的傲慢”

事發時,廖俊波坐在牌照為“閩H00036”的小車上。在長深高速建甌小橋服務區B區出口處,因雨天路滑小車撞到護欄,造成車上4名司乘人員1人重傷、兩人輕傷。重傷者正是廖俊波,輕傷者為市政府辦工作人員。廖俊波經省、市醫療專家搶救無效死亡,目前兩位工作人員無生命危險。

廖俊波年僅49歲,是福建浦城人。現擔任福建南平市委、常務副市長,兼任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2006年5月,廖俊波曾任南平市政府副祕書長。2011年6月他擔任政和縣委書記並曾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2015年11月其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16年10月被選為南平市委。

在廖俊波擔任政和縣委書記期間,吳先生是縣政府的一名輔警。至今,他還能回憶起當年見到廖俊波的情景。“他的身上沒有官員的傲慢,很平易近人。”他向南都記者指出,“當時我在縣政府門口負責安保,平常的科員走進大門上班時基本上不理會我們的。而他那次從北京回來,見到我們特警卻面帶着笑容,跟我們打招呼並説我們辛苦了。這雖然是件小事,但真的很温暖人心。”

廖俊波擔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縣委書記期間,當地的脱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果。該縣原本是福建省貧困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長期全省倒數第一。在他的帶領下,該縣財政總收入從2011年的1.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4.9億元。2012年,該縣經濟發展指數在全省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3年政和縣經濟發展進入全省發展十佳。

工作狂、做事“什麼都快”

據新華網報道,一年到頭,廖俊波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裏的“鐵人”、“工作狂”。其當中學老師的妻子説:“如果我們兩個人一直當老師,可能更自在。”但廖俊波覺得,他已經很快樂,他説:“能夠當一個領頭人,讓23萬政和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在時任縣長的黃愛華眼裏,廖俊波頗有“大俠”風範,而且性子很“快”,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縣裏的工業園區從2012年7月破土動工,3個月完成徵地3600畝,半年後首家企業投產,創造了在傳統農業縣建起省級工業園區的“政和速度”。

這和廖俊波對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他曾笑談自己“什麼都快”:戀愛快、結婚快、生孩子快。生活如此,工作更是。自己衝在前面,還要拉上別人一起跑。

“我常説要 對錶 ,不能我的表走到上午10點了你的表還停在上午8點。”廖俊波説,“為此我們每週一開碰頭會,班子成員深入溝通,凝聚共識,行動起來就是全縣的速度!”

在其任縣委書記期間,縣裏的重大事情,廖俊波經常第一個趕到現場。在當地石屯鎮石圳村“中國白茶小鎮”,鎮黨委副書記李福興幾次“偶遇”廖俊波。“6月初的一個雨夜,我怕大水衝了路基就趕到石圳,一去發現廖書記已經走在前頭。”

據澎湃新聞報道,在事故發生的幾天前,廖俊波還在推進市重點工程項目的工作。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陽區舉辦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戰”3月份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廖俊波出席並宣佈項目開工。沒想到,兩天後廖俊波就在出差途中因公殉職。

廖俊波先進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三

“百佳書記因公殤,萬人同哀悼逝波”、“丁酉春夜別廖公,悲慟肝腸萬物空”、“彷彿你一如既往的淺笑,春風會不停地思念你”。.。無數認識或不認識廖俊波的人自發通過文章、詩歌、留言等各種形式懷念他,寄託哀思,在百姓口碑中走進他的大愛人生,在他的大愛人生中感悟黨員幹部的樸實無華。

愛人者,人恆愛之。愛百姓,廖俊波常説一句話:“幫老百姓幹活、保障羣眾利益,怎麼幹都不過分。”工作二十幾年,無論在什麼崗位,他都一心一意為羣眾謀福祉,但凡羣眾對他提出的要求,他都想方設法去滿足。愛幹部,他對待幹部就像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關愛幹部家庭瑣事,伸以援手,關心幹部成長,堅持幹部在一線培養、一線考察、一線使用。愛家人,在很多人眼裏,他是一個工作狂人,但是家裏眼裏,工作和家庭他兼顧的很好。正因為廖俊波生前給予了別人太多的愛,他才會收到更多的人對他的愛戴。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福建知名學者王利平評價廖俊波以此為人生追求,入仕服務國家,成為首選。生於閩北長於閩北的廖俊波,被這片土地所藴含的文化深深影響着,這也直接融入到他為官的理念中去。他專研業務、學習政策,致力於為百姓“破局”,組織上調任都似乎有着“臨危受命”的意味,他肩負着組織給予的期待與重擔。調任政和他深知讓這座常年排在“省尾”的政和縣擺脱貧困與落後,是場“硬仗”,而他實現了一切為政和的光榮與夢想,再現了一位用生命踐行“忠誠、乾淨、擔當”要求的新時期好乾部形象。

青山埋忠骨,魂牽萬人心。在他離去後很多人自發悼念他,記者採訪時有人這樣形容他,“他像樵夫,只砍枯枝當柴燒、留下青山護水清”“他像老鷹一樣富有激情、咬定目標不放鬆”“他像阿甘一樣堅韌執着,把人生的每一步走得很精彩”…走進他的事蹟,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激勵,作為黨員,努力接近廖俊波,感染他的淳樸為人、純粹為官。他無疑是一股清流喚醒黨員幹部的神經,也勾勒出一個温暖、勤奮、敬業、智慧、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期優秀黨員幹部的形象,在他疾行的生命中給我們留下一道“極品黨員”的靚麗風景。

廖俊波的創新事蹟介紹 篇四

最近,認真學習了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使我深有感觸。我們要學習他始終如一的堅守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要學習他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學習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

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用在了為人民羣眾辦事實上,回家的時間極少,我們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他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甘為羣眾忘我奉獻一生。他是羣眾心目中優秀共產黨員的鮮活形象,他以感人的事蹟,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黨員和老幹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學習廖俊波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

作為一名普通的幹部職工,我們應該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首先要愛崗敬業,艱苦奮鬥。平凡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認真負責,必須像廖俊波一樣,在一行,愛一行,千萬不能坐在這兒,這山望着那山高。其次要像廖俊波一樣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展示着一個新時期黨員崇高的價值取向。

廖俊波的創新事蹟 篇五

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在趕往武夷新區主持召開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時年48歲。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曾任政和縣縣委書記,2015年6月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

追憶廖俊波同志光輝的足跡,回顧他48年的人生,“俊波最突出的一個特質是心底無私”,南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志堅説,“他是一個像陽光一樣的幹部,通體通亮,沒有雜質,時刻散發着公僕情懷、黨員本色、黨性光輝,無聲地温暖、激勵着身邊的幹部羣眾。”

忙,是廖俊波從政以來的常態,以至於跟家人交流的時間都不能保障。他擔任南平市榮華山產業組團管委會主任期間,常年奔波在爭取政策、協調工作、招商引資、徵地拆遷、項目建設的路上。四年下來,他的公務用車行駛了36萬公里。妻子林莉知道他晚上要工作,雖長期兩地分居,卻養成了晚上11點半前不“吵”他的習慣。等到晚上11點半,林莉就給他發條微信,如果他忙完了,就會給林莉打個電話;如果沒忙完,就回一個字“忙”,廖俊波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有時一天只睡4個小時;也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有時借用村部的辦公室,有時在車裏、飯桌上、宿舍裏、工地上,有事馬上就辦,從不推辭。

廖俊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公僕情懷,用生命踐行了“忠誠、乾淨、擔當”,他在政和工作期間,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明顯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到2015年,政和縣蟬聯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全縣財政總收入從2011年的1.6億元上升到2016年的4.5億元。

他就像個畫家,在一張白紙上能畫出美不勝收的圖畫;他就像個魔術師,總能在困境中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招;他像個救火隊長,哪裏有急難險重任務,哪裏就有他的身影。走到哪裏,哪裏就會大變樣。作為黨員幹部,要向廖俊波學習。學習他為民不忘本的情懷,學習他無私奉獻的情懷。他不計個人得失,一切工作皆以人民的利益為上,夙夜奉公,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將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熱愛的事業。

廖俊波的創新事蹟 篇六

廖俊波,福建省的一位優秀共產黨員。他當事不推責、遇事不避難,抓工作“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以“背石頭上山”的勁頭帶領幹部羣眾苦幹實幹。3月18日晚,廖俊波在趕往武夷新區主持召開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年僅48歲。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福建日報》等媒體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全方位多角度集中報道廖俊波的先進事蹟,讓廖俊波走進了更多百姓心裏。

追憶性格風骨,凸顯家國情懷

關於廖俊波的報道,既見性格風骨,也見家國情懷,獲得了不錯的閲讀量和點擊量,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人民日報》在4月15日和4月16日的頭版先後刊發兩篇通訊《“樵夫”的魔力――追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愛人者,人恆愛之――廖俊波的大愛人生》,《“樵夫”的魔力》重點追憶廖俊波就像他的微信暱稱“樵夫”一樣苦幹實幹,該文在人民日報客户端轉發後,在短短12個小時內點擊量突破100萬,目前瀏覽量已突破223萬,掃描報紙上配發的二維碼可以看到由《人民日報》製作的微視頻《一生好官廖俊波》,點擊量也已突破56萬。中《本站·》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廖俊波:政聲人去後 百姓記心頭》和《廖俊波: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詳細報道了廖俊波先進事蹟,讓觀眾感受他的忠誠與擔當。

6月6日,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更多詳盡報道紛紛出爐。新華社的報道《“一切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廖俊波的扶貧故事》《“跟老百姓坐在一條凳子上”――廖俊波的羣眾觀》,《福建日報》的整版報道《以廖俊波為鏡――探尋一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辯證觀》等,從扶貧、羣眾觀、辯證觀等不同的角度,將廖俊波這個人物形象還原得生動感人、豐滿立體。中央電視台的報道中,鏡頭掃過廖俊波曾經擔任縣委書記的政和縣,可以看到人們在街頭立起了一塊石頭,“愛在政和”,這是廖俊波曾經寫在日曆本上的4個字。短短4個字,都能看到廖俊波對自己為之奮鬥的地方的情感。

講好平常故事,

呈現“思想”“温度”

在關於廖俊波的大量報道中,記者運用一個個故事片斷串聯起主人公的軌跡――出錢為災民代建房、推進產業化專業平台建設、積極招商引資、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收了政和街頭一位賣小吃的老人的一籃“東平小”後回贈一雙雨鞋……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彙集成廖俊波的立體形象。

先進典型人物因為被採寫多次,就更需要記者在大量素材中挖掘淘金。《光明日報》6月14日刊發的《鋪路石》一文中,從廖俊波出差忙得脱不開身依然惦記着給妻子撿路邊一塊漂亮的石頭這麼一個微觀鏡頭,把廖俊波在家裏的“暖男”形象呈現出來。《經濟日報》6月12日的報道《吳江平的改變》,則是從另一個側面來描寫廖俊波。吳江平是福建政和縣石屯鎮鎮長,他在廖俊波的影響下,買了一套建造師二級(市政類)的書,花了半年時間,啃下3大本書。這些描寫,讓讀者看到廖俊波對幹部不僅在工作上提出嚴格要求,而且關心他們的學習。

除了利用不同的微觀片段來立體呈現之外,各媒體還注重通過不同的媒介形式來展現廖俊波的先進事蹟。東南網、新福建、海博TV等網端開設“好公僕廖俊波”等專題,開展在線訪談,創作VR、H5等一批融媒體產品來追憶廖俊波。反映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的微電影《樵夫廖俊波》在政和開拍,預計今年“七一”前完成製作。

“樵夫”魅力長存,

記者動情文章動人

關於廖俊波的報道在網上網下都獲得了較大的反響,多篇長篇通訊在新媒體傳播時,都有上千條的網友留言來追憶廖俊波。

河北省唐山市網友“玲人”在看了廖俊波的報道後説:“立身有責,勤勉為公!廖俊波實為年輕人所應追逐的精神偶像。”邵陽市網友“莫忘初心”説,自己本來是當作申論論據的參考才點開了廖俊波的報道,讀完後自己卻已眼含熱淚,廖俊波的温暖逗趣、温情樂天也顛覆了其對“領導”老成持重、不苟言笑的既定印象。

廖俊波的報道不僅感動了大量的讀者、觀眾,更感動着採寫報道的記者們。6月9日,採寫《“樵夫”的魔力》的記者姜潔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廖俊波為何令人念念不忘――再探“樵夫”魅力》一文,將她第一篇稿子因時間倉促篇幅有限而留下的遺憾給彌補了,並不斷去探究“一個人,究竟有怎樣的魅力,才會在他去世兩個多月後,幾乎所有受訪者提起他仍舊忍不住流下熱淚?”姜潔在回憶時寫道:“只有在採訪中讓典型人物的事蹟真正感動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感動讀者。在和廖俊波的妹妹電話交談一個多小時後,在火車上閉上眼睛腦海裏閃回短短5天多時間內採訪的內容時,我禁不住流淚了……”

新華社記者廖翊、姜瀟和塗洪長在採訪手記的最後也寫着:“‘人生就像一列火車,往遠方看,就能看到更大的風景。’廖俊波的話音猶在耳畔。讓我們追尋他的腳步,向着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