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及感想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56K

202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及感想多篇

202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及感想6篇

第一篇

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我深受感動和啟發。這次實踐讓我親身體驗了新時代農村的生活和社區的發展,並且收穫了許多寶貴的感悟。

首先,付莊村的社區建設展示了農村發展的全面進步。在付莊村的社區中,我看到了完善的基礎設施、乾淨整潔的環境和親密的鄰里關係。社區活動中心、文化娛樂設施等為居民提供了舒適和便利的生活條件,也促進了社會交流和凝聚力的形成。這讓我體會到了鄉村發展的巨大變化和改善。

其次,種子培育基地展示了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和農作物品種改良的重要性。通過引進高質量種子和學習科學的種植、培育,農民們能夠獲得更高產、高質量的農作物,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收入。這讓我意識到農業現代化對農村發展的關鍵作用,也讓我更加珍惜和推崇農民辛勤的勞動。

總而言之,參觀新時代農村的建設,讓我深感農村的魅力和挑戰。這些經驗和感悟將對我未來的社會實踐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更加關注農村發展的問題,為農村的繁榮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篇

今年的夏天酷熱如舊,我們肩負着不同的使命,來到了“和聖”柳下惠的故都平陰縣孝直鎮和聖苑村,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和地域文化。

柳下惠生活在春秋前期的魯國,他的思想深深地打着魯文化的烙印。兩千六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首瞻仰柳下惠,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投放在其“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窮而不憫”,因這比“坐懷不亂”的道德説教故事更真實可信,更便於今人去學習與實踐。

“柳風百世芳,柳下惠風和”,孝直鎮是被孔夫子尊為賢人的柳下惠故鄉,二千七百多年的“和”文化在這生生不息地奔流中一脈相承。

圍繞“和”文化,孝直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星級家庭評選、最美家庭評選、志願者服務等,讓“和”教育春風化雨,滋潤人們的心田,孝老敬親、文化興村等時代新風花開遍地,芬芳四溢。

在下鄉期間,我們相處融洽,發揮了互助互愛的精神,雖然也有意見不一的時候,但是作為一個團隊,我們還是很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的。在相互相處磨合的過程中,我們更加意識到了團隊合作以及在發生分歧的時候尋找合適方式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也讓我體會到了團隊協作一致的重要性。

第三篇

在平陰縣中聯村參觀婚嫁童品民俗文化館的過程中,我對中國傳統的男耕女織的婚嫁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在展覽館中,我看到了許多生動的展品和圖片,展示男性負責務農耕作,提供糧食和經濟來源;女性負責紡織,提供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這種分工不僅體現了古代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男女角色的分工和互補。

參觀婚嫁童品民俗文化館,我還了解到了女性婚嫁禮儀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國,女性婚嫁是一個十分莊重的儀式,涉及很多禮儀和習俗。從準備嫁粧、婚禮儀式到入洞房,每個環節都要經歷一番繁瑣的過程。這些婚嫁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對於婚姻和家庭的重視,也傳承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通過參觀婚嫁童品民俗文化館,我深刻體會到了男耕女織婚嫁文化的獨特魅力。這種勞動分工和婚姻習俗的傳統,不僅僅是經濟實踐,更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展現了古代中國人對於家庭、婚姻和社會角色分工的思考和重視,也值得我們傳承和尊重。

第四篇

“我仍認為我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我們的家鄉擺脱貧困,而不是為了我們擺脱貧困的家鄉。”

在2023年7月9日我們應用數學學院半夏植“財”實踐團到達了有着“天下第一廉吏”美稱的于成龍故里方山縣來堡村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在這裏我們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實踐調研。

在這四天裏,首先我們先和當地村委和企業家開展座談會,瞭解當地種植的基本情況和民營企業在當地的發展狀況。在座談結束後,我們受邀參觀了當地于成龍廉潔文化園,近距離感受到了于成龍在為官時的清正廉明,行事謹慎,政務勤勉。身為中共黨員的我在參觀後受益匪淺,我們應該向于成龍學習,時刻把為人民服務的天職牢記在心,廉潔自律這個底線和紅線絕對要遵守。

在實踐活動的這幾天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調研當地的作物情況上,我們通過網上查閲、逐家走訪和下地實踐等方式瞭解到當地主要種植玉米、土豆、西葫蘆等作物,但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各家各户種植規模均不大,大部分農户的種植田地面積在3-5畝左右,一年的經濟效益大概在5000元左右。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當地一些農户也開始了大棚種植,從外地引進優異的葡萄、李子種子進行種植。據瞭解,一個大棚的完整搭建需要上百萬元,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扶貧方面下的苦功夫。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當地人口主要由老年人構成,中青年較少,大多都去縣城務工,所以當地的文化水平不高,對新生事物瞭解不夠,和當今互聯網接軌較少。所以我認為要想實現鄉村振興,需要我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們回到鄉村,從鄉村來,到鄉村去,為鄉村注入新鮮的血液。在實踐結束後,我對我的未來有了更為清晰的規劃,我想在我完成學業後回到自己的鄉村,為自己的鄉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短暫的方山縣來堡村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晃而過。首次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我滿懷欣喜,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促進對社會的瞭解,提高自身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這幾天的社會實踐調查過程中,我有機會深入農村,瞭解農民的生活狀況,與他們進行深入交流;通過發放問卷和走訪,我瞭解到影響當地蔬菜和植物生長的因素有如蟲害、環境和天氣等;調查了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瞭解到了網上“種植”李子樹這種新型產業;和半夏植“財”實踐團的小夥伴們深入田間地頭,向當地的農民伯伯學習西紅柿打叉,幫助去除雜草……

今年的七月別有一番滋味,今年的七月最是燦爛。通過這次的“三下鄉”活動,我認識到了來堡村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我們要更多地關注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狀況和環境等方面的問題,為農村的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多向政府建言獻策。

這次的社會實踐,拉近了我和老師同學們的關係,也讓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對來堡村經濟的發展之路有了新的認識,對大學生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説是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繼續關注來堡村後續的發展,也會好好珍惜每一次的社會實踐的機會,進一步的完善自己,不斷提高各方面的素質,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

第六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次我們半夏植“財”實踐團在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進行了“三下鄉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雖然活動是短暫的,但它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我們當代大學生一直在安逸的環境中學習,缺乏對社會真實情況的瞭解。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讓我真正的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也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入到農村,體會到和大城市不一樣的文化,在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日子裏面,我的收穫不僅僅是調查到的資料,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感悟。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張叔叔果園進行的實地考察活動。在我們之前的採訪中,我發現絕大多數的村民收入都不高,一畝地耕種一年也只有一千多元的收益。而村裏的張叔叔經過專業人員的指導後,改變了耕種模式,即顧客可以購買果樹的所有權,再由他進行統一的看護,等到果實成熟時送貨到家。這種模式下,顧客只需支付看護費用就可以線上體會種植的樂趣。張叔叔將賣農產品擴展成了賣服務,收入大大增加。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知識改變命運的深義,我們應該更積極地服務於農村,用我們的前衞思想造福於農村。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通過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使我更加了解社會,更加明確了肩負的使命。社會培養了我,我也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在以後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後服務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