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傳承鐵人精神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12K

傳承鐵人精神 建功油田開發

傳承鐵人精神心得體會

——傳承鐵人精神心得體會

“紅旗飄飄映彩霞 英雄揚鞭催戰馬 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 頭戴鋁盔走天涯 茫茫草原立井架 雲霧深處把井打 地下原油見青天 祖國盛開石油花……”(《我為祖國獻石油》開頭,歌唱或朗誦)

56年前,在東北茫茫的松遼平原上,石油會戰隊伍僅用3年時間,就成功開發建設了大慶這個世界級特大油田,一部艱難創業史,百萬覆地翻天人。在這支石油大軍中,有一個最響亮的名字,那就是鐵人王進喜。1960年3月15日,王進喜帶領全隊帶上所有家當,從甘肅玉門出發,日夜兼程奔赴大慶。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裏?這裏的鑽井記錄是多少?又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讓原油咕咚咕咚往外冒。在一望無際的大荒原上,他以西北人特有的豪邁呼喊到:“這回咱們掉進大油海里啦,甩開膀子幹吧,把貧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裏去。”他帶領全隊工人,日夜不離井場。奮戰了二十天,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房東大娘感動的對工人説:“這人是鐵、飯是鋼,整天不吃不睡怎麼行?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吶!”一句發自於普通百姓的肺腑之言,春雷般在中國的大地上隆隆響起。“王鐵人”,一個讓石油人引以自豪的名字,在其平凡的石油鑽井崗位,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和偉大的精神,激勵着一代代石油人,立足本職崗位,奉獻青春年華。

我的故事開始於1988年,那一年在渤海灣誕生了一個新的油田—冀東油田。四面八方的石油建設者們湧到冀東,頭頂青天,腳踏荒原,揮舞着流汗的拳頭在茫茫鹽鹼灘上,悠悠蘆葦蕩中,追逐着石油人的夢想……

跟隨會戰隊伍,我家也從南陽遷到唐海。那段日子一家三口吃住都擠在不足20平米的小鐵皮房裏,冬冷夏熱。渤海岸邊一片荒涼,海風裹挾着沙土像刀子一樣割在人的臉上、身上,生疼生疼。三塊石頭支口鍋、三頂帳篷搭個窩,建設之初的日子雖然苦,但大家就是憑着那麼股子幹勁,一口一口井地幹!有了困難怎麼辦?“有也上,無也上,端水也要打井!”正是鐵人那“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精神激勵着大家度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日子。父親常説“能參加石油會戰是我的幸運,所以我很珍惜自己的崗位,只有加油幹、使勁幹,才能回報油田!”當聊起父親最初的石油夢想,言語間滿是對油田的深厚情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27年間,在冀東油田這塊火熱而深厚的土地上,上千名石油員工,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感召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征戰,我們的勘探區域越來越廣闊,在青龍河畔,在柳南大堤,在南堡井站、在人工島鑽進現場,看着座座威嚴矗立的井架,我感到石油工人神聖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責任

肩膀因為責任而寬闊,腳步因為嚮往而執着。從頭戴鋁盔成為一名石油工人時,鐵人精神指引和激勵着我,“幹好本職工作,做個稱職的石油工人。”而作為一名造價人員我們雖沒有一線員工冒嚴寒、頂酷暑的艱苦環境和惡劣條件;也沒有為了奪油上產,數月不能回家的難忘經歷,但我們也在平時的工作中始終踐行着“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綜合性極強的工程造價工作面對的是枯燥的數據,但涵蓋的專業卻很廣泛,鑽前、鑽井、試油、土建、安裝,為了高質量的完成審核工作,我們白天跟着施工隊伍跑現場,邊看邊學,將設備電路圖、工作原理,記在本子上。晚上回到家還需要繼續鑽研圖紙,自學地面工程的土建、工藝、電氣、通訊、自動化、路橋專業知識。熟悉掌握井下作業的射孔、補孔、回採、解堵、防砂、堵水、提液、轉抽、深抽等工藝類措施和檢泵、小修、調平衡等維護性措施的工藝過程。“不懂的東西太多了,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每時每刻都用來學習,都感覺不夠用……”,師傅常説,要有點造價精神,那就是“重責任、懂奉獻”,沒有對石油建設事業的執著追求,沒有幹石油建設事業的激情,就沒有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就沒有艱苦條件下迸發出的工作熱情,就沒有主動幹好自己所負責的工作自覺性。枯燥難懂的專業知識,讓我覺得有壓力,但更有動力。愛崗敬業就會有廣闊的舞台,勇於創新就會有輝煌的收穫,甘於奉獻就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造價人將以冀東石油人特有的精神、智慧與力量將熱情燃燒,用簡單的踏實與熱血,在冀東油區書寫“頑強拼搏、艱苦奮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