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W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多篇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1

革命聖地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_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_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_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_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系與中華_族的優秀傳統風範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結晶,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它的內容豐富,源遠流長。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_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_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肘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_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就響亮地提出了“為人_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陝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_主的政府,廉潔的政府”。當年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説:“這裏不存在鋪張粉飾和禮節俗套,沒有乞丐,也沒有令人絕望的貧困現象,人們的衣着和生活都很儉樸,人_之間的關係是坦誠、直率和友好的。這裏也沒有貼身保鏢、憲兵和重慶官僚階層的譁眾取寵的誇誇其談。”中國共產黨就是以對人_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_的擁護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當時的延安交通閉塞,經濟落後。面對國_黨的封鎖,_同志號召根據地軍_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部隊戰時作戰,閒時種地。多年下來,紅米飯,南瓜湯不但沒有將根據地軍_餓垮,反而鑄就了延安軍_的錚錚鐵骨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_、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黨我軍的領導人,卻住的是普通的窯洞,用的是部隊配發的木椅、木牀,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_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有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_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是在這延安窯洞裏,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偉大的毛澤東思想。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2

今年6月,我有幸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在延安大學幹部學院參加了我院組織的輔導員學習培訓活動。並且參觀了楊家嶺、棗園等革命舊址等地,讓我們切身感受了真正的延安精神。在延安大學五天的培訓學習中,我們瞭解了延安這個城市,更深刻的瞭解延安的革命文化,認識到延安的老一輩紅色傳統。

七月二十號的清晨我們隨着汽車繞過一個又一個的山丘,大約4小時後終於看到了聽聞已久的延安。它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繁華,也沒有傳説中的那麼神祕。一座一座的北方小樓,旁邊就可能是山丘或者是小河,城市顯得異常的擁擠,真難想象這就是革命聖地延安,這就是偉人曾生活過的地方。

一、參觀學習

首先我講一下參觀楊家嶺、棗園的感受。在導遊的講説下重温歷史,深刻地體會到了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的偉大意義。真切瞭解到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我又一次的被震撼了,在這個一個一個十分簡陋的房子裏,我們的毛澤東同志,周恩來等偉人曾商議出一樁樁的戰爭勝果。這裏最多的是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緒又拉回到了革命戰爭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時期那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深刻領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體會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接下來講一下參觀的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員們肅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彷彿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情景。中國革命的歷史在黨員們心頭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永遠是我黨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延安精神閃爍着時代的光芒。

巍巍寶塔山下,綿綿延河水旁,又讓我重温了中國革命那段激昂的歷史。鳳凰山上,毛澤東同志窯洞裏的那盞昏暗的油燈,在我眼裏就是指引中華族偉大抗戰的燈塔。白求恩在紛飛的戰火中忘我地救治傷員,為我們詮釋了共產黨人“最講認真”的真諦。張思德那一件件塵封的往事,讓我們找到了為人服務的源頭。們與人羣眾的深厚感情,們的人格魅力,一次次讓我眼眶發熱。延安的課堂教學和現場體驗,一次次讓我心靈震撼,一次次讓我靈魂淨化,一次次讓我精神昇華。

二、聽取報告

聽了高尚斌教授的報告《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他從1935年10月19日開始一直講到1948年3月23日結束,使我對我們的歷史,對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可能很難理解一種精神對一場革命勝利的重要性,但如果我們能從這種精神中學到一些切合實際的東西並加以利用,我覺得就不虛此行了。延安精神內涵豐富,不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國際友愛精神等等。而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艱苦奮鬥精神,從來到這裏的那一刻起,時時刻刻都可以感受到。從小米加步槍到打補釘的破軍服,我彷彿看到了革命先輩們黝黑消瘦的面孔,堅毅的目光還有煤油燈下書寫光輝篇章的身影。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戰的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報告講述了從1935年到1948年,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正是以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引導和激勵着我們黨領導全國人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最終取得了新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此前,只是在歷史課本上背過那些關於“延安精神”的條條框框,並未實際接觸和體驗過此類事物。通過這次報告,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心靈深處受到了震撼。

最最使我受益的是:延安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石梅副教授,為我們講授的《輔導員工作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由於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尚屬於新興學科,系統完整的教學理論還沒有完全形成,尤其是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別體現在: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夠。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至今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教育部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關係到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最終實現,所以我們要加強思想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性;加強基礎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學生是學校的一份子,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學校的管理,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其次,學生是家庭的一員,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家庭的幸福,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最後,學生更是自己的主導者,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自身的發展,促進學校的長遠發展。

延安精神使我們深刻了解到我們工作的重要性,讓我們深知要從身邊的滴滴做起。不僅要做好學校的、班級的工作,更應該走進學生的寢室,深入開展宿舍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骨幹,先進集體的帶頭和組織作用,以實際行動為同學樹立榜樣,立典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將我們的工作做到。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3

一、求生存,謀發展

延安我沒去過,據説生活條件很艱苦,電影裏看到是這樣的,那為啥共產黨和紅軍還要往延安去,還待了13年?中央紅軍決定反圍剿進行長征前,劉志丹等已經在延安境內開展武裝鬥爭,創建陝甘邊和陝北兩個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的過程中,只有延安這邊的革命根據地的敵方勢力比較薄弱。因此,學習延安精神我認為首先是求生存,謀發展。

生存和發展是一個社團、一個企業乃至一個人永恆的主題,共產黨和紅軍過草地、爬雪山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徵去延安就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第一位的,再好的革命理想和主義也得能活下去再説。延安之所以被稱為革命聖地就是因為它讓中國紅色革命的力量得以生存並進而發展壯大,最終取得了全國革命的勝利。

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紅軍到達陝北延安後,陝北本來就窮,吃飯就成了個大問題,於是就有了開發南泥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故事。戰士自己開荒種糧食,婦女紡紗、織布,做布鞋,一羣有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人在做着最踏實、體的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實事,同時這種不與民爭食的行為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國際歌歌詞裏是這樣説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快把那爐火燒的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羣眾。”又到鋼鐵行業低谷期,金彙集團如何走出困境,只能靠我們金匯人用勤勞的雙手去改變、去創造,不怕髒、不怕累,多付出汗水和智慧,澆灌出一條通向未來的路。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要多問問自己,自己的各項工作都做到同行業內了嗎,能不能更好一點?還是國際歌歌詞説的好,“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我們都懷着一個金匯夢才走在了一起,同着命運,共着呼吸,自力才能更生,讓我們團結起來,艱苦奮鬥,金匯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三、實事求是,創新發展

如何搞好自己的工作?我認為無論是降成本還是提高質量,都應該實事求是,首先,你的生產成本到底是多少?你要算清楚,這就是實事求是,你的質量到底有沒有問題?有問題不説不代表你的質量就好了,這就是實事求是。

降成本的措施到底降了多少噸鋼成本?我們的生產成本與同行比相差多少?改善質量的措施有沒有效果?都要實事求是,因為只有實事求是你才能客觀,才能進一步採取措施,持續改進,做得更好。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4

2019年6月9日早晨,我隨機關支部全體黨員踏上了北上的路,開啟了一段短暫的紅色之旅。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唱着紅歌、誦讀經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懷着對革命先輩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接受紅色教育,切身體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行程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插隊的山村——樑家河,先後參觀了知青故居、村史館、村集體經濟山地蘋果示範園等。樑家河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公里處,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習總書記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這裏度過了他永生難忘的七年知青歲月。曾經苦難不堪的樑家河,因土地貧瘠、交通阻塞,發展特別落後。習總書記來到樑家河後,經過“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的歷練,帶領着樑家河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氣、打壩修田,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後,先後又辦起了鐵業社、代銷社、縫紉社。習總書記用自己的行動讓村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為現實,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他始終不忘學習、始終心繫羣眾、始終堅持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家國情懷。如今的樑家河,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家家户户過上了好日子。正如習總書記所説:“樑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行程的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走進4000餘平方米的展館,模型、油畫、雕塑及場景復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史里程。中國革命之所以能走向勝利,正是全國人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帶領下,不畏艱險、不怕困難,一步一步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結果。通過參觀,我們不難看到,當年的毛主席與人民羣眾的魚水關係和血肉之情是不爭的事實,“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正如毛主席所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行程第三站,我們來到了楊家嶺革命舊址。這裏曾是中共中央機關辦公地點,並且有我黨第一個自己修建的中央大禮堂,在這裏順利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裏,我們依稀還能感覺到那個時期水乳交融的黨羣關係。這裏是抗日救國的革命根據地,更是革命先輩在艱苦的條件下創造奇蹟。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這裏不僅指揮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和指揮抗日戰爭,還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並在此寫下了《五四運動》、《紀念白求恩》、《新民主主義論》、《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

行程第四站,我們來到了棗園革命舊址。棗園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於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這裏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棗園同時也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並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短短的行程,從樑家河到革命紀念館,再到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這一個個歷史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心靈上都有了很大的觸動和提高,可以説是接受一堂生動活潑的黨性教育課。

告別革命聖地,輾轉深思,那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在我的腦海裏時隱時現。在經後的工作中,我們要:

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自覺堅持黨性原則,不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在行動上要緊緊圍繞當前市委市政府及局中心工作,始終如一、知行合一。

始終保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工作態度。面對新形勢下的農業農村工作,我們更應該打破僵化的思想,打破固有的思維,要敢於想前人沒想過的事,敢於做前人不敢做的事。但敢想敢做不是憑頭腦發熱空想、蠻幹,而是要聯繫自己實際,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把解放思想與謀發展結合起來,要敢於創造性地實踐。同時,要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在尋找結合點上下功夫,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另外,工作中需要求與時俱進的超前意識,善於用發展的眼光思考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立足長遠、着眼未來,大膽探索,大膽實踐。

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所從事的全部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每個黨員都應真正懂得並時刻牢記,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來就是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是共產黨員黨性的最高原則和集中體現。我們必須把是否符合人民羣眾的利益,作為衡量自身行為正確與否的最高標準,堅持為人民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廉潔奉公,無私奉獻,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更加主動地立足崗位作貢獻,並隨時準備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個人利益。並且,我們要不斷提高專業化的能力和水平,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本領和技能,在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建功立業。

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員,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但我們始終不能忘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在當前工作中,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通過不懈努力,把每一項工作任務做好、做細、做實。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説:“艱苦奮鬥至少要講六十到七十年,即使將來生活好了,也還要艱苦奮鬥。”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5

通過重温延安革命歷史,我對曾經感召無數革命黨人的延安精神,感觸很深。延安精神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經過十多個年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培育和創造出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系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結晶。

延安精神,就是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艱苦奮鬥是工作作風,也是思想作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是一條極其寶貴的經驗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民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在當時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中,正是因為我們黨和軍隊堅持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緊緊團結人民羣眾,依靠延安廣大人民羣眾的幫助和支持,最後才取得了延安革命鬥爭和建設的勝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這一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毛澤東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新民主主義論》、《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並正式寫到黨的旗幟上。可以説,沒有開拓創新,既不會有延安精神,也不會有毛澤東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實踐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的世紀新的階段,切實做到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説新話;經典著作要認真讀,又要寫出新篇章;革命傳統要弘揚,又要創新辦法。切實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就叫做堅持解放思想,這也叫做堅持實事求是。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憑着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領導中國革命由小變大、不斷走向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的嶄新紀元,充分展示了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體現了延安精神的無窮力量,無愧於民族之魂。

我被這些精神所感動,更為這些精神所煥發出來的力量而所折服,使我真正懂得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這些先驅們正是用這樣一些精神的力量與敵人對抗,儘管他們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憐的小米加步槍,但他們的精神力量無比強大,讓敵人膽寒,讓敵人退卻!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我黨精神力量的大勝利。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6

我院第一黨支部開展“紅色經典讀書日”活動,我選擇閲讀《保衞延安》這麼紅色經典書籍,瞭解了“延安文人與文學創作”,印象深刻,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先是導入“‘延安時代’給我有什麼啟發在那個時代,文人們究竟是個怎樣的生存狀態,以及文人創作的情景究竟是怎樣的”

一、延安文人與“五四”啟蒙話語

延安文人大多是“五四”知識分子的第二代、第三代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與融合中理解知識與教化成長的。所以“五四”的啟蒙話語作為一種精神品格在延安文人中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延安文人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開始了生活與創作的。

(一)“延安”的由來

黃教師先出示了一個傳説:佛傳屍毗王在清涼山修行之時,遇到老鷹捕食小鴿。紛爭中,屍毗王割膚喂老鷹以解救小鴿;一説趕走老鷹,割膚餵養小鴿。膚施之謂,得源於此。

這就是延安的美麗傳説。

(二)延安文人的“構成”

延安文人產生在抗戰時期和內戰時期,人員成分複雜,有叛逆者丁玲、逃亡者以及追求者蕭軍等,據統計那時候從祖國四面八方聚集到延安的文人有兩萬兩千多人。可見在關鍵時刻,追求祖國統一及完美夢想的文人是相當有歷史職責感的。

(三)延安文人的生活與創作

延安文人在這個充滿夢想的“天國”裏,享受着中共戰時實施的供給制所給予的物質生活的保障。在津貼、伙食、衣服、窯洞、唱歌、跳舞、散步等方面都做到了自足。津貼,當時士兵一個月的津貼是1。5元,排長是2元,師長以上的是5元,教員是10元。可見當時對知識分子是多麼地重視。毛毛澤東一個月也才領5元,那些知識分子就有10元呢。伙食也是有“大灶”、“小灶”之分,“大灶”的吃小米,“小灶”的吃麪食。那時候全國上下都貧窮,吃不飽,有人形容飢餓的詼諧詩句是“汗水與麪條齊飛,缸子與眼睛共色”。幽默有餘,充滿着革命樂觀主義。着裝方面,當軍官的穿四個口袋的衣服。延安的時候,大家統一住窯洞。那時候,大家團體團體抒發情感,唱歌成為一種情感的巨大釋放。吳伯蕭在《歌聲》中説道:“把唱歌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語言,甚至是一種號令。千萬人能被歌聲團結起來,組織起來,踏着統一的步伐前進,聽着統一的號令戰鬥。”多麼氣勢凌人呀。

(四)延安文人與批判現實主義浪潮

在文藝政策方面,主持中共中央的文宣機構是洛浦(張聞天)和博古(秦邦憲)。毛澤東起草過題為《很多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發出《關於各抗日根據地文化人與文化團體的指示》。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具有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傳統,“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知識分子強烈的社會職責感的生動體現。全面抗戰開始後,大片國土淪入敵手,北平、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大中城市相繼淪陷。這些地方,經濟文化相對發達,全國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亦集中於此。在這些城市即將落入敵手之際,知識分子面臨着何去何從的抉擇。中共中央作出《很多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要求各根據地黨組織和一切黨的軍隊,應當很多吸收知識分子加入軍隊、學校和政府工作。只要是願意抗日的比較忠實的比較能吃苦耐勞的知識分子,都應當多方吸收,加以教育,使他們在戰爭中在工作中去磨練,使他們為軍隊、為政府、為羣眾服務,並按照具體情景將具備了入黨條件的一部分知識分子吸收入黨。對於不能入黨或不願入黨的一部分知識分子,也應當同他們建立良好的共同工作關係,帶領他們一道工作。

二、《講話》:建構中共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

(一)《講話》出現的前後背景

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談到當時的歷史背景時説:

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和辦法來。我們此刻討論文藝工作,也應當這樣做。

此刻的事實是什麼呢事實就是:中國的已經進行了五年的抗日戰爭;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抗日戰爭中的動搖和對於人民的高壓政策;“五四”以來的革命文藝運動——這個運動在二十三年中對於革命的偉大貢獻以及它的許多缺點;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在這些根據地裏面大批文藝工作者和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工人農民的結合;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和國統治區的文藝工作者的環境和任務的區別;目前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已經發生的爭論問題。——這些就是實際存在的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就要在這些事實的基礎上研究我們的問題。

毛澤東同志在那裏把當時的歷史事實概括為七個要點,簡明地闡述了國際國內的形勢和我國新文藝運動的歷史與現狀,準確地説明了《講話》產生的時代背景。

延安文藝座談會舉行的一九四二年前後,在世界和中國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一九四年,世界法西斯勢力猖獗,希特勒德國併吞了大半個歐洲,並同意大利和日本簽訂了軍事同盟,不斷擴大侵略戰爭,企圖重新瓜分世界。一九四一年六月,德國發動了侵蘇戰爭;十二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法西斯陣線取得了軍事上的暫時優勢,使得整個國際形勢起了急劇的變化,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處於重要的歷史關頭。

三、延安文人:走向民間與彰顯意識形態

對“民間”或“傳統”的借用,正是現代性知識傳播的典型方式之一。現代政治是經過共同的價值,歷史和象徵性行為表達的團體認同,從而梳理和重構具有自我的特殊的大眾神話與文化傳統。

為了貫徹《講話》的精神,延安文人走向“民間”,走一條文藝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進而開闢出一片新的藝術天地:小説、報告文學、民歌體敍事詩、戲劇(戲曲)等。

延安文人的自覺性與覺悟,讓我們深受感動,同時也是一種鞭策。

2023年延安行心得體會篇7

延安精神是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為爭取族獨立和人解放事業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培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理想追求,精神風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風的精華和結晶,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高舉抗日救國大旗,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軍政幹部,把艱苦奮鬥與崇高的革命理想、科學的理論、自力更生的方針結合起來,成為開拓創新的革命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巨大和深遠的影響。習近平同志在紀念延安精神研究會成立20週年會員代表大會賀信中指出,延安精神是中華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今天,我們要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族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黨員幹部,在貫徹執行黨和政府一系列路線、方針,要發揚延安精神,堅定不移地走羣眾路線,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一。加強理想信念的修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髓,我們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問題。作為黨員幹部要帶頭學習延安精神,認真吸收黨在延安時期取得的寶貴經驗。在國內面臨改革深水區,國際環境複雜變化情況下,帶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覺學習和忠實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是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推進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而奮鬥。

二。真心實意為羣眾謀利益。

主席曾經説過“人,只有人才是歷史創造者”我們黨一切為之奮鬥犧牲,都是為了人,只有依靠人才能贏得勝利。黨在延安時期贏得輝煌成就,就是依靠人,為人謀利益。延安時期是這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也一樣,人羣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黨要贏得心,必須關注生問題。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的夢”。“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把農村工作,生問題擺上重要議程,指導各級黨和政府抓緊抓好。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要時刻以延安精神為動力,堅定地堅持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人羣眾利益高高舉過頭頂,不斷提高人羣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從而樹立黨和政府在人羣眾中的威信,增強黨對人羣眾的凝聚力、感召力,為實現中國夢,同心同德,共同奮鬥。

三。確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我們黨事業成功之一就是堅持發展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社會上面臨着各種矛盾和問題,與人羣眾的期待有很大差距。我們開展羣眾路線實踐活動,就是告誡全體黨員幹部不能忘記黨的宗旨、性質,要堅決改進“四風”,要保持和發揚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反對“四風”提倡“四進萬家”進村入户,體察情,實實在在地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同時要求黨員幹部要愛崗敬業、依法行政,保障人羣眾的合法利益。保護生態,改善生,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把農村建成生態、文明、安定、幸福和諧的新農村。

四。教育、引導、團結羣眾,共同實現“中國夢”。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期的到來,各地舊城改造、工業區發展、徵地拆遷,羣眾的安置等各種問題越來越多呈現出來,羣眾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思想情緒化等等,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進一步探索如何教育、引導、團結廣大羣眾,如何用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團結凝聚社會共識,喚醒羣眾自覺意識,推動工作開展。必須在共識的理念下,發動全族學法、懂法、守法。黨員幹部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帶頭依法辦事。一切在法律框架內辦事,在憲法和法律框架內,以人的利益為準繩,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接地氣,通下情,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解羣眾之所憂。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實現服務。提高各種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執政力,增強羣眾自覺意識,把羣眾緊緊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中國夢”共同奮鬥。總之,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之寶,是中華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形勢和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要堅持和弘揚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化作工作實踐,獻給黨的事業,用忠誠和汗水為人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