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5W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1

10月28日,我跟隨城郊聯社黨員們開始赴延安紅色教育之旅。親眼見到傳説中的楊家嶺、寶塔等革命聖地,親身感受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

經過長途的顛簸,一路感受延安革命老區的面貌,黃土高坡,天高地闊,丘壑縱橫,古樸渾厚,只有這樣的風土才養育出勇敢淳樸的老區人民吧。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居住在楊家嶺。

到達楊家嶺革命舊址正是早晨,朝陽初上,霞光萬丈,羣山中的聖地一片安詳。青磚灰瓦的建築,門前一片青草,兩棵翠柏,裏面幾排破舊的桌椅,若不是門口的牌子,任誰也想不到這就是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吧,從國小的課本里就看到的照片,充滿了神聖的地方!華麗麗的遊客與閃光燈,充斥着不大的會堂,牆壁上的照片記錄着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載入歷史。享受着老前輩用生命換來的美好時代的我們,如今回到這裏,心裏只剩下銘記和感恩!

在會址後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窯洞,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牆圍起來的小院子,山坡裏開鑿出的三間窯洞,屋裏一桌,一椅、一牀,簡陋到無法再簡陋,這就是毛主席曾經生活了八年的地方!懷着無限的崇敬,我走過屋裏屋外的每一個角落,當我停下來仰望東方的時候,太陽正跳上遠方的山崗,一片清澈明亮!

讓我震撼的不只是生活條件的簡陋,更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革命前輩帶領人們堅持度過中國歷史、黨的歷史上最為困難、關鍵的幾年,在困難中完成解放全中國的艱鉅任務。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瞭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我越發相信,在堅定信念的鼓舞下,任何想象不到的困難都能克服。老前輩們為我們創造出今天的世界,我們又有何理由再找任何藉口、再為自己分辨呢?這一趟紅色之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讓我們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讓信用社的發展更上層樓!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2

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延安是我心中一直嚮往的地方。今年5月21至25日,我有幸參加了省廳在延安舉行的培訓班,和同志們一起近距離接觸延安,感知延安精神。培訓期間先後瞻仰了寶塔山、楊家嶺革命舊址、七大會址、學習書院等地,通過會場教學、現場教學、展覽圖片等形式,使自己的黨性得到了鍛鍊昇華,靈魂得到了巨大的洗滌,深感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一、充分認識了延安在中國革命中的神聖地位

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在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後方,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這裏運籌帷幄,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出了關係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打下了堅實基礎,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

中國共產黨在這裏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精神動力。

延安,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它是毛澤東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聖地。毛主席關於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哲學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寫的。在這裏,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就是在延安實現的。

二、全面學習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豐富的內涵,主要包括:

一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事業也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回顧黨的歷史,從上海成立到井岡山時期,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時期,從西柏坡到奪取全國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新時期,艱苦奮鬥既是工作作風,也是思想作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民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中國共產黨歷來把為中國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中國共產黨就是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三是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毛澤東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的。

四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用實事求是來概括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也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實踐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三、自覺弘揚延安精神、踐行延安精神

此次延安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弘揚延安精神、踐行延安精神的歷史使命卻遠未結束。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更加堅定地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杜絕在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深刻認識人民羣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始終堅持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做到為民立場不動搖、愛民本色不變質、親民作風不喪失。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權力就是責任、幹部就是公僕、領導就是服務”,以人民利益為先,以黨的事業為重。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不斷強化宗旨意識、站穩羣眾立場、增進羣眾感情,提高羣眾工作本領,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踐行延安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相結合,立足本職工作,以身作則,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埋頭苦幹,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3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神祕的窯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時候我腦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延安的瞭解越來越多,我對這個革命聖地也就越來越嚮往。

有幸,10月11日,在公司的組織下,優秀黨員、先進員工一行25人終於就要踏上延安這片紅色土地,我們此次紅色之旅的行程很滿也很緊,第一天我們到達首站西安,當踏上這片土地是我就被十三朝古都厚重的人文歷史所感染,一排排古城牆、一座座古城樓映入眼簾,到達西安時已經到了下午時分,因此導遊並沒有安排其它的行程,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我們正式開始了這次紅色之旅的行程,按照行程安排第一站我們去了唐昭陵,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來到昭陵後,遠看昭陵挺拔高聳、刺破青天,海拔高達1188米,它的周圍,均勻地分佈了九道山樑,把它高高拱舉,所以它因此得名九嵕山,它也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譽為“天下名陵”。中午吃過午飯後緊接着我們坐車去了乾陵,它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東起蒲城慄山,西起乹縣的梁山,連綿一百五十公里,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乾陵的綠山,它把這座陵墓層層包裹,使人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浮現出唐朝文藝復興時的樣子。靠近無字碑看到上面的字。上面已刻滿了對過去的總結與滄桑。路兩旁有石翁,共二十尊。抱着棒子嚴肅而立。最靠地宮的地方有六十一賓王像,體現了大唐萬邦來朝的繁榮景像更是彰顯武則天女中豪傑的氣概……

13日我們首先參觀了陝西曆史博物館,一件件展品讓我們目不暇接心生讚歎,參觀完博物館後,下午的重頭戲來了我們去了來陝西必去的一個地方兵馬俑,來看看這個曾經橫掃六國的精鋭部隊,進入俑坑的展示大廳,我眼前豁然開朗,一排排安靜、威武、嚴肅的兵馬俑盡收眼底。我不禁一個個細細觀看欣賞起來,將軍俑和武士俑甚是氣宇軒昂。看着這些兵馬俑如同真人一樣,神態各異又形神兼備;連身邊的戰馬也塑造得栩栩如生。整個場面陣容鼎盛,軍威雄壯,像是出征之前接受人們的檢閲。我不禁陷入深思:秦始皇的殘暴給當時的百姓帶來多少苦難,卻給後人留下了兩千年前的文明見證。

14日上午我們前往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它為中華兒女祭祖的聖地,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黃帝陵景區,由軒轅廟和黃帝陵園兩部分組成。軒轅廟也稱黃帝廟,坐北朝南,聽講解員説每年清明節、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國家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儀式非常的隆重。下午我們去了黃河第一瀑布——壺口瀑布,坐了大約三個小時的車我們到達到了景區,老遠我們就聽到瀑布聲隱隱如雷,看到河谷裏霧氣瀰漫。寬暢的河面在此突然收縮,只見洶湧的河水勢如萬馬奔騰,互相擠着、撞着,推推搡搡,幾個濺起的水珠打在我的臉上,讓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趕緊向後退了一步,壺口瀑布水勢洶湧、濤聲震天,是黃河最壯觀的一段,它的氣勢正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14日晚間經過幾個小時的山路我們終於到了革命聖地延安,休息一晚後,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向這次紅色之旅的精華部分出發了,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動,一種説不清是亢奮、敬重還是虔誠的情緒充滿了我的心扉,當一切都清晰地呈現在面前時,厚重的黃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聖地凝重的氣息。我們一行先後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和王家坪革命舊址等,現場聆聽了解説員翔實而生動的講解,我才知道以前從書本和電視上得到的對延安的認識是多麼的粗淺和簡單,延安的歷史和精神是那麼的豐饒和厚重。也就是在這樣狹孝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個落後、貧窮的地方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

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毛澤東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並正式寫到了黨的旗幟上。可以説,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沒有延安,就不會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

在延安時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並取得了勝利,奠定了新中國的堅固基石,黨在延安鑄造的抗大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形和體現,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艱苦奮鬥的精神。當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需要將他發揚光大。延水悠悠,千年不斷;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這個法寶,人才變得有“精神”,事業才會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

16日,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革命聖地延安,也離開了具有厚重歷史文化的陝西,即將踏上另一個歷史名省山西,來到山西第一站我們去了永濟城參觀了王之渙寫下千古名句的所在地鸛雀樓,在登樓的同時我一遍遍地吟誦着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眼前好像浮現了一幅壯觀的畫面。一輪落日正金光奪目,在連綿起伏蒼蒼莽莽的羣山西面緩緩落下,落下,終於隱身到西山背後去了;腳底下的黃河流水,波濤滾滾,哆嗦遠去,遠去,為投入大海的懷抱而奔騰不息

17日我們去了此次紅色之旅的最後一站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坐落於山西晉城,是一處官僚巨宅,從這裏走出來最為出類拔萃的人物當數清代康熙年間官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的陳廷敬。陳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師,又是當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為清王朝的發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輔佐作用,立下了顯赫的功勛。走進皇城我連聲讚歎。它枕山臨水,依山而築,城牆雄偉,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羣。望着這裏的山,看着這裏的潺潺流水,摸着這裏的磚瓦,住着村民的別墅,我真的是不想離開。皇城是個很美的地方,皇城是很適合人居住的地方。我驚歎皇城的壯觀。主要建築有外城城牆,家宰第、點翰堂、小姐院、翰林院、書院、花園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組規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築羣。這組建築羣落風格別緻,空間佈局合理,充分體現官居特色,同時又與地方建築風韻相吻合,體現着傳統的封建禮制文化,又體現着清代官居建築文化,同時還折射出封建建築文化,幾種建築文化融為一體,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築文化理念。想想自己微薄的工資,簡陋的住宅,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學而優則仕”,我更加深刻明白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暗暗提醒自己:好好學習,不斷進取。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此次延安紅色教育雖然結束了,但學習、實踐、發展、弘揚延安精神的歷史使命卻遠未結束,甚至才剛剛開始。我們,為了尋找一種精神而來,帶着一個堅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個偉大的目標而努力前行。不虛此行,確實不虛此行!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堅持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堅持加踏實地、實事求是,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讓泉盛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4

金秋十月,我們坐上了前往延安的大巴車,途中近5個小時的時間彷彿一晃而過,一點都不知疲憊的我跳下車,第一時間仔細觀察着延安這座久聞大名的城市!我發現與我見過的其它城市沒有多少區別,密密麻麻的高樓,綠色葱葱的山坡,川流不息的車輛,多多少少有些心情失落,那黃土地、連成排的陝北窯洞都哪裏去了?而路上所見,延安市現代化的氣息取代了印象中那黃土高原城市的模樣,它已經變成一座新時代的新城市!

10月20日下午,我們到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插隊的地方—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樑家河村。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人們參觀學習的熱情。看得出來黨員居多,大家安靜有序的排隊候車,大約半個小時後,我們坐上了村子裏的電瓶車進入了這個有“大學問”的小村莊!

跟從現場講解員,慢慢地當年知青上山下鄉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動盪的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有別於其他下鄉的北京學生,別人哭天抹淚的而他卻滿心歡喜的從大北京一路來到了這個偏僻的村子,和陝北許許多多的小山村一樣,這裏貧窮、困苦。在這裏他經歷了人生的、最為艱難的“四關”:思想關、勞動關、跳蚤關、生活關。看着那一排排窯洞、窯洞中小小的土炕、土炕上一排被褥一字排開,整齊但破舊。窯洞中有潮濕的黴味,小炕桌上的煤油燈,炕頭連着做飯的鍋灶。簡陋的擺設,透露出了當年生活的貧窮與落後,在這樣的環境中,習近平總書記練就了吃苦耐勞的堅韌毅力,咬牙渡過那“四關”的場景就不難想象是如何的困難。就在那種境況下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村人修建陝西第一座沼氣池,和村民一起上山勞動,打井修田,“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現在想象,真的是古人説的那句話“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下鄉經歷,讓他了解了老百姓的困苦生活,知道中國千千萬萬的人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才有了習近平總書記當今要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有尊嚴的站在世界舞台的前面!

10月21日,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和棗園革命舊址。展覽室陳列着紅軍長征時期所使用過的刀、槍、衣物等,看着那些圖片和實物,在裝備如此簡陋,幾乎沒有任何後勤保障的當年,無數先烈用血肉之軀拼寫出了革命的勝利,翻雪山,走草地,激戰大渡河,8萬戰士千辛萬苦到延安時,只有不到5千人了。

想想這些都已經淚眼朦朧了。都有父老鄉親,都有妻子兒女,他們為了新中國前赴後繼,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工作?只有把革命前輩的偉大事業發揚光大,才能對得起他們。

我們這些新中國的共產黨員,從沒有經歷這麼艱苦的磨難,看看當年的烽火歲月,對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心中只有“珍惜和努力”!抗戰時期,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以及主席穿着打補丁的衣服給全軍指戰員作報告的照片,印象深刻!都知道南泥灣是好江南,但卻不知在建設當初,多少戰士付出了鮮血和生命才有了後來的糧食大豐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至今激勵着我們打破西方國家的經濟、技術封鎖,創造出新時代的新偉大,殲20戰鬥機、北斗衞星、中國高鐵等等,這些中國的新名片,也正是繼承革命先輩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意志、只為新中國更加美好而奮鬥終身!我們處在新時代的浪潮中,要勇敢的擔負起時代的重任,做出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努力工作,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永遠衝鋒在前進的路上!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5

按照學院政治部的統一安排部署,我於7月18日至22日參加了黨支部書記赴延安學習培訓班。一路走來,從楊家嶺革命舊址到王家坪革命舊址;從抗大紀念館到延安革命紀念館;從棗園革命舊址到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從延川縣樑家河到巍巍寶塔山;從延安精神的深入學習到切身感受延安新區的巨大變化,我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記,一路學,重温黨中央在延安的革命歷程,深刻領悟延安精神,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心靈受到了無比的震撼和淨化,尤其對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結合理論學習和參觀見學的內容,以及我的崗位工作實際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牢記革命歷史,不忘從警初心

回顧波瀾壯闊的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史,如果沒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黨十數年的武裝革命鬥爭,就沒有延安精神的孕育與誕生;如果沒有我黨在延安十三年艱苦奮鬥的創業歷程,就沒有延安精神的成熟與發展;如果沒有此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勝利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也就沒有延安精神的繼承與發揚。

在我黨的精神發展史上,前有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後有西柏坡精神、鐵人精神、抗洪精神、神舟飛天精神等,延安精神與她們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延安精神不是起點、更不是終點,她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她從黃土高原的陝甘寧邊區走來,卻不僅僅屬於延安,她早已隨着革命的勝利走向全國,她是屬於整個中華民族的;她從炮火硝煙中歷練萌生,卻不僅僅適用於革命戰爭年代,她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更是未來的。

站立在巍巍寶塔山上,眺望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我深深地感受到,延安這片土地上藴藏和流淌着一種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需要每個人永遠銘記、不懈傳承。1944年,毛澤東同志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為人民服務”,時隔73年,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機關提出的“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中,又一次強調“服務人民”,這充分説明延安精神已經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成為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

數十年以來,革命精神沒有在時間的流逝中褪色,而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如今,我們踏着先輩堅實的足跡,邁着沉穩的步伐,在革命聖地汲取不斷前行的能量。延安之行雖然只有短短數日,但延安精神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液,滲透進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

二、延展抗大之脈,堅定理想信念

從黃土高原的山坡窯洞到黃河岸邊的波濤聲聲,從太行山的露天課堂到華北平原的抗大碑林,我的腦海中一直縈繞着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裏我軍種.種激奮人心、催人奮進的事蹟。而抗大精神,是在井岡山和中央蘇區軍事教育的基礎上,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為載體,我黨我軍創造的具有標誌性的精神財富。

它的內涵主要體現在毛澤東同志親自制定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以及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等幾個方面。

在延安時期,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仁人志士甘冒出生入死之險,身陷囹圄之難,喪親失友之痛,錯誤對待之冤,缺衣少食之苦,拋頭顱,灑熱血,夙興夜寐,櫛風沐雨,我想,他們絕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否則那麼多黨的領導人也不會離開自己富裕的家庭而參加革命,朱德、葉挺、續範亭等眾多我軍的著名將領也不會放棄國民黨的優厚待遇而參加共產黨,眾多的優秀人才也不會放棄後方安逸的生活而來到延安,他們是為了救國救民的革命事業和人民的幸福,來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於生命,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參觀完寶塔山、考察完延安新區建設規劃情況,瞭解到了今日延安的新面貌,我才深刻的領會到,這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力量。

三、傳承延安精神,立足本職工作

支部書記是支部建設的核心,發揮着加強支部建設,促進支部團結,提升支部素質,增強支部合力的重要作用。支部書記是黨員、共青團員學員的主心骨,是組織和領導學員隊各項工作,為學員排憂解難的貼心人,是學員隊建設發展的領路人,一個好的支部書記,既要當好“指揮員”,“宣傳員”,“監督員”,又要當好“協調員”,“服務員”,“戰鬥員”。黨支部書記崗位是幹部鍛鍊成長的必經之路,是黨員幹部磨練心智,增長才幹,提高能力的平台,是選拔優秀幹部的重要基地。

延安精神是鮮活的,她凝結為時代進步的動力。作為一名黨的基層支部書記,要把延安精神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覺把延安精神同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公安英模代表時提出的“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結合起來,自覺把延安精神同馬金旗院長在武警學院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開班動員講話的精神結合起來。

延安之行我受益匪淺,我的黨性修養得到了昇華,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延安精神是一面鏡子,讓人反思;延安精神是一盞明燈,給人啟迪;延安精神是一面旗幟,催人奮進。理論學習,提高黨性,尋根聖地,紅色延安。新中國從巍巍寶塔山走向北京天安門,延安精神和黨的系列重要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之道,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未來之路,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以更高的標準,不忘初心,不斷挑戰自我,把忠誠刻在心上,讓警徽照耀人生,用一顆至誠之心,切實做好本職工作,為黨的建設和學院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延安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6

榮幸和驕傲共駐!清秋十月,我參加了這次市檢察院組織的赴延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黨性黨風黨紀紅色教育主題培訓活動。聆聽革命故事、瞻仰文史展覽、重温入黨誓詞、感悟知青下鄉……數天的學習教育,讓我熱血沸騰,心靈受到了一次深深的洗禮。

“陝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樑家河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格外醒目。樑家河村是習近平總書記艱苦磨礪、拼搏奮鬥,揮灑過7年青春汗水的地方。在村教育實踐基地,我們走進村史館認真觀看展出的圖片和實物,現場聆聽講解員講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這裏學習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參觀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住過的窯洞、知青舊居、勞動場所等地方,真實感受到了這裏艱苦的生活環境——住的是最簡單的土窯洞,睡的是大通鋪式的土炕。走進樑家河,就能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人民羣眾建的淤地壩、挖的深水井、修的沼氣池,還有磨坊、裁縫鋪、鐵業社、代銷店等等,這一系列一處處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改變山村面貌的工程,讓我切實體會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年輕時在樑家河插隊時心繫羣眾、不等不靠、艱苦奮鬥、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精神品質,也感悟到了一個城市青年到農村插隊的思想轉變和意志磨練過程。“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樑家河,在這裏一呆就是7年,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裏。”習近平總書記的表述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同人民羣眾相融與共的深切情懷,也深深的感受到了黨同人民羣眾心連心的初心情懷。

通過這次主題教育學習,我深深地領悟和體會到這次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也直觀地看到和現實地感受到“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的延安精神。

我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學習延安精神,並不是要我們回到苦澀的過去,而是要領會延安精神的實質,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初心,立足當下,做好我們當前的學習和工作,讓自己時刻保持昂揚的工作激情,向前衝,去幹活!